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花镜可以治疗近视吗

老花镜可以治疗近视吗

老花镜可以治疗近视?

老花镜治疗近视是有一定道理的。老花镜可以避免假性近视造成的影响,眼睛好的人也可以用这种方法预防近视。

老花镜治疗近视是因为有一部分近视眼是因为看近的细小目标的时候,晶状体用调节用多了,睫状肌,也就是支配调节的肌肉高度紧张,又没有适当地及时地放松,肌肉就处于痉挛状态,形成假性近视状态。一般来说,一个是正视眼的人阅读距离33厘米的文字,需要用300度的调节,如果戴150-200度的老花镜读书写字,就少用调节。本来用300度调节,有了200度的眼镜,就只用100度的调节,这样肌肉就得到休息,睫状肌就不像原来那么紧张。通过低度老花镜,准确地叫凸透镜,来放松看书写字时睫状肌的紧张程度。久而久之,避免假性近视造成的影响,是有效的。眼睛好的人也可以用这种方法预防近视,但是许多人都不愿意戴,觉得麻烦。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比用这种方式做过实验。一个班的孩子都戴,另一个班不戴。经过三四年的观察,统计近视眼的发病情况,事实证明戴这个班的确是好一些,近视眼的人少一些,近视发展的程度慢一些。可见,老花镜治疗近视是有一定道理的。

近视手术会导致老花提前

老花大多出现在45岁左右,目前有提前趋势。其发生迟早和严重程度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原先的屈光不正状况、身高、阅读习惯、照明以及全身健康状况等。

有些人认为近视眼不老花,其实任何眼睛到了40岁以后都会逐渐老花,只不过正常人戴普通的老花镜,远视眼戴更大的远视镜,近视眼看近取下眼镜或戴低度数的近视镜。也就是说,近视度数高的人群,等老了或许需要两副眼镜。

要特别提醒的是,老花镜的验配比一般近视镜要求更高。原因是老花镜是用于近距工作的,近距用眼是非常“费”眼睛的。老花镜戴不好引发的眼病及致盲相当多,但由于用眼知识的欠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很多人随便购买成品老花镜,其危害很大。

一是品质良莠不齐;二是一般人两眼度数不一样;三是瞳距有大小。

而成品老花镜度数,瞳距都一样,长时间配戴危害极大。因此说老花镜更需要严格的验光配镜。

如何预防老花眼提前到来?

预防老花眼,可以通过经常眨眼及转动眼睛来锻炼眼肌,也可多做些全身运动锻炼,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对眼肌也有益处。另外,枸杞子、决明子等中药泡水喝,也有滋补肝肾、清肝明目的功效。

老人配老花镜不要以年龄为标准

一般人在40~45岁以后,阅读或其他近距离工作时看不清,而且逐年加重的现象称为老视眼,俗称老花眼。眼睛里有一个名叫晶状体的结构,是一个双面凸起的透镜,中央厚,边缘薄,相当于照相机的变焦镜头,它在睫状体的共同作用下,能调节眼睛看清远、近各种距离的景物,而完成这一过程是依靠晶状体本身的弹性、睫状体收缩舒张及晶状体悬韧带松弛和紧张来达到的,医学上称之为调节功能。

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囊膜弹性降低,晶状体核增大变硬,睫状肌变弱,调节力减退而出现老花眼。老花眼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就像人到了一定年龄头发会变白一样。近视和远视患者的眼睛也同样要发生老花,只不过近视眼患者的老花度数恰好被近视度数所中和,所以老花眼比正常眼睛的人表现出来得晚,一般可以不戴老花镜或者只戴一副低度数的老花镜就可以,远视眼的老花症状要比正常人来得早,远视度数越高,来得越早。一般远视100度,要比正常人提前5年左右出现老花症状。

关于老花眼的治疗目前有两种方法,一是配是老花镜,二是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治疗还不是很成熟,一直没有广泛推广。所以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配戴老花镜。

老花镜是一种双凸透镜,用它可以来补充眼睛调节力的不足,达到治疗老花眼的目的。配镜前首先要验光,先确定有无近视、远视和散光,然后按年龄和老视的程度增减屈光度。原来有近视的就用近视的度数减去正常年龄的老花度数,比如:原有200度的近视,现在年龄45岁(正常年龄的老花度数为100度),实际上只用戴100度的近视镜片就可以看清近处物体了。原来有远视的则应将远视的度数加上正常年龄的老花度数,比如:同样是45岁,而原有200度远视,则实际上应戴300度的老花镜。如果有散光,那么配老花镜时需要要把散光度数融合在老花镜度数里。

正常人年龄和老花度数的关系大致有如下的规律:

当然,配花镜时还要结合病人平时所习惯的工作距离,适当地增加或减少镜片的度数,如工作距离较近,应适当增加老花镜度数,反之,老花镜度数则应适当降低。

如果出现了老花眼,强撑着不戴老花镜,那么眼睛睫状肌过于疲劳一定会加重阅读时的困难,产生头昏眼胀等许多症状,影响生活和工作,这是很不明智的。所以,老花镜当配即配,不要单一年龄为标准。

带老花眼镜治疗近视到底有用

据了解,通过戴老花眼镜来治疗近视眼在医学上属一种"雾视疗法",人戴上老花眼镜后像在雾里看东西一样,这样可以缓解用眼疲劳。但它只是一种暂时的辅助方法,并不是持续性的长久治疗方法。

人经常近距离阅读,眼睛容易疲劳,眼轴会变长,就变成近视,或者近视加深。而近距离阅读时,戴上老花眼镜,会使眼睛处于放松状态,这样就不容易近视,或者近视不容易加深。

但是眼科专家同时也指出,这种利用老花眼镜来预防近视的做法只适用于正常视力的孩子,而且戴的时间也不能太长。专家建议家长们在使用这个方法时要谨慎。

如果真的想要给孩子使用这种方法预防近视,一定要先到正规医院的眼科进行检查,根据不同的眼位进行,如果任意使用,会使得原来有眼球外斜情况的孩子症状加剧。

因此保护视力才是重中之重,如果要靠戴老花镜治疗近视并不是一个好方法。

老花眼配镜十大误区

误区一:图便宜随便买一副眼镜就戴。随便购买度数、瞳距固定的老花镜,很难与佩戴者实际度数、瞳距等相匹配,不但无法使老人的视觉达到最佳效果,反而会产生视觉干扰,出现眼疲劳等现象。

误区二:一副老花镜戴到底。一副老花镜戴到底,镜片出现划痕、老化等现象时,造成透光量下降,影响镜片成像质量,加速眼睛老花度数上升。老花眼要定期复查视力、调校镜架、适时更换镜片。

误区三:放大镜代替老花镜。放大镜代替老花镜,折合成老花镜相当于1000—2000度,长时间这样“纵容”眼睛,等再配老花镜时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度数了。

误区四:多人共用一副老花镜。夫妻共用一副老花镜,肯定有一方迁就了另一方,迁就的结果就是眼睛的视力状况越来越差,老花度数上升快,看东西越来越吃力。

误区五:年轻不会老花。现代人读书看报、用电脑、手机,炒股等,一切都离不开眼睛。眼睛高度早衰现象普遍,老花眼有提前发生的可能,以前是“花不花,四十八”,现在已提前至40岁出头。

误区六:老花眼会自己变好。不戴老花镜也能看书,出现这种情况,是得了早期白内障,晶状体发生了混浊,吸收水分后引起屈光变化,类似近视,正好“抵”去老花的度数,变得看近物可以不戴老花镜了。

误区七:老花眼是正常生理现象,不存在保健问题。人到一定年龄后,除老花眼以外,常有干眼症、白内障、青光眼、老年性黄斑变性等很多眼病,均会影响视觉功能。发生老花眼后,应到正规医院详细检查。平时阅读、看电脑等时间不宜过长,并经常远眺、瞬目、多做户外运动、合理饮食。

误区八:近视眼永远不会发生老花。事实上,眼睛原有的屈光状态影响老视症状出现的早晚。年轻时有远视眼者,老花出现得早,近视眼出现得较晚或不发生。但并不是所有近视眼,在任何年龄都不需要戴花镜。

误区九:老花眼随年龄的增长,度数不会改变。事实上,人的老花镜随着度数增长,大约每5年应更换一次。

误区十:老花镜是一种商品,可随意购买。花镜是一种特殊商品,不能随便购置,其验配应因人而异。不了解原来的屈光状态,就无法确定老花镜的度数,老花镜必须到医院或视光专业机构验配。

什么时候需要佩戴老花眼镜

一般人在40~45岁以后,阅读或其他近距离工作时看不清,而且逐年加重的现象称为老视眼,俗称老花眼。眼睛里有一个名叫晶状体的结构,是一个双面凸起的透镜,中央厚,边缘薄,相当于照相机的变焦镜头,它在睫状体的共同作用下,能调节眼睛看清远、近各种距离的景物,而完成这一过程是依靠晶状体本身的弹性、睫状体收缩舒张及晶状体悬韧带松弛和紧张来达到的,医学上称之为调节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囊膜弹性降低,晶状体核增大变硬,睫状肌变弱,调节力减退而出现老花眼。老花眼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就像人到了一定年龄头发会变白一样。近视和远视患者的眼睛也同样要发生老花,只不过近视眼患者的老花度数恰好被近视度数所中和,所以老花眼比正常眼睛的人表现出来得晚,一般可以不戴老花镜或者只戴一副低度数的老花镜就可以,远视眼的老花症状要比正常人来得早,远视度数越高,来得越早。一般远视100度,要比正常人提前5年左右出现老花症状。

