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四项早产儿家庭护理要点

四项早产儿家庭护理要点

早产宝宝的四项家庭护理要点:

保暖:早产儿要特别注意保暖。早产儿的房间温度要尽量保持恒定,空气要保持新鲜。夏季温室不要超过30℃,室温高时要注意通风降温。小床四周应用布做成幔帐(冬天可做成棉的)以挡风保暖。

喂养:早产儿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差,最好吃母乳,母乳容易消化吸收.不容易发生腹泻和消化不良等疾病。早产儿吸吮吞咽能力较差,常常无力吃奶或不会吃奶。新妈妈可把母乳挤到奶瓶里,蒸煮后用奶瓶、小勺或滴灌喂奶。用奶瓶时,奶头孔眼也不宜太小,以免吸奶费力,引起疲劳。

睡眠:早产儿不宜平躺,而应采取侧卧位,左右两侧交替侧卧,这样可以使婴儿两侧肺部都能很好的扩张,还可以通过变换体位改善他们的血液循环。更重要的是,婴儿侧卧吐奶时不容易呛咳,能避免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排便:新生儿一般在生后12小时开始排胎便。胎便呈深、黑绿色或黑色黏稠糊状,3—4天胎便可排尽。吃奶之后,大便逐渐转成黄色。

牛奶喂养的宝宝每天1—2次大便,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4一5次大便。若宝宝出生后24小时尚未见排胎便,则应立即请医生检查,看是否存在肛门等器官畸形。

排尿:出生第一天的尿量很少,约10—30毫升。在生后36小时之内排尿都属正常。此后尿量逐渐增加, 每天可达10次以上,日总量可达100—300毫升,满月前后可达250—450毫升。宝宝尿的次数多,这是正常现象,不要因为宝宝尿的次数多,就减少给水量。其是夏季,如果喂水少,室温又高,宝宝会出现脱水热

早产儿的家庭护理

早产儿因为没有足月,在母体内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养分,所以在护理方面需要更加小心谨慎。家长要精心细致喂养宝宝,注意给宝宝保暖,同时要防止外人接触宝宝,避免感染外来病菌。宝宝的居室要保持安静、清洁。

1、注意保暖

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25℃,被窝的温度应保持在30—32℃,房间要经常开窗通空气。换尿布时动作要快,不要凉着孩子。体重低于2、5千克时,不要洗澡,可用食用油每2—3天擦擦婴儿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若体重3千克以上,每次吃奶达100毫升时,可与健康新生儿一样洗澡。

2、精心喂养

早产儿体重增长快,营养供给要及时,最好是母乳喂养。住院时,妈妈挤出奶来由护士喂,回家后就可以直接喂奶了。吃奶量可根据孩子的体重来确定,一般说来,每千克体重每天需要150—180毫升,2.5千克重的婴儿每天喂350—450毫升就可以了。喂奶的次数每天7—9次或按需哺乳。

3、防止感染

除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外,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走进早产儿的房间,更不要把孩子抱给外来的亲戚邻居看。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在给孩子喂奶或做其他事情时,要换上干净清洁的衣服,洗净双手。

4、保持安静

早产儿的居室要保持安静、清洁,进入早产儿的房间动作要轻柔,换尿布、喂奶也要非常轻柔、敏捷地进行,不能大声喧哗或弄出其他刺耳的响声,以免惊吓婴儿。

怀孕32周早产儿护理需尽心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大多数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早产儿的死亡率较高,因为早产儿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多种合并症,因此,大多数早产儿需要在医院治疗护理一段时间。

当早产儿能自己吮奶并保证每日吸入量;在室内温度21~24℃下能保持正常体温;体重每日增加10~30克,并达到2300克以上;无并发症;不须吸氧,无贫血及其他营养缺乏等疾病症状,即可出院。但孩子出院后,身体仍然很弱,做父母的要非常小心地加以护理。

