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口腔检查
孕期口腔检查
牙龈炎和牙周炎
女性在怀孕后,体内的雌性激素水平明显上升,尤其是黄体酮水平上升很高,会使牙龈中血管增生,血管的通透性增强,容易诱发牙龈炎,这被称作“妊娠期牙龈炎”。研究证实,怀孕前未患牙龈炎的女性,其怀孕后患“妊娠期牙龈炎”的比例和严重程度均大大降低;而在孕前就患有牙龈炎或牙周炎的女性,怀孕后炎症会更加严重,牙龈会出现增生、肿胀,出血显着,个别的牙龈还会增生至肿瘤状,称为“妊娠期龈瘤”,极容易出血,严重时还会妨碍进食。另外,患者牙周袋中细菌毒性增加,对牙周骨组织的破坏也加重,往往引起多颗牙齿的松动脱落。如果是中、重度的牙周炎,孕妇生出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所以,怀孕前应该进行牙龈炎和牙周炎的检查和系统治疗。
蛀牙
孕前生理的改变和饮食习惯的变化,以及对口腔护理的疏忽,常常会加重蛀牙病情的发展。一旦爆发急性牙髓炎或根尖炎,不但会给孕妇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而且服药不慎也会给胎儿造成不利影响。另外有调查证明,母亲患有蛀牙,生出的小宝宝患蛀牙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原因之一就是母亲是婴儿口腔中致蛀牙细菌的最早传播者。所以,怀孕以前治愈蛀牙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小宝宝都是有好处的。
阻生智齿
阻生智齿是指口腔中最后一只磨牙(俗称“后槽牙”),由于受颌骨和其他牙齿的阻碍,不能完全萌出,造成部分牙体被牙龈所覆盖。以下颌第三磨牙最为常见。阻生智齿的牙体与牙龈之间存在较深的间隙(医学上称为“盲袋”),容易积留食物残渣,导致细菌滋生、繁殖而直接引起急、慢性炎症,就是通常说的 “智齿冠周炎”。由于智齿多在18岁以后萌出,且智齿冠周炎又最容易发生在20~35岁之间,而这个年龄段恰好是育龄女性选择怀孕的时间,所以要想防治这种病的发生,就应该在孕前将口腔中阻生智齿拔除。
口腔卫生
有怀孕的打算了,就应当到口腔科(最好是专门为准孕妇检查的口腔科)做口腔卫生状况检查,接受口腔大夫的健康指导,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孕期口腔常见病都与口腔的卫生状况密切相关,您需要知道如何正确地刷牙和使用牙线,以及孕期如果患口腔科疾病,何时进行治疗是安全的等等。
口腔检查都有哪些流程
1、头颈部:检查包括头颈部的一般检查、颞下颌关节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挂钩”、唾液腺和头颈部淋巴结检查。
2、软组织:包括口腔内的舌、唇颊粘膜、腭和口底粘膜检查。
3、牙周:这部分检查包括牙龈的检查和牙周附着的检查。检查过程中,医生首先会观察患者牙龈的颜色、形态和质地。正常的牙龈应该是粉红色,牙龈边缘薄而紧密贴合在牙齿表面,质地有韧性,如果牙龈颜色改变,形态肿胀并且质地松软,探诊过程中牙龈有出血,那么患者可能患有牙龈炎甚至牙周炎。
另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在牙龈也会有体现,比如贫血、白血病和艾滋病等。除了牙龈的检查,还有牙周附着的检查。简单的说就是医生会使用专业的牙周检查工具(牙周探针),探入牙龈和牙面之间的浅沟测量深度,如果深度大于3mm,那么你就有可能患有牙周病,这个时候,就需要请牙周病专科医生进行治疗了。
4、咬合检查:主要是检查上下牙齿咬合时的关系是否正常。
5、牙齿检查:包括检查牙齿是否有龋坏、隐裂、缺损、磨耗和发育畸形,以及是否做过治疗和修复等。
6、X光片检查:显示龋坏程度,牙根,牙槽骨的情况。
系统检查后,牙医会对你进行专科检查,针对你的诉求进行不同的检查和处理。如你有牙周问题,牙医会针对牙周做更加详细和全面的检查,以明确牙周疾病的发展程度,拟定治疗计划,实施治疗,并且教导你如何正确维护口腔卫生。
孕前口腔检查不可少
怀孕易使牙病加重
