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蓝光危害眼睛健康
屏幕蓝光危害眼睛健康
现在的手机越来越智能化,而且越来越时尚,现在的手机几乎是蓝光设置,这样看上去手机有一种非常时尚和奇妙的感觉,因此,这种蓝光技术也被广泛的运用到各个领域,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虽然这种蓝光给人们带来时尚的享受,但是它对我们眼睛的健康却是有危害的。
有相关的数据调查统计表明,自从1973年第一部手机问世到现在,全球有超过50%的人早上睁眼后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然而根据最新的医学研究显示,无论是平板电脑显示器还是手机荧幕的背景光源都含有异常高能蓝光,这种蓝光能直接穿透晶状体到达视网膜,并伤害视网膜,尤其会增加黄斑区病变机率,严重者更会失明!
而因此世界卫生组织爱眼协会曾发出橙色预警:“蓝光辐射对人类的潜在隐性威胁,将远远超过苏丹红、三聚氰胺、SARS、H1N1病毒的破坏性,无形中吞噬人的双眼。那么屏幕的蓝光为什么会危害眼睛健康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其中原因吧。
科学家也做了这方面的实验,据科学试验发现,蓝光射入眼睛的程度和数量和年龄有这很大的关系,而从7到19岁时,蓝光射入眼底视网膜约为85%,也就是预示着年轻人吸收蓝光的比年龄大的人更多,而青少年眼睛的晶状体特别清澈,对蓝光调节过滤能力较弱,所以,蓝光很容易诱发青少年眼底视网膜的病变,而一旦出现眼底视网膜的病变,就会诱发很多眼睛的疾病。根据这样的研究表明,蓝光对眼睛存在最大风险和最大伤害的时期就是青少年时期。
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都已经在用手机和电脑,而且很多人已经成为一种迷恋,这样的结果就会导致年轻的一代眼睛的健康成为一种危机,的确,现在的现象就是很小的年纪就近视眼,就斜视,就闪光,这些眼睛的疾病跟我们现代化的通讯和沟通工具都有这密切的关系。
现在一般上学的孩子都会人手一部手机,但是,手机不仅仅是和父母联系的工具,也会成为孩子们玩游戏的工具,因此,是很难避免孩子们不接触手机的,只是目前很多家长对手机给孩子眼睛带来的伤害认识还不足,科学家通过这个实验就是想告诉更多的家长,为了孩子眼睛的健康,请他们远离手机。
还有一个现象家长们也不能忽视,现在几岁的孩子就开始玩手机或者平板电脑,这些都是有蓝光的,孩子的眼睛更是难以承受这种蓝光的射入的伤害,所以,请爱孩子的家长们不要经常让他们玩手机和平板。
晚上看手机开灯好还是不开灯好
当然开灯好。
关灯玩手机这件事,轻则视疲劳、结膜充血、干眼症,严重的话青光眼。
我们的瞳孔是用来调节光线进入的,当人处于黑暗环境时,瞳孔会不自觉的放大,以放进来更多的光线。
在关灯时,虽然屏幕会亮,但瞳孔仍会属于散开的状态,这时候的屏幕会格外的“刺眼”,即便你调成什么蓝光模式、护眼模式也没有用。这种关灯看屏幕的行为,会直接导致眼压升高。而眼压升高,是导致青光眼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可能诱发继发性青光眼。
总地来说,关灯后玩手机对眼睛伤害还是挺大的,强烈建议大家睡前别玩手机,实在忍不住要玩,最好买一个台灯。
蓝光的主要来源
蓝光大量存在于电脑显示器、荧光灯、手机、数码产品、显示屏、LED等光线中,该波长内的蓝光会使眼睛内的黄斑区毒素量增高,严重威胁我们的眼睛健康。[1]
日常生活蓝光随处可见,但接触到的有害蓝光主要来源为LED液晶屏幕。如今液晶显示屏采用的都是LED背光。由于背光需要白光的效果,所以业界使用蓝色LED混合黄色荧光粉来形成白光。[2] 由于蓝色LED是一个主体硬件,因此这种白光中的蓝色光谱就拥有一个波峰,从而形成了我们所说的有害蓝光伤眼的问题。[1]
LED液晶电视作为客厅娱乐的主要载体,大部分家庭选择晚上睡前看电视,甚至不少民众会在看电视时关上灯光,加之闪屏等因素,导致有害蓝光对眼睛造成伤害。[2] 而且由于看电视时间较长,那么受到的伤害也就更深了。由于有害蓝光对眼睛的伤害是日积月累的,因此电视蓝光对眼睛的伤害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青少年儿童。[1]
