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怎么艾灸治便秘 阴虚型便秘

怎么艾灸治便秘 阴虚型便秘

主要症状:大便干结,状如羊屎,头晕耳鸣,心烦少寐,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

艾灸疗法:患者仰卧屈位取天枢,支沟,水道,归来,三阴交,太溪穴,俯卧位取丰隆穴施灸。

艾灸作用:滋阴润肠通便。

疗程:症状较轻者只需治疗3-5次,较重及缠绵不愈者灸6-15次,直至便秘症状好转。

艾灸哪里治便秘 肠胃积热型便秘

主要症状: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或口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

艾灸取穴:患者取仰卧位,施灸者取天枢穴,支沟穴,水道穴,归来学,丰隆穴,合谷穴,内庭穴施灸。

艾灸作用:通腑泄热,导滞通便。

疗程:症状不是很严重的患者一般只需治疗3-5次,症状较重或缠绵不愈者施灸6-15次,直至便秘症状好转。

神阙关元不能轻易艾灸吗

是的,艾灸神阙和关元有一定的禁忌,如果属于禁忌人群,那么不宜进行艾灸。

有些人艾灸神阙、关元之后会出现双目红肿、口干、便秘等上火症状,这可能就是盲目艾灸的后果。

因为艾灸关元、神阙虽可强身益阳,但也能伤阴。因此临床上凡属阴虚阳亢、邪实内闭及热毒炽盛等病症,要慎用灸法,否则易使邪热内郁。比如说两眼干涩、面部烘热、口咽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以及便秘的人就不适合艾灸关元、神阙。

便秘可以吃西洋参吗

阴虚型便秘可以吃

西洋参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适用于气阴亏虚、虚热烦倦、内热消渴者,因此阴虚型便秘可以吃西洋参。阴虚型便秘有大便干结,状如羊屎,形体消瘦,或见颧红,眩晕耳鸣,心悸,腰膝酸软,舌质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

艾灸能治便秘吗

艾灸对便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艾灸天枢,足三里等胃经的重要穴位,能对机体起到双向良性调节作用,起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好处,从而有效缓解便秘。

肠胃积热型便秘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或口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

艾灸取穴:天枢,支沟,水道,归来,丰隆,合谷,内庭穴。

功效:通腹泄热,导滞通便。

气机郁滞型便秘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大便不畅,欲解不得,严重者少腹作胀,嗳气频作,苔白。

艾灸取穴:天枢,支沟,水道,归来,太冲,内庭,中皖穴。

功效:行气导滞通便。

阴寒积滞型便秘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大便艰涩,腹中冷痛,面色青淡,小便清长,四肢不温,舌淡苔白。

艾灸取穴:灸中皖,天枢, 神厥,关元,足三里,气海,太溪,脾俞,胃俞,大肠俞,命门,肾俞,关元穴。

功效:温阳通便。

艾灸能治便秘吗 气机郁滞型便秘

主要症状:大便不畅,欲解不得,甚则少腹作胀,嗳气频作,苔白。

艾灸取穴:患者取仰卧位,施灸者取天枢,支沟,水道,归来,太冲,内庭,中皖穴。

艾灸作用:行气导滞通便。

疗程:症状较轻者只需治疗3-5次,较重及缠绵不愈者灸6-15次,直至便秘症状好转。

艾灸能治便秘吗 血虚型便秘

主要症状: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健忘,口唇色淡,舌淡苔白。

艾灸疗法:患者仰卧位取天枢,支沟,水道,归来,三阴交,足三里穴,俯卧位取丰隆穴施灸。

艾灸作用:养血润燥通便。

疗程:症状较轻者只需治疗3-5次,较重及缠绵不愈者灸6-15次,直至便秘症状好转。

便秘灸哪里效果好

视情况而定。

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很多,对于脾肾虚寒性的便秘来说,可以艾灸命门穴、关元穴、阳关穴等;对于气虚性的便秘来说,可以艾灸气海穴、合谷穴、足三里穴等;对于血虚性的便秘来说,则可以艾灸血海穴、关元穴、膈俞穴等;对于外感实寒性的便秘,可以艾灸大椎穴、神阙穴、关元穴、外关穴等。

但是对于外感实热性、大肠湿热性、肝郁气滞性的便秘来说,艾灸非但起不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反而还可能会加重便秘的症状。

便秘能喝绿茶吗

你得知道是哪一种便秘,阴虚血热,胃火引起的便秘可以喝,阳虚,湿邪便秘不能喝。 参照一下 1.肠胃燥热:肠胃中有火,由于暴饮暴食,吃燥热食物过多,或饮酒过多引起的,这种情况一般会觉着自己胃口挺好,不过多数会有口气。 用麻子仁丸会管用。 2。阴虚型便秘:经常感到喉干舌燥,小便多,五心烦热(手脚心热,心烦)等症状 用六味地黄丸+逍遥丸 3.血虚型:多见于产后,大手术后等大失血病人,比较好区分。 补气补血就好了 4.阳虚型:伴有怕冷怕凉,小便清长。多见于老年人。 温补肾阳:桂附地黄丸 每天灸关元十分钟(晚上)之后最好喝杯温水,按摩涌泉和劳宫穴(随时) 5.血热性:普遍脾气比较急,未婚女性居多,每次月经前会便秘加重,然后痛经,很多人会把注意力放到痛经上,其实便秘才是导致痛经的真凶,当然,最根本原因还是血热。 平时多喝菊花茶 药物的话加味逍遥丸就行,严重时可以加三黄片

