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的护理措施
小儿发烧的护理措施
发颤哆嗦是发烧的先兆。此时,最好不要让病人出汗,须保持暖和,安静休养。看其是否有发烧以外的症状,如脸色或皮肤有无异状,有没有不停呕吐或腹痛、头痛等。此外,还要注意粪便、尿是否正常。若有上述两种以上的症状,就要到医院就诊。流汗可将热释放到体外,但体内的水份也会流失,水份不足,就很难退烧,因此补充足够的水份是十分重要的。可多喝粗、茶凉开水和果汁等。由于容易消耗体力,因此营养的补充很重要。生病时肠胃消化较差,须吃些易消化的东西。可加些米汤、清汤或牛奶等较易入口的食物,并补充鱼、肉、蛋等蛋白质丰富的食品。水果及维他命也有助于补充体力。发烧且全身发烫时,可睡冰枕及温水拭浴帮助解热。不过,要注意颈、肩不可着凉。流汗后要勤换衣服,更衣时要小心不要让身体着凉,屋里保持温暖。用热水沾湿毛巾擦拭身体,再以干毛巾擦干身体,换干净的内衣及睡衣,生病时细菌容易繁殖,更要保持口腔清洁,饭后必定刷牙嗽口。便秘时,更易高烧,要特别注意。无法排便时,可按顺时钟方向按摩腹部。
除此之外,如果宝宝发烧超过40℃(尤其是三岁以下幼儿),而且是2~4个月大的宝宝,不是由于三合一疫苗引起发烧;小便有烧灼感;烧退超过24小时,又反复烧起来;且发烧超过72 小时,则建议在24小时内立刻就医,以确保孩子的安全。 学习完这些小知识,想必爸爸妈妈一定有所收获了吧。宝宝发烧不着急,护理达人来救急,宝宝身体健康没毛病!
小儿发烧护理常犯的错误
1、发热捂汗,可以帮助退烧。(X)宝宝发烧,家长就给宝宝穿得里三层外三层,甚至盖上大棉被,觉得宝宝穿得厚点可以捂汗,一出汗就退烧了。结果适得其反,多余的热量散布出去宝宝体温迅速升高,不但难受,还有可能诱发抽搐呢。其实宝宝高热时常常出现末梢循环变差,于是头部躯干滚烫、手脚冰凉,大一点的孩子还会说觉得冷。
正确的做法:把宝宝的衣服略微解开,让其充分散热;而手脚冰凉的部位则要适当保暖,例如用温热水敷一敷,用手给宝宝搓搓手脚等等,让孩子手脚变暖才更容易散热,有利于退烧。
2、发烧不能洗澡、不能吹空调、不能扇风扇。(X)有些老人认为宝宝发烧了就不能洗澡,不能吹空调,不能扇电扇,否则容易受寒加重病情,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科学证实。
其实孩子发烧了泡个温水澡是非常经济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如果洗澡不便的话,用温水擦身也有利于散热退烧。洗澡水温以比体温低1-2℃为宜,每次洗15-30分钟左右。如果您只洗了3-5分钟,那退热效果将大打折扣哟。如果温水擦浴一段时间后体温还比较高,那过段一小段时间后可再重复一次。物理降温不比服用退烧药,它的时间间隔和次数都没有限制。
3、高烧也不能吃退烧药,怕影响医生诊断。(X)有些家长认为给孩子吃了退烧药,宝宝退烧了再去看医生会影响医生判断病情。其实这种想法有些过虑了。
只要是带孩子去医院看病,包里都备一支体温计和一瓶退烧药。体温计方便随时量体温,随身带着退烧药,如果宝宝发烧超过38.5℃,可以先给宝宝服药再等着看医生。如果宝宝有热性惊厥史,更应该积极退热,可以在体温38℃或刚开始上升时就服用退热药,以求尽可能让孩子体温不要升得过快过高,从而减免抽搐发生的可能。
4、无论什么情况发烧都立刻吃退烧药。(X)有些家长认为发烧会“烧坏大脑”或者“烧成肺炎”,发现孩子发烧了就非常慌张,甚至体温都没来得及量就给孩子吃药。其实38℃以下低热很少引起孩子严重不适,并不需要吃退热药。因为此时服退热药对疾病恢复并无明显好处,反而增加肝肾不必要的代谢负担。3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应用退热药更是要非常慎重。
