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接种疫苗可预防婴儿百日咳

接种疫苗可预防婴儿百日咳

接种疫苗可预防婴儿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是咳嗽,病程可长达100天,故名“百日咳”。本病通过飞沫传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季发病多。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新生儿也有患本病的可能,这是因为他们不能从母体得到相应的抗体。然而,目前由于预防接种的广泛进行,本病已明显减少,并且患过一次后终身可不再患。

孩子在感染本病经1-2个星期后就出现症状。发病的早期患儿有流泪、流涕、咳嗽和低热等症状,与普通感冒难以区别。3-4天后咳嗽日见加重,约经 1-2个星期后咳嗽逐渐加重而进入痉咳期,此时出现典型剧烈的痉挛性咳嗽。每次发作要连咳十几声甚至几十声,患儿常咳得面红耳赤、涕泪交流、舌向外伸、最后咳出大量粘液,并由于大力吸气而出现犹如鸡鸣样吼声,如此一日发作几次乃至30-40次,尤以夜间明显,年龄愈小,病情愈重。

3个月的婴儿常表现为阵发性屏气、青紫、窒息,而没有大婴儿出现典型剧烈的痉挛性咳嗽,有的甚至出现全身痉挛、意识丧失乃至死亡。痉咳期一般持续 5-6个星期,也有的长达3个月。此后,患儿的咳嗽逐渐减轻而进入恢复期,恢复期约有2-4个星期的过程。然而,有的孩子在病后半年甚至1年内仍有发作性痉孪性咳嗽出现。

由于婴儿患百日咳后且易引起肺炎等并发症。因此,对孩子的百日咳既要及时请医生诊治,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还应加强护理,如饮食要少吃多餐,不吃辛辣等带有刺激性的食物,保持室内的空气清新和一定的温度(20℃左右)及湿度(60%),避免烟尘刺激而诱发咳嗽。

百日咳是传染性较强、病情顽固及并发症较严重的疾病,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隔离患儿是预防百日咳流行的重要环节,隔离期从发病之日算起是6 个星期。对出生满3个月的小儿,要进行百白破三联疫苗的预防接种。对没有进行过预防接种的体弱婴儿,如已接触过百日咳患儿可注射丙种球蛋白,以增强机体的防御机能。对以前已经接受过预防接种的小儿,可再注射一次百日咳疫苗,以促使产生抗体,加强其免疫力。

预防小儿百日咳的有效方法

第一, 隔离患者

百日咳传染性很强,发现百日咳患者一定要及早将其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从发病时开始至40天。10岁以下与病人有接触的易感儿应隔离,观察21天,隔离期满即可接受预防接种;10岁以上的孩子不用隔离,但也要观察14天。

第二, 接种疫苗

预防宝宝患百日咳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疫苗,建议注射预防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种疾病的混合剂进行预防,并在此强调必须完成全部三次注射,才能得到预期的免疫效果。

此外,建议宝宝在出生后的3个月开始初种疫苗,每月1次,共3次。若遇到百日咳流行时段,可提前至出生后的1个月进行接种疫苗。

宝宝在疫苗注射后的1至2天内,可能会出现轻、中度发热的症状。极个别案例在注射疫苗后48小时内会出现休克症状,或注射后数天或数周内出现脑病。所以有过敏史、家族中有精神、神经病史和急性感染的宝宝均不适宜作此疫苗注射。

第三, 药物预防

婴幼儿免疫力较差,与百日咳患者有过接触的宝宝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药物预防。

百日咳这种疾病易传染,且病死率高,家长们一旦发现宝宝有疑似百日咳的发病症状,或怀疑宝宝与百日咳患者有所接触,一定要重视起来,做好预防措施,必要时及时就医诊断。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帮助到您!

