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先天性缺牙的临床表现

先天性缺牙的临床表现

先天性缺牙的特征是牙齿先天性缺失,它可以单独发生,但更多见的是伴发其它牙列异常。据报道先天性缺牙和过小牙(microdontia)趋向于在同一牙列发生,因而有学者认为过小牙、锥形牙(cone-shaped tooth)也是先天性缺牙的一种表现。

先天性缺牙的牙列中伴发的其它牙列异常有:其它牙的先天性缺失、牙过小、锥形牙、牛型牙(taurodontism)、牙齿发育迟缓、萌出顺序异常、乳磨牙下沉、恒尖牙错位、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牙列间隙增宽、牙列拥挤、牙槽骨发育不足等。Symons等[11]对176名先天缺失一个或多个第二前磨牙患者的各种牙列畸形所占的比例进行了统计。结果为:其它牙先天缺失占63.6%,恒牙埋伏占13.1%,乳磨牙下沉占9.7%,牙列拥挤占6.8%,中线偏斜(上颌)占6.8%,牙列间隙增宽占3.6%,牙异位萌出占2.8%,迟萌占2.8%。

先天性缺牙所伴发的其它牙列异常中,最常见的是其它牙的先天性缺失。在第三磨牙先天性缺失的患者中,其它牙先天性缺失的发生率比正常人群高,为:下颌第二前磨牙为32%,上颌侧切牙为21%,上颌第二前磨牙为15%,下颌侧切牙为12%,上颌尖牙为7%,下颌中切牙为4%,下颌第一前磨牙和尖牙、上颌第一前磨牙为1%。

先天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

1.症状婴幼儿白内障主要症状为白瞳症。新生儿出生后瞳孔区有白色反射称为白瞳症,其中最常见的即是先天性白内障,不完全性白内障则常常以视力低下、斜视、眼球震颤等异常就诊。

2.体征(1)视功能检查,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但应具备光照反应。

(2)晶体呈各种形态的混浊,有全白内障、核性白内障、绕核性白内障、前极后极白内障、花冠状白内障、缝性白内障、点状白内障等等。

(3)可继发斜视,眼球震颤。

(4)可并发眼部其他先天异常,如小眼球小角膜、无虹膜、永存增生原始玻璃体(PHPV),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等。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的临床表现

1.感染

对各种感染的易感性增加是免疫缺陷最主要、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表现和后果,感染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患者年龄越小,感染频率越高,病情也越重。感染可表现为反复的或持续的,急性的或慢性的。两次感染之间无明显间隙。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最常见。感染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免疫缺陷的类型,如体液免疫、吞噬细胞和补体缺陷时的感染主要由化脓性细胞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肺炎双球菌等引起,临床表现为气管炎、肺炎、中耳炎、化脓性脑膜炎和脓皮病等。细胞免疫缺陷时的感染主要由病毒、真菌、胞内寄生菌和原虫等引起。

免疫缺陷者体内正常菌群及空气、土壤和水中无致病力或致病力很弱的微生物,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均十分易感,这种类型的感染称为机会性感染。

2.恶性肿瘤

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以T细胞免疫缺陷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比同龄正常人群高100~300倍,以白血病和淋巴系统肿瘤等居多。

3.伴发自身免疫病

原发性免疫缺陷者有高度伴发自身免疫病的倾向,正常人群自身免疫病的发病率为0.001%~0.01%,而免疫缺陷者可高达14%,以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和恶性贫血等较多见。

4.多系统受累和症状的多变性

在临床和病理表现上,免疫缺陷是高度异质性的,不同免疫缺陷由免疫系统不同组分缺陷引起,因此症状各异,而且同样疾病不同患者表现也可不同。免疫缺陷时可累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骨关节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黏膜等,并出现相应功能障碍的症状。

5.遗传倾向性

多数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有遗传倾向性,约1/3为常染色体遗传,1/5为性染色体隐性遗传。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比较少见的病症,那就是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了,我们知道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的危害性很大,所以我们要重视这种病症,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的临床表现。

什么是先天性缺牙

在牙胚形成过程中未能发育和形成的牙称为先天性缺牙。根据其严重程度和是否伴有全身症状,可分为几类,但不同的文献对先天性缺牙的分类标准和名称表述不一。

以往的文献多以先天性缺牙的严重程度将先天性缺牙分为:

1、缺牙症,指缺少一到数个牙齿;

2、少牙症,指多数牙齿未形成,且通常伴有系统性异常;

3、无牙症,指极为严重的牙齿缺失,全口无牙。

另有与上述分类标准相似,但用词不同,将其分为:个别牙缺失、部分无牙症、全部无牙症。

目前大多数学者把先天性缺牙分为两类:个别牙缺失(hypodontia),指先天性缺失一个或几个牙齿,通常不伴有全身症状。多数牙缺失(oligodontia),指先天性缺失6个或6个以上牙齿(不包括第三磨牙),通常伴发系统性异常和/或是某综合征的部分表现。