想给他们服药时,建议一定要先咨询医生后再决定。新生儿及小婴儿发热以洗温水澡、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为主,慎用退热药。因为小婴儿体重轻,体表面积大,服用退热药剂量不易掌握,容易出现虚脱或者胃肠道的损伤。物理降温则简单有效又安全。
小儿发烧怎么护理
1.小儿发烧护理慎用退烧药:家长不要自以为是的给小儿发烧的患儿吃药,应当在医生的监护下实用退烧药,一般情况下,小儿发烧的患儿体温在三十八摄氏度以上的时候才能考虑使用退烧药,并且根据小儿发烧的患儿的体质和病情,退烧药的种类和多少都有不同,所以,小儿发烧第一个要想到的就是看医生而不是盲目使用退烧药。
2.小儿发烧护理要注意患儿衣物的增减:是增加衣服还是减少衣服主要看小儿发烧的患儿的体温,你可以用手抚摸小儿发烧的患儿的身体,如果你感觉身体偏凉就应该考虑增加衣服,也可以调高室内温度。如果你感觉小儿发烧的患儿的身体发热甚至出汗,你要考虑适当的减少衣服,不过减少衣服的时候一定注意不要被风吹到,否则会引起小儿发烧的患儿更大的不适。
3.小儿发烧护理要让患儿多喝水:感冒发烧就要多喝水,这样小儿发烧的患儿体内的新陈代谢会快一些,一些被杀死的病毒也会很快的排除体外,也就是这个原因,发烧的人都讨厌吃油腻的食物,喜欢吃清淡的食物。
4.小儿发烧护理可以用水枕:水枕可以起到局部散热的作用,可以给年龄较大的小儿发烧的患儿用。年龄较小的小儿发烧的患儿不适用这种水枕,当你发现小儿发烧的患儿用这种水枕哭闹增多的时候,你就不要再用这个了,等小儿发烧的患儿再大一些的时候重新使用它。
5.小儿发烧护理可用毛巾擦拭法:用毛巾沾些温水擦拭小儿发烧的患儿的后背,水温要控制在三十七摄氏度以上,不要用冷水,这样小儿发烧的患儿受不了一冷一热的刺激。要用热一点的水擦拭小儿发烧的患儿,这样小儿发烧的患儿不会哭闹,同时水分的蒸发也会使小儿发烧的患儿体温降低一些。
6.小儿发烧护理可用毛巾冷敷法:和上一个毛巾擦拭法的方法类似,这种方法主要是将毛巾放在小儿发烧的患儿的额头的地方,犹豫毛巾沾水以后温度低于小儿发烧的患儿的体温,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在毛巾温度升高以后要更换毛巾。同样毛巾沾的水温度不要太低,防止刺激到小儿发烧的患儿。这样方法适用于一周岁以上的小儿发烧的患儿。
幼儿发烧护理办法
一、及时诊断
“每个孩子的正常体温存在个体差异,特别是新生儿和婴幼儿,极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徐润华告诉记者:“首先,我们需要对孩子的正常体温有一个了解。一般正常小儿的体温为36℃-37.5℃,超过37.5℃就是发热。37.5℃-38℃之间为低热,38℃-39℃为中等热,39℃以上为高热。”低热和中等热的孩子通常可以在家护理,但即便是低热,时间超过3天,也要及时去医院。如果是高热,则要立即去看医生,经过诊断后才可回家护理。
二、及时降温
“除了服用退烧药外,利用物理法给孩子降温也很常用。”徐润华介绍说,冷湿敷法、温水擦浴法、酒精擦浴法都可以试试。“需要注意的是,在做物理降温时,对周围环境也要降温。”
冷湿敷法:将小毛巾折叠数层,放在冷水或冰水中浸湿,稍拧干,敷额头。最好两条毛巾交替使用,每隔3-5分钟换一次,连续敷15-20分钟。还可同时在腋下、颈部、大腿根部用,效果更好。但若孩子出现寒战、皮肤发花则应停止。
温水擦浴法:将毛巾在略高于体温的温水中浸湿,为孩子擦拭全身皮肤,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以散热。擦拭一遍后,可待皮肤水分蒸发后再擦第二遍,直至体温明显下降。
酒精擦浴法:酒精易于挥发,能较快带走皮肤上的热量,达到降温目的。擦浴前可先冷敷额部,既可协助降温,又可防止擦浴时由于体表血管收缩,血液集中到头部引起充血。用纱布或手绢浸蘸酒精,擦颈部两侧至手臂,再从两侧腋下至手心,接着自颈部向下擦背部。然后擦下肢,从髋部经腿外侧擦至足背,从大腿根内侧擦至足心,从大腿后侧经膝窝擦至足跟。上下肢及背部各擦3-5分钟,腋下、肘部、腹股沟部及膝后等大血管处,可重点擦浴,以提高散热效果。前胸、腹部、后颈部等部位对冷刺激敏感,不宜擦拭。