阿琴捂着嘴、一脸痛苦地来到牙科就诊。陪同她一起来的丈夫告诉医生,阿琴已经怀孕8个月了,近来牙痛到睡不着。一检查才发现,原来是急性牙髓炎让阿琴寝食难安。阿琴这才不好意思地说,怀孕前她有一颗烂牙,当时烂得不重,也不太痛,就没理会。主治医生告诉她,正是那颗烂牙烂出了深洞,刺激到牙髓后发生了急性牙髓炎。“正常来说,孕后期的孕妇不宜做口腔治疗,但考虑到她太痛苦,还是给她做了应急处理。”主治医生称。
孕期口腔最易“搞事”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主任林正梅教授对新快报记者称,孕妇由于体内激素、饮食习惯的改变和环境、情绪的变化,导致口腔疾病容易发生。其中,最容易发生的口腔疾病为牙周疾病、烂牙和智齿发炎。她指出,孕期常见的牙周问题是妊娠牙龈炎,表现为牙龈发炎、充血肿胀、颜色变红,刷牙容易出血,偶尔有疼痛不适,这主要是由于怀孕时期内分泌改变?智齿发炎的可能性会提高(恶心、呕吐、刷牙、激素的变化影响牙龈)。
怀孕前为什么要做口腔检查 口腔检查方法
检查下颌和面部,观察有无肿块、畸形、瘘管和组织缺损等。此外,还需观察上下唇和唇红部的外形,前牙位置与唇的关系等。
通过受检者做开闭口运动、下颌前伸运动、侧颌运动来检查颞下颌关节的功能是否正常,有无骨关节疾病等。
观察牙龈色泽、有无充血肿胀、溃疡、溢脓,牙龈有无增生或萎缩,有无牙根暴露、牙齿松动、牙周瘘管等。
观察牙列有无异常,以及上、下牙列的咬合关系是否正常;牙齿的颜色、光泽、形态、大小、数目及缺损情况;牙齿残根及数目;有无牙石、有无叩痛及疼痛的程度等。
观察舌质、舌苔、舌的大小、舌的活动状态、伸舌是否居中,有无震颤;同时查看上腭、舌和舌下有无红肿、溃疡、肿块等。
检查腮腺、颌下腺、舌下腺有无肿大与压痛,腮腺及颌下腺导管口处有无脓性分泌物等。
通过对颈部和头面部的浅表淋巴结检查,根据淋巴结所在的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有无压痛或波动感及有无粘连等情况,判断口腔内是否存在炎症或肿瘤。
口腔溃疡检查
口腔溃疡是口腔常见疾病,尤其是春季更是容易出现,发病后往往会影响患者的进食。其实口腔溃疡分良性和恶性,所以一定要及时对口腔溃疡进行诊断。口腔溃疡如何诊断呢?
1、以溃疡愈合时间来区分。良性口腔溃疡一般数天至数周可以愈合,而恶性口腔溃疡则呈进行性发展,数月甚至年余不愈合。
2、以形态区分。良性口腔溃疡一般形态比较规则,圆、椭圆或呈线条形,边缘整齐,清楚,与周围组织分界清,凹陷的基底部较平滑,摸上去柔软,疼痛明显。而恶性口腔3、以病程规律区分。良性口腔溃疡常常反复发生,有自限性,恶性口腔溃疡却无复发史,一旦发病,就迟迟不愈合。第四可以全身情况区别。
4、根据患者对药物的敏感程度进行判断:良性口腔溃疡患者一般在应用消炎防腐类药物进行治疗后效果明显,愈合较快。恶性口腔溃疡患者若应用此类药物进行治疗,疗效常不明显。
5、以全身症状区分。良性口腔溃疡全身症状少见,颈部淋巴结不肿大或虽肿大但不硬不粘连。恶性口腔溃疡则相反,有的甚至有恶病质。最后可根据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作出判断。良性口腔溃疡一般用消炎防腐类药物后效果明显,愈合加快,而恶性口腔溃疡则常常对药物没反应,疗效不明显。
那么,口腔溃疡应该做哪些检查?只需要进行口腔视诊即可。如口腔溃疡病程长或为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则还应检查原发疾病。
口腔检查的目的牙周病
口腔检查的目的牙周病
怀孕期间,孕妇的雌激素分泌增加、身体免疫功能下降、牙菌斑菌落生态改变,这些变化会使牙龈中血管增生,血管的通透性增强,牙周组织对牙菌斑的局部刺激反应加重,从而出现血管增生等发炎症状,还会发生其他牙周问题,如牙周浮肿、牙齿松动、肿疡等。
龋齿
由于孕期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的改变,加上很多孕妇容易忽略口腔卫生,没有及时清理附着在牙面上的食物残渣,导致口腔内细菌增多,而且食物残渣中的碳水化合物发酵产酸,会导致牙齿脱钙,形成龋齿。孕前若有龋齿,常常因为怀孕而加重蛀牙的发展。如果孕前未填充龋洞而发展至深龋或急性牙髓炎,剧痛会令人辗转反侧,夜不能眠,严重影响母胎健康。
