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会导致子宫下垂呢
怎样会导致子宫下垂呢
怎样会导致子宫下垂呢
一、生产造成的伤害(例如巨婴、难产等)。
二、腹腔内的压力太高(例如过度肥胖、久咳、便秘、或盆腔内有肿瘤压迫,都会使腹腔压力增高)。
三、年龄及器官衰老加上女性荷尔蒙雌激素的降低,使骨盆腔底部肌群(P.F.M.)失去张力,子宫韧带也逐渐退化萎缩。
四、经过各类盆腔手术之后也可能造成子宫脱垂的后遗症。
五、纵使没有以上经验,但是先天性盆腔肌群软弱松弛也可以引起子宫脱垂。
临床表现
患者自觉腹部下坠,腰酸、走路及下蹲时更明显,严重时脱出的块物不能还纳,影响行动。子宫颈因长期暴露在外而发生黏膜表面增厚、角化或发生糜烂、溃疡。患者白带增多,并有时呈脓样或带血,有的发生月经紊乱,经血过多。
子宫脱垂为子宫沿阴道向下移位,根据脱垂的程度可分为3度:
1.Ⅰ度
指宫颈外口水平低于坐骨棘水平,但是宫颈及宫体仍位于阴道内。该程度子宫脱垂无须治疗,注意休息即可恢复。
2.Ⅱ度
指子宫颈已脱出阴道口之外,而子宫体或部分子宫体仍在阴道内。但因包括范围过大,轻者仅宫颈脱出阴道口外,重者可因宫颈延长,以致延长的宫颈及阴道壁全部脱出阴道口外。
Ⅱ度子宫脱垂又分轻、重两型:①Ⅱ度轻型 子宫颈及部分阴道前壁脱出阴道口外。②Ⅱ度重型 宫颈与部分宫体以及阴道前壁大部或全部均脱出阴道口外。
3.Ⅲ度
指整个子宫体与宫颈以及全部阴道前壁及部分阴道后壁均脱出阴道口外。
转呼啦圈误区
转呼啦圈不会导致子宫下垂或者胃下垂
专家说,到目前为止,临床上还未出现过一例因转呼啦圈而导致子宫下垂的。
大多数的子宫下垂患者都是绝经期以后的妇女,年龄在60岁左右,有生产过程过长、生育孩子过多的经历及自身因素如盆底发育不完全或者受损伤的容易患子宫下垂,少女和未生育的女性一般不用担心转呼啦圈会导致子宫下垂,但是对于一些身体素质本来就不好的人,可能自身的一些脏器都比较脆弱,最好避免转呼啦圈,否则可能会造成子宫和卵巢异位症。
专家指出,转呼啦圈一般不会引起胃下垂,但是不要饭后马上练习,也不要大范围地运动,否则肠胃也是吃不消的,还可能引起身体的损伤。有胃下垂病史的人最好不要做此项运动。
由此看来,那些因害怕转呼啦圈而导致子宫下垂或者胃下垂的人,只要身体健康都可以照常转呼啦圈。
子宫下垂防治的方法
正确处理分娩产程
女性在分娩过程中因为损伤会导致子宫下垂,所以子宫的发病率会随之增加。
注意饮食营养
我们一定要注意平常的营养摄入,注意搭配一些对子宫有好处的食物,这样才能保护、预防子宫下垂。
避免重体力劳动
过度的负重作用及其体姿用力,会大大的加重子宫下垂的危险。所以,预防子宫下垂应注意在生活中需要适当的减轻工作,加强劳动保护,避免参加一些重体力的劳动。
做好哺乳期保健
产妇长期哺乳,卵巢功能会长期处于低落的状态而导致子宫萎缩,这就会诱发女性出现子宫下垂的现象。
坚持适当的锻炼
在日常生活中,适当进行一些身体锻炼,坚持做肛提肌运动,都可以预防阻止子宫过早衰脱。
及早接受治疗
对于已经子宫下垂的女性,需要及时的接受一些雌激素来代替治疗,这样能够有效的帮助改善更年期和老年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减退甚至消失而产生子宫下垂的现象。
产后子宫下垂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产后子宫下垂的原因
产妇在分娩的时候,用力不当。例如有些产妇在子宫尚未开全的时候,就过早的使劲、屏气,尤其是在产妇难产、急产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子宫下垂的现象。
产妇在分娩的时候,没有能很好的保护自己的会阴部位,在加上产后恢复做的不及时,就会导致子宫的支持组织松弛或撕裂,从而也就成为子宫下垂创造条件。
产妇的身体本身就很虚弱,在加上产后咳嗽、便秘、腹压增加都会导致子宫下垂。
产后过早的运动尤其是产后过早的从事一些繁重的体力劳动,另外产妇不要进行长时间的蹲坐、站立等活动,这是导致很多产妇出现子宫下垂的原因。
产后子宫下垂是可以预防的哦,下面小编就来介绍预防产后子宫下垂的方法。
预防产后子宫下垂的方法
