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治疗用药
抑郁症的治疗用药
抑郁症的自我治疗
抑郁症的自我治疗适合轻症患者,自我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多运动、多做事、多玩乐、多发展兴趣爱好、多和人交流。规避抑郁症发作的种种危险因素,如,情绪打击、工作学习压力、社会人际关系等。应配合医生进行心理治疗或抗抑郁药治疗,做好心理治疗作业。发病与心理因素有关,心理治疗效果较好。如果有想死的念头,应让家属和医生了解,以便提供及时帮助。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早期治疗进行心理辅导治疗或采取综合性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治疗等),一般不需吃药。中度患者需要配合抗抑郁的药物,主要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和米氮平等。若有自杀倾向及自杀行为的患者属于重度患者,必须住院治疗,进行综合性干预,待病情稳定可以出院继续药物治疗。
抑郁症吃什么药
目前分为4类: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选择性5一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其他递质机制的抗抑郁药。前二类属传统抗抑郁药物,后二类为新型抗抑郁药物。目前临床上一线的抗抑郁药主要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去甲肾上腺素和、米氮平等。传统的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由于不良反应较大,应用明显减少。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一、心理疗法
心理疗法是精神抑郁症治疗方法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轻度抑郁症。可以不用药物治疗,仅仅依靠心理疗法,而中重度抑郁症治疗。在采用抗抑郁剂控制病情的同时,心理医生一般也会辅助实施心理疗法配合治疗。
心理治疗抑郁症可以通过几种途径帮助人们从抑郁中恢复,这些途径包括认知上的--动作的、人际间的、心理动力的和其它种类的“谈话疗法”。心理疗法提供给人们机会来辨别导致他们产生抑郁症的原因,并且针对心理、行为、人际和环境的因素进行有效的处理。
二、抗抑郁剂治疗
目前对中度以上精神抑郁症治疗方法,心理医生主张以抗抑郁药物治疗为首选。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正在服用的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来选择药物:如果患者以前患过抑郁症,医生通常会建议服用与以前相同的药物,如果患者家族有抑郁史,医生的选择可能是对患者的家人起作用的药物。
重度抑郁症怎么治疗
轻度抑郁症可以不用药物治疗,仅仅依靠心理疗法,而中重度抑郁症治疗,在采用抗抑郁剂控制病情的同时,心理医生,一般也会辅助实施心理疗法,配合治疗。
重度抑郁症要采用抗抑郁剂,抗抑郁药是当前治疗各种抑郁障碍的主要药物,能有效解除抑郁心境及伴随的焦虑、紧张和躯体症状,有效率约60%~80%。具体用法和方式必须遵从医嘱,到正规医院或者品牌医生等专业人士那里获得专业治疗和指导。一般来说,目前的抑郁症治疗主要还是药物指西药治疗以及心理治疗,严重的患者可以采取物理治疗如电休克治疗。
心理疗法是精神抑郁症治疗方法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抑郁症的心理治疗过程:(1)主要问题:求助者最关心,最困扰,最痛苦,最需要改善的问题.通常只有经过多次会面,求助者逐渐产生了对治疗者的信任,才有可能逐渐暴露问题(2)要注意问题之间在时间上的联系:把求助者的过去,现在,将来的信息综合起来考虑.(3)治疗目标的确定:当对求助者的评估资料确定之后,治疗者就要和求助者共同协商治疗的目标问题.(4)治疗目标的实施(5)心理治疗的结束,评估和随访:当治疗者开始确信求助者已经能够独立解决自己的问题,预期的治疗目标已经达到时,就应该着手讨论结束治疗的问题.结束治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老年抑郁症治疗禁忌
老年抑郁症治疗禁忌一:缺乏耐心
临床资料表明,轻型抑郁症经过科学合理治疗,大约在2周左右可使情绪低落和乏力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睡眠和食欲方面也有所改善,但并不意味着已基本“好了”,这只是一种初期治疗结果。此时不可随意停药,否则会引起病情反反复复或使病情逐渐加重,增加日后治疗难度。随意停药还可能引起停药综合征的发生,增加患者痛苦,对健康更为不利。有关专家指出,轻型老年抑郁症的治疗亦应当坚持在一年以上。