防止感染:除专门照看孩子的人(母亲或奶奶)外,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走进早产儿的房间,更不要把孩子抱给外来的亲戚邻居看。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在给孩子喂奶或做其他事情时,要换上干净清洁的衣服(或专用的消毒罩衣),洗净双手。母亲患感冒时应戴口罩哺乳,哺乳前应用肥皂及热水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注意保暖:对早产儿要注意保温问题,但保温并不等于把孩子捂得严严的,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4-28℃,室内相对湿度55%-65%之间,如果室内温度达不到,可以考虑用暖水袋给孩子保温,但千万注意安全。婴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上、下午各测体温1次如最高体温或最低体温相差1℃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体温的稳定。当婴儿体重低于2.5千克时,不要洗澡,可用食用油每2?3天擦擦婴儿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若体重3千克以上,每次吃奶达100毫升时,可与健康新生儿一样洗澡。在寒冷季节,应特别注意洗澡时的室内温度和水温。

怀孕32周早产儿护理需尽心,以上就为很多的女性做了详细的介绍,因为对于母亲来说,当自己出现了早产孩子以后,都想把护理的工作做得更尽心,这样才能确保自己孩子的健康,以上就做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妈妈对以上了解后,做好对孩子的精心护理,让孩子保持健康。

早产儿奶粉哪个好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胎儿提早来到了这个世界,但是他们的身体还没有发育完整,因此各方面的身体机能和指标都是比较差的,因此在护理早产儿的时候除了要付出一定的耐心,还有时刻留意孩子的身体变化,作为适当的调整。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早产儿奶粉哪个好和早产儿的护理。

早产儿奶粉哪个好

早产儿更需要母乳喂养。因为早产母亲的奶中所含各种营养物质和氨基酸较足月儿母乳多,能充分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而且早产母亲的奶更利于早产儿的消化吸收,还能提高早产儿的免疫能力,对抗感染有很大作用。所以妈妈一定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乳汁最适合喂养孩子,要想办法让孩子吃到母乳,或者想办法让孩子出院后吃到母乳。母亲要尽可能地与早产儿接触,如孩子住院的医院有母婴同室病房,妈妈一定要陪伴孩子住入母婴同室病房。对不能吸吮或吸吮力弱的孩子,妈妈要按时挤奶(至少每三小时挤一次),然后将挤出来的奶喂婴儿。

护理早产儿需要注意的地方

1、注意防止感染:除专门照看孩子的人(母亲或奶奶)外,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走进早产儿的房间,更不要把孩子抱给外来的亲戚邻居看。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在给孩子喂奶或做其他事情时,要换上干净清洁的衣服(或专用的消毒罩衣),洗净双手。母亲患感冒时应戴口罩哺乳,哺乳前应用肥皂及热水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2、注意保暖:对早产儿要注意保温问题,但保温并不等于把孩子捂得严严的,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4一28℃,室内相对湿度55%一65%之间,如果室内温度达不到,可以考虑用暖水袋给孩子保温,但千万注意安全。婴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上、下午各测体温1次如最高体温或最低体温相差1℃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体温的稳定。当婴儿体重低于2.5千克时,不要洗澡,可用食用油每2—3天擦擦婴儿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若体重3千克以上,每次吃奶达100毫升时,可与健康新生儿一样洗澡。但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洗澡时的室内温度和水温。

3、婴儿抚触:抚触给孩子带来的触觉上的刺激会在孩子大脑形成一种反射,这时孩子的眼睛、手脚跟着活动起来,当这种脑细胞之间的联系和活动较多时,就促进了孩子智力的发育。还有一个好处是孩子可以减少哭闹,可以更好地睡眠。而腹部的按摩,可以使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

4、有下列情况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①体温下降到35℃以下,或上升到38℃以上,采取相应的升温或降温措施后,仍没有效果者;②咳嗽、吐白沫、呼吸急促时;③吃奶骤减,脸色蜡黄,哭声很弱时;④突然发生腹胀时;⑤发生痉挛、抽搐时。

