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月经量少吃什么调理 血虚型

月经量少吃什么调理 血虚型

表现:多患有贫血,经血颜色偏淡,脸色苍白或蜡黄,容易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

食疗:熟地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5克、乌骨鸡半只、生姜3片,加适量水炖熟,还可根据个人喜好加入葱等调味料。日常还可吃些养血的食物,如菠菜和苹果等。

月经量少吃什么药

月经量少吃什么药

月经量少治疗重在濡养精血,本病虚多实少,故治疗重在滋肾养血,充养天癸,使任通冲盛,血海满溢。即使是瘀滞或痰湿,也多属气血有伤,慎不可恣投攻破,以免重伤气血,使经血难复。月经量少,常伴后期,并可发展为闭经,应积极治疗。

痰湿型月经量少吃什么药好

[主要证候] 月经量少,色淡红,质粘腻如痰;月经常后期或稀发。形体肥胖,胸闷呕恶,或带下量多粘腻。舌淡苔白腻,脉滑沉细。

[治法] 导痰燥湿 和胃健脾 理气行滞调经。

[主药] 消痰理脾方加减治疗月经量少。

血虚型月经量少吃什么药好

[主要证候] 月经量少,或点滴即净,或行经时间不是两天,经量涩 少。经色淡无块、伴有面色萎黄,小腹空坠。头晕眼花,心悸怔忡。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健脾和肾添精 益气养血 理气和血调经。

[主药]益气滋血方加减

月经量少吃什么调理 血瘀型

表现:月经常推迟到来,经量过少,经血有血块,且颜色呈紫色或暗黑色。每次来月经时,小腹会有疼痛感。排出血块后,疼痛感有所减轻。

食疗:益母草12克,鸡蛋1个,加水同煮。待鸡蛋熟后,吃蛋喝汤。可在月经来之前的一星期饮用。

多久见效 藏红花可以调理哪种月经不调

血瘀型月经不调主要表现为:经血排出不畅,颜色紫暗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周期不定等,藏红花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帮助瘀血排出,缓解不适症状。

血虚型月经不调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少,经期短等,藏红花有补血之效,可以帮助补充肝血,增加血管流量,从而调理因血虚引起的月经不调。

月经量少的4种典型症状

血虚型:经量少、色淡。

对策:补血养血。

血淤型:月经量少、色暗、伴有肚子疼。

对策:活血化淤。

肾虚型:月经量少、色暗、怕冷,伴有腰膝酸软。

对策:补肾益精。

痰湿型:多是肥胖的女性。

对策:化痰利湿、调理气血、减肥、锻炼身体。

改善月经量注意几点

1.选择合适的避孕方式,尽量减少宫腔操作,保护子宫内膜,减少妇科炎症。

2.别把紧急避孕药当常规避孕药服用。

3.定期妇检,有炎症积极治疗,避免炎症上行感染;经前、经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以免引起宫冷。

4.合理饮食,营养均衡,瘦的人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肥胖的人应低脂低热量饮食,运动配合药物治疗。

少女月经不调吃什么更好

一、血热型月经不调的调理血热型月经不调症状:经血色红或有紫块、深红,面红口干,尿黄便结。治疗:清热凉血药物。

二、肝郁化热型症状:乳房胀痛、小腹胀痛,胸闷以及烦躁易怒。治疗:疏肝解郁、清热。

三、血虚型月经不调的调理症状:经期错后,量少色谈且质地稀。治疗:补血益气。

四、气滞型月经不调的调理症状:月经延后,量少色暗,胸胁乳胀。治疗:理气活血。

青春期少女月经不调或月经不干净一般是由于卵巢功能发育不全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先进行止血,再采用药物调整月经周期,促使月经周期和经量达到正常。另外,情绪以及健康状况对月经周期也有影响,情绪低落、过度疲劳同样会引起月经紊乱。

因为心理因素也会影响月经周期的规律性,如情绪波动,环境改变,学习紧张等,这些致病因素一旦去除或对这些因素适应了以后,月经周期就会恢复正常。所以少女要正确认识,了解这方面知识,不要整天忧心忡忡,更不要焦虑,而要舒畅的精神状态,等待每次月经的来潮

月经量少的症状

月经量少的症状月经量少的症状主要表现有女性月经周期、经期基本正常,但月经量明显减少,每次月经量不足20ml,甚至少如点滴。月经来潮时间不足两天也是月经量少的表现,严重者会发展成为闭经。在中医上,根据月经颜色、质量、有无腹痛及伴随症状,将月经量少分为血虚型、肾虚型、血瘀型和痰湿型四个分型。

