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脐是什么穴位
肚脐是什么穴位
一、肚脐是什么穴位
肚脐眼是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神阙穴: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
神阙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神阙为任脉上的阳穴,命门为督脉上的阳穴,二穴前后相连,阴阳和合,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所以,古代修炼者把二穴称为水火之官。人体科学研究表明,神阙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人们通过锻炼,可启动人体胎息,恢复先天真息能。
神阙穴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我们知道,母体中的胎儿是靠胎盘来呼吸的,属先天真息状态。婴儿脱体后,脐带即被切断,先天呼吸中止,后天肺呼吸开始。而脐带、胎盘则紧连在脐中,没有神阙,生命将不复存在。人体一旦启动胎息功能,就犹如给人体建立了一座保健站和能源供应站,人体的百脉气血就随时得以自动调节,人体也就健康无病,青春不老。经常对神阙穴进行锻炼,可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并对腹痛肠鸣、水肿膨胀、泄痢脱肛、中风脱症等有独特的疗效。
神阙穴的保健方法有三。其一是揉中法:每晚睡前空腹,将双手搓热,双手左下右上叠放于肚脐,顺时针揉转(女子相反),每次360下。其二是聚气法:端坐,放松,微闭眼,用右手对着神阙空转,意念将宇宙中的真气能量向脐中聚集,以感觉温热为度。其三是意守法:放松,盘坐,闭目,去除杂念,意念注于神阑,每次半小时以上,久之则凝神入气穴,穴中真气发生,胎息则慢慢启动。
二、教你从肚脐眼看健康
肚脐,位于腹部正中央凹陷处,是新生儿脐带脱落后,所遗留下来的一个生命根蒂组织,属于中医经络系统中任脉的一个重要穴位——神阙穴。神阙穴是全身361个穴位中唯一看得见、摸得着的穴位。对神阙穴名含义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指神之所舍其中,即生命力所在处;另一种是指神气通行出入的门户,为胎儿从母体获取营养的通道,并维持胎儿的生命活动。
人体先天的禀赋与这个穴位关系密切,古人有“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脏之根”的说法。肚脐皮薄凹陷,无皮下脂肪组织,皮肤直接与筋膜、腹膜相连,很容易受寒邪侵袭,但同时也便于温养,故神阙穴历来是养生要穴。
温养肚脐,可鼓一身之阳气。神阙穴邻近胃、肝胆、胰、肠等器官,通过对神阙的温养,还可以治疗腹痛、腹泻、急慢性胃痛、胃下垂、顽固性呃逆、功能性消化不良、结肠炎、脱肛等病症。
保暖肚脐
肚脐是最怕着凉的地方。肚脐和腹部的其他部位不同,脐下无肌肉和脂肪组织,血管丰富。作为腹壁的最后闭合处,皮肤较薄,敏感度高,具有渗透性强、吸收力快等特点。因屏障功能较差,在人体又属相对虚弱之地,易受凉而染风寒。
睡眠时更要注意脐部的保暖,以免引起腹泻或感冒。尤其对于年轻女性而言,特别是经期女性,血管处于充血状态,穿露脐装最易因受凉而使盆腔血管收缩,导致月经血流不畅,时间长了会引起痛经、经期延长、月经不调等。
此外,穿着露脐装会使腰腹部裸露,容易受冷热的刺激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导致病菌的入侵,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系统疾病。而且脐部肌肤较娇嫩,易于受损,脐眼又容易汇集污垢,如不小心也会引起感染。
揉按肚脐
