痛风治疗提防五大误区
痛风治疗提防五大误区
痛风患者除了控制饮食外,遵医嘱服药控制尿酸也很重要
患上痛风,一方面,患者必须忍受关节病痛的折磨,另一方面,痛风通常伴有包括肾功能受损、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在内的一种或多种并发症。因此,痛风患者除了要注意饮食控制外,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控制尿酸也十分重要。然而,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内科副主任郑东辉介绍,许多患者甚至是少数医生,对于如何用药物预防和治疗痛风仍存有诸多认识误区。他提醒,药物治疗痛风,要注意提防五个误区。
误区1:
尿酸一高就服降尿酸药?
很多人在体检中一发现血尿酸增高,就开始长期服用降尿酸药。郑东辉说,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发病基础,没有高尿酸血症就没有痛风,但是,大多数高尿酸血症并不会引起痛风发作,只有5%~12%的高尿酸血症会发展为痛风。因此,对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不一定需要长期服用降尿酸药物。一般认为,每年有两次以上的痛风发作,或有痛风石、肾结石、肾损害表现,或经饮食控制、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3~6个月,血尿酸仍显著升高的患者,才需要药物来控制。
误区2:
痛风急性发作要用抗生素?
郑东辉说,痛风急性发作时,脚大拇指、足背等受累关节局部常常出现显著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除此之外,严重病例还可能会出现发热、血白细胞升高等现象。这时候,如果不了解病史,也没有血尿酸等检查,很容易误诊为局部感染或发炎,随即给予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这是痛风治疗中最为常见而普遍的误诊误治。”他说,由于痛风急性发作本身有一定的自限性,一般病例即使无任何治疗,也可能会在痛风发作后一段时间内逐渐自然缓解,这种自我缓解,常常被医生或病人误认为是青霉素等抗生素的疗效。事实上,青霉素等抗生素对痛风急性发作不但无效,而且可加剧病情,延迟缓解,增加病程。
误区3:
痛风只需降尿酸?
郑东辉介绍,痛风是慢性病,多数病人常常遵医嘱长期服用别嘌呤醇或苯溴马隆等降尿酸药物治疗。“由于这些药物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使得很多患者认为,只要是痛风就应吃这些药,甚至有些医生也在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时也只开出这类药物,结果,不仅没有终止发作,而且还适得其反。”他说,其实,降尿酸药物没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尿酸急剧下降时,会引起关节腔内尿酸溶解,也会诱发急性发作,致疼痛迁延。“根据目前的国际指南推荐,在开始使用降尿酸治疗药物的同时,也应服用小剂量的秋水仙碱预防性抗炎,每天2片,如果有秋水仙碱的用药禁忌,也可以选择NSAID或激素。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降尿酸治疗过程中痛风的急性发作。”
误区4:
自行使用治痛风药?
郑东辉说,很多痛风患者经常自己到中国香港或澳门购买一些所谓专治痛风的药物,或者自行服用一些中成药,这也是错误的做法。因为这些药物中,往往含有激素,大量使用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如果出现痛风,建议还是到正规医院进行规范化治疗”。
误区5
“饮食控制”可降尿酸?
