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提子的形态特征

提子的形态特征

茎粗壮,植株无毛或幼枝被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4-5cm,向上逐渐变短;叶片纸质,心状卵形或心形,长与 宽约3.5-8cm,先端渐尖,基部近心形或平截,边缘具小尖头的圆齿,

提子 不分裂或不明显3浅裂,上面无毛,下面浅绿色,脉上稍被短柔毛;基出脉3条,侧生的一对常分歧,如5基出脉。

花两性,二歧聚伞花序与叶对生,通常比叶短,总花梗长2.5-3.5cm;花萼5,稍开裂;花瓣5,分离,长圆形,先端内弯,花开时逐渐脱落;雄蕊5;花盘明显,与子房合生;子房2室,花柱短细,圆柱状。

浆果小,球形,直径约5mm,熟时紫蓝色。花期4-8月,果期7-11月。

桃子形态特征

桃是一种乔木,高3-8米;树冠宽广而平展;树皮暗红褐色,老时粗糙呈鳞片状;小枝细长,无毛,有光泽,绿色,向阳处转变成红色,具大量小皮孔;冬芽圆锥形,顶端钝,外被短柔毛,常2-3个簇生,中间为叶芽,两侧为花芽。

叶片长圆披针形、椭圆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上面无毛,下面在脉腋间具少数短柔毛或无毛,叶边具细锯齿或粗锯齿,齿端具腺体或无腺体;叶柄粗壮,长1-2厘米,常具1至数枚腺体,有时无腺体。

花单生,先于叶开放,直径2.5-3.5厘米;花梗极短或几无梗;萼筒钟形,被短柔毛,稀几无毛,绿色而具红色斑点;萼片卵形至长圆形,顶端圆钝,外被短柔毛;花瓣长圆状椭圆形至宽倒卵形,粉红色,罕为白色;雄蕊约20-30,花药绯红色;花柱几与雄蕊等长或稍短;子房被短柔毛。

果实形状和大小均有变异,卵形、宽椭圆形或扁圆形,直径(3)5-7(12)厘米,长几与宽相等,色泽变化由淡绿白色至橙黄色,常在向阳面具红晕,外面密被短柔毛,稀无毛,腹缝明显,果梗短而深入果洼;果肉白色、浅绿白色、黄色、橙黄色或红色,多汁有香味,甜或酸甜;核大,离核或粘核,椭圆形或近圆形,两侧扁平,顶端渐尖,表面具纵、横沟纹和孔穴;种仁味苦,稀味甜。花期3-4月,果实成熟期因品种而异,通常为8-9月。

形态特征

梨果的功效: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适用于热病伤津烦渴、消渴症、热咳、痰热惊狂、噎膈、口渴失音、眼赤肿痛、消化不良。

梨果皮的功效:清心、润肺、降火、生津、滋肾、补阴功效。根、枝叶、花可以润肺、消痰清热、解毒。

梨籽的功效:含有木质素,是一种不可溶纤维,能在肠子中溶解,形成像胶质的薄膜,能在肠子中与胆固醇结合而排除。梨子含有硼可以预防妇女骨质疏松症。硼充足时,记忆力、注意力、心智敏锐度会提高。

知道了梨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建议您春季不妨多吃些梨子来滋阴养肺

形态特征

株高2-3米。叶片披针形,长30-60厘米,宽5-10厘米,顶端渐尖而有一旋卷的小尖头,基部渐狭,边缘具短 柔毛,两面均无毛;叶柄长1-1.5厘米;叶舌长5-10毫米,外被毛。

圆锥花序呈总状花序式,下垂,长达30厘米,花序轴紫红色,被绒毛,分枝极短,在每一分枝上有花1-2 (3)朵;小苞片椭圆形,长3-3.5厘米,白色,顶端粉红色,蕾期包裹住花,无毛;小花梗极短;花萼近钟形,长约2厘米,白色,顶粉红色,一侧开裂,顶端又齿裂;花冠管较花萼为短,裂片长圆形,长约3厘米,后方的1枚较大,乳白色,顶端粉红色,侧生退化雄蕊钻状,长约2毫米,唇瓣匙状宽卵形,长4-6厘米,顶端皱波状,黄色而有紫红色纹彩;雄蕊长约2.5厘米;子房被金黄色粗毛;腺体长约2.5毫米。