关于老花眼的治疗目前有两种方法,一是配是老花镜,二是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治疗还不是很成熟,一直没有广泛推广。所以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配戴老花镜。老花镜是一种双凸透镜,用它可以来补充眼睛调节力的不足,达到治疗老花眼的目的。配镜前首先要验光,先确定有无近视、远视和散光,然后按年龄和老视的程度增减屈光度。原来有近视的就用近视的度数减去正常年龄的老花度数,比如:原有200度的近视,现在年龄45岁(正常年龄的老花度数为100度),实际上只用戴100度的近视镜片就可以看清近处物体了。原来有远视的则应将远视的度数加上正常年龄的老花度数,比如:同样是45岁,而原有200度远视,则实际上应戴300度的老花镜。如果有散光,那么配老花镜时需要要把散光度数融合在老花镜度数里。正常人年龄和老花度数的关系大致有如下的规律:

当然,配花镜时还要结合病人平时所习惯的工作距离,适当地增加或减少镜片的度数,如工作距离较近,应适当增加老花镜度数,反之,老花镜度数则应适当降低。

如果出现了老花眼,强撑着不戴老花镜,那么眼睛睫状肌过于疲劳一定会加重阅读时的困难,产生头昏眼胀等许多症状,影响生活和工作,这是很不明智的。所以,老花镜当配即配,不要单一年龄为标准。

近视眼老花后如何配镜

最近流行这么一种说话“近视眼患者老了以后就不会老花了”,其实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近视患者的眼睛同样要发生老化,也会出现老花眼,只不过近视眼患者的老花度数恰好被近视度数所中和,所以老花眼比正常眼睛的人表现得晚,一般可以不戴老花镜或者只戴一副低度数的老花镜就可以。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也有一部分近视患者看近处不戴老花镜还是不行,需要配戴一副老花镜才能看书写字。从理论上讲,近视度数大于400度的人是永远不会有老花眼的。但实际上并不一定,因为人的眼睛的调节力个体差异较大,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近视眼的患者即便是近视度数较高,看近时也需要戴老花镜的原因。所以,年轻时近视的朋友,老了也会患老花。

相对来说,既近视又老花的老年人配戴“渐进多焦点”眼镜是目前比较新的配镜方式,这种镜片每一片都可以分为四个区域,即镜片上部的看远区、镜片下部的看近区、中央狭长的是渐进区及镜片两侧的是像差区。

沈阳爱尔眼科医院视光中心专家杨积文博士建议,成年人的“渐进多焦点”验配难度高,最好到专业的医学验光配镜中心或眼科医院进行验配。

中老年人佩戴老花镜要了解哪些呢

准确了解老花眼:俗话说:花不花,四十八。意思是人到48岁就开始视力下降,眼睛视物模糊。一般来说,通常女性过了45岁、男性过了50岁,在阅读、书写、织补或做其他近距离视物工作时,眼睛会感到模糊不清,总得离远点才觉得清楚。老花眼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是眼病,也不是老年人才有的。40岁以后随着人眼的晶状体逐渐纤维硬化,睫状肌逐渐麻痹,使人眼无法有效调节眼球的形状(轴向变化),只能通过调节眼睛与所视物体的距离,看近处的物体时必须移远才能看清楚,这时的眼睛状态就称为老花眼。老花眼要想在原来习惯的距离上使用视力就必须配戴老花镜进行视力补充,才能重新视近清晰。

准确认识老花镜:老花镜是光学产品,供眼睛老花之人所用的眼镜,属于一种凸透镜。老花镜是每个人步入中年后的“第二双眼睛”。目前市面上的老花镜主要有三种,即单光镜,双光镜和渐进多焦镜。单光镜只能用于看近,看远时需要摘掉眼镜。双光镜是指上半镜片用于看远,下半镜片用于看近,这种老花镜视物有跳跃现象,外形不美观。渐进多焦镜可以满足远中近不同距离视物需求,外观也非常良好。渐进多焦老花镜有望全面替代传统老花镜。