哪些情况暂时不宜打新生儿预防针

婴幼儿有以下情况时,不宜接种疫苗:

(1)过敏体质的小儿,如患荨麻疹、支气管哮喘、有严重的药物过敏史等。这些小儿接种疫苗后有可能发生严重过敏反应;

(2)免疫缺陷的孩子,如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在化脓性皮肤病时也不宜接种疫苗。因为在免疫缺陷情况下接种疫苗,尤其是接种活疫苗后会导致严重后果;

(3)孩子近期与某种传染病的患儿有过密切接触时,正处于该种传染病的潜伏期内,暂不接种疫苗,待潜伏期过后,可以补种疫苗;

(4)患有各种急性病的孩子,如流行性感冒、急性肠炎、小儿肠炎等,接种疫苗可能使原来的疾病加重,还可能使疫苗反应加重,故应暂时停止接种。预防接种必须在孩子身体好的时候进行,或待孩子病愈后,再进行补种;

(5)对患有结核病、心脏病、肾病等慢性疾病的孩子,在没有完全恢复健康前,也暂时不做预防接种;遇有低热或者高热者,应先查明原因,积极治疗,烧退后再补种;

(6)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如激素)治疗,或需要放疗治疗的孩子不能接种疫苗,因为时孩子的免疫功能差;

(7)当孩子患有较重的湿疹时不宜马上接种疫苗,应等待湿疹消退或基本消失时再接种;

(8)有些孩子不宜接种某种疫苗,如有癫痫史、抽风史者不能接种百日咳菌苗、流脑菌苗和乙脑疫苗,因为这类疫苗可能引起抽风,易使旧病复发;与结核病人有过密切接触或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的孩子,不可以接种卡介苗;对青霉素过敏的孩子,不能接种乙脑疫菌等。

百日咳是由什么引起的

1、不少宝宝没有及时接种或没能全程接种预防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有人因为这种疫苗的副作用较大而不愿意接种。

2、百日咳杆菌适应”了百日咳疫苗,产生了免疫抵抗”,使原来的疫苗失去效用。

3、引起百日咳病症的病原菌更为复杂了,除了百日咳杆菌外,还有副百日咳杆菌也能引起百日咳样症状。

什么时候给宝宝打预防针

预防接种就是人们常说的打“防疫针”。在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旺盛,对传染病的抵抗力很弱,这些传染病严重威胁着孩子的生命和健康,通过给孩子打防疫针,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和增强儿童抵抗疾病的能力,可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在婴幼儿时期很多传染病易感,需要注射多种“疫苗”,还要进行加强注射,到底什么时候打防疫针最合适呢?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实践和检验,制订出什么时候进行什么样的预防接种的“计划免疫程序”。目前我国进行计划免疫接种的有卡介苗、小儿麻痹糖丸、麻疹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乙肝疫苗,另外还常注射流脑菌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

(1)、接种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卡介苗自从1921年应用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无数经验证明,卡介苗接种后可降低结核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如接种质量高,一次接种的保护力可达10一15年。卡介苗在一般婴儿出生后即可接种,如果出生时没接种,可在2个月内接种。2个月以上的婴儿,在接种前要做结核菌素试验,检查一下是否感染过结核,如试验阳性即可接种卡介苗。在3岁、7岁及12岁时,如结核试验阴性,应进行复种。

(2)、服小儿麻痹糖丸可预防婴儿瘫,即医学上的“脊髓灰质炎”。这个病对儿童危害很大,可造成终身残废,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很大的损失和不幸,可喜的是我国政府已做出承诺,要在2000年消灭脊髓灰质炎,并进行了两次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服丸活动(1993年12月5日和1994年1月5日),这对我国儿童的健康是非常有利的。现在服用的均是白色三价混和疫苗,出生后满2月初服,以后每隔1月服两次,连服两次,4岁加强1次。服丸时应用温开水化开或吞服,切不能用热水服用,以免将糖丸中的活病毒烫死而失去作用。

(3)、注射麻疹疫苗可预防麻疹。由于6今月以内婴儿有从母体获得的抗体,所以6个月内婴儿一般不会得麻疹。如6个月以内注射麻疹疫苗,反而会中和婴儿体内的抗体,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第一次接种应在婴儿满8个月,到2岁、7岁、12岁时再进行复种。

(4)、注射百白破混合制剂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这三种疾病可严重威胁小儿的健康与生命。接种一般是在婴儿出生满3个月时进行,初种必须注射3针,每次间隔4~6周,孩子1岁牛列2岁时再复种1次。

(5)、流脑疫苗。目前所用的是精制A群脑膜炎双球菌多糖体菌苗,接种后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发生。一般1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接种对象,注射1次可保护2年。

(6)、注射乙脑疫苗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重点预防对象是6个月至10岁的小儿,疫苗注射应在乙脑流行季节前1月进行,免疫期为1年,2岁、6岁、10岁各复种1次。

