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骨科医生教授你长高小秘方

骨科医生教授你长高小秘方

很多人因为身材矮小的缺陷常常陷入苦恼。都说身高是因为遗传基因造成的,父母多高,儿女就会多高。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儿,看看姚明你就知道了。另外,骨科医生为你找了很多小妙招,经常锻炼,有助于身高的生长。

一、网传增高的小妙方:

1、每天早晚一杯牛奶(早晨喝牛奶时可以吃一些馒头或糕点,不要空腹喝牛奶,晚上喝牛奶最好在吃完晚饭后半小时再喝,注意晚饭不要吃太多饭,饭量是你平时的三分之二!)

2、每天适量吃点黄豆,黄豆中含有大量钙和蛋白质

3、每天晚上临睡前一小时,跳60次,跳地越高越好,然后跳绳半小时,1秒跳两个,双腿跳和单腿跳轮流跳

4、跳完绳后休息十分钟

5、压腿,每条腿压60次,压到腿有酸痛的感觉,注意不能伤到韧带

6、压完腿伸懒腰40次

7、睡觉

8、早晨起床时,重复5,6的动作

9、每天晚上还要有8小时的睡眠时间,学习或工作忙的,也不能少于7小时!

骨骺线没有闭合的人(一般都是23周岁以下)按以上的方法训练,三个月后必有效果,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1、合理调节饮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既要保证充足的营养,又要适当节制。不抽烟,不饮酒;

2、生活要有规律,睡眠要充足、定时,最好睡硬板床,枕头宜低于5cm;

3、注意自身保健,无病防病,有病早治。读读关于矮身材研究及与身高生长发育的书,读不懂可请教医生,增加知识,用科学指导自己行动;

4、保持身心健康,丰富文娱生活,情绪稳定,无忧无愁有利生长发育。

二、韧性运动增高法:

1、并拢两脚,笔直地站立,把一条腿向后移开半步,然后把上体向前弯曲,不要弯膝盖,使手指能触到地面为止,如此,连续做15~20次。这个动作,可以使大腿及膝盖的线条优美柔和,令左右两腿匀称。

2、两脚打开30~60厘米,挺直地站立,把一条腿向后退半步,然后把上身扭曲,使指尖能够触及另一侧的脚趾。并连续做10~15次。这个动作,可以使两腕的线条优美柔和,腰围缩小,并矫正脊椎柱的弯曲。

3、两脚打开60-70厘米,把一条腿向后退半步,再抬起双臂,与肩膀同高,然后把双臂水平地向后甩去。向长腿的方向扭转7次,向短腿的方向扭转4次。这动作,可以使腰围紧缩,体态娇美。

4、面向墙壁,保持30厘米的距离站住,一条腿向后退半步,脚后跟张开,让足尖朝向内侧,再把两手按在墙壁上,挺起胸部,以臀部向后突起的姿势,并拢 着两个膝盖,曲伸双腿。连续做20-50次。这个动作,可以让股关节有了转位,能治好两腿不匀称的毛病,而且能使腿部线条美丽。

5、做一个长度一厘米,阔度约有手腕两倍的腰枕系在腰部,把一条腿向后退半步,深深地坐人椅子里面,再把肩膀向后面靠去,挺起胸部,连续做20次。这个动作,能治好疲劳及肩膀酸痛的毛病,并可以收缩腹部。

6、拿起一条绳子站立,把一条腿向后退半步,然后,以这种姿势,有韵律地跳跃60~70次。跳绳是一种很好的全身运动,不仅对健康及美容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能收缩全身的肌肉,增加身高。

7、正坐在小腿上,把一条腿的膝盖向后退3~5厘米,两肩向后扳开,手臂笔直地向上举起,以此姿势,把上体向前倾倒,尽量贴近地板。连续做20~40次。这个动作,是矫正猫背最有效的运动,不仅能使背部挺直,同时能美化腕部的线条。

8、坐下来,用布条将两膝盖上部绑好,两手抱住小腿,让一条腿的膝盖与另外一条腿的膝盖保持平整一般高,再利用两手拉身体弯曲,使下巴触到膝盖,连续做20~30次,这个动作,可以拉紧臀部肌肉。

9、做过上述8项运动之后,暂时不要解除膝盖上的布,用一个枕头垫在背部,伸直两腿,躺上15分钟。如果你具有冷症,夜晚可以绑着布条入睡,如此,经过一段时间即可把冷症治愈。对于猫背及O型脚的人来说,这些是最有效的运动。

三、跳跃性长高方法:

1、悬垂摆动利用单杠或门框,高度以身体悬垂在杠上,脚趾刚能离开地面为宜。两手握杠,间距稍大于肩宽,两脚并拢,随即身体前后摆动,幅度不要过大,时 间不宜过久。练习最好安排在每天早晨,身体尽量松弛下垂,保持20秒钟,男青年应做10~15次,女青年应做2~6次。

