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突根治术有助于治疗中耳炎
乳突根治术有助于治疗中耳炎
乳突根治术是治疗中耳炎的常用手术方式,可于全麻下进行,亦可试用局麻,暴露乳突后用电钻或骨凿将整个乳突病变小房去除,彻底刮除肉芽和胆脂瘤,当出现不同情况时,手术具体操作手法也略有不同。
1、在对中耳炎患者进行乳突根治术时应扩大鼓窦,去除外侧骨壁即断桥,削底外耳道后骨壁至不低于砧骨窝水平,否则易损伤面神经垂直段,勿损伤脑膜板、乙状窦板、面神经和半规管。
2、当中耳炎患者怀疑有颅内并发症时,即使骨壁完整,也应磨开骨板进行探查,出现问题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3、病变不重、外耳道皮肤正常的中耳炎患者可将外耳道皮片由鼓窦处纵行剪开,分成上下两瓣推向前方,亦可完全切除,然后清理鼓室内坏死黏膜、肉芽、坏死听骨、胆脂瘤及鼓膜张肌等。
4、鼓室病变不重的患者如听力损失不大、咽鼓管功能正常,清理病变组织时可以略有保守,之后进行鼓室成形术。如不进行二期手术,应将咽鼓管鼓口病变黏膜、肉芽等所有病变清除干净,避免术后继续流脓。
中耳炎用药
一、西医
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药物治疗: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聪聪滴耳油能治疗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预防复发达到根治。
3、局部用药注意事项:
①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
②脓量多时用水剂,量少时可用硼酸酒精。
4、滴耳法: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患耳朝上。将耳廓向后上方轻轻牵拉,向外耳道内滴入药液3~4滴。然后用手指轻按耳屏数次,促使药液经鼓膜穿孔流入中耳。数分钟后方可变换体位。注意滴耳药液应尽可能与体温接近以免引起眩晕。
5、鼓膜大穿孔影响听力,在干耳后2个月左右可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
6、骨疡型中耳炎,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但应注意定期复查。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应及早施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或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变,预防并发症。
治疗中耳炎最好的药是什么
药物治疗: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能治疗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
局部用药注意事项:
①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
②脓量多时用水剂,量少时可用硼酸酒精。
鼓膜大穿孔影响听力,在干耳后2个月左右可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
骨疡型中耳炎,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但应注意定期复查,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应及早施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或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变,预防并发症。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前诊断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在手术前应进行必要的诊断,以确定是否可以进行下一步治疗。
鼓膜像诊断 准确无误的鼓膜像必须借助于手术显微镜完成,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微的鼓膜改变,如鼓膜是内陷还是已经穿孔,鼓膜表面是否有溃疡,鼓室内是黏膜还是上皮,镜下还可同时吸取分泌物和去除肉芽以促进内陷袋口的引流通畅,对减轻炎症反应、稳定病情很有帮助。如果检查发现有松弛部或紧张部鼓膜内陷并出现脱落上皮组织堆积,那么就可以明确诊断了。
纯音测听诊断 用以判断患者的听力程度。
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可以确定患者属于哪一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常规血液生物化学检查 用以判断患者炎症程度及各项血液指标是否正常。
颞骨CT 诊断 高分辨率CT扫描可明确患者病变范围、骨质破坏情况、乳突气化程度、颅中窝高度、有无迷路瘘孔及颈内动脉管的观察等,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大量客观信息。
Tips:化脓性中耳炎手术分类
化脓性中耳炎手术基本可分为两类:乳突手术和鼓室成形术。两类手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乳突手术以清理乳突中耳病灶为目的,包括上鼓室切开术、单纯乳突开放术、改良乳突根治术、乳突根治术等。
鼓室成形术以重建中耳传音结构为目的,包括鼓膜成形术和听骨链重建术。
粘连性中耳炎的治疗
中耳炎近年来发病率一直高居不下,而且大部分患者是儿童,为什么儿童成为了中耳炎的高发人群了呢?主要还是儿童有很多的不良的习惯,还有很多家长也不知道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中耳炎都是有那些治疗方法吧。
