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用法用量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用法用量

成人:肌内注射一日2~4g,分4次给药;静脉滴注或注射剂量为一日 4~8g,分2~4次给药。重症感染患者一日剂量可以增加至12g,一日最高剂量为14g。儿童:肌内注射每日按体重50~100mg/kg,分4次给药;静脉滴注或注射每日按体重100~200mg/kg,分2~4次给药。一日最高剂量为按体重300 mg/kg。足月新生儿:按体重一次12.5~25mg/kg,出生第1、2日每12小时1次,第三日~2周每8小时1次,以后每6小时1次。早产儿:出生第一周、1~4周和4周以上按体重每次12.5~50mg/kg,分别为每12小时、8小时和6小时1次,静脉滴注给药。肾功能不全者: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50ml/分钟或小于10ml/分钟时,给药间期应分别延长至6~12小时和12~24小时。氨苄西林钠溶液浓度愈高,稳定性愈差。在5℃时1% 氨苄西林钠溶液能保持其生物效价7天,但5%的溶液则为24小时。浓度为30mg/ml的氨苄西林钠静脉滴注液在室温放置2~8小时仍能至少保持其90% 的效价,放置冰箱内则可保持其90%的效价至72小时。稳定性可因葡萄糖、果糖和乳酸的存在而降低,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供肌内注射可分别溶解 125mg、500mg和1g氨苄西林钠地0.9~1.2ml、1.2~1.8ml和2.4~7.4ml灭菌注射用水中。氨苄西林钠静脉滴注液的浓度不宜超过30mg/ml。

结核性脑膜炎激素怎么办

尽量选用最大剂量易进入脑脊液的杀菌药,首剂剂量加倍,从静脉推入或快速滴入。对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的疗程至少3周,而革兰阳性菌的脑膜炎的疗程至少2周。

(1)病原菌尚未明确的脑膜炎

过去常用氨苄西林300mg/加氨基糖苷类,由于后者的有效血浓度与中毒浓度比较接近,又不易进入脑脊液,且有耳和肾毒性,现在多采用氨苄西林加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200mg/或头孢曲松100mg/等,特别是后者具有广谱、高效、半衰期长、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效果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已成为治疗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常用药物,但其可与胆红素竞争白蛋白,有增加核黄疸的危险,在新生儿黄疸时少用。

(2)病原菌明确的脑膜炎

可参照药敏试验结合临床选用敏感的抗生素。GBS首选氨苄西林(氨苄青霉霉霉霉素)或青霉素;葡萄球菌可选苯唑西林(新青霉素Ⅱ)或万古霉素;耐氨苄西林(氨苄青霉霉霉霉素)的革兰阴性杆菌可选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头孢三嗪);铜绿假单胞菌首选头孢他啶,次选头孢哌酮;厌氧菌可选甲硝唑和青霉素。

(3)脑室膜炎

实验表明病原菌是从脉络丛进入侧脑室,再扩散至蛛网膜下腔,由于脑脊液循环由上至下单向流动,鞘内注射药物不易到达脑室,故现多不再用鞘内给药,可放保留导管于侧脑室注入抗生素。较多的国内外报道显示,脑室内给药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每次可用庆大霉霉素或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1~5mg,氨苄西林(氨苄青霉霉霉霉素)10~50mg。

新生儿肺炎的治疗

新生儿肺炎该怎么办呢?很多妈妈都知道新生儿肺炎的危害,但真正当自己的宝宝得了新生儿肺炎却手足无措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专业医师建议,新生儿肺炎算是比较常见的儿科呼吸道系统疾病,一般只要发现及时治疗及时,是没什么大问题的,采取一些保守治疗即可。但如果新生儿肺炎比较严重的话,就要考虑住院治疗了。

1、一般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尽快清除吸入物,吸净口咽、鼻部分泌物,定期翻身拍背有利于痰液排出。

加强护理和监护,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适宜的稳定的温度和湿度。

第2页 /(共4页)

新生儿肺炎的抗生素治疗

2、抗生素

新生儿出生后一旦发现呼吸增快即开始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肺炎以早期静脉给予抗生素为宜,原则上根据病原菌选用抗生素:

