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激素的用法
甲状腺激素的用法
用于甲状腺功能低下:开始时口服1日不超过 1 5~3 0 mg,以后逐渐增加至1日 90~180 mg。病情稳定后,改用维持量,每日 60 ~120 mg,选用一个适合于长期应用的剂量。
对呆小病:剂量随年龄而异,1岁以内1日 8 ~15 mg,1~2岁为 20~45 mg,2岁以上为 30 ~120 mg,均分3次服用。
单纯性甲状腺肿:开始是肌肉注射以缓解症状。缓解后改为口服。疗程一般为3~6个月。:具有促进一般组织代谢,提高神经兴奋性和身体发育作用。用以治疗甲状腺机能减退,粘液性水肿和克汀病等。
甲状腺激素作用
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主要有下列三方面:促进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作用最明显是在婴儿时期,在出生后头四个月内影响最大。它主要促进骨骼、脑和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若没有甲状腺激素,垂体的GH也不能发挥作用。而且,甲状腺激素缺乏时,垂体生成和分泌GH也减少。所以先天性或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引起呆小病。呆小病患者的骨生长停滞而身材矮小,上、下半身的长度比例失常,上半身所占比例超过正常人。又因神经细胞树突、轴突、髓鞘以及胶质细胞生长障碍,脑发育不全而智力低下,他们器官也不能发育成熟。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应在一岁之内适量补充甲状腺激素,这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脑功能的恢复还有效。迟于此时期,以后即使补充大量T3或T4,也不能恢复正常功能,则治疗往往无效。代谢影响1.产热效因甲状腺激素可提高大多数组织的耗氧率,增加产热效应。这种产热效应可能由于甲状腺激素能增加细胞膜上Na+-K+泵的合成,并能增加其活力,后者是一个耗能过程。甲状腺素使基础代谢率增高,1mg的甲状腺素可增加产热4000KJ。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基础代谢率可增高35%左右;而功能低下患者的基础代谢率可降低15%左右。2.对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作用它对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十分复杂。总的来说,在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主要是促进蛋白质合成,特别是使骨、骨骼肌、肝等蛋白质合成明显增加,这对幼年时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反而使蛋白质,特别是骨骼肌的蛋白质大量分解,因而消瘦无力。在糖代谢方面,甲状腺激素有促进糖的吸收,肝糖元分解的作用。同时它还能促进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总之,它加速了糖和脂肪代谢,特别是促进许多组织的糖、脂肪及蛋白质的分解氧化过程,从而增加机体的耗氧量和产热量。其它方面此外,甲状腺激素对于一些器官的活动也有重要的作用。它对维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重要的意义。甲状腺激素可直接作用于心肌,促进肌质网释放Ca2+,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
亚甲性甲状腺炎如何治疗
治疗包括两方面:减轻局部症状和针对甲状腺功能异常影响。一般来说,大多数病人仅对症处理即可。对轻型病例采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止痛药。如用对乙酰胺基酚或用水杨酸盐可控制症状;病情严重病例,如疼痛、发热明显者可短期用其他非类固醇抗炎药,或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泼尼松,可迅速缓解临床表现,约有5%的患者需用皮质激素来减轻症状,持续用药1~2周甚或4~8周以后减少药量,共用6~8周。如病人在用泼尼松24~48h无反应,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应再评定。在治疗中随查血沉改变,可指导用药如病情需要,再次开始用泼尼松仍然有效,然而皮质激素并不会影响本病的自然过程,如果皮质激素用后撤减药量过多、过快,反而会使病情加重。
也有人提出,如果糖皮质激素连续使用,所用剂量以使病人不出现症状,直至其放射性碘摄取率恢复正常,可能避免病情复发病人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一般不采用抗甲状腺药治疗,通常采用非特异的药物,如口服阻滞剂普萘洛尔。因本病伴甲亢是暂时的,且甲状腺摄碘率低不是放射碘治疗的指征。这些药破坏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但亚急性甲状腺炎血中过多的甲状腺激素是来源于被破坏了的滤泡漏出的T4和T3,而不是由于合成和分泌增多所致,无需使用硫脲类抗甲状腺药。本病的甲减期也常是暂时的,通常甲减症状不多,所以不需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此时TSH分泌增加对甲状腺功能的恢复是重要的。
除非病人甲减症状明显,甲状腺激素治疗应当禁忌。伴甲减病情轻者无需处理。但也有人主张有甲状腺功能低减时,可用甲状腺制剂如L-型甲状腺素钠,可防止由TSH升高引起的病情再度加重。病情较重者,可用甲状腺激素替代一段时间。约有10%的患者可发生永久性甲状腺功能低减,需要长期甲状腺替代治疗有称中药对本病急性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甲状腺与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位于颈前部,喉和气管的两侧,分为左
右两叶,中间由狭部相连。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它是含有碘原素的一
种氨基酸。
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过
程;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如果甲状腺功能亢进,分泌甲
状腺激素过多,患者往往表现为食量增大而身体消瘦无力,心跳、呼吸加快,
容易激动,甚至眼球突出等症状。相反,甲状腺功能不足,分泌激素过少,
患者则表现出代谢缓慢,体温较低,心跳较慢,全身浮肿,智力减弱等。婴
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还会患呆小症: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
器官发育不全。
另外,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之一,人体需要的碘是从饮食中
得来的,有些离海较远的山区饮食里缺碘,使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这样,
就会刺激垂体分泌大量促甲状腺激素,从而引起甲状腺代偿性地增生、肿大,
这叫做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要预防这种病,应食用加碘食盐和
多吃含碘食物如海带等。
甲状腺激素偏低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就会引起甲减,常见的表现包括怕冷、皮肤干燥粗糙、发凉、毛发稀疏、疲劳、瞌睡、记忆力差、反应迟钝、体重增加等。有些患者还会出现水肿、食欲低下、消化不良、性欲减退等。
