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炎如何检查
角膜炎如何检查
1、检查全身和局部致病因素。化脓性炎症应做涂片检查,细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树支状及浅层点状角膜炎做免疫学检查等。
2、注意病变部位、大小、形状、深浅、表面凹陷或隆起,以区别溃疡性与非溃疡性,有无新生血管,注意角膜后壁情况。用荧光素染色检查,定期绘图详细记录演变情况。检查与治疗时勿压迫眼球以免穿孔。
3、检查有无虹膜炎,注意瞳孔形状和大小、房水混浊程度,有无前房积脓。
4、检查角膜感觉。
急性结膜炎的鉴别诊断
“急性结膜炎”是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俗称,多见于春秋季节,可散发感染,传染性强,可流行于学校、工厂等集体生活场所。其临床特点发病急,发展快,潜伏期1~3天,两眼同时或相隔1~2日发病。发病3~4日时病情达到高潮,以后逐渐减轻。眼部有明显的刺激症状,如流泪、烧灼感、异物感等,眼睑、结膜高度充血水肿,有大量的粘液或粘脓性结膜分泌物,因此又称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引起该病的常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Koch-Weeks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如何诊断急性结膜炎?检查时可见眼睑肿胀,结膜充血呈鲜红色,以睑部及穹隆部结膜最为显著,严重的结膜表面可覆盖一层易于揉掉的伪膜,所以又称伪膜性结膜炎;球结膜不同程度充血水肿,失去透明度,角膜与结膜表面,睑缘等部位有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覆盖,如果是kochweeks杆菌或肺炎双球菌感染,可出现结膜高度充血水肿并伴有散在性小点片状出血,角膜并发症主要是由kochweeks杆菌引起,表现为卡他性角膜边缘浸润或溃疡,病变开始呈浅层点状角膜浸润,位于角膜缘内侧,以后浸润互相融合,形成弓形浅层溃疡,痊愈后可遗留云翳。下面,分三个方面详细加以介绍。
1、流行性角膜结膜炎(EKC)
小规模的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AHC)流行或散发性病例应与腺病毒引起的流行性角膜结膜炎(EKC)相鉴别。
流行性角膜结膜炎的主要症状为:
①潜伏期较长,通常为5~7天,而AHC则为1天。
②AHC起病后数小时结膜炎即达高峰,病程不超过1周。在起病后数日病情才达高峰,并维持2~3周。
③在AHC早期结膜下出血是特征性表现,而在EKC则少见。
④结膜上滤泡样沉着在EKC常见,结膜炎消退后常遗留角膜上皮下翳斑。在AHC可出现一过性角膜炎,无后遗症。
2、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1)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特征为明显的结膜充血,以穹隆部和睑结膜为重。
(2)结膜分泌物多,早期为浆液性,随之变为黏液脓性,常使上下眼睑睫毛粘集成束,涂片或培养可检出细菌。抗菌治疗有效。
3、包涵体性结膜炎
(1)由沙眼衣原体的一株所引起。患者有在公共游泳池游泳史,结膜高度充血,有显著乳头肥大和滤泡增生,滤泡以下穹隆部尤为显著。
(2)早期有较多分泌物,可有全身症状,发热,疲乏和上呼吸道炎。
(3)结膜刮片检查可见有包涵体。
通过症状检查急性结膜炎,是最常用的检查手段。当然,通常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仪器检查进行辅助。对于慢性结膜炎的诊断时,还需要考虑一些外界环境因素,从而能更好地确诊。比如,患者有无烟酒过度的习惯、是否长期睡眠不足,抑或工作环境恶劣,风沙、烟尘等外界气候对眼部影响非常大。
角膜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角膜炎的诊断方法
1、有引起急性角膜炎的病史。
2、患者自觉畏光、流泪、不能睁眼、视力模糊及眼胀痛,有溃疡者,异物感很重。
3、角膜缘呈放射状深充血。
4、严重者可引起继发性虹膜炎,使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同时前房下方可见半月形黄色积脓。
5、角膜上可见边界模糊的灰白色浸润点。
6、有溃疡者浸润区中部凹陷。
7、结膜囊分泌物和溃疡面刮出物作涂片或培养,检查细菌、霉菌和细胞变异。
8、胸透、眼神经机能和泪囊检查,可探查病因。
病毒性脑膜炎检查
1.周围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