准确佩戴老花镜:必须到专业医院由专业技师对患者进行科学的人工验光测定度数和瞳间距等数据,才能配到适合自己的眼镜。验光前先要确定有无近视、远视和散光,然后按年龄和老花的程度增减屈光度。一般情况下,老花眼的程度与年龄成正比。40岁左右,老花眼约50度;50岁左右约200度;55岁左右约300 度;60岁以上约为350度到400度。原有近视、远视和散光的,配镜时要适当加减度数。原来有近视的患者,就用近视度数减去正常年龄的老花度数。比如,原有200度的近视,现在年龄45岁(正常年龄的老花度数为100度),实际上只用戴100度的近视镜片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了。原来有远视的则应将远视的度数加上正常年龄的老花度数。比如,同样是45岁,而原有200度远视,则实际应戴300度的老花镜。

老花眼配镜的十大误区

误区1:图便宜随便买一副

随便购买度数、瞳距固定的老花镜,很难与佩戴者实际度数、瞳距、脸型、脑型相匹配,不但无法使老人的视觉达到最佳效果,反而会产生视觉干扰,出现眼疲劳等现象。

误区2: 一副老花镜戴到底

一副老花镜戴到死,镜片出现划痕、老化等现象时,造成通光量下降,影响镜片成像质量,加速眼睛老花上升。老花眼要定期复查视力、调校镜架、适时更换镜片。

误区3:放大镜代替老花镜

放大镜代替老花镜,折合成老花镜相当于1000—2000度,长时间这样“纵容”眼睛,等再配老花镜时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度数了。

误区4:多人共用一副老花镜

夫妻共用一副老花镜,肯定有一方迁就了另一方,迁就的结果就是眼睛的视力状况越来越差,老花度数上升快,看东西越来越吃力。

误区5:年轻不会老花

现代人读书看报、用电脑、手机,炒股等,一切都离不开眼睛。眼睛高度早衰现象普遍,老花眼有提前发生,以前是“花不花,四十八”,现在已提前至40出头。

误区6:老花眼会自己变好

不戴老花镜也能看书,出现这种情况,是得了早期白内障,晶状体发生了混浊,吸收水分后引起屈光变化,类似近视,正好“抵”去老花的度数,变得看近物可以不戴老花镜了。

误区7:老花眼是正常生理现象,不存在保健问题。

人到一定年龄后,除老花眼以外,常有干眼症、白内障、青光眼、老年性黄斑变性等很多眼病,均会影响视觉功能。发生老花眼后,应到正规医院详细检查。平时阅读、看电脑等时间不宜过长,并经常远眺、瞬目、多做户外运动、合理饮食。

误区8:近视眼永远不会发生老花。

事实上,眼睛原有的屈光状态影响老视症状出现的早晚。年轻时有远视眼者,老花出现的早,近视眼出现的较晚,或不发生。但并不是所有近视眼,在任何年龄都不需要戴花镜。

误区9:老花眼随年龄的增长,度数不会改变。

而事实上,人的老花镜随着度数增长,大约每5年应更换一次。

误区10:老花镜是一种商品,可随意购买。

花镜是一种特殊商品,不能随便购置,其验配应因人而异。不了解原来的屈光状态,就无法确定老花镜的度数,老花镜必须到医院或视光专业机构验配。

老年人怎么佩戴老花镜方法

张老师刚进入36岁,就发现眼睛看近处明显感觉疲劳,阅读不到半小时就出现头昏、眼睛酸胀不适。开始还能忍受,一个月以后就忍不住了,于是到医院做了一次眼科检查。医生告诉他眼睛已经出现老花了,看书时需要配戴老花镜,张老师一听,还不太乐意,“我才36岁啊,还没有40岁呢,怎么就会有老花眼了?”,“我的眼睛从小就有远视,这个我知道,但是也不至于刚进入36岁就老花吧?”。针对他的问题,医生给他做了解释。

一般人在40-45岁以后,阅读或其他近距离工作时看不清,而且逐年加重的现象称为老视眼,俗称老花眼。眼睛里有一个名叫晶状体的结构,是一个双面凸起的透镜,中央厚,边缘薄,相当于照相机的变焦镜头,它在睫状体的共同作用下,能调节眼睛看清远、近各种距离的景物,而完成这一过程是依靠晶状体本身的弹性、睫状体收缩舒张及晶状体悬韧带松弛和紧张来达到的,医学上称之为调节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囊膜弹性降低,晶状体核增大变硬,睫状肌变弱,调节力减退而出现老花眼。老花眼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就像人到了一定年龄头发会变白一样。近视和远视患者的眼睛也同样要发生老花,只不过近视眼患者的老花度数恰好被近视度数所中和,所以老花眼比正常眼睛的人表现出来得晚,一般可以不戴老花镜或者只戴一副低度数的老花镜就可以,远视眼的老花症状要比正常人来得早,远视度数越高,来得越早。一般远视100度,要比正常人提前5年左右出现老花症状。

