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补充维生素过量或有致癌风险

补充维生素过量或有致癌风险

据报道,大约有1800万英国人吃过维生素补充剂,而且他们都以为这样有益于健康,但是最新研究表明效果恰恰相反。

全球顶级的癌症专家查阅了30年间的相关研究文章,选择了三种最普遍的非处方维生素——维生素E、β-胡萝卜素和叶酸的药片或补充剂进行了研究。拜尔斯警示人们,每天摄入的维生素补充剂千万不要过量。

我们对数千名长期吃维生素补充剂的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那些补充剂对他们的健康并没有什么益处。事实上,很多人虽然补充了维生素,但患癌症的概率却增加了”。

据信,每年有超过23万名英国孕妇在补充叶酸,因为叶酸可以预防脊柱裂以及其他影响大脑和脊柱发育的先天性缺陷。但是拜尔斯团队的一项研究表明,过多摄入叶酸会将患癌症的概率提高56%。此外,还有些人补充叶酸是为了预防心脏病和结肠息肉,不过研究发现,过多摄入叶酸补充剂反而更容易患结肠息肉。

两项针对β-胡萝卜素的实验表明,过量摄入β-胡萝卜素补充剂会将患肺癌和心脏病的几率增加20%。

素食主义者的患癌风险比较低吗

素食者患癌风险更低?

专家表示,研究表明,经常吃大鱼大肉的人患癌风险的确更高,而素食者天天吃果蔬,膳食纤维摄取充足,患大肠癌风险比正常人低。

然而,长期吃素可能造成营养失衡。奥地利一项研究发现,素食者可能因动物性脂肪摄取太少而增加患癌风险,是爱吃肉的人的2~2.5倍。

因此,想要防癌,并非素食可以解决,均衡饮食更重要,不偏食,不挑食,尽量以天然食材为主,加工品以每周1~2次为限,且每天吃5份不同颜色的蔬果。

哪些饮食习惯隐藏致癌风险

专家指出,大肠癌的发病与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长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食物,加上精神紧张、压力过大、运动减少,都是导致癌症发生的高危因素。

饮食中高热量、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等摄入过多,纤维素和维生素等明显缺乏,溶解和吸收致癌物质的危险性就越大。高脂肪饮食可增加肠道内胆汁酸的分泌,后者道黏膜有潜在的刺激和损害。而缺乏稀释致癌物的纤维素,又容易造成代谢后致癌物浓度增高。如果长期处在这种刺激和损害中,就可能诱发肿瘤细胞的产生,导致大肠癌。

油炸、煎烤食品、腌制品中含有致癌物,某些其他微量元素缺乏,也会增加大肠癌的发病率。油腻饮食能够增加结肠中胆汁酸与中性固醇的浓度,改变大肠菌群的组成,逐渐在肠道内形成致癌物质。而食品添加剂,用亚硝酸盐处理过的肉、鱼(如咸肉、火腿、咸鱼等)和一些药物(如匹拉米酮、利眠宁、土霉素等)也存在致癌物质。

维生素补充过量有什么危害

生素来解决。正确的摄入维生素,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像女性补充维生素E,不但能够提高充足的营养,更能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但是,有些人在不知不觉中摄入过多的维生素而引起中毒,有些人一味追求健康而乱用维生素,这些都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补充营养一定要科学、适度,缺就补,不缺就不要乱补,以免出现中毒现象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很多人每天吃各种保健品补充维生素。补充维生素总的原则是饮食营养平衡,药物适量辅助,用量切忌过度。治疗用维生素按缺乏症进行选择,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按需补充,如治疗夜盲症可补充维生素A,脚气病可补充维生素B1等。不能把维生素作为营养品而不加限制地服用,一旦病情改善就应逐渐减量或停止,避免维生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专家指出,补充维生素的方法要得当,量要适度。如果乱补脂溶性维生素可能中毒。

什么是维生素中毒?

