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年人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老年人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脑转移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为头痛、肢体软弱、识别能力或情感紊乱和癫痫样发作等,其发生率见表3;其中单侧头痛,肢体软弱或癫痫样发作首发部位常为脑部病灶的定位性症候;弥漫性头痛、识别能力或情感紊乱和视盘水肿常为脑水肿、代谢功能失调或脑脊液通道受阻所致。肢体软弱的自觉症状发生率约40%,而体检引发的体征阳性率可达66%;共济失调可出现于脑脊液流通受阻者,也可为小脑病灶的特征性表现。更高级的大脑功能障碍包括行为、记忆力、说话能力和熟练的综合功能(如阅读、书写等)的改变通常报道约占1/3。

脑转移的最常见的急性发作性症状为癫痫样发作,如果为灶性发作则有脑转移灶的定位价值。癫痫样发作后有短暂的肢体软弱乏力,呈现轻偏瘫,如癫痫样发作时间较长可呈现较持久的相应体征。

慢性颅内压增高

良性颅内压增高是临床常见的许多疾病共有的一组症候群。良性颅内压增高有两种类型,即弥漫性良性颅内压增高和先局部性良性颅内压增高,再通过扩散波及全脑。弥漫性良性颅内压增高通常预后良好,能耐受的压力限度较高,可以通过生理调节而得到缓冲,压力解除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快,而局部性良性颅内压增高调节功能较差,可耐受的压力限度较低,压力解除后神经功能恢复较慢。

颅腔容纳着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三种内容物,当儿童颅缝闭合后或成人,颅腔的容积是固定不变的,约为1400—1500ml。颅腔内的上述三种内容物,使颅内保持一定的压力,称为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由于颅内的脑脊液介于颅腔壁和脑组织之间,一般以脑脊液的静水压代表颅内压力,通过侧卧位腰椎穿刺或直接脑室穿刺测量来获得该压力数值,成人的正常颅内压为0.7-2.0kPa (70-200mmH2O),儿童的正常颅内压为0.5-1.0kPa (50-100mmH20)。临床上颅内压还可以通过采用颅内压监护装置,进行持续地动态观察。

颅内压的调节与代偿

颅内压可有小范围的波动,它与血压和呼吸关系密切,收缩期颅内压略有增高,舒张期颅内压稍下降;呼气时压力略增,吸气时压力稍降。颅内压的调节除部分依靠颅内的静脉血被排挤到颅外血液循环外,主要是通过脑脊液量的增减来调节。当颅内压低于0.7kPa(70mmH20)时,脑脊液的分泌则增加,而吸收减少,使颅内脑脊液量增多,以维持正常颅内压不变。相反,当颅内压高于0.7kPa (70mmH2O)时,脑脊液的分泌较前减少而吸收增多,使颅内脑脊液量保持在正常范围,以代偿增加的颅内压。另外,当颅内压增高时,有一部分脑脊液被挤人脊髓蛛网膜下腔,也起到一定的调节颅内压的作用。脑脊液的总量占颅腔总容积的10%,血液则依据血流量的不同约占总容积的2%-11%,一般而言允许颅内增加的临界容积约为5%,超过此范围,颅内压开始增高。当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大或颅腔容量缩减超过颅腔容积的8%-10%,则会产生严重的颅内压增高。

脑瘤的类型

1、神经胶质瘤

来自神经系统支持组织,属外胚叶肿瘤。很多胶质瘤其瘤细胞与成熟的或未成熟的胶质细胞相似。

1)星形胶质细胞瘤

这是胶质瘤中最多见者,占胶质瘤的51.2%,本病在成人中最常见发生部位是额顶、颞叶等,儿童多发生在小脑半球b星形细胞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若肿瘤位于在大脑半球,其临床特点则多出现癫痫、肢体瘫痪及感觉障碍等,颅内压增高征出现较晚,故有长期癫痫发作而无其他体征者。如生长于小脑,则将产生小脑损害的症状与体征,如共济失调、眼球震顿、�痔娑髡习�;当其压迫第四脑室,即可使颅内压增高,引起头痛、呕吐,视神经孔头水肿等症状。发生于儿童的星形细胞瘤40%位于小脑半球,位于脑干者约占10%,后者首先表现脑干肿瘤的各种临床表现,如交叉性麻痹等。有时亦可影响小脑而出现相应的症状、约3%星形细胞溜在X线平片上见肿瘤钙化灶。