三、服用退热药注意事项
退热药只能退热,不能消除发热的病因。最好先做物理降温,如果体温没有下降,再用药物降温。首先,如果孩子发热超过38.5℃,感到明显不舒服,或是有发热惊厥史,应当及时用退热药。其次,不满3个月的小婴儿和体质差的婴幼儿应慎用,以防大量出汗后引起虚脱。再次,应当由医生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决定每次的用药量,用药间隔一般不少于4小时。最后,服药后多给孩子喝水,以便出汗,将热量散发出去,否则不能充分发挥退热药的作用。
四、发烧时饮食有何讲究
孩子发烧时营养物质和水分消耗增多,但因为其消化功能也有所减退,应当适当减少饮食,吃些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牛奶、豆浆、米糊、面条汤、馄饨、鸡蛋等。尽量多给孩子喂水,如糖水、果汁、白开水或清凉饮料等,多喝水不但有利于降温,也有利于细菌病毒的排泄。此外,高热时口腔中的细菌容易繁殖,要注意口腔卫生。可于饭前用温水漱口,饭后用盐水漱口或刷牙。
五、穿衣盖被注意啥
发热的患儿穿衣不宜过厚,被子也不要盖得过厚,特别是婴幼儿裹得不能太紧,否则会影响散热,体温难以降下来。高热的孩子在退热过程中会大量出汗,此时要用热毛巾擦去胸、背、腋下、面部的汗,并及时更换内衣。
小儿发烧解决措施
概 述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发烧了,听我妈说小时候每次我发烧都把她吓得要死,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谁还不都一样的爱自己的孩子啊,为了让孩子能少发烧,为了父母能少忧心,我找了些发烧的措施,下面看看我的分享吧!希望能帮到大家。
步骤/方法:1一直以来我都误以为发烧的时候要拿很厚的毯子毛巾捂着才会好的快,可是在找经验的时候我才发现这恰恰是很多人的误区,发烧了千万别拿厚的被子捂着孩子,这样会使体温升的更快,要注意通风,让孩子能呼吸新鲜的空气,有利于缓解发烧症状。
2老人们不是有句古话说水是万能良药啊,发烧的时候多喂孩子些水喝,要温开水,千万别拿生水给孩子,还有啊,就是要反复的给孩子擦身体,给他降温,还有就是额头要用湿毛巾敷着隔阵子就要重新拧水敷,别嫌麻烦,这样物理降温比药物安全多了。
3如果孩子发烧严重的时候,在还没来得急送去医院如果孩子不断的说胡话就要千万注意啊,尽量让孩子平躺着,用布条包着筷子让孩子咬着,这样可以防止孩子神智混乱时咬伤舌头。家长还要注意用中指掐下孩子人中。这样有利于缓解症状恶化。
注意事项:1.饮食方面禁忌:你不要吃鸡蛋哦,还有最好不要喝茶,还有冷饮,蜂蜜,和辣的东西。。要多喝白开水,多吃清淡的食物!2.多吃些含维生素C的东西哟!可以增强免疫能力如柑橘类,绿叶蔬菜什么的。3.少穿衣、少盖被,但在畏寒其可增加盖被4.不可自购药物:发烧一定有其原因,须由医师详细检查,不可自行乱服药物
宝宝发烧的症状 哭个不停可能是宝宝发烧了
1、体温升高
婴儿发烧症状为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体温升高,同时脸部会发红,妈妈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宝宝的体温。
2、哭闹不停
宝宝发烧可能是由于长牙的原因,主要症状是身体发热、总是哭闹、口水分泌过多、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
3、状态不佳
宝宝变得很粘人,而且不爱吃东西、两眼显得无神、精神状态不好等情况也属于婴儿发烧症状。
4、疾病
婴儿发烧还可能是病毒感染,其症状有咽部充血、扁桃体增大、皮疹、疱疹、瘀斑、肺部有声音等等。
宝宝发烧护理指南
