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乳腺炎的血象检查

乳腺炎的血象检查

急性乳腺炎属于中医“乳痈”范畴,多因情志不舒,肝郁胃热所致。 因乳汁淤滞所致者,乳房肿胀疼痛,并有界线不清的硬块,乳汁排出不畅,皮色或红或白,伴有发热恶寒,饮食纳呆,乏力等症。

依据急性乳腺炎临床典型症状及体征,即可诊断。

乳腺炎的血象检查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增高。探部肿物,应行局麻下穿刺,有助于脓肿的确诊。

b超检查有助于确诊乳腺炎脓肿

产前常用毛巾、肥皂洗擦乳头,并用拇、食指捏拉乳头,使皮肤变得坚韧。哺乳期应保持乳头清洁,每次喂完奶应使乳汁吸空。如吸不空或奶胀感,应用手挤或用吸乳器排空。哺乳期用橘核30克煎水服,可防止乳汁淤滞。乳头如被吸破。应及时治疗。患病期间要停止喂乳,清淡饮食,心情舒畅。

乳腺炎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乳汁淤滞,或乳头被婴儿吸破,致病菌侵入乳管,引起乳腺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如果炎症得不到及时治疗控制,易形成乳房脓肿。

其次,女性发现乳房有异常后,千万不要认为不痛不痒不碍事而放任自流,更不能以工作忙没时间,不定期做乳腺炎检查。

乳腺炎的检查

乳腺炎的检查是决定乳腺炎的治疗方案的关键因素,很多乳腺炎患者都不知道应该怎样检查,应该做哪些检查。那么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乳腺炎的检查知识吧!希望可以为大家解除疑惑。

乳腺炎检查,先检查乳房发现界限不清肿块,明显触痛,表面皮肤红热。炎症继续发展,进而形成脓肿,腋下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血常规检查白细胞一般升高,初期B超无明显变化,晚期可有脓腔形成。

乳腺炎检查的正确步骤:

1、乳腺炎检查的正确步骤一 从坐位开始,任何乳头内翻、皮肤凹陷、结构形状异样都是乳房深处癌的线索。双手在头上拍掌来收缩胸肌就会出现上述迹象。处于坐位时,便于检查锁骨上、下和腋下淋巴结,最后还需坐着进行触诊,要用并拢的手指触摸乳头下的区域。

2、乳腺炎检查的正确步骤二 取仰卧位作更广泛区域的触诊,同侧乳房下垫一枕头,同侧的手举过头部,使乳房均匀地摊在胸壁上使手指易触到深部的乳腺癌,应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掌面而不是指尖进行触诊。触诊的方式应取转圆圈的方式。从乳头向外横向转动,检查伸到腋下的乳腺尤其重要。

3、乳腺炎检查的正确步骤三 乳房检查首先应观察乳腺的发育情况,两侧乳房是否对称,大小是否相似,两侧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上,乳头是否有回缩凹陷。乳头、乳晕有无糜烂,乳房皮肤色泽如何,有无水肿和橘皮样变,是否有红肿等炎性表现,乳腺区浅表静脉是否怒张等。

看了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于乳腺炎的检查又多了一些了解。小编提醒大家,乳腺炎是一类不容小觑的疾病,只有掌握了乳腺炎检查的正确步骤,并定期为自己的乳房做检查,才能够有效预防该病。

诊断乳腺炎的时候需要做哪些检查

乳腺炎诊断要做的检查

乳腺炎症状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红肿,严重乳腺炎者还会出现高热、寒战症状。因此,如果出现乳房不适,伴发发热、畏寒、乳房红肿热痛、乳房硬块症状的话,一定要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

乳腺炎诊断要做的检查1:血象检查

检查发现乳腺炎患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增高,探部肿物,应行局麻下穿刺,有助于脓肿的确诊。

