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买血型为什么称为”伪O型血“
孟买血型为什么称为”伪O型血“
一对血型都为O型的夫妻,能不能生出B型血的孩子?广西一对夫妇就有这样的经历——他们夫妻的血型都是O型,但孩子却是B型血。亲子鉴定显示,孩子的确是这对夫妻的亲生孩子,那这种情况又是怎么发生的呢?经过家系调查和抗原检测,医生发现,孩子的父亲拥有着极为罕见的血型——孟买血型。这种于1952年发现于印度孟买而命名的血型迄今在我国仅发现不到半百之数。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决定人类血型的等位基因有三个:A,B,i,其中A和B为显性,i为隐性。由此决定了AA或Ai表现为A型血,BB或Bi表现为B型血,AB表现为双显性的AB型血,ii则表现为纯隐性的O型血,这就是我们在验血时所采用的ABO血型系统的遗传依据。根据这一血型系统,一对同为O型血的夫妇只能生出血型基因为ii的O型血孩子,是不可能生出B型血的孩子的。
但ABO血型系统的检测是建立在红细胞表面存在H抗原的基础上的,在H抗原存在的前提下,红细胞表面才能合成ABO血型相关的抗原。其中只含有A抗原或B抗原的表现为A型或B型,同时含有这两种抗原的为AB型,这两种抗原都不表达的则为O型。也就是说,O型血的人其红细胞表面只表达H抗原。
H抗原的表达是由等位基因H和h决定的,HH和Hh为显性,表现为H抗原的表达,hh则为隐性。由于h的存在比例非常低,所以绝大多数人的红细胞表面都有H抗原,hh基因所导致的H抗原不表达的现象非常罕见。而一旦拥有hh基因,由于红细胞表面没有H抗原,即使拥有显性等位基因A或B,红细胞表面也不会合成A抗原和B抗原,在常规验血时就会因为检测不到A抗原和B抗原而误认为O型血,这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孟买血型。孟买血型基因和ABO血型基因独立遗传给下一代,两者互不影响。
了解了孟买血型,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理清这对广西夫妇和他们孩子之间的血型关系。父亲是一名具有hh基因型,但携带B显性等位基因的孟买血型(hh/BB或hh/Bi),虽然本身是B型血,但由于红细胞表面缺失H抗原造成无法合成B抗原,在验血时因为检测不到B抗原而成为了一个“伪O型”。母亲则是拥有真正的ii的O型血(HH/ii或Hh/ii)。在遗传过程中,父亲H抗原编码基因中的一个h与母亲的一个H遗传给了孩子,同时父亲ABO血型基因中的B与母亲的i也遗传给了孩子,这样孩子的血型为Hh/Bi,成为了一个编码H抗原携带B显性等位基因,从而能够在红细胞表面合成B抗原的人,因此血型检测为B型。
由于ABO血型的血液中至少含有A、B、H抗原中的一种,而孟买血型无法合成这三种抗原,因此对拥有孟买血型的人输入ABO血型血液时,这三种抗原会被免疫系统识别为外来抗原从而引起自身的免疫反应,从而发生输血事故。因此孟买血型的人在输血时只能输入其他孟买血型拥有者的血液,或者提前储存自身血液以备用,即自体储血。为了在输血时保证自身安全,拥有O型血的人有必要进行详细的检测,以确认自身是含有H抗原的ii血型,还是一个具有孟买血型的“伪O型”。
血型的检查方法是什么?
