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什么是心肌梗死

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又叫心肌梗塞,是指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

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专家带您全面了解心肌梗死

一、心肌梗死的病因

临床医学发现,90%以上的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的血栓的形成,逐渐形成的血栓导致了动脉血液不能及时回流给心肌提供营养,久而久之就会诱发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过度劳累、情绪激动、休克脱水、心率失常等等都会诱发心肌梗死。

二、心肌梗死的分类

1、区域性心肌梗死:累及心室壁全层,梗死部位与闭塞的冠状动脉支供血区一致,梗死面积大小不一,多在2.5~10cm2之间。

2、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梗死仅累及心室壁内层1/3的心肌,并波及肉柱及乳头肌,常为多发性、小灶状坏死,不规则地分布于左心室四周,严重者融合或累及整个左心室内膜下心肌引起环状梗死。

三、心肌梗死的征兆

突然加重并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心绞痛发作,服用缓解心绞痛的药物不起作用,疼痛过程中伴有恶心呕吐和大汗淋漓、心动过缓,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呼吸困难、休克昏厥等都是心肌梗死的发病征兆,大家要提高警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造成血栓的出现,长期下去就会让冠状动脉堵塞,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心肌梗死,让心肌无法正常的供血,从而就会导致心肌坏死,让我们的健康受到影响,因而,赶走疾病、防治心肌梗死势在必行。

心肌梗死的急救治疗措施

临床上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包括静息或用力时胸骨后剧烈疼痛或上肢、下颌、上腹部的不适感持续20分钟以上不缓解,有时伴呼吸困难、大汗、恶心或晕厥。这些症状并非心肌梗死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因而常被误诊。心肌梗死有时表现为不典型症状需要做客观实验室检查才能确诊。

心肌梗死是指由缺血时间过长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是心肌灌注供给与需求失衡的结果,心肌缺血在临床中常可通过患者的病史、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改变而发现。心肌梗死有时表现为不典型症状,甚至没有任何症状,仅能通过心电图、心脏标志物升高或影像学检查发现。

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心肌梗死前先兆心肌梗死前先兆界定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过渡型。其心绞痛是心肌急剧的和暂时的缺血与缺氧引起的临床症状,具有发作性的临床特点。经临床及心电图、血清酶学检查都不能证实有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驱疾病。 心肌梗死前先兆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引起的灶性坏死,心肌细胞的损伤较缓慢,散在缺血性心肌营养不良,镜下可有粟粒性坏死灶。这类病人心绞痛持续时间10~15min,有可能短期发生心肌梗死,临床上一般分为3种类型。

(1)无症状患者,休息或夜间反复出现15~30min或更长时间的持续性心绞痛。阵发性或进行性加剧,这些患者无论在临床或心电图方面都没有心肌梗死的表现(初发型心绞痛)。

(2)既往有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比过去频繁,发作持续时间也较久者,硝酸甘油疗效差(恶化型心绞痛)。

(3)在发生心肌梗死后(陈旧性心肌梗死),经过一个阶段无痛期后,在休息时反复出观心绞痛发作。心绞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和心动过速,或伴有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血压大幅度波动等,同时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明显抬高(变异型心绞痛)或压低,T波倒置或增高“假性正常化”)。心肌梗死前先兆常为急性心肌梗死前的临床表现,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兆,应早期进行防治。安静卧床休息时的心绞痛发作,虽然可有暂时性及可逆性,但多数是心肌梗死前先兆,有报道在3个月内发展到急性心肌梗死者占15%~31%。因此,对劳累型心绞痛患者,休息心绞痛发作出现时,应考虑到心肌梗死前先兆,决不可忽视,应警惕近期内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及时积极治疗,尽量防止发生大面积心肌梗死。老年人心肌梗死的前兆表现多不明显,有人认为1/2左右的病例在发生心肌梗死前1~2周内有先兆症状,但其症状不典型者多。有人报道,老年人心肌梗死,梗死面积的直径大于5cm以上者,48%有疼痛症状。

