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和什么一起煲汤最好 土茯苓绿豆老鸭汤
土茯苓和什么一起煲汤最好 土茯苓绿豆老鸭汤
食材:老鸭半只,绿豆50克,土茯苓60克,姜3片,陈皮少许,盐少许。
做法:
1、清洗干净土茯苓、削皮、剁成大块。
2、洗净绿豆,提前用清水浸泡,陈皮提前泡软。。
3、姜去皮、切片,洗净老鸭,斩成块状。
4、起锅热油,爆香姜蒜。
5、放入老鸭块,大火煸炒。
6、煸至鸭肉出油,盛出鸭肉待用。
7、泡软的陈皮用刀刮去内膜。
8、汤煲中放入煸过的鸭肉、土茯苓、绿豆、陈皮和姜片。
9、倒入1L清水。
10、大火煮沸,撇去浮沫,转小火煲2小时左右,关火后加少许盐调味。
茯苓汤的食用禁忌
茯苓汤虽然对身体有莫大的好处,也适合经常食用。而且,在炎热潮湿的春夏季,食用茯苓汤还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但是,食用茯苓汤也是有禁忌的。那么,一起来看看茯苓汤的食用禁忌有哪些吧!
1、食用茯苓汤不能与茶同饮,也不能用铁的容器浸泡土茯苓。
2、食用茯苓汤时禁忌茶水,另外服用中药的时候,饮食上禁食油腻,辛辣,生冷,鱼腥制品。注意心情舒畅。
3、肝肾阴亏者慎服茯苓汤。土茯苓的中药后致过敏,周身皮肤瘙痒,并起散在性大小红斑丘疹。原方去土茯苓后不发生过敏症状,如再加土茯苓则过敏症状又出现。
茯苓汤哪些人不宜食用
相信大家在看过前面说的茯苓汤的食用禁忌后,会对茯苓汤的食用宜忌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接下来,小编为大家解答茯苓汤哪些人不宜食用这个问题。
1、脾胃虚弱不宜食用茯苓汤。
2、肝肾阴虚者最好不要服用。
3、因为土茯苓是寒性的,所以要用温性的枸杞中和一下。
4、土茯苓过量的话伤脾胃,还有是药三分毒,不要有事没事就吃药膳。
5、土茯苓和枸杞头对脾胃功能的要求较高,最好不要天天食用,最好是一到两个星期煲一次。小孩子以及脾胃虚弱的人如体质差的老人,不适宜吃土茯苓和枸杞头。
夏天宝宝适合喝什么汤 绿豆老鸭汤
材料:绿豆4两,老鸭1只,土茯苓8钱,油盐酌量。
做法:
1、将老鸭洗净,去除内脏。
2、绿豆浸洗干净后连同老鸭、土茯苓一起放入煲内,用清水5碗,约煮4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此汤能清热气、解湿毒,对面疤和水痘亦有疗效。
茯苓和土茯苓的区别在哪
生长环境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茯苓一般寄生于松树根部。
土茯苓,别称冷饭团、硬饭头、红土苓。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叶如大竹叶而更为厚滑。根连缀而生,大如鸡鸭蛋。其为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
口感
茯苓:味淡。
土茯苓:味偏苦。
功效
茯苓: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土茯苓: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归肝、胃经,有解毒、除湿、利关节等功效。西医认为,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较强的免疫抑制药,是治疗免疫病口腔和阴部溃疡之最佳中药。土茯苓也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牛皮癣关节炎、白塞病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土茯苓对免疫病之过敏性皮炎、天疱疮、湿疹等也有效。土茯苓还有解毒、抗肿瘤的功效。
功能主治
茯苓: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土茯苓: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用药配伍
