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骨质疏松的5个良方妙计
防治骨质疏松的5个良方妙计
1、当归羊肉汤
当归30克,生姜15克,羊肉200克加水适量,共煮至羊肉熟烂。喝汤吃肉,每日1剂。功能温阳补肾、温经通络。主治脾肾阳虚、寒凝经脉型骨质疏松症。
2、猪血瘦肉豆腐汤
猪血250克,猪瘦肉、豆腐、胡萝卜、山药各100克,调料适量。将猪瘦肉洗净、切丝、勾芡;猪血、豆腐切块,胡萝卜及山药切片。同加清水适量煮沸后,调入姜末、食盐等,待熟后调入葱花、味精、猪油适量,稍煮即成。可健脾补肾、益气养血。
3、黄豆核桃鸡
鸡肉750克,黄豆、核桃各50克,调料适量。将鸡肉洗净、切块;黄豆泡软;核桃取仁。同放气锅中,加葱白、姜末、食盐、料酒等,后加水至八成满,文火蒸约2小时取出,加胡椒粉适量服食。可补肾益精。
4、芝麻核桃粉
取黑芝麻、核桃仁各250克,白砂糖50克,先将黑芝麻、核桃仁炒熟,同研为细末,加入白糖,拌匀后装瓶备用。每日2次,每次25克,温开水冲服,对各型骨质疏松症均有效。
5、豆腐鸡蛋虾皮汤
猪骨汤1000毫升,豆腐2块,鸡蛋1个,虾皮25克,调料适量,山药片50克。将鸡蛋去壳,加清水及食盐适量调匀,蒸熟;豆腐切块。锅中放植物油适量烧热后,放入葱花、蒜略炒,然后调入猪骨汤、虾皮,待沸后将蒸蛋以汤匙分次舀入,再加豆腐、山药,调入食盐、味精等,煮沸后即成。可补肾壮骨。
温馨提示:骨质疏松患者应该防止缺钙还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行为。否则会导致骨质疏松会变得越来越厉害。
防治骨质疏松八妙招
1.低盐低糖为佳
低盐饮食可减少钙从尿中的排出,因此饮食不宜过咸,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要超过5克,不宜多吃糖,多吃糖能影响钙质的吸收。
2.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
蛋白质是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单位,对骨基质的维护极为重要,如果长期低蛋白饮食就会引起骨基质中的蛋白质合成不足,导致骨密度下降,诱发骨质疏松。所以,医学营养学家指出,中老年人要保证满足机体的蛋白质营养需要,摄入充足的食物蛋白。鸡蛋、瘦肉、牛奶、豆类和鱼虾都为高蛋白食物。成人每天摄入蛋白质的量应为1.2克/公斤体重为宜。
3.戒除不良嗜好
吸烟与饮酒是导致钙流失的大敌,因此要忌烟和少饮酒。吸烟对骨质影响可能与烟草中的烟碱有关,烟碱能增加骨吸收,抑制骨形成。若每天吸20支烟,25~30年后骨量就会下降8%~10%。酒精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在于造成维生素D的代谢紊乱。在各类酒中,啤酒和蒸馏酒致骨质疏松的作用最明显,而葡萄酒作用不明显。
要减少咖啡、浓茶及富磷食物的摄入,动物肝脏、碳酸饮料、可乐等含磷较高,高磷摄入可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调节激素持续性紊乱,可加速骨质的丢失。过多摄咖啡者骨量减少速度快;大量喝茶或喝浓茶,会使尿钙排泄增加,还可引起消化道中的钙、蛋白质和其他营养成分难以吸收,因此饮茶要适量。
4.加强户外运动
有规律的运动,能够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还可改善肌肉灵活性,从而减少跌倒及其不良后果。尤其是那些整天坐办公室的人,哪怕能坚持每天多走一段路,多爬一次楼梯,对骨骼的健康也是有益的。运动结合补钙更能有效提高骨量,从而强健骨骼。宜参加适合自身健康状况的户外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爬楼梯、打门球、跳舞等。
5.饮食补钙
多吃含钙丰富的食品如鱼、虾、虾皮、海带、贝类、牛奶、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等。
一般认为,钙吸收率为53%的乳制品是补钙最佳食品。以牛乳最好,但有些人讨厌牛奶味道或引起腹泻。讨厌牛奶味道者可试将脱脂乳粉撒到汉堡、煎鸡蛋或稀粥等食品上;或把牛奶倒入酱汤内混合食用。喝牛奶出现腹泻者可少量多餐,且餐后喝温牛奶,使身体对乳糖逐渐习惯。
熬骨头汤时加些醋,可帮助溶解骨头中的钙。
摄取足够的维生素D,以帮助吸收钙质。食物中的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鱼肝油、深海鱼(如沙丁鱼)、动物肝脏、奶油以及蛋黄等食品中。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动物性食品往往胆固醇含量很高,血脂高的人不宜多吃。