而先天性无牙(anodontia),被认为是先天性多数牙缺失的一种严重表现。

蛀牙的临床表现

1.蛀牙好发部位

蛀牙的好发部位与食物是否容易滞留有密切关系。蛀牙好发部位,包括:窝沟、邻接面和牙颈部。

2.蛀牙的好发牙齿

蛀牙的牙位分布是左右侧基本对称,下颌多于上颌,后牙多于前牙,下颌前牙患龋率最低。

3.龋坏程度

临床上可见龋齿有色、形、质的变化,而以质变为主,色、形变化是质变的结果。临床上常根据龋坏程度分为浅、中、深龋三个阶段,各自表现如下:

(1)浅龋

亦称釉质龋,龋坏局限于釉质。初期于平滑面表现为脱矿所致的白垩色斑块,以后因着色而呈黄褐色,窝沟处则呈浸墨状弥散,一般无明显龋洞,仅探诊时有粗糙感,后期可出现局限于釉质的浅洞,无自觉症状,探诊也无反应。

(2)中龋

龋坏已达牙本质浅层,临床检查有明显龋洞,可有探痛,对外界刺激(如冷、热、甜、酸和食物嵌入等)可出现疼痛反应,当刺激源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无自发性痛。

(3)深龋

龋坏已达牙本质深层,一般表现为大而深的龋洞,或入口小而深层有较为广泛的破坏,对外界刺激反应较中龋为重,但刺激源去除后,仍可立即止痛,无自发性痛。

4.龋坏的病变类型

(1)慢性龋

一般均进展缓慢,尤其是成人,多数为慢性;

(2)急性龋

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孕妇或健康状况不佳者,疗程短而进展快,软龋较多;

(3)静止性龋

由于局部致龋因素被消除,导致龋坏进展非常缓慢或完全停止,称静止性龋;

(4)继发性龋

多见于龋病治疗过程中龋坏组织未去净化或修复体边缘不密合,形成裂隙以致再次发生龋坏。

先天性缺牙的护理

1、缺失牙齿数目较少时,对咀嚼功能、牙列形态和美观的影响不大,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2、当缺失牙数目较多时,不仅影响咀嚼功能,而且影响患者的容貌,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损害。及时进行活动性义齿修复体,恢复咀嚼功能,促进颌面骨骼和肌肉的发育;但需要注意的是义齿修复体必须随儿童牙颌的生发育而不断更换;一般每年更换一次义齿,以免妨碍患儿颌需做活动义齿修复,帮助恢复咀嚼功能,促进颌面部的生长发育。

3、儿童时期先天缺牙没能得到相应的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剩余乳牙逐渐松动脱落,一般建议在儿童时期就可尽早戴用义齿恢复缺失牙的功能,使无牙区的颌骨受到咀嚼刺激而促进颌骨的发育,同时避免软组织的代偿性功能亢进,为后期修复创造条件。而先天性多牙缺失患者由于颌骨通常垂直向及水平向发育均较差,给修复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如能在其儿童时期进行下颌种植义齿修复,定期复查及时更换适合生长发育状况的义齿,使上下颌骨受到一定的功能刺激,对患者面型的改善、上下颌骨发育及成年后的修复都应有积极的作用。但儿童时期进行种植可能发生相对种植修复体下沉现象,因此种植修复也应相对谨慎慎重。

4、上颌侧切牙先天缺失时,对合关系进行分析后,可使用间隙保持器或者通过咬合诱导方法将恒尖牙近中移动到侧切牙位置,然后对尖牙牙冠进行调磨改形替代侧切牙。

5、恒牙先天缺失时,乳牙的保存或拔除必须慎重考虑。恒牙列较拥挤时,缺继承恒牙的乳牙可以考虑拔除,为拥挤的恒牙提供间隙;恒牙排列较稀疏间隙较大时,则可保留滞留的乳牙,以维持完整的牙列和咀嚼功能;乳牙保留时间长短会因为个体间差异而较大,一旦滞留乳牙脱落后应该及时进行修复治疗。

6、上下颌智齿也即“第三磨牙”先天性缺失时,可以不做修复,这个牙齿在人类牙齿发育中属于退化牙,第三磨牙的先天性缺失并不属于病理性,不需要治疗。

7、对于先天多牙缺失患者,常用的修复方法有固定义齿、活动义齿及种植体支持的义齿等多种方式;必要时必须要联合正畸治疗、正颌外科治疗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而下颌恒牙列缺失患者颌骨发育不全,缺牙区牙槽骨严重发育不良,呈刀刃状,高度几乎与前庭沟平齐,固位困难,传统可摘义齿是难于达到理想效果