所以,患者要保持平稳心态,既不要过于悲观失望又不要盲目乐观,正确看待治疗效果,具有信心和耐心以坚持长期科学合理治疗。
老年抑郁症治疗禁忌二:单纯依赖于药物
在抑郁症的治疗中,药物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是治疗不可缺少的关键措施。但是患者决不可单纯依靠药物而忽视生活和心理方面的调理。针对抑郁症的治疗措施应当是综合性的,包括生活、心理和药物的共同作用,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生活具有规律性,按时作息、进餐,安排好运动、娱乐时间,避免整天呆在家中将自己“封闭”起来。调节心态,使生活充满情趣,既增强治病信心又提高生活质量。
老年抑郁症治疗禁忌三:对抗抑郁药的顾虑过多
在一般人的潜意识中认为凡属精神疾病用药都有很大副作用,用多了会“伤害脑子”。因而有些老年人对抗抑郁药使用也顾虑甚多,以为是轻型的老年抑郁症最好不用药,要用也最好是偶尔用用,不可多用,更不可长期服药,这是一种误识。所以,老年患者在接受抑郁症的治疗时,应当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坚持足够疗程。
得了失眠抑郁症能怀孕生小孩吗
1如果准备怀孕的女性有失眠抑郁症的话,建议一定要到当地的权威的精神卫生中心去治疗的,因为母体的不适感会直接的带给胎儿的,如果母体总是情绪起伏比较大的话,胎儿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的。
2其实患有失眠抑郁症的病人,在医生的积极的治疗下,慢慢的会痊愈的,如果想要宝宝的女性,建议等失眠抑郁症治疗好了,然后再要的。因为在治疗期间肯定会用药物的,对胎儿的发育很不好的。
3如果失眠抑郁症治好了,那么女性是可以要宝宝的,建议在好了以后的一年以后再要孩子比较好的,对宝宝的发育来说,也是很不错的呢。不要一治好了就要孩子,那样母体身体里残留的药物对怀孕很不好的。
抑郁症治疗
1.体育疗法
锻炼是抗抑制症的最好的物理方法,美国最近大量的研究显示,锻炼,尤其是有氧运动,有助于消除轻微抑郁症。
76岁的老人每天都坚持同比他小一半或更小的人打篮球。他说:“如果我一星期不运动五次的话,我就开始对生活变得厌烦。我从锻炼中得到的毅力使我对生活充满了乐观情绪。”这是常见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之一。
2.营养疗法
许多专家认为,食物中所含有的维生素和氨基酸对人的精神健康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多疑症的人如果缺乏某种单一营养物质也会引起心理抑郁,建议患者多吃维生素B,像粗粮、鱼等。还可以服一定剂量的复合维生素B,这些都是人体容易缺乏的维生素。
抑郁症治疗原则有什么
抑郁症的治疗方式除了进行心理疏导以外,还可以服用药物,药物是治疗抑郁症的一种临床治疗抑郁症非常有用的方法,说到治疗抑郁症,患者应当遵循以下的服药原则进行治疗:
1、四性选择原则
抑郁症患者如果使用药物治疗,那么就应当遵循四性选择的原则,该原则内容为:从药物的安全性、经济型、有效性以及患者的耐受程度进行综合的考虑,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有效的抑郁症治疗。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如果患者服药后,出现了肠胃不良等反应。或者有焦虑不安等副作用出现,要根据患者病情及时做好调换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另外,从安全性上考虑,抑郁症的药物维持治疗方法一般为一天服药一次,且一次一片。如患者伴有精神分裂、偏执妄想等严重病症,可在安全范围内,综合考虑耐药性等因素,在短时间内给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对缓解病症,调节抑郁有很大帮助。
2、高位治疗原则
所谓高位治疗原则,即针对抑郁症的急性发作期以及巩固期患者采取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主张单一用药原则,且保证药物的足量和足疗程应用。值得注意的是,此类患者常规下使用抗抑郁药可与安定类药物合用,非难治病例一般不需叠加应用抗抑郁药。
3、叠加用药原则
叠加用药原则主要是针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其治疗一般需3种抗抑郁药物同时应用才会有效。据调查显示,难治性抑郁症在全部患者中大约占20%。
抑郁症治疗
【治疗】
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需要比药物治疗更多的治疗。单独的心理疗法、群体疗法和家庭治疗可能都有益处。家庭成员和学校应减轻对儿童身心的压力,努力增强他们的自尊。在抑郁症危险期需要短暂的住院治疗来预防自杀的企图。
抑郁症目前常采取非住院治疗,但有些病人必须住院治疗,尤其是那些有严重自杀企图或曾有自杀行为,或因为体重减轻而身体明显虚弱,或由于严重激越而有可能产生心脏问题的人。