6.多晒太阳
每天晒20分钟到半小时太阳,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帮助身体中钙的吸收,提高补钙效果,强化骨质。盛夏进行日光浴需防中暑,也要防止过多照射引起皮肤癌。
7.定期到医院做骨密度检查
每年去医院接受一次骨密度检测,了解自身骨骼健康状况。骨密度测试是目前惟一诊断骨质疏松症和评价骨折风险的方法。由于骨质疏松症通常可以无声无息直到发生骨折才被发现,因此早期诊断很重要。40岁以后的男性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一旦发现骨密度减低,及早防治。
8.不宜滥用药
某些药物如强的松、肝素、甲氨蝶呤、甲状腺素、苯妥英钠等对骨代谢有不良影响,用药时要权衡利弊。
如何防治骨质疏松
一、饮食习惯
做到不挑食和暴饮暴吃。食物中缺少铜、锰和锌等微量元素也会影响骨密度,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鱼、虾、蚌、萝卜、芹菜、菠菜、白菜、卷心菜和各种豆制品等。 “白领一族”工作压力大,应酬多,长期暴饮暴吃,骨质容易变得疏松,酒含有酒精,长期大量饮酒,肝脏受到损害,功能下降,导致营养物质代谢异常。应酬饮酒势必多吃菜,高脂类食物摄入过多,可造成机体钙营养代谢失衡,不仅可影响食物中钙的吸收,而且可使骨钙大量“迁移”和尿排钙量大幅度增加,从而导致骨骼严重缺钙,最终引发骨质疏松症。此外,“白领一族”多吸烟、喝咖啡、甚至饮食口味太咸,都会导致钙吸收障碍;
二、接受日光照射不足
一般来说,只要经常进行适当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维生素D就不会缺乏。但现代社会“白领一族”因为工作性质(如长年夜班、加班工作),整天工作生活在高楼大厦办公室,出门以车代步,接受阳光照射机会太少,导致体内维生素D不足,影响钙质吸收,造成骨质疏松;
三、运动量
骨骼系统的功能是负重和运动,活动越多,肌肉越发达,骨骼吸收钙也越多,变得坚强。进行体育锻炼,通过肌肉收缩,使骨骼受力,以预防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由此可见,运动对保持骨密度是非常重要。现代人生活越来越舒适,体力劳动更多的被机械所代替,如不注意锻炼,骨质疏松便难以避免。增强骨质跑步更好;
做什么运动能防骨质疏松
研究发现,每天坚持做上下跳跃的女性,一年后便可使骨密度增加;最容易发生骨折的髋部,其骨密度能增加3%。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在做跳跃运动时,不但加速了全身的血液循环,而且地面的冲击力更可激发骨质的形成。专家们告诉人们,妇女在绝经期前就应该开始多做跳跃运动,中老年男性也宜尽早多做跳跃运动,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长期坚持下去。如此便可大大增高骨密度,对预防骨质疏松症极为有益。因此,有效防治骨质疏松,可以多做些跳跃运动。
一些中老年人为了防止发胖,采取了严格的节食措施。过度节食减肥虽然可以丢失脂肪,但同时也丢失了宝贵的骨质,容易引起骨质疏松症。因为脂肪与雌激素的生成密切相关,而雌激素对减少骨质的丢失有其重要作用。所以,过度节食减肥会留下导致骨质疏松症的隐患。
跳跃运动是防治骨质疏松最简便、最实用而有效的方法。跳跃方法也很简单,找一块较为平坦的地方,周围没有什么障碍物或锐利物,双足蹦起,上下跳就行了。倘若觉得这样跳枯燥,可用跳绳的方法,或者两者交替进行。
在看完上述对防治骨质疏松的简单介绍之后,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大家应该对骨质疏松多重视,多了解,在生活中多注意预防,一旦发现尽早治疗。
骨质疏松患者应该怎样进补
第一步补钙:钙是骨骼的重要成分,主要来源于食物。如不能从食物中摄入足量的钙质,可补充钙质。摄人的钙量略多于需要量并无害。市场上有大量的钙剂出售,如碳酸钙、枸橼酸钙等。钙尔奇D每天1~2片,能充分补充每日所需钙质,而因含有维生素D,可使钙吸收完全。
第二步补维生素D:维生素D在防治骨质疏松中必不可少。无维生素D,人体便不能吸收和利用钙,常人每日约需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相当于]100毫升牛奶,—片多维丸或每周30—60分钟的日光浴),过量的维生素D对人体有害。
