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和自恋的区别 对待他人的态度
自信和自恋的区别 对待他人的态度
自负的人,通常是受到表扬而沾沾自喜,却从不愿褒奖别人。尤其当别人在其优势领域受到褒奖的话,他甚至会很不高兴。还有,比如对自己当众发言的能力满怀自信,但看到别人也擅长当众发言时,不予以认可,甚至还出言讥讽!这也是检验“人是否过于自负”的最好依据。
网恋可靠吗 对自己的暴露程度
对方是否愿意把自己的真实相貌展示给你看,这是非常重要的。从一个的外形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长相,气质,穿着,暴露的越真实越好,愿意分享自己部完美的一面就是信任的表现。
恋爱恐惧症的症状以及原因
爱情可以让人快乐,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只有两个人心连在一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但是有些人会患上恋爱恐慌症,那么恋爱恐慌症的症状有哪些呢?恋爱恐慌症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恋爱恐惧症的表现男女在对方表白,或者知道另一方想要有更近一步关系的时候,比如可以融洽的一起玩、吃饭、聊天都像正常朋友一样舒服。
可是,去表现恐慌,有些人心里便开始产生尴尬情绪和排斥情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害怕失去
恋爱恐惧症的人往往对婚姻和爱情持有一种消极的态度,想的是如果最终要失去还不如从未得到过,尤其是受过情伤的人更甚。
恋爱恐惧症的人往往对婚姻和爱情持有一种消极的态度
2、怕被拒绝
有恋爱恐惧症的人哪怕是爱上了对方,也不敢表现出来,因为他害怕对方会拒绝自己,而且由此而反感自己,这样的想法让恋爱恐惧症患者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和恐慌中,他们往往宁可单恋也不愿向对方表白。归根究底还是对自身的一种不自信。
3、怕陷进去
一些恋爱恐惧症的患者他是很怕自己深深的爱上别人,不小心陷的过深了,可是对方却不会用同样的感情来回报自己,这种现象恋爱恐惧症患者往往十分不能接受。
4、怕失去自由
选择了恋爱或是婚姻那绝对意味着失去了以往的自由之身,你就开始需要考虑对方的感受了。可是,有些极其追求独立和自由的人往往会受不了,陷入一种恋爱恐惧,宁可不恋爱。
选择了恋爱或是婚姻那绝对意味着失去了以往的自由之身
恋爱恐惧症怎么办
1、拒绝型恋爱恐惧症—建议自信是首要
由于害怕被拒绝、害怕最终还是要失去由此对爱情失去了信心而产生的恋爱恐惧症,这种情况最关键是要建立起自信,要大胆吐露自己的心声,要想着就算最终分开就怎么样,至少曾经拥有就没什么好遗憾的了。
不尝试,永远没有胜算,没开始一定宣告失败,你能接受这样的安排吗?
2、焦虑型恋爱恐惧症—要懂得恋爱需要双方付出
焦虑型恋爱恐惧症在恋爱过程当中,总是患得患失,或者是怕自己太过于深陷与一段感情中出不来,可却没有得到对方同样的付出而产生的焦虑。
这种情况首先你要懂得的是恋爱是需要双方共同付出的过程,如果你只索取不付出肯定是不行。但是,如果你只是一味的处于被动付出的境地也是不提倡的。那样对方就会把你对他的好当做理所当然,久而久之连一丝感动都没有了,你们的感情也就走到了尽头了。
自恋女生有哪些特点
自恋既是一种优点,也是一种缺点。说是优点,至少说明还有一些自信(哪怕是盲目的);说是缺点,因为自恋往往容易使自己走进自我造就的误区,继而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失去了正常的色彩。因而,及时识别一个人是否有着过度的自恋倾向,对于认识别人和认识自我都有着不可小看的意义。
女人的自恋有着种种表现,但是最显著的有三种,在这里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自命清高。也就是说,将自己看的比别人都清高,看不起别人,不与众人“同流合污”,常常以俯视的目光看待别人,认为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最纯洁、最厉害、最高尚......。
二、自我欣赏。除了自己欣赏自己本事之外,特别看重自己的外表,认为自己是最漂亮的、最有气质的,具体表现就是常常对着镜子欣赏自己,将自己的照片放置在醒目显眼的地方,有的甚至将自己的照片放大悬挂于高墙之上,当有人之时,常常对着自己的照片陶醉其中,十分期望别人能给予赞赏。
三、自我炫耀。总是找机会展现自己,在舞场上,她们表现的极为活跃,而且尽量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在歌厅,她们会拿着话筒不放,尽情演唱;在大众场合,她们会滔滔不绝的展现自己的口才、表现自己的能耐,在自我营造的气氛中自得其乐。
自恋的人往往会有意识地尽量将自己表现得出类拔萃,哪怕自己其实并不是真正具有高雅的气质。自恋的人通常享受着自我认为的快乐和幸福,很多的时候缺少自我反思、自我反省以及谦逊的态度。