关于老花眼的治疗目前有两种方法,一是配是老花镜,二是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治疗还不是很成熟,一直没有广泛推广。所以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配戴老花镜。老花镜是一种双凸透镜,用它可以来补充眼睛调节力的不足,达到治疗老花眼的目的。配镜前首先要验光,先确定有无近视、远视和散光,然后按年龄和老视的程度增减屈光度。原来有近视的就用近视的度数减去正常年龄的老花度数,比如:原有200度的近视,现在年龄45岁(正常年龄的老花度数为100度),实际上只用戴100度的近视镜片就可以看清近处物体了。原来有远视的则应将远视的度数加上正常年龄的老花度数,比如:同样是45岁,而原有200度远视,则实际上应戴300度的老花镜。如果有散光,那么配老花镜时需要要把散光度数融合在老花镜度数里。正常人年龄和老花度数的关系大致有如下的规律:

当然,配花镜时还要结合病人平时所习惯的工作距离,适当地增加或减少镜片的度数,如工作距离较近,应适当增加老花镜度数,反之,老花镜度数则应适当降低。

如果出现了老花眼,强撑着不戴老花镜,那么眼睛睫状肌过于疲劳一定会加重阅读时的困难,产生头昏眼胀等许多症状,影响生活和工作,这是很不明智的。所以,老花镜当配即配,不要单一年龄为标准。听完医生的解释,张老师欣然选配了一付老花镜。

老花和近视会同时存在吗

会同时存在,近视和老花眼是眼睛的两种不同的情况,如果不刻意治疗,一般来说,近视是伴随终生的.

在选老花镜前最好还是到医院及时进行验光,检查视力.因为,老年人除了花眼,可能还会有老年性散光等其他眼病的情况,这样在配老花镜时就可以及时矫正.同时,在配镜时还要结合个人平时所习惯的工作距离,适当地增加或减少镜片的度数,如工作距离较近,应适当增加老花镜的度数,反之,老花镜的度数就要降低点儿.

老花眼的6大误区

误区1:近视的人不会得老花眼

不少人认为年轻的时候眼睛近视,老了以后就不会有老花眼。黄远州视光医师表示,这并不正确。因为老花眼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近视眼的人也不例外,只是看近物体时,近视的光度与老花眼的度数相互抵消,所以有时候不需要戴花镜就可以看清楚。她指出,如果一个人眼睛近视200度,而又没有散光,在人眼完全没有调节能力情况下,刚好在50cm左右进行阅读观看行为时可以摘掉眼镜。如果近视度数增加,不能够抵消老花眼的度数,则需要重新配戴老花眼镜。

误区2:眼睛看东西模糊,就一定是老花眼

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遇到眼睛看东西模糊的情况,就误以为是老花眼,认为没什么大不了,并不重视,也不进行检查和治疗。专家指出看东西模糊≠老花眼,白内障或青光眼等眼部疾病也有视物模糊的症状,而且这些眼病如果不及时容易造成严重的视功能损害,甚至致盲。因此,她建议,一旦出现视物模糊的情况,就应该及时到正规的医院或者眼科机构进行专业的眼部检查,以辨别究竟是老花眼还是白内障、青光眼等其他眼病。

误区3:老花眼不可怕,可自然恢复

有些老人得了老花多年,最近视力突然变好,读书看报的时候不用戴老花镜也能看清楚了,就以为老花眼是可以自然恢复。黄远州视光医师告诉家庭医生在线编辑,老花眼是不可能自愈的,因为它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每个人都会出现,人不能返老还童,调节功能衰退了是不会自动恢复的。而老花眼“突然消失”可能是白内障引起晶状体屈光能力变化造成的,在白内障早期,由于晶状体的密度增加,逐渐变浑浊,使得眼球的屈光状态缓慢地向“近视”转变,就会出现看近比以前清楚的情况。建议老花眼看近视力突然变好,最好到医院检查。

误区4:不验光检查,随便购买现成的老花镜

不少上了年纪的人为了图方便,当眼睛看不清楚的时候,直接在路边买现成的老花镜配戴。专家表示,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一般路边买的现成的老花镜,都是双眼相同度数的无散光的凸透镜,而大多数人双眼的屈光度数是不同的,而且大多数伴有散光。配戴了现成的老花镜,容易出现眼睛酸胀、眼痛等眼睛不适的情况。配老花镜正确做法是:到医院或者专业的验配机构,由专业的医生或验光师通过专业的检査,验配合适的老花镜。