2.脑脊液检查 外观无色透明,压力正常或稍高,白细胞轻至中度升高,一般在(25~250)×106/L。发病后48h内中性多核白细胞为主,但迅速转为单核细胞占优势。蛋白轻度增加,糖正常,氯化物偶可降低。涂片和培养无细菌发现。
3.病毒学检查 部分患儿脑脊液病毒培养及特异性抗体测试阳性。恢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高于急性期4倍以上有诊断价值。
影像学检查 脑部CT或MRI一般无异常。
脑电图 以弥漫性或局限性异常慢波背景活动为特征,少数伴有棘波、棘慢综合波。慢波背景活动只能提示异常脑功能,不能证实病毒感染性质。某些患者脑电图也可正常。
病毒性脑炎和病毒性脑膜炎均是指多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由于病原体致病性能和宿主反应过程的差异,形成不同类型疾病。若炎症过程主要在脑膜,临床重点表现为病毒性脑膜炎。主要累及大脑实质时,则以病毒性脑炎为临床特征。大多患者具有病程自限性。
病毒性脑膜炎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多称作无菌性脑膜炎,这可能是由于患者有典型的脑膜刺激征而脑脊液检查采用涂片及培养方法找不到细菌和真菌,病理形态学改变又和病毒感染相似的缘故。
角膜炎检查
1、检查全身和局部致病因素。化脓性炎症应做涂片检查,细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树支状及浅层点状角膜炎做免疫学检查等。
2、注意病变部位、大小、形状、深浅、表面凹陷或隆起,以区别溃疡性与非溃疡性,有无新生血管,注意角膜后壁情况。用荧光素染色检查,定期绘图详细记录演变情况。检查与治疗时勿压迫眼球以免穿孔。
3、检查有无虹膜炎,注意瞳孔形状和大小、房水混浊程度,有无前房积脓。
4、检查角膜感觉。
另外,还要鉴别角膜炎和结膜炎。这两种炎症都是眼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们的症状有一些相似之处,都会表现为眼部不适、流泪、眼内分泌物增加以及充血,很容易混淆。
角膜炎的症状
除麻痹性角膜炎外,多数角膜炎患者都有强度发炎症状,如疼痛、羞明、流泪和眼睑痉挛。角膜炎患者不但有睫状充血,也有虹膜充血。严重患者的球结膜甚至眼睑都会发生水肿。
角膜炎症必然使视力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尤以炎症侵犯瞳孔区域者更为严重。溃疡愈合后形成的角膜瘢痕不但阻碍光线进入眼内,并能使角膜表面弯曲度和屈光折射力发生改变,使物体不能在视网膜上聚焦形成清晰物像,因而视力降低。视力的受累程度完全取决于瘢痕所在的位置,如果位于角膜正中,纵然瘢痕很小,但影响视力却很大。
检查
1.检查全身和局部致病因素。
2.化脓性炎症应做涂片检查,细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3.树支状及浅层点状角膜炎做免疫学检查等。
病毒性脑膜炎检查
1、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检验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比例上升,常有异型淋巴细胞。
2、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正常或增高,细胞数轻度增加,可达(10~1000)×10/L,早期以多形核细胞为主,8~48小时后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和氯化物含量正常,蛋白略升高,涂片和培养无细菌发现。
3、病毒学检查
一部分患者脑脊液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毒培养及特异性抗体测试阳性,恢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高于急性期4倍以上有诊断价值。
4、影像学检查
脑部CT或MRI一般无异常。
5、脑电图
脑电图只能提示异常脑功能,不能证实病毒感染性质。以弥漫性或局限性异常慢波背景活动为特征,少数伴有棘波,棘慢综合波。值得注意的是,某些患者脑电图也可正常。
对身体进行相关的检查之后,要如何诊断是否病毒性脑膜炎呢?病毒性脑膜炎诊断主要根据急性起病的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脑膜刺激征、CSF淋巴细胞轻、中度增高,除外其他疾病等,确诊需CSF病原学检查。
角膜炎检查