人类生活已经离不开显示屏幕,也离不开电视。[3] 有害蓝光主要来源为LED液晶屏幕,它惯用的蓝色LED背光技术形成了我们所说的有害蓝光伤眼的问题。[3] 而随着无有害蓝光辐射的OLED有机电视成为新选择。[3]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全称“有机发光二极管”,是一种显示屏幕技术。OLED有机电视的屏幕面板每一个像素点都能独立自发光,不需要背光源。[2] OLED有机发光体有3317万个固体微粒,能自动发光,只要向电极中输入电压,激发层就能产生所需要的彩色光,产生的蓝色光波段主要集中在460nm处,而非波长在400nm-450nm之间的有害蓝光,能量较小,对人眼危害微乎其微。
长时间玩手机怎么保护眼睛 屏幕蓝光能量强埋下眼睛损伤伏笔
由于屏幕存在波长短、能量强的蓝光,长时间接触可能造成眼睛疲劳与睡眠失调,还可能伤害视网膜黄斑部,使得视力受损。随着3C产品普及,长时间使用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已是常态,不仅会关灯看手机,甚至连走路也盯着手机不放,都埋下眼睛损伤的伏笔。
大家都知道紫外线会对健康构成威胁,却往往忽略太阳光及屏幕中的另一种光谱「蓝光」,紫外线能被眼角膜及水晶体过滤,但是蓝光无法被过滤,并能穿透眼球直达黄斑部与视网膜,更令人恐惧的是「眼睛光线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因此,提升眼睛的抗氧化力、改变用眼习惯以及均衡饮食,是保护灵魂之窗重要对策。
眼干眼涩眼疲劳10个解决方法
1.休息一下:
每隔15分钟让眼睛休息一下,同时看看远处让眼部肌肉放松。(这很难做到,慢慢养成习惯吧~)
2.试着用手捂住眼睛:
这是属于眼睛的冥想,首先闭上眼睛,将手掌盖在眼睛上方,然后深呼吸放松眼部,一并舒缓肩颈压力。
3.经常眨眼:
从事密集度高的电脑工作时,你会渐渐忘记眨眼,使眼球越来越干涩。每10-15秒眨眼一次,这样可以让氧气和营养物质滋润眼球及角膜,而眼泪也会使视线清晰。
4.使用防蓝光的眼镜:
配戴防蓝光眼镜并距离屏幕50-70公分观看,能减轻眼睛对焦上的负担。
5.保持屏幕明亮:
这将降低屏幕闪烁的情形,减少眼睛疲劳。此外,较亮的屏幕也会让瞳孔收缩,使焦点落在更适当的范围。
6.夜间应减少蓝光:
哈佛大学研究指出,夜晚时,蓝光会降低褪黑激素水平,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甚至造成糖尿病、肥胖、癌症等疾病发病率增加。晚上使用电脑时,可以使用护眼宝的夜间模式。
7.补充维生素、矿物质:
眼睛是人体内需要最多能量的器官之一,因此要为它们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如维生素A、C、E、B及锌。
8.顺势疗法(Homeopathy):
最常见的顺势疗法是观赏植物「芸香」,借以放松因长时间盯着电脑而紧绷的眼部肌肉。
9.增加光线:
使用电脑时一定要开一盏灯,黑暗中盯着屏幕只会加速眼睛疲劳。可以考虑买靠谱的护眼灯,或者直接使用白织灯,白织灯的发光原理和普通的LED灯不同,不伤眼。
10.检查你的电脑屏幕:
上面提到过,与屏幕保持50-70公分是最好的,而且它不能有眩光,蓝光量太大的话,就容易造成色散和眩光。
长时间玩手机的害处
现阶段的年轻人恐怕过不了没有手机的日子吧?!尤其是智能机越来越普遍的今天,大多数人都沉迷于手机玩游戏、看视频、刷微博。那么,长时间用手机,对眼睛有什么危害呢?一起来了解吧。
玩游戏易得干眼症
玩游戏时,屏幕上不断闪烁的光影会对眼睛造成持续的刺激,当眼睛不停地捕捉这些光影时,就会使眼睛感到特别疲劳。注意力太过集中,自然眨眼次数大大减少,对眼球表面的泪膜层造成损害,从而加剧眼睛的疲劳和干涩、刺痒等感觉,甚至出现眼睛刺痛、流泪、畏光等不适症状,发生干眼症。
易致视疲劳
长时间用眼本身就容易造成视疲劳,聚精会神地盯着手机屏幕时,屏幕上不断变换的光影又会对眼睛造成持续的刺激,当眼睛不停地捕捉这些光影时,就会使眼睛特别疲劳。
尤其当周围环境暗,而手机屏幕亮时,对眼的损害尤其大,常次以往就会导致视力下降,近视度数加深等问题。
低头玩手机易患结膜炎