维生素中毒是指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后所引起的不良中毒性症状,这些症状或轻或重,比如过量的维生素A中毒会出现嗜睡、呕吐等症状。维生素是人体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是人体中存在的微量营养素,其作用非常大。而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是有限度的,超出限度会导致过多维生素代谢不掉,在体内囤积引起不适,所以不可认为维生素是营养品就盲目乱吃。

人体必需维生素多可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量

对于维生素的认识,很多人只限于是营养素,却并不知道到底营养在哪儿,这里我们简单介绍如下。

维生素的种类很多,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有13种,除了维生素D,其他12种都是人体不能自身合成的。

如何补充维生素?

这里就要提到维生素原的概念了。维生素原是指一些在化学结构上类似于维生素,经过简单的代谢可转变成维生素的物质,也就是“原材料”,例如胡萝卜素可转变成维生素A、胆固醇可转变为维生素D,这些原材料都是我们平时吃的食物中的常见成分。所以维生素怎么补?吃好。只要饮食正常,人体从食物中获取的维生素足够每天的“日常开支”。

维生素过量会导致哪些危害?

许多食物如胡萝卜、番茄、玉米、绿叶蔬菜、动物肝脏、鸡蛋、奶油中都富含维生素A,能起到明目、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过量服用会导致食欲不振、脱发、关节疼痛,而孕妇如果服用过量,还可能引起流产。

维生素B过量会出现脸部发红、皮肤瘙痒和一些胃病,严重过量会导致口腔溃疡和肝损伤。

适量地补充维生素C能预防感冒和癌症,还能起到一定的降血脂作用,是我们平时最常听到的一种维生素,很多食品、饮料都添加维C作为宣传手段,但是长期大量补充会导致尿道结石,孕妇过量服用还可能使婴儿出现坏血病。

维生素D,是人体通过晒太阳可以自身合成的一种维生素,对钙的吸收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所有维生素中最容易使人中毒的一种,其中毒症状表现为肌无力、蛋白尿、血压升高、心律失常。

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检查可以了解机体中维生素的种类和总量,维生素缺乏可引起维生素缺乏症。因此维生素检查可以起到疾病诊断和预防的作用。

异常结果维生素A,视黄醇,不在0.5~2.1μmol/L范围。

维生素B1,硫胺,不存在血清 0.0~75.4nmol/L 全血 41.5~108.9nmol/L范围。

维生素B6 不在14.6~72.8nmol/L范围。

维生素B12,氰钴胺,不存在新生儿 118~959pmol/L 成人 162~694pmol/L范围。

叶酸,叶酸盐 不存在新生儿 15.9~72.5nmol/L 成人 4.1~20.4nmol/L >60岁 4.5~27.2nmol/L范围。

维生素C,抗坏血酸 不在34~114μmol/L。范围。

维生素D,不存在25-二羟维生素D 成人5.0~11.8nmo11.6~46.4μmol/L范围。

维生素K检测,不在2.88±l/L 儿童3.1~10.8nmol/L 25-羟维生素D 夏季38~200nmol/L 冬季35~105nmol/L 1.25-二羟维生素D 成人58~108pmol/L >60岁41~77pmol/L范围。

维生素E,生育酚, 不在1.4nmol/L(X±ISD)范围。

需要检查的人群:出现维生素缺乏症状的人群,其中包括视力模糊,夜盲症等病征的人群。

男人乱服多种维生素的危害

研究证实人体只有在不能从食物里摄取到足够的维生素时,才可以直接补充维生素。

专家也提醒,乱服多种维生素对人体危害很大。在预防疾病时使用多种维生素可能导致癌症,心脏病,甚至缩短人的寿命。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适量的维生素,才会对人体产生有益的作用。

所以,人们在日常的饮食中均衡营养,从天然的水果和蔬菜中获取身体所需的维生素。

乱服维生素的危害

1、补钙不当,导致心脏病和结石

近年来,补钙有益于女性骨骼强壮、身体健康的说法不绝于耳。并强调女性在35岁之前应尽可能多补钙,才能预防老年骨质疏松。

最新的研究发现,补充的钙剂并不会完全被骨骼吸收。反而会增加血钙浓度,加速动脉和软组织中沉积物的形成,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和患肾结石的风险。

专家建议,日常饮食中的一些非奶制品,比如绿叶蔬菜、三文鱼、沙丁鱼、白芸豆、杏仁和西兰花,完全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所有钙质,无需额外补充。

