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妊娠糖尿病会引发哪些疾病

妊娠糖尿病会引发哪些疾病

1、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酸中毒酸中毒【译】:体内血液和组织中酸性物质的堆积,其本质是血液中氢离子浓度上升、PH值下降。对母儿危害大,不仅是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生在孕早期还有胎儿致畸作用,发生在妊娠中晚期易导致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

2、感染机会增加:

未能很好控制血糖的孕妇易发生感染,感染较多见的是呼吸道和尿路感染。感染亦可加重糖尿病代谢紊乱,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

3、难产或剖宫产:

巨大儿可导致肩难产、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当然也增加了剖宫产率。

4、易发生流产、早产或死胎:

早期妊娠糖尿病可使胚胎发育异常,最终导致胚胎死亡而流产。合并羊水过多易发生早产。死胎之主要原因是缺氧。一方面母亲高血糖,胎儿产生高胰岛素血症,胎儿代谢率增高,需氧量增高。而另一方面氧供应却减少,糖尿病本身可引起血管病变及微循环障碍,使胎盘血供减少。

5、胎儿生长受限:

早期妊娠糖尿病有抑制胚胎发育的作用,导致孕早期胚胎发育落后。有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或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者,胎盘血管常出现异常,导致胎盘功能不良,较易发生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6、新生儿低血糖:

母亲高血糖促使胎儿分泌过多的胰岛素,但分娩后,母亲的血糖已不能进入婴儿身体内,但新生儿仍能分泌大量胰岛素,造成低血糖的发生,严重时危及新生儿生命。

7、呼吸窘迫综合症:

妊娠糖尿病患者,胎儿易产生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能影响肺表面活性物质之合成,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使肺泡逐渐萎陷,出现进行性肺不张,肺动脉高压等呼吸窘迫综合症。

8、胎儿畸形率高于非糖尿病孕妇:

可能与受孕后最初数周高血糖水平密切相关。血糖控制良好的妊娠期糖尿病很少发生胎儿畸形。大畸形一般发生在孕7周之前,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泌尿、骨髓及消化等系统。临床上常见的大畸形有大血管错位、无脑儿、室间隔缺损、脊椎发育不全等。

孕妇营养过剩的危害 热量超标导致母婴超重

孕妇摄入过多主食,就会使热量超标,导致母亲过胖、胎儿过大。这样可能会引发孕期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等症状,不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分娩时也会增加难度,也有可能导致难产。此外,巨大儿成年后,容易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如何预防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糖代谢不正常,是妊娠期间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增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此种情况若的不好很好的纠正,将会危害胎儿和孕妇的健康。那么如何预防妊娠期糖尿病。

如何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对于怀孕的女性来说,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在3%~5%,而且近年来,还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除了运动减少,营养过剩也是增加妊娠糖尿病发生几率的重要原因。因此随时监测体重很有必要,一般孕妇在怀孕的头3个月,体重增加不太明显,三个月之后,每天的体重大概增加0.4~0.5公斤最合适,如果体重增加过快,孕妇一定要注意控制饮食,身体状况不能出现任何差池,因为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就有可能引发疾病,甚至在威胁孩子的健康。由于近些年妊娠糖尿病的增加,使得孕妇更加担心自己的身体。 预防妊娠糖尿病的发生,大多数人了解的是孕期加强运动、避免营养过剩,但专家指出,在孕前4~6个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比孕期加强运动、避免营养过剩更有助于预防妊娠糖尿病的发生;而运动强度不同对预防妊娠糖尿病的作用也不一样,与缓慢散步的妇女相比,正常和快速散步的妇女发生妊娠糖尿病的相对危险性又降低了70%以上。如果你不怎么参加剧烈活动,那么通过快速走路和多爬楼梯也能够有效降低发病危险。

妊娠期糖尿病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1、过度进补

孕期过度进补易让患上妊娠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患有糖尿病的孕妇易生出体重超过4公斤的“巨大儿”。妊娠糖尿病会给孕妇的妊娠和分娩带来一定难度和风险,甚至会危及生命。