家有早产儿,父母不必太发愁

世界卫生组织将胎龄小于37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早产儿皮肤鲜红,呼吸浅、快而不规则,吸吮力差,体温调节功能和各种反射差,觉醒程度低。当早产婴儿回家以后,新妈妈喜忧参半,免不了担心孩子小、能力差,喂养会很困难。而自己又没有护理早产儿的经验,不知从何下手,真怕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可专家认为,新妈妈大可不必担心,只要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孩子同样可以健康发育。

一、喂养篇

1、喂奶

对于早产儿来说,更需要母乳喂养,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肌体免疫能力。因为早产儿的胃容量很小,每次喂奶量宜少,时间间隔宜短。

如果婴儿体重在1500克以下,每1小时就要喂奶一次;1500-2000克者每2小时喂一次;2500克左右的早产儿则每3小时就喂一次。如果早产儿的吸吮能力差,妈妈可以用滴管或小匙慢慢地喂。如果妈妈母乳不足,可以适量补充一些适合低体重儿的专用奶粉(雀巢、惠氏等)配合母乳喂养。

2、合理补充微量元素

早产儿比足月儿生长发育要快得多,对维生素a、c、d及钙、铁等矿物质的需求量也相对比足月儿要多。出生体重1000-1500克的早产儿,一岁时的体重可达到出生时的7倍;出生体重1500-2000克的早产儿,一岁时可达到出生时的5倍半,而足月儿一岁时的体重一般仅为出生时的3倍。早产儿体重增长得是否合理,是喂养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志,一般每日增长体重25克较合理。

另外,若不及时给早产儿补充营养,易患贫血和佝偻病,体质也会很弱。

一、护理篇:

1、创造适宜的中性环境

因为早产儿不能稳定地维持正常体温,所以在出生后要特别注意保暖。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6-28℃,相对湿度55-65%之间,空气新鲜。婴儿体重越轻,周围环境的温度应该越高。妈妈要每天给婴儿量体温,让体温保持在36.5-37℃之间,使其四肢末梢温热、光润。早产儿所用的尿布、衣服及包裹身体用的被子等物件均应加热后再使用。

2、做好卫生消毒

给早产儿喂奶、换尿布前应洗手,做到卫生、无污染,其用具更要天天消毒。还要天天给早产儿洗澡、及时更换衣服。

3、细心观察

喂奶后要调换宝宝的体位,防止发生肺炎。每天要检查孩子的皮肤,看看是否或将发生脓疮、脐部是否出水流脓、红肿等,及时发现,及早到医院治疗。

只要不忽视每个细节,就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4、减少探视

家有早产儿,亲戚朋友来探视是难免的,妈妈应避免频繁探视,特别是可能患有感冒、皮肤感染及肠道感染的人,易使早产儿感染病毒,最好与小儿隔离。

5、学会家庭婴儿抚触

许多妇产医院都可为新生婴儿做抚触按摩,这对早产儿的身体发展和智力发展更有帮助。如果早产儿出院后仍想坚持做抚触按摩,一种办法是定期到医院请护士到家中为小儿做抚触按摩,一种是进行家庭抚触按摩。

妈妈可用儿童专用按摩油给早产儿进行日常抚触按摩。进行抚触按摩时,妈妈先用按摩油涂抹双手,待双手温暖之后,在轻柔的音乐中轻轻按摩早产儿全身。

早产儿会感到很舒适,既增进亲子交流又能使婴儿情商、智商得到发展。

在护理早产儿时,妈妈不能太急躁,细心与精心很重要。多留心观察孩子的各种变化,予以科学的调理,孩子一定能够健康成长,在两周岁之前完全可以赶上正常儿,不会有什么不同哦!

