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流行性感冒病毒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是非常常见的传播方式,携带着流感病毒的人在说话和打喷嚏包括咳嗽时都会有唾沫从口中喷出,流感病毒就这样潜伏在被喷出的唾液中,身体健康的人如果和患者近距离交谈,或者共事,那么被传染流感的可能性很大。

接触传播途径也很常见,比如家庭成员中有谁患了流行性感冒,那他就是一个病毒携带体,此时其他家人如果和患者共用餐具、有肢体接触等,也很容易被传染。尤其流感病毒在室温下仍可以存活好几小时,罹病者在发病前后,都可能具有传染性,所以摸到、吃到,都有机会被传染。

流行性感冒病毒还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特别是在流行性感冒的高发期,流感病毒随着患者的呼吸、唾沫等把病毒释放到空气中,这样大量的流感病毒充斥在空气中,如果此时健康人去一些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就相当容易被传染。

禽流感传播途径有哪些

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尤其是鸡)之间引起流行,过去在民间称作鸡瘟。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

什么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亚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引起的疾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是不断进化的,其寄生的动物(又叫宿主)范围会不断扩大,可感染虎、家猫等哺乳动物,正常家鸭携带并排出病毒的比例增加,尤其是在猪体内更常被检出。

禽流感传播途径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以及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在感染水禽的粪便中含有高浓度的病毒,并通过污染的水源泉由粪便-口途径传播流感病毒。目前还没有发现人感染的隐性带毒者,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

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

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有哪些表现

人类患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起病很急,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大多在39℃以上,持续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除了上述表现之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还可出现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现,甚至可导致死亡。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关键是什么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关键要做到“四早”,指对疾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早发现:当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烧、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就医。

早报告: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类似病例,及时报告当地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早隔离: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时隔离,对密切接触者要按照情况进行隔离或医学观察,以防止疫情扩散。

早治疗:确诊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应积极开展救治,特别是对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及早治疗,经过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及使用支持疗法和对症疗法,绝大部分病人可以康复出院。

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该病非常重要。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2、保持室内清洁,使用可清洗的地垫,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及墙壁清洁,确保排水道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或使用抽气扇保持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3、注意饮食卫生,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

4、发现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公众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

5、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下1分钟即可灭活。对干燥、紫外线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药都很敏感。

6、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切记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游或与禽类接触史。

7、一旦患病,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多休息、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

痛经能传染吗

传染性疾病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才会传染:

需要传染源。传染源一般是已患了此病或是在潜伏期的人,有些是从动物传染过来的,比如说禽流感。

需要传播途径。有从血液传播的,有从呼吸道传播的。

需要易感人群。就是免疫力比较低的人。

而痛经并不具备以上条件,因此是不会传染的。

禽流感传播途径 禽流感的传染源

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特别是鸡;但不排除其他禽类或猪成为传染源的可能。

禽流感传播途径有哪些

禽流感传播途径有哪些

深圳2015年12月29号报告的一例H5N6流感病例患者,因抢救无效,已于12月30号下午死亡。据疾控专家介绍,经基因测序分析,目前深圳活禽市场外环境存在H5N6流感病毒。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尤其是鸡)之间引起流行,过去在民间称作鸡瘟。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禽流感传播途径主要有:

1、呼吸道传播

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病者与正常人接触后,在交流时很容易将疾病传染给正常人。人身体越虚弱,抵抗力越低,感染疾病的机率越高。感染疾病后,若不被隔离,在密集人群中工作,很容易将疾病传染给周围人,导致发病区域进一步扩大。

2、饮用受病毒污染的水

人在不经意时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若水被病毒污染,就会患病。患病者被隔离开来,医务人员又没查出病因。那么,其他人再饮用受病毒污染的水,也会感染禽流感。如此循环,发病者越来越多,疾病不受控制地大范围出现。

3、接触感染的禽类

菜市场是感染疾病的重要区域。很多宰杀禽类的档主接触病禽后,很容易得病。但并非所有的禽类都患病,只是部分一两只患病,但宰杀者并不知道是哪一只。若不做好防护措施,突然发病的情况会出现。为防治疾病,宰杀禽类的档主应到专业医院注射抗病毒疫苗,增强自身抵抗力。

那么日常生活中要怎样预防禽流感呢?预防禽流感注意事项,一起来看看。

预防禽流感注意事项

1、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该病非常重要。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2、保持室内清洁,使用可清洗的地垫,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及墙壁清洁,确保排水道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或使用抽气扇保持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3、注意饮食卫生,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

4、发现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公众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

5、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下1分钟即可灭活。对干燥、紫外线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药都很敏感。

6、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切记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游或与禽类接触史。