2、过量摄入维生素E增加患癌风险

一项研究发现,男性每天摄入400毫克维生素E(建议剂量22毫克),患癌风险增高。另一项研究发现摄入高剂量的维生素E增加整体死亡风险,且没有性别差异。

3、补碘,过犹不及

曾经由于日常饮食中碘的摄入不足,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在我国边远的农村地区广泛流行。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能从日常饮食中获得身体所需要的碘含量。

专家建议,碘与甲状腺关系密切,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碘的过多或缺乏都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补碘之前建议先检测尿液中的碘含量补碘。如果确实需要,也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

4、过度补铁损伤器官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血红蛋白存在于血液当中,负责把肺中的氧气输送到全身。铁对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以及某些激素的合成也至关重要。但是,只有当血常规检查证明你确实缺铁时,你才需要额外补铁。

专家建议,额外进行补充或者膳食中摄入过量的铁,会损伤肝脏、胰腺和心脏等器官。过多的铁还会也引起肝脏炎症和细胞损伤。

5、高剂量维生素B6致神经病变

8种维生素B被称为复合维生素B,促进食物在体内转化为能量,也有助于改善皮肤、增强记忆、提高受孕几率等。比如水果、蔬菜、全麦食物、家禽和鱼类等常见的食物都富含维生素B,绝大多数人不需要在正常饮食之外再补充维生素B。研究发现,长期超负荷的补充维生素B6会导致严重的神经病变问题。

专家建议,虽然维生素B6可溶于水,在推荐剂量内可放心服用,但是服用过量的维生素B6会引起神经感觉异常,例如出现进行性感觉共济失调,以及下肢定位和振动感严重受损等症状。

长期吃维生素C好吗

不好。

虽然维生素C是身体必须的维生素之一,但是体内的维生素是有一个相互平衡状态的,任何一种维生素过量都可能引起平衡被破坏,对身体健康是不利的。

而且如果长期补充维生素C,导致维生素C过量的话,有可能形成过多的草酸,会增加患结石疾病的风险;长期摄入维生素C后突然停下来的话,身体反而会出现缺乏维生素C的症状,例如免疫力下降、口腔溃疡等问题。

臭豆腐为什么那么臭 吃臭豆腐的坏处

臭豆腐的制作过程中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使人体神经系统遭到破坏,出现头晕、呼吸困难、全身乏力等症状。此外,臭豆腐都需油炸,反复使用的油含有致癌物,人长期食用油炸臭豆腐也有致癌风险。

维生素补充过量有什么危害

补充营养一定要科学、适度,缺就补,不缺就不要乱补,以免出现中毒现象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很多人每天吃各种保健品补充维生素。补充维生素总的原则是饮食营养平衡,药物适量辅助,用量切忌过度。治疗用维生素按缺乏症进行选择,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按需补充,如治疗夜盲症可补充维生素A,脚气病可补充维生素B1等。不能把维生素作为营养品而不加限制地服用,一旦病情改善就应逐渐减量或停止,避免维生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专家指出,补充维生素的方法要得当,量要适度。如果乱补脂溶性维生素可能中毒。

什么是维生素中毒?

维生素中毒是指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后所引起的不良中毒性症状,这些症状或轻或重,比如过量的维生素A中毒会出现嗜睡、呕吐等症状。维生素是人体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是人体中存在的微量营养素,其作用非常大。而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是有限度的,超出限度会导致过多维生素代谢不掉,在体内囤积引起不适,所以不可认为维生素是营养品就盲目乱吃。

人体必需维生素多可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量

对于维生素的认识,很多人只限于是营养素,却并不知道到底营养在哪儿,这里我们简单介绍如下。

维生素的种类很多,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有13种,除了维生素D,其他12种都是人体不能自身合成的。

补充维生素E切忌过量

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水溶性维生素服用后可以随着尿液排出体外,毒性较小,但大量服用可损伤人体器官。例如超过正常剂量很多倍服用维生素c,可能刺激胃黏膜出血并形成尿路结石。