护理早产儿,更需妈妈的耐心

妈妈要关注每个细节,这对护理好早产儿大有裨益。

1、婴儿床上用品及室内家具的颜色都不宜太过鲜艳、明亮,以免对早产儿产生过分刺激。

2、如果早产儿能吮吸,就让他吸奶嘴,这样可以协助他发展口腔活动技能,而且可以给他一定的安全感。

3、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留心孩子的特殊要求,一般的规律不一定完全适合他的需要,必须细心留意,“听他指挥”,千万别强迫他。

4、当早产儿体温下降到35℃以下或上升到38℃以上、采取相应的升温或降温措施后仍没有效果者,应该及时去医院救治。

5、当早产儿出现咳嗽、吐白沫、呼吸急促、吃奶骤减、脸色蜡黄、哭声很弱、突然腹胀、发生痉挛、抽搐及时救治。

早产儿的发育和正常婴儿一样吗 早产儿怎样护理

1、防止感染:对于刚出生的早产儿不要随意抱给其他亲戚或邻居看,在给早产儿喂奶或做其他事情时,注意换上干净的衣物,双手洗干净再去接触早产儿,另外有感冒的亲属最好不要接触早产儿避免交叉感染。

2、注意保暖:对于早产儿要注意保温的问题,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严格控制在24-28度左右,室内湿度保持在55%-65%之间,早产儿体温保持在36-37℃左右,对于体重低于2.5KG时,注意不要给早产儿洗澡,体重在3KG以上时,每次吃奶达1000g左右时,可与健康新生儿一样洗澡。

3、母乳喂养:早产儿相对于新生儿来说免疫力较低,更需要母乳的喂养。因为母乳中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和氨基酸,母乳更有利于早产儿的消化吸收,母乳中的免疫因子更有利于帮助早产儿提高免疫力,对抗病菌感染。

4、婴儿抚摸:适当的抚摸会给早产儿带来触觉上的刺激,会给早产儿大脑形成一种反射,促使早产儿的眼睛、手脚互动,增强脑细胞之间的练习,有利于早产儿的智力发育,减少哭闹,促进睡眠。腹部按摩还可以加强早产儿的消化功能。

宝宝慢性咳嗽怎么办 家庭雾化很重要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家庭雾化仪也是良好的家庭护理方法。特别是偶尔干咳,以及刺激性干咳的宝宝,常作生理盐水雾化,有利于湿化气道。雾化机能将药物、水分气化成小分子的状态,在吸入肺部后,直接作用于呼吸道,起效快,药物不进入血液,不增加肝肾药物代谢的负担;水雾可稀释痰液,利于宝宝咳出痰液。

早产儿家庭护理全攻略

1、预备必须的装备:如氧气筒(机)、抽痰管、喂食管及喂食空针等,视宝宝出院时的状况而定,需于出院前即事先准备。

2、熟练胸背部的拍痰:这对肺、气管不佳的早产儿是有利的。

3、喂食量:刚出院回到家的宝宝,头两三天内,其每餐的喂食量先维持在医院时的原量不必增加,待适应家里的环境后再逐渐加量,因为环境的变迁对婴儿的影响是蛮大的,尤其是胃肠的功能。

4、喂食方式:一般采用餐多量少及间断式的喂食方式。每喝奶一分钟,便将奶瓶抽出口腔,让宝宝能平顺呼吸约十秒钟,然后再继续喂食,如此间断式的喂食,可减少吐奶发生或呼吸上的压迫。

5、喂食特殊配方的奶粉(如早产儿奶粉):可以促进消化及增加营养吸收,对早产儿的生长有益。

6、维持合宜室温:早产儿对环境的温度和变迁一样敏感,所以要注意体温的保持及温度的衡定性,以免调适不佳而致病。

7、定期回医院追踪检查及治疗:如视听力、黄疸、心肺、胃肠消化、大脑超音波、营养咨询及接受预防注射等。

家有早产儿,父母不必太发愁

卫生组织将胎龄小于37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早产儿皮肤鲜红,呼吸浅、快而不规则,吸吮力差,体温调节功能和各种反射差,觉醒程度低。当早产婴儿回家以后,新妈妈喜忧参半,免不了担心孩子小、能力差,喂养会很困难。而自己又没有护理早产儿的经验,不知从何下手,真怕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可专家认为,新妈妈大可不必担心,只要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孩子同样可以健康发育。

