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三个阶段进行训练 增强训练

三个阶段进行训练 增强训练

辅助训练后就可以做进行标准俯卧撑训练了,当标准俯卧撑训练达到一定程度,难度满足不了后,就可以进行增强训练。

增强训练主要方法是:

1.增加负重。在腰上绑上负重带,然后负重带下挂住壶铃、哑铃乃至一桶水等任何适宜的重物,加大对抗的阻力。

2.加宽握距。握距越宽,做引体向上是背部的参与度越高,也就需要越多背部的力量。

女生引体向上怎么练 训练分段进行

引体向上靠的是背部和手臂的力量拉起和放下自身体重,尤其是平时缺乏锻炼的背部力量在引体向上中非常重要。上肢力量足够之后,就可以慢慢的去做辅助引体向上训练了。当能完成标准引体向上后,最后再做增强训练。因此,在引体向上的训练中,应该以“上肢力量训练——辅助训练——增强训练”三个阶段进行。

宝宝多大可以游泳

加强训练的科学性,是婴儿早期游泳的一个重要原则。婴儿游泳训练的步骤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婴儿出生两三周就可以接受浴缸游泳,使婴儿从游泳实践中

持续失天性的条件反向;

第二阶段,二三个月的婴儿可以在水中做诱民间性的滑行练习;

第三阶段,3-6个月的婴儿可以初步学一种确定的游泳姿势;

第四阶段,6个月-1周岁婴儿在前阶段学会水中屏息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全面的游泳训练。此外要特别注意的是,婴儿游泳必须由母亲或亲人陪伴,水温以29-32摄氏度较为理想。同时婴儿饮食营养应充足,除蛋白质,脂肪,糖的充足供应外,还应补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的食物。

新手增肌训练计划

新手增肌训练计划,这个计划分三个阶段:训练动作学习期、肌肉唤醒期、肌肉增长期

一、训练动作学习期

健美训练看似简单,但是训练很讲究科学。不科学的训练,轻则不产生效果,重则容易令人受伤。因此,在进入健身房进行健美训练初期,应该首先拿出一个月的时间来学习健美训练的动作,掌握各种训练的正确姿势和动作特点。

这期间,训练安排可以是隔天训练,即:训练一天休息一天。每次训练1个小时,胸、背、腿、肩、手臂、腹每个部位都练到,大肌肉群2~3个动作,小肌肉群1~2个动作,每个动作做2个正式组,每组10~12个。

重量不要大,关键是掌握动作特点(从一开始就掌握正确的增肌训练动作对后面的肌肉增长非常有帮助)。

二、肌肉适应期

肌肉要想增长,必须唤醒的它的机能,只有通过一定的刺激,才能把肌肉唤醒。这个期间是跟动作学习期同步的。学习期进行半个月以后,就可以适当加强度,训练安排可以不变,但重量可以适当增加,把原来每组可以做10~12次的重量,加到每组只能做8次左右,逐步提高强度。但这期间还要注意体会训练的动作要点。

三、肌肉增长训练阶段

这里推荐采用一周一循环的训练计划:每周训练4次(可以是1、3、5、6,也可以是2、4、6、日),分化为:胸和三头肌一天,背和二头肌一天,肩、斜方肌、前臂、小腿、股二头肌、腹肌一天,大腿(股四头肌)一天。

这个计划的安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每块肌肉都有一周的时间来恢复,因此,可以在每次训练课上都使用大强度训练,让每块肌肉都在训练中真正被刺激透,同时又有足够的时间来恢复肌肉,让肌肉生长。

2、 把大腿的股四头肌单独作为一次训练课,可以最大强度的刺激到大腿肌肉,配合营养和休息能实现大腿肌肉的高速生长,同时也能刺激全身的肌肉生长。

3、 这个增肌训练表计划主要目标是刺激大肌肉块的生长:胸肌、背肌、肩、大腿,同时又兼顾了对各个小肌肉群的刺激。对增加小肌肉群的力量和纬度也有很大帮助。

爆发力的训练原则

一、 效率原则:爆发力训练必须设法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与时间达到最大的训练效果。