血型试纸测血型。到正规医药店购买测血型的试纸进行血型检测。最新研究的血型试纸能够显示A、B、AB、O型血,血型试纸里有四个“窗户”,里面有不同的抗体,能跟血红细胞发生反应。比如,当一滴血滴到试纸上,与“窗户A”中的抗体A发生特异反应,出现凝结,显现字母“A”,则为A型血;AB型血则在“窗户A”和“窗户B”中都出现凝结。O型血没有抗原,因此不与任何抗体发生反应。“X”形状里有抗体A和抗体B,如果是A、B和AB型血,则能让“X”变红,盖住用防水红墨水印的字母“O”;如果是O型血滴下去之后即使用生理盐水冲洗,“X”发白,“O”仍保持红色。血型试纸测血型虽然方便快捷,但需要自己扎破手指取血,过程比较困难,所以该种测血型的方法比较适用于紧急情况和人道主义救援中。对于想要了解自己血型的朋友,建议还是到医院进行抽血检测更为方便。
熊猫血型的坏处
熊猫血型的坏处有哪些呢?严格来说熊猫血型虽是罕见的RH阴性血,但它对人体没有什么具体的危害,只是在输血的时候,以及对于怀孕女性来说会带来困扰。要知道,当一个人的红细胞上缺乏一种D血型物质(D抗原)时,则称为Rh阳性,血型显现Rh阴性,这种血型在免疫方面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大家都知道,熊猫血型人群血液与大部分的其他类型血液有排斥作用,但在输血时输一次O型血,但是不能有第二次,不然第二次输O型血时会出现免疫反应,既溶血现象。
另外,熊猫血型的女性只能怀孕一次,不能怀孕第二次,不然同样也会出现溶血现象。溶血,是由于母亲的血型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在母亲体内产生一种血型抗体,这种抗体可以破坏破婴儿(出生前)或婴儿血中的大量红细胞,而引起溶血。虽然RH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溶血症在我国的发病率较低,但如果发病,那么一般是第一胎没事,第二胎才会出现溶血现象。
血型真的会左右疾病
在数千年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的血型演化为a、b、ab和o型四种。血型主要遗传自父母的基因,血型之间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人体红血细胞表面的抗原。每种血型都会产生抵御致命疾病的抗体,但同时也各有弱点。例如,o型血的人群最不容易死于疟疾,但他们在细菌和病毒引起的霍乱和胃溃疡面前最脆弱。
上世纪50年代,伦敦四所医院的研究发现,a型血比o型血人群更容易患胃癌,但o型血人群更容易患胃溃疡。这些发现如今得到证实。瑞典卡罗琳斯卡学院近日公布的一项长达35年、涉及上百万人的研究成果发现,a型血人群更容易受到吸烟、饮酒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诱发胃癌的因素的影响。o型血人群则更容易感染引发胃溃疡和幽门螺杆菌的细菌。
美国研究人员则发现,血型还会决定女性的生育能力。在接受不孕症治疗的女性患者中间,o型血的人卵子数量和质量要比常人低两倍。而a型血的人卵子数量则较高。哈佛大学的研究发现,ab和b型血的女性患卵巢癌风险较高,ab型血的孕妇患先兆子痫的风险较高。
其它研究还显示,ab和b型血的人群患胰腺癌的风险高。o型血人群患癌风险最低,但最容易感染可引起呕吐和腹泻的致命的诺罗病毒。
而对于目前比较流行的“血型饮食”的观点——即认为不同血型的人适合的饮食也应该是有所区别的。例如,同样是为了减肥,a型血的人应该吃素,而o型血人则应该吃肉,并远离乳制品和面粉等,一些饮食专家并不赞成。他们认为这样做会导致人体钙质等营养元素的缺乏。
减肥有讲究要先分清自己的血型
一、o型血的食物建议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出现的血型,就是o型血。所以,o型血全部都是“摩登原始人”的直系子孙,精力旺盛行动力强,唯有肉食才能让他们满足。拥有本血型者,由于胃酸分泌过于旺盛往往被称为吃铁钉都能消化。当然“消化力强”也会带来很多不便,比如胃酸分泌旺盛,胃溃疡就特别容易找上门。长期大量吃肉倒是可以解决胃酸分泌旺盛的问题,但不论红肉白肉,无论如何过于单一的食谱都会给身体带来很多问题,酸碱不平衡,后果很严重。
减肥食品:海生贝壳动物、卷心菜、菠菜,瘦肉、动物肝脏、海鲜和绿叶蔬菜。如果靠谷物、豆类、卷心菜、土豆之类减肥的话,那将是徒劳的。
二、a型血的食物建议
a型血是第二种最多见的血型,与o型血人比较,a型血的人消化器官要弱得多。适合食物:a型血的人的祖先是最先从事农耕作物的,相当适应以素食为主的食谱,豆腐、黄豆、鸡蛋及蔬菜对他们非常合适,某些植物蛋白质如大豆蛋白质是他们最佳的健康食品,常吃可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减肥食品:橄榄油、大豆、绿叶蔬菜和菠萝。至于能增加体重的食物,则非肉类、奶制品、菜豆与小麦等莫属。