2.跳起摸高跳起时用双手去摸预先设置的物体,可以是路边树枝、篮球筐或天花板。双脚跳跃,做30次。休息片刻,左右脚分别单脚跳跃,方法同上。

3.球类活动打篮球时积极争抢篮板球,跳起断球;打排球时尽量跳起,多做扣杀和拦网动作;在足球运动中多练跳起前额击球动作。

4.跳跃性练习可做行进间的单足跳、蛙跳、三级跳、多级跳和原地纵跳等。

悬垂法双手紧握单杠,使身体悬空下垂,下垂时以脚尖能轻轻接触地面为佳,然后做引体向上动作。男孩每天可做10-15次。女孩每天可做2-5次。

练习的要领是:引体向上时呼气,慢慢下降时吸气。练习做完后,要走动走动,使肌肉放松。在练习悬垂法一段时间后,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展垂增量,方法是先 悬垂20秒钟,然后双腿各系上5公斤的沙袋,再悬垂20秒钟;这之后,用皮带固定在单杠上,悬垂15秒钟,之后穿上10公斤重的铁砂背心,再悬垂15秒钟。不过,时间和重量不是绝对的,可因人而异。

四、能增高的食物:

如果你现在尚未满25岁,那么只要你遵行下面所说的饮食方法,仍然有机会再增高一点。

要想增高,应该多吃蛋白质,尤其是含有中"胺基酸"的食物,如:面粉、小麦胚芽、豆类、虾、螃蟹、贝类、海藻、牛肉、鸡肉、肝脏、猪腿肉、蛋、牛奶、乳酪及深色蔬菜等。

反之,白米、糯米、甜点等食品则应尽量不吃。可乐与果汁也少吃为妙,因为其中所含的糖份多,会阻碍钙质的吸收,吃多了会影响骨骼的发育。此外,盐也是增高的大敌,必须养成少吃盐的习惯。

1、慢慢吃:慢慢地边吃边欣赏味道,可以减少空腹感。观察身材苗条的人,其用餐总比狼吞虎咽的人花了加倍的时间。

2、多喝水:水不含有热量,绝对不会胖的,当想喝茶或饮料时,不妨以水代替,水会洗掉体内的不净物,使你的肌肤更漂亮。

3、生吃:油腻的调味汁是发胖的原因,所以要避免,尽量以自然的味道来饮食。

4、人工甘味料代替糖:糖是最高的精力资源,最后会变成热量。其它脂肪或淀粉就储存在体内,食物内如果一定要有甜味,无妨用人工甘味料替代热量高而且会增加体重的糖。例如普通奶油蛋糕一般是200卡热量,如果使用人工甘味料,则只有70卡热量。

5、沙拉:沙拉对美容有很大的效果,毋庸讳言,然而沙拉卡路里高,最好以热量较少的一种白色调味汁,或柠檬汁来取代。

其它的食物诸如巧克力,咖啡。牛油。红薯。炸鸡肉都能使你在保持迷人身段的努力中招致失败,不可不慎。一般说来,维持一个迷人身段的摄食情形是一天要2300卡热量,当然这个数字也要视各人的体质而略为增减。

肉瘤有哪些早期症状

肉瘤特别是骨肉瘤发病率增幅速度较快,患者大多为年轻人,约占全部患病人数的75%。哈医大肿瘤防治研究所所长庞达教授日前提醒说,因肉瘤发病较隐秘不易被察觉,往往确诊时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庞教授说,肉瘤多发生于皮肤、皮下、骨膜及四肢长骨两端,其中较为常见的是骨肉瘤,以青年人比例最大。骨肉瘤作为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其好发于10~30岁的青少年,常见发病部位为膝关节周围,致死率及致残率极高。同样,儿童期也有发病高峰,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多发于肢体、躯干和腹膜后间隙,常见的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肉瘤、滑膜肉瘤和脂肪肉瘤,恶性程度较高,如不及时、系统地治疗,5年存活率仅有30%左右。

庞达教授提示,由于骨与软组织肉瘤发病较隐秘且不易被察觉,许多患者及孩子家长缺少肉瘤防治知识,或误认为是生长疼,常常贻误病情。一旦错过最佳时机,病人往往要面对较大的手术甚至截肢。骨肉瘤早期症状表现为疼痛,起初为间断性疼痛,逐渐转为持续性剧烈疼痛,尤其以夜间为甚,有经验的医生通过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可使70%的病人获得正确的诊断。当年轻人有膝关节的骨端疼痛、肿胀等症状时,应高度重视。