朋友,你属于自恋行列的人么?你认为自恋是优点还是弱项呢
揭秘恋爱中的女人为何爱生气
心理专家说:女孩子在恋爱中有意无意地耍脾气是在考验男友,这实际上是出于下意识的自我保护心理。其实发脾气的女人是很可爱的,如果和一个从不发脾气的女孩待在一起,就好像喝白开水,虽然解渴,时间久了肯定会觉得索然无味,因为人的天性就是喜好新奇,不喜欢一成不变。
而有些时候,也是因为女人特有的生理原因,在月经周期变化中,内分泌平衡失调,身体虚弱,抵抗力较差,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女人大多会表现为暴躁、易怒,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作为男友更应在这一时间段体贴、呵护女友,不要过分的刺激对方。
其实,我知道他也没有什么错,有时候觉得他就应该让着我,宠着我。尤其是到了每月的那几天,一想起我的男朋友,就会反感他,越想越反感,总是想找个茬冲他发火,幸亏我男朋友脾气好,要不然早不理我了。
女性的这一心理,实际上也是出于一种下意识的自我保护,通常她们会想如果在恋爱时对方都不让着她,那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所以女孩子在恋爱中会有意无意地给男友设置一些障碍,看男友是否能容让自己,耍脾气只是其中的一种考验方式,当然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比如,在约会时自己故意迟到,主要看男友会有什么反应,只要他稍有不愉之色表露出来,必然会遭到女友的“狂轰乱炸”,说不定在遭到一番痛斥之后,就gameover了。
女人对男友有要求和期望,当期望与反馈不对等时,常常会失望、失落
而恋爱中的女人对待男人的态度与男人对待女人更是大不相同,并且她在这一特定场合与她在日常工作中待人接物的态度也大不一样。当一个女人完全处于一种工作状态时,她通常是以她的社会角色和男人打交道的,这时她们不可能或很少表现出任性或不讲理,此时男人们往往会觉得“她”是通情达理的,至少他不会感到她有什么不正常。而一旦在和男人交往时需要动用的是她的性别角色而非社会角色时,女人在很多时候就会表现出令男人无法揣摩的任性。
女人可以为了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发一场大得不能再大的脾气。这是因为女人对身边的男人有所要求,有所期望,当期望值与反馈回来的信息不对等时,常常会失望、失落,因此,女人容易对男人发脾气。
同时由于女性对周围的人或事甚为敏感,尤其在恋爱中,她会不断地将自己和他人作一比较,脑海里总担心自己的价值得不到对方的承认,这样往往会造成心理焦虑,表现就是多疑、爱发火。
恋爱中的女性对更多事情产生焦虑,女性的易怒情绪也来自于一种不安全感和不自信。
身边的男同事也总是抱怨自己的女友难伺候,你浪漫了吧,他说你是情场高手,不浪漫了吧,他说你没情调。总之,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女人是情感动物,她在情感上是非常敏感的,同时也是脆弱的。当恋爱双方发生争执时,女人在情感上的脆弱就会表现为爱发脾气。
女人的包容性相对来说比较小,在内心深处还是觉得自己是弱者,有些事情一旦难以承受,就会寻找发泄的出口,身边的男友自然就成了发泄的对象了,恋爱中,男性就不像女性那样爱生气。这是因为男性理性思维比较强,比较独立,在社会中总是扮演强者的角色,这种角色的扮演会被带到恋爱关系中去,会表现为包容心强,责任心强,不爱发脾气。
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总是要求男性要大度、慷慨、沉稳、有容人之量,不要斤斤计较。而对于女性,社会则能够接受她们多变的性格。
有时,女性的这种易怒情绪也来自于一种不安全感和不自信。尤其是青春期的女孩,随着性心理的日趋成熟,对自身的性别角色和形体特征日益在意,是否苗条、漂亮,都是让她担忧和苦恼的事情。恋爱中的女性对更多事情产生焦虑,这也是她们爱生气的原因。同时这也是女人在情绪上不独立的表现。
心理专家谈自信与自恋
自信等于自恋吗?在很多资料里看到,自信与自恋是双胞胎,是一样的。事实上,有很大的区别。
如果你和自信的人交谈,你会觉得他很棒,自己也很棒,你可以平视他。如果你和自恋的人交谈,你会发现,他很棒,你很差!你必须得仰视和追随他。
在谈话的时候,自信的人会关注你,专注的倾听你,不打断你。而自恋的人会打断你,会说我也如何如何,他们更期待你来关注他。
当然,从心理学的理论角度而言,自恋是自信的基础。在我们的生命早期,当我们还是个婴儿的时候,照料者无微不至的关怀会让我们产生一种“无所不能”的全能感,这也是我们获得对这个世界安全感、信任感的基础。心理学上将婴儿的这种“无所不能”的状态称之为“原始自恋”。原始自恋是健康自恋的雏形,也是成年后人际安全感、自信、自尊、自爱的基础。