2、遗传基因

患上妊娠糖尿病的朋友将来产生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译】: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与1型糖尿病无关。因此有人认为引起妊娠糖尿病的基因与引起2型糖尿病的基因可能相关。

3、肥胖症

肥胖症容易引发许多疾病,它很容易引起II型糖尿病发生,同样也容易引起妊娠糖尿病。当人体内缺乏胰岛素并且不能发挥作用的时候,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就会升高,导致糖尿病的病发,这就是总的糖尿病病因。

4、激素不正常

妊娠期女性之所以容易患上糖尿病,主要是因为在妊娠期间胎盘会出现多种供孩子发育生长的激素,这些激素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但却可以阻断母亲体内的胰岛素作用,因此引发糖尿病。妊娠第24周到28周期是这些激素的高峰时期,也是妊娠型糖尿病的常发时间。

5、人胎盘催乳素增加

妊娠末期人胎盘催乳素血中水平可为人生长激素的1000倍。通过抑制胰岛素作用而导致对胰岛素的抵抗增加,HPL增加不影响受体数目,但可能影响受体后,更加重胰岛素的抵抗;另外HPL水平升高,血中甘油三脂、游离脂肪酸、游离皮质醇增多,这些因素均能促进胰岛素抵抗和血糖增高。

妊娠糖尿病会引起羊水异常吗

孕后期羊水过多主要是由糖尿病引起,孕妇血糖高则胎儿血糖也高,高血糖促使胎儿不断排尿,而后期羊水主要来自胎儿的尿液,所以羊水会越来越多。

  羊水过多是一种病,它会引起胎位异常、子宫收缩不好,导致早产、难产、产后出血等严重后果,威胁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如果是糖尿病伴发的羊水过多,其不利影响更多,比如:巨大胎娩出不顺,出了头出不了肩,造成锁骨骨折、臂丛神经受损遗留后遗症;胎儿娩出后立即发生低血糖,救治不及时可能致命;产妇伤口难以长好;小孩成年后患各种代谢性疾病的可能性升高。

  孕期糖尿病的发生,和喜吃甜食、主食、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有很大的关系。有的人猛喝孕妇奶粉或糖水,有的人把水果、糕点当饭吃,有的人天天喝几大碗汤,还把肉渣吃得干干净净,这些都可能导致孕妇体重骤增,提高患糖尿病的风险。

  所以孕妇平时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体重和血糖,不要过多的摄入糖分和脂肪,按时做好孕检,检测羊水情况,避免出现羊水异常。一旦出现羊水异常,则应该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治疗,避免给自己和孩子带来危险。

妊娠糖尿病怎么控制饮食 罹患妊娠糖尿病的原因

如果患者有过妊性娠糖尿病的话,那么在将来会出现第2型糖尿病的几率是非常大的。因此有人认为引起妊娠糖尿病的基因与引起第2型糖尿病的基因可能彼此相关。

在怀孕期间,体内的胎盘会产生可以促进胎儿生长的激素,而这些激素对胎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但却可能阻断母体内的胰岛素作用,引发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多发生于怀孕第24~28周,同时也是这些激素分泌量的高峰期。

肥胖容易引发许多疾病,妊娠糖尿病也不例外。孕妈咪的身体在怀胎十个月内虽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变化,但有些症状在怀孕初期并不会显现出来,反而是在怀孕一段时间后才出现。建议准妈咪们还是要提前于怀孕12~14做早期的血糖筛检,并于24~26周复检,确定自己的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如有异常也可及早发现。

糖筛什么时候做

妊娠之后首次发现或首次发病的糖尿病,称为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会对孕妇及胎儿有多种不良影响,所以,有条件的孕妇最好都做糖筛检查,以尽早检测出是否有妊娠糖尿病并治疗。

