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推拿如何治湿热型婴儿腹泻

推拿如何治湿热型婴儿腹泻

清大肠经:大肠经位置位于食指桡侧缘,食指根部至食指尖之间。

推拿的时候用拇指指腹从患儿虎口直线推向食指之间,推100-500次。

清大肠经具有清利肠俯,消食导滞的作用,主治腹泻,脱肛,便秘等病症。

补脾经:脾经位置位于拇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的时候用拇指侧面或指肚从指尖推到指根,推100-300次。

补脾经具有健脾养胃,调理肠道的作用,主治腹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疳积,腹泻,咳嗽,消瘦等病症。

推胃经:胃经位置位于拇指掌侧第一节。

推拿的时候一手托住患儿手掌,用另一手拇指螺纹面顺时针旋转推动小儿近掌端第一节。

推胃经具有和胃降逆,清热泻火作用,主治腹泻,嗳气,烦渴善饥,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病症。

小儿泄泻湿热泻推拿 小儿湿热泄泻推拿处方

治法:清热利湿,调气止泻。

推拿处方:清脾土,清胃经,横纹推向板门,清天河水,退六腑,清小肠,揉二人上马,顺运内八卦,推四横纹,运土入水,清大肠,下推七节,揉涌泉。

婴儿腹泻推拿手法图解 婴儿湿热腹泻怎么调理

1,多喝牛奶,蔬菜汁,果汁,汤水,或吃软面,稀粥的等水分充足的食物,以补充腹泻时损失的水分。

2,多吃含维生素B,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黄瓜等,可以补充维生素,还可以起到止泻作用。

3.宝宝腹泻有所好转,恢复正常进食时,家长要按照从稀到稠,从软到硬的饮食规律给孩子喂食,并要注意少食多餐,以免伤胃。

婴儿腹泻推拿手法图解 脾虚型腹泻推拿方法

治疗原则:健脾益气,温阳止泻。

推拿方法: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捏脊。

推拿功效:补脾经,补大肠以补脾益气止泻;推三关,摩腹,揉脐以温中散寒,推上七节骨,揉龟尾以理肠止泻;捏脊以补中益气。

辨证加减:损及肾阳者加补肾经,揉外劳宫;久泻不止而脱肛者加揉百会;腹胀者加运内八卦,分腹阴阳。

小儿推拿止腹泻

时值夏季,婴幼儿腹泻明显增多。从中医角度来看,婴幼儿,特别是一岁以内的婴儿出现腹泻多是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所致,运用小儿推拿治疗可收到较好疗效。对父母来说,小儿推拿是种操作简单、治疗方便的选择。

在此介绍马娅给女儿采用的按摩治疗方式——摩腹揉脐龟尾七节。摩腹揉脐龟尾七节,是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常用的方法,其基本手法有摩腹、揉脐、揉龟尾、推上七节骨等四种。

摩腹:即用一手掌在患儿腹部轻柔地打圈,范围以肚脐为中心,由小到大,至整个腹部,约2~3分钟(见图1)。先逆时针摩两分钟,再顺时针摩一分钟。

注意事项:

①摩腹速度宜慢,约两秒钟一圈,速度太快,会致患儿腹部不适,甚至出现呕吐,若出现上述情况,宜立即停止摩腹,并将患儿抱起,轻拍背部,以顺气止呕。

②动作沉稳,即摩腹时能带动患儿腹部皮下组织,速度均匀,不要时快时慢。

揉脐:用食、中、无名三指的指端螺纹面在脐部按揉,力量稍重(三指按于肚脐,指下感觉有物顶住即可),约1~2分钟。注意揉按时力量不要太重,否则患儿会感觉不适而哭闹,影响治疗的进行。

揉龟尾:龟尾位于背部尾骨端,用中指在龟尾穴处按揉,力度同揉脐,约2~3分钟(见图2)。揉按时力量可比揉脐稍大些,若患儿感觉不适而哭闹,可减轻揉按之力。

推上七节骨:七节骨即背部脊柱尾端的七节,从龟尾向上数七节即是。用食中二指从龟尾穴沿七节骨向上推擦,动作轻快,每分钟100次左右,约推擦100~300次(见图3)。行推擦手法前,一定要在局部涂抹介质,如润滑油、爽身粉等,以免擦破小儿的幼嫩皮肤。