很多患者认为药物副作用大,因此不愿长期接受药物治疗。一些患者则采取所谓的“饮食控制”疗法,企图通过单纯的饮食控制,达到降低血尿酸水平的目的。郑东辉指出,人体的尿酸由内源性和外源性尿酸两部分组成,内源性尿酸由机体新陈代谢产生,占总的尿酸水平的80%,外源性尿酸占20%,即使饮食控制得再严格,也只能解决20%的尿酸水平。
痛风治疗方法
专家说在生活中有很多痛风患者,病情发作时经过药物治疗以及相应的护理方法,病情就会得到缓解,那么痛风的护理都包括哪些方面呢?专家说在护理当中患者应多做有氧运动、多喝水以及吃素食,还要用热水泡脚等,具体内容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1、做有氧运动
专业人士建议痛风患者经常做一些适量的有氧运动,切忌不能做剧烈运动。可以选择一些像打太极拳、打羽毛球之类的运动。
2、多喝水
如何护理痛风?在生活中痛风患者应注意多喝水或者是淡茶水,每天的跑尿量应该保持在200ML左右。苹果醋可以降低尿酸,最好不要喝浓茶以及甜类饮料。
3、吃素
痛风患者的饮食不适合吃太多的肉类食物,适宜吃一些素菜,如生菜和茄子。海鲜食物以及火锅和动物的内脏是必须禁忌的。青菜当中要避免菠菜,豆类食物就不要吃了。多吃水果可以让身体偏碱性,樱桃的效果更好。同时啤酒也要禁止,其它类的酒也应该禁止。
4、热水泡脚
每天坚持泡脚是很好的习惯,痛风患者可以使用热水每天泡脚,使用可以自动加热的盆子最好,每天泡脚的时间20-30分钟之间最佳,全身有些许出汗效果是最好的。泡脚的同时可以放入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材,效果会更好些。
专家说在治疗痛风时,再配合以上护理方法,会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还能促进病情早日康复,另外在治愈后,还要做好痛风的预防,在饮食当中要禁止食用海鲜以及含嘌呤高的食物,可以降低痛风的复发。
痛风治疗方法
痛风因为是高尿酸代谢沉积在关节当中,高嘌呤的食物就是这个病的导火索,因此患者一定要知道饮食治疗是第一重要的部分,患者在发病之后应首先戒酒,尤其是不能喝啤酒,啤酒当中的嘌呤成分是最高的,其它的含高嘌呤食物还有:动物内脏、骨髓、各种的海鲜产品等等含嘌呤最丰富 。同时在豌豆、菠菜等亦含有一定嘌呤成分需要注意避免进食 。而在其它的食物当中,比如水果、蔬菜、牛奶、鸡蛋等是不含嘌呤成分的,患者就可以放心食用了。在平时患者宜多饮水 ,主要的作用是以利于血尿酸从自己的肾脏排出。
一般只要患者在发病之后做好了饮食控制,同时注意多休息,抬高患之,减少活动就能够好转控制住症状。如果患者还是不能控制症状,可选用药物进行治疗,常用多个药物有丙磺舒,苯溴马隆片两种,主要的作用是促进尿酸排泄,但是在用药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些肾功不全的患者不适于选用这两种药物。另外可以选择减少尿酸生成的药物是别嘌呤醇 。
如果患者是急性发作,患处出现了疼痛、红肿、症状之后可使用的药物如:消炎痛、布洛芬,秋水仙碱片等,在用药之后能够很快的缓解关节疼痛症状,另外痛风的患者还可以适当口服一些小苏打,可以有效的防止痛风结石出现。
防治痛风走出十大误区
误区一:尿酸高就一定得痛风
很多人在体检时查出血尿酸含量偏高,也就是高尿酸血症,就觉得自己一定得了痛风。其实并非如此,只有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偏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的滑膜上,引起关节滑膜发炎时才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一般来讲,高尿酸血症的人中约有10%会发生痛风。此外也有个别痛风患者验尿酸的结果并不高。高尿酸血症只要注意饮食或找出原因予以矫正,尿酸值可能会恢复正常,通常不需要药物治疗。
误区二:限制高嘌呤就防痛风
有数据表明,50%以上的痛风患者体重超标,约3/4合并有高血压或高血脂。所以,单纯控制饮食是不够的,减轻体重、治疗并发疾病、避免使用利尿剂等尤为重要。另外,很多患者注意了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海鲜、动物内脏等,但忽视了对甜食摄入量的控制,使体重失控,痛风发作在所难免。