蒴果卵圆形,直径约2厘米,被稀疏的粗毛,具显露的条纹,顶端常冠以宿萼,熟时朱红色;种子有棱角。花期:4-6月;果期:7-10月。

五倍子形态特征

1.盐肤子: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2-10m。小枝棕褐色,被锈色柔毛,具圆形小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及叶柄常有翅;小叶5-13,小叶无柄;小叶纸质,多形,常为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或长圆形,长6-12cm,宽3-7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边缘具粗锯齿或圆锯,叶面暗绿色,叶背粉绿色,被白粉,叶面沿中脉疏被柔毛或近无毛,叶背被锈色柔毛。圆锥花序宽大,顶生,多分枝,雄花序长30-40cm,雌花序较短,密被锈色柔毛;花小,杂性,黄白色;雄花花萼裂片长卵形,长约1mm,花瓣倒卵状长圆形,长约2mm,开花时外卷,雄蕊伸出,花丝线形,花药卵形;雌花花萼裂片较短,长约0.6mm,花瓣椭圆状卵形,长约1.6mm;花盘无毛;子房卵形,长约1mm,密被白色微柔毛;花柱3,柱头头状。核果球形,略压扁,径约4-5mm,被具节柔毛和腺毛,成熟时红色,果核径3-4mm。花期8-9月,果期10月。

2.青麸杨: 落叶乔木,高5-8m。树皮灰褐色,小枝无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圆筒形,有时在上部的小叶间有狭翅;小叶7-11,具短柄;小叶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0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多少偏斜,近圆形,全缘,两面沿中脉被微柔毛或近无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0-20cm,被微柔毛;苞片钻形,长约1mm,被微柔毛;花白色,径2.5-3mm;花梗长约1mm、被微柔毛;花萼外面被微柔毛,裂片卵形,长约1mm,两面被微柔毛,边缘具细睫毛,开花时先端外卷;花丝线形,长约2mm,在雌花中较短,花药卵形;花盘厚,无毛;子房球形,径约0.7mm,密被白色柔毛。果序下垂;核果近球形,直径3-4mm,密被具节柔毛和腺毛,成熟时红色;内含种子1颗。

3.红麸杨: 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4-15m。树皮灰褐色,小枝被微柔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上部有狭翅;具小叶7-13,无柄或近无柄,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长5-12cm,宽2-4.5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全缘,下面沿脉有细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5-20cm,密被微绒毛;花小,杂性,白色;花暮裂片狭三角形;花瓣长圆形,开花时先端外卷;花丝线形;花药卵形;花盘厚,紫红色,无毛;子房球形,径约1mm,1室,花往3。果序下垂;核果近球形,略压扁,径约4mm,成熟时暗紫红色,被具节柔毛和腺毛。种子小。花期5月,果期9-10月。

茄子的形态特征

1、根茄子的根系比较发达,主要由主根和侧根组成,主根上分生侧根,再分生二级、三级侧根,茄子的主根粗而强,可长达1.3-1.7m,主要根群多分布于33厘米范围内的土层中。

茄子根系木质化较早,不定根的发生能力较弱,伤根后根系再生能力较差。不宜进行多次移植,否则移植后幼苗主根停止生长,势必影响茎、叶的生长。栽培上茄子分苗和起苗定植时,一定要避免伤根。

2、茎茄子的茎为圆形,直立、粗壮,株高80-110厘米,品种不同差异很大,有的甚至高达2m以上。色泽为紫色或绿色。茄子茎和枝条的木质化程度比较高。幼苗时期茎是草质的,随着植株的逐渐长大,茎轴及枝条的干物质逐渐增加而开始木质化。因此,一般情况下,植株完全能够承载地上部植株与果实的重量而不需要支架。虽然如此,生产上为了防止倒伏,合现空间布局,一般都设立支架。保护地栽培中,可以采用吊架的形式调整株形,以便更好地通风透光。