婴儿随着成长,慢慢的发现,除了“自己”之外,外面还有一个更丰富、并且自己不可能掌握的“别人和世界”,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合适的挫折中逐渐明白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这个世界也是不完美的。即便这样,每个人都是有价值和可爱的,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形成真正的自我价值和自我欣赏,心理学上把这种自我价值和自我欣赏称之为“继发自恋”,一个人只有完成这个心理发育发展过程,才能完成健康的自恋,在后续的生活中才可能获得充分的自尊、自爱与自信。
如果心理发育出了状况,一直停滞在“原始自恋”的需求中,这样的人就是一种自恋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只看得到自己,看不到他人和世界,很难同情或共情、理解别人;表达中“我”字灰常多;很容易认为别人的任何一个眼神或者外界的任何一种声音都和自己有关;时而自信到天堂,时而自卑到地狱;极度需要外界的认同和崇拜;更严重的一点的,为了保持自己“虚弱的自尊”,需要不断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各种自我激励才能生存或者与人相处。
自恋成了流行病
最近,网络上关于芙蓉姐姐的话题炒得异常火爆。针对“芙蓉姐姐”现象的大讨论,也勾起了人们对自恋这一话题的兴趣。
心理学博士衣新发认为,人有自恋的天性,自恋是一种普遍现象。法国心理学家拉康早在30多年前就说过,人生本身就是一个自恋的过程,对自己的爱贯穿始终。 随时随地照镜子是自恋的表现 北师大心理学硕士李雪说,自恋(narcissism)一词泛见于文学作品中,用以描绘人爱上自己的现象。1914年,弗洛伊德首次系统地论述了自恋的问题。他在《论自恋》一文中,认为自恋是一种未区分的精神能量,来源于生命能量(Libido),最初是用在自我及养育自己的人身上。这被他称为原始的自恋。这首次的爱是被当作一种活命的功能来体验的,其目的在于自我保护。
社会发展为自恋提供土壤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自恋的情形。 很多人在橱窗、车窗、电梯里,甚至在写字楼的玻璃门前,认真端详自己,其实就是一种最简单的自恋。
近些年,随着对个性的尊崇和追求,以及出现更多表现自我的空间,为自恋提供了土壤。比如说,写网络日记(也叫BLOG)成了一种新的时尚,衣新发认为,写网络日记的人,对自我认识的不断深入是以关注自我为中心的,都应属于自恋行为。有些人喜欢购买高档消费品,则是希望通过物质的提升来提升自我价值,也属于自恋行为。 男人的自恋和女人的自恋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男性自恋者常表现为习惯自恋和思维自恋,如喜欢我行我素,固执己见。而女性自恋者更多的表现为情感自恋和仪表自恋。
极端的自恋不可取
李雪说,一般人都有自我保护的机制,但是,过分自我维护和关注就有可能是一种精神障碍,临床上称为自恋型人格障碍。
对自恋型人格的诊断目前尚无一致的标准。其常见的表现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是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尽管不一定表现出来);二是喜欢指使他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三是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别人的关注;四是坚信他关注的问题是世上独有的,不能被他人所了解;五是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分的幻想;六是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七是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八是缺乏同情心;九是有很强的嫉妒心。一般认为只要具备以上5项,便可诊断为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也有时会表现为情感戏剧化,喜欢性挑逗等。他们对人、对己的基本看法是“我是卓越的,才华出众的,别人比不上我,所以都嫉妒我。”他们认为别人对他们的关注、赞美、关心和帮助是理所当然的。极端情况下,他们没有责任感,没有愧疚感,做错了事总会找借口。因为他们认为,如果承认错误,会威胁到他们的自我评价。
正确看待自恋
李雪说,在现实生活中,适当的自我保护和关注能维护个体的自尊,使个体获得自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内心的和谐和健康。衣新发也认为,自恋会让自己觉得很重要,有能力,对自身的价值充满期待,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自恋会让人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认真地思考一些事情。 但是,如果过度自恋便会使人总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来解释世界,并盲目坚持自己的意见。
