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受到糖尿病足的危害,它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同时又给家人增加了负担。糖尿病足症状在早期并不是很明显,所以很多人会忽视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所以关注早期症状是很有必要的。
糖尿病足早期症状之周围血管病变
糖尿病足早期的血管病变既有大血管病变,也存在小血管病变,以及微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出现血供不足,肢端 营养不良,可见下肢足部皮肤营养不良,呈现蜡状,皮肤干燥缺乏弹性,毫毛脱离,皮肤温度下降,有色素沉着。肌肉萎缩、消瘦、指甲变厚变脆。肢端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血管狭窄处可听见血管杂音。最典型的症状是间歇性跛行,夜间休息痛,抱膝而坐,下蹲起立困难,逐渐发展出现静息痛。
糖尿病足早期症状之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病变引起患者皮肤干燥,无汗;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呈袜套样改变,并有脚踩海绵的感觉。由于神经引起下肢及足部肌肉萎缩,肌肉失去正常的牵引张力平衡,使骨头下陷造成脚趾间关节弯曲,形成拱形足、槌状趾,鸡爪趾等足部畸形。
糖尿病足早期症状之混合型病变
所谓混合型临床表现就是具备了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但是,由于神经病变的存在,使得周围血管的疼痛不明显,或因痛性神经病变的存在,和血管性疼痛很难区分。值得注意的是周围血管病变的疼痛会因为的体位的改变、血流的改变使疼痛的程度得到缓解,如间歇性跛行通过休息疼痛减轻,神经性疼痛一般为持续性,且不会随体味的改变而有所缓解。
除以上症状大多是 糖尿病足 患者最初的症状,但是因忽视和控制不好以上症状会加重并且会出现其他症状,那就是溃疡。足部溃疡的出现意味着 糖尿病足 进入一级。溃疡和感染往往是如影随行,感染又会溃疡的发生和发展你,可迅速蔓延扩大,形成蜂窝组炎,逐渐发展形成 骨髓炎 ,甚至菌血症。如果是以血管病变为主的,则会出现末端供血障碍,导致局部缺血性坏死。 糖尿病足 患者的溃疡感染状态的评估能够帮助肢体是否能够保留、患者有无生命危险。
关注糖尿病足早期症状,认识和了解相关知识,能及早的预防和治疗该疾病,不让它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老人手脚发麻怎么办 严格控制血糖
专家指出,老年人手脚麻木、疼痛也有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由于长期高血糖引起身体血液循环变差,离心脏较远的手脚等部位最易出现神经缺血、缺氧而逐渐发生麻木和神经痛,这种病变在早期可无任何症状,一旦出现麻木疼痛后,治疗起来则相当困难。专家建议,一旦被诊断为糖尿病后,要严格控制血糖,至少每年筛查一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用药
1、对症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疼痛症状可口服苯妥英(苯妥英钠)0.1g,2~3次/d,也可用卡马西平0.1g,2~3次/d。疼痛伴有焦虑症状的患者可用阿普唑仑0.4mg,2次/d或阿咪替林25mg,2~3次/d,均可获得满意疗效。吲哚美辛(消炎痛)和吡罗昔康(炎痛喜康)对顽固性的神经痛可能有一定疗效。糖尿病胃肠轻瘫综合征可用红霉素来增加胃动素与其受体的结合,加强胃壁肌收缩,促进胃排空。治疗方法为红霉素200~250mg,3~4次/d。目前多用多潘立酮(吗丁啉)10mg,3次/d。对低张性神经膀胱可用新斯的明0.25~0.5mg,肌内或皮下注射,同时加用诺氟沙星预防和治疗泌尿系感染。
2、病因治疗
2.1、控制糖尿病:应用降糖药和控制饮食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是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根本原则。
2.2、肌醇治疗:6g/d,连服6个月,可能取得一定疗效。
2.3、免疫抑制治疗:近年发现糖尿病患者血清内有抗胰岛细胞抗体,且病理可见周围神经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表明免疫机制可能参与其发病。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已用于治疗糖尿病性肌萎缩,不但可明显改善肌力,而且可以缓解疼痛。用药方法为,人血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用5天,然后用泼尼松60mg/d,至少3个月,用时应增加胰岛素和降糖药的用量,密切监测血糖。也有报道用环磷酰胺、硫唑嘌呤及血浆交换治疗有效的。
