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量饮酒是否有益健康
适量饮酒是否有益健康
适量饮酒的确对心血管有益
这个说法大致起源于1991年。在美国的一个电视节目中,有人提出了一个“法国悖论”——法国人的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并没有多健康,他们的心血管发病率却不高。节目中给了一个解释:法国人喝葡萄酒多,葡萄酒可能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为了解释“法国悖论”,各国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研究,总共调查过的人数加起来超过百万,时间长的可达一二十年。在流行病学调查领域,这可以算得上数据最丰富的研究之一。在这些研究中,科学家们把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以及它导致的死亡率与喝酒的量对比,发现“适量饮酒”的人群中二者都比完全不喝酒的人群要低。当然,喝酒比较多的人群中,这二者又升高了。而且,不仅仅是葡萄酒,啤酒和白酒也有类似的结果。
作为流行病学调查,往往会受到其他“混杂因素”的影响。比如,经常喝葡萄酒的人,收入往往比较高,因而医疗条件等也要好一些。一般的结论是,在剔除了科学家们能够想到的混杂因素之后,“适量饮酒”对心血管健康的积极作用减小了,但并没有完全消失。也就是说,比起不喝酒的人,每天喝一点酒的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以及它导致的死亡率依然要低一些。
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有学者提出了一些假说。比较有名的一个是葡萄酒中的抗氧化剂比如白藜芦醇。不过,动物试验又发现,要通过喝葡萄酒来达到白藜芦醇起作用的剂量,人会先被撑死。另一种著名的假说是酒精有助于增加血液中的“好胆固醇”,而好胆固醇的增加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一些试验证据似乎支持这种假说,“适量饮酒有益心血管健康”也就得到了较多认同。
饮酒无论多少,都有致癌风险
但是,心血管疾病并非危害健康的唯一因素,“适量饮酒”会不会对于其他的健康因素也有影响呢?2004年,意大利学者发表了一项荟萃分析,汇总了过去30多年中发表的喝酒与肿瘤等14种疾病以及受伤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在这些研究中,饮酒量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与通常的结果很一致:与不喝酒的人相比,每天喝20克酒精的人冠心病的发生率低大约20%。
但这是“适当饮酒”唯一降低的疾病发生率。在其他疾病中,即使是每天喝25克酒精这个“适量”,也会导致多种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比如口腔癌和咽癌的风险增加82%,食道癌增加39%,喉癌增加43%,乳腺癌增加25%,原发性高血压增加43%,肝硬化增加1.9倍,慢性胰腺炎增加34%。其他的结肠癌、直肠癌、肝癌也有小幅增加。如果饮酒更多的话,那么这些疾病的风险就大大增加。同饮酒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研究相比,饮酒与其他疾病风险的研究还比较有限。虽然这项荟萃分析中涉及的人数超过了11万,但具体到许多疾病上,研究数与涉及的人数也都不算多。这就使得结论的代表性比较有。
由此可见:第一,饮酒对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应仅考虑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虽然酒类营销很喜欢这样宣传;第二,饮酒对癌症风险的影响是只要喝了,就会增加。
适量喝啤酒有益健康
1、含酒精度最低,营养价值高,成分有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二氧化碳、维生素及钙、磷等物质。经常饮用有消暑解热、帮助消化、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等功能。
2、啤酒是由发醇的谷物制成的,因此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其他招牌营养素,并具有一定的热量。
正确饮用量:啤酒度数一般在10°左右,每天喝最多不要超过两瓶(1250毫升)。喝啤酒时,要勤上厕所,排除体内酒精含量。
要适量饮酒
适量喝酒也叫“低风险性”喝酒。研究证明,适量喝酒可以大大地降低酒精对人体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那么,适量喝酒中的“量”具体是指多少呢?