衣新发说,过度的自恋有两种情形需要注意。一是过于自我陶醉。二是导致心理不够理性。应该理性看待自己,既不盲目自信,也不盲目悲观。
迷恋化妆是自我虐待
化妆品本身对皮肤还是有一定“伤害”的,女性在化妆时除了采用合格产品外,尽量减少化妆次数,化妆毕竟是“修饰”自己,让自己更加完美,但这种追求完美的心态是建立在自信基础上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了让自己看上去更美,很多女性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了化妆上,甚至,有些人不化妆就不会出门,哪怕上班迟到了也不在乎。但1月16日,香港《大公报》援引澳大利亚著名心理学家兼医学美容顾问利?W·丝荣的话称“过分迷恋化妆,其实是一种自我虐待。现在很多女性时刻要求自己保持完美的姿态,包括形体、容貌、姿态等方面,任何一方面的丝毫疏忽,都会引起她们的严重焦虑。”
其实,很多愿意花大把时间化妆的女性先天条件并不差,身材、学历等都有令人羡慕的方面,但她们为什么如此看重化妆呢?是追求完美,还是不够自信呢?
咨询中心的李玲告诉记者,化妆的意义在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过于迷恋化妆就“歪曲”了化妆的意义。这类女性通常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她们的潜意识里一直在不懈地追求完美,但社会或生活中的某些不完美却总让她们感到失望。于是,她们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竭力想用自己的完美来弥补社会和生活中的不完美,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心理补偿”。 她们在任何一件与自己有关的,哪怕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也一丝不苟,容不得半点马虎。最后转化为一种盲目“自恋”,以致出现化妆“上瘾”的心理障碍。
针对这种情形,专家建议:化妆品本身对皮肤还是有一定“伤害”的,女性在化妆时除了采用合格产品外,尽量减少化妆次数,化妆毕竟是“修饰”自己,让自己更加完美,但这种追求完美的心态是建立在自信基础上的。所以,自信才是关键,过于追求完美而丢掉自信,就不对了。
过度自恋是病这些症状要改正
1、只有自己才是值得爱的 爱自己本没有错,如果过头了,就显得自恋了。过于爱自己的女人,心理就像一面用来自我欣赏的镜子,任何时候,自我意识中,兴趣点都在自己身上,与外界交往,也只是在求证自我的魅力指数。对于自己的任何性情、身体器官、容貌等过分在意,总是要找出几点能证明自己很优秀的理由。既 使是自欺欺人。自恋女人会对他人的疑问预备好完美的解释,既使说服不了别人,也会摆出一副不屑的表情。
2、征服男人只是证明自己 自恋的女人因为虚荣会周旋于男人群中,并且可以与多个男人弄得很暧昧,并不一定她本来就是“浪女”,是“破鞋”。而她这样做的深层原因,是她认为这是一种求证自我魅力的方式,与其说她享受这种乐趣,还不如说它很欣赏这些过程中所散发的自我芳香。这种暧昧游戏比任何高级化妆品更有美容效果。
3、要求男朋友绝对忠诚 自恋的女人心理其实很脆弱,所以需要时刻求证自我的魅力,以强化自信心。找个男朋友,就绝对不能对其他女人表达好感,无论从表象 还是从内心,都要绝对忠诚。否则,自恋女人就会有些神经质,自信心就会崩溃,所以,给自恋的女人做男朋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左也不好,右也不好。 要有绝对的宽容心和自律心才可。
4、认为自己的魅力绝对强大 自恋的女人,看自己的优点时总会用“放大镜”,看自己的缺点时,会用“变色镜”,她会从另外的角度把缺点也说成优点,从而,毫不心虚地给它赋予色彩感,并在公开场合予以充分展示。所以,自恋的女人在说话的声音、语调、走路的步态、身体 语言等方面,具有特别的敏感度和自我训练度。因为她无时不刻站在自我的门口,一只眼盯着外界,一只眼进行着内视。她们总会不失时机地展示自我的魅力,尽管这种魅力让局外人觉得惨不忍睹。
5、自信心受损时易迁怒于他人 自信心受挫,这对于一个自恋女人,可能是最难接受的,她们花尽心思来努力悍卫的东西,一旦受到实质性的伤害,她们会变得绝望,神经质,甚至竭斯底里,这时,最容易把心中的不满和无名火撒在自己的亲人、朋友身上,显得不可理喻。
6、意识深处总有一面自我欣赏的镜子 自恋女人,意识深处总安置着一面镜子,以便随时用这面镜子来欣赏自己,同时,拿这面镜子照照其她的女人,以便来做一些对比,找到自己足以自信的东西,或是找到自己的与众不同。
喜欢自拍的女人的心理 自恋但不自信
疯狂迷恋自拍的女人往往是自恋,但是并不自信。
有人提出了一个理论:一个女生的自拍数量,跟她身边比她漂亮,或者是她认为比她漂亮的女孩子数量成负相关。简单的说,我漂亮我照,你丑,你走开。所以,如果一个女生总是要跟你一起自拍的时候,你要当心了,很可能她认为你很丑!