巨细胞病毒肝炎的病症是什么

1、流行病学:

2、临床表现: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CMV感染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热是最突出的症状。

新生儿的先天性CMV感染伴有溶血性贫血和肝炎,在新生儿黄疸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先天性CMV感染的严重后果据报道是肝炎后纤维化、门脉高压或胆道闭塞。儿童先天性CMV肝炎随访观

察表明,肝脏炎症常自行缓解,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弱智和重听。

CMV是肝移植后病人临床出现的肝炎的常见原因。

先天性脑萎缩的临床表现

(1) 性格行为的改变 性格改变常为脑萎缩的症状,病人变得落落寡合,不喜与人交往,或表现为没有理想、欲望、对子女亲人缺乏感情;生活习惯刻板怪异,性格急躁,言语增多,或啰嗦重复;或多疑自私,对自己的健康和安全特别关注,常因一些微小的不适而纠缠不清。所有的患者的高级情感活动-----羞耻感、责任感、光荣感和道德感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亦可出现睡眠节律的改变。

(2) 记忆障碍 近事记忆缺损发生较早,如经常失落物品,遗忘已应诺的事等。随着病情发展,渐至记忆力完全丧失。

(3) 智能减退、痴呆 表现为理解、判断、计算能力等智力活动全面下降,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难以胜任工作及家务;渐至不能正确回答自己的姓名、年龄、进食不知饥饱,出门后不识归途,收集废纸杂物视为珍宝。病致后期,终日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不别亲疏,大小便失禁,发言含糊,口齿不清,杂言无章,终至完全痴呆。

(4) 全身症状 这是脑萎缩的症状病变早期,病人常出现的脑萎缩的症状为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手足发麻,耳鸣耳聋;渐至反应迟钝,动作迟缓,喃喃自语,答非所问。在躯体方面,常表现为老态龙钟,发白齿落,皮肤干燥,色素增生,甚或可见偏瘫、癫痫,或共济失调,震颤等,神经系统症状可能存在,也可能缺如。

相关推荐

弓形虫病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一般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类,均以隐性感染为多见。临床症状多由新近急性感染或潜在病灶活化所致。 先天性弓形虫病多由孕妇于妊娠期感染急性弓形虫病(常无症状)所致。孕妇感染有无症状与胎儿感染的危险性先天相互关系。妊娠早期感染弓形虫病的孕妇,如不接受治疗则可引起10%~25%先天性感染而导致自然流产、死胎、早产和新生儿严重感染;妊娠中期与后期感染的孕妇分别可引起30%~50%和60~65%的胎儿感染。受染孕妇如能接受治疗,则可使先天性感染的发生率降低60%左右。先天性弓形虫病的临床表现不一。多数婴儿

先天性牙缺失怎么办

先天缺牙的治疗原则是恢复咀嚼功能,保持良好的咬合关系。 1、缺失牙齿数目较少时,对咀嚼功能、牙列形态和美观的影响不大,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2、当缺失牙数目较多时,不仅影响咀嚼功能,而且影响患者的容貌,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损害。及时进行活动义齿修复体,恢复咀嚼功能,促进颌面骨骼和肌肉的发育;但需要注意的是义齿修复体必须随儿童牙颌的生发育而不断更换;一般每年更换一次义齿,以免妨碍患儿颌需做活动义齿修复,帮助恢复咀嚼功能,促进颌面部的生长发育。 3、儿童时期先天缺牙没能得到相应的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剩余乳牙

先天性甲状腺低下症的临床表现

新生儿期的症状 多数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在出生时并无症状,因为母体甲状腺素(T4)可通过胎盘,维持胎儿出生时正常T4浓度中的25%~75%。新生儿期该症状出现的早晚及轻重与甲减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约有1/3患儿出生时伟大与胎龄儿、头围大、囟门及颅缝明显增宽,可有暂时性低体温、低心率极少哭、少动、喂养困难、易呕吐和呛咳、睡多、淡漠、哭声嘶哑、胎便派出延迟、顽固性便秘、生理性黄疸期延长、体重不增或增长缓慢、腹大,常有脐疝、肌张力减低。由于周围组织灌注不良,四肢凉、苍白、常有花纹。额部皱纹多,似老人状,

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

1、紫绀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症状,表现在皮肤、黏膜紫绀,尤其在哭吵、活动后加剧,如在新生儿期出现紫绀,常见的有完全性大动脉错位,肺动脉闭锁等;在6个月后逐渐出现紫绀的有法乐四联症等。 2、蹲踞是法乐四联症常见的表现,当孩子会行走后,你会发现他活动量不大,走不远就感乏力,自动采取蹲下姿势或取胸膝卧位,休息片刻后再站起来活动,这个蹲踞过程使体循环阻力增高,促进静脉血回入心脏量增加和氧合作用,以改善缺氧症状。 3、缺氧发作往往发生在哺乳、啼哭、排便时。患儿突发呼吸困难,紫绀加重,失去知觉甚至昏迷、抽筋。 4