维生素D进入肝脏后,经过一系列羟化酶促反应,生成1,25(OH2)D等活性代谢产物参与骨代谢。罗钙全也称钙三醇,是维生素D活性代谢产物之一,不仅能促进肠道钙离子吸收,增加远曲肾小管对尿钙的重吸收,而且活化破骨细胞使骨吸收和活化成骨细胞促进骨形成。
第三步补雌激素:绝经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造成骨质丢失,使骨骼开始变脆,雌激素替代疗法能防治骨质疏松,降低骨折发生率;减少绝经期的症状,如潮红、阴道分泌减少、脾气暴躁、失眠和多汗等;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从而减少心脏病的发生。雌激素替代方法可以口服、注射或皮下埋植法。雌激素替代法可引起乳房触痛和体液潴留。
通过以上专家的详细介绍,您知道骨质疏松患者应该怎样进补了吗?希望以上的内容可以为您带来帮助,建议您在治疗的过程中也可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一个良好的心情也可使治疗的过程事半功倍。
防治老人骨质疏松5招
一、适当补充钙剂。
适当补充钙剂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很好办法。一般晚饭后是补充钙剂的佳时间,这个时候补充钙剂,吸收率高,利用率好。但是补充钙剂一定不能过量。成人每日补钙800毫克即可。
二、户外运动。
户外运动不仅能通过全身运动,促进骨密度增强,还可以因为太阳光的照射,增加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每日晒太阳20分钟左右,对骨质疏松症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所以,户外,特别是阳光下的户外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好办法。
三、中医艾灸。
近来有关研究表明,艾灸中脘、脾俞、肝俞、足三里等相关穴位,可以防治肝气不足、肝肾阴虚、肾阳虚,充实肾精肾气,从而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
四、平衡饮食,拒绝不良生活习惯。
多吃含钙和维生素D和矿物质的食物果蔬,如牛奶、蛋类、波菜、洋葱、鱼虾、坚果、五谷杂粮等,少吃高磷食物。另外,要避免不良生活习惯,长期抽烟,大量喝酒,常喝碳酸饮料都可以加速骨质疏松的发生。
五、适当用补肾益气的中药进行调理。
特别对绝经期的女性,可以适当选用杜仲、桃仁、黄芪、丹参、淫羊藿、木香、黑豆、熟地、骨碎补等中药进行定期调 理。它们有填骨生髓、补肾壮骨、调节血钙及激素平衡的作用,可以有效地缓解因激素突然减少引起的骨代谢紊乱,改善临床症状,促进骨密度增加。
骨质增生患者不需要补钙
骨质增生与骨质疏松虽然是完全不同的病变,但二者的发病却都是钙缺乏所致,所以在临床上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往往是同时存在的。50岁以上的老年人,血中甲状旁腺激素增加,降钙素含量也增加。
甲状旁腺激素增加的后果是破骨活跃,骨吸收增加,使得骨超量脱钙。骨骼中的钙游离到血中,其结果一方面骨质疏松加剧,另一方面血钙含量增高。而降钙素的增加则加速新骨的形成,这种代偿性新骨的形成往往是在骨关节的边缘长成骨刺,这就是骨质增生的发病机理。可见,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是钙丢失引起的一对孪生病。
所以,患了骨质疏松要补钙,患了骨质增生也要补钙。通过补钙,增加钙质的吸收,刺激血钙的自稳定系统,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过量分泌,降低血清钙含量,增加骨钙含量,最终达到既能防治骨质增生,又能防治骨质疏松的目的。
老人怎么饮食预防骨质疏松
合理膳食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饮食补充钙、磷、维生素D,可以有 效防治骨质疏松症。
钙在防治骨质疏松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由于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材料,在日常饮食中增加钙的补充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应多摄入含钙高的食物,特别强调老年人要增加奶制品的摄入,必要时可补充钙制剂。另外应注意磷的适量摄入,维持食物合理的钙磷比值。维生素D 可以增加肠钙吸收。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膳食,保证每日阳光浴,可增强钙的吸收能力。