2)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

本病为成人大脑半球常见的肿瘤,占胶质瘤的23.5%,多发生在40岁左右的成年人,常位于大脑半球,从白质长出伸展到皮质,甚至可达脑膜。儿童少见,且多生长在脑干。此种胶质瘤是一种恶性度很高的肿瘤,其临床特征为病情进展快,病程常在1年以内,由于肿瘤生长在大脑半球,可迅速出现偏瘫、失语及各种感觉障碍等。颅内压增高出现较早,偶有因瘤内出血,突然出现昏迷、偏瘫等症状,甚至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

3)室管膜瘤

此种脑瘤占胶质瘤的11.3%,为胶质瘤的第3位,较常见于儿童及年青人,本病的特点为绝大多数肿瘤位于第四脑室内,脑瘤位于幕上者,主要位于侧脑室和第三脑室川,其症状因肿瘤所在部位不同而异,以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及视神经孔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最为多见、肿瘤位于幕上者多发生在枕后部疼痛。

4)成髓胶质细胞瘤

此种胶质瘤为儿童颅后凹中线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胶质瘤的4.2%,占儿童颅内肿瘤15.1%至l8%、临床特点为常迅速出现小脑中线的症状与体征,早期即出现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神经孔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状。

5)少枝胶质细胞瘤

本病为成人少见的生长缓慢的肿瘤,仅占胶质瘤的2.9%。其临床特点为大多生长在大脑半球,因其生长很慢,颅内压增高征出现较晚,常表现有癫痫、久语、偏瘫、锥体束征及感觉障碍等,而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X光片有68%可见到肿瘤钙化。

6)松果怀瘤

本病较少见,约占胶质瘤的1.3%,主要见于儿童或青年人。其临床特点为早期即引起颅内压增高,出现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冲经孔头水肿等;肿瘤压迫邻近脑组织时,则产生一系列症状与局限性体征。

老年人颅内压增高吃什么好

1.发菜

吃发菜的好处

发菜是属于海藻类食物,含有大量的甘露醇的,甘露醇具有降低颅内压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发菜怎么吃

每天100-200克为宜。

2.鸡腿菇

吃鸡腿菇的好处

鸡腿菇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可调节新陈代谢,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

鸡腿菇怎么吃

每天200-300克为宜。

3.冬瓜

吃冬瓜的好处

冬瓜是属于膳食纤维类食物,促进肠道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消化的作用,有利于恢复。

冬瓜怎么吃

每天200-300克为宜。

其实想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并不难,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多注意一些细节,搭配好饮食对健康有一定的帮助,了解了老年人颅内压增高吃什么比较好以后,希望身体有不适的人能够结合身体情况去调整饮食。

老年人颅内压增高不能吃什么

老年人颅内压增高忌高脂肪、辛辣、刺激食物。以免造成病情反复的情况,比如说,海鲜、鸡肉、狗肉等。与此同时,也不要禁食刺激性的食物。

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术后患者体质较差、免疫较低,所以,应多食用可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如山药、乌龟、香菇、猕猴桃、无花果、苹果、沙丁鱼、蜂蜜、牛奶、猪肝等等,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饮食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若加用中药辨证辨病治疗和免疫治疗有利减轻化、放疗毒副作用,以提高疗效和存活率。

颅内压的原因

⑴.年龄 婴幼儿及小儿的颅缝未闭合或尚未牢固融合,颅内压增高可使颅缝裂开而相应地增加颅腔容积,从而缓和或延长了病情的进展。老年人由于脑萎缩使颅内的代偿空间增多,故病程亦较长。

⑵.病变的扩张速度 当颅内占位性病变时,随着病变的缓慢增长,可以长期不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一旦由于颅内压代偿功能失调,则病情将迅速发展,往往在短期内即出现颅内高压危象或脑疝。

⑶.病变部位 在颅脑中线或颅后窝的占位性病变,由于病变容易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而发生梗阻性脑积水,故颅内压增高症状可早期出现而且严重。颅内大静脉窦附近的占位性病变,由于早期即可压迫静脉窦,引起颅内静脉血液的回流或脑脊液的吸收障碍,使颅内压增高症状亦可早期出现。

⑷.伴发脑水肿的程度 脑寄生虫病、脑脓肿、脑结核瘤、脑肉芽肿等由于炎症性反应均可伴有较明显的脑水肿,故早期即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

⑸.全身系统性疾病 尿毒症、肝昏迷、毒血症、肺部感染、酸碱平衡失调等都可引起继发性脑水肿而致颅内压增高。高热往往会加重颅内压增高的程度。

​老年人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我们的颅内是有一定的压力的,我们将这种压力叫做是颅内压,人体的颅内压是保存在一定标准里面的,如果颅内压太高的话我们就判断为颅内压增高,那么老年人颅内压增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如果出现了老年人颅内压增高我们应该如何护理呢,老年人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又是如何的呢。