长期腰痛竟是脚下问题

指导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王楚怀教授

现代人腰痛颈背疼痛已不是罕见问题,很多人都认为长期的劳累、久坐会导致肌肉劳损,通过一定的休息就能缓解。确实工作的压力使得多数年轻人不得不在每天的大部分时间保持同样的姿势,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腰、背、颈部的酸痛以及四肢的肿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王楚怀教授表示,长期的腰酸、颈痛、脚掌痛,仅靠休息难以缓解,很有可能是更加根源性的问题导致。

长期腰腿疼痛可能来源于脚部

脚部看似纤细,却支撑着整个身体的重量。站立时脚跟骨会负担约50%的体重,行走时跟骨负担的重量可达约4倍的体重,因此跟骨也是最易骨折部位之一。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王楚怀教授介绍,正常情况下,脚部骨骼协调一致的合作才可以维持支撑和稳定全身结构。如果脚部基础不稳定,就会导致小腿胫骨的异常旋转,进而对膝关节和周边连带的肌肉、筋膜和肌腱造成影响。这种影响可能短时间内不容易被人体察觉,因为一块肌肉或组织出现问题,其相关肌肉或组织则会通过代替和补偿的方式让身体保持原来的平衡。王教授表示,这种代替和补偿的运动“治标不治本”,长期下来不但无法解决根本性问题,还容易引发进一步的器质性变化,整个身体结构都将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脚部受损引发身体生物力学改变

研究认为身体上发生的许多生物力学问题来源于长期行走和奔跑于硬质地面,硬质地面对于我们的身体而言是不利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脚部持续的压力和紧张会导致韧带松弛和关节不稳,长期的无缓冲运动会造成脚部结构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导致了人体活动过程中多种损伤和疼痛的发生。

如果一个人的脚部长期处于慢性损伤的状态,就容易发生身体生物力学的不良改变,比如出现肌肉不平衡、姿势不良的状态,进而导致骨骼和肌肉疼痛。可能导致足底筋膜炎、跟腱炎等疾病。

改善疼痛注意鞋子的问题

对于有明显的外部损伤比如骨折、软组织损伤等问题的人群,我们可以通过医院康复科系统化的康复训练进行恢复和治疗。对于因姿势不良所致呈反复发作的腰痛、颈背痛、腿痛等症状则更重要的是需要保护脚部,维持正常的生理姿态。这就要从日常生活习惯来着手了。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发布一项数据:成年人的脚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64%源于穿鞋不当。这就向我们说明,鞋子如何选择是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脚部健康的。鞋跟太高容易引发脚趾畸形、鸡眼等疾病。

王教授举例说,女性常年穿高跟鞋可能会造成拇指外翻等脚部问题,从而容易引发腰肌劳损、骨盆前倾等问题;鞋底太软则会无法支撑足弓,造成足弓塌陷,进而引发脚掌和膝关节的疼痛。长期穿着对脚部有损伤的鞋子会加重部分肌肉的过度紧张或过度松弛,也可能加重关节的摩擦,引起身体多处的疼痛。小孩子长期穿鞋不合适还会妨碍骨骼和肌肉的正常发育,对身体健康也有不利影响。

鞋子难挑不如从鞋垫下手

鞋子的选择可谓是五花八门,挑到一双好看好穿的鞋子不容易,如何鉴定这双鞋子是否适合自己的身体情况就更难了,因为商场的鞋子并非量身定做的。如果有这方面的困扰,不如从配制鞋垫下手。

很多人觉得薄薄一层鞋垫可能无非是对鞋子大小和舒适度的微调,不能起到真正调整足部结构的作用,其实市面上售卖的鞋垫确实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想要“定做”一双和自己脚部最“合拍”的鞋垫需要到有专业的矫正鞋垫制作技术的机构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诊断,再为你量身打造。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王楚怀教授介绍,ICB生物力学矫形鞋垫在国外已有多年充分的临床基础,对如足底筋膜炎、拇趾外翻、跖骨痛-足跖球疼痛、跟腱炎、胫夹、内翻扭伤、外侧疼痛和前足外翻畸形、籽骨炎、拇趾活动受限、儿童脚跟疼痛、胫骨结节骨骺炎、内侧膝关节疼痛、背部疼痛和双下肢不等长等等有良好疗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康复医学科从澳大利亚引进了ICB矫形鞋垫技术,这种技术需要熟知人体骨骼、肌肉结构的资深医生进行操作。ICB矫形鞋垫通过高科技材料对人体脚部进行力学矫正。配制鞋垫前,医生会对病人的身体力学情况进行系统评估,再进行量身定做的个体化配制。穿着期间医生还可根据力学的变化不断对鞋垫进行调整,进一步促进康复。

王教授提醒大家,如果感觉经常腰酸背痛难以缓解,或者走路姿势异常,都可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的康复医学科进行详细的咨询和诊断。在接受评估后方可判断是否可以通过矫形鞋垫进行矫正。