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等高危因素的准妈妈,糖筛检查应该提前到怀孕20周左右进行。其他的准妈妈应在怀孕24~28周进行糖筛检查。因为在这一时段正值胎儿快速生长期,准妈妈胎盘分泌功能越来越旺盛,机体内各种导致糖尿病的因素发展到最为明显,因而不易漏诊。另一方面,如果此时发现准妈妈有糖代谢问题,可以及早治疗,将可能的母婴危害减少至最低。

妊娠合并糖尿病会引发什么疾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为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当糖尿病患者遇有急性应激情况,例如各种感染、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时,体内糖代谢紊乱加重,脂肪分解加速,尿酮体阳性,称为糖尿病酮症。当酮体进一步积聚,蛋白质分解,酸性代谢产物增多使血pH下降,则产生酸中毒,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糖尿病未及时诊断治疗以至发展至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此外口服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甲亢,严重灼伤,高浓度葡萄糖治疗引起失水过多、血糖过高,各种严重呕吐、腹泻等疾患引起严重失水等也可使糖尿病发生高渗性昏迷。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乳酸是葡萄糖的中间代谢产物。葡萄糖的分解代谢包括葡萄糖的有氧氧化和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前者是葡萄糖在正常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它是体内糖分解产能的主要途径,大多数组织能获得足够的氧气以供有氧氧化之需而很少进行无氧糖酵解;而后者是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成为乳酸。

胰岛素低血糖症性昏迷 多见于糖尿病Ⅰ型中脆性型或Ⅱ型中、重型。一般由于胰岛素剂量过大,特别当糖尿病孕妇处于呕吐、腹泻,或饮食太少,以及产后期。

孕妇主食吃太多易引发妊娠糖尿病

在日常孕妇产科检查中,妇产科医生会接诊不少妊娠糖尿病患者,有的是有家族遗传史,有的则是饮食不合理,过多摄取高糖分、高热量、高脂肪而引起的,就是老百姓所说“吃出来的病”。妊娠糖尿病包括妊娠合并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其中妊娠合并糖尿病是指妇女怀孕以前已患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指妊娠期才出现和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有些患者在妊娠之后,糖尿病会自动消失,但有些患者则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

专家提醒,为了生个健康漂亮的宝宝,许多孕妇产前拼命吃水果,甚至把水果当蔬菜吃,认为这样可以补充维生素,还可以使宝宝的皮肤好。其实,这种观念并不完全正确,凡事都要有个度,水果虽然有丰富的维生素,但它和蔬菜有本质区别。过多地摄入水果而不吃蔬菜,直接减少了孕妇纤维素摄入量。此外,有的水果中糖分含量很高,会引发孕妇糖尿病等疾病。另外,孕妇吃主食吃得太过量,也会引发孕期糖尿病。

孕妇长期血糖过高,会导致胎儿成为巨大儿,还易并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酸中毒、新生儿黄疸、新生儿低钙症等,所以孕期进补一定要科学适当。如果发现口干、尿多、体重减轻等症状,应做常规葡萄糖筛查,并在医生指导下制定食谱,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与一般糖尿病的治疗基本相似,但强调严格的血糖监测,饮食治疗是一项基础治疗,妊娠期有加速酮症倾向,孕妇一般应少量多餐,一日可分三餐主餐,三顿加餐。每日所需总热量的计算,须要有相关专业医师的指导,最好参加一些有关糖尿病知识的讲座、患者多阅读一些有关糖尿病的书、刊物好增进对糖尿病的认识。

妊娠期糖尿病饮食治疗若不能使空腹血糖小于5.8mmol/ L ,便需要胰岛素治疗。妊娠早期因体内拮抗激素浓度低、使用胰岛素用量少;孕后期(20 周后) ,因体内拮抗激素浓度迅速增加,胰岛素需要量明显增加。一般选用胰岛素,每日2次,胰岛素剂量根据血糖水平调整。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从产前检查,饮食治疗,胰岛素使用,到分娩,都须得到产科医师及相关专业医师的指导,才能保胎儿健康,分娩顺利。绝大部分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产后血糖可逐渐恢复正常;但糖尿病合并妊娠孕妇产后仍需要胰岛素,剂量可以减少到产前的1/ 2 至2/3 ,一般哺乳期要用胰岛素,须监测血糖。