大力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对宝宝的好处就不用再说了,对妈妈来讲,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对韧带的恢复也有一些帮助。
不要长时间站立。产后日常的活动可以正常进行,不必受到影响,但还是要注意不能过早提重物,不要长时间站立,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每天做两次提肛运动。向产后妈妈着重推荐这个运动,简单方便,而且对产后的盆底肌恢复非常有帮助。每天上午、下午可各做一次,每次10~20多分钟都可以。
女性转呼啦圈会引发子宫下垂吗
转呼啦圈不会导致子宫下垂或者胃下垂
一些未婚的平时爱转呼啦圈的女性朋友常常会担心,长期转呼啦圈会导致子宫下垂,最终无法生育。专家说,到目前为止,临床上还未出现过一例因转呼啦圈而导致子宫下垂的。
大多数的子宫下垂患者都是绝经期以后的妇女,年龄在60岁左右,有生产过程过长、生育孩子过多的经历及自身因素如盆底发育不完全或者受损伤的容易患子宫下垂,少女或者刚生育过的女性很少出现子宫下垂的。一般不用担心转呼啦圈会导致子宫下垂,但是对于一些身体素质本来就不好的人,可能自身的一些脏器都比较脆弱,最好避免转呼啦圈,否则可能会造成子宫和卵巢异位症。
专家指出,人体腹腔内的器官都有各自的位置,很少有运动可以导致错位的,转呼啦圈一般不会引起胃下垂,但是最好不要饭后马上练习,也不要大范围地运动,否则肠胃也是吃不消的,还可能引起身体的损伤。有胃下垂病史的人最好不要做此项运动。由此看来,那些因害怕转呼啦圈而导致子宫下垂或者胃下垂的人,只要身体健康都可以照常转呼啦圈。
产后子宫下垂的症状有哪些与注意事项
产后子宫下垂的症状
好不容易辛苦熬过了十月怀胎,等到了分娩的这一刻了,幸福的看到了小生命,内心的激动感一定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一切的煎熬和剧痛都是值得的,但是有的产妇要面临产后带来的一些问题,如:骨盆底组织松弛、肚子下坠、便秘等一系列的子宫下垂的症状,那么产后子宫下垂具体有哪些症状?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
1、子宫下垂最明显的症状是出现白带变多,分娩后产妇在做月子期间会有恶露的出现,恶露干净的时间是要根据产妇的情况,顺产的大约在两星期内能干净,剖腹产的持续时间会比较长,可能要知道做月子完,当恶露干净后一定要注意自己白带是否正常,如果出现白带量变多、带有血水状等情况,首先要怀疑是不是自己子宫出现下垂。
2、有尿频尿急尿不尽等情况,很有可能是子宫下垂而压到了膀胱,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尿痛的情况,甚至是尿液都得不到自己的控制,外阴还有可能会因为尿液的经常刺激,而有炎症的出现,如:红肿疼痛等。
3、还会出现便秘、排便困难、腹部胀痛等情况。还有下腹部、阴道、外阴会出现有坠胀感,也容易出现腰酸背痛的情况,行走久了,站久了或者是做了苦力活这些症状会加重,当进行平卧的时候这些症状会减轻。
产后子宫下垂的注意事项
正常女性朋友的子宫位置是处于前倾前屈,所谓的产后子宫下垂是子宫沿阴道下降,严重的还会出现全部都脱出于阴道口以外的部位,女性朋友出现子宫下垂会带来很多的不方便,还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影响,所以女性朋友当发现自己出现子宫下垂的情况一定要好好调理,那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1、一定不要吃寒性食物,容易导致子宫下垂,如:田螺、蚌肉等水产品,这些食物使用后会伤害脾胃,只会加重子宫下垂的情况,会导致子宫很难恢复,寒性水果也不能吃,如:梨、西瓜柚子、柠檬等,这些食用后也是会损害脾胃。要不要使用会伤气的食物,如:白萝卜、咸菜、醋等,食用的过多会伤气和损耗营养,会导致子宫没有回缩无力。
2、产后要注意休息,做好月子里的保健工作,尽量不要参加较重的体力劳动,做事情最好躺着或者是坐着,尽量不要进行深蹲动作。
造成子宫下垂的原因