误区三:只有中年男性得痛风
确实,现在95%的痛风患者是男性,且高发年龄段为30岁以上。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了,饮食中嘌呤含量也越来越高,很多年轻人不注意饮食,也患上了痛风。我们在临床上已经发现多例20多岁的男性痛风患者。女性由于雌性激素能够促进尿酸排泄,患上痛风的几率比男性要低很多。但更年期后,女性雌性激素水平降低,因此对于痛风也不能麻痹大意。
误区四:迅速把尿酸降至正常
治疗痛风时,患者常会急切想要把升高的血尿酸迅速降至正常范围。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尿酸水平的骤然降低有时反而会加剧痛风的发作。这是因为血尿酸突然降低会导致已经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不溶性尿酸盐结晶脱落下来,引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这种情况也叫做转移性关节炎。因此在治疗初期一般使用小剂量的降尿酸药物,逐渐增加到足量。
误区五:发作期使用抗生素
有些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看到患处红肿热痛明显,误认为是细菌感染所致,使用抗生素治疗痛风;实际上,抗生素对尿酸的代谢是不起作用的。症状的缓解很可能是由于痛风的初期症状自动痊愈造成的。一般来讲,对于痛风急性发作的治疗主要是用一些非抗生素类的抗炎镇痛的药物,缓解病人的剧烈疼痛以及消除由尿酸结晶引起的关节非感染性炎症;再服用一些控制尿酸代谢的药物,帮助体内的尿酸代谢恢复平衡。
误区六:饥饿也能抗痛风
大多数患者认为,既然痛风通常是由于摄入含高嘌呤的食物所诱发的,那么,少吃东西,通过饥饿疗法就能降低血中尿酸水平。其实人在饥饿状态下,有机酸(如β-羟丁酸、自由脂肪酸、乳酸等)的产生增多,这些有机酸对肾小管分泌尿酸起竞争抑制作用而使尿酸排泄减少,容易出现高尿酸血症。所以饥饿不仅不能降低尿酸,反而使尿酸水平升高。
误区七:排酸肉不升高尿酸
尿酸的来源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两个来源,前者通过体内氨基酸、磷酸核糖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尿酸和核酸分解代谢产生尿酸。约占体内总尿酸的80%。后者是从食物中核苷酸分解而来。约占体内总尿酸的20%。由于排酸肉只是肉中的乳酸含量减少,并未影响肉中的蛋白质及核酸,所以食用排酸肉同样可以引起体内尿酸水平的升高。
误区八:痛风发作尿酸一定高
约30%的痛风病人血尿酸值是在正常范围之内的。痛风发作时即使尿酸在正常范围,也要按痛风发作处理。做出正确的判断需要一定的临床经验。同样,血中尿酸过高的人,有关节疼痛也不一定就是痛风。
误区九:没症状时不用治疗
患痛风的人较血尿酸正常者易产生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有材料显示,痛风患者合并高血压者约为58.8%、合并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为22.1%、合并高脂血症者为75.5%、合并冠心病者为15.6%、脑梗逝世者为2.1%。所以痛风需要长时间规范用药,否则很容易发展致关节畸形和肾功能不全。
误区十:痛风患者不能吃肉
很多痛风患者都以为,只要掌握饮食,不吃肉,多吃青菜,痛风就不发作。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只会给身体留下更大的隐患,更会加重痛风的病情。
蛋白质和脂肪是人体主要组成物质,如心脏、胃肠等消化道平滑肌,参与代谢的各种酶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人体每天都要补充含蛋白质的食品,以弥补损耗流失的蛋白质。其中,动物蛋白的质量要远高于植物蛋白,更利于人体吸收。
痛风治疗的几大误区有哪些