长期大量口服维生素a,不能随尿液排出体外,易在体内大量蓄积,可能发生骨骼脱钙、关节疼痛、皮肤干燥、食欲减退等中毒症状。

脂溶性即脂肪溶解的维生素则不能乱补,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量来补。如果脂溶性的维生素补充过量,包括维生素a、e、k、d,就容易引起体内的中毒反应。

长期大量口服维生素d,可导致眼睛发炎、皮肤瘙痒、厌食、恶心、呕吐、肌肉疼痛乏力等。

维生素e过量使用会引起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维生素e大剂量长期服用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眩晕、视力模糊等,妇女可引起月经过多或闭经。专家建议,维生素e最好通过食物补充,如果需要特别补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孕妇补充过量的维生素对胎儿也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副作用。例如,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c会导致流产,服用维生素e过多会使胎儿大脑发育异常,过多的维生素d则会导致胎儿的大动脉和牙齿发育出现问题。所以维生素每天补充有一个定量,没有必要自行扩大剂量。

上面就是为大家介绍的维生素的服用量的知识,希望上面的介绍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多了解一些补充营养的常识,做好保健身体的工作,祝大家身体健康!

5种维生素过量补充危害

身体呈亚健康状态,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能放松,两重因素影响下,补充维生素成了很多人的必修课。“补维生素就是吃水果、蔬菜”、“补点维生素总没坏处”等观点非常普遍。维生素虽好,过量同样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滥补维生素,甚至会引发中毒!

维生素中毒的症状

所谓维生素中毒症就是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后所发生的中毒性病症。但是只有过量服用维生素才会引起维生素中毒,日常生活中的蔬果中的维生素则不会引起维生素中毒的。

1. 维生素A中毒

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表现为食欲减退、烦躁或嗜睡、呕吐、视乳头水肿等。

慢性型早期会出现烦躁、食欲减退、低热、多汗、脱发、以后有典型的骨痛症状。

2. 维生素D中毒

维生素D在所有维生素中是最容易使人中毒的一种,其中毒症状和体征主要有:高钙血、肌无力、感情淡漠、头痛、厌食、恶心、呕吐、骨痛、异位性钙化、蛋白尿、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慢性高钙血可导致全身血管钙化、肾脏钙质沉着和迅速出现肾功能衰退。

每天服用600001U(1.25毫克)就会出现中毒症状。

3. 维生素E中毒

一般来说,长期服用维生素E不容易引起中毒,但如果,每天服用维生素E超过300—800毫克就会出现肌无力、疲倦、头痛和恶心等中毒症状的。维生素E过量还可能引起大出血。

对服用降低血凝度药品(如阿司匹林)的人来说,过量摄取维生素E危险性更大。

对于吸烟者来说,每天服用50毫克维生素E患脑溢血式中风的危险性增加了50%。

4. 维生素K中毒

维生素K同血液凝结、维持健康的骨骼和受损骨能复原有关。建议每天摄取量是成年女性60至65微克,男性70至80微克。美国药物与食品管理局建议维生素K的每日需要量约为每公斤体重1微克。

过量维生素K会导致人体出现癌症和长疹的现象。孕妇服用大剂量维生素K会造成新生儿黄疸。服用含维生素K量高的多种维生素亦影响口服抗凝剂的效果。

5. 维生素C中毒

有人主张长期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预防感冒和癌症,及降血脂等,但应严防过量中毒。每日服用1克维生素C易发生腹泻,一次服4克会导致尿酸尿,长期大剂量服用会使一些病人形成尿道草酸盐结石,并使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症病人出现溶血。

孕妇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后,会使婴儿出现坏血病。

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还会降低口服抗凝剂的效果。

以上就是过量补从不同的维生素所带来的一些严重的后果了,这就提醒各位维生素虽然是我们身体必须的营养,但是我们补从维生素是我一定要适量,千万不要认为越多越好。

吃鱼注意事项 腌制过的鱼不吃

腌制过的鱼最好是不要吃,其中含有的亚硝胺类物质具有致癌因子,过多食用很容易加大致癌风险。另外煎炸特别厉害的鱼也很容易产生致癌物质,鱼肉最好是能够蒸着吃。

过量补充维生素或致癌

最新研究说天天吃可能致病 营养专家说要不要吃得看身体

每天吃点维生素,补充营养,健身强体,况且维生素安全,不小心吃多点也不怕——这是很多人共同的想法。可就在近日出版的英国《卫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别再相信抗氧化膳食补充剂的广告了——每日服用维生素片剂可提高疾病风险》的新闻,其中提醒人们,类似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片这类常见膳食补充剂,可能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安全。每天服用,对身体可能有害无益,甚至增加患癌症风险。

维生素这次中招,让我们疑惑,这到底是神话破灭还是危言耸听?