上述方法,可反复交替进行,每次治疗总时间约20分钟。一般每日按摩1~2次,腹泻较重者可每日3~4次。期间应给患儿多喝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应少食多餐。若患儿腹泻十分严重,大便为青绿色,多由外源性感染所致,应马上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婴儿腹泻推拿手法图解 湿热型腹泻推拿方法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推拿方法:清脾经,清胃经,退六腑,清大肠,清小肠,按揉天枢,揉龟尾,按揉足三里。

推拿功效:清脾经,清胃经,退六腑以清中焦湿热;清小肠以清热利尿除湿;清大肠,按揉天枢以清利湿热积滞;揉龟尾,按揉足三里以调中理肠止泻。

辨证加减:热重者加清天河水。

推拿如何治湿热型婴儿腹泻 推胃经

胃经位置位于拇指掌侧第一节。

推拿的时候一手托住患儿手掌,用另一手拇指螺纹面顺时针旋转推动小儿近掌端第一节。

推胃经具有和胃降逆,清热泻火作用,主治腹泻,嗳气,烦渴善饥,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病症。

婴儿腹泻推拿管用吗 寒湿型腹泻推拿方法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推拿方法:推三关,揉外劳宫,补大肠,补脾经,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

推拿功效:推三关,揉外劳宫,补脾经,补大肠以温阳散寒;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以温中调肠止泻;按揉足三里可健脾化湿。

辨证加减:腹痛者加揉一窝风,拿肚角。

宝宝湿热型腹泻的症状

宝宝湿热型腹泻的症状

怎么判断宝宝是不是湿热型腹泻呢?家长们可以从宝宝的便便中了解到,宝宝的大便呈蛋花汤样,伴有少许黏液,发热伴舌苔厚腻,那么宝宝可能就是患上了湿热型腹泻。

湿热型肠道感染是肠道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肠中有热则泻下急迫;湿热互结则泄而不爽;湿热下注则肛门灼热;湿热内盛则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沿数则均力湿热之象。湿热型肠道感染多见于疾病的急性期。

活动期病情危重或疾病发展的高峰期,高热不退,症状逐渐加重。那么湿热型腹泻应该如何治疗呢?》》精彩阅读: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腹泻

宝宝湿热腹泻怎么办

(1)多吃流食,如牛奶、菜汁、果汁、蛋汤、软面、稀粥等水分丰富的食物,以补充腹泻时损失的大量水分。

(2)添加含维生素B、C丰富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西红柿、茄子、黄瓜、柑橘等,这些食物不仅能补充维生素,还具有止泻的作用。另外,吃些鸡蛋羹也不错,它对于胃肠黏膜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

(3)当腹泻好转,恢复正常进食时,不要马上就恢复腹泻前的饮食状态,要按照从稀到稠、从软到硬的规律逐渐过度,少量多餐,否则容易伤胃。

以上就是有关宝宝湿热腹泻的一些相关内容了,湿热型腹泻是夏季比较常见的疾病,不仅宝宝容易患上,大人也需要时刻注意,日常生活中多多注意饮食方面的卫生,这样可以很好的避免腹泻。

婴幼儿腹泻推拿手法 婴幼儿伤食泻推拿手法

主证:腹痛胀满,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量多酸臭,口臭纳呆,或伴随呕吐酸馊,苔厚或垢腻,脉滑。

治则:消食导滞,和中助运。

推拿手法: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擦中脘,摩腹,揉天枢,揉龟尾。

推拿方义:补脾经,揉中脘,运内八卦,揉板门,摩腹健脾和胃,行滞消食;清大肠,揉天枢疏调肠腑积滞;配揉龟尾以理肠止泻。

小儿推拿治疗秋季腹泻

1、小儿推拿对秋季腹泻(湿热泻)很有效,多年来临床治疗秋季腹泻的经验,推拿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恶化发展,防止脱水现象发生,一般治疗1-2天发烧、呕吐停止,大便次数明显减少,3天大便可控制在4次以下,4-5天痊愈。