乳腺炎诊断要做的检查2:B超检查

B超检查有助于确诊乳腺炎脓肿。

为了预防乳腺炎,在产前常用毛巾、肥皂洗擦乳头,并用拇、食指捏拉乳头,使皮肤变得坚韧,这样就可以减少哺乳期发生乳腺炎的危险。

急性乳腺炎的治疗用药

急性乳腺炎是由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乳房炎症,常在短期内形成脓肿,多由金葡球菌或链球菌沿淋巴管入侵所致。 多见于产后2~6周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病菌一般从乳头破口或皲裂处侵入,也可直接侵入引起感染。本病虽然有特效治疗,但发病后痛苦,乳腺组织破坏引起乳房变形,影响喂奶。因此,对本病的预防重于治疗。

急性乳腺炎临床症状

1.炎症浸润期:乳房增大,红肿胀痛,局部触摸有热、硬感,压痛。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疼痛,伴有高热、寒战等中毒症状。

2.因乳汁淤滞所致者,乳房肿胀疼痛,并有界线不清的硬块,乳汁排出不畅,皮色或红或白,伴有发热恶寒,饮食纳呆,乏力等症。

3.脓肿期:乳房肿处呈持续状啄痛,如脓肿表浅,可摸到波动感。但深部的脓肿或较肥大的乳房,常不易摸到波动感,须行局麻穿刺方可诊有无脓肿形成。并伴有高热不退等症。

急性乳腺炎诊断

1.B超检查有助于确诊脓肿。

2.依据临床典型症状及体征,即可诊断。

3.探部肿物,应行局麻下穿刺,有助于脓肿的确诊。

4.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增高。

急性乳腺炎治疗

(1)对症治疗:给予退热镇痛剂。

(2)抗生素治疗:给予足量青霉素C。

(3)局部热敷,或外敷鱼石脂油膏。

(4)早期患侧乳房应停止喂乳,同时用吸gS吸出乳汁。用乳罩托起乳房。

(5)回乳蓟:口服已烯雌酚1-2mg,每日3次,或溴隐亭2.5mg,每日2-3次。也可肌注苯甲酸二醇,每日1次,每次2nmg.

(6)脓肿形成:穿刺抽脓,抽脓后注入抗生素。或切开引流,引流要充分。如多个脓腔,应分开脓腔间隔,必要时采取多个切口的方法引流。

如何检查诊断乳腺炎疾病呢

近些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家庭,事业,工作等诸多方面压力的不断增大。乳腺病育龄女性的发病率在我国已经高达70%。恶化癌变的比例也在逐年递增,给女性带来极大的伤害。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影响。所以早诊断早治疗对于乳腺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下面我们重点谈下乳腺炎,依据急性乳腺炎临床典型症状及体征,即可诊断。

乳腺炎检查1、血象检查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增高。探部肿物,应行局麻下穿刺,有助于脓肿的确诊。

乳腺炎检查2、b超检查

有助于确诊脓肿。产前常用毛巾、肥皂洗擦乳头,并用拇、食指捏拉乳头,使皮肤变得坚韧。哺乳期应保持乳头清洁,每次喂完奶应使乳汁吸空。如吸不空或奶胀感,应用手挤或用吸乳器排空。哺乳期用橘核30克煎水服,可防止乳汁淤滞。乳头如被吸破。应及时治疗。准妈妈患乳腺炎期间要停止喂乳,清淡饮食,心情舒畅。

血象检查的正常值是多少

1、血红蛋白(Hb):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

2、红细胞(RBC):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

血象检查的正常值是多少

3、白细胞(WBC):成人(4.0~10.0)×10*9/L;新生儿(15.0~20.0)×10*9/L;6个月至2岁(11.0~12.0)×10*9/L。

4、血小板:(100~300)×10*9/L网织红细胞计数:0.5%-1.5%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1~0.05(1%~5%)

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

6、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0.5%~5%)

7、嗜碱性粒细胞0~0.001(0%~1%)

8、淋巴细胞0.20~0.40(20%~40%)

9、单核细胞0.03~0.08(3%~8%)

乳头发炎的鉴别诊断

乳头发炎需要和下面的症状相互鉴别:

1.哺乳期外伤性血肿

往往有肿块,也可见局部肿痛,但有外伤史、无明显感染的全身症状,肿块穿刺为血液便可以确定诊断。哺乳期的外伤性血肿容易继发感染,形成急性乳腺炎

2.乳腺癌

在乳腺癌中有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炎性癌,它的表现和乳腺炎症近似,有乳房局部的红、肿、热和相对急性乳腺炎较轻的疼痛,临床常常不能扣及肿块,无化脓,全身的反应轻且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不高,抗生素治疗无效

有一些哺乳期和妊娠期发生的乳腺癌,它们隐藏在生理性增大的乳房内,极易被误认为乳汁淤积块,而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需要声像学和影像学的检查帮助确定

3.浆细胞性乳腺炎

属乳腺导管扩张症,常发生于非哺乳非妊娠期,乳房有炎症的表现,但病程较长,数月到数年不等,发展缓慢,乳头可挤出粉刺样物带臭味,许多患者有乳头内陷,病情常反复发生,有的形成小脓肿,溃破后常形成痰管,创口愈合后又反复溃破

4.急性病毒性乳腺炎

除了这种急性细菌性的乳腺炎外,还有急性病毒性乳腺炎发生,但少见,一般认为是急性流行性腮腺炎的并发症,以双则乳腺的肿大疼痛为特征,局部红热不甚,也不会化脓,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增加,常随着流行性腮腺炎的痊愈而痊愈

1 依据临床典型症状及体征,即可诊断。

急性乳腺炎在开始时患侧乳房胀满、疼痛,哺乳时尤甚,乳汁分泌不畅,乳房结块或有或无,全身症状可不明显,或伴有全身不适,食欲欠佳,胸闷烦躁等。然后,局部乳房变硬,肿块逐渐增大,此时可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高烧、寒战、全身无力、大便干燥等。常可在4~5日内形成脓肿,可出现乳房搏动性疼痛,局部皮肤红肿,透亮。成脓时肿块中央变软,按之有波动感。若为乳房深部脓肿,可出现全乳房肿胀、疼痛,高热,但局部皮肤红肿及波动不明显,需经穿刺方可明确诊断。有时脓肿可有数个,或先后不同时期形成,可穿破皮肤,或穿入乳管,使脓液从乳头溢出。破溃出脓后,脓液引流通畅,可肿消痛减而愈。若治疗不善,失时失当,脓肿就有可能穿破胸大肌筋膜前疏松结缔组织,形成乳房后脓肿;或乳汁自创口处溢出而形成乳漏;严重者可发生脓毒败血症。急性乳腺炎常伴有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有触痛;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增加。

2.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增高。

3.探部肿物,应行局麻下穿刺,有助于脓肿的确诊。

4.B超检查有助于确诊脓肿。

门静脉高压临床上是如何诊断的

门静脉的血液必须要在一定的压力驱动下才能持续流向肝脏,正常的门静脉压力为13~24cmH2O,平均是18cmH2O。门静脉的血液必须要在一定的压力驱动下才能持续流向肝脏,正常的门静脉压力为13~24cmH2O,平均是18cmH2O。 各种原因如果使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瘀滞时,门静脉系统的压力就会超出正常值,出现门静脉高压症状。那么门静脉高压要如何诊断?

1.有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酗酒等病史;

2.主要症状和体征;

3.食管吞钡X线检查或胃镜检查,可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4.超声波检查可提示肝硬变、脾肿大、腹水,以及门静脉和脾静脉直径增粗;

5.血象检查有脾功能亢进时所有血细胞均减少,以血小板和白细胞最为明显;

6.肝功能检查可发现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如ALT、AST、AKP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血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

乳腺要做什么检查呢

1、血象检查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增高。探部肿物,应行局麻下穿刺,有助于脓肿的确诊。

2、b超检查

有助于确诊脓肿。产前常用毛巾、肥皂洗擦乳头,并用拇、食指捏拉乳头,使皮肤变得坚韧。哺乳期应保持乳头清洁,每次喂完奶应使乳汁吸空。如吸不空或奶胀感,应用手挤或用吸乳器排空。哺乳期用橘核30克煎水服,可防止乳汁淤滞。乳头如被吸破。应及时治疗。准妈妈患乳腺炎期间要停止喂乳,清淡饮食,心情舒畅。