矫形鞋垫只是治疗的开始严重问题需配合其他康复治疗

通过58名被测试者的双盲研究结果表明,在工作涉及远距离行走的人群中,矫形鞋垫对腰痛的发生率有显著的降低,已有疼痛也有明显下降的趋势。矫形鞋垫可以在所有涉及足部和小腿的康复活动中穿着。使用矫形鞋垫的目的在于支撑足部的最佳姿势,改善足部生物力学。对于足部问题引起的腰痛、脚痛有很好的缓解作用。矫形鞋垫具有安全、无创并且相对价廉的特点,是腰痛、脚痛患者的较好选择。ICB生物力学矫形鞋垫也适合处于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有助于维持他们良好的体态,利于生长发育。

王教授特别指出,经过医生的诊断和评估,有些问题可以直接通过配制并穿戴ICB生物力学矫形鞋垫以缓解疼痛、辅助治疗。但是有些疾病如脑瘫患者的身体不协调、走路不平衡等,除了可以利用矫形鞋垫限制足部异常等问题外,还需要配合医生的其他康复治疗。

专家介绍:王楚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椎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擅长创伤与骨科、脊柱等相关疾病及骨骼肌肉疼痛的康复,包括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骨关节炎、脊柱侧弯、运动创伤、脊柱脊髓损伤、颅脑损伤、周围神经损伤、骨关节疾患术后、足部矫形及义肢矫形器的装配等。

保护腰椎从坐姿开始

如果让你选择坐、平卧、站立三种姿势,哪种能保护腰椎,你会怎么选呢?也许有不少人会说:“坐着最舒服。”但是,骨伤科专家唐镇江教授却告诉记者,“坐” 是对腰椎伤害最大的一种姿势。唐镇江教授用类比法举例说明腰椎的承受力:“假如一个人坐着时腰椎要受100公斤的力,站立则要承受70公斤的力,而平卧腰椎只需承担30公斤的力量,所以说坐时腰椎受力最大,也感觉最疼。”据唐镇江教授介绍,到骨伤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各个年龄段都有,青壮年患者是因外伤(体力劳动或腰椎旋转暴力)造成,中老年患者大多是产生了腰椎的退行性改变,其中驾驶员、办公室职员等因长期坐着工作,腰椎受力最大,也埋下了腰椎间盘突出的隐患。

唐镇江教授是云南省名中医,现任云南省中医医院骨伤一科主任。唐教授出生于中医世家,在骨伤科专业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3年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精于辨证,能运用中医正骨手法整复复杂性骨折、陈旧性骨折和关节脱位等骨伤科疾病,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滑膜炎、软组织疾患等有较深入的研究。

除了继承发扬中医骨伤科优良传统,唐镇江教授积极吸收现代医学知识,擅长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脊柱椎弓根钉内固定术、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椎间盘镜微创手术、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等。要让腰椎受力的损伤减少到最低点,平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唐镇江教授建议,久坐的上班族在工作两小时左右就要起身活动调节一下身体;用“5点支撑”等方法锻炼腰背肌,“5点支撑”指的是脚后跟两个点、肘关节两个点及后脑部一个点,锻炼时人可平卧,用上述5个点支撑身体,动作缓慢一些,持续半分钟以上,如此循环反复,每天坚持做,这样可以避免腰椎受伤。唐镇江教授提醒大家注意,在运动或劳动时应有一个逐渐活动的过程,切不可突然用力,否则腰椎很容易因旋转暴力扭转而受到伤害。

长高小秘方

一、网传增高的小妙方:

1、每天早晚一杯牛奶(早晨喝牛奶时可以吃一些馒头或糕点,不要空腹喝牛奶,晚上喝牛奶最好在吃完晚饭后半小时再喝,注意晚饭不要吃太多饭,饭量是你平时的三分之二!)

2、每天适量吃点黄豆,黄豆中含有大量钙和蛋白质

3、每天晚上临睡前一小时,跳60次,跳地越高越好,然后跳绳半小时,1秒跳两个,双腿跳和单腿跳轮流跳

4、跳完绳后休息十分钟

5、压腿,每条腿压60次,压到腿有酸痛的感觉,注意不能伤到韧带

6、压完腿伸懒腰40次

7、睡觉

8、早晨起床时,重复5,6的动作

9、每天晚上还要有8小时的睡眠时间,学习或工作忙的,也不能少于7小时!