补了胡萝卜素后 食道癌少了肺癌却多了

维生素突然从营养补充剂被打入“致癌风险物”行列,未免有些让人无所适从,然而相关营养专家却表现很“淡定”。

“其实关于维生素的争论一直就没停过,绝大多数的营养医师认为,适量补充维生素是利大于弊的,但国外的确时不时有人提出异议,认为补充维生素可能带来疾病,可这一直也缺乏定论。”南京医科大学营养专家莫宝庆说。

关于维生素和肿瘤的关系,其实在“维生素致病说”里并不是呼声最高的,不过就莫宝庆介绍,在他关注的范围内,就曾经看到关于胡萝卜素和肺癌之间的联系。

“这项研究应该是在中国西部地区,针对当地食道癌发病率较高的问题,所以膳食补充胡萝卜素。结果一段时间后,研究人员发现,食道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可肺癌发病率却高了起来。”

食道癌发病率下降可能和补充胡萝卜素有关,那么肺癌发病率上升会不会和胡萝卜素也有关?对此,研究人员也没找到答案。“由于肺癌这样的肿瘤属于多因素病,单一因素影响有多大,分析起来难度不小。这个研究当时是提示营养师和肿瘤医生,要关注胡萝卜素和肺癌有关联这一现象,但背后原因没有找到,也不敢定论说就是补充胡萝卜素所致。”莫宝庆告诉记者,“而关于其他维生素的争论,大多数也停留在这个状态:发现了现象,可能有关联,但原因不知道。”

营养师自己吃吗 一般不吃 特殊情况会用

于是我们不妨换个问题:作为一个营养学方面的研究人员或者医师,营养专家自己会在平时补充摄入维生素类膳食补充剂吗?

莫宝庆说:“我不会服用,因为我完全可以通过平时的饮食来给自己补充足够的营养元素,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健康人没有必要额外补充。”

江苏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李群则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我不会使用,只要饮食摄入足够供给了。不过有几种特殊情况下我会考虑。”

李群给记者一一举例:比如出差的时候饮食得不到控制,那么她会带上补充剂,根据当时的饮食状态来调整;如果最近捞不着机会吃蔬菜水果,那么她就可能主动去补充点维生素C;如果熬夜、休息不好,她会适当给自己补充一些维生素B族……“总之一切根据自己当时的情况来选择。但是,只要能够自己做菜,我就能自己通过饮食调整,那么我就不会刻意再去服用补充剂了。”

李群告诉记者,膳食补充剂按照《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等标准规定,摄入量分为4个等级:平均、适宜、推荐、最高。“摄入量达不到需要水准,或者超过最高水平,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健康人群如果能够通过日常饮食满足需要就没必要刻意补充,如果确实达不到,适当补充还是有必要的。毕竟比起维生素致病的争论,维生素缺乏可能引起的疾病,却都是早有定论。”

国内外公认 补充过量更易致病

其实南京也曾经有一位获益于维生素类膳食补充剂的老人,他就是中国营养学奠基人、南京大学教授郑集。这位老教授作为世界最长寿教授,在110周岁高龄去世。在他的相关报道中会发现,他对自己的饮食进行过非常科学的设计,其中维生素服用就是重要的一环:他每天维生素A要服一粒,维生素B1服10-20毫克,维生素B2服5-10毫克等等。

“他的饮食品种相对年轻人要少很多,加上年纪大的人,消化吸收水平下降,食物里的营养素吸收利用率也在下降。这种情况下,通过服用膳食补充剂来摄取营养素就很有必要了。”莫宝庆告诉记者。

李群告诉记者,作为一般健康人群还是主张以饮食补充为主,膳食补充剂只能在普通膳食无法满足的情况下才使用。可对于有些特殊人群来说,就很有必要了。“这一般包括老人、儿童、孕妇,还有一些患者。”

在专家们看来,最理想的情况是能够通过尿液、血液检查,先确定你是否存在维生素缺乏;或者和专业营养师沟通。“另外,不管服用维生素是不是存在致癌风险,如果过量补充,维生素也好,其他膳食补充剂也好,都可能增加致病风险。这一点是公认的,不存在争议。”李群强调。

新闻背景

补充维生素增加患肿瘤风险?

