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性进食会变胖子
强迫性进食会变胖子
“毁”人不倦的一小口
一项调查显示,当两人一起进餐时,人们会平均比自己独自进餐时要多吃44%;如果与12个人一起吃饭,那你可能 会无意间多吃76%的食物。当我们和别人一起吃饭时,很容易失去对食量的自控。而当注意力集中地交谈时,你可能会忘记自己已经吃了多少东西了。特别是当与一个吃饭速度比较快的人一起吃饭时,我们会受到他的影响,很快把盘子扫光,最后的结果就是——吃多了。
大的未必都是好的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给77个人发了大包装的爆米花,而给另外74个人提供的是正常包装的。结果显示,拿到大包装的人要比拿到正常包装的人平均多吃53%的爆米花。而另一项有62人参与的研究发现,那些从大容器中盛米饭的人,要比用小容器盛米饭的人多吃下20%~25%。
开灯吃饭吧
空间的气氛也能刺激我们的食欲。一项有400人参加的调查发现,当餐厅的灯调暗后,参与者显示出吃得更多的倾向。昏暗的光线使人放松,无形中降低了人们自控的警觉。在放松的状态下,人无意识间会多吃不少东西。
肥胖竟然是传染病
研究结果显示不论在生物学或是行为学方面,肥胖都在社交圈中表现出相互传染的特性。而真正对体重造成最大影响的,竟是朋友的体重!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小伙伴是个胖子,那么你也有极高的可能性会变胖!
有点儿不相信?我们先来看看研究结果怎么说。
如果你有胖朋友,你变胖的几率增加57%
早在2007年,哈佛大学医学院也做过类似的研究,研究报告发表在医学杂志上。研究小组对有紧密社会联系的12067人,分3组进行了32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在固定时间内,如果调查对象的朋友变胖,那么他本人变胖的几率增加57%;如果调查对象的兄弟姐妹或配偶变胖,他变胖的几率将增加40%或37%。如果他有一个极其亲密的胖子朋友,他变胖的几率会增大3倍!
朋友体重增加7.7公斤 你会跟着胖2.3公斤
研究人员发现,如果一个人的体重增加7.7公斤,那么他朋友的体重将会相应增加2.3公斤。性别也与人变胖关系密切。如果一个人的同性朋友中有人变胖,那么他变胖的几率会更大。同性朋友中,如果一个人体重增加,他朋友体重增加的几率增加71%。
胖室友如果努力减肥,你长胖可能性会降低
也有相反结果的研究。2010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发布一个研究结果:如果你有个胖子室友,你变肥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研究对象是144名随机安排室友的大学女生。室友体重高于平均值的实验女生,和有苗条室友的实验女生相比,长肥的速度要慢得多。前者平均增重0.5磅,后者增重2.5磅。“关键不在于室友的体重,而是室友的行为。”专家说,胖室友更注意控制饮食、锻炼得更勤快,更加倾向于使用减肥药,这会对其他人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肥胖为什么会传染?
特别是饮食习惯,朋友间相互影响很大。比如你身边有个胖朋友爱吃回锅肉,每次上馆子必点,你也会多多少少沾染上这个习惯。“有些朋友还爱劝你,‘吃吃吃,只要身材不要享受有啥子意思。”再比如在家里做饭时,为了顾及肥胖者的口味,全家人也逐渐养成大鱼大肉的饮食习惯。此外,饮酒在朋友圈中也是具有高度传染的行为。
肥胖最主要的原因是多吃少动,胖子通常不爱运动,常和胖朋友在一起,也会慢慢受影响。很多医生都发现,不少肥胖者喜欢静止性运动,比如看电视、打电脑、坐着聊天等,而在这些静止性运动的同时,很多人喜欢吃零食。如果你意志不太坚定,很容易受胖友的影响而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也不是跟胖子做朋友就一定会变胖。如果你坚持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不仅自己不会变胖,说不定还能让肥胖的朋友们减肥成功。
孩子感冒的时候可以吃香蕉吗
此时的宝宝可以吃香蕉的。前提就是用喂水加热处理一些、而且还要注意量、少量的可以、多的话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宝宝感冒治疗期间最好是能喂养一些小米粥比较有利于病情的恢复治疗、继续予以对症治疗、平时注意保暖措施避免受凉。