老年人颅内压增高是非常可怕的一种症状,因为老年人颅内压增高容易引起脑水肿和昏迷,老年人颅内压增高还会导致出现脑疝,下文我们详细介绍老年人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脑转移产生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与脑转移的部位密切相关。这是由于肿瘤转移灶损伤了,大脑皮质或皮质下神经核、传导束所致。肿瘤转移灶损伤不同脑区出现的症状和体征见图2。如果脑转移为多发灶,则临床症状和体征也可相应复杂。脑转移症状和(或)体征可出现在原发肿瘤症状或体征之前,也可同时出现或在相隔相当时日之后出现,多数情况(约占80%)的临床表现出现在原发肿瘤症状之后。据近期统计资料两者相距时间的中位数约为17个月;其中以肺癌、黑素瘤和肾癌的间隔时间较短,以乳腺癌、结肠癌和肉瘤的间隔时间较长。脑转移在男性中,肺、胃肠系统和泌尿系统的原发性肿瘤约占80%;在女性中,乳腺、肺、胃肠系统和黑色素瘤等原发性肿瘤约占80%;其中肾癌、卵巢癌、成骨肉瘤及乳腺癌常为单发灶,而肺癌、黑素瘤、精原细胞瘤常为多发转移灶;临床上也应警惕,直径3mm左右的脑内转移癌常不易为检查所发现。脑转移在早期常无症状或体征,只能从定期特殊检查时发现,但仔细询问病史和详尽认真体检仍有助较早发现脑转移。

脑转移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为头痛、肢体软弱、识别能力或情感紊乱和癫痫样发作等,其发生率见表3;其中单侧头痛,肢体软弱或癫痫样发作首发部位常为脑部病灶的定位性症候;弥漫性头痛、识别能力或情感紊乱和视盘水肿常为脑水肿、代谢功能失调或脑脊液通道受阻所致。肢体软弱的自觉症状发生率约40%,而体检引发的体征阳性率可达66%;共济失调可出现于脑脊液流通受阻者,也可为小脑病灶的特征性表现。更高级的大脑功能障碍包括行为、记忆力、说话能力和熟练的综合功能(如阅读、书写等)的改变通常报道约占1/3。

脑转移的最常见的急性发作性症状为癫痫样发作,如果为灶性发作则有脑转移灶的定位价值。癫痫样发作后有短暂的肢体软弱乏力,呈现轻偏瘫,如癫痫样发作时间较长可呈现较持久的相应体征。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老年人颅内压增高,我们知道老年人颅内压增高是容易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出现,所以我们要及时做好对于老年人颅内压增高的治疗,老年人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上文也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用。

老年人颅内压增高不能吃什么

老年人颅内压增高忌高脂肪、辛辣、刺激食物。以免造成病情反复的情况,比如说,海鲜、鸡肉、狗肉等。与此同时,也不要禁食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术后患者体质较差、免疫较低,所以,应多食用可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如山药、乌龟、香菇、猕猴桃、无花果、苹果、沙丁鱼、蜂蜜、牛奶、猪肝等等,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饮食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若加用中药辨证辨病治疗和免疫治疗有利减轻化、放疗毒副作用,以提高疗效和存活率。

关于这老年人颅内压增高要想治疗好,还是要花很多时间精力的,要配合医生的治疗,饮食习惯也要随着改进,不可以吃的东西,还是别吃的好,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可以适量多吃一些,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也是必要的,心情也要调整好,保持愉快的心情。

相关推荐

胶质瘤的症状

头痛大多由于颅内压增高所致,肿瘤增长颅内压逐渐增高,压迫、牵扯颅内疼痛敏感结构如血管、硬膜和某些颅神经而产生头痛。大多为跳痛、胀痛,部位多在额颞部或枕部,一侧大脑半球浅在的肿瘤,头痛可主要在患侧、头痛开始为间歇性,多发生于清晨、随着肿瘤的发展,头痛逐渐加重,持续时间延长。呕吐系由于延髓呕吐中枢或迷走神经受刺激所致,可先无恶心,是喷射性。在儿童可由于颅缝分离头痛不显著,且因后颅窝肿瘤多见,故呕吐较突

颅内压增高的饮食

番茄生菜沙拉1. 把生菜叶洗净,平铺于容器中;2. 把番茄和黄甜椒洗净,切成圆形薄片;3. 将切好的番茄、黄甜椒薄片交错摆放在生菜叶上;4. 加入沙拉酱调味即可。圆白菜炒粉丝1.将圆白菜洗净,均匀切成4厘米长的丝;2.将粉丝用温水泡透,切成段;3.葱、姜、蒜洗净,均切成细末待用;4.锅内加油烧热,放入葱、姜、蒜末炝锅;5.放入圆白菜丝,加料酒、白糖、酱油煸炒几下;6.放入粉丝、精盐、醋炒匀至熟,加