2.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心肌梗死发生后.多数病例主要表现是急性心肌缺血及坏死引起的剧烈疼痛,其次是休克、左心衰、心律夫常等.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症状随梗死的大小、部位、发展速度和原来心脏的功能情况等而轻重不同。

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一般过去都叫做心肌梗塞,这种病都是急的。我们一开始曾经讲过慢病它是慢病发展到一个急性心肌梗死,而它本是可以急性发作非常重,那么为什么叫急性心肌梗塞,不叫心肌梗死呢?那个时候有个讲究,就是说有死是对患者一个不良刺激容易引起哎呀我心肌都死了,我人也活不了了,为了保护病人的医疗制度。我们就把它叫做心肌梗塞也符合实际情况。

这冠状动脉有东西把它堵塞了,没有血液供给了那就是心肌梗塞了,后来不知道怎么搞的又叫做心肌梗死了。我也弄不懂,所以现在我们还叫心肌梗死那么心肌梗死一般来说,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的后果。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严重的一种病。急性心肌梗死得了以后,如果妥善的处理,很快就送到医院很快的送到监护病房,如果说他没有危险的并发症,心肌梗死的病人呢照样能活下来。

心肌梗塞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劳累

过度疲劳和连续紧张的劳累等是心肌梗死的诱发因素之一,专家表示劳累都可使心脏的负担明显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造成心肌短时间内缺血、缺氧,发生心肌坏死——心肌梗死。

激动

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而诱发。据报道,美国有一个州平均每10场球赛,就有8名观众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暴饮暴食

周末、节假日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较高。进食大量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寒冷、低温

这也是常见的心肌梗死的诱发因素之一,专家介绍,突然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应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在冬春寒冷季节,持续低温、大风、阴雨天气,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较高。

什么是陈旧性心肌梗死

陈旧性心肌梗死是什么呢?急性心肌梗塞(简称AMI)是指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相应的心肌细胞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性坏死,按病情发展过程,心肌梗塞发生8周以上者称为陈旧性心肌梗死(简称OMI)。

病人既往可有急性心肌梗塞史,也可因急性期症状轻或完全无症状而自愈。病人已经没有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及血清心肌酶学改变,心电图仅有持久不变的异常Q波或QS波,ST-T可正常或呈慢性心肌供血不足,是心肌梗塞后修复而纤维化的一种残留的心电图改变。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诊断标准,陈旧性心肌梗塞常根据肯定性心电图改变,没有急性心肌梗塞病史及酶变化而作出诊断。如果没有遗留心电图改变,可根据早先的典型心电图改变或根据以往肯定性血清酶改变而诊断。

心肌梗死90%以上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血栓形成而引起的,较少见于冠状动脉痉挛,少数由栓塞、炎症、畸形等造成管腔狭窄闭塞,使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达1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坏死。心肌梗死发生常有一些诱因,包括过劳、情绪激动、大出血、休克、脱水、外科手术或严重心律失常等。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什么是陈旧性心肌梗死,我们知道陈旧性心肌梗死是心肌梗死里面的一种,一般认为患上心肌梗死八周以上的患者就会被认为是陈旧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各期心电图特点是什么

心电图是医生诊断心肌梗死的重要手段,当发生心肌梗死后,心电图就会发生异常,但是心肌梗死在各期的心电图特点是不一样的,那心肌梗死各期心电图特点是什么呢?