按摩脐部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消化吸收,大便溏泻者可调,秘结者可通。方法:仰卧,两腿弓起,先以右掌心按于脐部,左掌放于右手背上,顺时针轻轻按摩36圈。然后,换左掌心按于脐部,右掌放于左掌手背上,逆时针轻轻按摩36圈。
每晚睡前空腹,将双手搓热,掌心左下右上叠放贴于肚脐处,逆时针做小幅度的揉转,每次20~30圈,也可起到温养神阙穴的作用。
经常坚持揉按肚脐,可以健脑、补肾、帮助消化、安神降气、利大小便,加强肝脏肾脏的新陈代谢,使人体气血旺盛,对五脏六腑的功能有促进和调整作用,而且可以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气聚肚脐
站、坐、卧均可,全身放松,双手掌重叠覆盖于肚脐之上,用腹式呼吸法,鼻吸气时腹部慢慢鼓起,意想自然界高能物质,进入肚脐,聚集在此处;口呼气时腹部下陷,意想高能物质向全身扩散。一呼一吸为一次,习练24次。长期坚持习练,可温阳补虚,还阳和中,消食导滞,对阴阳两虚,体弱无力,气短神衰有效。
三、肚脐:养脾第一要穴
薄荷脑敷神阙,人就不会脾胃阴盛
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士,她有多年的便秘和失眠,说话有口臭,脾气急。这是典型的脾胃阴(火)盛。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有了很大改善,只有口臭还比较明显。
中医里说:“千寒易散,一火难除。”人身体里面的火(阴),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清下去的。何况,气血有余也能生火,脾胃多气多血,最容易生火。怎么办呢?本来可以用养阴(增阳)清热(减阴)的方法,让她用药养一段时间的胃阴,胃阴足则热自除,口臭自然会慢慢消失。但她工作非常忙,熬药也不方便,于是采取一种简便易行的外治法:50克薄荷脑研碎,每次取适量用纱布包好,填入肚脐,再用胶布固定。在填薄荷脑之前,先要把肚脐洗净。每三天换一次。这样,口气就会慢慢变得清新。这位女士如法炮制,第二天一早起来的时候,她老公就说,她嘴里那股以前老远就能闻到的臭味没有了。她自己不但感觉到嘴里清新、凉润了,还感觉到头脑清醒,心情畅快。
薄荷是芳香辛凉的,辛凉就能清热,芳香则能向上走窜。脾胃好比一口锅,可以腐熟水谷。这口锅通过什么来加热呢?要通过命门真火,也就是肾,肾为脾胃的消化提供能量。但如果这个能量提供得太多了,就会导致胃里过热(阴盛)。肚脐是命门真火向上蒸腾到脾胃的必经之路,在这里放一些薄荷脑,就能拦截掉一些火热之气(减阴),而且,薄荷的辛凉之气会随着命门的火气一同向上,运行到胃里,发挥它清热的作用,胃火被清下去了,口臭自然也除掉了。
为什么薄荷还能让人口气清新、头脑清醒呢?这是因为,薄荷的芳香性质能持续不断地向上走窜,到达胃里,清除了胃热后,它还能继续向上,到达嘴里,使嘴里气息清新。然后,它继续向上到达头部,让人头脑清醒,眼目明亮。人道是,麝过深山草木香,薄荷何尝不是如此?它向上蒸腾,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芳香和清凉。
吴茱萸敷肚脐,引火归元,补养脾阳
很多高血压患者都受够了长期吃药的罪,说到吃药就头疼。这时我往往建议他们去药店买川芎和吴茱萸各30克,打成细末,混合,每次取5克左右,填在肚脐里。结果很多人用过后发现,这个办法竟比什么降压药都灵,而且还感觉腿脚有劲,头脑清爽。
中医认为,肝属于木,脾是土,木克土,土反过来也制约木。高血压是肝气过于亢盛,别的脏腑不能制约它而导致的。吴茱萸性温,可以补益脾阳,脾阳足了,肝气就会受到约束,血压自然就能降下来。
为什么通过肚脐给药会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因为,在人体的三百六十五个穴位中,神阙(肚脐)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中医认为,神阙是五脏六腑之根、元神归藏之本,能联系人体所有的脏腑经脉。