便秘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气虚型便秘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大便秘结,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

艾灸取穴:中皖,天枢,神厥,关元,足三里,脾俞,胃俞,大肠俞,气海,三阴交 ,膏肓,天枢,大横,腹结,中极,足三里,大敦,三焦俞,气海俞,大肠俞,支沟穴。

功效:补气通便。

艾灸对便秘有用吗 血虚型便秘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健忘,口唇色淡,舌淡苔白。

艾灸取穴:天枢,支沟,水道,归来,丰隆,足三里,三阴交穴。

功效:养血,润燥通便。

艾灸后便秘是怎么回事

经常做艾灸是对人身很好的一种保健方式,即能温经又能通络。艾灸有双向调节的疗效。也就是说既能调理便秘,又能调理腹泻。所以经常做艾灸是不会引起便秘的。

如果有患者在艾灸的时候就会便秘停止艾灸之后大便就会正常的话,这种表现是属于体质的原因。艾灸属于温热的刺激,也就是说有上火的副作用,如果不是阳虚的患者艾灸就会出现包括便秘在内的好多表现。

阴虚体质的人不适合艾灸,阴虚体质的患者,艾灸命门后的温阳作用使阳更盛,阳盛则阴虚更甚。阴虚火旺,虚火耗伤津液,津液不足至大肠滋润失养,则出现便秘。

如果有艾灸后便秘的情况建议在艾灸的时候选择 关元穴,关元穴主要是针对对肝脾肠胃的,有肠胃不好的可以试试,但注意不要自己动手,以免烫伤了。如果体质阴虚的人可以试试,肠胃调节好了之后再艾灸其他部位也不迟,艾灸可以经常做,但是也是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决定次数的。

艾灸口腔溃疡怎么治疗

口腔溃疡临床以心脾积热型和阴虚火旺型为多见,本病的发生有虚实之分,脏腑之别,根据辩证论治原则, 需辨病与辩证相结合艾灸,才有明显疗效。

心脾积热型口腔溃疡艾灸部位

主要表现:口腔溃疡表面覆盖黄白色,红肿热痛,同时伴随心脾积热脏腑表现。溃疡疼痛较为剧烈,影响进食,伴随有口渴,口臭,心烦,大便干,小便短赤等症。

治则:清热泻火。

艾灸穴位:主穴取合谷,足三里,涌泉;便秘者加灸天枢,大肠俞。

施灸方法:

1.温和灸:以艾条悬灸,悬于穴位之上,艾火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1次,5次为一个疗程。

2.隔姜灸:艾炷如黄豆大,将新鲜姜切成0.3cm-0.4cm厚度的姜片,把艾炷放姜片上,每穴每次5-7壮,每日1次,5次为一个疗程。

阴虚火旺型口腔溃疡艾灸部位

主要表现:口内疼痛,口疮缠绵难愈,反复发作,口疮灰白,溃疡面周围颜色淡红,溃疡数量不多,1-3个,伴随有烦热颧红,乏力,手足心热,口干但不渴,小便短赤等表现。

治则:养阴清热。

艾灸取穴:合谷,足三里,涌泉,三阴交。失眠加灸神门。

艾灸方法:

1.温和灸:以艾条悬灸,悬于穴位之上,艾火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烤,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2.隔姜灸:艾炷如黄豆大,将鲜姜切成0.3cm-0.4cm厚度的姜片,把艾炷放姜片上,每穴每次5-7壮,每日1次,5次为一个疗程。

相关推荐

艾灸疗法对便秘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会遇到大便干燥,大便排出不畅,一般每周排便少于2—3次(所进食物的残渣在48小时内未能排出)即可称为便秘。这个时候,会感到特别的难受,这时候我们就会去药店买药,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疗疾病的方式不是只有吃药和打针,还有最受欢迎的艾灸。现代的人们,经常不注意规律饮食,运动量也非常的少,这样就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不仅会导致毒素积累,而且会引发其他的疾病。便秘是消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症之一。但是在生活中很少被人们所重视。 许多医学书籍当中,随着医学基础研究和诊疗技术的发展,便秘的医学诊

艾灸肚脐可以天天灸吗

艾灸肚脐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决定艾灸的时间和频率的,针对情况不同,可做出适当调整。 通常在没有特殊病症的情况下,艾灸肚脐只是要作为日常保健,那么是不建议天天灸的,每隔3-5天艾灸穴位一次即可。因为无病痛者每天艾灸,容易引起上火,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痘痘、鼻血等现象。 如果本身就是阴虚阳盛的体质,比如有盗汗、手足心热、心烦、失眠、口干口渴、小便黄大便干燥这样的现象,更不适合天天艾灸肚脐的。