1)对男人来说,适量喝酒是指每天不超过4标准杯,每周不超过14标准杯; 2)对女人来说,适量喝酒是指每天不超过3标准杯,每周不超过7标准杯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酒精的危害,最好保证每天和每周的饮用量都控制在上述范围内。 此外,值得提醒的是,单单控制酒精的摄入量是不够的,还需要注意喝酒的方法,即慢品细饮,边吃饭菜边喝酒
35岁男人饮食注意什么 喝酒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可让男人控制酒量还是太难了。有的男人是工作需要,有的则是喝酒上了瘾。大量或经常饮酒,会使肝脏发生酒精中毒而致发炎、肿大,影响生殖、泌尿系统,对肝、脑、心血管等造成伤害。空腹、睡前、感冒或情绪激动时也不宜饮酒,尤其是白酒。
痛风可以喝白酒吗 痛风可以喝蒸馏酒、红酒
有人认为啤酒、白酒等粮食发酵酒对痛风是有弊无利的,而蒸馏酒(如威士忌、白兰地等)、红酒则没有什么害处。
其实,无论是哪一类酒,所含的酒精都会增加尿酸的生成,并阻碍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而且饮酒时经常搭配肉、水产海鲜等高嘌呤的食物。过度饮酒会引|起痛风的急性发作,以啤酒最为明显。因此,痛风患者应该严格禁酒,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之类的说法并不适合痛风患者。
这样喝酒有益健康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安舒茨医学中心博士塔潘·梅塔称,在肾脏健康的人中,每天喝一点红酒(不到一杯)的人,与不喝红酒者相比,得慢性肾病的风险要 低 37%;在慢性肾病患者中,每天喝点红酒(不到一杯)者,与不喝者相比,得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要低29%。
梅塔和他同事分析了2003~2006年美国国家 健康与营养检查数据和肾脏基金会提供的数据,发现适度饮酒对肾脏和心脏都有好处。他分析,适量饮酒能降低尿蛋白水平,而尿蛋白水平较高可能会影响肾脏功 能。至于红酒与心脏健康的关系,则可能是由于红酒所含的多酚有抗炎症和抗氧化作用。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新研究结果也与此研究一致,需要强调的是,适度饮酒是关键,酗酒对身体有损害是毫无疑问的,不要喝太多,最好每天不要超过两杯。
适量饮酒有6个好处
对于现代上班族来说,日常应酬喝酒都不可避免,虽然医学上已经证明,适量饮酒可以对人体产生真正的健康功效,比如降低胆固醇,强化智能,激发灵感等。不过,前提是不能多喝,如果你喜欢酗酒,那你可能跟酒的健康功效无缘了。下面我们来看看,适量饮酒对人体有哪些好处。
1、降低有害胆固醇
营养学家和医学家都曾对“法国悖论”迷惑不解:法国人明明吃那么多高饱和脂肪的食物,但他们患冠心病的概率却那么低。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后来,研究人员发现,“法国悖论”的产生主要归功于红葡萄酒。红葡萄酒是法国人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它可以减少有害胆固醇,预防血栓,从而降低冠心病的患病率。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女人每天应该喝一杯葡萄酒(100-150毫升),而男人可以喝两杯(200-250毫升左右)。
2、预防糖尿病
医学家希望人们记住,适量饮用的酒精饮料可以像其他食物那样给人体带来一定的健康效应。最新的研究发现,对女人来说,酒精可以激发人体产生胰岛素,从而预防因血糖突然升高而导致的二型糖尿病。不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到底多少量的酒精才能产生这样的效果。
3、激发大脑智能
葡萄酒可以提高人体有益胆固醇的含量,从而让血液更通畅地流向大脑。研究人员相信,适量饮酒或许可以扩大大脑的血管,提高血流量,抗击与痴呆症相关的有毒蛋白质。另外,酒精可以让脑细胞产生可控性压力,从而帮助它们更好地处理可能导致痴呆症的强大压力。
4、预防胆结石
胆结石的主要构成成分之一就是胆固醇。葡萄酒中的抗氧化物可以提高人体(包括胆囊)里的有益胆固醇含量,减少有害胆固醇,从而预防胆结石的产生。
5、控制体重
实践已经证明,长期适量饮酒(男人每天2杯,女人1杯)之后,人体可以有效地代谢酒精,不会引起体重增加。如果每周喝5-7杯酒,可以有效帮助减少吃零食和宵夜的次数,防止进食过量。比如,一杯淡味啤酒就可以让你的肠胃产生饱足感,控制食欲,但又不会带来过高的卡路里。
6、预防肿瘤