一、喂养篇

1、喂奶

对于早产儿来说,更需要母乳喂养,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肌体免疫能力。因为早产儿的胃容量很小,每次喂奶量宜少,时间间隔宜短。

如果婴儿体重在1500克以下,每1小时就要喂奶一次;1500-2000克者每2小时喂一次;2500克左右的早产儿则每3小时就喂一次。如果早产儿的吸吮能力差,妈妈可以用滴管或小匙慢慢地喂。如果妈妈母乳不足,可以适量补充一些适合低体重儿的专用奶粉(雀巢、惠氏等)配合母乳喂养。

2、合理补充微量元素

早产儿比足月儿生长发育要快得多,对维生素a、c、d及钙、铁等矿物质的需求量也相对比足月儿要多。出生体重1000-1500克的早产儿,一岁时的体重可达到出生时的7倍;出生体重1500-2000克的早产儿,一岁时可达到出生时的5倍半,而足月儿一岁时的体重一般仅为出生时的3倍。早产儿体重增长得是否合理,是喂养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志,一般每日增长体重25克较合理。

另外,若不及时给早产儿补充营养,易患贫血和佝偻病,体质也会很弱。

一、护理篇:

1、创造适宜的中性环境

因为早产儿不能稳定地维持正常体温,所以在出生后要特别注意保暖。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6-28℃,相对湿度55-65%之间,空气新鲜。婴儿体重越轻,周围环境的温度应该越高。妈妈要每天给婴儿量体温,让体温保持在36.5-37℃之间,使其四肢末梢温热、光润。早产儿所用的尿布、衣服及包裹身体用的被子等物件均应加热后再使用。

2、做好卫生消毒

给早产儿喂奶、换尿布前应洗手,做到卫生、无污染,其用具更要天天消毒。还要天天给早产儿洗澡、及时更换衣服。

3、细心观察

喂奶后要调换宝宝的体位,防止发生肺炎。每天要检查孩子的皮肤,看看是否或将发生脓疮、脐部是否出水流脓、红肿等,及时发现,及早到医院治疗。

只要不忽视每个细节,就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4、减少探视

家有早产儿,亲戚朋友来探视是难免的,妈妈应避免频繁探视,特别是可能患有感冒、皮肤感染及肠道感染的人,易使早产儿感染病毒,最好与小儿隔离。

5、学会家庭婴儿抚触

许多妇产医院都可为新生婴儿做抚触按摩,这对早产儿的身体发展和智力发展更有帮助。如果早产儿出院后仍想坚持做抚触按摩,一种办法是定期到医院请护士到家中为小儿做抚触按摩,一种是进行家庭抚触按摩。

妈妈可用儿童专用按摩油给早产儿进行日常抚触按摩。进行抚触按摩时,妈妈先用按摩油涂抹双手,待双手温暖之后,在轻柔的音乐中轻轻按摩早产儿全身。

早产儿会感到很舒适,既增进亲子交流又能使婴儿情商、智商得到发展。

在护理早产儿时,妈妈不能太急躁,细心与精心很重要。多留心观察孩子的各种变化,予以科学的调理,孩子一定能够健康成长,在两周岁之前完全可以赶上正常儿,不会有什么不同哦!

护理早产儿,更需妈妈的耐心

妈妈要关注每个细节,这对护理好早产儿大有裨益。

1、婴儿床上用品及室内家具的颜色都不宜太过鲜艳、明亮,以免对早产儿产生过分刺激。

2、如果早产儿能吮吸,就让他吸奶嘴,这样可以协助他发展口腔活动技能,而且可以给他一定的安全感。

3、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留心孩子的特殊要求,一般的规律不一定完全适合他的需要,必须细心留意,“听他指挥”,千万别强迫他。

