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胡黄连的副作用

胡黄连的副作用

传统文献《本草纲目》:无毒。临床观察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一般没有不适反应。很苦,剂量稍大,部分病人会有恶心、腹痛、滑肠便稀等反应。长期服用无明显副作用。脾虚慢性腹泻者不宜使用。

不良反应

用量过大。过量服用黄连可出现恶心、呕吐、气短、发痉。常规剂量则较安全。临床上有因腹泻静滴黄连素诱发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症者。应尽量避免使用黄连素针剂。

过敏反应。口服黄连粉或黄连素、注射黄连素均有发生过敏反应。多在用药后几分钟内发生,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胸闷气短、全身皮疹、发热,甚至喉头水肿、神志模糊、血压下降,出现过敏性休克。

药不对证。黄连属大苦大寒之品,泻火力强,易伤阳气。

黄连素的副作用

黄连素的学名叫做“盐酸小檗碱”,是从黄连、黄檗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生物碱。黄连素是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的常用药。黄连素的副作用比较小,但不等于说黄连素没有副作用,医学专家指出,近年来的医学研究及临床实践发现,黄连素主要有如下几种副作用:

黄连素的主要副作用是味苦。剂量过大时对胃有一定刺激,可使胃酸过多,即中医所说“苦败胃”。

黄连素对心率的影响与剂量及给药方式有关,每日口服2克以下,对心率无影响;如静脉点滴,可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引起心率减慢。所以,临床上为了避免副作用的发生,对于溃疡病者,可饭后服药,或将每次剂量适当减少至0.3克;一般不静脉给药,口服剂量不要随意加大,最好不要超过2克。

黄连素的降血糖作用明显,且呈量效关系。但专家指出,服用黄连素降血糖副作用较大,有一定风险,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其主要副作用可能就是横纹肌溶解症及乳酸中毒症。

黄连素最常见的副作用是便秘,大量应用后偶有恶心、呕吐、皮疹及发热,停药后即可消失。

需要指出的是,腹泻后如果口服两三粒黄连素即可见效,大多属于非感染性腹泻或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对于这些与细菌无关的腹泻,黄连素毫无作用。虽然服药后常常症状缓解,但一般与用药无关。虽然黄连素很安全,但有不少人一腹泻就吃黄连素,确实很不必要。

胡黄连的营养价值 抑制真菌

胡黄连中的糖苷部分可减少异丙肾上腺素导致的豚鼠过敏性气管痉挛严重程度。胡黄连水浸液体外对英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


胡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胡黄连的功效

【性味】苦,寒。

《唐本草》:"大寒。"

《开宝本草》:"味苦,平,无毒。"

【归经】入肝、胃、大肠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胆、胃三经。"

《本草汇言》:"入手,足太阴,足阳明、厥阴经。"

【功用主治】清热,凉血,燥湿。治疳疾,惊痫,泻痢,劳热骨蒸,自汗,盗汗,吐血,衄血,火眼,痔瘘,疮疡。

《唐本草》:"主骨燕劳热,补肝胆,明目。治冷热泄痢,益颜色,厚肠胃,治妇人胎蒸虚惊,三消五痔,大人五心烦热;以人乳浸点目甚良。"

《开宝本草》:"主久痢成疳,伤寒咳嗽,温疟,骨热,理腰肾,去阴汗,小儿惊痫,寒热,不下食,霍乱下痢。"

《丹溪心法》:"去果子积。"

《本草正》:"治吐血、衄血。"

用于湿热内蕴、肠胃湿热、呕吐、泻痢等症

配黄芩、大黄等,能治湿热内蕴之证。对湿热留恋肠胃,常配合半夏、竹茹;配木香、黄芩、葛根等以治泻痢。

用于温病高热、口渴烦躁、血热妄行、以及热毒疮疡等

治温病高热、心火亢盛,配伍栀子、连翘等;对于血热妄行,可配伍黄芩、大黄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配伍赤芍、牡丹皮等药同用。此外,黄连还可用于胃火炽盛的中消证,可配合天花粉、知母、生地等同用;涂口,可治口舌生疮。