感冒的时候只要不要吃太寒凉类的食物和辛辣食物。饮食主要以清淡为主,食用少量鸡蛋香蕉糕是可以的。并不会对病情造成大的影响。但是,要注意,生病期间,孩子胃口会减弱,进食会变少,强迫性进食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所以建议家长在喂食时,多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等。
感冒发烧能吃香蕉。八个月的宝宝感冒发烧可以吃香蕉,没有关系的,感冒的宝宝可能食欲不太好,吃一点新鲜的水果也是有好处的。拉肚子了先不要吃香蕉的了,给宝宝的肚子顺时针按摩按摩一下,也是帮助肠蠕动的,多喝水,建议你可以用食疗的方法调理一下,用退热贴,多喝水。
女性对于强迫性进食问题的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纠缠于某个特定问题是转移注意力最好的方法。它是我们躲开令人心碎的痛苦的飞机票,它是那架接我们离开沙漠的直升机,它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海市蜃楼,一张充满爱意和激情的全息照片。在那里,时光倒流,一切都是那样美好。我们可以幻想自己没有遭受过任何打击。
这是一场与进食问题做斗争的独角戏,我们每个人,都既是主角,又是配角,既是导演,又是制片。至于其他人,即使是你的孩子,也不过是无关紧要的替身演员而已。而戏中最重要的道具,便是你手边的食品柜。
可以举个例子,当你疯狂地想要饕餮一顿时,你会全神贯注地往嘴里塞食物,而忽略周遭的一切,甚至连嗷嗷待哺的孩子,都可以放在旁边不闻不问。别吃惊,有人就曾这么做过。那一刻,她确确实实忘了女儿还在车里。
关于囤积强迫症你需要了解的8件事
节俭和病态可能只是一步之遥。近日,关于强迫性囤积症的微博在网上热议,一些“囤积狂”从表象上看,只是不爱收拾东西的“懒人”,致使家中和办公桌上都被杂七杂八的零碎堆得满满的,但如今,其隐藏在深层的原因被美国心理学家揭示出来,起了个学名 “强迫性囤积症(Compulsivehoarding)”,对他们来说,扔东西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1.仅在美国,囤积强迫症就影响了大约70万-140万的人群。
2.强迫性囤积症通常被认为是强迫性精神障碍的一种,因为18%-42%有强迫性精神障碍的人都有囤积的强迫性征兆。不过强迫性囤积症同样也会影响没有强迫性精神障碍的人。
3.囤积强迫症一般会从童年或青少年时期开始,但一般都要到成年以后才会变得比较严重。
4.囤积强迫症的核心症状其实不是收集和节省,而是害怕把东西丢掉。对于爱囤积东西的人们来说,对丢弃物品的顾虑会触发焦虑心理,所以为了防止焦虑,他们可能会一直保留该物品不丢弃。
5.很多爱囤积东西的人都是完美主义者。在到底什么该保留什么该丢掉的问题上,他们害怕做错误的决定,所以他们会把什么保留下来。
6.患有囤积强迫症的人们基本不会意识到自己有这方面的毛病。通常只有当家里囤积的东西太多,影响到其他家庭成员的正常生活时,人们才会正视和讨论这个问题。
7.囤积强迫症很难控制,一般的治疗方案与强迫性精神障碍的相同,但治疗效果不如其他强迫性精神障碍的好。
8.对于强迫性囤积症来说,认知行为疗法比药物治疗要更有效。通常需要治疗师去到患者也就是爱囤积物品的人家中,帮助他们培养习惯,进行一个长期坚持的行为项目,来整理家里、车里的物品,让生活更有条理化。
小心肥胖竟然是传染病
一项为期32年的研究,结果显示不论在生物学或是行为学方面,肥胖都在社交圈中表现出相互传染的特性。而真正对体重造成最大影响的,竟是朋友的体重!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小伙伴是个胖子,那么你也有极高的可能性会变胖!
有点儿不相信?我们先来看看研究结果怎么说。
如果你有胖朋友,你变胖的几率增加57%
早在2007年,哈佛大学医学院也做过类似的研究,研究报告发表在当年美国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研究小组对有紧密社会联系的12067人,分3组进行了32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在固定时间内,如果调查对象的朋友变胖,那么他本人变胖的几率增加57%;如果调查对象的兄弟姐妹或配偶变胖,他变胖的几率将增加40%或37%。如果他有一个极其亲密的胖子朋友,他变胖的几率会增大3倍!