1、生育造成的伤害
生育是造成子宫下垂的主要病因,当出现难产、巨大儿、生产时间过长等,容易导致女性的宫颈韧带、宫颈和盆腔底部的肌肉受损,而生产后又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自然容易发生子宫下垂。
另外,产后长期仰卧、不动,容易导致子宫后位,子宫也容易下垂。产后经常蹲着会导致腹压的增大,这也是子宫容易下垂的原因之一。
2、衰老
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的卵巢功能会下降,甚至不再分泌雌激素,从而盆腔底部对子宫等脏器的支撑力减弱,容易发生子宫下垂。
3、过度肥胖
女性过度的肥胖同样会导致腹压的增大,而发生子宫下垂。除了肥胖之外,患有腹水或者是腹部过度肥胖也会引起腹压增大。
4、手术引起
一些盆腔部位的手术也可能造成这一现象。
呼啦圈会引起子宫下垂吗
不少女孩子为了将自己打造成魔鬼身材,都会千方百计地尝试不同的运动方式。而转呼啦圈是一种比较时尚的健身运动,而且在很小的活动范围内就可以完成。但时下又有不少人担心:转呼啦圈基本上都是在腹部运动,时间长了会不会造成胃下垂或者子宫下垂呢?
转呼啦圈不会导致子宫下垂或者胃下垂
一些未婚的平时爱转呼啦圈的女性朋友常常会担心,长期转呼啦圈会导致子宫下垂,最终无法生育。专家说,到目前为止,临床上还未出现过一例因转呼啦圈而导致子宫下垂的。
大多数的子宫下垂患者都是绝经期以后的妇女,年龄在60岁左右,有生产过程过长、生育孩子过多的经历及自身因素如盆底发育不完全或者受损伤的容易患子宫下垂,少女或者刚生育过的女性很少出现子宫下垂的。一般不用担心转呼啦圈会导致子宫下垂,但是对于一些身体素质本来就不好的人,可能自身的一些脏器都比较脆弱,最好避免转呼啦圈,否则可能会造成子宫和卵巢异位症。
专家指出,人体腹腔内的器官都有各自的位置,很少有运动可以导致错位的,转呼啦圈一般不会引起胃下垂,但是最好不要饭后马上练习,也不要大范围地运动,否则肠胃也是吃不消的,还可能引起身体的损伤。有胃下垂病史的人最好不要做此项运动。由此看来,那些因害怕转呼啦圈而导致子宫下垂或者胃下垂的人,只要身体健康都可以照常转呼啦圈。
产后子宫下垂怎么恢复
1、子宫下垂会对女性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轻则对日常生活带来不便,重则会危害到产妇的身体健康。
中医认为子宫下垂是因为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而致。或者是因为产妇生产过多、劳动过重导致。因此,中医治疗子宫下垂的原则是“虚者步之,陷者举之”。因此,可以通过中药来治疗子宫下垂。
2、适当做一些产后运动可以帮助改善子宫下垂的症状。例如提肛运动,这个运动非常简单方便,对于产后的盆底肌恢复非常有帮助。收缩盆地肌肉尽量将肛门往上缩,每次收缩10-20下,每天有空的时候可以多做几次。
3、一定不要吃寒性食物,容易导致子宫下垂,只会加重子宫下垂的情况,会导致子宫很难恢复,寒性水果也不能吃,食用的过多会伤气和损耗营养,会导致子宫没有回缩无力。
4、产后要注意休息,做好月子里的保健工作,尽量不要参加较重的体力劳动,做事情最好躺着或者是坐着,尽量不要进行深蹲动作。
转呼啦圈会造成胃下垂与子宫下垂吗
专家说,到目前为止,临床上还未出现过一例因转呼啦圈而导致子宫下垂的。
大多数的子宫下垂患者都是绝经期以后的妇女,年龄在60岁左右,有生产过程过长、生育孩子过多的经历及自身因素如盆底发育不完全或者受损伤的容易患子宫下垂,少女和未生育的女性一般不用担心转呼啦圈会导致子宫下垂,但是对于一些身体素质本来就不好的人,可能自身的一些脏器都比较脆弱,最好避免转呼啦圈,否则可能会造成子宫和卵巢异位症。
专家指出,转呼啦圈一般不会引起胃下垂,但是不要饭后马上练习,也不要大范围地运动,否则肠胃也是吃不消的,还可能引起身体的损伤。有胃下垂病史的人最好不要做此项运动。
由此看来,那些因害怕转呼啦圈而导致子宫下垂或者胃下垂的人,只要身体健康都可以照常转呼啦圈。
并非人人都适合转呼啦圈
转呼啦圈不会导致子宫下垂或者胃下垂
一些未婚的平时爱转呼啦圈的女性朋友常常会担心,长期转呼啦圈会导致子宫下垂,最终无法生育。专家说,到目前为止,临床上还未出现过一例因转呼啦圈而导致子宫下垂的。