二、特殊原则:爆发力训练必须符合该项运动之特性。

三、持续原则:训练期间必须持之有恒,不得间断。

四、变动原则:长期变动原则:例如:

⑴第一阶段:无负荷跳跃训练。

⑵第二阶段:轻负荷跳跃训练。

⑶第三阶段:重负荷跳跃训练。

⑷第四阶段:伸展收缩训练。短期变动原则:例如:

⑴训练方式之变化。

⑵训练强度之变化。

⑶训练速度之变化

篮球的力量训练是怎么样的

不能仅仅靠打篮球而让自己的球技提高。完美的传球和出色的跳投并不是能让你在球场上肆虐需要具备的唯一技巧。你还需要变得强壮并具有良好的体能,这是力量房和跑道带来的结果。

篮球力量训练一般分为五个阶段,即肌肉增生阶段、基本力量阶段、体能高峰阶段、保持阶段、积极性休息阶段。

对于年轻的初学者,根据身体特点可以采用无须借助举重设备的练习手段,每周训练三次,可以安排在每周一、三、五,也可以每周二、四、六,根据研究肌肉最佳恢复时间为48到96小时,因此训练要隔天进行。

训练方法及数量:

俯卧撑:1~3组*最多次数

引体向上:1~3组*最多次数

撑双杠: 1~3组*最多次数

踏台阶: 1~3组*10-15次/腿

弓箭步走:1~3组*10-15次/腿

俯卧挺身:1~3组*最多次数-20次

收腹练习:1~3组*最多次数-50次

悬垂举腿:1~3组*最多次数-50次

对于具有一定力量基础的队员,要采用每周三次的全身负重力量训练,练习的强度以前面介绍的方法为依据,但要注意两次训练之间要安排一天的休息时间。

同样肌肉的动作锻炼原则

难度递减法

开始练难度最大的练习;然后减低难度做同一动作;再进一步减低难度做同一动作,每次都要求做到极限。

难度递增法

此种方法是先做低难度(角度小)的动作,再增加难度(如斜板的角度升高)做,直到增加到最高难度做到极限。这种方法是循序渐进的,因此不易受伤,但由于它逐渐增加难度并做到极限,因而增加了对肌肉的刺激,从而增加了肌肉的鲜明性。

循环训练法

把同类的或不同类的动作编排在一大组内分设4-8个站,然后按序一个一个地进行练习,做到规定次数后即快速转换到下站进行训练。待所有的站都全部跑完,该大组训练结束。训练下来后,汗流满面,心跳加快。这种训练法是有氧训练,对去脂减肥,增加肌肉线条的鲜明性大有好处。

动作多变训练法

肌力训练有一个规律,一当几个固定动作,采用恒定运动负荷量训练一阶段后,肌体就会逐渐适应,肌力就不会提高或提高甚慢,此时应采用变异性训练法以促使肌体发生变化,从而进入新的适应过程。例如,采用仰卧飞鸟(30千克/8次)4组,在训练一阶段后,胸围提高甚微,则应适时变换训练手段和方法采用斜板飞鸟等动作,增加训练次数和强度来发展胸大肌,增加胸围。

宝宝学走路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般在小孩十至十一个月):此阶段是宝宝开始学习行走的第一阶段,当父母发现宝宝在放手能稳定站立时,就可以开始尝试走路了!

第二阶段(十二个月):蹲是此阶段重要的发展过程,父母应注重宝宝站--蹲--站连贯动作的训练,如此做可增进宝宝腿部的肌力,并可以训练身体的协调度。

第三阶段(十二个月以上):此时宝宝扶着东西能够行走,接下来必须让宝宝学习放开手也能走二至三步,此阶段需要加强宝宝平衡的训练。

第四阶段(十三个月左右):此时父母除了继续训练腿部的肌力,及身体与眼睛的协调度之外,也要着重训练宝宝对不同地面的适应能力。

第五个阶段(十三至十五个月):宝宝已经能行走良好,对四周事物的探索逐渐增强,父母应该在此时满足他的好奇心,使其朝正向发展。

羽毛球训练内容怎么样呢

羽毛球训练计划:

一.全队基本情况

二.本周训练计划

(一)在纠正个别明显错误的基础上,以提高击球落点准确性为主,加强基本技术的综合训练,提高训练难度。

(二)在掌握一般战术基础上,结合个人技术特点进行综合球路练习,强化攻弱点,压底线等基本战术意识。

(三) 发展全面身体素质,适当增加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四)组织参加各种比赛。

三.周期划分

(一)准备期

1.第一阶段:星期一到星期三

2. 第二阶段:星期四到星期五

(二)比赛期:星期六

(三)调整期:星期天

四.各周期训练任务要求

(一)准备期第一阶段:

1.在巩固单一基本技术基础上,以提高头顶区击球步法手法为重点,加强各基本技术单线和复线训练。

2.加强全面身体训练,增加速度、力量比重。发展专项素质练习,以适应全场综合技术训练。

3.组织全队身体素质测试。

相关推荐

偏瘫患者后期康复训练

后期康复以最大限度提高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此阶段为康复治疗的最后一关,患者一定要坚持到底。 (一)康复目的:此期患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用患侧肢体,相当Brunnstorm恢复阶段5-6期。康复训练的目的在于如何更加自如的使用患侧,如何更好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通过训练掌握的技能,提高各种ADL能力,在保证运动质量的基础上提高速度,最大限度提高生活质量。 (二)康复方法: 继续前一阶段训练,进一步巩固,提高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01、手指的精细动作加强训练 02、侧方行走训练7先向健侧后向后侧 03、改善步态训

学步期的宝宝

宝宝在学走步的时期也是大人最累的时候,处在走路关键期的宝宝,是个喜欢自由行动、精力旺盛的小家伙,哪里不平偏要往哪里走,一遍又一遍重复上坡、下坡……大人只能在旁边弯着腰,提心吊胆的保护着。 为了在宝宝能在走的关键期内得到充分、良好的发展,大人最好能配合宝宝的节奏,尽量少帮忙、少阻止,让宝宝自己练习和体验这项新技能。另外,会走的宝宝要把屋内的每个角落都会观摩到,床头柜上的东西一件件被宝宝拿到外面,丢了满地,如果宝宝可以够到书架,他会把书一本本都拿下来。千万不要抱怨孩子把房间弄得一团糟,更不要对他因为好奇心做出

必知的健身基础知识

1、目标肌肉 做动作之前要明确训练的部位。如做哑铃上斜卧推时,要明确所训练的部位为胸肌上部、肱三头肌,同时对三角肌前束有锻炼作用。知道了训练的肌肉群之后,重点是要感受目标肌肉的发力过程,这是最重要的。 2、动作 充分了解某一部位的训练动作,对于初学者来说一个部位3-4个动作就可以,到高级阶段时,一个部位的训练动作可以增加到8个。 3、组数 组数是指每个动作所做的组数,一般初学者2-3组就够了,中级阶段4-6组,高级阶段8-10组。 4、每组次数 每组次数这个概念非常重要,次数是一定重量的哑铃每组最多完成的

自闭症家庭康复训练 自闭症如何在家训练

1.注意力训练:鼓励自闭症孩子区观察周围的世界;也可以进行一些需要注意力的活动,比如追气球,寻找藏起来的物品。 2.粗大动作训练,主要有一下几方面的内容:上下楼梯,独坐,俯卧,行走,站立(单双脚),跨步,踢球,跑动,蹬。 3.精细动作训练,主要涉及手和手指的活动,是写字,画画的基础。主要训练内容有:抓握,比如紧握拳头,对指捏,比如夹葡萄干,还可以进行折纸,串珠的练习。 4.语言训练: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作为教学环境,做到语言学习的生态化,效果也最佳。 5.模仿能力训练:自闭症孩子模拟具有特殊的困难,需要一