茄子分枝为假轴分枝。早熟品种在主茎5-8片叶后、中晚熟品种在主茎8-9片叶后,顶芽发育成花芽,形成第一朵花。顶芽形成花芽后,花芽下的两个侧芽生成一对一级侧枝,几乎均衡生长。当侧枝长出2-3片叶时,其顶芽又形成花芽,其下两个侧芽再生成一对二级侧枝,依此分枝方式继续形成各级侧枝。茄子的分枝能力较强,需要注意及时整枝打叶,改善株行间通风透光条件。根据茄子分枝能力强、侧芽萌发快的特点,越夏栽培进入7月下旬以后,可剪掉大部分枝条,秋季萌发的新果枝仍然可以延续生长。

3、叶茄子的叶片为单叶、互生,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叶紫色或绿色,在氮肥充足、温度稍低的条件下,叶色深,因为茄子的嫩叶中含有花青素,在低温、多肥的条件下花青素显现很浓,且顶芽呈钩状弯曲。茄子叶的颜色与果实颜色相关,紫茄子品种的叶带紫色,而白茄子和绿茄子品种的叶呈绿色。

4、花茄子为自花授粉植物,花为两性花,单生或簇生,整个花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花冠由5-6片花瓣组成,紫色或白色,花瓣基部合生成筒状。萼片的颜色与茎相同。雄蕊围绕着雌蕊,雌蕊基部膨大部分为子房,子房上端是花柱,花柱的顶部为柱头,开花时雄蕊花药的顶孔开裂散出花粉,雌蕊的柱头接受花粉。授粉后花粉粒在柱头上萌发,穿过花柱,到达内胚囊,胚珠受精后发育成种子,并产生激素,刺激子房膨大成为果实。冬季保护地栽培因温度过低,花粉不能正常发育,需要采用人工辅助激素处理。

茄子花器的大小、花的质量与植株的长势有很大关系,生产上常把花器作为叛断植株生长势的重要指标。植株生长健壮,叶片大而肥厚,花则表现为花梗粗、花柱长、花药筒外露,能正常授粉,结果力强,生产上称之为长柱花;反之,表现为花?小、花柱短、不能露出花药筒,则不能正常授粉,即使授粉也容易长成畸形果,甚至造成落花落果。生产上称为短柱花,形成原因多为肥料、光照不足、干旱和夜过高等因素,应及时进行肥水调整。

簇生花一般只是基部的一朵完全花坐果,其他花往往脱落,但也有同时着生2个果以上的情况,簇生果一般发育迟缓,生产上常选择摘除,以免无谓消耗养分。

茄子开花的时间因环境条件不同而有所不同,天气晴朗、温度和水分等条件都适宜时5时半开花,7时开药,7-10时授粉;而在阴天时,下午才能授粉。苗子的花期可持续3-4天,且夜间花也不闭合,从开花前1天到开花后3天内,都有授粉能力,这给需要人工授粉或点花创造了比较充裕的时间。

5、果实茄子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属于浆果,以嫩果作食用,果肉主要以果皮、胎座和心髓部构成,胎座的海绵薄壁组织很发达,是果实的主要食用部分。

茄子果实的形状有圆球形、扁球形、椭圆形、卵圆形和长棒形等;果实的颜色有鲜紫色、暗紫色、紫红色、白色、绿色等,而以紫红色最多见;果肉颜色有白色、黄白色和绿色。圆形茄子的果肉比较致密,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紧密,间隙小,含水量少,适于炒食和加工厂茄干等;而长茄则正好相反,果肉细胞排列较疏松,含水分多,较柔嫩,适合清蒸、炒食、油炸及盐渍加工等。