误区5:一副老花镜戴到底

很多人认为老花眼的度数不会像近视那样增长,于是长时间配戴一副老花镜不更换。其实,老花镜戴久了,镜片容易出现划痕、老化等现象,会造成通光量下降,影响镜片成像质量,加速眼睛老花。而且,患者要定期复查视力、调校镜架、适时更换镜片,每5年重新验光、配镜,否则戴了不合适的眼镜,只会适得其反,甚至还会掩盖一些眼病,如白内障、糖尿病在眼部的表现等。

误区6:多人共用一副老花镜

有些夫妻为了省事,喜欢共用同一副老花镜,每个人的老花度数是不同的,戴同一副老花镜,肯定有一方要迁就另一方,迁就的结果就是视力状况越来越差,老花度数上升快,看东西越来越吃力。最好每个人在通过正规验光后,配一副适合自己的专属老花镜。

经常眨眼 冷水洗眼 可以预防老花眼

近视眼的人由于视近物不用戴老花镜,因此许多人误认为近视眼的人不花眼,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老花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近视眼的人当然也不例外,只是看近视物体时,近视的光度与老花的光度相互抵消,所以有时不需要戴花镜就可以看清楚。度数较大的近视者看近处物体时仍需要戴低于远用光度的近视眼镜才能看清,此时的低度近视眼镜就是老花镜。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方法可延缓老花眼的到来。经常眨眼,能使眼肌得到锻炼,延缓衰老;用双手抱头,揉搓头皮各处,也可用击鼓法,即用双手指腹敲打头的各处;另外,要多做些全身运动,增加全身血液循环,对眼肌都有益处。平时用冷水洗脸、洗眼,让眼球不停地在水中转动,反复做几次之后擦干,然后再用双手轻轻搓脸部及眼肌20至40次,长期坚持,对预防老花眼效果很好。

矫正老花眼的方法仍为戴老视眼镜。但对于很多老年人随便在街上买一个老花镜就戴的做法,专家并不支持。老花镜的验配不仅需要进行眼调节力的检查来确定初步的老花光度,还要进行正负相对调节检查来精确老花的光度,最后还要依据近距离用眼的习惯来最终决定老花眼镜的处方。街上卖的眼镜光度与瞳距都是一样的,不可能符合所有人的要求,因此建议老年人一定要到专业权威的眼镜店配镜,或者提前到医院做好相关数据检查,再到眼镜店配镜。戴老花镜后要定期复查,一般2至3年要复查一次。

有的老人发现不戴老花镜也能看书,以为是老花眼好了,其实,老花眼的情况是不会逆转的,出现视力变好的情况,最好去眼科仔细检查一下,是否患了白内障。白内障是晶状体发生了混浊,吸收水分后引起屈光变化,类似近视,这个变化正好“抵”去老花的度数,变得看近物可以不戴老花镜了,这种表现实际是白内障早期的症状之一。

配戴老花镜存在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随意到商场及眼镜店任买一副

很多中老年人都习惯到地摊上随意买副老花眼镜戴,价钱便宜,款式也不赖。张先生前几天就花了十几块钱买了副“地摊花镜”,天天乐滋滋地戴着眼镜看报纸。可时间久了,觉得头疼眼花,很容易疲倦,情绪也变得暴躁了起来。

专家:配戴老花镜的目的是为了减轻眼睛负担,许多消费者缺乏相关知识,随便在地摊上购买老花镜,短时间问题倒不大,但倘若长期使用必然会对眼睛造成负担。

误区二:多人合用或使用他人的老花镜

梁女士继她的妈妈和爱人之后,也加入了老花行列。她本想买一副,不过想到家里有副现成的,就打消了买老花镜的念头。于是,一副老花镜两代三人用,只是每次戴都会觉得特别疲劳。

专家:眼睛如手脚一样,左右并不完全相同。每个人左右眼老花程度、瞳距等都不一样,因此配老花镜应首先对老年人双眼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远视力、近视力、屈光间质、眼底情况,尤其要观察有无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疾病。此外,还要根据年龄、职业等选配老花镜。年龄增长后,原先配的老花镜度数不够了,也要及时更换。

误区三:年轻不会老花

大刘自诩眼睛好得不得了,视力2.0。可不知道咋的,近来看远的清晰,可看近的就模糊了。老婆说他可能是老花眼了,可大刘对此嗤之以鼻,“我才四十岁,哪会这么快就老花!”

专家:随着年龄增长,眼睛的调节力越来越差,出现老花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已经出现了老花,强撑着不戴老花镜,一定会加重阅读困难,产生头昏眼胀等许多症状,影响生活和工作。

误区四:近视眼不会老花

这段时间彭女士觉得特别烦的是,无论远近她都看不清楚。看远的东西和在看书写字时,往往需要把近视眼镜摘掉。即使摘掉眼镜,看近处仍然不合适,还需要把目标移近或放远些。经检查得知,原来在近视眼的基础上,又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老花。她感到奇怪,“不是说近视的人不会老花的吗?我有两百度近视的呀!”