心肌梗死患者运动好吗

1.运动康复的原则 (1)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及评估结果,选择个体化的运动处方; (2)运动类型:推荐有氧运动训练。强度可逐渐增加至中等强度,即百分之40-60最大摄氧量(4~6METs);形式上自散步、快走、慢跑、太极拳等,逐步升级。早期应当避免竞技体育项目,因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可能导致猝死发生率增加。 (3)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和频度的设定:运动强度对运动的效果和安全性有直接的影响,最简单的方法是用运动的靶心率控制运动强度。运动适宜心率=170(180)-年龄(岁),60岁以上或体质较差的

什么年龄开始锻炼肌肉最好

从家长角度我先给出一个结论,如果不打算让你的孩子当运动员,不从事专项运动,只是想把孩子的身体锻炼好(成年后达到远远超越同龄人的水平),我个人认为在初中阶段开始系统的徒手训练(11~16岁),以基础的田径训练和体操训练为主。高中阶段开始系统的负重训练也就是力量训练是最佳的(16~18岁)。我以后的小孩如果是男孩,我就计划这么培养他,如果是女孩,我会从小对她进行形体干预,这是后话。。。当然如果想让你的孩子从事舞蹈这类练习并在该领域内取得成就,训练时间还要更早些。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这里有个理论叫“身体素质发展

中风患者平时要注意什么

(1)、肌力、关节活动度训练:是增强肌力、调节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方法包括被动训练、主动锻炼、助力运动,个别不能活动的患者可采用意识锻炼。 (2)、平衡和步行训练:包括坐位、站位平衡,有支撑无支撑、静态、动态平衡等,患者平衡训练应根据瘫痪恢复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程度进行,当站立平衡后方可进行步行训练训练应循序渐进,不能运动过度,以免造成新的伤害。 (3)、日常生活训练:个人洗漱,行走动作、更衣等。作业疗法:患者有目的进行动作训练,尽可能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如下棋、珠算、桌球

偏瘫老人的运动方法

偏瘫又称半身不遂。老年人偏瘫多为脑血管意外所致。偏瘫病人为尽快恢复,除配合医生完成各种必要的治疗外,还可以做医疗体操。医疗体操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目的是训练患者能坐起和站立。 1.仰卧位,足踝和足趾屈伸练习(重点是练勾脚,即足背屈);髋、膝关节屈伸练习。 2.坐起练习,最初由旁人扶助,以后逐渐过度到自己坐起。 3.坐在椅上,双脚做踏步动作。 4.从坐位转为立位(扶物站起)。 5.扶住床头或椅背部立片刻。 6.靠床边独自站立。 7.徒手站立。 第二阶段:目的是训练患者能恢复步行,并改善上肢活动能力,

跑马拉松要注意什么 做系统训练

不管是之前有没有跑马拉松基础的人在赛前都需要做系统训练,特别是没有运动基础的人,具体的训练计划如下: 完整的马拉松训练周期一般是在赛前的3-6个月就开始了,如果想要效果更好,可以提前更久进行训练。 第一阶段:长距离跑+力量训练 对于马拉松来说,长距离跑是最好,最有针对性的练习,也是打基础的训练,因为它最接近马拉松本身,长期训练累积下来对比赛的帮助是最大的。 一般每周至少4次,总共约40公里(全马)或约24公里(半马)的跑量,每次循序渐进的增加里程。 备战全程马拉松,月理想跑量应当至少达到150-180公里

肺癌患者如何进行体育运动

肺癌患者的体育运动,尤其是在一部分肺被切除的情况下,运动训练应该缓慢进行。所以,患者应为自己设立低一点的阶段性目标,即便是很小的进步,也会将患者向健康的道路上带进一大步。 开始阶段进行很短的训练,然后充分地休息。如果伤口已经痊愈,游泳最适于增强耐力,运动躯干肌肉组织。可以通过适当的力量训练,小心地来强健上身、背部及腹部的肌肉组织。有力的躯干肌肉组织有利于更好地站立,更自由地呼吸。保险起见,一定要在一位有经验的理疗师的帮助下进行运动。医师还会指导患者,如何通过特殊的背部和腹部伸展练习,重新使手术过的组织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