7、一旦患病,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多休息、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

禽流感有哪些传播途径

在临床上,我们经常的看到禽流感的患者,很多的患者都是通过家里的一些家禽才染上这种疾病的,在患有这种疾病的时候,患者的健康会带来很大的伤害,究竟什么是禽流感呢?它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请有关的专家详细给我们来介绍一下吧!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禽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报道的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

在3种流感病毒中,A型攻击力最强,原因是A型病毒表面密布两种武器,在病毒感染生物后它们能够迅速增殖,这就是血细胞凝集素(H)和神经氨酸苷酶(N)两种蛋白质。其中,H有15个亚型,N有9个亚型。二者组合不同,病毒的毒性和传播速度也不相同。从理论上说,A型病毒可以有135种类型。

种类多样的A型病毒可以从野生动物传给家畜家禽等,在鸡、鸭、猪等身上广泛传播。这些家畜家禽携带的病毒如果发生基因变异(基因变异【译】:指基因组DNA分子发生的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获得在人群中传染的能力,会对人类造成巨大危害。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人感染流感病毒之后,体内产生抗体,抗体有阻碍病毒活动、保护身体不受侵害的作用。经过发烧、浑身酸痛、出汗等过程,大多数流感患者可以自愈,但有其他疾病的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差,病情会恶化。因此,每个流感流行季节大约会有1万人因流感死亡。

禽流感人传人途径多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亚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引起的疾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是不断进化的,其寄生的动物(又叫宿主)范围会不断扩大,可感染虎、家猫等哺乳动物,正常家鸭携带并排出病毒的比例增加,尤其是在猪体内更常被检出。

禽流感传播途径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以及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在感染水禽的粪便中含有高浓度的病毒,并通过污染的水源泉由粪便-口途径传播流感病毒。目前还没有发现人感染的隐性带毒者,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

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

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禽流感的症状有哪些?禽流感患者一般是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的,如头疼、发烧、咳嗽、鼻塞等,而和感冒不同的是,禽流感病情恶化的话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会恶化为呼吸衰竭、重度肺炎、感染性休克等,患者应该尽快接受治疗,还要注意与他人进行隔离,避免疫情的继续扩大!

禽流感应该如何治疗?一般如果确诊是禽流感的话,接触的人群也需要进行隔离,患者要住院治疗,监控身体体征接受抗病毒的治疗,如果治疗拖延的话,患者有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在面对禽流感的传染问题应该先做到自身身体免疫力的提高,并且不要直接接触家禽类的尸体及粪便,最好是带好手套等防护衣物,并且还要妥善处理好养殖场的卫生情况。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禽流感现在的治疗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所以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做好日常防治传染的工作,饮食过程中要注意将食物做熟了,勤洗手、对养殖场进行大面积的消毒,对于死了的家禽也要正确处理,避免污染水源及土地,并且不要隐瞒疫情的传播情况!

禽流感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1)空气传播:禽流感是具有多种途径传播的,往往通过禽类粪便中的的大量病毒污染空气,然后直接在空气之中进行传播,因而人呼吸空气的时候,就会导致被感染人禽流感这种疾病,这种疾病的危害性是很大的。

(2)接触病禽和污染物:直接接触病禽,还有接接触病毒污染物等,都是会造成感染禽流感这种疾病的,这就人在禽流感这种疾病高发的季节,避免接触禽类,禁止吃禽类食物,要是吃的话一定到正规的场所购买,吃煮熟熟透的食物。。

(3)禽流感疫区的车辆:来往于禽流感疫区的车辆,其实也是传播禽流感病毒的,要是这些病毒感染人类,也会导致人类感染上人禽流感这种疾病的,可见这种疾病真的是具有很多的传播途径的,这就重视预防的工作。

(4)野生候鸟的迁徙:往往野生候鸟也是人禽流感传播途径,这就大家在野生候鸟的迁徙的季节,一定避免接触野生候鸟,避免接触的野生候鸟的粪便等,从而避免自己会患上禽流感这种疾病。

相关推荐

黄疸肝炎会传染吗

黄疸型肝炎是肝炎病毒引起的,所以黄疸型肝炎会传染的。 常见的病毒性肝炎甲、乙、丙、丁、戊肝5种。乙肝、丙肝是通过血液,体液传播。也就是说血液,泪液,汗液,唾液,精液等人体分泌液中都含病毒。 常见的丙肝、乙肝传播途径母婴传播,性传播,亲密接触传播和医院性传播。甲肝是通过粪口途径。即可通过消化道传播。正常人误食了带病毒的食物,就会导致病毒的感染。 至于黄疸型肝炎传染性的大小,就要根据黄疸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病毒侵入体内的多少、病毒的活跃复制及病程的长短而定的。