适量的蛋白质有助于钙的吸收,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不利,应保证适量蛋白质的摄入,并保证优 质蛋白质占一定的比例。高盐饮食导致钙丢失严重,血钙减少,所以应低盐饮食。维生素C 参与骨有机基质的合成,老年人应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每日摄 入新鲜的蔬菜还能保证维生素K的摄入,可以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的目的。另外老年人还应戒 烟限酒,不宜长期饮用咖啡,这些都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率。
中老年补钙要补多久
中老年人一般建议过一段时间就需补。
老年人缺钙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应从改善饮食结构和服用钙品两方面加强钙的摄入量。 在摄入含钙食品时,老年人应考虑自身的身体状况,饮食合理适中,促进身体吸收;在服用补钙产品时需注意,老年人肠道对钙的吸收能力较弱,单纯服用钙制剂无法从发病机制上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必须服用一定剂量的维生素,才能防止钙质流失,提高肠道吸收钙的能力,促进骨代谢和骨形成。但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单纯补钙并不能全面防治骨质疏松症,内分泌失调、维生素D活力下降、运动量减少、盐摄入量过高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
骨质增生患者需要补钙吗
骨质增生与骨质疏松虽然是完全不同的病变,但二者的发病却都是钙缺乏所致,所以在临床上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往往是同时存在的。
50岁以上的老年人,血中甲状旁腺激素增加,降钙素含量也增加。
甲状旁腺激素增加的后果是破骨活跃,骨吸收增加,使得骨超量脱钙。骨骼中的钙游离到血中,其结果一方面骨质疏松加剧,另一方面血钙含量增高。而降钙素的增加则加速新骨的形成,这种代偿性新骨的形成往往是在骨关节的边缘长成骨刺,这就是骨质增生的发病机理。可见,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是钙丢失引起的一对孪生病。
所以,患了骨质疏松要补钙,患了骨质增生也要补钙。通过补钙,增加钙质的吸收,刺激血钙的自稳定系统,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过量分泌,降低血清钙含量,增加骨钙含量,最终达到既能防治骨质增生,又能防治骨质疏松的目的。
体育锻炼防治老年人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正是以骨质脱钙而降低了骨骼的硬度。一般女子是在45岁左右,男子60岁左右,即会出现轻重不同地这种病症,发病率较高。
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的还是激素代谢异常、钙的摄入量减少、以及缺乏运动等几方面因素所引起的。
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以周身骨痛、乏力、机体活动受限等,久之可以出现肌肉萎缩,容易引起骨折等。
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的原因是由于肾气虚衰,其对骨的滋养功能减弱,造成骨质松脆。
体育锻炼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机制:是由于体育锻炼可是细胞内的钙库——线粒体内的钙提高132%,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浓度增加,运动可以改善骨骼系统的血液循环和代谢,减少了骨质中钙盐的脱落,同时运动又能改善人体内分泌功能,是性激素增加,从而增强骨质代谢功能。因此,通过体育锻炼可以防治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另外,我们在这里也要提醒老年朋友,为了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适当的服用钙制剂是有必要的,一般建议每天服用钙1200—1500mg。如果仅服用钙制剂不运动,老年人骨骼对钙的吸收仍为不足。所以,决不能以服用钙制剂替代运动。
