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海的作用与好处 养血祛风
血海的作用与好处 养血祛风
养血祛风也是血海的一大好处。中医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只要阴血旺盛,风邪便难以肆虐,所以经穴治疗皮肤过敏瘙痒类疾病,大多离不开血海穴。
荨麻疹艾灸部位图 荨麻疹艾灸穴位辨析
肺外合“皮毛”,肺俞调节肺卫,养血润燥,祛风止痒;膈俞属“血之会”,能活血止痒,与血海相配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之灭”之意;曲池,合谷通经络,行气血,疏风止痒;血海有养血,凉血之功;三阴交是脾,肝,肾三经交会穴,可养血活血,润燥止痒;脐中是祛风活血止痒的经验效穴。
风疹的中医辨证治疗
风疹病人可以辅助刺灸法治疗,可以起到疏风清热,活血和营的作用,改善患者发热、烦躁、疼痛等症状。曲池、合谷同属阳明,善于疏风清热;血海、三阴交属足太阴,主血分病,调营活血,膈俞为血之会穴,活血祛风,诸穴共奏疏风和营之功,随证配穴,达到治疗的作用。
选穴:风池血海夹脊(胸2~5,骶1~4)
方法:沿经轻叩,每日1次,每次叩打20min,穴位处重叩至点状出血。
耳针法
选穴:肺肾上腺枕神门胃
方法:毫针刺,每次选取3~4穴,中等刺激强度捻转,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亦可用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隔日1次。
桑枝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养血
该品能祛血中风热,对于风热入于营血所致的遍体风痒,肌肤干燥,紫癜风,则可与补骨脂、何首乌、生地黄等凉血养血祛风药配用。
足五里准确位置图片 足五里的配伍疗法
1、足五里穴配三阳络穴、天井穴、历兑、三间穴:治嗜卧欲动摇;
2、足五里穴配血海、三阴交、风市:有养血祛风的作用,主治阴囊湿疹;
3、足五里穴配气海,太冲:有舒肝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睾丸肿痛;
4、足五里穴配中极、阴陵泉: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尿潴留。
拔罐可以治疗荨麻疹吗 荨麻疹拔罐拔哪里
取穴:主穴:曲池,合谷,血海,委中,膈俞;配穴:外感风邪者配外关;胃肠积热者配足三里;血虚风燥者配三阴交。
治疗功效: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与合谷相配既可疏风解表,又可清泻阳明;膈俞为血之会,可活血祛风;委中又名血郄,与血海同用可理血和营。
荨麻疹按摩穴位的方法
荨麻疹,又叫瘾疹,中医上治疗一般认为是气血两虚所致,多采用益气健脾的方法。比较安全而又操作简单的当属艾灸疗法。
其穴位可选择血海、隔俞、神阙、大椎、肩禺、涌泉、曲泽、合谷、至阴、足三里、大抒穴艾条灸或隔姜灸,每日1次。一般用艾条灸比教安全些。
在所选择的治疗穴位中,曲池为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是治疗皮肤病的要穴,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止痒抗过敏的作用;
血海能养血调血,活血化瘀;
膈俞为血之会,与血海穴同用,可调理营血,祛风止痒而收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效;
足三里是人体强壮穴位,能益气固表,增强体质,健运脾胃除湿,通经络、理气血。