1、不建议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退烧药。
2、一天使用退烧药不要超过五次以上。
3、不宜在半夜叫醒小孩服用退烧药,除非可能因发烧导致抽筋时。
4、不要给小朋友覆盖湿毛巾,应尽量保持干爽。
5、尽量给予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等。
6、注意水份及电解质的补充,以免小便过于浓黄。
7、要多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8、在适当的处置后,应观察小朋友的精神状态及食欲等,并于就医前记录发烧的天数(需精准计算发烧满几日)、间隔时间、温度变化及其它不适症状,以供医师参考。
小儿脑瘫的日常护理措施有哪些
一、小儿脑瘫的日常护理措施之营养要合理:提倡母乳喂养,尤其是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母乳不足,采用合理的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孩子添加各种辅食,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质。食物应易消化,营养丰富。例如:牛奶,豆浆,蛋花汤,红藕粉,果汁,牛肉汤。
二、小儿脑瘫的日常护理措施之心理护理:脑性瘫痪病程长,孩子容易产生焦虑,悲伤的慢,家庭,甚至想放弃心理治疗。积极有效地加强心理辅导的信心可能会使疾病的治疗,脑瘫是耐心地通过适当的措施,物理治疗,康复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达到康复的目的解释。
三、小儿脑瘫的日常护理措施之脑瘫患儿的健康教育:姿势异常指导家属防止儿童,教孩子练习应该没有完成的动作来完成。
四、小儿脑瘫的日常护理措施之脑瘫儿童的健康教育:指导性说明了保暖的衣服儿童的家庭应该是柔软,舒适。食具,奶具定期煮沸消毒。洗厕所会阴部,防止湿疹,适当的户外活动后,。
五、小儿脑瘫的日常护理措施之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病房安静,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定期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彻底细心晨间护理,定期查房,特别是加强巡逻一夜之后,以防止儿童坠床,烫伤,自伤,他等意外事故等发生的伤害。
六、小儿脑瘫的日常护理措施之在饮食护理:对于脑瘫患者吞咽困难,喂食时间要耐心,给易于咽下的食物。如果需要的话,护理人员手指扫走在食道帮助吞咽;没有过多的食物每汤匙,以避免呕吐。
新生儿抽搐如何护理 针对病因处理
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来预防。例如癫痫病人需按医嘱服药,如果突然停药,即使是1天~2天,都会导致癫痫抽筋的发作。小儿高热易抽筋,及时退热可预防抽筋;缺钙会引起抽筋,所以小孩要补足钙(多吃含钙食物,必要时服葡萄糖酸钙,钙片等),同时要多晒太阳,服食鱼肝油等。同时在新生儿发生抽搐时一定要冷静,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把小儿的伤害降到最低。
宝宝发烧该如何护理
宝宝发烧护理之护理流程
首先,室内的温度要控制在20℃-21℃之间,以此同时要让宝宝穿的轻便一些,也不要在宝宝身上盖太过多的被子,否则这样是会妨碍到宝宝皮肤散热。
继而,要给宝宝增加流食的摄取,因为宝宝发烧的时候热量的需求会提升,所以需要更多的热量。针对比较小的宝宝来说,可以给其多喂几次的母乳或者是配方奶粉,较大的宝宝,可以多供应一些流质的食物,比如稀释过后的果汁或者多汁的水果。