茄子受粉后,花冠脱落,萼片却存留下来,并随着果实的生长而逐渐增大,而幼果的膨大速度明显大于萼片,故在萼片边缘形成尚未着色的白色的一圈,俗称“茄眼”。判断茄子的老嫩,可看茄眼的大小,茄眼大,则茄子嫩;如果茄眼逐渐变得不明显时,证明茄子生长变慢,应及时采收,否则不仅会使果实品质降低,还能影响其他果实的生长发育。

6、种子茄子的种子发育比较发育要晚,果实在商品成熟采收供应时,种子仍然很幼嫩,只有在达到植物学成熟时,种皮才会逐渐变硬。茄子种子多为黄色,扁平呈肾形,千粒重为4-5g,每个大圆茄有种子2000-3000粒,长茄有种子800-1000粒。

种子是由种皮、胚乳和胚组成。胚由胚根、胚芽、下胚轴和子叶组成,胚根萌发后发育成植株的根,胚芽发育成地上植株,子叶是幼胚的叶子,胚芽位于两片子叶之间,子叶对胚芽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和营养作用。

茄子种子的寿命为4-5年,但具有发芽能力的使用年限为2-3年,选种时要注意选用新种,陈种子发芽率低,尤其是发芽势低,播种后出苗不齐,造成大小苗现象。

红提葡萄的形态特征

1.植物学性状

红提葡萄幼嫩新梢上部有紫红色条纹,中下部为绿色;一年生枝浅褐色。梢尖3片幼叶微红色,叶背有稀疏绒毛;成龄叶五裂,上裂刻深,下裂刻浅,叶正背

两面均无绒毛,叶片较薄,叶缘锯齿较纯,叶柄红色(或淡红色)。

2.果实性状

果穗大,长圆锥形,平均穗重850克,最大穗重可达2500克。果粒圆形或卵圆形,平均粒重11-20克,最大可达30克,果粒着生松紧适度,整齐均匀;果皮中厚,果实呈深红色;果肉硬脆,能削成薄片, 味甜可口,风味纯正,可溶性固形物大于16.5%,刀切无汁,品质极上。果柄长,与果实结合紧密,不易裂口;果刷粗大,着生极牢固,耐拉力极强,不脱粒;果实

可远途运输和长期贮藏,可贮藏到翌年3月份。

3.生物学特性

幼树生长旺盛,结果后趋于议案一般,幼树易贪青生长,枝条成熟较迟。枝条成熟后,节间短,芽眼突出,饱满,结果率为70%左右,结果系数1.3,有二次结果习性,果实生育期100天,从萌芽到果实完全成熟135天,成熟期稍早于龙眼葡萄。

瓦楞子形态特征

.魁蚶,贝壳斜卵圆形,坚厚,一般壳长80-104mm,高62-85mm,大者长可达122mm,高102mm。两壳合抱,左壳比右壳稍大,极膨胀,壳顶突出,向内弯曲,稍超过韧带面。韧带梭形,具黑褐色角质厚皮。背部两侧略呈钝角,壳前缘及肤缘均呈圆形;后缘延伸呈截形。放射肋宽,平滑整齐,无明显结节,约42-48条,以43-44条较多见,生长轮脉明显,壳面白色。壳内面白色,铰合部直,铰合齿60-70枚,中间者细小直立,两端渐大而外斜。闭壳肌良明显,前痕小,卵形;后痕大呈梨形,外套痕明显,鳃黄赤色。壳边缘厚,有与放射肋沟相应的齿状突起。

2.泥蚶,贝壳卵圆形,极坚厚,壳长43mm左右,高36mm左右,两壳相当膨胀,宽度略小于高度。两壳顶间的距离较远,壳表放射肋发达,共18-21条,肋上具有极显着的断续颗粒状结节,此结节在壳边缘部分不甚明显,壳内面灰白色,边缘具有与壳面放射肋相应的深沟。铰合部直,铰合齿约40个。前闭壳肌痕较小,呈三角形;后闭壳肌痕大,近方形。