此外,本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他还有心理治疗和电抽搐治疗,有时可考虑联合使用这些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
首先是对原发病如脑血管病、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或高血压、糖尿病的治疗,同时应针对其抑郁症状进行治疗。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时,应选择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小,对细胞色素P450酶影响小的药物,在这方面,新型抗抑郁药物较具优势,更适合于神经系统疾病后继发性抑郁的治疗。用药要从小剂量开始,一般不超过青年患者的1/3~1/2,缓慢增加剂量。要达到充分的血药浓度,要有足够的治疗时间。治疗期一般长于年轻成人,达12个月。
治疗原则:尽管目前有很多的抗抑郁药,但在实际应用时,还需遵循一定的原则来选择合适的药物。①选用第一线抗抑郁药,异环类抗抑郁药(包括三环类、四环类等)、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而且尽可能单一用药;②安全性及耐受性好;③抗抑郁药的典型作用及范围;④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的相互作用特点;⑤不良反应轻,而且服用方便,增强病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及依从性;⑥用药的信心(有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该药是有效而安全的);⑦价格合理。
药物选择:抗抑郁药物是一类治疗多种抑郁状态的药物,不会提高正常人的情绪。目前分为4类: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s),包括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杂环或四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选择性5一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其他递质机制的抗抑郁药。前二类属传统抗抑郁药物,后二类为新型抗抑郁药物。
(1)TCAs:是传统上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从25mg/d开始,第一周不应超过50mg/d,如果病人能够耐受,没有血压改变和心脏节律变化,以后每周增加25mg,直至达到有效剂量。据报道,老年入口服TCAs抗抑郁药50~100mg/d即可达到有效治疗浓度。治疗时间要长,达到有效剂量6~8周后病情改善不明显时再换其他药物,换药过程也应缓慢。
针对临床症状特点选用药物。如睡眠过多选用丙咪嗪、去甲丙咪嗪、普罗替林;睡眠障碍或焦虑选用阿米替林、多塞平、去甲替林等。但这类药物由于毒性不良反应大,患者常无法耐受,加之其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老年人对于TCAs的治疗反应和毒性反应均较敏感,目前已较少使用。不良反应有口干、出汗、视物模糊、便秘、头昏、直立性低血压、排尿困难、心率增快,心律不齐、周身乏力、嗜睡、睡眠障碍和手指轻微震颤。
(2)MAOIs:二线药物,主要用于三环类或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抑郁症。以肼类化合物及反苯环丙胺为代表的老一代MAOIs副作用大、禁忌较多,临床上已基本不用。另一类可逆性MAOIs是以吗氯贝胺为代表的新一代MAOIs,禁忌证较老一代MAOIs少,但服药期间仍不能同时食用含有酪胺的食品,副作用也常见,故MAOIs目前主要用于精神药理学的研究。
(3)SSRIs:是目前治疗抑郁症最为优先选择的药物,因为其在大剂量时的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使用方便、剂量调整范围小、有很好的依从性、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很小、抗胆碱毒性很弱、不损害认知功能。老年人使用SSRIs出现的不良反应有过度抗利尿激素分泌作用、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和心动过缓。随着年龄的增加,尤其是女性,使用SSRIs时有可能出现暂时的、轻度的和无症状的低血钠。有报道老年人使用SSRIs出现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包括肌张力增高和静坐不能,将加重特发性帕金森综合征的运动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