(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用第一代头孢菌素、耐酶青霉素或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

(2)B族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可用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和青霉素治疗3天,再改用大剂量青霉素,疗程10-14天。

(3)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重症或对一般抗生素耐药者,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肠道杆菌肺炎可用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和氨苄西林

(4)李斯特菌肺炎:可选用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

(5)衣原体肺炎:首选红霉素,剂量为每天50mg/kg,共 2-3周。

(6)厌氧菌感染:首选甲硝唑灭滴灵静脉滴注。

(7)病毒性肺炎:可用利巴韦林或干扰素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可用利巴韦林病毒唑雾化吸入3-7天。单纯疱疹病毒可用阿糖腺苷或阿昔洛韦无环鸟苷静脉滴注。

3、供氧

重症并发呼吸衰竭者,可用持续正压呼吸或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

对于低氧血症,可因情况进行供氧,维持血氧在6.65-10.7kPa50-80mmHg,不超过16.0kPa120mmHg。

4、对症处理

根据具体病症进行对症处理,如烦躁、惊厥者及时进行镇静、止痉体温不升者应保温等。

胆道感染吃什么消炎药

消炎药是老百姓对抗感染药的俗称,在中国抗感染药是用量最大的药物。

感染性疾病,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凶险疾病,直至20世纪30年代发现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并于1940年应用于临床后,人类与感染性疾病的斗争才算有了一个重大突破。时至今日,抗感染药物的发展已日新月异,但人类并没有征服感染性疾病,相反,病情变得更为凶险、复杂,治疗难度加大。因此,掌握一定的相关用药常识,对于自我保健有着重要意义。

从所治疗的疾病上,抗感染药物可分为抗细菌药物、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结核药和抗寄生虫药。下面重点介绍一下抗细菌药物。

抗细菌感染药物的分类

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品种很多,按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及其他等。就其主要品种介绍如下:

.青霉素类

常用的有青霉素G、青霉素V、甲氧西林(新青I)、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替卡西林(羧噻吩青霉素)、哌拉西林(氧哌嗪青霉素)等。适用于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泌尿生殖道感染等。青霉素类药物的主要优点为杀菌作用强,毒副作用少,孕妇及儿童使用较为安全,不影响肝功能。但应注意的是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皮炎。血清病、皮疹、接触性皮炎等。严重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头孢菌素类

可分为四代。第一代头孢菌素注射用的有头孢唑啉(先锋5号)、头孢拉定(先锋6号)等,口服的有头孢氨苄(先锋4号)、头孢拉定(先锋6号)、头孢羟氨苄等。适用于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泌尿生殖道感染等。

第二代头孢菌素较第一代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肾脏毒性低。注射用的有头孢呋辛(头孢呋肟)、头孢孟多、头孢西丁、头孢美唑等,口服的有头孢呋辛酯、头抱克洛等。

第三代头孢菌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体内分布广、对人体毒性低等特点。注射用的有头孢噻肟、头孢他定、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唑肟、头孢地嗪等,口服的有头孢克肟。头孢泊肟脂、头孢特仑酯、头孢他美酯等。可用于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泌尿生殖系、胃肠道感染和败血症等。

第四代头孢菌素以其特殊的作用方式、广泛的抗菌谱而优于前三代。因与青霉素发生交叉过敏的可能性很小,可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目前已上市的有注射用的头孢吡肟、头抱匹罗。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毒性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少等优点,但价格较为昂贵。有可能发生青霉素交叉过敏反应,有青霉素过敏史慎用。

新生儿肺炎如何治疗

1、一般治疗法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尽快清除吸入物,吸净口咽、鼻部分泌物,定期翻身拍背有利于痰液排出。加强护理和监护,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适宜的稳定的温度和湿度。

2、抗生素治疗法是新生儿出生后一旦发现呼吸增快即开始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肺炎以早期静脉给予抗生素为宜,原则上根据病原菌选用抗生素:

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用第一代头孢菌素、耐酶青霉素或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

2)B族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可用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和青霉素治疗。