专家:近视眼的人也一样会老花,发生老花后所需要的眼镜度数,要根据他们原有的近视度数,以及他们的具体年龄等情况而定。

据介绍,目前世界上正流行第二代老花镜(老花渐进多焦点镜片),一副镜片上集合了多个焦点,眼睛看近,有适合看近的焦点,看远和看中距离,也有相应的焦点,眼睛永远处于放松状态,还能延缓老花度数的上升。此外,在爱尔眼科视光中心验配过滤有害光线老花镜片及非球面老花镜片等功能型镜片,也受到老花患者的欢迎。

老花镜可以治疗近视吗

老花镜治疗近视是有一定道理的。老花镜可以避免假性近视造成的影响,眼睛好的人也可以用这种方法预防近视。

老花镜治疗近视是因为有一部分近视眼是因为看近的细小目标的时候,晶状体用调节用多了,睫状肌,也就是支配调节的肌肉高度紧张,又没有适当地及时地放松,肌肉就处于痉挛状态,形成假性近视状态。一般来说,一个是正视眼的人阅读距离33厘米的文字,需要用300度的调节,如果戴150-200度的老花镜读书写字,就少用调节。本来用300度调节,有了200度的眼镜,就只用100度的调节,这样肌肉就得到休息,睫状肌就不像原来那么紧张。通过低度老花镜,准确地叫凸透镜,来放松看书写字时睫状肌的紧张程度。久而久之,避免假性近视造成的影响,是有效的。眼睛好的人也可以用这种方法预防近视,但是许多人都不愿意戴,觉得麻烦。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比用这种方式做过实验。一个班的孩子都戴,另一个班不戴。经过三四年的观察,统计近视眼的发病情况,事实证明戴这个班的确是好一些,近视眼的人少一些,近视发展的程度慢一些。可见,老花镜治疗近视是有一定道理的。

相关推荐

多大年纪老花眼算正常

阅读手机短讯或名片的细字时,若需像关云长般伸直手来看,便可能有老花,但一项调查显示,七成有轻微老花的受访市民,错选处理方法,包括自行买老花镜、瞇眼阅读。有眼科医生指,经常不戴适当老花眼镜等纠正视力,会引致头痛及眼睛疲劳。近七成未适当处理。 “我发现自己看细字,要好似关云长睇书咁伸到好远。”40多岁、患有远视的,36岁已有老花徵兆,“信用卡张单太细,试过写错银码。”她认为老花镜有损仪容,平日只在办公室戴。40多岁艺人曾华倩有400多度近视,年多前证实有100度老花,“总以为60几岁的人才有老花?。” 港大受

治疗老花眼的几种方法

有些人认为眼睛出现老花时,不应该过早戴老花镜,不然一旦戴上去就离不开了,这种说法不正确。老花眼与戴不戴老花镜无关。不戴老花镜也不能控制老花眼的程度的加深。因此,人一旦出现老花眼症状时,就应当配戴合适的老花镜。 配眼镜:老花镜度数一般40岁左右正视眼用十1.00D镜片,以后每增加5岁酌情增加+0.5D一+1.00D;如原有屈光不正,配镜度数应为原屈光不正度数加老花度数。 调节性人工晶体植入术:适合于年龄较大合并白内障的老视眼。 传导性热用膜成形术(CK手术):是新开展起来用于治疗远视及老视的一种新技术。其工

老花镜度数

老花镜又称老视镜,是一类光学产品,供眼睛老花之人所用的眼镜,属于一种凸透镜。老花度数与年龄相关,45岁时老花是+1.50D(即150度),到了50岁,老花都会增加到+2.00D(即200度)。 老花镜又称老视镜,是一类光学产品,供眼睛老花之人所用的眼镜,属于一种凸透镜。老花镜是用于中老年人补充视力的,它同近视镜一样有许多国家标准规定的光学指标,也有一些特殊的使用规律。 老花镜主要是为了满足眼镜老花人群的需要。老花眼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是眼病,也不是老年人才有的。40岁以后随着人眼的晶状体逐渐纤维硬化,睫状