骨骺线没有闭合的人(一般都是23周岁以下)按以上的方法训练,三个月后必有效果,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1、合理调节饮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既要保证充足的营养,又要适当节制。不抽烟,不饮酒;

2、生活要有规律,睡眠要充足、定时,最好睡硬板床,枕头宜低于5cm;

3、注意自身保健,无病防病,有病早治。读读关于矮身材研究及与身高生长发育的书,读不懂可请教医生,增加知识,用科学指导自己行动;

4、保持身心健康,丰富文娱生活,情绪稳定,无忧无愁有利生长发育。

二、韧性运动增高法:

1、并拢两脚,笔直地站立,把一条腿向后移开半步,然后把上体向前弯曲,不要弯膝盖,使手指能触到地面为止,如此,连续做15~20次。这个动作,可以使大腿及膝盖的线条优美柔和,令左右两腿匀称。

2、两脚打开30~60厘米,挺直地站立,把一条腿向后退半步,然后把上身扭曲,使指尖能够触及另一侧的脚趾。并连续做10~15次。这个动作,可以使两腕的线条优美柔和,腰围缩小,并矫正脊椎柱的弯曲。

3、两脚打开60-70厘米,把一条腿向后退半步,再抬起双臂,与肩膀同高,然后把双臂水平地向后甩去。向长腿的方向扭转7次,向短腿的方向扭转4次。这动作,可以使腰围紧缩,体态娇美。

4、面向墙壁,保持30厘米的距离站住,一条腿向后退半步,脚后跟张开,让足尖朝向内侧,再把两手按在墙壁上,挺起胸部,以臀部向后突起的姿势,并拢 着两个膝盖,曲伸双腿。连续做20-50次。这个动作,可以让股关节有了转位,能治好两腿不匀称的毛病,而且能使腿部线条美丽。

5、做一个长度一厘米,阔度约有手腕两倍的腰枕系在腰部,把一条腿向后退半步,深深地坐人椅子里面,再把肩膀向后面靠去,挺起胸部,连续做20次。这个动作,能治好疲劳及肩膀酸痛的毛病,并可以收缩腹部。

6、拿起一条绳子站立,把一条腿向后退半步,然后,以这种姿势,有韵律地跳跃60~70次。跳绳是一种很好的全身运动,不仅对健康及美容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能收缩全身的肌肉,增加身高。

女性便秘可能直肠前突

便秘不仅是一种疾病,还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消化道症状。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更容易患便秘,男女之比为1∶3。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院区华南肝胆医院胃肠外科吕永添教授说,女性便秘,可能是由于直肠前突,那是因为直肠阴道隔薄弱,长期在排便时粪便的压迫下向阴道凸出引起便秘。

便秘原是直肠惹祸

钟太太既是职业女性又是家庭主妇,外人都羡慕钟太太的好福气。可是,钟太太却有说不出的苦衷,那就是每天的排便,对钟太太而言都像是受刑,蹲到双脚麻木,费九牛二虎之力,都解不出大便。不得不到中山二院南院求医。

经过直肠指检,吕永添教授发现钟太太直肠前壁有明显薄弱松弛区域,诊断钟太太是患了直肠前突这种病。吕永添教授说,直肠前突造成的便秘,多见于中老年人,特别是女性,尤其是多产、难产妇,因直肠前壁向前膨胀所致。从发病原因上看,由于前壁肌层变薄,粪便进入直肠突出部分,不能由肛门排出,出现排便困难。发病时,盆腔内有沉重和疼痛的感觉,排粪困难,必须用手指向后压迫阴道后壁,才能使粪便从肛门排出。如果治疗的话,可以采用手术方法,修补缺损的直肠阴道隔薄弱区。

便秘原因多种要分清

吕永添教授介绍说,便秘是种常见病,表现为粪便排出困难,便质干燥、坚硬;排便次数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排便一次。值得注意的是,便秘原因其实十分复杂,除了直肠前突之外,可能是结肠的运输能力受到损害(运动失调),也可能是因肛管括约肌功能失调引起。另外,众多的消化道疾病、药物及神经、内分泌或代谢系统的异常也可引起慢性便秘。

在临床上,最常见的便秘原因是由于大肠过长。小肠用于吸收营养物质,大肠用于吸收水分。大肠长了,吸收的水分也会相应增多,导致粪便变硬,就很难排出了。清远有位黄先生,远道前来求医,肚子胀得像个小冬瓜,把吕永添教授都吓了一跳,一问,原来黄先生居然已经两个月没解过大便了,整个人脸色萎黄,贫血消瘦。正常人的大肠一般只有1.5米长,由于个体差异的不同而不同,可是黄先生的大肠竟长达2.1米,难怪他要两个月才排一次便了。

此外,长期便秘也可能是患了横结肠脾曲综合征。陈阿婆便秘已经五年多了,大便解不出就导致下腹部胀痛,大中小医院都求过诊、做过检查,名医、游医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中山二院南院的黄天立教授检查后,诊断陈阿婆为患了一种少见的假性肠梗阻———横结肠脾曲综合征。那是由于长期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结肠长期积粪、扩张所致,黄天立教授帮陈阿婆洗肠洗了五天还是洗不出什么,进病房施行脾曲松解手术时,结肠内全是硬性粪便,足有三四斤之多,甚至做钡剂灌肠后的钡剂还在里面。