3)革兰阴性菌 铜绿假单胞菌、重症或对一般抗生素耐药者,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肠道杆菌肺炎可用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和氨苄西林。

4)李斯特菌肺炎:可选用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

5)衣原体肺炎:首选红霉素。

6)厌氧菌感染:首选甲硝唑(灭滴灵)静脉滴注。

7)病毒性肺炎:可用利巴韦林或干扰素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可用利巴韦林(病毒唑)雾化吸入。单纯疱疹病毒可用阿糖腺苷或阿昔洛韦(无环鸟苷)静脉滴注。

3、供氧;对于重症并发呼吸衰竭者,可用持续正压呼吸或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对于低氧血症,可因情况进行供氧,维持血氧在6.65~10.7kPa(50~80mmHg),不超过16.0kPa(120mmHg)。

4、对症处理:根据具体病症进行对症处理。如烦躁、惊厥者及时进行镇静、止痉;体温不升者应保温等。

5、支持疗法:

1)增强抗病能力 输新鲜血或血浆,根据病情可少量多次应用;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或人血白蛋白增加免疫功能。

2)保证营养及液量 保证营养供给,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婴儿肺炎这样做让宝宝远离肺炎

1、一般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尽快清除吸入物,吸净口咽、鼻部分泌物,定期翻身拍背有利于痰液排出。

加强护理和监护,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适宜的稳定的温度和湿度。

2、抗生素

新生儿出生后一旦发现呼吸增快即开始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肺炎以早期静脉给予抗生素为宜,原则上根据病原菌选用抗生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用第一代头孢菌素、耐酶青霉素或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

B族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可用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和青霉素治疗3天,再改用大剂量青霉素,疗程10-14天。

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重症或对一般抗生素耐药者,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肠道杆菌肺炎可用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和氨苄西林

3、供氧

重症并发呼吸衰竭者,可用持续正压呼吸或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对于低氧血症,可因情况进行供氧,维持血氧在6.65-10.7kPa(50-80mmHg),不超过16.0kPa(120mmHg)。

4、对症处理

根据具体病症进行对症处理,如烦躁、惊厥者及时进行镇静、止痉体温不升者应保温等。

新生儿重症肺炎怎么办

1、一般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尽快清除吸入物,吸净口咽、鼻部分泌物,定期翻身拍背有利于痰液排出。加强护理和监护,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适宜的稳定的温度和湿度。

2、抗生素

新生儿出生后一旦发现呼吸增快即开始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肺炎以早期静脉给予抗生素为宜,原则上根据病原菌选用抗生素:

(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用第一代头孢菌素、耐酶青霉素或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

(2)B族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可用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和青霉素治疗3天,再改用大剂量青霉素,疗程10~14天。

(3)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重症或对一般抗生素耐药者,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肠道杆菌肺炎可用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和氨苄西林

(4)李斯特菌肺炎:可选用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

(5)衣原体肺炎:首选红霉素,剂量为每天50mg/kg,共 2~3周。

(6)厌氧菌感染:首选甲硝唑(灭滴灵)静脉滴注。

(7)病毒性肺炎:可用利巴韦林或干扰素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可用利巴韦林(病毒唑)雾化吸入3~7天。单纯疱疹病毒可用阿糖腺苷或阿昔洛韦(无环鸟苷)静脉滴注。

3、供氧

重症并发呼吸衰竭者,可用持续正压呼吸或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对于低氧血症,可因情况进行供氧,维持血氧在6.65~10.7kPa(50~80mmHg),不超过16.0kPa(120mmHg)。

4、对症处理

根据具体病症进行对症处理。如烦躁、惊厥者及时进行镇静、止痉;体温不升者应保温等

5、支持疗法

(1)增强抗病能力:

输新鲜血或血浆,每次10ml/kg,根据病情可少量多次应用;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或人血白蛋白增加免疫功能,500mg/(kg·d),可用3~5天。

(2)保证营养及液量:

保证营养供给,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慢性支气管炎吃什么好

⑴抗菌治疗:一般病例可按常见致病菌为用药依据.可选用复方磺胺甲恶唑(SMZ)每次2片,每日2次;阿莫西林2~4g/d,分3~4次口服;氨苄西林2~4g/d,分4次口服;头孢氨苄2~4g/d,或头孢拉定1~2g/d,分4次口服;头孢呋辛1g/d或头孢克洛500mg~1g/d分2~3次口服.亦可选择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罗红霉素0.3g/d,分2次口服.抗菌治疗疗程一般7~10天,反复感染病例可适当延长.经治疗三天后,病情未见好转者,应根据痰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选择抗生素.