老花眼还可以被治愈吗

老花眼是否不必专门作检查去配人老后除了有老花眼,实际上还可能有远视、散光或低度近视。年纪大了,眼的调节力下降,适应能力也差了,如果随便买付花镜戴,会产生一些不适症状。因此,配戴老花镜还应经眼科医生或验光师作客观验光,并在试戴后没有不适,看得清楚,才可以根据验光处方去配镜。最好不要贪图便宜和方便,而在地摊上或随意地买副眼镜就戴。 有的老人发现不戴老花镜也能看书报了,以为是老花眼好了,是“返老还童”。其实,老花眼的情况是不会逆转的。出现老花眼变好的情况,最好去眼科仔细检查一下是否有了白内障,白内障是晶状体发生

老花镜度数

老花镜又称老视镜,是一类光学产品,供眼睛老花之人所用的眼镜,属于一种凸透镜。老花度数与年龄相关,45岁时老花是+1.50D(即150度),到了50岁,老花都会增加到+2.00D(即200度)。 什么是老花镜 老花镜又称老视镜,是一类光学产品,供眼睛老花之人所用的眼镜,属于一种凸透镜。老花镜是用于中老年人补充视力的,它同近视镜一样有许多国家标准规定的光学指标,也有一些特殊的使用规律。 老花镜主要是为了满足眼镜老花人群的需要。老花眼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是眼病,也不是老年人才有的。40岁以后随着人眼的晶状体逐渐

怎么避免老花眼度数增加

怎么避免老花眼度数增加 目前矫治老花眼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配戴老花镜。配镜前首先要到正规医院验光并检查有没有患其他眼病,先确定有无近视、远视和散光,然后按年龄和老视的程度增减屈光度。 正常人年龄和老花度数的关系大致有如下的规律: 年龄(岁)??????? 40??? 45??? ?50????? 55??60??? 65????? 70 老花镜度数 75??? 100?? 200??? 250?? 300?? 325?? 350 原来近视的,需要用近视的度数减去正常年龄的老花度数,比如原有200度的近视,现在

老花镜有度数吗

老花镜有度数吗?很多人都会问到这个问题。有的人认为老花镜有度数的,不过不太深;有的人认为老花镜没有度数,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来做详细的了解。 老花镜又称老视镜,是一类光学产品,供眼睛老花之人所用的眼镜,属于一种凸透镜。它和一般太阳镜相同,只凭款式和颜色顾客就能判断合适不合适购买。老花镜是用于中老年人补充视力的,它同近视镜一样有许多国家标准规定的光学指标,也有一些特殊的使用规律。 老花镜度数与年龄相关。例如,45岁时老花是+1.50D(即150度),到了50岁,不管你戴不戴眼镜,老花都会增加到+2.00D(即

老花镜4个误区

误区一:图便宜清楚就行 街边的老花镜往往双眼的度数相同,而且瞳距固定,但绝大多数老人都存在近视、远视或者散光等屈光不正的情况,而且双眼老化程度不同,瞳距也不同,如果随便配副眼镜,不但无法使老人的视觉达到最佳效果,反而会产生视觉干扰,出现眼疲劳等现象。 误区二:不验光不排除眼病 配老花镜前要到医院做眼睛的全面检查,包括远视力、近视力、眼压和眼底的检查。要排除白内障、青光眼以及一些眼底疾病之后,才能验光确定度数。老花眼度数随年龄增大而变化,因此最好每隔三五年去验光一次,不要长期戴度数过浅的眼镜。 误区三:老花

近视眼不会再患老花眼吗

也许很多人会听说过,患近视的人以后老了不会再患老花眼。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其实在眼科专家看来这完全是一种误传。 1老花眼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会逆转,只是近视人群近视的光度可与老花眼的光度一定程度上相互抵消,所以化验程度不大时不需要戴花镜。 2如果有的老人发现不戴老花镜也能比以前看东西清楚了,不要以为你的老花眼自然转好了,相反,这种表现实际是白内障早期的症状之一。白内障是晶状体发生混浊,吸收水分后引起屈光变化,类似近视,这个变化正好‘抵’去老花的度数,变得看近物可以不戴老花镜了。 3通过平时的注意保养,一些简

​戴老花镜有讲究注意避开四误区

误区一:图便宜清楚就行 街边的老花镜往往双眼的度数相同,而且瞳距固定,但绝大多数老人都存在近视、远视或者散光等屈光不正的情况,而且双眼老化程度不同,如果随便配副眼镜,不但无法使老人的视觉达到最佳效果,反而会产生视觉干扰,出现眼疲劳等现象。 误区二:不验光不检查就配镜 配老花镜前要到医院做眼睛的全面检查,包括远视力、近视力、眼压和眼底的检查。要排除白内障、青光眼以及一些眼底疾病之后,才能验光确定度数。 误区三:老花镜一戴到底 老人随着年龄增加,花眼程度也会加深。一旦老花镜不合适就得及时更换,否则会给老人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