专家指出除了老年人和小孩外,只要身体健康的成年人都可以转呼啦圈,这项运动不会造成子宫下垂或胃下垂,但要注意练习的强度和时间。对于那些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或者有高血压、低血压的人以及心脏病患者最好不要转呼啦圈。
大多数的子宫下垂患者都是绝经期以后的妇女,年龄在60岁左右,有生产过程过长、生育孩子过多的经历及自身因素如盆底发育不完全或者受损伤的容易患子宫下垂,少女或者刚生育过的女性很少出现子宫下垂的。
一般不用担心转呼啦圈会导致子宫下垂,但是对于一些身体素质本来就不好的人,可能自身的一些脏器都比较脆弱,最好避免转呼啦圈,否则可能会造成子宫和卵巢异位症。
专家指出,人体腹腔内的器官都有各自的位置,很少有运动可以导致错位的,转呼啦圈一般不会引起胃下垂,但是最好不要饭后马上练习,也不要大范围地运动,否则肠胃也是吃不消的,还可能引起身体的损伤。
有胃下垂病史的人最好不要做此项运动。由此看来,那些因害怕转呼啦圈而导致子宫下垂或者胃下垂的人,只要身体健康都可以照常转呼啦圈。
转呼啦圈可以健美瘦身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
通常,人们转呼啦圈都是用腰腹部的力量,身体的其他部位基本上可以保持不动,所以说,转呼啦圈可以使腰腹以及臀部的肌肉得到很大的锻炼。
如果想要达到健美的效果,一般需要转15~20分钟,因为这项运动属于无氧运动,运动的强度偏低,短暂的锻炼很可能仅仅会使腰腹部的肌肉产生酸痛感。
但并不会消耗掉过多的脂肪;如果想要达到瘦身的效果,一般至少要锻炼30分钟,随着强度的增加,瘦身的效果才会更好。
但是为了减肥,不要一味选择过重的呼啦圈,而且锻炼时间也不能过长,否则很容易使腰腹部肌肉受损或者产生淤血。最好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控制好运动的时间。
虽然这项运动有它的好处,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专家提醒,儿童和老年人应该特别注意,最好不要进行这样的运动。儿童身体发育还不完全,老人身体的各个器官开始老化,都不太适合,成年人是最适合锻炼的一个群体。
此外,对于那些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或者有高血压、低血压的人以及心脏病患者最好不要转呼啦圈,可以选择其他一些舒缓的运动来代替。在转呼啦圈之前,最好能做一些伸展运动,将韧带拉开,以防扭伤身体的某些部位。
一般子宫下垂会引起不孕吗
导致女性不孕的子宫下垂都有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怀孕后期、分娩、长期负重活动、绝经、过度肥胖等都可能出现子宫下垂
●子宫下垂会导致排尿排便障碍、过性生活时不适,严重时会出现步行困难
●如果下腹总有下坠感、总觉排尿排便排不净、外阴部有脱出物时需警惕
子宫下垂,在很多人看来,只是多次生育的老年女性的“专利”。其实不然。专家介绍,不仅是多次生育,第一次怀孕的后期和分娩也可能出现子宫下垂。此外,长期负重活动、绝经、过度肥胖、先天性盆腔肌群软弱松弛、久咳,甚至是便秘等都可能成为致病因素,年轻女性也可能出现。
专家提醒,子宫下垂虽然不危及生命,但可能会导致排尿排便障碍、性生活出现不适等问题,严重时会出现步行困难。因此,一旦发现有子宫下垂症状,须及时就医。严重的子宫下垂,最好的治疗方法还是手术。
析因:
子宫韧带和肌肉带
失去弹性导致子宫下垂
“我最近接诊的一个患者,子宫下垂的情况让人吃惊。”某医院专家说,这个患者51岁,生育了四个孩子。可是,子宫已经脱垂到了体外,垂在阴道口的子宫竟有一个拳头大小,已经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不仅大小便有障碍,连行走都很困难。
专家介绍,子宫下垂主要是指子宫内壁不能良好收缩复原,下垂到阴道中,严重的可能脱出到阴道口外。在我国女性中,子宫下垂的发病率约20%左右,在多产、负重体力劳动的农村或城郊,发病率更高。