三、b型血的食物建议
与o型和a型相比,b型却是人类学上较晚出现的血型。这类人是最早习惯于气候和其他变迁的游牧民族。b型血人体内较易取得平衡,拥有较强的免疫系统。所以,在吃的方面可谓是得天独厚,几乎不受限制,对于肉类和蔬菜都极适应,奶类食品也很有用。适合食物:肉类还是以瘦肉、鳕鱼、鲑鱼等为佳。油类则以橄榄油为优。此类人身体比较强壮,对心脏病及癌症等众多现代病具有抵抗力。
四、ab型血的食物建议
ab型为最晚出现、最稀少的血型,站总人口不到5%。对于饮食及环境的变化能够随机应变。这类人拥有部分a型血和部分b型血的特征。他们既适应动物蛋白,也适应植物蛋白。适合食物:最适宜ab血型人的肉类蛋白质是羊肉、蛋类以及鱼贝类,特别是蜗牛肉,有预防乳腺癌的作用。此外,豆腐也是好食品,但食无妨。鱼、豆腐、绿叶蔬菜和奶制品是他们的健康食品。a型血和b型血人不宜的食品,ab血型人大多数也不易食用。
输血原则
如果是A型血的人,他红细胞带A抗原,血浆里有抗B抗体,能使带有B抗原的红细胞溶解死亡,同理,B型血血浆里有抗A抗体,O型血血浆里抗A和抗B抗体都有,AB型血血浆里没有抗体。如果把A型血的人的血输给B型血的人,B型血的人的血浆中的抗A抗体就会使进入B型血的人体内的A型血的人的红细胞融解,产生严重的输血反应,可危及生命。所以输血要配血型,但不是只有同种血型的人才能输血,比如O型血就可以给任何血型输血。
A型血可以给只可以给A型和AB型输血;可接受A型和O型血。
B型血可以给只可以给B型和AB型输血;可接受B型和O型血。
AB型血只可以给AB型输血;可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是最"自私"的血型。
O型血可以给任何血型输血;但只可接受O型血。是最"大公无私"的血型。
四种血型在人群中的比例AB型最少,约10%,其他三种各占30%,但地域不同比例稍有不同
o型血和b型血生的孩子是什么血型
血型是有遗传规律的,依照血型遗传规律,如果知道父母的血型,便可推算出子女可能是哪种血型。o型血和b型血生的孩子只会出现O型或B型,但不会是A型和AB型血的,O型血的可能性较大。孩子应该O型血的几率是四分之三,而B型血的几率是四分之一。具体推算如下:
O型代表式:ii
B型代表式:bb或bi
O型与B型生出的孩子可能为:bi、ii。
因此生出的孩子是O型或B型但生出B型的几率要大,为4分之3。生出O型的几率要小,为4分之1。
孟买血型的分布
孟买血型在世界各地都是十分罕见的,在印度约为万分之一,在欧洲约为百万分之一。在某些孤立地区,法属留尼旺,H抗原缺陷个体的比率高达约千分之一。
孟买血型在我国极其稀有,有这种血型的人在全国所占的比率仅为十几万分之一,国内仅有约30例报道。正因为这类“孟买血型”非常珍稀,其价值和意义也就尤显重大。孟买血型在中国人当中极其稀有,因其红细胞上无A、B、H抗原,血清中除有抗A、抗B抗体外,尚有抗H抗体,唾液中可以找到A或B抗原。
据说,全国这种血型的人不过30人,深圳3人,广州1人,河北1人,甘肃1人,福州1人,湖南1人。山东泰安发现一例,是山东省首例!于2011年5月27日山东再次发现一对兄妹为孟买血;山东发现为3人。
o型血和ab型血生的孩子是什么血型
o型血和ab型血生的孩子是a型或者b型血。
不同的人那对于血型的也是有不同的概念,它的分类是比较广的,我们一简单介绍一下关于血型遗传的规律,规定的主要是有一定的规律性和遗传性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的可以根据这些规律产生一定的认知。
血型具有遗传性,但不是简单的和父母某一方相同。简单一点说,A型血的基因有可能是AA或Ai,B型血的基因有可能是BB或Bi,AB型血的基因为AB,O型血的基因为ii。孩子遗传父母各一半的基因,经过组合,就可能出现Ai或AA 即为A型血,Bi或BB为B型血,AB即为AB型血,ii即为O型血。AB型血和O型血生的孩子是A或B型血。 血型的遗传规律即:A+A→A、O,A+B→A、B、O、AB, A+O →A、O, A+AB→A、B、AB,B+B→B、O,B+O→B、O,B+AB→B、A、AB,O+O→O,O+AB →A、B,AB+AB→A、B、AB。
O型血的母亲与AB型血的父亲所生孩子50%是A型,50%是B型,这种分配是随机的,不要说两个男的,就是一个男的与同一个女人所生的不同孩子血型也可以不一样。
输血原则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