而一个内心真正自信的人,是根本不需要通过自拍的方式来获得肯定和成就感的。
恋爱恐惧症的心里分类
恋爱恐惧的方式因人而异,根据恋爱进行的阶段范畴,大致分成三类,即恋爱前恐惧(拒绝型恋爱恐惧)、恋爱中恐惧(焦虑型恋爱恐惧)及恋爱后恐惧(又称受伤型恋爱恐惧)。
拒绝型
症状:一旦嗅到有爱情的气味,便自然反应地退避三舍,常常害怕感情走到尽头是一场欢喜一场空,因此宁愿在机会来临之时却步不前。同时,此类人会由于过分关注结果而忽略恋爱过程中得到的享受。
分析:这类人通常较为内敛、不自信和敏感。他们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因此,为了避免最后失败,只好选择弃权。套用一句话就是,“为了不让别人拒绝我,我就先拒绝别人。”
不自信的他们可能在童年早期经历了不少的挫折或者打击,当每一次创造和尝试都受到成年人的打压时,儿童的他(她)就会对自己产生不信任。或者,他们在成长中经历过家庭不幸的悲剧,成人后表现在爱情上便为不自信,不信任,严重者患上了拒绝型恋爱恐惧症。
敏感的拒绝型者,通常善于观察和感受,如果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有人因爱情而受伤害,他们会把这种情况强加于自己未发生的爱情上,并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苦情戏,自己则扮演了剧中凄美得一塌糊涂的主角。
药方:建立自信,除了观众、主角你还可以做导演。
对于能够大胆恋爱的人来说,自信是向对方坦露自己内心的勇气,也是接纳别人的心的宽容。自信者可自如地面对外间的各种不确定性,不断尝试,并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结果。做自己生活的导演,而不甘心只做那个按照别人剧本演戏的主角,或者,只作为观众。不尝试,永远没有胜算,没开始就宣告失败,你接受这样的安排吗?
焦虑型
有人会想,已经沉浸在恋爱喜悦中的人,还谈什么恋爱恐惧?但是我们也许都留意到,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即使在热恋当中,亦会时刻计算着付出和得失之间的差距。有这种心态的人,总是要求别人按照他的逻辑来为他不断付出,自己却在私底下小心计算着所得,一旦偏离自己的轨迹,就诚惶诚恐,焦虑不安。
症状:这种人通常患得患失,对彼此的爱情关系缺乏信心。因此,他们对自己伴侣的一举一动有超越常理的高标准,并有明确的感情大纲。相恋的过程中,这种人通常体察毫发,一旦对方行为不在“大纲”之内,就抓狂起来。
分析:这类人的内心深处因极度缺乏安全感而表现出焦虑。在恋爱中,他们时刻计算自己的付出与收获。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怎样做才算爱,怎样做就是忽视我,都有清晰的评判尺度。这种对待爱情的态度,时常让人们觉得他们是高傲的公主或王子,实质上,他们的自尊是那么虚弱,需要追求者不断献殷勤和卑躬屈膝才能使他获得支撑自我的安全感。在他们看来,一旦对方为自己的付出(包括感情和行为)减少,他们对自己内在的价值判断就会发生紊乱,结果是使他们觉得自己在对方面前变得越来越“廉价”。相反,伴侣无止境的付出却能使他们自尊心倍增,他们是爱情上典型的“守财奴”。
在局外人看来,这种人身处亲密关系之中,但事实上,那种怕被抛弃、怕不能被肯定的焦虑感却始终使他们难以建立起真正的亲密关系。因为他们必须从别人的付出与肯定中证明自己的价值,但事实上,只付出不计较收获的人基本属于稀有动物。
药方:想爱情获成功,必须学会往“情感帐户”中存款。