流感传播途径是什么

流行性感冒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人们在说话、呼吸,特别是咳嗽和打喷嚏时,喷出的唾液飞沫可达几万至上百万个。如果一个健康的人吸入了含流行性感冒病毒的飞沫,这个人就可能患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病人可排出大量的流行性感冒病毒,是重要的传染源,一般重症病人都要住院或者在家里休息治疗,而轻型流行性感冒病人既能排放病毒,又能四处活动,所以传播范围和危害则更大。 些感染了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人可能没症状,成为隐性感染者,不易被人们发现。但这些隐性感染者同样可以通过唾液飞沫排放病毒,也会传播流行性感

麻风病的传播途径哪几种

麻风病的传播途径哪几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麻风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主要引起的病因是麻风分支杆菌。正常人患上麻风会导致身体产生病变,更可能导致人体残废,使人丧失劳动力。所以我们要了解一下该疾病的传播途径,从而预防它,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麻风病的传播途径,一起来看看吧! 麻风病的传播途径哪几种 1、麻风直接传染 这种方式是健康者与传染性麻风病人的直接接触,传染是通过含麻风杆菌的皮肤或黏膜损害与破损的健康人皮肤或黏膜的接触所致。这种传染情况最多见于和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属。虽然接触的密切程度与感

人感染禽流感传播途径

传染源 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禽类。野禽在禽流感的自然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家禽分泌物和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物品和水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毒株也可被感染。 易感人群 一般认为,人类对禽流感病毒并不易感。尽管任何年龄均可被感染,但在已发现的H5N1感染病例中,13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较高,病情较重。 高危人群 从事家禽养殖业者及其同地居住的家属、在发病前1周内到过家禽饲养、销售及宰杀等场所者、接触禽流感

乙肝传播途径哪些

1、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垂直传播,另外一方面就是水平传播。主要是在围生期和出生后的密切生活接触水平传播。 2、医源性传染:在医院的检查治疗过程因使用未经严格消毒而又反复使用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引起感染的,这个叫医源性传播,包括手术、牙科器械、采血针、针灸针和内镜等。 3、输血传播:输入被HBV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后,可引起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发生。 4、密切生活接触传播:包括一起生活当中只要皮肤黏膜受到损害,那就可能被感染。 5、性传播:乙肝患者可以通过

乙肝患者能够共用碗筷吗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其传播途径三种,一、血液传播,二、性接触传播,三、母婴传播,而题目所说的共用碗筷,只是属于普通的日常生活接触,是不会传染乙肝的,因此可以与乙肝患者共同用餐,共用碗筷。

丙肝传播途径哪些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据国外报道,90%以上输血后肝炎和25%以上急性散发性肝炎为丙型肝炎。我国目前由于献血员筛查的方法尚不够灵敏,输血后丙肝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①经血传播:HCV主要经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输血后丙肝病毒的感染率与献血员的HCV携带状态关。美国与日本的献血员抗-HCV检出率为1.2%~1.4%,意大利为0.9%,德国为0.4%。我国曾对588名合格献血员进行抗-HCV检测,结果9.35%抗-HCV 阳性,经PCR检查HCVRNA,说明抗-HCV阳性者大多具感染性,此

流感传播途径是什么

流感传播病禽和健康禽直接接触和病毒污染物间接接触两种。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因此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含禽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如饲料、饮水、鸡舍、空气、笼具、饲养管理用具,运输车辆、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均可机械性传播。健康禽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发病。

附件炎的常见致病途径

附件炎是一种女性常见妇科疾病,其致病途径以下3种。 1、淋巴管传播途径 肠炎,尤其是病情较重的结肠炎,是附件炎由淋巴管传播的主要病因,致病菌可从结肠经淋巴管而扩散到生殖器官,诱发附件炎的发生。所以积极防治肠炎很重要,千万不可小觑而忽略其危险性。 2、阑尾传播途径 阑尾炎是诱发附件炎的一类主要病因,如不及时治疗,细菌会突破阑尾浆膜,随着脓液一同流入右侧附件器官,严重的甚至可累及至左侧附件,最终导致附件炎发作。 3、血行传播途径 肺结核等结核病是血性传播引发附件炎的一个常见病因,结核菌经过血液循环侵犯生殖器

流感传播途径 经皮肤、粘膜发生感染

流感可以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以及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 如与病禽直接接触或者置身于悬浮病毒的空气中,破损的皮肤或眼结膜接触到禽流感病毒后,也可以引起感染而导致禽流感发病。此外,被吸血昆虫可传播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