下面我们就来共同了解一下心肌梗死各期心电图特点。

1. 超急性期亦称超急性损伤期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数分钟后,首先出现短暂的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心电图上产生高大的T波,以后迅速出现ST段呈斜型抬高,与高耸直立T波相连。

由于急性损伤性阻滞,可见QRS振幅增高,并轻度增宽,但尚未出现异常Q波。这些表现仅持续数小时,临床上多因持续时间太短而不易记录到。此期若治疗及时而有效,有可能避免发展为心肌梗死或使已发生梗死的范围趋于缩小。

2.急性期充分发展期

此期开始于梗死后数小时或数日,可持续到数周,心电图呈现一个演变过程。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抬高显著者可形成单向曲线,继而逐渐下降;心肌坏死导致面向坏死区导联的R波振幅降低或丢失,出现异常Q波或QS波;T波由直立开始倒置,并逐渐加深。坏死型的Q波、损伤型的ST段抬高和缺血型的T波倒置在此期内可同时并存。

3.近期亚急性期

了解心肌梗死各期心电图特点,必须要认识亚急性时期的特点。出现于梗死后数周至数月,此期以坏死及缺血图形为主要特征。抬高的ST段恢复至基线,缺血型T波由倒置较深逐渐变浅,坏死型Q波持续存在。

4.陈旧期愈合期

常出现在急性心肌梗死3-6个月之后或更久,ST段和T波恢复正常或T波持续倒置、低平,趋于恒定不变,残留下坏死型的Q波。理论上异常Q波将持续存在终生,但随着瘢痕组织的缩小和周围心肌的代偿性肥大,其范围在数年后有可能明显缩小。小范围梗死的图形改变有可能变得很不典型,异常Q波甚至消失。

上述内容就是心肌梗死各期心电图特点介绍,大家在看过之后是否了解了呢?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对诊断心肌梗死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医生要求您做心电图时,您最好能积极配合。

相关推荐

改掉六习惯远离心肌梗死

吸烟、大量饮酒 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心肌梗死以及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我们还了解了心肌梗死的病因,其实导致心肌梗死出现的原因有很多种,有因为过劳或者便秘导致的心肌梗死,也有因为吸烟和大量饮酒或者暴饮暴食导致的心肌梗死。 便秘 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必须引起老年人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 寒冷刺激 突然的温度变化也会造成心肌梗死的。因为在气候转变的时候,很多人都不能及时的

室壁瘤如何引起的

室壁瘤对于患者来说影响很大的,这种病会严重干扰到患者的正常生活,而且还会有生命危险,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此病的病因。 室壁瘤心肌梗塞的一种并发症,发生心肌梗塞后此部分心肌失去子弹性,受心室内血液压力的影响逐渐膨出,形成瘤样而得名。由于心室壁出现瘤样膨出而失去了收缩能力,常可引起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复发及严重心律紊乱等,甚至发生室壁瘤破裂。 患者在得了急性心肌梗死后,如果患者没有及时治疗,就会使梗死心肌组织坏死、室壁变薄、收缩力丧失,心肌在愈合过程中被结缔组织替代,形成薄弱的瘢痕区,心脏收缩时此区呈反向运动

心肌梗塞和心肌梗死的区别

其实心肌梗塞和心肌梗死同一种病,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的一支或者几支堵塞了,时间长了就造成局部心肌坏死,其实在老年人超过60岁以上的几乎100%出现冠状动脉的某个属支堵塞过。 心肌梗塞某部分冠脉心肌长时间发生缺血缺氧,进而引发心肌细胞坏死的疾病,属于冠心病中危险程度很高的一大分型。心肌梗塞与心肌梗死有区别吗?针对这一问题,下面就请跟随上海远大心胸医院成人心脏外科中心肖亦敏主任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心肌梗塞与心肌梗死并没有什么区别,所指的同一种疾病。心肌梗死又称为心肌梗塞,部分原因为了缓解患者的紧张和恐

三甲医院治心肌梗死要多少钱

心肌梗死(又名心肌梗塞)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疾病的治疗原则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塞扩大,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尽量使病人不但能渡过急性期危险阶段,而且康复后还能保有较多有功能的心肌,维持较有效的生活。 其实,即使在同一家医院进行治疗,不同患者的治疗费用也不同的,主要受