3、促神经代谢和神经营养治疗
3.1、神经营养药: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三磷腺苷(ATP)和烟酸对轻型患者及预防有益。
3.2、神经节苷脂:因其具有增强Na -K -ATP酶的活性、刺激神经芽生、促进神经再支配和触发神经肌肉接头形成的药理作用,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感觉症状。用法为:20~40mg/d,肌内注射,或40~80mg/d,静脉点滴。
4、中药治疗
由于病理机制不清,西药治疗无肯定疗效,近年来中药治疗本病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结果。中医辨证分析认为本病以气阴两虚为本,痰瘀阻络为标。中药治疗多从活血化瘀、温补肾气、益气养阴的角度着手,标本兼顾,并与“重则防标,缓则治本”的原则相结合。
糖尿病人脚麻是为什么
脚麻、腹胀、出汗、发凉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症状,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却千万不能放松警惕。
手脚部的疼痛和麻木,可导致足部溃疡、感染、坏疽的发生,严重者不得不进行足趾截趾甚至截肢,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您患有糖尿病,也许您正在被手足麻木疼痛所困扰,而这往往正是糖尿病周围神经并发症的表现。
不幸的是,尽管您的血糖控制良好,周围神经的病变还会发生。实际上,随着病情进展,糖尿病患者10年以后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概率达到50%以上。一旦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发生,会逐渐加重。
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痛怎么办
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痛怎么办?大家都知道糖尿病会引起一些并发症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了非常大的痛苦。其中一个有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就是神经痛,这种疼痛是常人无法形容的,俺么对于这类病症,糖尿病患者又应该做好怎样的预防工作呢?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并没有有典型的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症状,而是以周围神经病变为首发症状,常导致误诊或延误了治疗时间。曾有一病人前来就诊时诉说四肢麻木并有刺痛,以手指及脚趾尖端明显,此外并没有其他不舒服,在当地多家医院治疗无效。当检查该病人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时,发现两者均明显升高,符合糖尿病的诊断。其实,在临床上这样的例子很多,该病人由于发现得较早,治疗效果较好。而那些发现较晚的病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那么,如何发现糖尿病神经病变呢?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主要表现为四肢末端麻木、疼痛,像针刺样、烧灼样或蚂蚁爬等感觉,通常下肢较上肢严重,两侧肢体可同时或先后发生;早期仅仅发生于指(或趾)尖,病情加重可逐渐发展至整个手指(或脚趾),典型时呈手套或袜套样分布。有时病人表现为痛觉过敏,很轻微的刺激即感觉明显疼痛,严重时穿衣服及盖被子亦会觉得疼痛。
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有的糖尿病神经病变不但没有上述疼痛症状,反而表现为对疼痛、温度的感觉功能下降。如病人对针刺、挤压(如穿的鞋太小)等感觉不到疼痛,这样一来病人剪手指或脚趾甲时由于感觉不到疼痛,很容易损伤手指或脚趾;穿太紧的鞋磨损了脚也毫不察觉;对太热的东西不知道烫,例如用热水袋暖脚时烫伤脚;对寒冷的东西感觉不到冻,产生冻伤。由于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降低,再加上糖尿病患者自身修复能力下降,因此发生损伤时易合并细菌感染,伤口不易愈合。情况严重时,肢体腐烂,此时则须截肢,否则会危及生命。这种情况在临床上时可见到,有些病人因不愿意截肢最后丢掉了性命。
那么,如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呢?严格控制血糖是最基本的措施,通过此措施可延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展,早期的周围神经病变仅须控制血糖就可使症状好转,如本文前面所举的例子。发生周围神经病变时早期使用维生素b12类制剂可收到部分效果,如联合使用维生素b1及b6则效果可能更好。还可应用一些扩张下肢血管的药物、降低血液黏稠度或抗血小板的药物。有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最好由医生决定应用哪些药物。