每个在恋爱中的人都非常关注对方是否真正关心和爱自己,在他(她)心里,其实已有一个衡量的指标,比如你在某件事情上的反应,如果让他满意,他就会给你加分,否则就会扣除分。我们把这个加减分的机制称为“情感帐户”,如果加分,就认为一方往帐户里存款,如果扣分,就是提款。可以这样理解,焦虑型恋爱恐惧的人,基本上是一个只提款不存款的人。当他们每要求对方做一件事,就等于他们往对方的感情帐户中提款。在整个恋爱的过程中,他们就是这样不断提款,却极少往情感帐户中存款,使自己在对方的感情帐户中不断透支。但是,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没有任何一个帐户允许你只取钱不存款,就算你持有的是透支额度再高的信用卡,银行始终有一天会向你提出还款要求的。
受伤型
有些人经过一次或者几次爱情挫败后,就会把伤痛时刻铭记于心,在日后的生活中,出于对自己的保护,便不敢再次投入恋爱,更不愿意付出真情。我们因此将这一类型的恋爱恐惧症称为受伤型恐惧症。
症状:对爱情感到悲观失望,感觉人不可信任。他们可能常作“恋爱军师状”,但在爱情的色彩中,他们看到的却是乌云密布,而不是天蓝水绿。他们会煞有介事地告诉身边的人,爱情带给人的种种苦难,并以自己作为世界上唯一的经典例子苦口婆心地告诫对方,要像远离毒品那样远离爱情。或者他们只是感情的边缘客,把游戏人间作为逃避自我的方式。
分析:没有人的躯体上是完全没有伤疤的,但不是所有人都会把这块伤疤作为过往岁月的唯一印记,只有受伤型恋爱恐惧的患者如此。他们在经历一次或者几次失败之后,就把此间的经验推广普及,当每一次爱情机会来临时,他们都不会忘记回头看看这块历史伤疤,并再次忆起当时的疼痛,然后选择与另一场恋爱擦肩而过。更有甚之,他们不但否定自己的恋爱,还用同样的方式否定身边的人的恋爱,并作将心比己状。在他们看来,自己一次失败就等于自己永恒的伤痛,亦应该成为别人的爱情的忠诚告诫。
经此失败后,这种人将会朝两个极端的方向发展。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视异性为洪水野兽,一旦遇上避之则吉。另一部分人从此弃爱忘情,或爱情中不敢全部投入精力,不停的试探对方,直到对方离去才后悔莫及来真心的,可大多数为时已晚,毕竟不是很多人都懂得心理学。
男性更年期会在哪些方面有改变
男性更年期并不可怕,只要男性朋友能有正确的对待态度,加以科学的调理,是会很顺利的度过这一阶段的。很多男性不知道在更年期除了心态和情绪的变化外,还有哪些方面有变化?
1、泌尿系统症状:尿频、夜尿次数增多、尿滴沥。
2、消化系统症状:口干、食欲过盛或食欲不振、腹泻或便秘等。
3、自主神经症状:烦热不安,头晕脑闷,心悸气短,头痛,眼前有黑点,也有人觉得四肢发凉。
4、皮肤改变:皮肤营养障碍、易发生各种皮肤病如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更年期皮炎、阴囊湿疹等。
5、性功能减退:常见的有性欲冷淡或消失,勃起功能障碍;更年期的男子性功能衰减就是向老年过渡和随后各器官衰退的征象o
6、新陈代谢性症状:脂肪代谢紊乱,体内脂肪堆积,血中胆固醇增高可使血管发生粥祥硬化;水钠代谢紊乱可致水及钠潴留而引起水肿;骨质吸收加速,活动量减少,造成骨质疏松,表现腰酸软及隐痛,胸背及足跟疼痛,四肢无力等。
7、精神神经症状:神经过敏,急躁,爱发脾气,倦怠,常有压抑感,记忆力、思考力和集中力减退,睡眠减少,失眠,兴趣减少,常有麻木、刺痛、不安、恐怖或孤感,缺乏自信心,易纠缠琐事;眩晕,耳鸣,眼花,感觉迟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