朋友体重增加7.7公斤 你会跟着胖2.3公斤
研究人员发现,如果一个人的体重增加7.7公斤,那么他朋友的体重将会相应增加2.3公斤。性别也与人变胖关系密切。如果一个人的同性朋友中有人变胖,那么他变胖的几率会更大。同性朋友中,如果一个人体重增加,他朋友体重增加的几率增加71%。
胖室友如果努力减肥,你长胖可能性会降低
也有相反结果的研究。2010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发布一个研究结果:如果你有个胖子室友,你变肥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研究对象是144名随机安排室友的大学女生。室友体重高于平均值的实验女生,和有苗条室友的实验女生相比,长肥的速度要慢得多。前者平均增重0.5磅,后者增重2.5磅。“关键不在于室友的体重,而是室友的行为。”专家说,胖室友更注意控制饮食、锻炼得更勤快,更加倾向于使用减肥药,这会对其他人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肥胖为什么会传染?
特别是饮食习惯,朋友间相互影响很大。比如你身边有个胖朋友爱吃回锅肉,每次上馆子必点,你也会多多少少沾染上这个习惯。“有些朋友还爱劝你,‘吃吃吃,只要身材不要享受有啥子意思。”再比如在家里做饭时,为了顾及肥胖者的口味,全家人也逐渐养成大鱼大肉的饮食习惯。此外,饮酒在朋友圈中也是具有高度传染的行为。
肥胖最主要的原因是多吃少动,胖子通常不爱运动,常和胖朋友在一起,也会慢慢受影响。很多医生都发现,不少肥胖者喜欢静止性运动,比如看电视、打电脑、坐着聊天等,而在这些静止性运动的同时,很多人喜欢吃零食。如果你意志不太坚定,很容易受胖友的影响而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也不是跟胖子做朋友就一定会变胖。如果你坚持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不仅自己不会变胖,说不定还能让肥胖的朋友们减肥成功。
强迫性进食的病因
1. 早年不良的社会家庭环境
青春期及其之前的阶段是个体个性特征和价值体系形成发展的关键阶段。如果青少年的父母采用否认、拒绝和缺少情感交流等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容易给孩子留下过度严厉、缺乏温暖、对孩子期望值高、不鼓励孩子独立发展等印象,造成孩子患上强迫症。
2.社会心理因素
现实社会中的很多因素均会影响人的个性和情绪,如由于工作、生活环境的变迁,责任加重,处境困难,担心意外,家庭不和或由于丧失亲人,受到突然的惊吓等等。有些正常人偶尔也有强迫观念但不持续,但可在社会因素影响下被强化而持续存在,从而形成强迫症。
3.极度不安全感支配下的追求完美个性
有些人总是感到不安全,一度追求完美,他们总是尽量做好生活的每个细节,以求避免“惩罚”。最终,个体形成极度不安全感支配下的追求完美的个性结构。面对刺激反应,患者追求完美的病态性格引导他们一步步钻进恶性循环的强迫怪圈。即使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强迫症来访者追求完
初期强迫症有什么表现呢
一、初期强迫症的症状包括强迫性意向:患者时常会感觉自己做出的某些不符合自己思想的行为,而这种冲动是患者无法控制的,及时没有做,也会害怕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
二、初期强迫症的症状包括强迫性思维:出现强迫性思维是强迫症最典型的症状。患者时常会对自己行为的正确性有所怀疑,或者强迫自己去想一些不必要的事情,甚至部分患者还会强迫性联想,患者脑海中若是出现某一句话就会不受控制的出现另外一些观念。
三、初期强迫症的症状包括强迫性动作:患者常常会出现一些自己并不想做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一般都是不存在任何意义的。比如他们会反复的洗手,外出的时候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强迫性仪式动作等,而这些仪式动作或行为都会引发行动缓慢,又被称作强迫性迟缓,比如反复看书的第一行,不能继续往下阅读等。
四、自制力并没有丧失也是初期强迫症的症状: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言,他们并没有丧失自制力,依旧能够分辨自己的强迫症状。知道这类思维或者行为是不合理的或者没有必要的,试图控制却没能成功。
强迫症的病因
遗传因素
家系调查发现,患者的父母中有约5%~7%的人患有强迫性神经官能症,远远较普通人群高。另外由于人格特征主要受遗传的影响,而人格特征又在强迫性神经官能症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故也提示强迫性神经官能症与遗传有关。