慢性颅内压增高病因

引起颅高压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类:一、颅腔狭小 多见于颅骨先天性病变和畸形、颅骨异常增生症及外伤性颅骨广泛凹陷性骨折等,都可引起颅腔变小,使脑组织受压,影响脑的正常发育和生理功能,产生一系列的症状和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二、脑血流量增加 各种原因引起的二氧化碳蓄积和碳酸血症;颅内各种血管性疾病如脑动静脉畸形,血管瘤,脑毛细血管扩张症,丘脑下部、鞍区或脑干等处血管运动中枢附近受到刺激后所导致的

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都有哪些

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极其厉害的疾病,能对我们的大脑进行侵害。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多样,不容易辨识,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多了解一些相关知识,比如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等,这样可防万一。临床表现 多起病隐匿,慢性病程,也可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可缺乏结核接触史,症状往往轻重不一,其自然病程发展一般表现为:结核中毒症状 低热、盗汗、食欲减退、全身倦怠无力、精神萎靡不振。脑膜刺激症状和颅内压增高 早期表现为发热、

脑瘤早期症状

脑瘤都有哪些明显症状呢?所以很多人都不注意预防脑肿瘤,但是脑肿瘤很多情况下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临床上,颅内肿瘤的症状归纳起来可分为颅内压增高症状和局灶症状两大类。人的颅腔是一个相对密闭的腔,脑内长肿瘤后,肿瘤的生长使颅腔内容物增加,导致颅腔内压力升高所引起的症状,我们称之为颅内压增高症状。当人们出现头痛,呕吐并且有持续发作、阵发加重的时候,就要考虑是否有颅内压增高的可能,应该及时就医。有些病人

老年人轻微脑梗塞

(1)脑梗塞的症状特点是起病缓馒,多在睡眠或安静休息时发生,少数在活动过程中发病。颅内压增高症状较轻,一般无意识障碍。一般在1—3日症状达到高蜂,病情不再进展。由于例文循环的建立,病人逐渐进入恢复期。(2)少数脑梗塞的症状表现凶猛,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症状突出,常有意识障碍;这是由广泛性脑梗塞所引起,叫大块梗塞型;有的患者病情进展缓慢,症状在2周或以上达到高峰,称缓慢进展型。(3)腔隙性便塞:在脑深

脑瘤早期的症状表现

脑瘤也是一种脑部肿瘤疾病,本来是脑部疾病的话就已经很严重了,如果还是肿瘤的话那么就更加的严重了,所以我们对于该病必须要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必须要了解清楚该病的早期症状,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该病,并且及时的进行治疗,一下就是脑瘤早期症状表现的介绍:很多人抱怨脑瘤早期症状不容易发现,其实这都是因为没有仔细去观察。脑瘤的早期症状还是比较明显的。归纳起来可分为颅内压增高症状和局灶症状两大类。人的

颅压高引发疾病有哪些

本病早期应和血管性头痛等功能性疾病相鉴别,尚需对导致颅内高压综合征的原发病进行鉴别。1.颅脑损伤(craniocerebral injury) 任何原因引起的颅脑损伤而致的脑挫裂伤、脑水肿和颅内血肿均可使颅内压增高。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早期即可出现颅内压增高。少数患者可以较迟出现,如慢性硬膜下血肿等。颅脑损伤后患者常迅速进入昏迷状态,伴呕吐。脑内血肿可依部位不同而出现偏瘫、失语、抽搐发作等。颅脑CT能

病毒性脑炎会引发什么疾病

1.意识障碍,甚至去皮质状态等不同程度意识改变。2.颅压增高症状,若出现呼吸节律不规则或瞳孔不等大,要考虑颅内高压并发脑疝可能性。是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和颅内炎症等所共有征象,由于上述疾病使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颅内压增高。3.多数完全恢复,但少数遗留癫痫,肢体瘫痪,智能发育迟缓等后遗症。

胶质瘤主要临床表现及分型介绍

一、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不高,生长慢,病程长,病变位于天幕下者症状出现较早,不同部位病变局源症状表现有所不同,唯进行性慢性颅内压增高相同,以手术全切为主,辅以放疗+化疗,晚期出现脑疝。二、星形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Ⅲ)临床表现与星形细胞瘤相似,但发展较快,平均病程一年半左右。三、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Ⅳ)肿瘤高度恶性,生长快,病程短,平均3个月,个别肿瘤以出血发病,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多有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