胎儿在母体内生长,是通过这里吸收养料,滋养全身的。孩子出生后,这个通道闭合了,但它的神奇作用仍在。现代医学证明,肚脐是腹壁最薄的地方,最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把药物敷在肚脐上,药物通过皮肤,能很好地渗透到全身,而且,药效持续时间更长,作用直接,使用方便。把药物敷到肚脐上,过了一段时间后,要么肚子里咕咕叫了,要么整个腹部都出现温暖或清凉的感觉,如果是芳香浓烈的药,嘴里还会出现药的味道。这说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已经随着人体的气血津液上行,遍布周身了,这和吃药没什么区别。良药苦口,但我们肚脐里没长舌头,自然感觉不到苦,但效果却是不打折扣的。
艾灸肚脐出来的水是汗还是湿气 艾灸肚脐出水可以洗澡吗
可以洗,但需要隔一段时间。
艾灸后,人体的毛孔及艾灸部分的穴位都呈打开的状态,并且肚脐是较为柔弱的部位,要是艾灸完肚脐出水后直接去洗澡,容易导致寒气从穴位及毛孔等部位进入人体,出现受寒感冒的情况。
其次肚脐容易受到水流中的细菌微生物刺激,引发感染等情况,因此艾灸后不能马上洗澡,需要隔一段时间,等身体的穴位、毛孔闭合,肚脐恢复一些后,才能洗澡。
肚脐是神马
(一)肚脐是疤
肚脐、脐,俗称肚脐眼,从本质上来说是胎儿出生後,脐带脱落後留下的疤痕。 当然,与普通疤痕不同,肚脐并非一无是处,这个待会儿再说~
(二)肚脐是穴位
按照中医的说法:肚脐是人体中唯一可以用手触摸,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穴位,名为神阙。听上去很带感啊! 神阙穴是胎儿出生前从母体获取营养的通道,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直接相连,在脐带脱落后,这个毫不起眼的“肚脐眼儿”仍旧内联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宫、皮肉筋,药物也更易于通过脐部,进入细胞间质迅速布于血液中。
如果你深受痛经之苦,不妨每天用艾草熏肚脐5分钟,坚持下来痛经会有所缓解哦!
(三)肚脐是性感点
尤其对女性而言,肚脐神经与阴蒂紧密相连,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兴奋点,很多女性对肚脐的亲吻、爱抚都会有强烈的反应。与此同时,一个圆润饱满的肚脐也会被男性当作性感的标志。
(四)肚脐会呼吸
人的内脏可以通过肚脐获得部分的氧气,如果不相信,可以用胶带把肚脐贴上,会出现便秘的情况哟。
三伏天艾灸能灸肚脐吗
能。
肚脐其实就是神阙穴,是人体一个重要的穴位,三伏天艾灸的时候是可以艾灸肚脐的,三伏天艾灸在肚脐的中央位置,,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小便不禁、腹痛等症状,具有很好的驱寒祛湿、健脾养胃等作用。
但人体肚脐是一个敏感的穴位,对敏感人群来说,三伏天艾灸要是方法不对,那么可能会出现不适反应,因此三伏天艾灸肚脐,建议采用温和的方式艾灸。
孕妇肚脐发炎怎么注意
一般来说,孕妇肚脐眼里不会往外流出什么东西的。在肚脐眼口的小颗粒的东西是灰尘和汗水等混合物。如果觉得肚脐眼里有什么东西往出流可能是肚脐发炎,引起脐部发炎的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其次为溶血性链球菌,或混合细菌感染等,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不要自己在家里随便乱用药。肚脐是人体中唯一可以用手触摸,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穴位,名为神阙。
神阙穴是胎儿生前从母体获取营养的通道。因为肚脐是柔弱的部分,所以孕妇在日常时要注意保护,不可受冷或手抠等。平时还要特别注意卫生问题,在每天洗漱之后要注意把肚脐的水份擦干,防止出现继发感染的现象,如果发现肚脐再次出现发红有肿胀现象可适当的擦拭一些消炎药水或者是轻轻擦一些爽身粉,让肚脐保持干爽的状态。
小孩抠肚脐眼是怎么回事 孩子抠肚脐的危害