其次,若是有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的给宝宝服用一些退烧药,服药的时间剂量最好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最后,宝宝发烧,身体固然会发热,那么就可以使用温水来给宝宝擦浴,当宝宝的体温达到了38.5℃以下的时候,就要适当的给予温水或者是40%-50%的酒精给宝宝擦拭颈下,腋窝,大腿的位置,要尽量避免胸部和腹部的位置,否则会导致宝宝着凉。
宝宝发烧护理之何时就医
当父母发现宝宝有以下几种情况的时候,就要注意了要必须尽快的采取就医。
1,宝宝有脱水的现象发生。
2,宝宝已经好几个小时拒绝喝流质的食物的时候。
3,宝宝持续了24小时发烧却差不多出原因的时候。
4,宝宝很虚弱,爱睡觉,不吃东西,爱哭,会就自己的耳朵等异常行为的时候。
5,宝宝有慢性疾病,比如心脏病,肾病等。
6,宝宝本来感冒已经好了,有突然的发烧。
7,宝宝出现抽筋或者是以前发烧时也曾经抽经过。
8,较小的婴儿发烧超过37.9℃,2-6个月的宝宝的肛温超过38℃,6个月的宝宝的肛温超过39.2℃时。
小儿口炎护理措施
(1)重视口腔卫生,应少量多次喂水,以保持口腔黏膜湿润及口腔清洁。每次喂食前,大人应注意用肥皂流水洗手,以防将手上的病菌带入小儿口腔。
(2)保持营养及水分的供给。患口腔炎时宜服松软的清淡食物,多吃水果。饮食的温度不能太热,严重者可喂流质或半流质,以减少咀嚼。同时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因疼痛剧烈而不能进食者,可去医院适当补液,以保证基本的营养和水分。
(3)注意用具消毒。尤其是奶头、奶瓶、奶锅、杯、匙等器具的清洁消毒,一般清洗后煮沸消毒20分钟即可。
(4)清洗口腔。对能配合的年长儿可用1%过氧化氢(双氧水),用消毒棉签蘸浸后清洗口腔,或含漱。使口腔内的分泌物或腐败组织随清洗时泡沫流出口外,并对厌氧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通常每日清洗3~5次,最好在饭后1~2小时进行,以免引起恶心呕吐。清洗后用冷开水漱口后吐出。
(5)按时用药。对卡他性和溃疡性口腔炎,可在口腔黏膜局部涂药。每天2~3次。涂药前先用纱布或棉球放在颊黏膜的腮腺出口处,以阻断唾液,然后用干棉球将病变部黏膜表面吸干净,再予涂药。涂药后最好闭口10分钟,然后取出纱布(或棉球),要防止小儿吞入。注意不能立即饮水、进食或漱口。一般外涂药有冰硼散、锡类散、珠黄散等。如溃疡严重者,可口服磺胺类药物(过敏者慎用),或肌注青霉素(必须做皮试)等抗生素以控制感染。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炎(如鹅口疮),因白色念珠菌易在酸性环境中繁殖,故不宜使用硼酸溶液清洁口腔,而应选用2%碳酸氢钠溶液,或局部涂制霉菌素甘油、1%龙胆紫溶液(紫药水);口服制霉菌素,每次5~10万单位,一日3次。
(6)激光治疗。对于那些口腔炎严重,且经久不愈者,可行激光治疗。激光治疗口腔炎效果显著,安全无副作用,可放心采用。
小儿发烧快速退烧方法 小儿发烧护理注意什么
发烧发热补充水分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发烧时呼吸快、出汗多,水分流失量大;另外。喝水也能帮助降温;还有喝水还能增加小孩的尿量,可以促进排出体内毒素。
小儿发烧在家如何正确护理
小儿发烧的降温
儿科专家称,小儿发烧有一定积极意义,表明机体与致病因子斗争,降温主要在于防止高热引起抽搐或惊厥,所以在体温超过39℃时则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家庭可以采用以下物理降温方式进行降温:
温水浴,温水擦澡,主要在颈、胸、背及四肢等处多擦洗;酒精擦浴,用30%~50%酒精(或二锅头加1倍水),用纱布或小毛巾蘸湿酒精擦浴,力量要均匀,擦四肢及背部各3~5分钟,全部擦浴时间要在20分钟左右。擦至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要稍长。禁擦前胸、后颈、腹部,这些部位对冷刺激敏感,如发生寒战、神色、呼吸、脉搏异常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擦浴。
室内温度要适宜
室温过高不利人体散热,会增加患儿烦躁;过低则易使小儿受寒,一般室内以20℃左右为宜;防止空气对流直吹患儿。
小儿发烧应多休息
小儿发烧时新陈代谢增快,消耗多、进食少,身体虚弱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各种刺激;衣被要适当减少;
小儿发烧该吃什么
在发热时人体营养和体液消耗较大,必须注意适当补充。要注意多喝水,饮食给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面汤、粥、蛋羹,以清淡为宜。要适当吃些新鲜水果及果汁,水果以梨、西瓜、荸荠等为好。避免吃油腻、辛辣及生冷食物。如病儿食欲减退不能保证营养和液体入量,必要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输液。
小儿发烧的口腔护理
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口腔自我清除能力减退,易使食物残渣滞留,便于细菌繁殖而引起口腔炎、齿龈炎等,所以对发热小儿还应做好口腔护理,可用消毒棉蘸3%硼酸水轻轻擦洗口腔或用淡盐水含漱,早晚各1次。
小儿感冒发烧应怎样护理
1、小儿发烧的降温
儿科专家称,小儿发烧有一定积极意义,表明机体与致病因子斗争,降温主要在于防止高热引起抽搐或惊厥,所以在体温超过39℃时则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家庭可以采用以下物理降温方式进行降温:
温水浴,温水擦澡,主要在颈、胸、背及四肢等处多擦洗;酒精擦浴,用30%~50%酒精(或二锅头加1倍水),用纱布或小毛巾蘸湿酒精擦浴,力量要均匀,擦四肢及背部各3~5分钟,全部擦浴时间要在20分钟左右。擦至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要稍长。禁擦前胸、后颈、腹部,这些部位对冷刺激敏感,如发生寒战、神色、呼吸、脉搏异常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擦浴。
2、室内温度要适宜
室温过高不利人体散热,会增加患儿烦躁;过低则易使小儿受寒,一般室内以20℃左右为宜;防止空气对流直吹患儿。
3、小儿发烧应多休息
小儿发烧时新陈代谢增快,消耗多、进食少,身体虚弱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各种刺激;衣被要适当减少;
4、小儿发烧该吃什么
在发热时人体营养和体液消耗较大,必须注意适当补充。要注意多喝水,饮食给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面汤、粥、蛋羹,以清淡为宜。要适当吃些新鲜水果及果汁,水果以梨、西瓜、荸荠等为好。避免吃油腻、辛辣及生冷食物。如病儿食欲减退不能保证营养和液体入量,必要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输液。
5、小儿发烧的口腔护理
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口腔自我清除能力减退,易使食物残渣滞留,便于细菌繁殖而引起口腔炎、齿龈炎等,所以对发热小儿还应做好口腔护理,可用消毒棉蘸3%硼酸水轻轻擦洗口腔或用淡盐水含漱,早晚各1次。
婴儿发烧护理方法
宝宝发烧护理方法是怎样的
啥样的发烧孩子可在家护理?