长时间玩手机,特别是在颠簸的车上低头看手机,会对眼睛的结膜造成伤害。因为长时间保持固定低头的姿势,容易使血液流向眼睛,导致结膜血管轻度充血,睑结膜也容易发生轻度乳头增生及形成滤泡等。起初,可能会有眦部(眼角)皮肤潮红、湿润、结痂的现象,如果不注意,则会诱发结膜组织的慢性炎性病变,造成慢性结膜炎。
引起眼睛干涩、刺痒
智能手机一般屏幕大、亮度高,屏幕上集中了太多的资讯,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时,屏幕上不断变换的光影会对眼睛造成持续的刺激,当眼睛不停地捕捉这些光影时,就会对眼球表面的泪膜层造成损害,从而加剧眼睛的疲劳、干涩、刺痒等感觉,甚至使眼睛有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出现。
导致青少年近视
专注于手机游戏时,由于手机上的字和图片都较小,眼睛会不知不觉地离手机屏幕越来越近,长此以往,很容易诱发近视眼,特别是18岁以下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近距离使用手机,屏幕产生的热效应也会对眼睛的健康造成威胁。
专家建议在使用电脑和手机浏览信息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眼睛与手机之间应保持30厘米左右的距离。
2、光线强弱要适度,应从左前方射来,以免阴影妨碍视线。
3、浏览时间不宜过长,不要躺着,每次40至50分钟后休息10至15分钟,闭眼或远眺。
4、不要让眼部肌肉过度疲劳或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5、加强视力训练,坚持做眼保健操。
6、注意营养补充,尤其是维生素B和矿物质的补充。
7、由于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建议他们使用功能简单、屏幕大小合适的手机。
电脑辐射对眼睛的伤害
蓝光辐射
。这些液晶显示屏为了增加清晰度,除了靠屏幕背后的光管提高亮度外,还普遍使用了经过特别“擦亮技术”使显示屏表面看起来像装了块 玻璃一样,显得很有质感,而且还提高了屏幕的色彩对比度及饱和度。长期使用这种显示屏的消费者,很容易被光线“ 刺伤”,并产生眼睛疲倦的症状,慢慢地还会引起视力下降和头痛的健康问题。这些“不合适 的光”持续照射我们的眼睛,会引起功能失调,尤其是LED灯,电脑屏幕等发出的光,里面含有大量不规则频率的高能短波蓝 光, 这些 短波蓝光具有极高能 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蓝光照射视网膜会产生自由基,而这些自由基会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上皮细胞的衰亡会导致光敏细胞缺少养分从而引起视力损伤,这些“不适当的光”是很大 一部分老年失盲-黄斑病(AMD)的罪魁祸首。
微波辐射
人的眼睛受电磁波的伤 害 早在50年代已有报道。美国报道了雷达站的工作人员中不少人得了白内障疾病,到70年代这种报道就更多了。人们对其认识逐渐深刻,有关电磁辐射对人体危害的研究已进入迅速发展时期。我国在80年代开始对电磁波对生物的作用 进行深入的研究。关于微波辐射对人眼睛伤害的研究报告指出:由于人的眼睛晶状体仅含有少量的血液脉管, 不易带走过量的热量。但其介电常数和电导率又很高,进入眼球的微波功率被迅速衰减 ,表明眼球对微波功率 吸收特性很强。从射频电磁辐射的生物机制分析,在电场作用下,经极化后重新排列,在其过程中发生碰撞摩擦产生大量热,另外器官内的离子受电场作用产生高速移动和振动,使电解质变热。在一定范围内,波长越短 ,吸 收能 量越多,波长等于3cm时,则可吸收98%的能量。这样可使生物体的局部或整体的体温升高, 电磁波辐射的功率密度越大,生物组织所吸收的能量越大,造成的电磁危害就越大。
预防近视的经验