专家解释,子宫下垂最根本的原因是盆底组织松弛,导致子宫韧带失去弹性。直接原因有如下几种:
第一,怀孕和分娩。这是导致子宫下垂的最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多次生育的女性发生子宫下垂的可能性更大。”她说,但是,即使是第一次怀孕和分娩,也有可能发生子宫下垂。因为怀孕后期以及巨婴、难产等生产伤害也都可能会损伤到子宫的韧带。
第二,绝经。专家说,绝经前后的女性,由于激素水平大大降低,脏器弹性也开始下降,骨盆腔底部肌群松弛,子宫韧带的张力大大降低,从而导致子宫脱垂。“这也是子宫脱垂在老年女性中比较高发的重要原因。”
第三,长期负重活动。专家说,女性经常干体力活或长期做超负荷运动,尤其是举重训练、负重活动等,腹压增加,发生子宫下垂或内脏下垂的可能性大大增高。
第四,先天性盆腔肌群软弱松弛也可以引起子宫下垂。此外,经过各类盆腔手术后,也可能造成子宫下垂。
危害:
会影响日常生活并会产生排尿、排便障碍
“由于子宫下垂基本不会危及生命,因而很容易被忽视,很多女性宁愿常年忍受痛苦,也不愿治疗。”专家说,其实,子宫下垂属于盆底障碍性疾病,它会给女性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首先,子宫下垂会让下腹总有一种下坠感,而且容易引起腰酸背痛、脱出物摩擦内裤等种种身体上的不适。
其次,会产生排尿和排便的障碍。专家说,子宫下垂时,尤其是当子宫垂到体外时,阴道前壁比邻的膀胱和尿道膨出挤压到尿道,使得尿道被“卡”住,导致排尿困难;阴道后壁比邻的直肠膨出,导致排便困难。“很多患者都有排尿或排便的障碍,包括溢尿、尿频、便秘等。”
第三,由于子宫下垂至阴道,过性生活时也会感到不适。而且,有些严重到子宫脱出于阴道口外的患者,会时常感觉到脱出物摩擦内裤,更严重的,会发生步行困难。
自判:
下腹有下坠感且总觉排尿排便排不净
专家介绍,子宫下垂会有下腹似乎有东西要掉下来的下坠感,平时会有腰酸背痛的情况出现,还会有尿频、排尿和排便排不干净的感觉,此外,性交时可能会觉得到不适。如果有这些情况,可以去医院检查。医生会为患者做相关检查,然后做出是否为子宫下垂以及严重程度的诊断。
专家说,根据严重程度,子宫下垂可分为三度:第一度是轻度子宫下垂,通常是子宫颈口下降处女膜缘小于4或已达处女膜缘;第二度是中度子宫下垂,子宫颈脱出于阴道口外但宫体尚在阴道内;第三度是严重子宫下垂,宫颈或子宫会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
子宫下垂会引起不孕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真的,因此我们希望女性在发现自己得了子宫下垂这样的疾病的话,必须早一点接受针对性的治疗,以免造成不孕,影响到自己的生育能力。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治疗子宫下垂必须找准医院,小诊所肯定是不能去的。
怎么避免顺产后子宫下垂
1、母乳喂养
对于产妇朋友来说,想要预防子宫下垂的话,建议母乳喂养宝宝,因为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子宫的收缩,从而起到恢复韧带弹性的作用,可有效预防子宫下垂。
2、避免久站
产妇朋友要避免长时间站立,否则会引起或者加重子宫下垂的症状,另外,也不要提重物或者从事体力劳动,不然也会导致子宫下垂。
3、提肛运动
每天进行提肛运动,可以锻炼到盆底肌肉,从而帮助韧带恢复韧性,以达到提升子宫的目的。提肛运动建议每天做一次,每次进行二十个提肛动作。
4、选择正确睡姿
对于产后的女性朋友来说,要选择正确的睡姿,不要老是保持一个睡姿,更不能长期仰卧睡觉,否则,很容易导致子宫下垂。一般建议采取左侧卧睡姿。
5、改善便秘症状
如果产妇朋友长期存在便秘的情况,一定要及时的改善便秘症状,因为便秘时,腹压会增加,从而诱发子宫下垂。建议多喝温开水,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改善便秘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