生化因素
有人认为强迫性神经官能症患者5-HT能神经系统活动减弱导致强迫性神经官能症产生,用增多5-HT生化递质的药物可治疗强迫性神经官能症。
心理社会因素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强迫性神经官能症是强迫性人格的进一步发展。行为学家则认为,强迫性神经官能症的产生是由于刺激——反应出现过多重复导致焦虑,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失调,从而导致异常习惯的形成,病理性认识和反射的建立,使冲动、思维和行动拘泥于固定的行为学习模式。
为什么肥胖会传染
专家对“肥胖传染”的研究报告
如果你有胖朋友,你变胖的几率增加57%
研究小组对有紧密社会联系的12067人,分3组进行了32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在固定时间内,如果调查对象的朋友变胖,那么他本人变胖的几率增加57%;如果调查对象的兄弟姐妹或配偶变胖,他变胖的几率将增加40%或37%。如果他有一个极其亲密的胖子朋友,他变胖的几率会增大3倍。
朋友体重增加7.7公斤,你会跟着胖2.3公斤
研究人员发现,如果一个人的体重增加7.7公斤,那么他朋友的体重将会相应增加2.3公斤。
性别也与人变胖关系密切。如果一个人的同性朋友中有人变胖,那么他变胖的几率会更大。同性朋友中,如果一个人体重增加,他朋友体重增加的几率增加71%。
胖室友如果努力减肥,你长胖可能性会降低
也有相反结果的研究。2010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发布一个研究结果:如果你有个胖子室友,你变肥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研究对象是144名随机安排室友的大学女生。室友体重高于平均值的实验女生,和有苗条室友的实验女生相比,长肥的速度要慢得多。前者平均增重0.5磅,后者增重2.5磅。“关键不在于室友的体重,而是室友的行为。”专家说,胖室友更注意控制饮食、锻炼得更勤快,更加倾向于使用减肥药,这会对其他人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什么肥胖会传染?
你身边有没有爱吃回锅肉的胖朋友?
特别是饮食习惯,朋友间相互影响很大。比如你身边有个胖朋友爱吃回锅肉,每次上馆子必点,你也会多多少少沾染上这个习惯。“有些朋友还爱劝你,‘吃吃吃,只要身材不要享受有啥子意思。”
再比如在家里做饭时,为了顾及肥胖者的口味,全家人也逐渐养成大鱼大肉的饮食习惯。此外,饮酒在朋友圈中也是具有高度传染的行为。
肥胖最主要的原因是多吃少动,胖子通常不爱运动,常和胖朋友在一起,也会慢慢受影响。
很多医生都发现,不少肥胖者喜欢静止性运动,比如看电视、打电脑、坐着聊天等,而在这些静止性运动的同时,很多人喜欢吃零食。如果你意志不太坚定,很容易受胖友的影响而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当然,也不是跟胖子做朋友就一定会变胖。如果你坚持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不仅自己不会变胖,说不定还能让肥胖的朋友们减肥成功。
为何吃饱了还不自觉地伸筷子?
神经内科专家说,当他人影响我们的时候,大脑中做决定的区域并没有被激活,反而是掌管听觉、视觉的脑叶区域是激活的。也就是说,我们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别人正在说什么、做什么上面去,进而影响我们自己的判断。
“很多人在饭桌上都有这种体验,本来已经吃饱放下了筷子,但有个朋友还在津津有味地吃,自己又会不知不觉伸出筷子。”这就是因为脑叶自然而然做出的反应,而没有经过信息筛选和思考决策。
你的胖友是不是个吃货?
和胖子一起生活,会渐渐形成相对接近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日常生活习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摄入大于消耗。俗话说,胖子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吃对大部分肥胖人员是非常重要的。很多肥胖者的进食量偏大,进食速度较快,如果你一直和肥胖者共同进食,无形中会带快你的进食速度,不容易在细嚼慢咽中产生饱腹感,从而吃进更多的东西。从心理角度看,看到胖友吃了比自己多得多的食物,自己稍微多吃一点,不会有罪恶感。
如果你朋友160斤,你会不会觉得130斤不算太胖?