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如果需要输血,血源相对其它血型来说可能会较多。但AB血型也并不是万能受血者。AB血型人的血清中虽不含有抗A抗B抗体,但其红细胞内含A.B .抗原。如果输用其他血型血时,极易引起输血反应。所以,AB血型不能接受其他血型的血液。
O型血并不是万能血,那种认为O型血是万能血的陈旧观念应该摒弃。因为O型血红细胞上没有A、B抗原[1] ,所以O型血红细胞可以在主侧配型相合时,给A、B、AB型的患者输注。但是,O型血的血浆中含有抗A凝结素和抗B凝结素,如果将含有O型血浆的红细胞制剂输入A、B、AB型患者的体内,将引起不同程度的免疫性溶血性输血的不良反应。目前一般医院输血都输同型血。
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可能引起红细胞凝集现象。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
在通常情况下,由于考虑到人类的血型系统种类较多,为了慎重起见,即使在ABO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进行输血,也应该先进行交叉配血实验,即不仅把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血型配合实验,还要把受血者的红细胞和献血者的血清进行血型配合实验,只有在两种血型配合都没有凝集反应,才是配血相合,而可以进行输血。
ABO血型的原理
ABO血型系统中,根据红细胞膜上含有的凝集原类型将血液分为4型,只含有A凝集原的称为A型,只含有B凝集原的称为B型,同时含有A、B凝集原的称为AB型,而O型血既无A凝集原,也无B凝集原。不同血型之间除含有不同的凝集原外,还含有与凝集原不同的凝集素,如:A型血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血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血中无抗A、抗B凝集素,O型血中则同时含有抗 A、抗B凝集素。这样的结果是,保证了同种血液之间的输注不会引起溶血反应,当不同血型之间输注时,就会引起相应的溶血反应,如A型血中含有A凝集原和抗 B凝集素,B型血中含有B凝集原和抗A凝集素,当B型血输入A型血时,A凝集原和抗A凝集素反应,B凝集原和抗B凝集素之间就会发生强烈的溶血反应,严重者就会引起死亡。
ABO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为什么只有血型相合才能输血呢?因为当含有A(或B)凝集原的红细胞与含有抗A(或抗B)凝集素的血清混合时,由于相对抗的凝集原和凝集素(如A与抗A)的相互作用,使红细胞凝集成团。凝集成团的红细胞可以堵塞小血管,引起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接着这些红细胞又破裂溶血,放出大量的血红蛋白。当大量血红蛋白从肾脏排出时,又可以堵塞肾小管而损伤肾功能,引起少尿或无尿。这一连串的反应可以引起下列症状:皮肤发青、四肢麻木、全身发抖、胸闷、腰疼、心跳加速、血压下降,严重时甚至死亡。因此,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输血方式
输血是重要的抢救生命的措施之一。临床上输血一般采用静脉注射。输血时必须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输血方式。例如,给大面积烧伤患者输血,最好输入血浆,因为这种患者丢失的主要是血浆,如果输入全血,可能使体内红细胞浓度过高,增加血液的黏滞性而影响血液循环。给严重贫血患者输血,最好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因为这种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某些出血性疾病患者需要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悬液或含凝血物质的血浆,以增强血小板聚集和血液凝固的能力,促进止血。上述只给患者输入所需血液成分的输血方式,叫做成分输血。成分输血可以提高血液的利用率和疗效,而且因为不输入患者不需要的成分,所以不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基于上述原理,近年来输全血的患者逐渐减少,输所需要血液成分的患者逐渐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