1、血虚型:经血颜色较淡,无血块,月经来潮时女性伴有头晕眼花、心悸无力、面色发黄、下腹出现空坠感等症状,舌质的颜色比正常人浅淡,脉象细小。

2、肾虚型:经血颜色淡红,甚至黯红,质稀,月经来潮时伴有腰酸膝软、足跟痛、头晕耳鸣、夜尿频多等症状,舌质的颜色比正常人黯淡,脉象沉弱或沉迟。

3、血瘀型:经血颜色紫黑,有血块,常伴有小腹胀痛,当血块排出后腹痛症状会缓解。舌质的颜色发紫偏暗,或有小瘀点,脉象细涩或弦涩。

4、痰湿型:经血颜色淡红、质粘稠如痰,多发于体形肥胖的女性,常伴有胸闷、恶心欲吐的症状,舌质淡红,舌体边缘见齿痕,舌苔白腻,脉象滑......

月经量少是什么原因月经量少是什么原因月经量少是指女性来月经时血量过少,或者月经来潮时间过短。月经量为一次月经的总失血量,正常月经量为20-80ml,少于此标准则为月经量过少。一般来说,如果每个周期的一包卫生巾(10片/包)都用不到,而且每片的血量很少,仅仅是沾湿了表面,就属于月经量少了。

小编特约了妇产科专家,视频讲解月经调理,影不影响怀孕?微信关注公众号“快乐妈咪”查看详情!

月经量少是什么原因?有些女性是从初潮开始月经量就很少,这可能是子宫发育不全所导致的,而一向正常的月经量突然减少,则可能是激素分泌异常或无排卵性月经等原因所造成的。

月经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子宫发育不良。月经是伴随卵巢周期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剥落及出血,若子宫发育不良,如子宫很小或畸形,每个生理周期只有很少量的子宫内膜脱落,导致月经量少。此外,宫内膜结核引起内膜病变或刮宫术等导致子宫内膜受损,也会出现月经量少甚至闭经的情况。

月经量少分哪四种类型

血虚型:经量少、色淡。

对策:补血养血。

血淤型:月经量少、色暗、伴有肚子疼。

对策:活血化淤。

肾虚型:月经量少、色暗、怕冷,伴有腰膝酸软。

对策:补肾益精。

痰湿型:多是肥胖的女性。

对策:化痰利湿、调理气血、减肥、锻炼身体。

改善月经量注意几点

1、选择合适的避孕方式,尽量减少宫腔操作,保护子宫内膜,减少妇科炎症。

2、别把紧急避孕药当常规避孕药服用。

3、定期妇检,有炎症积极治疗,避免炎症上行感染;经前、经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以免引起宫冷。

4、合理饮食,营养均衡,瘦的人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肥胖的人应低脂低热量饮食,运动配合药物治疗。

月经量少怎么调理

1、经期量少饮食调理 血虚型经期量少人群饮食宜以平性,温性的能补益气血的食物为主;忌食生冷苦寒,辛辣香燥,肥腻黏糯以及破气耗气的食物。 血淤型经期量少人群饮食宜以行气活血化瘀为宜,忌食滋腻肥甘,辛辣刺激及生冷苦寒食物。

2、经期量少忌食食物有哪些 血虚人群忌食:生姜,辣椒,大蒜,葱,洋葱,韭菜,莴苣,萝卜,茴香,茼蒿,茄子,冬瓜,生黄瓜,生苦瓜,生番茄,香菜,空心菜,竹笋,胡椒,桂皮,丁香,螃蟹,田螺,蛤蜊,海带,西瓜,山楂,甘蔗,米醋,罗汉果,白酒等。 血淤人群忌食:各种肥肉,糯米,黄米,鸭肉,兔肉,黑鱼,螃蟹,海蜇,田螺,海带,紫菜,西瓜,甜瓜,苹果,橘子,柚子,香蕉,例子,黄花菜,空心菜,茶叶,蜂蜜等。

3、经期量少食疗食谱推荐 山楂红花酒 材料:山楂60克,红花15克,白酒500毫升。 做法:将山楂,红花浸入白酒内密封贮存,7日后去除,每天服用两次,每次服用15-30毫升。 功效:活血化瘀,适宜于调理血淤所致的月经量少症状。 赤豆黄精炖老鸽 材料:老鸽一只,赤小豆200克,黄精50克,陈皮一片,调理适量。 做法:将老鸽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块;赤小豆,黄精洗净,所有食材放入砂锅内,加入陈皮和清水适量,开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炖1小时后,调味复试,每日一剂。 功效:补气健脾,养血调经,适宜于调理血虚所致的月经量少症状。