据《卫报》文章介绍,膳食补充剂有益健康的主要元素是抗氧化剂,比如大家所熟悉的维生素C。早在1956年提出自由基衰老学说的英国科学家认为,人体衰老和发生各种疾病都要归罪于自由基过于活跃的运动,而抗氧化剂可以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延长实验室白鼠的生命。于是各种各样的抗氧化剂膳食补充剂问世了。

可很快就有专家提出异议,例如在美国最近一期《国立癌症研究所杂志》上,罗列了各种抗氧化剂膳食补充剂的“罪状”,包括补充抗氧化剂会增加胃肠癌死亡率,补钙片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率和患前列腺癌几率,补硒会提高患Ⅱ型糖尿病的几率,长期补充叶酸片则会增加患上直肠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风险,补充维生素D也会增加患上前列腺癌的风险,补充β-胡萝卜素则会增加各种疾病的死亡风险……参与研究的专家认为,补充剂的流行源自于人们的一种普遍误解,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不过他们的研究结果并没有接受随机控制实验的证实,报道中也没有提到剂量与安全性之间的关系。

《卫报》文章中还说,两位拥有营养医学硕士学位的药剂师曾经讨论抗氧化剂的风险,这些专家指出,不断吹捧膳食补充剂的人似乎都忘记了一个问题,过去研究中所推崇的抗氧化剂,都是从天然食物如蔬菜、水果中直接提炼的抗氧化剂,并不是现在我们吃的这些合成片剂。这些合成的膳食补充片剂是否仍然保留有它们的天然功效?

更让人意外的研究结论是,科学家们逐渐发现,自由基其实对人体健康也是必需的,可以帮助免疫系统抵抗外部感染,甚至能预防癌症和降低癌症死亡风险!

相关推荐

维生素E过量也会致癌

近年来,维生素E特别受中老年人的宠爱,他们用维生素E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防癌抗癌和抗衰老,但该药并非多多益善。 适量服用维生素E抗癌作用,但如果摄入过量维生素E反而诱发癌症的可能性。这一重大发现是由日本三重大学医学院的川西正佑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经过长期的研究证实的。川西教授他们在白血病患者的细胞里加入相当于正常血液10倍量的维生素E,经过培养,发现DNA里致癌关的损伤。川西教授指出,维生素E致癌的原因是由于维生素E形成的氧化物损伤了两种构成DNA的胸腺嘧啶和胞嘧啶。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以29000

体内维生素B12含量过高增患癌风险

维生素B12常见于各种各样的食物中,包括鱼、肉类、鸡蛋和奶制品等,它对保持身体神经和血液细胞的健康是,是至关重要的——它还助于的DNA形成。现在,丹麦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这种维生素摄入量高于正常必需水平,可能意味着患某些癌症的风险增加了。他们的研究发表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杂志上。 人体内的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也称为氰钴胺素,是结构最复杂的一种维生素,同时也是最大的一种维生素。氰钴胺素是水溶性的,可通过血液传递。与大多数水溶性维生素相同,人体可以排出多余的维生素。同时人体肝脏会储存数年所需的氰钴

蕨菜致癌是真的吗 蕨菜少吃为妙

虽说蕨菜的致癌性是不可确定的,但是生活中我们还是要控制吃蕨菜的频率以及吃蕨菜的量,少吃蕨菜,平衡饮食;蕨菜的情况就跟腊肉烧烤的性质一样,具致癌风险,但是可以适当食用,不能长期大量食用。