大椎疏风解表,合谷为大肠经原穴,属阳主表,取清走衰,宣泄气中之热,升清降浊,疏风散表,宣通气血之功。
诸穴配合使用,相得益彰,共奏益气固表,养血活血,祛风除邪止痒消疹之功效,使疾病痊愈。
如果自己想要通过穴位按摩的方式来治疗这个荨麻疹疾病的话,那么就可以按照我们所介绍的这些方法来试试,让自己或者是孩子的荨麻疹得到及时的控制,因为荨麻疹疾病发病几率最大的是孩子,如果是孩子的话就要细心的呵护孩子的身体,在孩子发病期间给孩子补充营养。
中医治肛周湿疹
中医对肛门湿疹的治疗,以辨证论治为原则进行。
慢性肛门湿疹可服用养血祛风、除湿止痒药物,如当归、生地、赤芍、苍术、白藓皮、苦参各15克,黄柏10克,荆芥、防风、甘草各6克,蝉衣3克,乌梢蛇10克。水煎服用,一日二次。急性肛门湿疹治疗可选服龙胆泻肝汤、四物消风饮,有清热祛风、除湿止痒的功能。
慢性期肛门湿疹治疗可用青黛散,即:青黛、黄柏各30克,石膏、滑石各60克,研末,外敷,也可用三石散,即:制炉甘石、锻石膏、赤石脂各90克研细末,以麻油或凡士林调擦患处。中药外洗也可用苍术、黄柏、地榆、大黄、苦参各15克煎汤,熏洗坐浴。
肛门湿疹虽不难治,但由于患者常用热水、药水烫洗,医生常结合含有松”类激素的软膏外涂,虽能暂时好转,但最终却加重湿疹症状、加剧瘙痒,从而成为顽症。因此,在治疗护理的时候可千万别常用热水和药水烫洗患处。
血海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按摩血海的作用
血海穴为足太阴脾经腧穴,具有活血化瘀,补血养血,引血归经的作用,是活血,治疗血证的重要,与合谷魏永配伍,活血通经的效果非常好,平时经常按揉此穴,能生血祛瘀,促进新陈代谢。
荨麻疹可以吃羊肉吗 得了荨麻疹怎么办
(1)羚羊角散
组方:羚羊角屑、白鲜皮各30、防风30克,人参7克,黄芩21克克,杏仁30克。
制法:将诸药择净,研细备用。每次12克,加清水适量,煎至半时,去渣取汁,加黄酒30毫升,煮沸饮服,每日3次。
功用:祛风止痒。适用于瘾疹,遍身痒痛,心胸满闷等。
(2)鬼箭羽散
组方:鬼箭羽、白蔹、白蒺藜、白矾各30克,防风60克,甘草30克。
制法:将上药择净,捣细,和匀即成。洗浴后,先用粟米粉适量拭身,而后取药末6克,每日3次,温黄酒适量送服。
功用:行气活血,祛风止痒。适用于瘾疹,累医不效者。
(3)蔓菁子散
组方:蔓菁子90克。
制法:将上药择净,研细,和匀即成。每次3克,每日3次,温黄酒适量送服。
功用:利湿解毒。适用于瘾疹入腹,身体肿强,舌干燥硬等。
(5)蜂蜜酒
组方:白蜜1份,黄酒2份。
制法:将上药择净,煮沸,空腹饮用,每日3次。
功用:养血祛风。适用于瘾疹,瘙痒不止等。
(5)丹参散
组方:丹参45克,人参、苦参、白花蛇60克。
制法:将上药择净,研细,和匀
即成。每次6克,甘草酒适量送服,每日3次。
功用:清利湿热,解毒止痒。适用于皮肤瘾疹,赤癜瘙痒,随搔生疮等。
(6)苍耳丸
组方:苍耳子、苦参、白蒺藜各60克,蝉蜕30克。
制法:将诸药择净,研细,炼蜜和丸即成。每次6克,每日3次,温黄酒适量送服。
功用:清热利湿,祛风止痒。适用于瘾疹,痒痛,或有细疮等。
(7)苍耳方
组方:苍耳花、叶、子各等量。
制法:将诸药择净,研细,和匀即成。每次6克,每日3次,豆淋酒适量送服。
功用:祛风止痒。适用于瘾疹身痒不止。
(8)枳实丸
组方:枳实30克,白蒺藜7克,苦参30克,人参7克,独活30克。
制法:将上药择净,研细,炼蜜和丸即成。每次9克,每日3次,温黄酒适量送服。
功用:清热利湿,行气活血。适用于风毒热气,上冲头面,皮肤生瘾疹,搔痒成疮,心神烦躁,不思饮食等。
(9)犀角散
组方:犀角屑、川升麻、玄参、防风、白鲜皮、景天花、白蒺藜、人参、沙参各30克,甘草15克,马牙硝、牛黄各3克。
制法:将上药择净,研细,和匀即成。每次6克,每日3次,竹叶汤适量送服。
功用:清热凉血,祛风止痒。适用于瘾疹,胸闷等。