女人月经量变少知道你的典型症状

血虚型:

经量少、色淡。

对策:补血养血。

血淤型:

月经量少、色暗、伴有肚子疼。

对策:活血化淤。

肾虚型:

月经量少、色暗、怕冷,伴有腰膝酸软。

对策:补肾益精。

痰湿型:

多是肥胖的女性。

对策:化痰利湿、调理气血、减肥、锻炼身体。

改善月经量注意几点

1.选择合适的避孕方式,尽量减少宫腔操作,保护子宫内膜,减少妇科炎症。

2.别把紧急避孕药当常规避孕药服用。

3.定期妇检,有炎症积极治疗,避免炎症上行感染;经前、经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以免引起宫冷。

4.合理饮食,营养均衡,瘦的人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肥胖的人应低脂低热量饮食,运动配合药物治疗。

经期量少如何调理 经期量少食疗食谱推荐

材料:山楂60克,红花15克,白酒500毫升。

做法:将山楂,红花浸入白酒内密封贮存,7日后去除,每天服用两次,每次服用15-30毫升。

功效:活血化瘀,适宜于调理血淤所致的月经量少症状。

材料:老鸽一只,赤小豆200克,黄精50克,陈皮一片,调理适量。

做法:将老鸽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块;赤小豆,黄精洗净,所有食材放入砂锅内,加入陈皮和清水适量,开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炖1小时后,调味复试,每日一剂。

功效:补气健脾,养血调经,适宜于调理血虚所致的月经量少症状。

月经量少吃什么药

痰湿型月经量少吃什么药好

[主要证候]月经量少,色淡红,质粘腻如痰;月经常后期或稀发。形体肥胖,胸闷呕恶,或带下量多粘腻。舌淡苔白腻,脉滑沉细。

[治法]导痰燥湿和胃健脾理气行滞调经。

[主药]消痰理脾方加减治疗月经量少。

血虚型月经量少吃什么药好

[主要证候]月经量少,或点滴即净,或行经时间不是两天,经量涩少。经色淡无块、伴有面色萎黄,小腹空坠。头晕眼花,心悸怔忡。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健脾和肾添精益气养血理气和血调经。

[主药]益气滋血方加减。

相关推荐

女人适合喝什么药酒 当归党参酒补血扶气

取当归30克,党参20克,甜酒500毫升。 将当归和党参洗净后浸泡在甜酒中1周以上,月经后服用,每日两次,每次服30-60克,连服6-7日。 当归党参酒具有补血扶气功效,适宜于调理血虚月经延后等症。

月经量少艾灸哪些穴位

月经量少,中医里叫血虚,它同样是月经不调的一种症状,而不是病。中医里有句话:肾主骨生髓造血,也就是说肾负责管理骨,然后骨生髓造血。中医告诉大家其实是肾在造血,肾在造血的过程当中,其实你的血少了,用老百姓的话就是肾虚。其实,月经量少就是女人肾虚的表现。 月经量少如不及时调理,会引发更严重的妇科问题。中医针对月经量少调理,是从病根抓起,通过调和气血,使气血顺畅、气血充足、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从根本上调理月经量少的问题。 如何调理血虚?中医所谓血虚,与贫血不完全一样,但血虚是造成贫血的重要原因。血虚贫血一般表

月经量少怎么调理 月经量少什么调理

材料:乌骨鸡,当归,黄芪,茯苓。 做法: 1.把乌骨鸡处理好之后,把当归黄芪,茯苓等一起缝入鸡肉中。 2.然后放入锅中煮,熟透之后把肉里的中药去掉。 3.然后加入适当的调品就可以服用了,月经前每天服用,连服三到五天。 功效:乌骨鸡汤具有益气养血的作用,对调理女性由于月经过少,而引起的经色淡,头晕眼花,睡眠不足等问题具有很好的疗效。 材料:羊肉,当当,生地,干姜。 做法: 1.将羊肉处理干净,切成块,放入砂锅。 2.然后把当归,生地,黄酒,等调味品一起加入汤中,加适量的水,红烧直到肉烂了就可以了。 功效:

治月经少的土方法是什么

引起女性月经过少的因素很多,要仔细询问病史和认真检查分析病案,正确辨证治疗,防止其发展为闭经。中医主要将月经量少分为以下几种: 肾虚:症见月经量少,色鲜红或淡红,腰膝酸软,足跟痛,或头晕耳鸣,舌淡少津,脉沉细。治当滋补肝肾,养血调经。 血虚:症见经来量少色淡,或点滴即净,小腹空痛,头晕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弱。治当益气养血,兼补化源。 血瘀:症见经来量少,色紫黑有块,小腹胀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涩。治当活血行瘀。 下面小编介绍几种月经量少的饮食调理