1、抗生素能抗痛风。乡村医生治疗痛风时告诉病友说用抗生素消炎止痛,其实吊瓶里加了地塞米松才消肿止痛的,但病友误以为抗生素能抗痛风,所以有些人半夜痛风病复发,自己以为是炎症,擅自服用抗生素抗痛风。而且隔天到了医院被确诊为痛风后,还一味要求医生开一些抗生素,以为可以医治痛风。实际上,抗生素既不能镇痛,对尿酸的代谢也是不起作用的。科学合理地应用控制尿酸代谢的药物,帮助体内的尿酸代谢恢复平衡才是治疗的原则。
2、痛风发作时用药,缓解时停药,仅进行短期治疗。临床治疗痛风一般要求达到以下目的:(1)尽快终止急性关节炎发作;(2)防止关节炎复发;(3)纠正高尿酸血症,防止因尿酸盐沉积于肾脏、关节等所引起的并发症; (4)防止肾脏的尿酸结晶石形成;(5)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并发症。在临床上,要根据不同病期的病情进行针对性处理,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如果对痛风仅进行短期治疗,终止急性关节炎发作,不能降低血尿酸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痛风的发作只会愈加频繁,且持续时间更长,症状更重。最终尿酸盐沉积于肾脏、关节形成痛风石,导致关节肿大僵硬、畸变、致残及并发尿毒症危及生命。
3、快速降血尿酸。治疗痛风的时候,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和主治医生常常会急切想要降低血液中的尿酸水平,这种想法其实也不对,尿酸水平的骤然降低有时反而会加剧痛风的发作。这是因为血尿酸突然降低会导致已经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不溶性尿酸盐结晶脱落下来,引发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因此在治疗初期一般使用小剂量的降尿酸药物,逐渐增加到足量。
4、喝啤酒影响大,喝白酒对痛风没影响。其实饮白酒尤其长期大量酗酒对痛风患者极其不利,因为乙醇代谢使血乳酸浓度增高,乳酸可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作用;另外,乙醇能促进腺嘌呤核苷酸转化而使尿酸增高;而且,饮酒必然伴随高嘌呤、高蛋白膳食,这样会引起尿酸水平升高,造成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和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迁延难愈。
5、认为针灸按摩等理疗手段对痛风无效。痛风是由于血中尿酸过多,尿酸以微小结晶形式沉积在关节滑囊、肌腱、软骨和关节周围其他软组织中,大量白细胞吞噬后受到破坏,释放出内部的溶酶,破坏周围组织细胞,引起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冷敷虽可暂时使局部疼痛减轻,但低温刺激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减少,不利于痛风炎症吸收与消散;且局部低温,容易导致尿酸更多地沉积于皮下,使局部炎症加重;热敷加重病变部位充血、水肿,非但不能止痛,有时反使疼痛升级。所以,痛风急性发作时,我们既不主张局部冷敷,也不提倡热敷,而是嘱咐患者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但这并不表明针灸按摩等理疗手段无所作为。临床上,痛风急性发作时,我们采取局部点刺放血,可以迅速缓解疼痛;缓解期采取2-3月的按摩推拿治疗,可以明显减少痛风发作频次,尤其对伴有高血压、胃病等且对西药不能耐受者尤为适宜。
6、痛风急性发作时停用或禁用促进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这是各种药物手册都明示的,有很多医生将之奉为圭臬,不敢越雷池半步。但当临床上遇到中晚期痛风病人关节炎急性发作时,这时就左右为难束手无策了。因为多数中晚期痛风病人关节炎急性发作间隔时间很短,甚至有的一直疼痛肿胀,没有间歇期,按药物手册规定应该停用促进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但停用后不能有效降低血尿酸或不能将血尿酸控制在比较理想的水平,不利于中晚期痛风病人的治疗。