乳腺炎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乳汁淤滞,或乳头被婴儿吸破,致病菌侵入乳管,引起乳腺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乳腺炎的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如果炎症得不到及时治疗控制,易形成乳房脓肿。

急性乳腺炎属于中医“乳痈”范畴,多因情志不舒,肝郁胃热所致。因乳汁淤滞所致者,乳房肿胀疼痛,并有界线不清的硬块,乳汁排出不畅,皮色或红或白,伴有发热恶寒,饮食纳呆,乏力等症。

乳腺炎炎症浸润期:乳房增大,红肿胀痛,局部触摸有热、硬感,压痛。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疼痛,伴有高热、寒战等中毒症状。

乳腺要做什么检查的问题,上面回答的已经很清楚了。在平常的时候要注意保护好乳房,如果乳房有了不舒服的情况。要及时的进行针对性的检查,这样才能让疾病尽早的被发现,这样对于保持身体健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平常的时候要积极的预防乳房疾病发生。

诊断乳腺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乳腺炎检查1、血象检查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增高。探部肿物,应行局麻下穿刺,有助于脓肿的确诊。

乳腺炎检查2、b超检查

有助于确诊脓肿。产前常用毛巾、肥皂洗擦乳头,并用拇、食指捏拉乳头,使皮肤变得坚韧。哺乳期应保持乳头清洁,每次喂完奶应使乳汁吸空。如吸不空或奶胀感,应用手挤或用吸乳器排空。哺乳期用橘核30克煎水服,可防止乳汁淤滞。乳头如被吸破。应及时治疗。准妈妈患乳腺炎期间要停止喂乳,清淡饮食,心情舒畅。

乳腺炎诊断如何进行

乳腺炎检查1、血象检查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增高。探部肿物,应行局麻下穿刺,有助于脓肿的确诊。

乳腺炎检查2、b超检查

有助于确诊脓肿。产前常用毛巾、肥皂洗擦乳头,并用拇、食指捏拉乳头,使皮肤变得坚韧。哺乳期应保持乳头清洁,每次喂完奶应使乳汁吸空。如吸不空或奶胀感,应用手挤或用吸乳器排空。哺乳期用橘核30克煎水服,可防止乳汁淤滞。乳头如被吸破。应及时治疗。准妈妈患乳腺炎期间要停止喂乳,清淡饮食,心情舒畅。

乳腺炎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乳汁淤滞,或乳头被婴儿吸破,致病菌侵入乳管,引起乳腺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乳腺炎的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如果炎症得不到及时治疗控制,易形成乳房脓肿。

急性乳腺炎属于中医“乳痈”范畴,多因情志不舒,肝郁胃热所致。因乳汁淤滞所致者,乳房肿胀疼痛,并有界线不清的硬块,乳汁排出不畅,皮色或红或白,伴有发热恶寒,饮食纳呆,乏力等症。

乳腺炎炎症浸润期:乳房增大,红肿胀痛,局部触摸有热、硬感,压痛。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疼痛,伴有高热、寒战等中毒症状。

乳腺炎脓肿期:乳房肿处呈持续状啄痛,如脓肿表浅,可摸到波动感。但深部的脓肿或较肥大的乳房,常不易摸到波动感,须行局麻穿刺方可诊有无脓肿形成。并伴有高热不退等症。

女性在月经期结束后,夜间平卧时及洗澡时,应注意触摸乳房,了解乳房的变化规律,观察乳房外形,乳头的改变。初潮早、绝经晚、大龄生育、大龄未婚、长期服用雌激素、家族中有乳腺癌患者的女性,定期到医院做急性乳腺炎检查是极其必要的。

其次,女性发现乳房有异常后,千万不要认为不痛不痒不碍事而放任自流,更不能以工作忙没时间,不定期做乳腺炎体检,或按广告宣传服用药物。

乳腺炎吃什么药

1、乳腺炎检查的最佳时间:月经来潮后第9~11天是乳腺检查的最佳时间,这个时候女性体内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最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容易发现病变。而绝经后的妇女,可随意选择就诊时间。