3.毛蚶,贝壳长卵圆形,质坚厚,壳长54mm左右,高46mm左右,两壳极膨胀,宽为高的3/4-4/5,右壳比左壳稍小,背侧两端略有棱角,壳顶稍偏前方,两壳顶间的距离中等。壳表放射肋30-35条,肋凸较密,呈方形小结节,左壳上较明显。壳表面被有棕褐色绒毛状壳皮,外皮常易磨损脱落,使壳面常有白色。壳内面白色或灰黄色,边缘具有与壳面放射肋相应的齿和沟。铰合部直,铰合齿约50个,中间小而密;两侧大而疏。前闭壳肌痕小略呈马蹄形,后闭壳肌痕为卵圆形。

形态特征

马兰头根状茎有匍枝,有时具直根。茎直立,高30-70厘米,上部有短毛,上部或从下部起有分枝

基部叶在花期枯萎;茎部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3-6稀达10厘米,宽0.8-2稀达5厘米,顶端钝或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长柄,边缘从中部以上具有小尖头的钝或尖齿或有羽状裂片,上部叶小,全缘,基部急狭无柄,全部叶稍薄质,两面或上面有疏微毛或近无毛,边缘及下面沿脉有短粗毛,中脉在下面凸起。

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并排列成疏伞房状。总苞半球形,径6-9毫米,长4-5毫米;总苞片2-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倒披针形,长2毫米,内层倒披针状矩圆形,长达4 毫米,顶端钝或稍尖,上部草质,有疏短毛,边缘膜质,有缘毛。花托圆锥形。舌状花1层,15-20个,管部长1.5-1.7毫米;舌片浅紫色,长达10毫米,宽1.5-2毫米;管状花长3.5毫米,管部长1.5毫米,被短密毛。

瘦果倒卵状矩圆形,极扁,长1.5-2毫米,宽1毫米,褐色,边缘浅色而有厚肋,上部被腺及短柔毛。冠毛长0.1-0.8毫米,弱而易脱落,不等长。花期5-9月,果期8-11月。[1]

柚子的形态特征

乔木。嫩枝、叶背、花梗、花萼及子房均被柔毛,嫩叶通常暗紫红色,嫩枝扁且有棱。叶质颇厚,色浓绿,阔卵形或椭圆形,连冀叶长9-16厘米,宽4-8厘米,或更大,顶端钝或圆,有时短尖,基部圆,翼叶长2-4厘米,宽0.5-3厘米,个别品种的翼叶甚狭窄。

总状花序,有时兼有腋生单花;花蕾淡紫红色,稀乳白色;花萼不规则5-3浅裂;花瓣长1.5-2厘米;雄蕊25-35枚,有时部分雄蕊不育;花柱粗长,柱头略较子房大。

果圆球形,扁圆形,梨形或阔圆锥状,横径通常10厘米以上,淡黄或黄绿色,杂交种有朱红色的,果皮甚厚或薄,海绵质,油胞大,凸起,果心实但松软,瓢囊10-15或多至19瓣,汁胞白色、粉红或鲜红色,少有带乳黄色;种子多达200余粒,亦有无子的,形状不规则,通常近似长方形,上部质薄且常截平,下部饱满,多兼有发育不全的,有明显纵肋棱,子叶乳白色,单胚。

花期4-5月,果期9-12月。

葵花子 形态特征

葵花籽是由果皮(壳)和种子组成,种子由种皮、两片子叶和胚组成,

葵花籽 果皮分三层,外果皮膜质,上有短毛;中果皮革质,硬而厚;内果皮绒毛状。种皮内为两片肥大的子叶,以及胚根、胚茎、胚芽,没有胚乳。胚根、胚茎、胚芽位于种子的尖端。种皮由外表皮及内表皮两层组成,呈白色薄膜。

葵花籽的果实为瘦果,瘦果腔内具有离生的一粒种子(籽仁),种子上有一层薄薄的种皮。果实的颜色的白色、浅灰色、黑色、褐色、紫色并有宽条纹、窄条纹、无条纹等。新发现:果腔内有三粒种子(籽仁)