哪些原因会造成甲状腺激素偏低呢?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甲状腺炎、甲状腺手术、同位素放射治疗后残留的有功能的甲状腺组织不足;二是缺碘、药物等造成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临床上以前者最常见。因为甲状腺激素本身的半衰期不算短,再加上人体内储存的甲状腺激素可以够身体使用一段时间,所以,当甲状腺激素偏低发生后,上述症状可能并不会立即出现。
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区别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的,作用于垂体,使其产生促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则是由垂体合成的,作用于甲状腺,使其分泌甲状腺激素
没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就没有促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素,由下丘脑产生(下丘脑:内脏机能控制中心)。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素扩散至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等)。
当甲状腺激素在血液内含量过高时,又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素这叫做反馈调节。
[甲状腺激素(有T4型或T3型)为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促甲状腺激素(TSH)为糖蛋白,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素为神经激素。]
当外界温度变化时。
体温感受器感受到后使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释放激素]。
它作用于垂体。
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这个是直接作用于甲状腺。
促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三种是不同激素,产生和作用的部位都不同。
甲状腺与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与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位于颈前部,喉和气管的两侧,分为左右两叶,中间由狭部相连。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它是含有碘原素的一种氨基酸。
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过程;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如果甲状腺功能亢进,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患者往往表现为食量增大而身体消瘦无力,心跳、呼吸加快,容易激动,甚至眼球突出等症状。相反,甲状腺功能不足,分泌激素过少,患者则表现出代谢缓慢,体温较低,心跳较慢,全身浮肿,智力减弱等。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还会患呆小症: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
另外,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之一,人体需要的碘是从饮食中得来的,有些离海较远的山区饮食里缺碘,使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这样,就会刺激垂体分泌大量促甲状腺激素,从而引起甲状腺代偿性地增生、肿大,这叫做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要预防这种病,应食用加碘食盐和多吃含碘食物如海带等。
几种纤体减肥产品
1、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有抑制食欲作用的药物——苯丙胺及其衍生物,作用于丘脑下部时可抑制食欲中枢。
用法:一般每次5mg,每日二至三次,于饭前半小至一小时服用。持续服药有效作用可维持20—24周。常见的副作用是口干及失眠。
2、热量产生药,常见的是甲状腺激素。因为单纯性肥胖病人的甲状腺功能是正常的,所以近年来有的医生在严格控制饮食的基础上加用甲状腺激素,可以加速以胖病人的体重下降。
用法:剂量自30mg,每日二次开始,逐渐加大剂量到60mg,每日二至三次。由于甲状腺激素对心肌功能有影响,同时肥胖病人常伴有冠心病,因此使用大剂量甲状腺激素时应慎重。
3、减少或延缓胃肠道吸收的药物。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有双脉类药物,如降糖灵,二甲双脉等。
用法:前者剂量是50mg,每日二次,后者是500mg,每日二次,以后逐渐增加剂量至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或降糖灵达300mg/b,降糖片达3000mg/日为止,但其治疗效果尚不十分肯定。
另外,每天食芹菜100克,或饮用减肥茶、服用菊花20克冲泡,或者食生葱两根,均有减肥作用。
急性甲状腺炎是亚急性甲状腺炎吗
亚急性甲状腺炎有多种治疗措施,包括硫脲类药、促甲状腺激素及抑制剂量的甲状腺激素。采用这些药物影响疾病过程的证据尚不能令人认同。
治疗包括两方面:减轻局部症状和针对甲状腺功能异常影响。
一般来说,大多数病人仅对症处理即可。对轻型病例采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止痛药。如用对乙酰胺基酚或用水杨酸盐可控制症状;病情严重病例,如疼痛、发热明显者可短期用其他非类固醇抗炎药,或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泼尼松,可迅速缓解临床表现,约有5%的患者需用皮质激素来减轻症状,持续用药1~2周甚或4~8周以后减少药量,共用6~8周。如病人在用泼尼松24~48h无反应,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应再评定。
在治疗中随查血沉改变,可指导用药如病情需要,再次开始用泼尼松仍然有效,然而皮质激素并不会影响本病的自然过程,如果皮质激素用后撤减药量过多、过快,反而会使病情加重。
也有人提出,如果糖皮质激素连续使用,所用剂量以使病人不出现症状,直至其放射性碘摄取率恢复正常,可能避免病情复发病人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一般不采用抗甲状腺药治疗,通常采用非特异的药物,如口服阻滞剂普萘洛尔。因本病伴甲亢是暂时的,且甲状腺摄碘率低不是放射碘治疗的指征。这些药破坏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但亚急性甲状腺炎血中过多的甲状腺激素是来源于被破坏了的滤泡漏出的T4和T3,而不是由于合成和分泌增多所致,无需使用硫脲类抗甲状腺药。本病的甲减期也常是暂时的,通常甲减症状不多,所以不需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此时TSH分泌增加对甲状腺功能的恢复是重要的。除非病人甲减症状明显,甲状腺激素治疗应当禁忌。
伴甲减病情轻者无需处理。但也有人主张有甲状腺功能低减时,可用甲状腺制剂如L-型甲状腺素钠,可防止由TSH升高引起的病情再度加重。病情较重者,可用甲状腺激素替代一段时间。约有10%的患者可发生永久性甲状腺功能低减,需要长期甲状腺替代治疗有称中药对本病急性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