角膜位于眼球的最前面,任何创伤、炎症、水肿、瘢痕均会降低角膜的透明度,对视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小孩患了角膜炎,爸妈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角膜炎的检查项目主要有以下这些:
1、检查全身和局部致病因素。化脓性炎症应做涂片检查,细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树支状及浅层点状角膜炎做免疫学检查等。
2、注意病变部位、大小、形状、深浅、表面凹陷或隆起,以区别溃疡性与非溃疡性,有无新生血管,注意角膜后壁情况。用荧光素染色检查,定期绘图详细记录演变情况。检查与治疗时勿压迫眼球以免穿孔。
3、检查有无虹膜炎,注意瞳孔形状和大小、房水混浊程度,有无前房积脓。
4、检查角膜感觉。
角膜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项目:眼科检查、药物敏感试验
1、检查全身和局部致病因素。化脓性炎症应做涂片检查,细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树支状及浅层点状角膜炎做免疫学检查等。
2、注意病变部位、大小、形状、深浅、表面凹陷或隆起,以区别溃疡性与非溃疡性,有无新生血管,注意角膜后壁情况。用荧光素染色检查,定期绘图详细记录演变情况。检查与治疗时勿压迫眼球以免穿孔。
3、检查有无虹膜炎,注意瞳孔形状和大小、房水混浊程度,有无前房积脓。
4、检查角膜感觉。
角膜炎的诊断鉴别方法是什么呢
1、不同的类型的细菌引起的角膜感染临床症状不尽相同,不同类型的角膜感染主要的鉴别点在于临床表现以及依靠角膜细菌培养与鉴定结果。
2、本病应与非细菌性角膜炎相鉴别,例如:长期的上皮缺损,尤其是角膜移植术后,可发展成类似感染性角膜炎的基质浸润。
3、神经营养性或暴露性角膜病变可以发展成溃疡和基质炎症,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睑缘炎引起的非感染性免疫浸润、戴接触镜引起的浸润等,应注意与细菌性角膜炎相鉴别。
4、检查全身和局部致病因素。化脓性炎症应做涂片检查,细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树支状及 浅层点状角膜炎 做免疫学检查等。
5、注意病变部位、大小、形状、深浅、表面凹陷或隆起,以区别 溃疡 性与非 溃疡 性,有无新生血管,注意角膜后壁情况。用荧光素染色检查,定期绘图详细记录演变情况。检查与治疗时勿压迫眼球以免穿孔。
6、检查有无虹膜炎,注意瞳孔形状和大小、房水混浊程度,有无前房积脓。
7、检查角膜感觉。
脑膜炎检查
医生会根据临床表现、检查,确诊脑膜炎应做腰穿术。为了使这种操作引起的疼痛感能有所缓和,一般要在医院麻醉后才进行。用一根针沿着脊柱上的两块骨头之间刺入取一点脑脊液样品。本来清的脑脊液液体会变得浑浊或出血化脓的细胞,就应该怀疑是否患了脑膜炎,这时将需要做特别的培养检查。血样、尿样和眼、鼻分泌物体将被采集。因为此病发展迅速,治疗应该要立即进行,甚至应在检查结果出来之前进行。
另外也需要要下面的疾病相区别:
1、化脓性脑膜炎其中最易混淆者为嗜血流感杆菌脑膜炎。
2、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主要是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膜脑炎及病毒性脊髓炎均可与结脑混淆,其中散发的病毒脑炎比流行性者更需加以鉴别。
3、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其临床表现、慢性病程及脑脊液改变可酷似结脑,但病程更长,可伴自发缓解。慢性进行性颅压高症状比较突出,与脑膜炎其他表现不平等。本病在小锗较少见故易误诊为结脑。
4、脑脓肿脑脓肿患儿多有中耳炎或头部外伤史,有时继发于脓毒败血症。常伴先天性心脏病。脑脓肿患儿除脑膜炎及颅压高症状外,往往有局灶性脑征。
子宫内膜炎检查
1.窥器检查
应尽量采取宫腔排液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同时涂片检菌,供作用药的参考。窥器检查可见子宫口有大量脓性或污秽血性臭味分泌物外溢。双合诊时子宫颈举痛。宫体因充血水肿而胀大,柔软,压痛明显。
2.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计数增多。
3.诊断性刮宫
可明确发病原因及排除恶性病变。术前应控制炎症三天,术后继续给予抗生素。术中操作应轻柔,因感染的宫壁脆弱,易致子宫穿孔。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其内膜菲薄,刮取时更应注意。流产后子宫内膜炎可能残留胚胎组织,应仔细全面刮取,往往可同时起到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