苏子叶形态特征

花秋季开放.紫红色,排成腋生、密花、偏侧的总状花序;苞片阔卵形或近圆形.长约4毫米,生有红褐色腺点,无毛;花萼钟形.直伸.长约3毫米,10脉,被长柔毛和腺点,萼檐二唇形,上唇3裂,中裂较小.下唇2裂.长于上唇;花冠长3~4毫米.冠管短,喉部近钟状,冠檐近二唇形.上唇微缺.下唇3裂,中裂特大;雄蕊4.几与花冠裂片等高。果萼明显增大.长1.1厘米,平伸或下垂,基部一边肿胀;小坚果球形,径1.5毫米,褐色,有网纹。采收加工夏秋季开花前分次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叶片多皱缩卷曲,常破碎,完整的叶片呈卵圆形,长4~13厘米.宽2.5~9厘米或过之.顶端急尖,基部阔楔形,边缘有撕裂状锯齿.叶柄长2~7厘米.两面紫色至紫蓝色或上面紫绿色,疏被灰白色毛,下面可见多数凹陷的腺点。质脆易碎。气辛香,味微辛.以叶片大、色紫、不带枝梗、香气浓郁者为佳。性味和功用辛.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又可解鱼蟹中毒。常用量5~10克。

附子的形态特征

块根倒圆锥形,长2-4厘米,粗1-1.6厘米。茎高 60-150(-200)厘米,中部之上疏被反曲的短柔毛,等距离生叶,分枝。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

茎中部叶有长柄;叶片薄革质或纸质,五角形,长 6-11厘米,宽9-15厘米,基部浅心形三裂达或近基部,中央全裂片宽菱形,有时倒卵状菱形或菱形,急尖,有时短渐尖近羽状分裂,二回裂片约2对,斜三角形,生1-3枚牙齿,间或全缘,侧全裂片不等二深裂,表面疏被短伏毛,背面通常只沿脉疏被短柔毛;叶柄长1-2.5厘米,疏被短柔毛。

顶生总状花序长6-10(-25)厘米;轴及花梗多少密被反曲而紧贴的短柔毛;下部苞片三裂,其他的狭卵形至披针形;花梗长 1.5-3(-5.5)厘米;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下部,长3-5(10)毫米,宽0.5-0.8(-2)毫米;萼片蓝紫色,外面被短柔毛,上萼片高盔形,高2-2.6厘米,自基部至喙长1.7-2.2厘米,下缘稍凹,喙不明显,侧萼片长1.5-2厘米;

花瓣无毛,瓣片长约1.1厘米,唇长约6毫米,微凹,距长(1-)2-2.5毫米,通常拳卷;雄蕊无毛或疏被短毛,花丝有2小齿或全缘;心皮3-5,子房疏或密被短柔毛,稀无毛。蓇葖长1.5-1.8厘米种子长3-3.2毫米,三棱形,只在二面密生横膜翅。9-10月开花。

多年生草本,高0.6--1.5m。块根常2个并连,纺锤形或倒卵形,外皮黑褐色;栽培品侧根甚肥大,径达5厘米。茎直立或稍倾斜,圆柱形,表面青绿色,上部为短茸毛或散生少数贴伏柔毛,下部老茎多带紫色,茎下部光滑无毛。叶互生,革质,五角形,长6--11厘米,宽9--15厘米,掌状3全裂,中央裂片菱状楔形,急尖,近羽状分裂,侧裂片不等2裂,各裂片边缘有粗齿或缺刻。

总状花序狭长,密生反曲柔毛;萼片5,宽约2厘米,蓝紫色,上萼片高盔形,高2--2.6厘米,侧萼片长1.5--2厘米;花瓣2,无毛,有长爪,距长1--2.5毫米;雄蕊多数;心皮3--5,离生。瞢菱果长约2厘米。花期9--10月份,果期10--11月份。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北至秦岭和山东省东部,南至广西省北部。生于山地草坡或灌丛中;多为人工栽培。