门牙缝隙越来越大是怎么回事详细介绍

1、乳牙稀疏有缝又叫生理间隙,这些间隙的存在,对于较大的恒牙萌出后排齐是有利的。 这种情况多见于儿童的替牙时期,常见于6一9岁之间,是一种暂时性的错合畸形,在牙齿替换完成并建立了新的咬合关系后,多可恢复正常。 2、替牙时,两个上门牙间有缝隙,这是替牙过程中的一种暂时现象。随着恒侧切牙、 尖牙的萌出,间隙逐渐减小到完全自然消失但是当上门牙间的缝隙较大时,需要请医生检查是否有多生牙存在。 3、恒牙的稀疏有缝,一种是恒牙的形态较小如锥形牙或过小牙。 另一种是恒牙有先天性缺牙,都可以到医院请医生通过正畸或修复的方

肾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

肾母细胞瘤患儿绝大多数是无意中被发现腹部肿块,如在给孩子洗澡、换衣或触摸患儿腹部时触到肿块。通常肿块表面光滑平整、质地硬、无压痛,肿块通常比较固定。有的患儿腹部膨隆或两侧不对称。少数患儿有腹痛或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的消化系统疾病症状。也有少数患儿表现为血尿、发热、高血压。晚期患儿可出现面色苍白、消瘦、精神萎靡,甚至出现转移症状,如咯血、头痛等。有12%~15%的患儿会伴有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虹膜脉络膜缺损、重复肾、马蹄肾、多囊肾、异位肾、内脏肥大、脐膨出、巨舌、偏身肥大。成人肾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与肾癌患者

弓形虫病的症状

一般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类,均以隐性感染为多见。临床症状多由新近急性感染或潜在病灶活化所致。 先天性弓形虫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数婴儿出生时可无症状,其中部分于出生后数月或数年发生视网膜脉络膜炎、斜视、失明、癫痫、精神运动或智力迟钝等。下列不同组合的临床表现:视网膜脉络膜炎、脑积水、小头畸形、无脑儿、颅内钙化等应考虑本病可能。 后天获得性弓形虫病病情轻重不一,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可表现急性淋巴结炎最为多见,约占90%。免疫缺损者如艾滋病、器官移植、恶性肿瘤(主要为霍杰金病等)常有显著全身症状,如高热、斑丘

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先天性心血管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轻者无症状,查体时发现,重者可有活动后呼吸困难、紫绀、晕厥等,年长儿可有生长发育迟缓。症状有无与表现还与疾病类型和有无并发症有关。 根据血液动力学结合病理生理变化,可发为三类: 一、无分流类。二、左至右分流类。三、右至左分流类。 症状心衰 新生儿心衰被视为一种急症,通常大多数是由于患儿有较严重的心脏缺损。其临床表现是由于肺循环、体循环充血,心输出量减少所致。患儿面色苍白,憋气,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心率每分钟可达160次-190次,血压常偏低。可听到奔马律。肝大,但

蛀牙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龋病好发部位龋病的好发部位与食物是否容易滞留有密切关系。龋病好发部位,包括:窝沟、邻接面和牙颈部。 2.龋病的好发牙齿龋病的牙位分布是左右侧基本对称,下颌多于上颌,后牙多于前牙,下颌前牙患龋率最低。 3.龋坏程度临床上可见龋齿有色、形、质的变化,而以质变为主,色、形变化是质变的结果。临床上常根据龋坏程度分为浅、中、深龋三个阶段,各自表现如下: (1)浅龋 亦称釉质龋,龋坏局限于釉质。初期于平滑面表现为脱矿所致的白垩色斑块,以后因着色而呈黄褐色,窝沟处则呈浸墨状弥散,一般无明显龋洞,仅探诊时有粗糙感,后

小孩先天性缺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妊娠期,胚胎颌骨内的牙胚处在发育初期和细胞增殖阶段时,任何阻碍牙胚发育和细胞增殖因素,都可能影响牙胚的发育,使牙胚停止生长,造成牙齿缺失。 1、遗传因素:一般有很明显的家族史,家族中父母双亲或祖辈有缺牙现象。 2、代谢障碍:母体妊娠的疾病或代谢障碍引起乳/恒牙发育缺陷 3、营养障碍:牙胚发育初期母体内营养障碍如钙、铁、蛋白质缺乏。 4、内分泌失调:牙胚发育初期母体内分泌失调也会导致先天性牙齿缺失。 5、射线影响:如牙胚发育早期受到X线照射,则受照侧牙齿可能缺失。 6、感染因素:一些致病微生物比如风疹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