严重感染时,可选用氨苄西林,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奈替米星(乙基西梭霉素)或头孢菌素类联合静脉滴注给药,具体用法可参阅“抗菌药物治疗”.

⑵祛痰镇咳药可给沐舒坦(盐酸溴环已胺醇)30mg,或化痰片(羧甲基半胱氨酸)500mg,每日3次口服.溴己新(必嗽平),氯化铵棕色合剂等均有一定祛痰作用.当痰粘稠不易咳出时,可用枇杷叶蒸气吸入,或用超声雾化吸入,以稀释气道内分泌物.

慢性支气管炎除刺激性干咳外,不宜单纯采用镇咳药物,因痰液不能排出,反而使病情加重.

急性脑膜脑炎怎么治疗呢

(1)肺炎双球菌性脑膜炎:依次可选用青霉素,成人剂量为1200万~1600万u,静脉滴入,1次/日或分2次,静脉滴注: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6g~8g,分2次静脉滴注。对青霉素过敏或不宜应用者,可选用氯霉素2g,静脉滴注,2次/日。对青霉素和氯霉素有耐药者,可用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200mg,静脉滴注,2次/日;或头孢噻肟2g~4g,静脉滴注,2次/日。还可选择以上药物联合应用。

(2)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b型脑膜炎:可选用氨苄西林或头孢噻肟,剂量同前。

(3)葡萄球菌脑膜炎:单一抗生素疗效欠佳,故多联合用药。如苯唑西林钠与红霉素、氯霉素联合应用;万古霉素与头孢菌素、利福平联合应用。

(4)链球菌脑膜炎:多用大剂量青霉素400万~600万u,静脉滴注,2次/日。

(5)大肠杆菌脑膜炎;成人甚少见。均需联合用药,如阿米卡星(或庆大霉素)与氨苄西林联合应用;庆大霉素与氯霉素联合应用。化脓性脑膜炎抗菌治疗不宜过早停药。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 药物相互作用

1.与丙磺舒合用会延长本品的半衰期。

2.氨苄西林钠与那霉素对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具有协同抗菌作用。

3.本品宜单独滴注,不可与下列药物同瓶滴注:氨基糖苷类药物、磷酸克林霉素、盐酸林可霉素、多粘菌素B、琥珀氯霉素、红霉素、肾上腺素、间羟胺、多巴胺、阿托品、葡萄糖酸钙、维生素B族、维生素C、含有氨基酸的营养注射剂和琥珀酸氢化可的松等。

4.别嘌呤可使氨苄西林皮疹反应发生率增加,尤其多见于高尿酸血症。

5.氨苄西林能刺激雌激素代谢或减少其肝肠循环,因而可降低口服避孕药的效果。

皮肤消炎药有哪些

感染性疾病,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凶险疾病,直至20世纪30年代发现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并于1940年应用于临床后,人类与感染性疾病的斗争才算有了一个重大突破。抗感染药物的发展已日新月异,但人类并没有征服感染性疾病,相反,病情变得更为凶险、复杂,治疗难度加大。消炎药有哪些因此,掌握一定的相关用药常识,对于自我保健有着重要意义。

消炎药有哪些?抗细菌感染药物的分类常用的有青霉素G、青霉素V、甲氧西林(新青I)、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替卡西林(羧噻吩青霉素)、哌拉西林(氧哌嗪青霉素)等。消炎药有哪些,适用于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泌尿生殖道感染等。青霉素类药物的主要优点为杀菌作用强,毒副作用少,孕妇及儿童使用较为安全,不影响肝功能。消炎药有哪些,但应注意的是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皮炎。血清病、皮疹、接触性皮炎等。严重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消炎药有哪些,头孢菌素类