2、乳腺炎检查首先应观察乳腺的发育情况,两侧乳房是否对称,大小是否相似,两侧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上,乳头是否有回缩凹陷。检查乳房发现界限不清肿块,明显触痛,表面皮肤红热;炎症继续发展,进而形成脓肿,腋下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可能是乳腺炎。

3、乳头,乳晕有无糜烂,乳房皮肤色泽如何,有无水肿和橘皮样变。乳腺炎血常规检查白细胞一般升高,初期B超无明显变化,晚期可有脓腔形成。4、患者取仰卧位作更广泛区域的触诊,同侧乳房下垫一枕头,同侧的手举过头部,使乳房均匀地摊在胸壁上使手指易触到深部的乳腺癌,应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掌面而不是指尖进行触诊,触诊的方式应取转圆圈的方式,从乳头向外横向转动,检查伸到腋下的乳腺尤其重要。

相关推荐

急性乳腺炎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增加。并发脓毒血症时,白细胞总数常在1.5×1010/L,中性粒细胞常达0.8以上。 2.细菌学检查 (1)脓液涂片:抽取脓液行涂片检查,一般可见革兰阳性球菌,亦可行抗酸染色查抗酸杆菌,以助于确定致病菌种类。 (2)脓液培养及药敏试验:指导临床选用抗生素。 (3)血液细菌培养:急性乳腺炎并发脓毒败血症时,一般应隔天1次,抽血做细菌培养,直到阴性为止。抽血时间最好选择在预计发生寒战、高热前,可提高阳性率。对临床表现极似菌血症而血液培养多次阴性者,应考虑厌氧菌感

如何检查乳腺癌

乳腺癌的检查1x线检查:乳腺照相是乳腺癌诊断的常用方法常见的乳腺疾病在x线片上表现一般可分为肿块或结节病变钙化影及皮肤增厚征群导管影改变等肿块的密度较高边缘有毛刺征象时对诊断十分有助毛刺较长超过病灶直径时称为星形病变x线片中显示肿块常比临床触诊为小此亦为恶性征象之一片中的钙化点应注意其形状大小密度同时考虑钙化点的数量和分布当钙化点群集时尤其集中在1厘米范围内则乳腺癌的可能性很大钙化点超过10个以上时恶性可能性很大。 乳腺癌的检查2超声显像检查:超声显象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对乳腺组织较致密者应用超声显象

哺乳期乳腺炎检查

乳腺炎的两个原因: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 。最好停止哺乳,每天把乳汁排净,服用抗生素,也可以加用硫酸镁等药物外敷。建议你观察一下乳腺的发育情况,两侧乳房是否对称,大小是否相似,两侧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上,乳头是否有回缩凹陷。乳头、乳晕有无糜烂,乳房皮肤色泽如何,有无水肿和橘皮样变,是否有红肿等炎性表现。胀奶不一定是乳腺炎

乳腺癌要做什么检查

乳腺癌的检查1、X线检查:乳腺照相是乳腺癌诊断的常用方法,常见的乳腺疾病在x线片上表现一般可分为肿块或结节病变,钙化影及皮肤增厚征群,导管影改变等。肿块的密度较高,边缘有毛刺征象时对诊断十分有助。毛刺较长超过病灶直径时称为星形病变。x线片中显示肿块常比临床触诊为小,此亦为恶性征象之一。片中的钙化点应注意其形状、大小、密度,同时考虑钙化点的数量和分布。当钙化点群集时,尤其集中在1厘米范围内则乳腺癌的可能性很大。钙化点超过10个以上时,恶性可能性很大。 乳腺癌的检查2、超声显像检查:超声显象检查无损伤性,可以