月经量少什么好 血虚什么调理

羊肉250克,洗净,切块,加当归30克(布包)、生姜15克,加调料、桂皮少许,文火焖煮至烂熟,去药渣即可食用。月经前,每天1次,连服数日。 功效:温补气血,调经止痛。主治血虚所致的月经量少。 瘦猪肉250克,当归12克,黄芪30克。黄芪和当归要纱布包好,和猪肉一起用砂锅炖1个小时,去除药袋,调味即可食用。每日1次。 功效:补气健脾,养血调经。适应血虚所致的月经量少。 糯米100克,入水煮粥,待粥熟时,入捣碎的阿胶30克,烧煮,待温食用。 功效:滋阴补血,生血调经。

女性出现月经不调该如何进行调理

中医不调 气虚月经不调:常见症状有经行先期或经期延长、量多色淡质清稀、神疲肢软乏力、心悸气短、食少便溏、小腹空坠、舌淡苔薄。治宜补气摄血,可服补中益气丸、归脾丸等。 血虚月经不调:常见症状有经期错后、量少色谈、质清稀、头晕眼花、心悸怔肿、少寐多梦,面色萎黄无华、舌淡少苔。治宜补血益气,可服妇科调经片、妇宁丸、八珍益母丸、当归补血膏、八宝坤顺丸、十珍香附丸、宁坤至宝丹、加味益母草膏、妇科十味片、安坤赞育丸、参茸白凤丸等。 血热月经不调:常见症状有月经不调,经血色红或有紫块或深红、质粘而稠、心胸烦闷、面

月经量少的症状

月经量少的症状主要表现有女性月经周期、经期基本正常,但月经量明显减少,每次月经量不足20ml,甚至少如点滴。月经来潮时间不足两天也是月经量少的表现,严重者会发展成为闭经。在中医上,根据月经颜色、质量、有无腹痛及伴随症状,将月经量少分为血虚、肾虚、血瘀和痰湿四个分。 1、血虚:经血颜色较淡,无血块,月经来潮时女性伴有头晕眼花、心悸无力、面色发黄、下腹出现空坠感等症状,舌质的颜色比正常人浅淡,脉象细小。 2、肾虚:经血颜色淡红,甚至黯红,质稀,月经来潮时伴有腰酸膝软、足跟痛、头晕耳鸣、夜尿频多等

女人月经量少有哪些类

血虚 月经量少或点滴即净,色淡,头晕眼花,心悸无力,面色萎黄、下腹空坠。舌质淡,脉细。 肾虚 经少色淡,腰酸膝软,足跟痛,头晕耳鸣,尿频。舌淡,脉沉细无力。 血瘀 经少色紫,有小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痛减。舌紫暗,脉涩。 痰湿 月经量少,色淡红,质黏腻如痰,形体肥胖,胸闷呕恶,带多黏腻。舌胖,苔白腻,脉滑。

月经量少什么调理

山楂红糖饮 生山楂肉50克,红糖40克。山楂水煎去渣,冲入红糖,热饮。非妊娠者多服几次,经血亦可自下。功能活血调经,主治妇女有经期错乱。 猪皮冻胶 猪皮,黄酒,白糖。将猪皮洗净后切碎,加适量水,用文火炖至汁液黏稠,加入白糖、黄酒即可。每日2次,用开水冲化后温服。功效:养血益阴,滋肾养肝。可治妇女血虚乏力,月经不调等症,对腰腿酸痛者效果更佳。 羊肉粥 鲜羊肉,大米,葱、姜、食盐各适量。将羊肉洗净、切片,与大米、葱、姜、食盐,以常规方法熬粥,至羊肉熟烂。功效:补气,养血,止痛。适用于气血亏虚月经不调。 黑木

调理血虚月经不调的食疗方

四物乌骨鸡 功效:乌骨鸡性平味甘,能补五脏,益气养血,其所含的黑色素入药后能使人体内红血球和血色素增生,当归性温,味甘辛,有补血,活血等作用,川芎性温,味辛,有活血行气之功效,诸物合用,有补血,滋阴,养肝,滋补调经的功效。 原材料:乌骨鸡半只,熟地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5克,生姜3片,盐适量。 做法:1、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洗净,分别切成薄片,放入布袋中。 2、将乌骨鸡与中草药一起投入砂锅中,加水约5小碗,大火煮沸后,捞去浮末,再加入姜片,转至小火,炖至鸡肉和骨骼软烂,调味并捞弃药包,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