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药物治疗: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聪聪滴耳油能治疗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预防复发达到根治。
3、局部用药注意事项:
①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
②脓量多时用水剂,量少时可用硼酸酒精。
4、滴耳法: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患耳朝上。将耳廓向后上方轻轻牵拉,向外耳道内滴入药液3~4滴。然后用手指轻按耳屏数次,促使药液经鼓膜穿孔流入中耳。数分钟后方可变换体位。注意滴耳药液应尽可能与体温接近以免引起眩晕。
5、鼓膜大穿孔影响听力,在干耳后2个月左右可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
6、骨疡型中耳炎,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但应注意定期复查。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应及早施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或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变,预防并发症。
手术治疗中耳炎的方法有哪些
1、乳突根治术治疗中耳炎
是根除乳突、鼓窦和鼓室内病变,将三者与外耳道相通,形成一复盖上皮的空腔。手术目的是彻底清除乳突、鼓窦、鼓室和咽鼓管鼓口病变组织,停止流脓、获得干耳,防治颅内、外并发症。适用于骨疡型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合并各种耳源性并发症者。随着耳显微外科及鼓室成形术的迅速发展,近年在清除中耳乳突病变的同时,尽量保留与传音功能有关的中耳结构,采用各种术式重建听力。
2、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中耳炎
是在清除乳突腔、鼓窦入口及上鼓室病变的前提下,不损伤或少损伤鼓室内结构,从而保持或增进中耳炎病人听力。适用于胆脂瘤局限于上鼓室、鼓窦,鼓膜松弛部或后上方边缘性穿孔,而鼓膜紧张部完好、听力尚好,无并发症者。
3、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
是根治中耳炎病灶和重建鼓室传音结构的手术。目的是清除病灶,并修复鼓膜及重建听骨链,以提中耳炎患者的听力。一般分五型,Ⅰ型即鼓膜修补术。Ⅱ型适用于上鼓室乳突病变、听骨链轻度病变。清除病变,重建听骨链。Ⅲ型适用于听骨链病变严重,镫骨完整者。修复鼓膜与镫骨连接。Ⅳ型适用于镫骨缺损,两窗仍活动者。建成包括蜗窗及咽鼓管口的小鼓室。Ⅴ型镫骨底板固定者。一期中耳炎先修复鼓膜,二期中耳炎行镫骨手术或半规管开窗术。
中耳炎治疗
由于中耳炎好发于儿童,这就导致中耳炎的治疗必须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治疗效果,毕竟对于儿童来说,疾病对于自身的影响会比大人要严重一些。所以要重视中耳炎的治疗。那么中耳炎有哪些治疗呢?
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药物治疗: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聪聪滴耳油能治疗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预防复发达到根治。
3、局部用药注意事项:
①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
②脓量多时用水剂,量少时可用硼酸酒精。
4、滴耳法: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患耳朝上。将耳廓向后上方轻轻牵拉,向外耳道内滴入药液3~4滴。然后用手指轻按耳屏数次,促使药液经鼓膜穿孔流入中耳。数分钟后方可变换体位。注意滴耳药液应尽可能与体温接近以免引起眩晕。
5、鼓膜大穿孔影响听力,在干耳后2个月左右可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
6、骨疡型中耳炎,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但应注意定期复查。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应及早施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或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变,预防并发症。
关爱儿童健康使我们每个人都要有的责任和义务。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孩子就是掌中宝,有谁会愿意看到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疾病呢。针对中耳炎,这种能够影响到孩子听力的疾病,更是要注意治疗。
得了中耳炎应该如何治疗
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药物治疗: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能治疗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或者吃药:(1)头孢拉定胶囊,每次1—2粒,每日4次。(2)龙胆泻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3)黄连上清片,每次4片,每日3次。(4)穿心莲内脂片,每次4片,每日3次。
3、局部用药注意事项:
①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
②脓量多时用水剂,量少时可用硼酸酒精。