发生周围神经病变后,在日常生活中应密切注意预防由此产生的肢体损伤。要定期修剪指(趾)甲,防止指(趾)甲太长而损伤皮肤,但修剪指(趾)甲时要注意不要损伤手或脚。鞋袜要柔软、舒适、宽松,最好穿棉袜,不要穿皮鞋,防止磨损脚。注意肢体清洁卫生,搔痒时要小心以免抓破皮肤。寒冷天气用热水袋时一定要注意水的温度,不要太热,以免烫伤。另外,可穿特殊的鞋以改变脚部的受力,减少胼胝的产生和脚部损伤。
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痛怎么办?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希望大家对于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痛的原因以及缓解的方法和预防的方法都有所了解。如果患者不知道如何进行处理一定要第一时间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治疗
糖尿病人脚痛脚麻中医如何治疗
很多人对于糖尿病的症状的了解,大多局限在血糖高、尿量增多、体重下降等,但却不知原来下肢、足部各关节经常疼痛,也是糖尿病的继发性症状。中医专家提醒,四肢末端麻木、疼痛及感觉异常,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治疗,久而久之还会因为神经变性出现损伤性足部溃疡,甚至发展到糖尿病足,后果十分严重。
脚痛脚麻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医学上称之为周围神经病变。所谓周围神经,就是人体除脑部、脊髓以外的神经组织。周围神经一方面负责人体的各种感觉、运动,还支配着人体的内脏活动,比如心脏、胃肠等。因此,一旦周围神经受损,受到影响的功能很多,症状多种多样。受损的根本原因,是小血管的受损。
什么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感觉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感觉神经是糖尿病病人中受累最早最多的神经。大多起病隐匿,早期病人可无明显症状,只是在做肌电图检查时发现异常(如发放神经冲动的潜伏期延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等)。随着病情的进展,病人逐渐出现:
1、感觉异常:如麻木感、蚁走感、针刺感、灼热感等;
2、感觉减退:似戴手套、袜套样感觉,严重者感觉丧失,对冷、热、痛的刺激毫无知觉,即使受伤也浑然不知,由于病人缺乏自我保护反应,因而很容易受伤;
3、感觉过敏:对冷、热、触摸极为敏感;
4、疼痛:有的病人表现为自发性疼痛(静息痛),似刀割火燎,夜间疼痛尤甚,让人彻夜难眠,痛不欲生。上述症状主要发生在四肢,但下肢更多见且症状更明显,病变部位通常双侧对称,最初局限于手指或脚趾,以后逐渐向上发展,症状有昼轻夜重的特点。
运动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当病人出现运动神经病变时,由该神经所支配的肌肉会出现萎缩,运动时肌无力,甚至瘫痪,比如面神经病变时可出现面瘫,动眼神经病变可引起眼睑下垂、复视等。
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痛怎么办
严格控制血糖是最基本的措施,通过此措施可延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展,早期的周围神经病变仅须控制血糖就可使症状好转,如本文前面所举的例子。发生周围神经病变时早期使用维生素b12类制剂可收到部分效果,如联合使用维生素b1及b6则效果可能更好。还可应用一些扩张下肢血管的药物、降低血液黏稠度或抗血小板的药物。有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最好由医生决定应用哪些药物。发生周围神经病变后,在日常生活中应密切注意预防由此产生的肢体损伤。要定期修剪指(趾)甲,防止指(趾)甲太长而损伤皮肤,但修剪指(趾)甲时要注意不要损伤手或脚。鞋袜要柔软、舒适、宽松,最好穿棉袜,不要穿皮鞋,防止磨损脚。注意肢体清洁卫生,搔痒时要小心以免抓破皮肤。寒冷天气用热水袋时一定要注意水的温度,不要太热,以免烫伤。另外,可穿特殊的鞋以改变脚部的受力,减少胼胝的产生和脚部损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变的因素
(1)山梨醇——肌醇代谢异常:周围神经组织山梨醇、果糖堆积,肌醇含量和Na、K—ATP酶活性降低,轴流运输及轴突生长障碍,神经传导速度减慢,高血糖竞争性地抑制一种特异的钠依赖载体(此载体可调控肌醇运输系统),使细胞摄取肌醇减少,Na、K—ATP酶功能缺损又可使上述钠依赖载体活性下降,进一步减少肌醇摄取,形成恶性循环。