(10)桑椹芝麻膏
组方:黑桑椹100克、黑芝麻100克、黄精50克、麦冬50克、生地黄50克、蜂蜜300克。制法:将黄精、生地黄、麦冬同人沙锅,加适量水煎煮,每30分钟取药汁1次,再加水再煎煮,反复3次,药汁合并备用。将药汁与桑椹、芝麻同人沙锅,武火烧沸,文火煎煮至黏稠时,放人蜂蜜搅拌均匀,稍煎沸即可,待冷却后,贮瓶备用。每次10~20克,佛水冲服,早、晚各饮1次。
功用:养血益肝,滋阴润燥,祛风止痒。适用于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症。
注意:患糖尿病者不宜食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1)白矾膏
组方:白矾150克,黄酒50毫升,童便100毫升。
制法:将诸药择净,同人锅中,煮沸,文火收膏即成。每次适量,用棉签蘸药外涂患处,每日3次。
功用:清热祛风止痒。适用于瘾疹等。
(2)枫香洗汤
组方:枫香250克,川芎、川大黄、黄芩各60克,苦参90克,当归60克,甘草、射干各60克,川升麻30克,蛇床子30克。
制法:将上药择净,研细,和匀即成。每次150克,水煎取汁,洗浴患处,每日3次。
功用:清热凉血,祛风止痒。适用于风瘾疹。
中渎作用功能主治 中渎穴作用机制
中渎穴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大腿外侧,以局部治疗作用为主,有祛风养血,疏经活络的作用,主要用于下肢痿痹不仁,临床常配环跳,阳陵泉,委中,足三里,通经活络,益气养血,治下肢不遂,痿痹不仁;配风市,阳陵泉,祛风养血,治肌肤麻木;配血海,梁丘,膝眼,祛风除湿,活络止痛,治疗膝关节痛;配巨髎,髀关治股外侧皮神经炎,以舒筋活血。
起荨麻疹能喝蜂蜜水吗 如何利用蜂蜜治疗荨麻疹
组方:白蜜1份,黄酒2份。
制法:将上药择净,煮沸,空腹饮用,每日3次。
功用:养血祛风。适用于瘾疹,瘙痒不止等。
组方:黑桑椹100克、黑芝麻100克、黄精50克、麦冬50克、生地黄50克、蜂蜜300克。制法:将黄精、生地黄、麦冬同人沙锅,加适量水煎煮,每30分钟取药汁1次,再加水再煎煮,反复3次,药汁合并备用。将药汁与桑椹、芝麻同人沙锅,武火烧沸,文火煎煮至黏稠时,放人蜂蜜搅拌均匀,稍煎沸即可,待冷却后,贮瓶备用。每次10~20克,佛水冲服,早、晚各饮1次。
功用:养血益肝,滋阴润燥,祛风止痒。适用于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症。
注意:患糖尿病者不宜食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组方:蝉蜕600克,刺蒺藜300克,蜂蜜500克。
制法:将蝉蜕炒焦研末,蒺藜研末,加蜂蜜适量制成多个丸剂,每丸10克。每次服用1丸,每天2—3次。
服法:连续服用5天为1个疗程,休息2天后再服下。
功效:清热祛风止痒。适用于风胜热盛型荨麻疹,风团色红瘙痒者。
肛门潮湿的原因有哪些
1、首先要寻找原因,隔绝致敏源,避免再接触,禁食酒类以及以易过敏、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注意皮肤卫生,不用热水烫洗皮肤,不外用刺激性止痒药。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
2、西药口服或注射:常选用脱敏药、消炎止痒药物和镇静剂。
3、中药治疗:这是解决肛门湿疹怎么治的常见方式。急性肛门湿疹可选服龙胆泻肝汤、四物消风饮,有清热祛风、除湿止痒的功能;慢性肛门湿疹可服用养血祛风、除湿止痒要物。中药外用有苍术、熏洗坐浴;慢性期可用青黛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