“有相同饮食、休闲、运动习惯的人,比较容易在一起,这也是看上去有胖子朋友后,自己体重跟着增加的原因。”西南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张仲明说,还有一个心理上的重要原因就是,一个人的朋友或亲属变胖,会改变他对标准体重的观念。
“比如,你有个朋友体重160斤,你是不是觉得自己重130斤也不算太胖?”张仲明说,在这种比较和宽慰心理下,人很容易纵容自己跟着朋友大吃大喝。
女胖室友可能助你减肥
虽然有众多研究证明,和胖友在一起容易染上“肥胖习惯”,但也有专家研究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不过这是针对女大学生人群的。2010年美国密歇根大学曾发布一个研究结果:如果你有个胖子室友,你变肥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研究人员在对144名随机安排室友的女大学生调查后发现,室友体重高于平均值的实验女生,和有苗条室友的实验女生相比,长肥的速度要慢得多。据说,胖室友更注意控制饮食、锻炼得更勤快,更加倾向于使用减肥药,这会对其他人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咨询部主任张海音表示,胖友令周围人变胖的研究应该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一个人变胖,一个人和胖子交朋友,很可能是因为这个人本来就有类似的潜质。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有类似潜质的人容易走到一起。
此外,针对有些肥胖者在网上发感叹“没人要和我做朋友”,专家表示,一方面,和胖子做朋友,只要保持健康的饮食运动习惯,身材就不会受影响;另一方面,心宽体胖者往往更加宽容、豁达,和他们交朋友能令你缓解压力。
网络热帖拯救“肥胖传染”
找个胖子做朋友
尽管研究揭示肥胖有“传染”现象,但研究人员认为,人们不能因此割断朋友之间的联系。并且大量研究表明,朋友多会使人更健康。和胖子做朋友,只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身材就不会受影响。而胖子朋友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会让你更快乐。
1.胖子朋友会影响你的生活理念、行为方式。
3.胖室友如果努力减肥,你长胖的可能性也会降低。
2.胖子朋友会影响你的生活习惯。
4.一个朋友变胖,会改变他对标准体重的观念。
有帖子在网上流传很广,题目就叫《找个胖子做朋友》
胖子很抗揍 也很能忍受。
胖子很有体格 一般的力气活说做就做了。
胖子很实用 胖胖的身体冬暖夏凉。
胖子很大气 对待朋友很仗义。
胖子很聪明 无论在哪,他们都会凭借着自己的感觉找到很好的饭店。
胖子不黏人 因为黏着人时间长了他们就觉得热。
胖子很霸气 要是你和一胖子出去没人敢多看你钱包一眼。
选胖子做男友的理由
一:胖子有宽阔的胸膛让你依靠。
二:胖子一般度量都比较大。
三:胖子一般都比较知足。
四:胖子一般比较合长辈的胃口,在长辈看来,男孩要长得壮实点才靠得住。
五:胖子一般比较有安全感。
六:胖子有向好厨子转化的可能。
七:胖子一般比较有幽默感。
美容瘦身小知识有哪些
减肥有助提高记忆力
减肥有助加快身体运转速度,还能提高记忆力。瑞典的研究者们安排了20名中老年妇女(他们的平均年龄为61岁,平均身高体重指数(BMI)为32.1。属于肥胖范畴,)进行为期6个月的节肥计划。结果显示,瘦身后,这些女性不但身体运转速度加快,连记忆力也提高了许多。
被叫胖子真的会变胖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者们把6000人分为两组,对于其中一组总是称他们为胖子,而对于另一组则尽量避免这样的称呼。结果却是,被叫胖子的一组人拥有着是一般人2.5倍的发胖几率。故而被叫胖子真的会变胖这句话可是有一定的研究依据的!所以,从现在开始,请叫我瘦子,谢谢!