唐筛和糖筛的区别

什么是唐筛呢?唐筛是唐氏综合症产前筛选检查的简称。

唐筛是一种通过抽取孕妇血清,检测母体血清中甲型胎儿蛋白、绒毛促性腺激素和游离雌三醇的浓度,并结合孕妇的预产期、体重、年龄、体重和采血时的孕周等,计来判断胎儿患有唐氏症的危险程度。

那么什么是糖筛呢?糖筛是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简称。

糖筛是每一个准妈妈做产检时必须要做的一个检查,以确诊有无妊娠糖尿病。妊娠之后首次发现或首次发病的糖尿病,称为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会对孕妇及胎儿有多种不良影响,因此,每个孕妈妈都必须要做糖筛。

妊娠会引发糖尿病吗

妊娠会引发糖尿病吗?妊娠有致糖尿病的作用,这主要与妊娠期孕妇体内发生的内分泌变化有关。

第一、雌激素、孕激素分泌增加。妊娠末期雌激素、孕激素分泌均增加。特别是雌三醇,可达非孕期1000倍,二者均可使胰岛B细胞活性和胰岛素生成增加。

第二,人胎盘催乳素(人泌乳生长激素,HPL)增加。妊娠末期人胎盘催乳素血中水平,可为人生长激素的1000倍。通过抑制胰岛素作用而导致对胰岛素的抵抗 增加,HPL增加不影响受体数目,但可能影响受体后,更加重胰岛素的抵抗;另外HPL水平升高,血中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游离皮质醇增多,这些因素均能促进胰岛素抵抗和血糖增高。

第三,妊娠期胎盘有加速胰岛素降解的作用。1959年Freinkel等证实胎盘有胰岛素酶,可使妊娠末期胰岛素裂解速度增加6%~30%。

第四,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最近报道约有80%正常孕妇的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孕妇们要如何预防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指女性怀孕前未患有糖尿病,而在怀孕期间出现血糖含量异常现象。妊娠期糖尿病容易造成流产、早产和死胎等严重危害,而且还可能会造成羊水过多和增加巨大儿的概率。另外,妊娠糖尿病会导致分娩过程中容易出现难产和产伤,使孕妇在分娩的时候时间延长,从而引起宫缩乏力性出血。因此,孕妇如何预防糖尿病至关重要。

妊娠期糖尿病另一个比较明显的症状是体重减少。虽然孕妇食用了大量营养丰富的食物,可是体重却明显减轻了,孕妇应该出现正常的体重增加的情况,所以出现了此种糖尿病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做妊娠糖尿病筛查工作,让专业的医生和设备及时诊断自己出现的此种情况是不是妊娠期糖尿病症状。

糖尿病会引发什么疾病

(一)急性严重代谢紊乱

指DKA和高血糖高渗状态,见下文。

(二)感染性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常发生疖、痈等皮肤化脓性感染,可反复发生,有时可引起败血症或脓毒血症。皮肤真菌感染如足癣、体癣也常见。真菌性阴道炎和巴氏腺炎是女性患者常见并发症,多为白念珠菌感染所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发生率较非糖尿病者高,病灶多呈渗出干酪性,易扩展播散,形成空洞。肾盂肾炎和膀胱炎多见于女性患者,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