吕永添教授表示,盆底痉挛综合征也会导致便秘。正常排便时,耻骨直肠肌和肛管外括约肌松弛,使肛管直肠角变大,肛管松弛,便于粪便排除。若排便时以上两肌不能松弛,甚至收缩,则会阻塞肠道出口,引起排便困难。

便秘多吃纤维素食物

吕永添教授说,对于一般便秘而言,可以先行保守治疗,如多进食纤维素性食物,养成定时排便习惯等;必要时可辅用泻剂、栓剂或灌肠。纤维素包括水溶性纤维素和非水溶性纤维素两种,含非水溶性纤维素多的食物有水果和蔬菜的皮,全麦类和种子类,含水溶性纤维素多的食物有水果、蔬菜、燕麦、大麦、燕麦麸、豌豆、大豆类等。

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比如那位天生大肠比别人长的黄先生,可以采用切除部分大肠的办法,但是如果切除大肠过多,保留大肠太少的话,由于大肠吸收水分能力减弱,术后有可能会出现粪便比较稀烂的情况。

腰酸背痛看病要挂哪个科

挂号攻略1:骨科

如果曾经有外伤(包括扭伤、挫伤、撞击伤等)史的病人,腰部突然剧痛,重者不能站立和行走,应考虑急性腰部外伤或椎间盘脱出,应去骨科就诊。没有外伤史,但腰部疼痛与动作有关的,亦应到骨科就诊。

在深圳看骨科哪家医院最好呢?小编为你推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关节科: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关节科是该最早的学科之一,2003年10月被批准为广东省创伤救治科研中心骨关节外科临床科研基地,拥有床位50张,医师16人,其中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5人,博士2人,硕士7人。护理人员18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3人。学科带头人刘安庆教授,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广东省骨科学会骨关节学组委员,深圳市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在医、教、研方面有较深的造诣,获国家专利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项,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获科研基金资助近百万。在各类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编写和参与出版专著6册。

专家简介:肖德明 骨科主任医师

院长、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深圳骨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创伤及骨质疏松学组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老年学会深圳骨质疏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任实用临床包扎学主编、常见疾病治疗规范副主编、主译急诊骨科学——四肢部分,95年赴韩国全南大学医学院研修。从事骨科临床工作近30年,对骨与关节疑难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研,对骨关节有较深研究,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著近90篇,主编专著5部,有两项成果获科技进步1、2等奖。

挂号攻略2:肾内科

没有外伤史,且腰部疼痛与活动无关,多为腰部酸痛,并伴有颜面及下肢水肿,清晨加重,少尿及高血压者,应去肾内科就诊。腰痛伴尿频、尿急、尿痛的病人亦应挂肾内科。

眼科医生教你远离黑眼圈

黑眼圈,让人烦扰让人忧的存在,更多人欲除之而后快。有的人也许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后,黑眼圈就自然消除了,但很多时候即使恶补睡眠也难以缓解黑眼圈的问题。专家表示,针对不同的黑眼圈,处理方法也各不相同。

弄清楚是哪种黑眼圈

说起黑眼圈,首先想到的都是“睡眠不足”。但并非所有的黑眼圈都因为睡眠不足而起。广东省眼健康协会会长、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眼科主任岳丽菁教授表示,黑眼圈其实并不全是“黑”的,它有两种颜色,一种是青黑色,多是由于血液循环不畅而导致的;而另一种则是茶色,茶色黑眼圈一般是色素沉着导致。导致黑眼圈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是因为熬夜、睡眠不足或者用眼疲劳而导致眼周皮下微血管血液流速缓慢,而耗氧量提高导致血红素增加,眼周的皮肤自然就会呈现出青黑色。另外,随着年纪的增大,眼眶的脂肪或者胶原蛋白逐渐流失,失去支撑的眼周皮肤变得松弛下垂,堆积在一起的皮肤除了容易导致血循环不畅之外,也有可能因为“堆积”而让眼圈看上去变黑。

需要注意的是,黑眼圈也会有“遗传”。这是由于某些人的眼睛周围色素较深,看起来就会像“熊猫眼”,而这种色素沉淀是先天导致的,也存在着遗传因素。

想要有效祛除黑眼圈,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是哪种原因导致的黑眼圈,是色素沉淀还是血循环引起的。岳丽菁介绍,最简单的方法就用手指按住眼睛尾部皮肤向外轻轻的拉,这样可以拉平皮肤,再看黑眼圈是否明显,是青黑色还是茶色,从而判断是哪种黑眼圈,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有的放矢,祛除黑眼圈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黑眼圈与肾虚有一定的关系。岳丽菁介绍,“中医认为,黑眼圈和心、肝、肾有一定的关系。而多因肾气虚损、精气不足、脉络失畅、目失所养所致”。熬夜或者过于疲劳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对人体脏腑造成一定影响。比如说睡眠质量不好,会导致气滞;而太过疲劳则会导致气虚。气滞和气虚同样会导致血流不畅,使眼下的毛细血管产生血淤,从而形成黑眼圈。因此,中医调理则要辩证进行,主要以补益肝肾、解郁明目为主。