可分为四代。消炎药有哪些,第一代头孢菌素注射用的有头孢唑啉(先锋5号)、头孢拉定(先锋6号)等,口服的有头孢氨苄(先锋4号)、头孢拉定(先锋6号)、头孢羟氨苄等。适用于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泌尿生殖道感染等。

消炎药有哪些,第二代头孢菌素较第一代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肾脏毒性低。注射用的有头孢呋辛(头孢呋肟)、头孢孟多、头孢西丁、头孢美唑等,口服的有头孢呋辛酯、头孢克洛等。

消炎药有哪些,第三代头孢菌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体内分布广、对人体毒性低等特点。注射用的有头孢噻肟、头孢他定、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唑肟、头孢地嗪等,口服的有头孢克肟。头孢泊肟脂、头孢特仑酯、头孢他美酯等。可用于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泌尿生殖系、胃肠道感染和败血症等。第四代头孢菌素以其特殊的作用方式、广泛的抗菌谱而优于前三代。因与青霉素发生交叉过敏的可能性很小,可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已上市的有注射用的头孢吡肟、头抱匹罗。

消炎药有哪些,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毒性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少等优点,但价格较为昂贵。有可能发生青霉素交叉过敏反应,有青霉素过敏史者慎用。应用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后因其可将体内正常有益细菌杀死,易发生菌群失调、引起二重感染等,应引起重视。

消炎药有哪些,另外有多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克拉维酸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组成的复方制剂,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舒巴坦等,联合使用时有增强抗菌作用和扩大抗菌谱的作

相关推荐

注射用绒促性素的用法用量

1.成人用量: ①男性促性腺激素功能不足所致性腺功能低下,肌内注射1000~4000单位.每周 2~3次,持续数周至数月。为促发精子生成.治疗需持续6个月或更长.若精子数少于500万∕ml.应合并应用尿促性素12个月左右。 ②促排卵.为女性无排卵性不孕或体外受精,于尿促性素末次给药后一天或氯米芬末次给药后5~7天肌内注射一次5000~10000单位,连续治疗3~6周期.如无效 应停药。 ③黄体功能不全,于经期15~17天排卵之日起隔日注射一次1500单位,速用5次.可根据患者的反应作调整。妊娠后,须维持原

怎么预防流感嗜血杆菌

接种HiB结合型疫苗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其中某几种疫苗已经广为使用。除预防以外,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本菌对磺胺、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均敏感,对b型荚膜流感杆菌的急性感染,尤其是脑膜炎、会厌炎,过去均以氨苄青霉素为首选,有的国家报告耐氨苄青霉素的菌株逐年增加,故有人以氯霉素为首选。 提倡用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于婴儿2、4和6个月时分3次注射。 体重在20kg以下儿童每天按100mg/kg静脉注射氨苄青霉素,20kg以上儿童和成年人用量为250mg~1g,每6小时1次。另一种办法是

新生儿有点肺炎怎么办

1、供氧 有低氧血证时可用鼻导管、面罩、头罩和鼻塞CPAP给氧,呼吸衰竭时可行机械通气,使动脉血PaO2维持在6.65—10.7kPa(50—80mmHg)。 2、呼吸道管理 专家介绍,治疗新生儿肺炎应注意患儿的雾化吸入,体位引流,定期翻身,拍背,及时吸净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抗病原体治疗 菌性肺炎者可参照败血症选用抗生素。李斯特菌肺炎可用氨苄西林,衣原体肺炎首选红霉素,单纯疱疹病毒性肺炎可用无环鸟苷,巨细胞病毒肺炎可用更昔洛韦。

青霉素的分类

青霉素用于临床是40年代初,人们对青霉素进行大量研究后又发现一些青霉素,当人们又对青霉素进行化学改造,得到了一些有效的半合成青霉素,70年代又从微生物代谢物中发现了一些母核与青霉素相似也含有β-内酰胺环,而不具有四氢噻唑环结构的青霉素类,可分为三代:第一代青霉素指天然青霉素,如青霉素G(苄青霉素);第二代青霉素是指以青霉素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6-APA),改变侧链而得到半合成青霉素,如甲氧苯青霉素、羧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第三代青霉素是母核结构带有与青霉素相同的β-内酰胺环,但不具有四氢噻唑环,如硫霉