(三)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重要器官,发病机制极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认为与遗传易感性、胰岛素抵抗、高血糖、氧化应激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影响有关。高血糖引起的氧化应激是重要的共同机制,进一步引起多元醇途径激活、非酶糖化、蛋白激酶C(PK)激活以及己糖胺途径激活,导致组织损伤。此外,直接或间接参与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的有关因素尚包括:胰岛素、性激素、生长激素、儿茶酚胺等多种激素水平异常;脂代谢异常、脂肪细胞的内分泌和旁分泌功能变化;低度炎症状态、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血液凝固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异常等。各种并发症可单独出现或以不同组合同时或先后出现。并发症可在诊断糖尿病前业已存在,有些患者因并发症作为线索而发现糖尿病。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或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人群所有原因的死亡增加1.5~2.7倍,心血管病的死亡增加1.5~4.5倍,失明高10倍,下肢坏疽及截肢高20倍;此外,糖尿病肾病是致死性肾病的第一或第二位原因。

1.大血管病变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较,糖尿病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较高,发病年龄较轻,病情进展较快。作为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分,已知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如肥胖、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等在糖尿病(主要是T2DM)人群中的发生率均明显增高。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肢体外周动脉等,引起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等。

2.微血管病变微血管是指微小动脉和微小静脉之间、管腔直径在100/m以下的毛细血管及微血管网。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特异性并发症,其典型改变是微循环障碍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发生机制极为复杂,除了与上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共同发病机制有关外,尚涉及以下方面:①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异常;②细胞外信号分子调节异常,如各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一p最为重要)、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异常等;③全身因素引起的局部变化,如高血压、血脂异常、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异常等。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神经和心肌组织,其中尤以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为重要。

(1)糖尿病肾病:常见于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是T1DM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T2DM,其严重性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病理改变有3种类型:①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型,有高度特异性;②弥漫性。肾小球硬化型,最常见,对肾功能影响最大,但特异性较低,类似病变也可见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③渗出性病变,特异性不高,也可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活检所见组织学改变与临床表现和肾功能损害程度缺乏恒定的相关性。糖尿病肾损害的发生、发展可分五期:①I期:为糖尿病初期,肾体积增大,肾小球人球小动脉扩张,肾血浆流量增加,肾小球内压增加,肾小球滤过率(GFR)明显升高;②Ⅱ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多数正常,可间歇性增高(如运动后、应激状态),GFR轻度增高;③Ⅲ期:早期肾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即UA:ER持续在20~200/~g/min(正常<10 g="" min="" gfr="" uaer="">200#tg/min,即尿白蛋白排出量>300rag/24h,相当于尿蛋白总量>O.5g,/24h,GFR下降,可伴有水肿和高血压,肾功能逐渐减退;⑤V期:尿毒症,多数肾单位闭锁,uAER降低,血肌酐升高,血压升高。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是本病早期的重要特点,表现为高灌注(。肾血浆流量过高)状态,可促进病情进展。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2007)推荐筛查和诊断微量白蛋白尿采用测定即时尿标本的白蛋白/肌酐比率,<30g/l、30~299mg/L和≥300mg/L分别为正常、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

(2)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大部分患者合并程度不等的视网膜病变,是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视网膜改变可分为六期,分属两大类。I期:微血管瘤、小出血点;Ⅱ期:出现硬性渗出;Ⅲ期:出现棉絮状软性渗出。以上I~Ⅲ期为背景性视网膜病变。Ⅳ期: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积血;V期:纤维血管增殖、玻璃体机化;Ⅵ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失明。以上Ⅳ~Ⅵ期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DR)。当出现PDR时,常伴有糖尿病肾病及神经病变。

(3)其他:心脏微血管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可引起心肌广泛灶性坏死。称为糖尿病心肌病,可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猝死。此并发症可以加重那些同时患有糖尿病和其他心脏病患者的预后。

3.神经系统并发症可累及神经系统任何一部分。认为其发生机制尚涉及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免疫机制以及生长因子不足等。

(1)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①伴随严重DKA、高血糖高渗状态或低血糖症出现的神志改变;②缺血性脑卒中;③脑老化加速及老年性痴呆危险性增高等。

(2)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通常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病情进展缓慢。先出现肢端感觉异常,可伴痛觉过敏、疼痛;后期可有运动神经受累,出现肌力减弱甚至肌萎缩和瘫痪。腱反射早期亢进、后期减弱或消失,音叉震动感减弱或消失。电生理检查可早期发现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单一外周神经损害较少发生,主要累及脑神经。