除此之外,生活中还可以结合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相应的护理方法,来减轻黑眼圈——

睡“美容觉”,减轻眼睛疲劳

睡“美容觉”是爱美女性的重要课题,若想远离黑眼圈也同样要如此。足够的睡眠和良好的睡眠质量,可以预防黑眼圈的出现。说到底就是良好的睡眠不是“祛除”黑眼圈的良方,而是重要的预防手段。如果当良好的睡眠都不能阻止黑眼圈的出现时,就要在其他方面找找原因了。

按摩促进眼周血液循环

由于大部分黑眼圈是血循环不畅导致的,因此轻柔和缓的按摩能够促进眼睛周围的血液循环,还可以起到缓解眼睛疲劳的作用。岳丽菁介绍,按摩时可以注意几个穴位:攒竹穴——位于眉头内侧处,能帮助舒缓眼部疲劳,有助于血液循环加快;晴明穴——在鼻根和眼角之间的凹陷处,可有效地消除眼部疲劳;瞳子髎——位于外眼角的瞳子髎,是促进循环与防止眼部细纹的重要穴位,经常按摩该穴位能加强血液循环,改善黑眼圈。

平时可以通过以下三步进行按摩:点按攒竹穴,在眉毛的前端,手指按压30秒钟,间隔为1秒;点按晴明穴,手指按压1分钟,间隔1秒;点按瞳子髎穴,2到3分钟,间隔1秒。

艾灸治疗祛黑眼圈

通过艾条的湿热作用,加上相应的药物作用,能够帮助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有效改善黑眼圈的情况。但艾灸治疗最好到正规医院进行。

激光祛除黑眼圈

对于色素沉着导致的黑眼圈,普通的护理方式还是难以起积极的作用。岳丽菁表示,激光去黑眼圈可以改善皮肤的新陈代谢,促进血液的循环、淋巴循环,使深深的眼袋的色素慢慢地淡化,大约一个疗程以后就会看到明显的效果。如因眼袋导致的黑眼圈,则需要手术祛除眼袋后才能明显改善黑眼圈。

相关推荐

好肾脏有九个金标准

听力清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中心教授李跃华指出,在中医理论中,耳朵的听觉功能与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肾好听力就好。反之,当出现耳鸣、心烦、听力下降的症状时,可以多考虑肾阴虚。 皮肤有光彩。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杨力教授告诉记者,肾好,才能青春常驻,延缓衰老。肾不好,人容易显得苍老,皮肤会变得晦暗,肤色也会发生变化,眼眶发黑,眼袋明显。 头发乌黑。肾藏精,其华在发,发的营养来源于血,但其生机根本还在于肾,肾不好,头发会早发白、失去光泽,并且出现脱发。 骨骼强壮。中医认为,肾主骨,骨靠肾精滋养,肾好骨

孩子长个的开关藏在哪

“国人身高节节蹿升,最主要是大家的营养越来越好了。”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伍学焱教授说,全世界范围内的身高增加也是这个原因。除此之外,身高还受遗传、疾病等多方面影响。一直以来,百姓中流传着很多和身高相关的俗语,从中也能透视出一些身高秘密。 “三岁定身高。”伍学焱表示,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人一生中,有两个“长个”的高峰期:一个是出生后的第一年。刚出生时人大概在50厘米左右,一岁时长到75厘米,以后每年长5厘米左右,成人身高1/3以上是在2岁前长成的。第二个是青春期发育前,这个阶段一年可长8—10厘米。接下来,

小孩有鼻炎影响智力发育

小问题,大影响:鼻炎不治影响孩子智力发育 前来参加此次会诊的中国医科大学袁金凤教授告诉记者,在门诊中他发现了不少问题,一些鼻炎患者认为“鼻炎是小问题,伤不了身子,不必大惊小怪!”针对这些情况,袁金凤教授提醒广大家长,学生患鼻炎,孩子及家长都不能小视,因为学生患鼻炎对其记忆力、思维力、智力发育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为鼻炎易导致诸多并发症。宋教授解释说,头晕、头痛等症状很容易“锈”住孩子的大脑,使其反应迟钝、思维呆滞。 青少年鼻炎:规范化治疗很关键 中国医科大学袁金凤教授还说,想通过新闻媒体的呼吁,使鼻炎学生