“每个孩子的正常体温存在个体差异,特别是新生儿和婴幼儿,极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徐润华告诉记者:“首先,我们需要对孩子的正常体温有一个了解。一般正常小儿的体温为36℃—37、5℃,超过37、5℃就是发热。37、5℃—38℃之间为低热,38℃—39℃为中等热,39℃以上为高热。”低热和中等热的孩子通常可以在家护理,但即便是低热,时间超过3天,也要及时去医院。如果是高热,则要立即去看医生,经过诊断后才可回家护理。
2、如何给孩子降温?
“除了服用退烧药外,利用物理法给孩子降温也很常用。”徐润华介绍说,冷湿敷法、温水擦浴法、酒精擦浴法都可以试试。“需要注意的是,在做物理降温时,对周围环境也要降温。”
冷湿敷法:将小毛巾折叠数层,放在冷水或冰水中浸湿,稍拧干,敷额头。最好两条毛巾交替使用,每隔3—5分钟换一次,连续敷15—20分钟。还可同时在腋下、颈部、大腿根部用,效果更好。但若孩子出现寒战、皮肤发花则应停止。
温水擦浴法:将毛巾在略高于体温的温水中浸湿,为孩子擦拭全身皮肤,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以散热。擦拭一遍后,可待皮肤水分蒸发后再擦第二遍,直至体温明显下降。
酒精擦浴法:酒精易于挥发,能较快带走皮肤上的热量,达到降温目的。擦浴前可先冷敷额部,既可协助降温,又可防止擦浴时由于体表血管收缩,血液集中到头部引起充血。用纱布或手绢浸蘸酒精,擦颈部两侧至手臂,再从两侧腋下至手心,接着自颈部向下擦背部。然后擦下肢,从髋部经腿外侧擦至足背,从大腿根内侧擦至足心,从大腿后侧经膝窝擦至足跟。上下肢及背部各擦3—5分钟,腋下、肘部、腹股沟部及膝后等大血管处,可重点擦浴,以提高散热效果。前胸、腹部、后颈部等部位对冷刺激敏感,不宜擦拭。
3、服用退热药注意什么?
退热药只能退热,不能消除发热的病因。最好先做物理降温,如果体温没有下降,再用药物降温。
首先,如果孩子发热超过38、5℃,感到明显不舒服,或是有发热惊厥史,应当及时用退热药。其次,不满3个月的小婴儿和体质差的婴幼儿应慎用,以防大量出汗后引起虚脱。再次,应当由医生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决定每次的用药量,用药间隔一般不少于4小时。最后,服药后多给孩子喝水,以便出汗,将热量散发出去,否则不能充分发挥退热药的作用。
4、发烧时饮食有何讲究?
孩子发烧时营养物质和水分消耗增多,但因为其消化功能也有所减退,应当适当减少饮食,吃些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牛奶、豆浆、米糊、面条汤、馄饨、鸡蛋等。尽量多给孩子喂水,如糖水、果汁、白开水或清凉饮料等,多喝水不但有利于降温,也有利于细菌病毒的排泄。此外,高热时口腔中的细菌容易繁殖,要注意口腔卫生。可于饭前用温水漱口,饭后用盐水漱口或刷牙。
5、如何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
体温最好每4小时测一次;高烧的每1—2小时测一次;用了退热药后过40分钟测体温,以观察药效。观察精神状态、面色、呼吸、是否有皮疹。如果孩子腹泻,可留大便标本做化验;如果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软弱无力等虚脱现象,应及时喂糖水,并与医生联系。如果孩子心情烦躁,可通过讲故事等方式转移他的注意力。尽量不要让孩子在发烧期间玩耍,以减少体能消耗.
上面就是对宝宝发烧护理方法是怎样的介绍,在宝宝出现发烧的症状时家长们一定要特别注意,首先要给宝宝监测体温,如果度数不是特高可以选择物理降温,另外也要保证宝宝所在的室内环境空气流通,并且不要给宝宝穿太多衣物,必要的时候如果发烧度数比较高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