临床应用

用於骨蒸潮热

胡黄连性寒,入心肝二经血份,有退虚热,除骨蒸,凉血清热之功。治阴虚劳热骨蒸,常与银柴胡、地骨皮等同用,如清骨散。

用於小儿疳热

胡黄连既能除小儿疳热,又能清胃肠湿热,故可用於小儿疳积发热,消化不良,腹胀体瘦,低热不退等症,常与党叁、白术、山楂等同用,如肥儿丸。

用於湿热泻痢、痔疮肿痛

胡黄连苦寒沉降,功似黄连,善除胃肠湿热及下焦湿火蕴结,为治疗湿热泻痢及痔疮肿痛的良药。

胡黄连的作用

保肝利胆作用

胡黄连苦苷I等体外对补体介导的原代培养小鼠肝细胞毒性有抑制作用。胡黄连苦苷Ⅱ及其有关苷类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对大鼠有利胆作用。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胡黄连根和根茎水提物对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均有抑制作用,对游走抑制因子的产生则有兴奋作用。

抗溃疡

对吲哚辛所致大鼠胃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作用强度与西米替丁相当。

抑制胃酸分泌

可明显减少胃液分泌量,P<0.01; 作用强度与西米替丁相当。

保护胃粘膜

明显抗盐酸乙醇氢化钠、阿司匹林等所致大鼠急性为粘膜损伤。

抗炎镇痛

用热板法、扭体法试验,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抑菌

对金葡、霍乱弧菌、乙型链球菌作用较强,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作用较弱。

其他作用

胡黄连中的糖苷部分可减少异丙肾上腺素导致的豚鼠过敏性气管痉挛严重程度。胡黄连水浸液体外对英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

黄连的副作用和使用禁忌

黄连,是一种常用中药性,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及大肠经,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之功效作用。黄连的应用比较广,凡湿邪、热邪均可用黄连清之。但黄连及其制品黄连素等有时会发生不良反应出现副作用,具体如下:

1、药疹:常见于四肢及躯干部皮肤出现散在的、针尖大小、压之褪色的红色丘疹。可服扑尔敏4毫克,泼尼松10亳克,葡萄糖酸钙1.0克,日三次或防风通圣散(或丸)6克,日三次。

黄连的副作用和使用禁忌 黄连正确的使用方法

2、药敏性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突感头晕、舌麻、咽喉不适、脸肿,面部及四肢起荨麻疹,瘙痒异常。可口服赛庚定2毫克,日三次;静滴10%葡萄糖500毫升,加氢化考的松100毫克,10%葡萄糖酸钙10毫克,维生素C1.0克;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Bt、维生素B:,密切观察,对症治疗。

3、过敏性紫癜:全身密布粟粒大小浅红色斑点,压之不褪色,部分融合成片,呈对称分布。诊断为过敏性紫癜,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可口服赛庚定4毫克,维生素C200毫克,芦丁20毫克,安络血2.5毫克,日三次或吡哌酸0.25克,日三次。

4、药敏性休克:主要表现为胸闷、憋气、出冷汗、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应立即停药,迅速肌注肾上腺素1毫克,苯海拉明40毫克;静滴5%葡萄糖盐水500毫升及10%葡萄糖溶液500毫升,加氢化考的松200毫克,密切观察血压。用药后休克可很快纠正。

5、头晕、心慌、气短、关节痛:表现为突感头晕、心慌、全身关节痛。应立即停药,进行抗过敏治疗。可静推25%葡萄糖50毫升加10%葡萄糖酸钙10毫升、维生素C0.5克、地塞米松5毫克,缓慢推入,并辅以其他对症治疗。

6、黄连及黄连素引起致敏反应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特异性体质及高度过敏者较易产生不良反应,故对此类病史患者要注意,慎重给药。研究发现,引起不良反应的多为黄连素注射剂,故在应用注射剂时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且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良反应,及时停药,立即进行抗过敏治疗。另外,动物实验表明,黄连素低血钾状态时更易引起狗心脏停跳及呼吸停止,其剂量为正常状态时的四分之一,故在对低血钾病人使用黄连及其制品时应慎重。