便秘竟会致两种癌

30岁的练武人 得了大肠癌 “很多肿瘤病人,手术、化疗之后很多会经历便秘,如果问问他们生病之前,发现很多人也有便秘的经历。”金教授说,这当中最典型的就是大肠癌,排便习惯改变很可能就是大肠癌的先兆。 他碰到过很多令人遗憾的病例,印象最深的是一个30岁不到的小伙子,练武出生,身材体型没得说。但这个小伙子后来得了大肠癌,确诊后半年人就没了。 现在想起这个小伙子,金教授还是很遗憾,回过头去想,其实身体老早发警告了。 小伙子是四川人,爱吃辣,爱吃肉,人豪爽,饭桌上一杯白酒直接干。有阵子一直便秘,后来还出现便血,最初

孕前两件事千万别马虎

治好子宫肌瘤再怀孕 针对媒体报道的小家豪的情况,武汉仁爱医院妇科主任李秀兰教授(原同济医院妇科教授)分析认为:关于小家豪母亲怀孕3个月时长过子宫肌瘤的诊断应该是一种误诊。因为怀孕之后子宫不可能长良性肌瘤,如果子宫肌瘤在怀孕之前就已存在,它只会随着孕期的增长而逐渐长大,不可能消失。 湖北省遗传中心副主任医师宋婕萍也表示,只有恶性肿瘤才有遗传倾向,母体的子宫肌瘤不会转移到胎儿身上导致胎儿身体或脏器长肿瘤。 但是,这并不是说怀孕前患了子宫肌瘤就可以置之不理怀孕不误。李秀兰教授指出,如果带着肌瘤受孕,因内分泌的影

便秘原因多种要分清

便秘是种常见病,表现为粪便排出困难,便质干燥、坚硬;排便次数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排便一次。值得注意的是,便秘原因其实十分复杂,除了直肠前突之外,可能是结肠的运输能力受到损害(运动失调),也可能是因肛管括约肌功能失调引起。另外,众多的消化道疾病、药物及神经、内分泌或代谢系统的异常也可引起慢性便秘。 在临床上,最常见的便秘原因是由于大肠过长。小肠用于吸收营养物质,大肠用于吸收水分。大肠长了,吸收的水分也会相应增多,导致粪便变硬,就很难排出了。清远有位黄先生,远道前来求医,肚子胀得像个小冬瓜,把吕永添教授

长期头痛失眠小心抑郁症

公众羞于承认患上精神科疾病 14岁的婷婷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整天没精打采,而且还总说头疼,到医院就诊后被转到精神科,医生诊断孩子患上了抑郁症。婷婷妈妈听了非常不高兴,坚持反驳医生,说孩子不可能得抑郁症,只不过是最近心情不好,前不久被老师批评了,考试没考好……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王高华教授接诊过许多这类病人,“病人的家属好像不是来看病的,而是跟医生做辩论,找各种合理化的借口,拒绝承认孩子患精神疾病的事实。”这是导致抑郁症诊断率低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对抑郁症的不接受,很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为抑郁症患者的自

年末兴起装修热潮,当心招来“血癌

白血病的发病率近年来不断增加。南方医院血液病中心周淑芸教授介绍,慢性髓性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骨髓干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约占全部白血病的 15%,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根据临床收治的病例发现,慢性髓性白血病更多侵犯30多岁的青壮年男性。患者当中,以从事制鞋业、皮革业及小车司机多见。 目前,慢性髓性白血病发病机理仍不明确,但从临床病例观察发现,该病与装修污染、环境污染相关。装修材料中所含的甲醛和苯是国际卫生组织确认的致癌物,而苯可以引起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也被医务界公认。此外,高剂量放射线、杀虫剂、农药等也增加

脑瘫的最佳治疗时间

疾病总是来得让人防不胜防,也牵动着广大家长的心情。因此疾病的及时发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现状 “我国现有400万脑瘫患儿,安徽省就有30万,而且小儿脑瘫患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自本报上周开通脑瘫及骨科康复热线以来,先后有200多位脑瘫患儿家长打进热线向合肥东南骨科医院专家进行咨询,而绝大多数脑瘫患儿由于未在早期发现,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脑瘫患儿的一些表现 “脑性瘫痪目前已经成为继小儿麻痹之后,引起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合肥东南骨科医院院长徐林教授介绍,脑瘫分为八种类型,其中75%为痉挛型

适量喝啤酒有利健康

很多人养生喜欢喝一点红酒,对于女性而言,适量喝啤酒有利健康。有大量的科研证据证实,每天喝一杯啤酒能让人远离高血压、糖尿病和癌症。一起来看看吧。 据美国《医学日报》6月14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食品科学与食品技术教授查尔斯·班福德教授认为:啤酒肚这一说法并无确切的医学依据。额外多喝啤酒并不能造成饮酒者的肚子向外突出,啤酒会直奔腹部区域而去的说法在医学上是站不住脚的。 出生于英国的班福德教授,被公认是在啤酒的酿造环节和整体制造过程中最具权威性的专家。在他出版的新书《啤酒是上帝赐给我们的饮品》中,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