痛风治疗方法
1、热敷关节炎处,挡关节炎发做时,可以用毛巾蘸热水,敷在患处,每天20分钟,可以来回换几次毛巾,保持毛巾的热度,这可以有效的缓解疼痛。
2、调节饮食,营养过剩、肥胖会加重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常有高血压、高血脂登疾病,所以一定要减轻体重,以减轻关节负担,另外要增加碱性食物的摄入,如白菜、胡萝卜等,减少高脂肪的食物摄入,此外,还要戒烟戒酒。目前,上海等一线是不错的选择。
3、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治疗,积极的心态可以提高免疫力,保证心情愉快,不悲观被动,主动应对治疗,此外还要合理安排睡眠,保持精力的充沛。
4、药物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也可以选择一些药物进行治疗,可以选择急性期的抗炎止痛及缓解期的降尿酸治疗,具体应根据患者有无肾结石选择具体用药,降尿酸的药物包括抑制尿酸生成类、促进尿酸排泄类。
5、多吃高钾质食物。如香蕉、西兰花、西芹等。钾质可减少尿酸沉淀,有助将尿酸排出体外。多摄取充足的碱性食物,如海带、白菜、芹菜、黄瓜、苹果、番茄等疏果。
对于痛风这种疾病,我们建议患者在生活中应该要多注意自己的饮食问题,因为你们在生活中是不能食用一些动物的内脏的,因为胆固醇含量太高了,你们最好是多吃一些高钾质的食物和一些蔬菜,这样对于你们治疗痛风是有一定帮助的。
中医可以有效的治愈痛风吗
针灸治疗:
除了中医药物治疗,中医针灸治疗对于痛风患者的康复也是极有帮助的。中医针灸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临床统计报告指出:针灸治疗痛风的有效率达到92.3%以上。
中药治疗:
合用稳定降尿酸抑制尿酸的中药,防治以后复发。有些痛风病患者在服用来抑制尿酸,这个药本身也有降尿酸和对肾脏的双重保护功能,中药是很温和的,用这样的中药反而有利用身体的恢复。这是痛风的治疗里较为常见的方法。
体质疗法:
中医可以有效的治愈痛风吗?体质疗法的主要作用是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消瘀散结。这是治疗痛风的常用方法之一。
气功治疗:
气功对于痛风的治疗可辅以气功调理,如练习放松功和内养功,以帮助疏通经络,活血通脉,平衡阴阳,以平为期。
辨证论治痛风:
1.湿热阻痹:痛风治宜清热化湿、宣痹止痛。药用白虎加桂枝汤加薏苡仁、防己、黄柏、牛膝等。
2.瘀热内郁证:痛风治宜清热化瘀通络。药用凉血四物汤加减。
3.痰湿阻滞证:痛风治宜化痰除湿、舒筋通络。药用六君子汤加味。
4.肝肾阴虚证:痛风治宜滋补肝肾、舒筋通络。药用杞菊地黄丸加减。
中医治疗痛风的方式哪种比较好
一、针灸治疗痛风
一般风寒湿痹痛风宜针灸并用;风寒热痹痛风则宜针不宜灸;正虚久痹痛风以灸为宜。常用取穴,肩痛取肩。肩贞及压痛点;腕痛取阳池、外关、合谷;肘痛取合谷、手三里、曲他;膝痛取膝眼、阳陵泉;踝痛取中封、昆仑、解溪、丘墟等。
刺血治疗痛风取穴:主穴分2组。阿是穴、太冲、内庭、对应点;曲池、阳池、阳溪、太冲、丘墟、太溪、阳陵泉、血海。阿是穴位置:红肿热痛最明显处。对应点位置:健侧手部阿是穴的对应部位。
二、气功治疗痛风
气功对于痛风的治疗可辅以气功调理,如练习放松功和内养功,以帮助疏通经络,活血通脉,平衡阴阳,以平为期。
三、辨证论治痛风
1.湿热阻痹:痛风治宜清热化湿、宣痹止痛。药用白虎加桂枝汤加薏苡仁、防己、黄柏、牛膝等。
2.瘀热内郁证:痛风治宜清热化瘀通络。药用凉血四物汤加减。
3.痰湿阻滞证:痛风治宜化痰除湿、舒筋通络。药用六君子汤加味。
4.肝肾阴虚证:痛风治宜滋补肝肾、舒筋通络。药用杞菊地黄丸加减。
四、其他方法治疗痛风
1.雷公藤根去皮15g、生甘草5g,煎水服用,每日1剂,14天为1疗程,适用于风寒湿痹痛风。
2.稀莶草、臭梧桐各15g,煎水服用,每日1剂,14天为1疗程,适用于风寒湿痹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