【中药黄连的药用使用禁忌】:

本品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肾泻,慎服。

1、《本草经集注》:恶菊花、芜花、玄参、白鲜;畏款冬。

2、《药性论》:恶白僵蚕,忌猪肉。

3、《蜀本草》:畏牛膝。'

4、《纲目》:黄连大苦大寒,用之降火燥湿,中病即当止,岂可久服,使肃杀之令常行,而伐其生发冲和之气乎?

5、《本草正》:黄连善泻心脾实火,虚热妄用,必致格阳,故寇宗荧日:虚而冷者,慎勿轻用;王海藏日:夏月久血痢不用黄连,阴在内也。

6、《本草经疏》:凡病人血少气虚,脾胃薄弱,血不足,以致惊悸不眠,而兼烦热躁渴,及产后不眠,血虚发热,泄泻腹痛,小儿痘疮,阳虚作泄,行浆后泄泻,老人睁胃虚寒作泻,阴虚人天明溏泄,病名肾泄,真阴不足,内热烦躁诸证,法咸忌之,犯之使人危殆。

7、《本草新编》:黄连,味苦,寒,可升可降,阴也,无毒。入心与胞络。最泻火,亦能入肝。大约同引经之药,俱能入之,而入心,尤专经也。止吐利吞酸,善解口渴。治火眼甚神,能安心,止梦遗,定狂躁,除痞满,去妇人阴门作肿。治小儿食土作疳,解暑热、湿热、郁热,实有专功。

胡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2.清热消疳

胡黄连既能除小儿疳热,又能清胃肠湿热,故可用於小儿疳积发热,消化不良,腹胀体瘦,低热不退等症,常与党叁、白术、山楂等同用,如肥儿丸。


胡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3.除湿止泻

胡黄连苦寒沉降,功似黄连,善除胃肠湿热及下焦湿火蕴结,为治疗湿热泻痢及痔疮肿痛的良药。


黄连的副作用

中药成份复杂,药理作用更是复杂,现在的技术水平还不能准确的说明黄连的不良反应。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的副作用小。

黄连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拉肚子,影响到肠胃的运化功能,从而会影响到食欲,导致消化不良。除非体内有实热,否则慎用。

黄连具有着清热解毒以及消炎作用,对于大肠杆菌等都具有着抑制作用。可以泡水喝,但是对于脾胃虚寒的人不宜服用,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因为是苦寒之品。

一般中病既止不宜久服,最好饭后服用。黄连的用量病轻者每日2-3克,病重者每日5-6克。儿童脾胃功能不健全,不可盲目服用黄连。

相关推荐

黄连素的作用

一、抗病原微生物作用1 、抗菌作用;2 、抗病毒作用;3 、抗原虫;4 、抗毒作用。二、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 、抗心律失常;2 、降低血压;3 、正性肌力;4 、临床报道黄连素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三、 降血糖作用 大量的药理及临床研究证实,小檗碱不仅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而且对糖尿病人伴有的合并症高血压血栓形成等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四 、抗炎作用。五、 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六、 增强免疫功能。七

牛黄副作用

牛黄是什么呢,其实牛黄不就是牛的胆结石而已,但是你可别以为胆结石是病所以牛黄就有害,那么你可就错了,牛黄可是非常珍贵的药材,牛黄的作用是数不胜数,我们可以用牛黄来解毒,用牛黄来治疗中风,用牛黄来医治口舌生疮,咽喉疼痛等疾病。牛黄既然有那么多的功效和作用,那么牛黄是不是就无毒无害呢,其实不是这样的,牛黄孕妇是最不能接触的,因为牛黄对于肝脏有一定的损害。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牛科动物牛干燥的胆结石,在胆囊中