阻生智齿
阻生智齿是指口腔中最后一只磨牙(俗称后槽牙),如果不能完全萌出,部分牙体被牙龈所覆盖。若怀孕前有阻生牙未拔除,再加上牙菌斑堆积,阻生牙四周的牙龈就会发炎肿胀,随时会导致冠周炎发作,伴随的组织间隙感染,令孕妇腮部肿胀,张口困难,无法进食。假如炎症控制不及时,还会出现海绵窦静脉炎。因此,在做孕前口腔检查时,如发现阻生智齿,一定要尽早拔除,以免后患。
残根、残冠
如果怀孕前有残根、残冠而未及时处理,怀孕后容易因其周围的炎症而出现牙龈肿痛。因此,备孕时若有残冠、残根或以前已做根管治疗而明显地有根尖病灶的牙齿,都应该及早治疗,或拔牙、或补缀,以避免怀孕期间疼痛。
口腔检查方法颌面部检查
检查下颌和面部,观察有无肿块、畸形、瘘管和组织缺损等。此外,还需观察上下唇和唇红部的外形,前牙位置与唇的关系等。
颞下颌关节检查
通过受检者做开闭口运动、下颌前伸运动、侧颌运动来检查颞下颌关节的功能是否正常,有无骨关节疾病等。
牙龈检查
观察牙龈色泽、有无充血肿胀、溃疡、溢脓,牙龈有无增生或萎缩,有无牙根暴露、牙齿松动、牙周瘘管等。
牙齿检查
观察牙列有无异常,以及上、下牙列的咬合关系是否正常;牙齿的颜色、光泽、形态、大小、数目及缺损情况;牙齿残根及数目;有无牙石、有无叩痛及疼痛的程度等。
舌头检查
观察舌质、舌苔、舌的大小、舌的活动状态、伸舌是否居中,有无震颤;同时查看上腭、舌和舌下有无红肿、溃疡、肿块等。
涎腺检查
检查腮腺、颌下腺、舌下腺有无肿大与压痛,腮腺及颌下腺导管口处有无脓性分泌物等。
淋巴结检查
通过对颈部和头面部的浅表淋巴结检查,根据淋巴结所在的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有无压痛或波动感及有无粘连等情况,判断口腔内是否存在炎症或肿瘤。
口腔检查注意事项1.检查牙齿是否洁净。要确保牙齿的洁净,否则怀孕后可能会因牙斑菌、牙结石过多而导致牙齿问题。最好是能洗一次牙,把口腔中的细菌去除掉,保护牙龈。
2.检查是否有牙龈炎、牙周病等,及时诊治。女性在孕期时,雌激素会迅速增加,免疫力低,牙龈中的血管会发生增生,血管的通透性增强,牙周组织变得更加敏感。原本不太严重的牙龈、牙周疾病等,会更加严重,导致牙齿松动、牙周肿胀等,易引发早产或导致新生儿低体重,所以应在孕前就消灭这些潜在的隐患。
小孩换牙注意事项 注意定期复查
小孩在牙齿更换时期,要定期做好口腔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及时加以纠正,一般情况下,儿童应当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若有特殊需要可根据医生的意见,定期复查。
怀孕前为什么要做口腔检查 口腔检查的目的
怀孕期间,孕妇的雌激素分泌增加、身体免疫功能下降、牙菌斑菌落生态改变。
这些变化会使牙龈中血管增生,血管的通透性增强,牙周组织对牙菌斑的局部刺激反应加重,从而出现血管增生等发炎症状,还会发生其他牙周问题,如牙周浮肿、牙齿松动、肿疡等。
由于孕期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的改变,加上很多孕妇容易忽略口腔卫生,没有及时清理附着在牙面上的食物残渣,导致口腔内细菌增多,而且食物残渣中的碳水化合物发酵产酸,会导致牙齿脱钙,形成龋齿。孕前若有龋齿,常常因为怀孕而加重蛀牙的发展。如果孕前未填充龋洞而发展至深龋或急性牙髓炎,剧痛会令人辗转反侧,夜不能眠,严重影响母胎健康。
阻生智齿是指口腔中最后一只磨牙(俗称后槽牙),如果不能完全萌出,部分牙体被牙龈所覆盖。若怀孕前有阻生牙未拔除,再加上牙菌斑堆积,阻生牙四周的牙龈就会发炎肿胀,随时会导致冠周炎发作,伴随的组织间隙感染,令孕妇腮部肿胀,张口困难,无法进食。
假如炎症控制不及时,还会出现海绵窦静脉炎。因此,在做孕前口腔检查时,如发现阻生智齿,一定要尽早拔除,以免后患。
如果怀孕前有残根、残冠而未及时处理,怀孕后容易因其周围的炎症而出现牙龈肿痛。因此,备孕时若有残冠、残根或以前已做根管治疗而明显地有根尖病灶的牙齿,都应该及早治疗,或拔牙、或补缀,以避免怀孕期间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