这4个方法都是乳腺癌的筛查方法

1.钼靶X线摄片: 乳腺照相是乳腺癌诊断的常用方法,分为干板照相及低剂量调线照相。年轻妇女的乳腺组织容易受放射线的损伤,同时其乳腺组织较致密,一般不易作出诊断及鉴别,因而对35岁以下的妇女常不主张作乳腺照相检查。 2.超声显象检查: 超声显象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超声显象对明确肿块大小常较正确,因而可以用来比较非手术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的疗效。其他影象学诊断方法有热图象检查、近红外线扫描、CT检查、磁共振检查等。 细胞学及组织学诊断;脱落细胞学检查;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FNAB

乳腺囊肿检查有哪些步骤

乳腺囊肿又称为乳汁淤积症,是哺乳期因一个腺叶的乳汁排出不畅,致使乳汁在乳内积存而成,临床上主要表现是乳内肿物,常被误诊为乳腺肿瘤。引起乳腺囊肿的原因有很多。哺乳期如曾患乳腺增生症、炎症或肿瘤压迫,可造成乳腺的一个腺叶或小叶导管堵塞,使乳汁积聚在导管内而形成乳腺囊肿。也可因哺乳习惯不良,乳汁瘀滞于导管内,致使导管扩张形成囊肿,细菌侵入,继发感染,导致急性乳腺炎或乳腺脓肿。 1、热象图检查:利用红外热象仪诊断乳房疾病,是一种无损伤。 2、B超检查:同样为无创伤性检查,对各期乳腺癌正确诊断率高于热象图。 3、钼

急性乳腺炎检查

1、乳房检查首先应观察乳腺的发育情况,两侧乳房是否对称,大小是否相似,两侧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上,乳头是否有回缩凹陷;乳头,乳晕有无糜烂,乳房皮肤色泽如何,有无水肿和橘皮样变,是否有红肿等炎性表现,乳腺区浅表静脉是否怒张等。 2、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增加,并发脓毒血症时,白细胞总数常在1.5×1000/L,中性粒细胞常达0.8以上。 3、细菌学检查 (1)脓液涂片:抽取脓液行涂片检查,一般可见革兰阳性球菌,亦可行抗酸染色查抗酸杆菌,以助于确定致病菌种类。 (2)脓液培养及药敏试验:指导临床选用抗

哪些检查方法可以将乳腺癌诊断出来

近红外线扫描:近红外线的波长为600~900&mum,易穿透软组织,利用红外线透过乳房不同密度组织显示出各种不同灰度影,从而显示乳房肿块,此外红外线对血红蛋白的敏感度强,乳房血管影显示清晰,乳腺癌常有局部血运增加,附近血管变粗,红外线对此有较好的图像显示,有助于诊断。 超声显像检查:超声显象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对乳腺组织较致密者应用超声显象检查较有价值,但主要用途是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性,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正确率为80%~85%,癌肿向周围组织浸润而形成的强回声带,正常乳房结构破坏以及肿块上方

慢性白血病能治愈吗

1、早期发现、及时就诊和治疗是慢性白血病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的基础。通过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凡疑有慢性白血病迹象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外周血象检查作为一般常规检查应广泛开展,使血常规检查成为慢性白血病早期发现的基本手段。 2、在慢性期阶段,给予中医辨证施治,配合清热解毒、化瘀散结之中成药(如雄黄、青黛等),结合西医治疗如干扰素、化疗等,可延长生存期;有条件者在慢性期进行干细胞移植,有希望得以长期无病生存乃至有治愈可能。

自己检查乳腺的方法

自己检查乳腺的方法 1、乳腺自己检查的步骤 直立于镜子前,裸露上身,双臂自然下垂,比较两侧乳房大小是否相同,形状是否异常,两侧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上,有无乳头的内陷和渗出物,乳头、乳晕表皮有无改变。 右手五指并拢,以螺旋方向,由左乳内侧上方向乳头方向,仔细触摸乳房有无硬块。然后用左手检查右侧乳房。需要注意的是,触摸时不可用手一把抓,否则容易把乳腺组织当成肿瘤。 2、乳腺自检的体位 2.1、洗澡时检查乳房 洗澡时,皮肤表面潮湿,擦了肥皂后皮肤滑润,这有利于发现异常情况,此时用右手检查(触摸)左乳,注意有无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