2、小儿推调理秋季腹泻(湿热泻)原则:清热利湿,健脾止泻。

3、小儿推拿穴位:清脾经、清胃经、清大小肠、退六腑、顺揉中脘、顺摩腹、推下七节骨、分推腹阴阳、捏脊、揉龟尾、按揉足三里、推天柱骨,揉脾、胃俞,如果腹泻严重时,配合艾灸肚脐,关元,肾俞,大肠腧,一般配合艾灸,3天一定起效。

4、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腹泻,效果卓着,强调辨证论治,重视手法补泻。对于迁延性腹泻,小儿推拿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每天推拿1次,10次为一个疗程;轻型腹泻,每天推拿1-2次,5天为一个疗程;重型腹泻,应以药物治疗为主,配合推拿治疗,每天2次。

婴儿腹泻推拿管用吗 婴儿腹泻推拿注意事项

急性腹泻患儿,除了推拿之外,应配合其他方法进行治疗,以防气阴耗损过度,导致阴竭阳脱之危症。

相关推荐

小儿推拿对夜啼有用吗

小儿推拿对夜啼有用。 中医理论认为,寒则痛而啼,热则烦而啼,惊则神不安而啼,滞则胃不和而啼,适宜寒,热,惊,滞为本病主要病机。通过推拿相关穴位或部位,以起补脾健中,宁心安神,清心导滞,养血益肝之功,从而缓解小儿夜啼症状。 小儿推拿疗夜啼具体手法如下: 脾虚脏寒型夜啼推拿 临床症状:睡喜伏卧,腹痛,曲腰而啼,四肢欠温,食少便溏,面色清白,唇舌蛋白,舌苔薄白,脉沉细,指纹青红。 则:温中健脾,益心宁神。 推拿处方:补脾经,推虎口三关,摩腹,揉运脾俞,膏肓俞,神堂,意舍,揉中脘,食窦。 推拿方解:推虎口三关

小儿湿热泄泻推拿 小儿湿热泄推拿方解析

清天河水,退六腑,清小肠,清脾土以清利脾胃湿热;运内八卦,推四横纹能调气通滞;运土入水有以土制水之意,以利水湿;清大肠,下推气街,揉涌泉能引湿热下行,湿热既去则泻自止。

秋季腹泻怎么 湿热型秋季腹泻

症状:大便呈蛋花汤样伴有少许黏液,发热伴舌苔厚腻。秋季腹泻以此型最多见。 取乌梅10只,葛根10克,加水250毫升,用大火点沸后,小火烧20分钟,去渣加红糖少许,分数次饮用。 取红枣12只洗净晾干,放在铁锅内炒成微焦,取洗净的陈皮10克,加入红枣和水煎15分钟,代茶饮。

小儿推拿疗腹泻首选的疗方法

秋季是婴幼儿腹泻的高发季节,这个时期以病毒性消化道感染造成的肠炎多见,其中以轮状病毒所致的最为典型,最喜欢侵犯6个月—2岁的婴幼儿。中医认为腹泻主要是由感受外泄、内伤乳食、脾胃虚弱和脾肾阳虚而引起的,对于迁延性腹泻(病程2周—2月),小儿推拿疗腹泻首选的疗方法。 “四部推拿法通过缓柔手法刺激可以达到健脾温阳,增强肠道分清别浊功能,促进大肠对水分的吸收而止泻,适合家庭自学操作。”许教授说,轻度腹泻,每天推拿1—2次,5天为一个疗程;重度腹泻,应以药物疗为主,配合推拿疗,每天2次。“对宝宝做推拿一定