中医上,肚脐是重要的穴位--神阙穴的所在,肚脐处是腹壁最薄的地方,对于宝贝们来说更是如此。由于肚脐与腹腔内肠子最为接近,肚脐被抠或者清洗时用力过大,很有可能会引发内部的肠胃蠕动增加,而产生腹痛。所以,我们从小就被告之“不能抠肚脐眼,不然会闹肚子”,这是真的。
还有一点,老是抠肚脐会引起皮肤出血,再加上肚脐周围是细菌聚集地,皮儿破了,严重一点就会引起脐炎。
为什么夏不灸脐
没有科学依据。
中医艾灸肚脐是中医养生疗法的一种,肚脐附近有神阙等穴位,夏天时,温度较高,身体阳气大盛,毛孔呈现张开状态,在艾灸的时候,通过局部热刺激可以起到扶阳驱寒、去除冬病的作用,因此,夏天是可以适当灸脐的。
艾灸减肥灸哪里瘦肚子
肚脐。
中医认为,肥胖是由于脾虚湿盛所致,而艾灸可以将体内的一下湿气和毒气排出,使身体达到一个比较通畅的状态,所以艾灸是可以帮助减肥的。
而肚脐是且距离肚子非常近的一个穴位,并且是是上半身的要穴,所以艾灸肚脐的话,是有助于改善循环缓慢和腰腹部肥胖症状的。
8个穴位按摩轻松减肚子
一、大横穴
在肚脐眼的水平线上,乳头的正下方。
天枢穴位置在向外侧的3指处,按摩此穴位可以调节大肠的运动。
二、天枢穴
肚脐左右3指宽的位置。
对于便秘以及伴随便秘的腹胀有效。
三、大巨穴
天枢穴以下3指,和天枢穴一样对于便秘和腹胀有效。
四、水分穴
肚脐眼上大约一指宽。
促进排泄功能,提高水分代谢。
五、中脘穴
肚脐上边4指高处,肚脐和胸骨下端1/2处。
调节身体消化机能,通便。
六、气海穴
位于肚脐下两指处左右。
聚气之穴,有保暖之功效。
七、关元穴
位于气海穴2指以下,把食指放在肚脐无名指附近便是关元穴。
热敷能治疗痛经。
八、带脉穴
带脉穴肚脐水平线上的侧腹处。
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
肚脐是什么穴位
肚脐眼是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神阙穴: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
神阙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神阙为任脉上的阳穴,命门为督脉上的阳穴,二穴前后相连,阴阳和合,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所以,古代修炼者把二穴称为水火之官。人体科学研究表明,神阙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人们通过锻炼,可启动人体胎息,恢复先天真息能。
艾叶熏肚脐能治便秘吗 艾叶熏肚脐能天天熏吗
根据情况看。
艾叶是一种药材,肚脐是人体的重要穴位,所以用艾叶熏肚脐是有质量疾病作用的,如果机体正处于其治疗范围之内的话,那么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天天熏,直至病情得到改善或者恢复为止。
但如果只是用于日常保健的话,天天熏反而很容易导致机体元气失衡,引起一系列不适症状出现,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并不建议天天用艾叶熏肚脐。
按摩这3穴位可治疗便秘
1.支沟:
身体部位:手部穴道。
十二经脉:手少阳三焦经。
穴位找法:以手掌侧放,拇指、食指并拢,虎口纹路尽头处是穴位。
穴道按摩:左手侧放,右手掌握住左手背,以右大拇指指尖按压穴道即可。
2.足三里:
身体部位:足部穴道。
十二经脉:足阳明胃经。
穴位找法:外膝眼(膝盖下面外边那个凹窝)直下3寸(4横指),距离胫骨约1横指尖的地方就是穴位。
穴道按摩:坐姿,左足放置椅子上,右手掌握拳,以右手食指第2指尖关节,上下推按穴道。
3.天枢:
身体部位:腹部穴道。
十二经脉:足阳明胃经
穴位找法:肚脐正中左右各外开2寸,就是穴位。
穴道按摩:以肚脐为中心,天枢穴为左右角,以右手掌由右下腹往上按柔,经右天枢穴横向肚脐,经左天枢穴而下,以顺时针方向按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