茯苓
1、漏精白浊:雪白盐一两(并筑紧固济, 一日,出火毒),白茯苓、山药各一两。为末,枣肉和蜜丸梧子大。每枣汤下三十丸。盖甘以济咸,脾肾两得也。
2、痫后虚肿:小儿痫病瘥后,血气上虚,热在皮肤,身面俱肿。葳蕤、葵子、龙胆、茯苓、前胡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水煎服。
3、肾虚白浊:肉苁蓉、鹿茸、山药、白茯苓等分,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枣汤下三十丸。
4.与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可治疗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
5.配半夏、枳壳同用,可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
土茯苓
1、治血热头痛,咽喉肿痛,经血淋漓等妇女血症:土茯苓与金银花、诃子、栀子、川楝子、黄连、瞿麦配伍
2、治梅毒,淋病:土茯苓与金银花、紫草茸、茜草、枇杷叶、草乌(制)、诃子、栀子、白云香、苘麻子、红花、瞿麦、黑云香配伍。
食疗方法
茯苓
1.开胃汤:茯苓15克,淮山药12克,谷麦芽各30克,鲜、干鸭胗各1个,煮汤饮服。治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
2.茯苓薏米粥:茯苓、薏米各25克,陈皮5克,粳米适量,煮粥食。治小儿脾虚泄泻,小便不利。
3.茯苓薏米饼:茯苓、薏米、白面粉各30克,白糖适量,研成细末和匀压成饼,蒸熟。适合小儿食用,有和脾胃之效。
4.茯苓陈皮姜汁茶:茯苓25克,陈皮5克,水煎,饮服时加入生姜汁10滴。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呕吐。
土茯苓
1.土茯苓老鸽汤:土茯苓250克,老鸽1只,瘦肉100克,蜜枣2料,盐适量。将土茯苓切片洗净,老鸽一开四焯水,所以材料一起入锅加水烧开,文火煮两小时下盐调味就好了。有滋补身体之功效。
2.土茯苓赤豆鲫鱼汤:准备鲜土茯苓,赤小豆,鲫鱼,瘦肉,姜。瘦肉淖水,鲜土茯苓去皮剁大块,赤小豆洗净后浸泡一夜,鲫鱼煎至两面金黄,所有材料一次性放入汤煲内,加足水,大火煲开后转小火2小时。祛湿健脾。
食用禁忌
茯苓:阴虚津伤严重者慎用,食用时忌米醋,肾虚者不能食用。
土茯苓:食用时忌茶,肝肾阴亏者慎服。不能用铁器皿。
茯苓和土茯苓原来有这么多不同,您了解了吗,下次不要买错了哦。
土茯苓煲汤有什么功效作用
1、清热解毒
土茯苓性凉,对体质滞气燥热的人来说有很好的清热作用,可以改善上火、口干舌燥等症状,而且将土茯苓炖汤还可以清热解暑、生津止渴,进而食用更多的水分,利尿泻火,所以土茯苓煲汤对清热解毒有很好的功效。
2、强身健体
土茯苓富含锌、铁、镁等微量元素,将土茯苓煲汤之后,微量元素跟着进入人体内能更快被消化吸收,进而给人体补充营养,有很好强身健体的作用。
3、提高免疫力
土茯苓还有很好的抗菌抗炎的作用,尤其对于真菌来说,因为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时候特别容易感染真菌,所以经常食用土茯苓煲汤既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又可以抗菌抗炎。
土茯苓煲汤
槐花土茯苓煲鲫鱼
盛夏秋暑时的广东常有台风暴雨的袭击,因而人们亦易患上皮肤的湿疹症状。中医还认为湿疹会因饮食失节,嗜酒或过食辛辣刺激腥发动风之品,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蕴,又外感湿热邪,内外两邪相搏,充于腠理,浸淫肌肤而发。中药槐花和土茯苓煲鲫鱼既为此症的药膳又是防治的汤饮。槐花能凉血止血、清肝泻火;土茯苓能除湿、解毒、通利关节;鲫鱼既利水又补益。合而为汤,有清热解毒、利湿祛痒之功效。