注射用盐酸平阳霉素 用法用量

1.静脉内注射: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等适合静脉用之注射液5~20ml溶解本品4~15mg(效价)/ml的浓度注射。 2.肌内注射:用生理盐水5ml以下溶解本品4~15mg(效价)/ml的浓度注射。 3.动脉内注射:用3~25ml添加抗凝血剂(如肝素)的生理盐水溶解本品4~8mg(效价)作一次动脉内注射或持续动脉内注射。 4.成人每次剂量为8mg(效价),通常每周给药2~3次。根据患者情况可增加或减少至每日一次到每周一次。显示疗效的剂量一般为80~160mg(效价)。一个疗程的总剂量为240mg(效价)。

老年人气管炎吃什么药

1.1、抗感染药物 根据痰细菌培养对抗生素敏感试验的结果进行抗感染药物的选择,对未能确定病原菌者可采取经验治疗。较轻的患者口服或肌注即可。可选用青霉素肌注,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或头孢氨苄口服,或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口服。严重者应采用静脉途径给药,可选用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或阿米卡星,头孢拉定、头孢唑林或头孢呋,稀释后分次静脉滴注。抗感染药物的疗程视病情轻重而定,一般1-2周。 1.2、气管扩张药 常用者有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β受体激动药,如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通过定量吸入器

支气管炎如何保养和治疗

1、抗感染药物 根据痰细菌培养对抗生素敏感试验的结果进行抗感染药物的选择,对未能确定病原菌者可采取经验治疗。较轻的患者口服或肌注即可。可选用青霉素肌注,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复方磺胺甲恶唑),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或头孢氨苄口服,或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口服。严重者应采用静脉途径给药,可选用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或阿米卡星,头孢拉定、头孢唑林或头孢呋,稀释后分次静脉滴注。抗感染药物的疗程视病情轻重而定,一般1-2周。 2、支气管扩张药 常用者有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

注射用赖氨匹林禁忌症及用法用量

体温超过40℃(小儿超过39℃)则可能引起惊厥、昏迷,甚至严重后遗症,故应及时应用退热药,如出现抽搐等症状应遵照医嘱使用镇静药(特别是小儿),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各具有相应的热型,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此时很多人会使用注射用赖氨匹林进行治疗。 注射用赖氨匹林主要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热、缓解轻度或中度疼痛(如类风湿关节炎、痛骨性关节炎痛),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心肌梗死,短暂性脑缺血或脑卒中发生概率,还可与甲氧氯普胺合用治疗偏头痛

慢支急性发作要怎么办

(1)抗感染药物:根据痰细菌培养对抗生素敏感试验的结果进行抗感染药物的选择,对未能确定病原菌者可采取经验治疗。较轻的患者口服或肌注即可。可选用青霉素G 80万U肌注,2~3次/d;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复方磺胺甲噁唑),每次2片,2次/d;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或头孢氨苄2~4g/d,分3~4次口服;头孢拉定1~2g/d,分4次口服;或环丙沙星0.25 g,3次/d;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0.2g,2次/d口服。严重者应采用静脉途径给药,可选用青霉素G 400万~600万U/d,氨苄西林6~8g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吃什么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绝大多数合并胆石病,主张非手术疗法。多数经非手术治疗有效。 非手术治疗包括: (1)饮食控制:应禁食,必要时胃肠减压,缓解期给予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 (2)支持疗法: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3)抗感染:需选用对胎儿无害的广谱抗生素,如氨苄西林以及头孢唑林钠、头孢噻肟钠等。 (4)对症治疗:发生胆绞痛时给予解痉镇痛药,如阿托品、哌替啶肌注。缓解期给予利胆药物,如苯丙醇、非布丙醇等。 2.手术治疗 经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且病情恶化者,或并发胆囊积脓、胆囊穿孔及弥漫性腹膜炎时,应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