(2)另外,依赖Na+梯度的其它生命活动也发生障碍,Na、K—ATP酶活性降低,引起许多生化和生理学异常,这些异常影响所有底物和代谢产物通过细胞膜。后期代谢和电解质不平衡最终导致周围神经结构改变,发生临床糖尿病神经病变。雪旺氏细胞与有髓鞘及无髓鞘的神经轴突有密切的解剖学关系,它促使髓磷脂合成,可以对朗飞氏结的质量供应还有作用,因此雪旺氏细胞的损害会导致脱髓鞘,减慢神经的传导速度和轴索毁坏。
(3)脂质代谢障碍 脂肪酸合成途径的第一阶段是辅酶A的乙酰化,乙酰化必需醋硫激酶,其酶的活性在糖尿病时是低下的,约降低30%,而在雪旺氏细胞内积存着过量的脂质,反应了雪旺氏细胞内脂质代谢异常,也是引起神经损害的因素。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变几乎可发生于所有的脏器,微血管病变与血糖控制水平相关,提示血糖控制不良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的病理基础,而微血管病变则可能是糖尿病神经病变恶化的重要原因。
(4)WoLfman等强调血管硬化为糖尿病神经障碍的原因,在这些病人中毛细血管基膜增顾,动脉硬化,细动脉硬化,毛细血管基膜增顾伴缺血性因素存在。这些病变可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异常和某些物质中渗漏至血管周围(正常情况下,完整的血管——神经障碍可防止这种渗漏)。渗漏的物质中,毒性化学物进入神经内膜间隙,使神经元和雪旺细胞与毒性化学的接触,损害了后者的结构与机能的完整性,导致脱髓鞘与神经元中止,还会由于出血可能出现蚁走感觉。
糖尿病并发症好治疗吗
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防治结合,在早期糖尿病时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此时只要把血糖控制良好,那么患者发生糖尿病的并发症的概率相对来说就非常低。
但是当长期的血糖控制欠佳,发生了糖尿病的并发症以后,治疗往往非常棘手,当患者出现了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比如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此类急性并发症如果得到及时的处理,还可逆转。
但是当患者出现了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后,将很难逆转。
手麻会是糖尿病症状吗
手麻会是糖尿病症状吗?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由于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这样的特点,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糖尿病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最早表现就是足部发麻。少数病人首先出现手麻,有的病人因手足麻木或疼痛去医院检查时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严重时四肢会有麻木、灼热感、虫爬感,有的病人手足或四肢强烈疼痛,不能忍受。
有的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患者血糖一直很高,如不积极治疗,病程长久可造成严重周围神经损害,从而使手足或肢体瘫痪,因此有手足麻木或疼痛的糖尿病患者,必须及时去神经科或内科作一些必要的检查。
一旦确诊为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就要及早治疗,防止发生严重的神经后遗症,目前治疗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变的有效药物日益增多,手麻也是糖尿病症状之一,因此日常 生活一定要注意。
手脚麻木非小事 频繁出现或是疾病先兆
其实,手脚麻木是常见的一种症状,也是许多疾病的先兆。普通神经压迫,比如长期俯卧、压迫单边手脚,可能会引起短暂的手脚麻木,但是频繁出现麻木,也没有明显的压迫史,就要敲醒警钟,及时到相关科室查查了。
1.颈椎病:手麻最常见的原因,中老年人,久坐不动、颈椎姿势异常的白领等等都是高发人群。颈椎病致使颈椎间盘突出或增生,使相关的关节突压迫邻近的颈椎根,便会手指发麻的症状。高危人群出现手麻,可以到骨科就诊。
2.一过性脑缺血:引起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的原因很多,但一般公认,脑内及脑外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病因。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好发于老年人,尤其一侧肢体发麻要引起重视,及时到神经内科就医。