(3)自主神经病变:也较常见,并可较早出现,影响胃肠、心血管、泌尿生殖系统功能。I临床表现为瞳孔改变(缩小且不规则、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射存在),排汗异常(无汗、少汗或多汗),胃排空延迟(胃轻瘫)、腹泻(饭后或午夜)、便秘等,直立性低血压、持续心动过速、心搏间距延长等,以及残尿量增加、尿失禁、尿潴留、阳痿等。

4.糖尿病足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溃疡、感染和(或)深层组织破坏。轻者表现为足部畸形、皮肤干燥和发凉、胼胝(高危足);重者可出现足部溃疡、坏疽。糖尿病足是截肢、致残主要原因。

5.其他糖尿病还可引起视网膜黄斑病(水肿)、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虹膜睫状体病变等其他眼部并发症。皮肤病变也很常见,某些为糖尿病特异性,大多数为非特异性,但临床表现和自觉症状较重。

相关推荐

孕妇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

一、筋疲力尽 妊娠期本身就比常人更容易疲劳加之血糖过高食物中的葡萄糖无法和体内的能量进行转换,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在快速的转换之后,所以孕妇感觉体重减轻,体质变差,整个人看起来非常没精神。 二、吃喝都不少,尿量也比正常多了很多,可是体重却下降了 很多人认为这是妊娠期的正常的反应,事实上这和妊娠期糖尿病也有着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如果到了妊娠中期吃得多,但是体重却没有明显的增加的话就要注意检查一下血糖是否有增高了。 三、口渴 如果妊娠期饮食正常,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总是特别的想喝水的话也有可能是妊娠糖尿病的早期

孕妇吃西瓜注意事项

1、不要吃“冰西瓜”。为避免引起孕期肠胃疾病,孕妇吃西瓜时要选择新鲜的、熟透的西瓜,尤其不要吃在冰箱内冷藏的西瓜。温度过低的“冰西瓜”,孕妇吃后可能引发宫缩,严重的可能引起早产,甚至危及胎儿的生命。万万不能掉以轻心。 2、一些患有感冒或肾病尤其是糖尿病的孕妇,最好少吃西瓜,因为这样加重病情。 3、吃瓜要适量。每天吃西瓜最多不超过200克。孕妇在妊娠早期,本身出现尿频现象,而西瓜水分较多,且果肉含有瓜氨酸、精氨酸成分,能促进尿素形成,导致利尿,吃多了造成孕妇脱水。孕妇在妊娠中后期,吃多了含糖量非常高

妊娠糖尿病

简单介绍一下妊娠糖尿病的危害? 主要包括2个方面: 一是对孕妇:可以出现妊高症、胎盘早剥、难产等。另有资料显示GDM在未来5到10年间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明显升高的,即GDM很有可能变成真正的2型糖尿病。所以GDM在产后6-12周要进行OGTT的检查 二是对胎儿:可有胎儿宫内发育异常、新生儿畸形、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等。 怎么及时发现和诊断GDM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由于对孕妇在妊娠过程中血糖的变化认识的不同,询证医学证据的局限性,不同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还不完全一样

乳酸性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并发症

现在患上糖尿病的人群也是很广泛的,很多人都但心这种病出现在自己的身体,一不小心患上患者就要及时的接受治疗,妊娠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在孕期出现呕吐不一定是正常的现象,有可能是并发症的发生。那么,乳酸性酸中毒是妊娠糖尿病的并发症吗?下面让专家来解答一下。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糖尿病未及时诊断治疗以至发展至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此外口服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甲亢,严重灼伤,高浓度葡萄糖治疗引起失水过多、血糖过高,各种严重呕吐、腹泻等疾患引起严重失水等也可使糖尿病发生高渗性昏迷。这是妊娠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 低血糖症