红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具有强大的健康功效,可以预防脂肪积累,降低胰岛素抗性,预防糖尿病。一些研究人员相信,白藜芦醇可以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的生长来达到预防和治疗肿瘤的效果。它甚至还可以通过阻隔雌性激素的生长效应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怎么喝酒能补身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这个说法大致起源于1991年。在美国的一个电视节目中,有人提出了一个“法国悖论”——法国人的心血管发病率不高,因为法国人喝葡萄酒多,葡萄酒可能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在研究中,科学家们把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以及它导致的死亡率与喝酒的量对比,发现“适量饮酒”的人群中两者都比完全不喝酒的人群要低。当然,喝酒比较多的人群中,这两者又升高了。
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有学者提出了一些假说。比较有名的一个是葡萄酒中的抗氧化剂比如白藜芦醇。不过,动物试验又发现,要通过喝葡萄酒来达到白藜芦醇起作用的剂量,人会先被撑死。
心血管疾病并非危害健康的唯一因素,“适量饮酒”会不会对于其他的健康因素也有影响呢?研究证实,在其他疾病中,即使是每天喝25克酒精这个“适量”,也会导致多种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 ,比如口腔癌和咽癌的风险增加82%,食道癌增加39%,喉癌增加43%,乳腺癌增加25%,原发性高血压增加43%,肝硬化增加1.9倍,慢性胰腺炎增加34%。其他的结肠癌、直肠癌、肝癌也有小幅增加。如果饮酒更多的话,那么这些疾病的风险就大大增加。
由此可见:第一,饮酒对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应仅考虑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第二,饮酒对癌症风险的影响是只要喝了,就会增加。
红酒更有助于老年女性健康
过去有不少研究都说,适量喝酒对人体有好处,但专门针对老年女性提出这样的观点却还是很少。据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报道,一项针对12432名老年女性的调查研究显示,适量饮酒对70岁以上女性的健康长寿有一定帮助。这项报告已被发表在《美国老年病理学协会期刊》上。
作为研究者之一,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健康和衰老研究方向教授朱丽叶她认为,适度饮酒有益健康的原因是多重的。其一,酒本身所含的营养成分能够有益身体健康;其二,酒精可以让她们获得包括心理和社会行为在内的多方面的良好状态,比如让她们获得社交满足,变得心情愉悦,而这对身体健康来说,是很重要的。
当然,拜尔丝也提醒,这项研究的目的并不是建议从不喝酒的老年女性,在高龄时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去喝酒,而是告诉人们,澳大利亚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委员会推荐的饮酒指导标准,对于高龄的老年女性也是安全的。
按照澳大利亚的饮酒标准,以1单位含有10克纯酒精(相当于一罐285毫升的啤酒)计算,女性只要平均每天饮酒不超过2个单位,一天内不超过4个单位,一周内有一天或两天不饮酒,就属于适量。此外,饮酒还应注意速度,女性每小时饮酒量不应超过1个单位。
红酒真的有益健康吗
很多女人钟爱红酒,其原因从心理上看是小资情结,从健康上看她们认为喝红酒可以保护心血管,比如法国人喜欢喝红酒,法国人心血管病发病率比其他欧美国家低,成为她们最好的说辞。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存争议
但对于适量饮酒是否会有益心脏健康本身就存在争议。有研究认为,适量饮酒的人往往接受过高层次教育,社会地位更高,对健康更重视,更能坚持锻炼和健康饮食等健康的生活方式。
喝酒会增加房颤的发病风险
最近研究显示,喝酒会增加房颤的发病风险。每天喝酒1份饮酒量,发生房颤的风险增加8%。而房颤会引起脑卒中,会导致偏瘫失语而致残。所以即使少量饮酒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也是无益的。
饮酒会增加癌症风险
饮酒会增加口腔、咽喉、食道、结直肠和乳腺等癌症机会,尤其是女性乳腺癌与饮酒不存在阈值关系,只要饮酒即增加乳腺癌风险,与喝多少、喝多长时间没有关系
红酒优于啤酒和其他酒吗?