相关推荐

蒿子杆的形态特征

光滑无毛或几光滑无毛,高20-70厘米。茎直立,通常自中上部分枝。基生叶花期枯萎。中下部茎叶倒卵形至长椭圆形,长8-10厘米。二回羽状分裂,一回深裂或几全裂,侧裂片3-8对。二回为深裂或浅裂,裂片披针形、斜三角形或线形,宽1-4毫米。头状花序通常2-8个生茎枝顶端,有长花梗,并不形成明显伞房花序,或头状花序单生茎顶。总苞径1.5-2.5厘米。总苞片4层,内层长约1厘米。舌片长15-25毫米。舌状花瘦果有3条宽翅肋,特别是腹面的1条翅肋伸延于瘦果顶端并超出于花冠基部,伸长成喙状或芒尖状,间肋不明显,或背面的

蓬子菜的形态特征

蓬子菜,又名黄牛尾。多年生直立草本。根茎粗短,根圆柱形,粗长而弯曲,稍木质。茎丛生,基部稍木质化,四棱形,幼时有柔毛。叶6-10片,轮生;无柄;叶片线形,长1-5cm,宽1-2mm,先端急尖,上面稍有光泽,仅下面沿中脉二侧被柔毛,边缘反卷。聚伞花序集成顶生的圆锥花序状,稍紧密;花序梗有灰白色细毛;花具短柄;萼筒全部与子房愈合,无毛;花冠辐状,淡黄色,花冠筒极短,裂片4,卵形,雄蕊4,子房2室,花柱2,柱头头状。双悬果2,扁球形,直径约1.8-2mm,无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

五倍子的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2-10米;小枝棕褐色,被五倍子-原植物(图一)锈色柔毛,具圆形小皮孔。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2-) 3-6对,叶轴具宽的叶状翅,小叶自下而上逐渐增大,叶轴和叶柄密被锈色柔毛;小叶多形,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或长圆形,长6-12厘米,宽3-7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顶生小叶基部楔形,边缘具粗锯齿或圆齿,叶面暗绿色,叶背粉绿色,被白粉,叶面沿中脉疏被柔毛或近无毛,叶背被锈色柔毛,脉上较密,侧脉和细脉在叶面凹陷,在叶背突起;小叶无柄。圆锥花序宽大,多分枝,雄花序长30-40厘米,雌花序较短,密被

栗子的形态特征

小枝灰褐色,托叶长圆形,长10-15毫米,被疏长毛及鳞腺叶椭圆至长圆形,长11-17厘米,宽稀达7厘米,顶部短至渐尖,基部近截平或圆,或两侧稍向内弯而呈耳垂状,常一侧偏斜而不对称,新生叶的基部常狭楔尖且两侧对称,叶背被星芒状伏贴绒毛或因毛脱落变为几无毛;叶柄长1-2厘米。雄花序长10-20厘米,花序轴被毛;花3-5朵聚生成簇,雌花1-3 (-5) 朵发育结实,花柱下部被毛。成熟壳斗的锐刺有长有短,有疏有密,密时全遮蔽壳斗外壁,疏时则外壁可见,壳斗连刺径4.5-6.5厘米;坚果高1.5-3厘米,宽1.8-3

君子兰的形态特征

君子兰根肉质纤维状,为乳白色,十分粗壮。根系粗大,很有肉质感。君子兰茎基部宿存的叶基部扩大互抱成假鳞茎状。叶片从根部短缩的茎上呈二列叠出,排列整齐,宽阔呈带形,顶端圆润,质地硬而厚实,并有光泽及脉纹。基生叶质厚,叶形似剑,叶片革质,深绿色,具光泽,带状,长30~50厘米,最长可达85厘米,宽3~5厘米,下部渐狭,互生排列,全缘。 君子兰花葶自叶腋中抽出,若从种子开始养护,一般要达到15片叶时开花。花茎宽约2厘米;小花有柄,在花顶端呈伞形排列,花漏斗状,直立,黄或橘黄色、橙红色。伞形花序顶生,花直立,有数枚