治疗骨质疏松都有哪些常见误区
仅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
一些中老年骨头不疼不痒,感觉良好,就以为不会发生骨质疏松,实际上,大多数的骨质疏松,在初期甚至中期都不会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当发现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治,已为时过晚,如骨质疏松的早期适当进行一些检查,这种情况就可以避免发生。
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
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什么有效手段能治好骨质疏松,现在能做到的只是预防和减缓,像某些广告上宣传的那样,吃了某种补钙制剂,就能治疗骨质疏松,是没有道理的。
认为年纪大了才需要补钙
治疗骨质疏松都有哪些常见误区?实际上,年轻人也同样需要注意骨骼健康。只有年轻时补充足量的钙,提高身体骨量的峰值,进入中老年时,才能延缓骨质疏松病的发生。与其年纪大了出现骨质疏松时再补钙,不如年轻时就注意通过平衡饮食等防患于未然。这是骨质疏松的治疗误区之一。
认为防治骨质疏松只需补钙也是骨质疏松的治疗误区
这也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实际上,补充钙片对防治骨质疏松有一定效果,但合理膳食在一定程度上比单纯补充钙片还重要。因为合理膳食,不仅能够促进钙质吸收和利用,而且补钙通过食补,效果反而更好。
经常爬楼梯可防治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包括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多孔、变薄)为特征,以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发病人群多、进程缓慢。骨质疏松的常见表现为:腰背疼痛、身长缩短、驼背、呼吸不畅、腿抽筋、脊柱变形、骨折等,但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光检查时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改变。
运动医学专家认为,步行、慢跑、健身操、太极拳、气功、游泳、爬山、骑车、爬楼梯等,都有助于防治骨质疏松症。
运动医学认为,过度运动是一大禁忌,应该以中低强度为宜,运动时的心率为本人最大心率的60%~70%(最大心率=220-年龄)。每次可以安排30~60分钟的运动时间,尽量在早晨训练。每周3~5次,以次日不感觉疲劳为度。在运动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强监督,逐步增加活动量,避免损伤、骨折。
另外,好的生活习惯也对缓解骨质疏松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注意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每天晒1小时的太阳,劳逸结合,戒烟限酒。
骨质疏松症会受心情影响,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压力过重会导致酸性物质的沉积,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适当地调节心情可以保持弱碱性体质,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经常锻炼少身体的话就能够预防很多的疾病,但是有些人比较懒不想做运动,其实爬楼梯就是很好的运动方法。所以说,像爬楼梯这样简单的运动方法,就能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养生效果。因此,如果你想远离骨质疏松的困扰,想要提前做一些预防措施的话,那就要运动起来啦。健康运动加合理补钙,就能防治骨质疏松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