(7)、注射甲、乙肝疫苗。目前乙肝疫苗已纳入免疫接种程序,0、1、6个月各注射1次,每3~5年加强注射1次。甲肝疫苗已在某些地区开始接种,能有效地防止甲肝的发生及流行。 如能根据小儿年龄、季节适时给孩子打防疫针,即可有效地防止多种传染病的发生。在传染病流行时,能有效地防止孩子患病,起到保护孩子健康及正常生长发育的作用。

疫苗的作用

很多人以为小时候打过百日咳预防针,就可以终身免疫,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观念。儿科专家建议,人们应该至少每10年接受一次百日咳加强免疫注射,才能让自己和家人,特别是家中的幼婴,获得更好的保障。

虽然本地大多数幼儿都有接受过百日咳的基本免疫注射,但加拿大临床实验中心院长兼儿科传染病部门主任海柏林医生受访时指出,这类免疫注射的效力只维持六七年,随着幼儿年纪越来越大,体内的百日咳免疫力就会变得越弱。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比感冒更容易传染,杀伤力却比感冒严重得多。百日咳临床特征包括咳嗽逐渐加重、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末有特殊的呼吸吼声等,未经治疗的病人,病程可持续两三个月,故名“百日咳”。

全球每年有4000万人患上百日咳,而死亡人数也高达36万人。因此,一些国家如加拿大已经推行计划,强制7岁和15岁的青少年接受百日咳加强免疫注射。

成人每7至10年应进行加强免疫注射

海柏林医生说:“最理想的当然是让成人每7至10年也接受一次加强免疫注射,但是要国家津贴这么多人,并强制他们接受注射,相当不容易,因此最终还是得依靠人们的主动。”

百日咳的严重性因人而异,有的会有如一般的咳嗽,有的则咳得无法入眠,甚至骨头疼痛。不过,无论如何,持续几个星期的咳嗽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学业或工作。

他指出,许多成人在患上百日咳后,虽然咳得很辛苦,但仍会强忍下来。此外,一些人的百日咳症状也和其他疾病难以区分,因此医生往往无法确定一个人是否患有百日咳。

他说:“虽然死于百日咳的成人少过1%,但是如果家中有还未接受免疫注射的幼婴,他们被感染的几率将高达85%。”

一些外国调查显示,6个月以下的幼儿,一旦患上百日咳,七成会变得病情严重,需要入院。因此,医生建议那些家中有幼儿或经常接触幼儿的人,例如医护人员、托儿所老师等,都积极接受百日咳加强免疫注射,以免将疾病传给孩子。

私人儿科医生李美华受访时透露,本地每年有约20名婴儿患上百日咳。

李美华医生说:“在本地,婴儿是在3个月、4个月、5个月大时,连续接受三次的百日咳基本免疫注射,如果他们在完成这个注射过程前接触到病毒,受感染的几率仍然很高。婴儿患病后病情往往比较严重,尤其是一两个月大的婴儿,他们可能会咳得无法呼吸,造成生命危险。”

百日咳加强免疫注射,每次只需注射一支。

宝宝接种疫苗前要吃好睡好

“宝宝应该接种哪些疫苗?接种疫苗前后要注意什么?”日前,在哈市疾控中心主办的预防接种门诊“妈妈课堂”推进会上,记者就家长们的疑问采访了哈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李岩。

专家介绍:“宝宝从出生到2周岁要接种18-21针疫苗,加上自费疫苗可达30剂次左右。联合疫苗可以减少接种针次和孩子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如儿童五联疫苗,原本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这五种疾病需要接种12针,使用该疫苗只需接种4针,减少8次不良反应风险。此外,公民自费、自愿接种的二类疫苗所针对的传染病,对宝宝的威胁也很大,从疾病预防的角度来说,一类、二类疫苗对孩子来说同等重要。”

对于接种疫苗前后的注意事项,专家介绍:“接种疫苗前一天,要给孩子洗好澡、换好衣物,尽量穿宽松、上下分身的,并让孩子吃好、休息好。如果宝宝正在生病、近期生过病或是过敏体质,接种前要告诉医生。接种结束后要在医院观察30分钟。接种后宝宝暂时不要洗澡,二至三天内不要剧烈运动,保持注射部位皮肤清洁,不要吃刺激性食物。接种部位红肿疼痛,或伴有发烧、哭闹,如果较轻微不需要特殊处理;如发烧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则要及时就医。”