折叠改善近距用眼姿势近距离用眼姿势是影响近视眼发生率的另一个因素。近距离用眼时,身体应保持静止状态,坐姿端正,书本放在距眼睛30cm左右的地方。乘车、躺在床上、或伏案歪头阅读等不良习惯都会增加眼的调节负担,增加眼外肌对眼球的压力,尤其是中小学生的眼球正处于发育阶段,长时间的不良用眼姿势容易引起眼球的发育异常,导致近视眼的形成。写字时,光线最好从左前方照到书本,以避免写字时光线被右手挡住。看电视时注意高度应与视线相平;眼与电视的距离大于荧光屏对角线长的5-6倍,且室内应有一定的背景光。折叠缩短近距用眼时间除病理因素外,大部分学生的视力下降是眼睛调解机能的减退。在不佳的环境光线下、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发生近视、近视加深的主要原因,应尽量避免。通常,近距离用眼时,隔45~50分钟休息10~15分钟。休息时应远眺,此外,如感觉眼睛不适,应立即休息。折叠增加户外活动多一些户外的活动/运动,在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眼睛会有更多的远眺时间,还可以帮助放松眼部肌肉/神经,其对视力保护作用不言自明。折叠减少蓝光辐射电脑、电视、以及数码产品的LED屏幕中有高能蓝光,蓝光是一种穿透力很强的可见光,过长时间照射对人眼有害。正在发育中的青少年要尽量缩短看屏幕的时间,最好在屏幕上贴上防蓝光膜进行防护。
手机护眼模式真的有用吗
有没有感觉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看眼睛很不舒服?其实罪魁祸首就是屏幕中发出的蓝光。为了规避这个严重损伤视力的因素,手机及面板厂商做出了不少努力,最近一两年频见于智能手机上面的护眼模式因此出现。那么护眼模式的原理是什么,它对于保护视力是否有用呢?
有数据称现代人平圴一天用眼长达16小时,其中约8-10小时的时间盯着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等各种屏幕。而这其中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由于距离眼睛距离更近,对眼睛的损害更严重。这个距离有多近?数据称平均为30厘米,但笔者认为很多人玩手机的时候眼睛距离屏幕的距离要远小于这个数字。
那么这些屏幕的危害在哪儿呢?罪魁祸首就是它们发射出的蓝光。智能手机屏幕释放的光主要为在可见光谱末端的短波高能蓝光,极易造成伤害的高能蓝光的波长在380-450nm之间。对视网膜色素影响的研究显示,细胞处于波长在415-450纳米范围的曝光下将会丧失活性,而这一范围正是我们每天眼睛暴露在各种屏幕释放的光的范围。长此以外,人们患黄斑变性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眼睛如果长期处于蓝光照射下,对视网膜将产生极大的伤害,轻则诱发干眼症、眼疲劳、生物钟紊乱,严重的会导致眼睛黄斑变性,视力受损甚至是失明。另一方面,蓝光也干扰人体分泌褪黑素,让人们难以入眠,而难以入睡的时候人们又愿意玩手机,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软硬件去蓝光手法解读
鉴于蓝光的巨大危害,最近一两年手机厂商和面板厂商开始致力于减少蓝光的危害。目前主流的去蓝光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调暗屏幕亮度或者增加黄色调,另一种是调整LED背光源的蓝光波长,下面我们分别来介绍下。
现阶段绝大多数厂商采用的去蓝光手段是第一种,也就是软件去蓝光。通过特定的软件算法,可以让屏幕发出的蓝光减少。由于现有LED显示屏多采用RGB三色像素,当蓝光减少时,红色和绿色的光谱融合后会呈现一种趋近于黄色的色彩,这也就是为什么软件去蓝光的屏幕都显得发黄的原因。
这种手段的代表是小米和苹果,小米在MIUI 7中加入了护眼模式,支持用户自定义。用户可以自己选择护眼模式的适用范围,仅限于阅读应用或者全局应用都可以。后来iOS 9.3中也加入了名为Night Shift的模式,不仅可以调整色温还能够自定义护眼功能的开启时间。
不过这种软件去蓝光的手段也有其弊端,第一,它仅能去除约30%的蓝光,对视力的保护作用有限;其次,屏幕色温过高导致色彩偏黄,而不少厂商又在这一模式下令屏幕变暗,二者叠加导致护眼模式下用户的阅读体验严重下降。
另一种去蓝光手段更多倾向于硬件上的调整,通过微调LED背光源将蓝光峰值波长从450nm变为460nm,从而大大减少蓝光对眼睛的损害。这种手段更加彻底,能够过滤掉约85%的蓝光且屏幕显示效果不会发黄,但由于成本较高普及难度比较大。