儿童泄泻怎么办 湿热型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湿热泄泻,可选择清补脾经,清胃经,清大肠,清小肠各1分钟,退六腑,揉脐及天枢,顺时针摩腹揉龟尾各2分钟。 推拿好处:清补脾经,清胃经能清除脾胃的湿热,清大肠,揉天枢,清大肠,退六腑能清除肠道的湿热,揉龟尾能止泻。

小儿腹泻推拿

补脾经:小儿正坐或仰卧,用食、中指夹住小儿拇指,在拇指末节的螺纹面处进行环行推摩约300次。推动时,着力面呈螺旋形,动作要均匀,不要左右不稳; 补大肠:从小儿食指尖沿其食指桡侧向食指根直线推动约200次; 摩腹:用手掌或四指在小儿整个腹部做逆时针方向的环旋摩动5分钟。动作应和缓轻柔,协调放松,在体表着力; 揉龟尾:小儿俯卧,用一手中指指端着力,尾椎骨端斜向上方向揉200次。指甲应剪去,动作柔和,避开肛门; 推上七节骨:用拇指桡侧从小儿尾椎骨端沿脊柱向上直线推至第4腰椎下200次。推动时,着力面呈直线单方向

小宝宝拉肚子怎么推拿

小儿拉肚子可以分型进行推拿: 寒湿型拉肚子 则:散寒化湿,温中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摩腹,补大肠,揉龟尾,按揉足三里。 推拿方解:推三关,揉外劳宫温中散寒;补脾经,补大肠与摩腹能健脾化湿;揉龟尾和足三里能理肠止泻;全方共奏散寒化湿,温中止泻之功。 辩证加减:腹痛,肠鸣重者,加揉一窝风,摩腹,拿肚角;体虚加捏脊,惊惕不安加开天门,清肝经,掐揉五指节;恶寒发热者加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拿风池。 湿热型拉肚子 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推拿手法:清大肠,退六腑各300次,清补脾经,清

中医如何疗儿童腹泻

推拿疗 1.疗原则 健脾利湿止泻。寒湿型温中散寒,健脾化湿;湿热型清热利湿,调气止泻;伤食型消食导滞,健脾助运;脾虚型温阳益气,健脾止泻;脾肾阳虚型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2.基本操作 (1)患儿取家长抱坐位或仰卧位:补脾土300次,推大肠100次,清小肠100次,运内八卦50次。 (2)患儿仍取仰卧位:摩腹5分钟,揉脐及天枢100次。 (3)患儿取俯卧位:揉龟尾100次,推七节骨100次;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3.辨证施 (1)寒湿泄:补脾土300次,补大肠200次,推三关100次,揉外劳宫100

儿童泄泻怎么办

风寒致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由于感受风寒所导致的泄泻,可选择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宫,揉脐各1分钟,逆时针摩腹2分钟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各2分钟。 推拿好处:推三关,揉外劳宫能温散寒邪,补脾经,揉脐,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化湿,补大肠,揉脐,揉龟尾能促进止泻。 湿热型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湿热泄泻,可选择清补脾经,清胃经,清大肠,清小肠各1分钟,退六腑,揉脐及天枢,顺时针摩腹揉龟尾各2分钟。 推拿好处:清补脾经,清胃经能清除脾胃的湿热,清大肠,揉天枢,清大肠,退六腑能清除肠道的湿热,揉龟尾能止

宝宝腹泻推拿按摩手法图解 湿热腹泻推拿手法

主证:泻下黄糜垢腻,稠粘臭秽,或有黏涎,窘迫不爽,日泻数次,甚则十余次,午后发热,口干不饮,食少,倦怠,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法:清热利湿,调气止泻。 推拿方法:清脾土,清胃经,横纹推向板门,清天河水,退六腑,清小肠,揉二人上马,顺运内八卦,推四横纹,运土入水,清大肠,下推七节,揉涌泉。 推拿功效:清天河水,推六腑,清小肠,清脾土以清利脾胃湿热,运内八卦,推四横纹能调气通滞;运土入水有以土制水之意,以利水湿,清大肠,下推七节,揉涌泉能引湿热下行,湿热既去则泻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