4、当早产儿体温下降到35℃以下或上升到38℃以上、采取相应的升温或降温措施后仍没有效果者,应该及时去医院救治。

5、当早产儿出现咳嗽、吐白沫、呼吸急促、吃奶骤减、脸色蜡黄、哭声很弱、突然腹胀、发生痉挛、抽搐及时救治。

护理早产儿时应该注意观察哪些问题

护理早产儿时应该注意观察以下问题: (1)对早产儿要注意保温问题,但保温并不等于把孩子捂得严严的,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4~26℃,室内相对湿度55%~65%之间,如果室内温度达不到,可以考虑用暖水袋给孩子保温,但千万要注意安全。 (2)每日测体温2次,保持36.5~37℃。室内温度、湿度不但要合适,而且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特别是要避免过多的人接触孩子。 (3)如果家人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时,最好不要护理孩子,防止传染给小儿。 (4)换洗尿布时,动作一定要轻、稳,孩子大便后,要用温水洗干净,然后用薄软布或纱布轻轻擦干净,如果发现臀部红了,要及时处理,可以涂一些植物油。

相关推荐

世界早产儿日活动总结篇

世界早产儿日活动总结篇一 早产儿的体重和胎龄正在屡创新低。世界早产儿日将至,xx院新生儿科内举行了一场主题为“托起早产希望,共燃生命之光”的特殊早产儿联谊活动,近20名早产儿回到医院接受免费体检干预。 一个案例>>31周早产儿体重仅500克 “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昨日上午,伴随着优美的音乐,7岁的奇奇一边唱着童谣,一边跳起舞蹈。如果不是医护人员介绍,想必谁都不会相信,奇奇就是7年前,本报报道的出生时仅仅500克重的龙凤胎女婴,当时她仅有手掌般大小。 “当时如果放弃了,现在怎么有这么幸

早产婴儿护理

早产儿与足月出生的婴儿相比,许多地方都发育不完善,所以更加需要精心护理,到能保证早产儿健康,茁壮地成长。 1.温/湿度 家长们要将早产儿生长环境的温度控制在:24℃~26℃之间,湿度控制在:55%~65%之间。家长们可以在房间里放置一个装有水的水盆,这样能够让室内空气更加洁净,有利于早产儿呼吸。给早产儿穿盖的衣物要求轻、暖、软,每4~6个小时为早产儿测量一次体温,减少不必要的移动、翻转动作,更不可任由他们逗玩。 2.补充维生素 早产儿生长发育比正常生产的婴儿要快,由于自身体内储备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足,因

早产儿发育迟缓怎么办

1、早产儿护理需要尽心,由不得半点马虎,而且还需要耐心,这样就会好起来的。当早产儿能自己吮奶并保证每日吸入量;在室内温度21~24℃下能保持正常体温;体重每日增加10~30克,并达到2300克以上;无并发症;不须吸氧,无贫血及其他营养缺乏等疾病症状,即可出院。但孩子出院后,身体仍然很弱,做父母的要非常小心地加以护理。 2、防止感染:除专门照看孩子的人(母亲或奶奶)外,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走进早产儿的房间,更不要把孩子抱给外来的亲戚邻居看。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在给孩子喂奶或做其他事情时,要换上干净清洁的衣服(或专

癫痫儿童家庭护理

坦然面对,冷静处理 由于癫痫发作起来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对家长和小孩来说,在心理上都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不良影响,所以有些家长一听到自己的小孩患了癫痫,就觉得是一件非常恐惧和丢脸的事情。其实,如果家长心态不够端正,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一旦自己的孩子不幸患上癫痫时,家长要注意摆正心态,其实癫痫是可以控制的,不能因为孩子患了癫痫而觉得是件丢脸的事,如果家长过多地关注自己的面子问题,那么可能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无形地给他们传递了这样一种信号:就是他的疾病给父母带来了尴尬或让父母没面子了,这样