怎么预防心肌梗死 及时就医

当天气突然变冷,患过心肌梗死的病人无端出现持续性剧烈胸痛、胸闷、憋气、出汗、疲乏、头胀、恶心、呕吐或心绞痛突然频繁发作、疼痛加重、时间过长以及近期出现心律失常等情况时,则很可能心肌梗死再度发生的先兆,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室壁瘤怎么引起的

按病理解剖分: (1)真性室壁瘤,急性心肌梗死时,梗死心肌组织坏死、室壁变薄、收缩力丧失,心肌在愈合过程中被结缔组织替代,形成薄弱的瘢痕区,心脏收缩时此区呈反向运动,膨出呈袋状、囊状或不规则状,腔内无肌小梁,与周围正常心肌组织界限清楚。在心脏收缩与舒张期均见膨出,则称解剖性真性室壁瘤;如梗死区心肌不完全性坏死,愈合过程中仅局限性纤维化,与周围正常心肌组织界限不清,腔内可见肌小梁结构,这种膨出只在收缩期出现,则称功能性真性室壁瘤。 (2)假性室壁瘤,心肌梗死急性期,室壁破裂,破口周围由血栓堵塞或粘连,瘤壁

上吐下泻没准心梗了

上吐下泻貌似感冒 可能心梗来袭 春天气温变化幅度最大、冷暖最不稳定的季节,也最易复发疾病和增添新病的时节。每年2~4月心肌梗塞的一个发病高峰期。 郑大一附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许予明解释,“大约有1/3的心梗可以毫无疼痛感,或症状类似于胃肠炎、感冒、牙病、咽炎、颈椎病等,而患者恰恰容易忽视这些信号,延误病情”。 52岁的老马近日不知道中了什么“邪”,突然间开始上吐下泻,吃了几天药,但丝毫不见效,整个人也显得无精打采。 他在家人的陪同下去医院作了检查,结果却让家人吓出了一身冷汗—心梗3项指标严重超标,

心肌梗死类型有哪些

第一,急性心肌梗塞。有2/3的患者在发病前数天就会有先兆的症状,最常见的表现就心绞痛,有的患者还会出现上腹疼痛、胸闷、憋气的症状。患者会突然发生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 第二,无痛性心肌梗塞。对于这种类型最常见的症状就上腹部闷、恶心、呕吐、胸闷、低血压状态。 第三,心房心肌梗死。这比较典型的类型,可以通过心电图来进行观察,心肌梗塞的表现,有部分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 第四,心肌梗死后心包炎。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之后,在十天之内就会出现心包炎的症状。主要的症状就胸痛,伴随着发热。 第五,老年

心绞痛的6大常见类型

1.初发型:指患者过去未发生过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初发后不到一个月。少数患者可能发展为恶化型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2.恶化型:亦称进行型,指原有稳定型的患者,在3个月内疼痛的频度、程度、诱因经常变动,并进行性恶化,疼痛加剧,时间延长,可超过10分钟,用硝酸甘油后也不能立即完全消除,表明冠状动脉病变有所发展,可发展为心肌梗死。 3.卧位型:属于不稳定心绞痛中发病急、危险性较大、预后较差的一种,它在休息时或熟睡时发生的心绞痛,发作时间较长,症状也较重,疼痛剧烈难忍,患者烦躁不安,服硝酸甘油疗效不明显,可

心绞痛有六种典型的分类

1、初发型 指患者过去未发生过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初发后不到一个月。少数患者可能发展为恶化型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2、恶化型 亦称进行型,指原有稳定型的患者,在3个月内疼痛的频度、程度、诱因经常变动,并进行性恶化,疼痛加剧,时间延长,可超过10分钟,用硝酸甘油后也不能立即完全消除,表明冠状动脉病变有所发展,可发展为心肌梗死。 3、卧位型 属于不稳定心绞痛中发病急、危险性较大、预后较差的一种,它在休息时或熟睡时发生的心绞痛,发作时间较长,症状也较重,疼痛剧烈难忍,患者烦躁不安,服硝酸甘油疗效不明显,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