分清自己的糖尿病到底哪一型

常常有人问「糖尿病怎么还分那么多型?我到底是第几型?」。事实上引起糖尿病的原因相当多,从基因遗传、感染到自体免疫疾病等,甚至原因不明。早先糖尿病区分为胰岛素依赖型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但是后来发觉许多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病人,到后期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为了避免疾病分类的混淆,美国糖尿病学在1997年将糖尿病区分为「第一型糖尿病」、「第二型糖尿病」、「其他型糖尿病」与「妊娠糖尿病」等四大类。 第一型糖尿病,过去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自体免疫细胞攻击胰岛细胞,造成胰岛细胞死亡,体内胰

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好吗

妊娠中、后期,胎盘分泌多种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如胎盘泌乳素、雌激素、孕激素、皮肤醇等,并且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减少,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因而容易引起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有很多没有糖尿病史的人在妊娠后发现了糖尿病或者糖耐量异常,也有很多怀孕前就有糖尿病的人在怀孕后病情不同程度地加重。另外妊娠期有的孕妇为了给胎儿增加营养,进食量偏多,超过身体需要,这也容易导致糖尿病。 像胎盘激素和孕激素的量在产后就迅速地下降;新生儿出生后,体重过于肥胖的母亲开始注意自己的体型而适当节食,大部分妊娠糖尿病中规中矩在分娩后血糖可恢

孕妇糖尿病筛查什么时候做 孕妇糖尿病产生的原因

孕妇糖尿病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大概占所有孕妇的10%左右。这是由于妊娠期间,由于各种因素可以导致糖的代谢发生异常,但是很多人并没有相应症状,甚至空腹血糖也是正常的,所以并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 但妊娠糖尿病对孕妇及胎儿有多种不良影响,所以,有条件的孕妇最好都做糖筛检查,以尽早检测出是否有妊娠糖尿病并治疗。

糖筛是检查什么的

1、糖筛是所有孕妇都要做的一种检查。他的目的地就是排查妊娠期糖尿病,糖筛是一种简单易行,费用实惠,准确性高,是准妈妈产前检查中必须的常规检查项目。 2、糖筛同时也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产前检查项目,他可以对没有出现任何病状的准妈妈,通过这个筛查,把可能患有妊娠糖尿病的高危孕妇排查出来,敏感度高达90%以上,让准妈妈提高警惕性,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 3、如果检查出来严重的妊娠糖尿病,对宝宝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很有可能让宝宝成为巨大婴儿,或者发生畸形,早产婴儿,甚至死胎。严重的妊娠期糖尿病,让准妈妈的胚胎发

准妈妈如何预防妊娠糖尿病

据英国报纸近日报道,美国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天天吃油炸食品的女性在怀孕期间患糖尿病的几率增加将近一倍。 经常吃薯片、煎蛋或炸鸡的妇女更易得妊娠糖尿病,这可能影响到1/20的准妈妈。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油炸食品中的有毒化学物质影响人体对血糖的控制。 当孕妇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导致血糖异常从而引发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导致早产、产出低重儿或死胎。妊娠糖尿病通常在宝宝出生后消失。 哈佛大学和美国卫生政府部门的研究人员对15027名妇女超过十年的健康数据进行了分析。这些数据来源于关于饮食和生活方式

妊娠糖尿病要注意控制饮食热量

准妈妈孕期要注意预防妊娠糖尿病 传统的观念认为,准妈妈在孕期是一人吃两人补,所以很多准妈妈怀孕后都大吃特吃。孕期饮食要合理,不可补过度,以预防妊娠期糖尿病。 这是因为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影响妈妈和宝宝健康。如果孕期血糖控制不理想,孕妈妈容易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感染等症状,还增加难产及剖腹产的几率;孕期血糖过高还可能导致流产、畸形儿、早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巨大胎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低血糖等各种疾病,对宝宝造成极大危害。 妊娠糖尿病不是肥胖孕妇专属 很多人认为肥胖的孕妇容易得妊娠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