3.末梢神经炎:末梢神经炎引起的手指发麻,通常伴有疼痛无力、双侧对称出现。可到神经内科就医查明。
4.糖尿病:双侧对称性出现手指发麻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见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许多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早期就会出现并发症。定期测血糖,有相关症状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晚上脚疼
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神经病变,末梢神经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损害,下肢血管病变、动脉硬化引起小动脉闭塞症,或皮肤微血管病变以及细菌感染所导致的足部疼痛、足部溃疡及足坏疽等病变。
晚上睡梦中被一阵刺痛惊醒,从脚趾到脚背,就像很多针一起扎,严重时连被子都不能盖,这其实是提示糖友脚部已经出现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甚至可能是糖尿病足。
专家教授指出,有10年病龄的糖友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高达50%,且易发展为糖尿病足。如果患者出现了脚部麻木、夜间疼痛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糖尿病足这样的周围神经病变不是糖尿病晚期才出现的并发症,而是自糖尿病发病之日起就可能发生的。脚部刺痛就是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患者一般白天感觉不太明显,而夜间脚部会出现刺痛感,脚不能挨床,挨着就痛得厉害,被子也不能盖,只能拿靠枕垫在小腿下面,使脚悬空,才能舒服点。还有很多患者要服止痛药才能入睡。
避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好的办法是控制血糖,加强神经营养,平时可多吃些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牛肉、螺旋藻等。
瘫痪是怎么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凡皮层运动投射区和上运动神经元径路受到病变的损害,均可引起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常见的病因有颅脑外伤、肿瘤、炎症、脑血管病、变性、中毒、以及内科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血卟啉病、大红细胞性贫血及维生素B12缺乏等。
二发病机制
引起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常见病因有:周围神经损伤,如撕裂伤、挫伤、压迫、臂丛的外伤、电击伤、放射损伤、烧伤等;中毒性损伤,包括药物、有机物、无机物、细菌毒素等;周围神经炎,包括感染性,感染后和变态反应性病变,结缔组织病和结节性周围神经病等;代谢疾病中的周围神经病;恶性疾病中的周围神经病;周围神经肿瘤,原发性与遗传有关的周围神经病等。
哪些疾病会导致手脚麻木
1、动脉硬化
麻木特点:多为一侧上肢或下肢或半身麻木,一般持续几小时至数天,如不及时治疗,会发展成半身不遂而瘫痪。
2、腕管综合征
麻木特点:屈腕时手指麻木加重。
3、颈椎病
手麻最常见的原因,中老年人,久坐不动、颈椎姿势异常的白领等等都是高发人群。颈椎病致使颈椎间盘突出或增生,使相关的关节突压迫邻近的颈椎根,便会手指发麻的症状。高危人群出现手麻,可以到骨科就诊。
4、一过性脑缺血
引起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的原因很多,但一般公认,脑内及脑外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病因。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好发于老年人,尤其一侧肢体发麻要引起重视,及时到神经内科就医。
5、糖尿病
双侧对称性出现手指发麻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见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许多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早期就会出现并发症。定期测血糖,有相关症状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
6、痛风
临床显示,手麻的患者中约有1%是痛风所致,可能因尿酸沉淀在正中神经处,压迫到正中神经,而出现手麻疼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