维生素e补充过量会怎样

维生素E摄入量过多轻者可引起恶心、呕吐、眩晕、头痛、视力模糊、皮肤皲裂、唇炎、口角炎、胃肠功能紊乱、乏力等,重者会引起血栓性静脉炎或肺栓塞,两者也会同时发生,这是由于维生素E使得血小板凝聚和行程,血压升高,甚至会出现内分泌失调,激素代谢混乱。

炒糖色发苦怎么补救 白糖熬的焦糖会致癌

不会。 本身用白糖熬制的焦糖就是一种正常化学现象,即糖类在高温下,一般是140摄氏度~170摄氏度,发生化学反应之后形成的“糖”,通俗说,就是糖在高温下烧焦了,这种化学反应,就叫做焦糖化反应,这种焦糖目前属于安全食品添加剂,是可以放心食用的,但不宜用量过多。 过量食用焦糖色致癌风险,孕妇大量使用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所以在食用焦糖的时候,一定要适量而止。

吃蕨菜会致癌

致癌风险。 蕨菜致癌这一说法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网上也许多文章说吃了蕨菜是100%致癌的,经过一系列的动物喂养实验以及调查研究表明,蕨菜中含致癌的物质,但是不能肯定的说人吃了蕨菜就会致癌

过量补充维生素C会怎样

维生素C吃多了,副作用还是挺大的,研究表明,每日维生素C的用量在1~4克时,就会引起各类不良反应:用量超过5克,就会溶血现象,甚至生命危险。孕妇大量服用,还可能发生流产或死产的可能。维生素C摄入过多还会产生以下几点副作用: 维生素C缺乏早期无特异性症状,一般表现为困倦乏力郁,牙龈容易出血,伤口愈合不良,关节、肌肉短暂性疼痛等。 皮肤淤点为其较突出的表现,病人皮肤在受轻微挤压时可出现散在性出血点,皮肤受碰撞后容易出现紫魔和淤斑。牙腿常肿胀出血,容易引起继发性感染,牙齿可因牙槽坏死而松动、脱落。眼眶骨膜下

经常吸烟会引发肺癌吗 肺癌如何预防

首先要说,其实没一个确切的方法能够百分百的预防肺癌,但是一些方法可以降低你患癌的风险。 1氡检测:可以在家里进行氡检测,特别是你生活在一个被氡污染的地区。 2避免致癌物:注意避免直接接触毒的化学物质,尽量佩戴必要的防护工具。 3避免服用大量维生素药片:这样的研究,为了减轻吸烟者的患癌风险,研究人员给他们服用了β-胡萝卜素补充剂。结果显示,这些补充剂,增加了吸烟者的患癌风险

孕妇营养补充哪些误区

1.只多不少,越胖越好 倘若营养过剩,会引起肥胖,并且进一步引发糖尿病、高血压,甚至造成巨婴风险,增加难产几率,引发产伤。新生儿若是巨婴,容易出现低血糖、血钙低、红细胞数量增多等情况。即使宝宝顺利诞生,长大后也很容易肥胖,诱发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2.孕期补钙,越多越好 怀孕期,孕妇不可盲目疯狂补钙,过度补钙可能诱发肾结石和奶碱综合征,严重者甚至患癌风险。所以,即使补钙也要通过平常的饮食摄入,若孕妇严重缺钙,需遵医嘱服用钙制剂。 3.补充维C,越早越好 怀孕初期腹中胎儿发育最为旺盛,若补充维生素太多会对

五种维生素过量补充危害大

如果你经常把维生素当果蔬乱吃,小心服用过量患上维生素中毒症。维生素A中毒会导致食欲减退、嗜睡、多汗等症状,维生素D中毒会导致肌无力、高钙血、头痛、恶心等症状,维生素E中毒会……下面编辑分享5种维生素中毒的危害,提醒你切忌滥补维生素维生素中毒的症状 所谓维生素中毒症就是服用过量维生素后所发生的中毒性病症。但是只过量服用维生素才会引起维生素中毒,日常生活中的蔬果中的维生素则不会引起维生素中毒的。 1. 维生素A中毒 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表现为食欲减退、烦躁或嗜睡、呕吐、视乳头水肿等。 慢性型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