材料:槐花15克、土茯苓30克、鲫鱼1条、生姜3片。
烹制:药材稍浸泡,洗净;鲫鱼宰洗净,煎至微黄,溅入少许清水,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2000毫升(约8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1小时,下盐便可。鲫鱼可捞起拌酱油佐餐用,为3~4人量。
土茯苓绿豆老鸭汤
有清热利水、祛湿消肿、滋补五脏的食疗作用哦。
材料:老鸭半只、绿豆50克、土茯苓60克、姜3片、陈皮少许、盐少许
做法:
1.土茯苓洗净、削皮、剁成大块;
2.绿豆洗净,提前用清水浸泡;
3.陈皮用清水泡软;
4.姜去皮、切片;
5.处理过的老鸭洗净,斩成块状;
6.锅烧热,倒入少许油,待油烧热,放入姜片爆香;
7.放入老鸭块,大火煸炒;
8.煸至鸭肉出油,盛出鸭肉待用;
9.泡软的陈皮用刀刮去内膜;
10.汤煲中放入煸过的鸭肉、土茯苓、绿豆、陈皮和姜片;
11.倒入1L清水;
12.大火煮沸,撇去浮沫,转小火煲2小时左右,关火后加少许盐调味。
爱心小贴士:
1.土茯苓自己不好处理,最好买时让人帮助削皮、剁成小块;
2.鸭子的选择宁老勿嫩,因为老鸭没什么皮下脂肪,适合煲汤,不会过于油腻;
3.因为老鸭肉质不易熟,煲煮的时间要足够长。
土伏芩和什么搭配煲汤最好
1、生地土茯苓汤
土茯苓有渗湿利水、养胃健脾的功效,而生地黄有清热凉血、生津止渴的功效,两者搭配炖汤一起饮用祛湿效果更好,非常适合日常保健养生食用。
2、土茯苓老鸽汤
土茯苓搭配老鸽炖汤,除了可以滋补身体,还对关节、筋骨有很好养护作用,对疮疡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3、土茯苓绿豆老鸭汤
老鸭可以补虚,而绿豆可以解毒,土茯苓则利水祛湿,三者搭配炖汤食用不仅口感美味,对身体清热解毒、祛湿利水的效果更佳。
4、土茯苓芝麻菊花瘦肉汤
芝麻可以补养肝肾、生发乌发,菊花清热解毒的功效很好,而土茯苓祛湿利水,三者结合有很好的祛湿作用。
土伏芩和什么搭配煲汤最好
土茯苓有渗湿利水、养胃健脾的功效,而生地黄有清热凉血、生津止渴的功效,两者搭配炖汤一起饮用祛湿效果更好,非常适合日常保健养生食用。
土茯苓搭配老鸽炖汤,除了可以滋补身体,还对关节、筋骨有很好养护作用,对疮疡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老鸭可以补虚,而绿豆可以解毒,土茯苓则利水祛湿,三者搭配炖汤食用不仅口感美味,对身体清热解毒、祛湿利水的效果更佳。
芝麻可以补养肝肾、生发乌发,菊花清热解毒的功效很好,而土茯苓祛湿利水,三者结合有很好的祛湿作用。
土茯苓煲汤
冬天已来临,皮肤比较干燥,不妨喝一碗土茯苓汤,可以滋润皮肤,祛湿排毒。具体土茯苓汤的做法,如下所示:
材料:鲜土茯苓250g、鲜淮山250g、猪骨350g、薏米50g、盐适量、姜片3片。
步骤:
1、将鲜土茯苓,鲜淮山,猪骨,姜片洗干净。薏米要用清水浸泡。
2、将鲜土茯苓切成小块,铁棍淮山削皮厚切。
3、将处理好的土茯苓,猪骨,薏米,姜片放进汤锅里
4、加足量清水约2500毫升左右,大火煲,然后大火煲开改小火煲1小时。
5、放进鲜淮山煲10分钟关火,可放适量盐调味即可。
温馨提示:
鲜淮山可以一起下锅也可以在煲快好了才下锅,煲几分钟也可以,因为鲜淮山很容易煲绵。干品淮山就一定要一起下锅煲
功效:清热生津、健脾祛湿。
土茯苓有什么作用呢 土茯苓的食用方法
土茯苓无明显药材味道,可与多种食材配搭做成既美味滋补又有清热除湿作用的美食,多以煲老火汤用。如与龟、鱼、老鸽、老鸭、鸡、蛇、瘦猪肉等配搭煲成靓汤,既可固本扶正,又加强了其清利湿热、解毒利尿之功效。土茯苓煲汤清甜可口,是上等的煲汤佐料,入汤时以新鲜土茯苓为佳,使汤味更鲜美。
原料:鲜土茯苓100g,乌龟1只(约750g),水蛇500g,陈皮、红枣、盐各适量。
做法:土茯苓洗净、刮皮,切成厚片;龟、蛇去内脏洗净,加水1500mL及陈皮、红枣等配料,慢火煲3小时,用盐调味,饮汤食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