不要经常性提醒爱人去减肥
女生们都喜欢干涉男朋友、爱人的生活细节,无论是发型、穿衣、配饰,还是体型。看到另一半身材变样,她们都会对其进行善意的叮咛或是简单的催促,认为这是对他人的支持和鼓励,但结果却恰恰相反。被“鼓励”了的伴侣们会这样认为——“她是不是觉得我太胖了、没有吸引力了?”于是开始节食、吃减肥药亦或是暴饮暴食。所以与其催着对方减肥,还不如建议晚餐后一起散步或是和他一起戒掉零食和宵夜。
肥胖也会传染是怎么传染的
肥胖也会传染?其实有些道理
据报道,一个人如果和胖子做朋友,那么他发生肥胖的几率将会增加57%。
和胖人交朋友会变胖,是因为胖子会影响自己的内分泌?对此,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坚教授说,这个没有什么道理,胖子和瘦子在一起,光凭气场是不可能影响彼此的内分泌,也不会导致内分泌的紊乱。
不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跟胖的人在一起会变胖是有一定道理的。和胖人在一起,会产生一种行为趋近,就是说两个人的生活习惯、行为模式会渐渐影响,进而趋向相同。
比如,有些胖子食欲好,喜欢吃高脂肪的食物。或者他喜欢暴饮暴食,那么你跟胖子在一起,可能胃口也会变得很好,不自主地多吃,就有可能发胖。
另外如果你的胖朋友不喜欢运动,跟他在一起久了,你也可能养成不做运动的坏习惯,这样也会导致发胖。
专家建议:健康生活习惯最重要
跟瘦的人在一起,不是一定会变瘦。从心理原因上讲,可能会受到心理上的刺激,自己也想变得更瘦一些。
生活中,女生也会遇到这种情况,住在一个宿舍的女生,时间久了,例假的日期就会慢慢趋近。那么这种现象跟近胖者胖有何相似和不同呢?有关专家说,这两种现象是不一样的。胖的原因有很多种,遗传和生活习惯都和发胖有关系。女生例假可能是由于人体外激素的相互调节,对身体内部的节律产生影响而引起的。
强迫性联想的自我治疗
强迫症患者最主要的表现为强迫思维和强迫动作。强迫思维又称强迫观念,是指强迫症患者脑海中反复多次出现某一观念或概念,伴有主观的被强迫感觉和痛苦感。患者自身完全能够意识到这一思想是不必要的或者是荒谬的,并力图把这些想法从脑海中驱赶出去,但并不能自由地加以干涉或控制这种思想,以致常有 “控制不住”的体验,同时伴有烦躁焦虑的情绪,存在自我强迫和反强迫。以下是自我治疗强迫性思维的几种方法:
自我治疗强迫性思维的方法一:消除精神紧张,改善心理状态。强迫性思维的出现或加重多发生于有精神紧张因素存在或有心理压力的状态。强迫性思维难以摆脱又加重心理矛盾,导致恶性循环,易出现焦虑情绪或心理上的痛苦。所以在人感受到心理压力加重的时候应特别注意心理卫生,尤其是原来就患有强迫症的人更要加强预防意识,这不仅是个人要注意的问题,家庭和社会,亲人和老师、同事也应予以重视,尤其对那些心理支持,指导和帮助他们作好心理调适,能阻遏或减轻强迫性症状的出现。
自我治疗强迫性思维的方法二:淡化对强迫性思维的恐惧。对自己的强迫性思维的症状应学会适当谈化,顺其自然,不必过分介意。或忽视它,或淡化它的存在,不要因为强迫性思维的存在而带来心理矛盾,造成焦虑情绪,不要把强迫性思维的存在看成是多么严重的问题。不要怕它,强迫症是只纸老虎,你怕,它就会凶相毕露,你越怕它就越像只真老虎,你不怕它,它也就是一张纸而已,不怕谈化它就很自然地切断它造成的恶性循环。忽视它,它就失去市场,它就失去兴风作浪的本领。
自我治疗强迫性思维的方法三:转移对强迫症的注意。转移对强迫症的注意,实际上也是一种谈化,即是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工作、学习和业余兴趣上,尤其是当自己强迫性思维出现时,若能及时去注意别的事情,去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转移自己对强迫性思维的注意,也就能避免心理矛盾和痛苦。
自我治疗强迫性思维的方法四:个性和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的锻炼。大量临床资料显示,强迫症更好发于那些个性心理素质较差的个体。表现为意志不强,意识理智对自己的思维活动缺乏有效的控制,也表现为自己心理调适能力薄弱,不容易避免强迫性思维所带来的心理矛盾,无力摆脱强迫性思维及其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克服强迫症关键仍在自己。要磨炼自己的个性,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和心理调适能力,以期从根本上克服强迫症。
自我治疗强迫性思维的方法五:挖根究底。从根本上认识和领悟,力图对强迫症模式加以修正。在过去的经历中,深刻挖掘导致强迫症状的事件或原因,回忆重显当时的情境和体验,并联系现实重新加以认识尽力予以修正,如有可能可请心理大夫予以指导,实施精神分析与认识领悟治疗。以自由联想、释梦、催眠等心理学手段。重视过去的(或幼时的)经历,重新加以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