作为一项保护健康且比较有效的功能,目前支持护眼模式的手机产品不多,但相信它在2016年将成为新机的主流配置。当然了,虽然软硬件都可以过滤部分蓝光,但现阶段没有任何一种技术能够完全过滤蓝光,因此长时间玩手机对视力的损害还是不容忽视的。即使您使用的手机支持护眼模式,笔者还是建议各位在晚上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实在要使用的话也一定要开启护眼模式,哪怕屏幕黄一些亮度暗一些。
电脑族如何护眼
1、保持正确舒适的姿势。选用可调节座位高低的靠背椅,坐时腰部挺直,紧靠椅背,保持最佳舒适姿势。屏幕下缘的高度应比眼睛的平行线低20厘米,屏幕上缘应与前额的高度基本持平,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应在40~50厘米,使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荧光屏,这样可使颈部肌肉放松,并使眼球暴露面积减小到最低程度。
2、室内光线要与电脑屏幕的亮度设置。有一些人晚上在用电脑时喜欢把旁边的灯都关了,只剩下屏幕上发出的亮光,认为这样看电脑比较清楚,不容易伤害眼睛。专家认为,电脑屏幕上显示的亮度应为周围光线的3倍左右,如果电脑屏幕的光亮与周围的光亮对比度太高,眼睛会特别容易感到疲劳,时间长了,就会影响视力,甚至伤害眼睛。
3、多眨眼多远眺。在专注的盯着电脑时。眼睛眨动的频率会减少,这会降低泪水对眼球的润滑作用,造成眼睛干燥、酸疼。也是导致电脑一族出现干眼症的主要原因,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可以滴几滴滋润眼睛无任何防腐剂的药水或人工泪液。另外可以再电脑旁边放一杯热水,增加周边湿度,以减轻眼睛不适的情形。多一份保养才多一份健康哦~
4、在电脑边上放一盆仙人掌。电脑屏幕产生的辐射线,会刺激角膜使上皮细胞的抵抗力降低,导致角膜上皮细胞水肿、干燥、角膜炎症及溃疡等,还可能导致视网膜收缩、视神经紊乱及其血液供应循环障碍等,乃至眼底病变,使视力下降,甚至引发白内障等更严重疾病。而仙人掌是在日照很强的地方生长,吸收辐射的能力比较好,久坐的朋友适合找棵仙人掌,保护一下眼睛,至于要多大一棵,那就自己的需要啰。
电脑对眼睛的危害及预防
随着科技的发展,选择绝大部分电脑显示器都已经被液晶屏所替换,液晶显示器在解决屏闪以及发光质量等方面有着比传统CRT显示器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因为它的亮度过高,反而更容易使我们的眼睛变得疲倦,甚至可能导致头痛等症状。液晶电视也一样存在相同的问题,
这些液晶显示屏为了追求高清晰度,不仅靠屏幕背后的光管提高亮度,还普遍使用了经过特别“擦亮技术”使显示屏表面看起来像装了块玻璃一样,显得很有质感,而且还提高了屏幕的色彩对比度及饱和度。长期使用这种显示屏的消费者,很容易被光线“刺伤”,并产生眼睛疲倦的症状,慢慢地还会引起视力下降和头痛的健康问题。
多年来研究青少年视力恢复的多来明机构专家介绍,电脑屏幕发出的光中含有大量的短波蓝光,这是一种对眼底有极大危害的光线,可以直接穿过角膜、晶状体直接到达我们的眼底视网膜黄斑部位。要避免因使用电脑而引起眼睛疲劳或近视,应注意以下几项:
1.舒解眼睛疲劳最佳的方式是让眼睛休息。每使用电脑2小时要休息10—15分钟,此时可远看窗外景观,只要不集中在近距离用眼,都有休息效果。
2.热敷眼睛或绕着眼球按摩。用热毛巾或是手帕覆盖于双眼(同时闭上眼睛),每天1至2次,每次热敷约10-15分钟。亦可以用大拇指轻轻指压眼窝四周的骨头,从眼窝上方内侧开始,沿着骨头向眼睛外侧按摩,然后朝眼底往鼻子的方向移动,每个点指压大约10-20左右。
3.屏幕上显示的亮度应为周围光线的三倍左右,勿让窗外光线和室内灯光在屏幕上造成反光。室内照明柔和,避免直接照射,倘若出现反光,应调整光源或改变屏幕位置,以消除反光。最好在屏幕前加装特殊的微滤网或护目镜。屏幕有尘埃时,必须以计算机专用拭镜纸擦拭,使增加可视度。
4.将欲输入之资料文字放置于荧光幕旁,愈接近愈好,以减少颈部及眼睛的转动,及注意力的改变。放大屏幕上所显示的字体大小及行间距离,以便于阅读,减少眼睛负担。此外,多眨眼可以润湿眼睛,防止眼睛干涩。如果眼睛有不适,最好找眼科医师检查,切勿自行点眼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