增强早产儿的抗病能力的5个关键

由于 早产儿 尚未充分发育,所以生活能力非常薄弱,对疾病几乎都没有抵抗力。因此,对 早产 儿的护理是非常关键的,那么怎样增强早产儿的抗病能力呢? 早产儿的种类及发育指数 分娩 时重量越轻,早产儿遇到的问题就越多,其生活能力、呼吸、吸收功能、消化、身体温度的调节和抵抗力就越差。宝宝越小,器官的缺陷和障碍对生命和健康的危害就越大。具体有如下几种: 分娩重量在1500~2500克之间,或胎龄30周分娩的新生儿。由于围产医学的进步,现在此组的几乎所有的婴儿,只要没有并发症都能存活,且一般发育良好。 分娩重量在10

31周早产儿喂养注意事项

31周早产儿喂养注意事项 奶制品的选择:奶制品主要区别是能量密度不同,100ml早产儿配方奶粉约含有80kcal,100ml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粉所含能量约为73kcal,而100ml母乳或足月儿配方奶粉均约为67kcal。不同的早产儿需要的能量密度是不同的,如果出院时体重跟其纠正胎龄的体重是符合的,可以给予纯母乳或足月儿配方奶粉喂养;如果体重低于纠正胎龄相应的体重,则需要喂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粉或母乳+母乳添加剂;如果体重明显低于其纠正胎龄的体重,也可短时间喂早产儿配方奶粉。 喂奶时间:对于足月儿来说可以按

28周早产儿护理措施有哪些

1、了解出生时的胎龄及体重,掌握是产儿的生理特点。向家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 2、分娩前做好准备,出生后立即保暖。体重不足2000克的要放入暖箱中,暖箱内的温度和湿度要使早产儿的肛温保持在36.5~37度之间;其余的放置室温为24~26度的房间内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晨间护理要适当提高室温。要定期观察体温,了解暖箱的温度和湿度,以防温度改变导致对早产儿的不良影响。 3、严密观察早产儿呼吸状况,记录其数率,注意呼吸是否规则,有无暂停、表紫。如需要吸氧的给氧浓度应在30%~40%之间,间断给予,症

早产儿为什么越来越多

孕期感染:根据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孕期感染可能是早产的重要原因,孕期发生润毛膜羊膜炎者,早产发生率明显增高。 母亲和胎儿的各种疾病:母亲孕期各种疾病,胎儿各种疾病,都有可能导致早产。 多胎:多胎容易导致早产,现在试管婴儿明显增多,使用促排卵药物也较多,试管婴儿和使用促排卵药物者,多胎比率明显高于自然受孕。 高龄孕妇:孕妇年龄大于35岁早产发生率增加数倍。 母亲压力:现在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育龄妇女和孕妇工作压力加大,工作环境、家庭生活环境、经济状况等也是早产原因。 其他:包括环境污染、气候变化、遗传因素

早产儿护理

防止感染 除专门照看孩子的人(母亲或奶奶)外,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走进早产儿的房间,更不要把孩子抱给外来的亲戚邻居看。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在给孩子喂奶或做其他事情时,要换上干净清洁的衣服(或专用的消毒罩衣),洗净双手。母亲患感冒时应戴口罩哺乳,哺乳前应用肥皂及热水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注意保暖 对早产儿要注意保温问题,但保温并不等于把孩子捂得严严的,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4一28℃,室内相对湿度55%一65%之间,如果室内温度达不到,可以考虑用暖水袋给孩子保温,但千万注意安全。婴儿体温应保持在36—3

为什么早产

为什么早产: 一、自发性早产 1、行为和心理因素 过量饮酒、吸烟、吸毒、不良饮食习惯、怀孕期间长期紧张的体力劳动、两次怀孕间隔较短、各种心理负担过重等,特别是当多种原因同时存在时,往往使早产风险增加。 2、社会因素 怀孕的年龄过小(< 17岁)或过大(> 35岁)、未婚、邻里关系紧张、教育程度较低等等。这些因素与早产的关系尚不明确。 3、种族差异 非洲人比其他种族的早产率高,也更容易发生胎膜早破。不知道我国不同民族或地域间是否有差别。 4、既往早产史 如果前一胎为早产,再次发生早产的风险至少超过没有早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