盆腔炎艾灸灸哪个部位

盆腔炎艾灸应该辩证分型取穴疗: 下焦湿热型盆腔炎艾灸取穴 主要症状:急性或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发热恶寒或低热起伏,下腹胀痛,腰骶酸痛,带下量多,色黄秽臭,伴随心烦,口渴,尿黄便结,苔黄腻,脉滑数 施灸穴位:带脉,中极,阴陵泉,行间,三阴交。发热选加曲池,大椎,合谷,复溜,大肠俞。 气滞血淤型盆腔炎艾灸取穴 主要症状:小腹坠胀隐痛,腰骶酸楚,带下量多,色白,大便秘结,舌淡红或有瘀点,苔白或腻,脉弦细或迟濡。 施灸穴位:带脉,气海,中极,膈俞,蠡沟,血海,肾俞。 施灸方法 艾条回旋灸:点燃艾条,在穴位上往复

艾灸后可以同房吗 艾灸的适宜人群和不宜人群

1、寒性体质(手脚冰凉、精力不济、易受寒、怕冷、腹泻等) 2、少年、青年、老年,男性、女性、甚至刚出生的婴幼儿都可以艾灸,只要是寒性体质就可以,或者是要疗因为受到湿寒或寒邪而导致的病痛。 3、艾灸多用于虚症寒症阴症为主的疾病,阴虚阳亢,邪热内盛,热症和实症不适合。 1、热性体质(口腔溃疡、脓包、怕热不怕冷、便秘等)人群。 2、女性例假期间不可艾灸。 3、高热病人,大饥大饱,过度疲劳,身体红肿的人不适宜用艾灸

便秘的针灸疗法

大家都知道,中医是博大精深的,经过上千年的积累,中医已经发展的较为完善。其中的针灸技术,连外国的资深专家和教授都叹为观止。在疗一些疑难杂症上面,针灸学有着独特的疗效,往往有“一针见效”的奇效。今天,小编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如何利用针灸技术疗生活当中的常见病——便秘便秘的针灸疗法 针刺大肠俞、天枢、支沟等穴。实秘用泻法;虚秘用补法;冷秘可加艾灸;热秘可加针刺合谷、曲池;气滞秘加针刺中脘、行间;气血虚弱加针脾俞、胃俞;冷秘可加灸神阙、气海。 耳针疗法,取穴:大肠、直肠下段、肝、心穴。方法:王不留行籽压

便秘艾灸最简单的部位 便秘艾灸操作手法

1.艾条灸:每穴每次灸5-10分钟,每日1次。 2.艾灸盒灸:将艾灸盒内放置点燃的艾条2根,从上至下按中脘,天枢,关元的次序,每穴灸10分钟。 3.敷脐疗法:取生大黄,芒硝各10克,厚朴,枳实,猪牙皂各6克,冰片3克,共研细末,每次取3-5克,加蜂蜜调成糊状,敷贴于肚脐,外用胶布固定,2-3日换药1次。

便秘艾灸最简单的部位 便秘艾灸穴位选择

中脘: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 天枢:脐旁2寸。 关元: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 支沟:腕背横纹中点上3寸。 上巨虚:外膝眼正中直下6寸,也即足三里穴下3寸。 三阴交:足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后缘。 照海:足内踝下凹陷中。

白萝卜便秘

白萝卜被誉为小人参,具有通气行气,健胃消食、清热化痰、解毒散淤等多种功能。但白萝卜虽好,也不是人人适用,时时适用。气虚、阳虚型便秘的人吃了,就可能加重症状。 中医专家介绍,气虚秘主要表现为努力排便时会出汗气短,便后疲乏,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阳虚者则是四肢不温,腹中冷痛,或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对于这些人来说,能够行气的萝卜就应忌食,否则可能加重便秘。因为行气多会耗气散气,宜于气滞,却不利于气虚。此外,佛手、杏仁、芥菜、橘子等也应少用。可多吃山药、扁豆、无花果、胡桃、芋头等。用胡萝卜、

便秘灸哪些穴位 隔姜灸便秘

穴位:中脘、天枢、足三里。 操作方法:将鲜生美切成厚约0.3厘米的生姜片,用针扎孔数个,置施灸穴位上,用大、中艾柱点燃放在姜片中心施灸。若患者有灼痛感可将姜片提起,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行灸,反复进行,以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度。一般各六每次施灸5~7壮,每日灸1~2次。

气虚型便秘怎么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必须结合粪便的性状、本人平时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作出有无便秘的判断。如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便秘。 1气虚便秘表现为大便不通,或每有便意,但临厕努挣仍无力解出,同时多伴有少气懒言,四肢倦怠,动则气喘,口淡无味,头晕,面色萎黄,脱肛,子宫下垂,舌胖边有齿痕,脉浮大无力等。 2常用清热泻下药难以获效。如选用“黄芪麻仁陈皮汤”,能收到较好效果。 3疗方法:取黄芪30克,火麻仁20克,陈皮15克。三物置沙锅内,水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