苍耳子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20-90cm。根纺锤状,分枝或不分枝。茎直立不分枝或少有分枝,下部圆柱形, 上部有纵沟,被灰白以糙伏毛。叶互生;有长柄,长3-11cm;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心表,长4-9cm,宽5-10cm,的全缘,或有3-5不明显浅裂,先尖或钝,基出三脉,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被粗糙或短白伏毛。头状花序近于无柄,聚生,单性同株;雄花序球形,总苞片,总苞片小,1列,密生柔生,花托柱状,托片倒披针表,小花管状,先端5齿裂,雄蕊5,花药长圆状线形;雌花序卵形,总苞片2-3列,外列苞片小,内列苞片大,结成囊状卵形,

石莲子的形态特征

莲又名:荷,芙渠,泽芝,水芝,荷花。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道,节部缢缩,上生黑色鳞叶,下生须状不定根。叶圆形,盾状,直径25-90厘米,全缘稍呈波状,上面光滑,具白粉,下面叶脉从中央射出,有1-2次叉状分枝;叶柄粗壮,圆柱形,长1-2米,中空,外面散生小刺。花梗和叶柄等长或稍长,也散生小刺;花直径10-20厘米,美丽,芳香;花瓣红色、粉红色或白色,矩圆状椭圆形至倒卵形,长5-10厘米,宽3-5厘米,由外向内渐小,有时变成雄蕊,先端圆钝或微尖;花药条形,花丝细长,着生

橙子的形态特征

甜橙常绿 橙 小乔木,高2~3米树冠中等大,圆头形或半圆形。分枝多,无毛,小枝呈扁压状的棱角,无刺或稍有刺。叶退化呈单叶状:叶柄长0.8~1.8厘米,叶翼窄,宽2~3毫米,和叶交结处有显明的隔痕;叶片椭圆形,长6~12厘米,宽3~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有不明显的波状锯齿;革质。花萼杯状,3~5裂,裂片卵圆形,先端窄尖;花瓣4~8,通常为5,长椭圆形,长达1.5厘米,宽0.7厘米;雄蕊多数,花丝常数簇愈合着生在花盘上;子房上位,10~13室,每室有胚珠4~8枚,子房近球形。花柱粗大,常早落。

梧桐子的形态特征

梧桐树是一种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树干直,枝肥粗,树皮青色,平滑,芽近圆形,被褐色短柔毛。单叶互生,3~5掌状深裂,长15~30厘米,宽11~20厘米,基部心形,裂片先端渐尖 梧桐子 ,幼时上面具毛,后则光滑,下面被星状毛,咏掌状;叶柄约与叶片等长,被褐色毛。圆锥花序顶生:花单性,细小,淡绿色;萼片5,长约8毫米,外密被淡黄色小柔毛;无花瓣;雄花中的雄蕊柱约与萼片等长,花药约15枚,药室不等,聚合成一顶生的头;雌花子房柄发达,心皮5,基部分离,在其周围常有无柄韵花药环绕着,花柱联合。果为蓇葖果,成熟前心

瓜蒌子的形态特征

⑴栝楼子 卵状椭圆形,扁平,长1.1-1.8cm,宽0.6-1.2cm,厚约3.5mm。表面光滑,淡棕色或棕褐色。沿边缘有1圈不甚明显的棱线,顶端稍尖,有1色浅的短条状种脐,基部印圆或稍偏斜。种皮坚硬,剖开后内表面淡绿色,子叶2片,富油性。气微,味淡,有油腻感。 ⑵双边栝楼子 较大而扁,长1.5-1.9cm,宽0.8-1cm,厚约2.5mm。表面棕褐色,沟纹明显而环边较宽。顶端平截。以个均匀、饱满、油足、味甘者为佳。附注:植物描述,详见词条:栝楼、双边栝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