部分法国的研究显示,红酒比啤酒和其他酒能更好地预防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但是更大规模非法国研究发现,红葡萄酒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并没有明显优势。
基础研究发现,多酚和白藜芦醇确实对血管有一定保护作用,但是白藜芦醇的生物利用度低,获得有效剂量的白藜芦醇需要每天饮用超过60升红葡萄酒,这是要用红葡萄酒浴的节奏!最近的研究也发现,人体中的白藜芦醇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病率没有明显关系。
适量饮酒真的有益健康
这个说法大致起源于1991年。在美国的一个电视节目中,有人提出了一个“法国悖论”——法国人的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并没有多健康,他们的心血管发病率却不高。节目中给了一个解释:法国人喝葡萄酒多,葡萄酒可能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为了解释“法国悖论”,各国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研究,总共调查过的人数加起来超过百万,时间长的可达一二十年。在流行病学调查领域,这可以算得上数据最丰富的研究之一。在这些研究中,科学家们把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以及它导致的死亡率与喝酒的量对比,发现“适量饮酒”的人群中二者都比完全不喝酒的人群要低。当然,喝酒比较多的人群中,这二者又升高了。而且,不仅仅是葡萄酒,啤酒和白酒也有类似的结果。
作为流行病学调查,往往会受到其他“混杂因素”的影响。比如,经常喝葡萄酒的人,收入往往比较高,因而医疗条件等也要好一些。一般的结论是,在剔除了科学家们能够想到的混杂因素之后,“适量饮酒”对心血管健康的积极作用减小了,但并没有完全消失。也就是说,比起不喝酒的人,每天喝一点酒的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以及它导致的死亡率依然要低一些。
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有学者提出了一些假说。比较有名的一个是葡萄酒中的抗氧化剂比如白藜芦醇。不过,动物试验又发现,要通过喝葡萄酒来达到白藜芦醇起作用的剂量,人会先被撑死。另一种著名的假说是酒精有助于增加血液中的“好胆固醇”,而好胆固醇的增加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一些试验证据似乎支持这种假说,“适量饮酒有益心血管健康”也就得到了较多认同。
喝啤酒后不能做什么 喝酒要注意什么
夏天夜宵城,很多人认为海鲜+啤酒是绝配!但这种吃喝法并不利于身体健康。研究表明,海鲜含有嘌呤和甘酸两种成分,而啤酒所含的维生素B1,能将这两种成分分解代谢重要催化剂,会增加血液中尿酸的含量,容易影响尿酸升高,增加患痛风的风险。
任何一种酒都不能过量,过量饮酒会增加肝肾以及肠胃等负担,容易引起肠胃疾病诱发,导致肠胃功能损伤。长期大量饮酒容易引发酒精性肝病。因此,适当适量饮酒有益健康。
空腹喝冰啤酒会导致胃肠道温度快速下降,血管快速收缩,从而减少血流量,导致生理功能失调导致消化功能絮乱,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感引发。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
饮酒,是一种历史久远的世界性现象。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人民都离不开酒。逢年过节、家人团圆、亲朋相聚、探亲访友、社会交往等,都需要饮酒助兴,增添欢乐气氛。酒在人类的保健史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现代医疗常用的消毒剂中,酒精仍是重要成员。我国许多中药用酒来炮制。药酒是人们公认的良药。适量饮酒,对健康有益。但是如果过量饮酒,就变成有害了。
适量、少量、微量饮酒对心脏有益。最新医学研究发现,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定期的适量饮红葡萄酒有助于防止和降低心脏病的发病几率。饮酒的关键在于有节制、有规律地饮用适量的酒。其标准是:
白酒<50克/日
啤酒<1瓶/日
葡萄酒、果酒<200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