百日咳是有什么原因引起的

第一是不少孩子没有及时接种或没能全程接种预防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有人因为这种疫苗的副作用较大而不愿意接种;

第二是百日咳杆菌“适应”了百日咳疫苗,产生了“免疫抵抗”,也就是说百日咳杆菌发生了基因变异,使原来的疫苗失去效用;

第三是引起百日咳病症的病原菌更为复杂了,除了百日咳杆菌外,还有副百日咳杆菌也能引起百日咳样症状。

五联疫苗有必要打吗

五联疫苗是指含有五个活的、灭活的生物体或者提纯的抗原,由生产者联合配制而成,用于预防多种疾病(比如: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脊髓灰质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五联疫苗)或由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种或不同血清型引起的疾病。五联疫苗绝对不是简单的组合疫苗,每种联合疫苗都是独立的经过科学研究的独立疫苗。五联疫苗是由能够预防五种疾病的疫苗联合组成。这五种疫苗可以预防五种相对应的疾病,但是如果单独接种的话,对于接种者来说很麻烦也很痛苦,五联疫苗减少了接种者的痛苦。五联疫苗可同时预防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等五种疾病,小编认为还是很有必要接种的,因为五联疫苗可以帮助我们预防五中疾病,减少人们的痛苦,防微杜渐。

小儿百日咳的发生原因有哪些

小儿百日咳原因有哪些?

原因一:不少孩子没有及时接种或没能全程接种预防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有人因为这种疫苗的副作用较大而不愿意接种。

原因二:百日咳杆菌“适应”了百日咳疫苗,产生了“免疫抵抗”,也就是说百日咳杆菌发生了基因变异,使原来的疫苗失去效用。

原因三:引起百日咳病症的病原菌更为复杂了,除了百日咳杆菌外,还有副百日咳杆菌也能引起百日咳样症状。

相关推荐

澄清关于疫苗的7大误解

误解一:流感疫苗含汞。为了防腐,以前的流感疫苗确实添加了含50%汞的硫柳汞。不过从2001年起,6岁以下儿童所用的疫苗已被禁止使用这种防腐剂,6岁以上的青少年以及成年人所用疫苗也几乎不含硫柳汞。 误解二:别人打了疫苗,我就不会被传染。对于这种看法,美国儿科学会发言人艾瑞·布朗博士给出了解释:“即使别人都接种疫苗,自己没有接种也会被传染上疾病。某些病菌,如破伤风和甲型肝炎,除了通过人传播,还以通过污染的土壤或者食物传播。” 误解三:疫苗打多了降低免疫力。艾瑞·布朗坚决反对这种看法,她称:“每一次接种都是

羊角风以打针预防吗 羊角风患者接种其它疫苗

一般情况下,小儿羊角风患者以按时进行预防疖肿,但如果婴儿羊角风发作频繁或有不明原因的逐渐进展的脑壳疾病,则应该推迟注射各种疫苗。 例如: 1、7岁以上的小儿癫痫患者若癫痫未能控制,不应再补种百日咳疫苗; 2、小儿癫痫患者有免疫缺陷病应禁用减毒疫苗; 3、若小儿癫痫患者在第一次注射后3天内出现抽搐,就不应再进行加强接种;若第一次注射后7天内出现脑病表现,也不应再进行第二次接种

孕期打百白破疫苗有什么好处 孕期打百白破疫苗的好处

孕期接种百白破疫苗最好的好处就是避免新生儿百日咳。 我国免疫程序规定,新生儿出生后3足月才开始接种百白破疫苗第一针,要想新生儿体内产生抗体一般都要打了2针后。而这期间(3-6个月)新生儿最容易感染,此时患上百日咳容易造成新生儿窒息,甚至是致命。而孕期准妈妈接种了百白破疫苗,抗体就以传给胎儿,避免新生儿短期内患上百日咳

宝宝该如何接种疫苗

从宝宝出生,各种疫苗接种随之而来,数一数宝宝需要接种疫苗多达四十多项,真的有必要吗? 专家指出,如今用于预防各种传染性疾病的疫苗越来越多,根据卫生部门规定的计划免疫中,新生儿在1岁内须完成5种疫苗接种,即通常所指的一类疫苗,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麻疹减毒疫苗和乙肝疫苗。 之后,根据不同的地区和疾病流行季节,以进行二类疫苗的选择性接种,如乙型脑炎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流感疫苗、甲型肝炎病毒疫苗等。 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一类疫苗是由政府主导的免费接种