柴胡的副作用

是药就有三分毒,而柴胡既然是药物,那在用药方面肯定会受到它副作用的影响。柴胡的副作用有哪些?柴胡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剂量稍大,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腹胀、倦怠等反应。使用柴胡制剂会有哪些不良反应?(1)口服柴胡制剂后可有倦怠、嗜睡、食欲减退、腹胀等。(2)柴胡注射液肌注或静滴可致变态反应:主要有过敏性休克、急性肺水肿等。临床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悸、大汗淋

胡桃肉的副作用

胡桃肉的副作用本品甘温,阴虚火旺、痰热咳嗽及便溏者均不宜服。食疗应用肾虚腰痛,可用胡桃仁60g,切细后,注以热酒,另加红糖调服。阳痿遗精者,可用生核桃仁60g,1天服完,连服月余。小便频数者,用胡桃煨熟,临睡前嚼食,以温酒送服。肺肾不足气喘者,用胡桃肉、人参各6g,水煎服。肠燥便秘时,用胡桃肉4~5枚,睡前拌少许蜜糖服食。尿路结石者,可用胡桃仁120g,用食油炸酥,加糖适量,混合研磨,使成乳剂或膏

黄连素的作用

黄连素,学名“盐酸小檗碱”,是从黄连、黄檗中提练出来的一种生物碱,对多种细菌,特别对痢疾杆菌作用最强,通常用于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疾病。黄连素的作用:1、黄连素是众多治疗腹泻药物中最为大家熟知、价格便宜、服用简单、携带方便的药物之一。2、黄连素具有显著的抗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降低胆固醇、抗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改善胰岛素抵抗、抗血小板、抗炎等作用。3、黄连素能对抗病原微生物,对多种细菌如痢疾

小柴胡的副作用

柴胡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具有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等功效。广泛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胸胁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等症。临床上以柴胡为主的制剂也日益增多,如正柴胡饮胶囊、柴胡滴丸、小柴胡颗粒、大柴胡颗粒、柴胡舒肝丸等。但是,柴胡制剂在使用过程中也有配伍及用药禁忌等。柴胡的功效与副作用柴胡毒副作用:柴胡主要成分柴胡皂苷能导致肾上腺肥大、胸腺萎缩,使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有肾毒性,

柴胡的副作用

一、口服柴胡制剂后可有倦怠、嗜睡、食欲减退、腹胀等。二、柴胡注射液肌注或静滴可致变态反应:主要有过敏性休克、急性肺水肿等。临床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悸、大汗淋漓、四肢发凉、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发绀、两眼酸胀、腹痛、腹泻、左面颊部见褐色斑块、周围微红、瘙痒及全身有淡红色的大小不等的风团。严重时脉搏细弱、体温骤降、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以及溶血反应,个别患者有意识丧失,甚至心跳停止。三、含有柴胡的中成药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黄连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现代研究提示黄连有以下作用:1.抗病原微生物:包括抗菌作用( 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

猪肉哪些人可以吃哪些人不宜吃

一般人都可以吃,适宜阴虚、头晕、贫血、大便秘结、营养不良之人、燥咳无痰的老人、产后乳汁缺乏的孕妇。体胖、多痰、舌苔厚腻者慎食、患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者忌食猪肉。凡有风邪偏盛之人应忌食猪头肉。猪肉忌与乌梅、大黄、桔梗、黄连、首乌、苍耳、胡黄连等中药及羊肝、龟肉、驴肉、马肉、甲鱼一同饮食。烧焦的猪肉千万不可吃。食用猪肉后忌饮用大量的茶水,因为这样不但容易造成便秘,而且还增加了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的吸

柴胡的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中含有一种意思就是每种药物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具有解肝郁气滞功效的柴胡疏肝散也不例外。即使柴胡疏肝散的功效不少,也是符合大多数人服用,但是在服用之前,还是建议能够了解这味药究竟有哪些副作用为好。当然,要了解柴胡疏肝散的副作用的话,就要从柴胡疏肝散的组成药材的副作用来看。柴胡疏肝散的组成药材中包含着陈皮、柴胡、枳壳、川芎、香附、芍药、甘草等,这些药材大多数都是属于比较温和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