为什么按计划内疫苗接种时间表进行接种预防

计划免疫疫苗 我国目前的国家计划免疫是5苗防7病,即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主要预防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和乙型肝炎。 非国家计划免疫疫苗 除了接种国家计划免疫内疫苗外,家长们还应安排给孩子接种扩大免疫的常用疫苗及新疫苗(如麻腮风、安儿宝、水痘等)和季节性疫苗(如流感、流脑、乙脑等)。目前我国儿童扩大免疫接种的常用疫苗有麻腮风三联疫苗,一针即预防三种疾病(麻疹、风疹、腮腺炎),与单价疫苗相比,联合疫苗的免疫反应是一样的,其预防效果较好,而且能够减少注

百日咳疫苗百日咳疫苗的有效免疫期多久

百白破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疫苗的简称。这种疫苗全程接种后,对于这三种疾病的免疫效果是不同的。 1、它对破伤风的预防效果最好,基础免疫后,几乎所有被接种的血清中抗毒素都达到保护水平以上,抗体维持10—15年时间。 2、它对白喉的预防效果也较为理想,基础免疫后在1.5—2周岁再加强免疫1针,抗体维持5年以上。 3、它对百日咳也有一定预防效果,在1.5—2周岁时再加强1针,抗体至少维持2—3年。

百日咳疫苗什么时候打 百日咳疫苗的有效免疫期多久

百白破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疫苗的简称。这种疫苗全程接种后,对于这三种疾病的免疫效果是不同的。 它对破伤风的预防效果最好,基础免疫后,几乎所有被接种的血清中抗毒素都达到保护水平以上,抗体维持10—15年时间。 它对白喉的预防效果也较为理想,基础免疫后在1.5—2周岁再加强免疫1针,抗体维持5年以上。 它对百日咳也有一定预防效果,在1.5—2周岁时再加强1针,抗体至少维持2—3年。

百日咳是由什么引起的

第一是不少孩子没有及时接种或没能全程接种预防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有人因为这种疫苗的副作用较大而不愿意接种; 第二是百日咳杆菌“适应”了百日咳疫苗,产生了“免疫抵抗”,也就是说百日咳杆菌发生了基因变异,使原来的疫苗失去效用; 第三是引起百日咳病症的病原菌更为复杂了,除了百日咳杆菌外,还有副百日咳杆菌也能引起百日咳样症状。 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儿童感染某些衣原体、腺病毒后也会产生百日咳样的症状,临床难以区分。更令人惊叹的是,一种叫做“支气管败血性鲍特氏杆菌”的病菌也参与其中,此菌本来是动物疾病的病原体,但

百日咳引起的原因

百日咳杆菌侵入呼吸道后,附着在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纤毛上繁殖并产生内毒素,引起纤毛运动障碍和纤毛细胞的破坏。支气管粘膜广泛炎症,粘液分泌物增多,纤毛损伤:积聚的分泌物不断地刺激呼吸道神经末梢,刺激传入至大脑皮层,反射地引起痉挛性咳嗽在大脑皮层咳嗽中枢形成了兴奋灶。因此在恢复期或病愈数月后,由于哭闹等因素仍诱发百日咳样咳嗽。 1、不少宝宝没有及时接种或没能全程接种预防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有人因为这种疫苗的副作用较大而不愿意接种。 2、百日咳杆菌“适应”了百日咳疫苗,产生了“免疫抵抗”,使原来的疫苗失去效用

甲肝接种疫苗留神禁忌

婴儿从出生就要根据国家计划免疫的要求,定期接种多种预防疾病的疫苗,主要是因为婴儿免疫系统没有发育完善,身体抵抗力弱,容易受到外界不好因素的影响而患病,因此按时接种疫苗对宝宝的健康成长是非常必要的。 我国目前实行的计划免疫包括宝宝出生后注射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前者以较为有效地阻断母婴传播,也就是说母亲若患有乙肝,通过接种疫苗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宝宝被传染。后者预防结核。 随后还将陆续给宝宝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以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白百破疫苗;麻疹、乙脑、流脑疫苗;麻风腮疫苗等。另外还有一些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