4、验方治疗:(1)忍冬藤30克、生甘草10克、煎服每日1剂,连服3—4日。(2)蒲公英、车前草、紫地丁各30克、每日1剂,分3次煎服,连服3—4日。(3)野菊花12克、天葵子10克、丹参15克、泽泻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分2次煎服。(4)大蒜1瓣,蒸馏水10毫升,将大蒜洗净捣烂,取汁与蒸馏水混匀,滴耳,每日数次,1次数滴。本方适用于中耳炎,尤为化脓性中耳炎效果更佳
5、骨疡型中耳炎,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但应注意定期复查,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应及早施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或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变,预防并发症。
耳朵里长肉芽确诊为胆脂瘤中耳炎如何治疗
患者要及早施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或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变,预防并发症,以获得一干耳,并酌情行鼓室成形术以提高听力。乳突根治手术目的在于:
①彻底清除鼓室、鼓窦及乳突腔内的胆脂瘤,肉芽、息肉以及有病变的骨质和粘膜等。
②重建听力。术中尽可能保留与传音功能有密切关系的中耳结构,如听小骨、残余鼓膜、咽鼓管粘膜,乃至完整的外耳道及鼓沟等,并在此基础上一期或二期重建听力。
③力求干耳。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为三型,胆脂瘤性中耳炎属于第三型,也是这三种中耳炎中最为严重,且易造成并发症的一型。所谓胆脂瘤,就是中耳里脱落的上皮的堆集,越聚越大,不断地向四周扩张,从而造成邻近的骨质破坏,向上,向内向后都是重要的血管和神经,一旦破坏到神经会造成面神经麻痹,向颅内扩张会形成脑脓肿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所以,一经诊断是胆脂瘤性中耳炎,就必须手术治疗。对于这种中耳炎的手术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提出高听力,不是为了不流脓,主要是预防并发症。当然,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提出高术后的听力和干耳率。但是,由于病变的关系,所以胆脂瘤性中耳炎手术后的干耳率不是太高的,大约也就在80%左右吧。一般说来,如果病人的病情具备鼓室成形的条件的话,术中加上鼓室成形术,术后的听力会得到提高的。如果没有条件做鼓室成形术而只做胆脂瘤根治术的,手术后的听力也不会下降。
至于现在还在流脓,这是感染没有得到控制,也就是手术没有达到干耳的目的。定期换药,清理术腔,针对脓液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极度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中耳炎的西药治疗方法
关于中耳炎的问题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屡见不鲜的,因为孩子的耳膜发育方面没有完善,所以很容易因为粘膜的损伤就导致细菌感染引起发炎问题。中耳炎对于孩子的听力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需要及时的正确用药治疗,防止不良情况的发生。
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药物治疗: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聪聪滴耳油能治疗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预防复发达到根治。
3、局部用药注意事项:
①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
②脓量多时用水剂,量少时可用硼酸酒精。
4、滴耳法: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患耳朝上。将耳廓向后上方轻轻牵拉,向外耳道内滴入药液3~4滴。然后用手指轻按耳屏数次,促使药液经鼓膜穿孔流入中耳。数分钟后方可变换体位。注意滴耳药液应尽可能与体温接近以免引起眩晕。
5、鼓膜大穿孔影响听力,在干耳后2个月左右可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
6、骨疡型中耳炎,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但应注意定期复查。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应及早施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或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变,预防并发症。
以上就是关于孩子中耳炎的药物治疗方面的内容,通过今天上述的讲解相信广大的家长们对于孩子的中耳炎药物治疗有了很深刻的了解,所以在以后的生活当中要特别注意孩子的耳道卫生,防止细菌的感染,如果有意外情况发生,就要及时的去正规医院检查,合理用药治疗。
中耳炎有浓的治疗方法
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Chronicsinusitis)、慢性扁桃体炎(Chronictonsillitis)。
2、药物治疗: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能治疗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
3、局部用药注意事项:
①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
②脓量多时用水剂,量少时可用硼酸酒精。
4、鼓膜大穿孔影响听力,在干耳后2个月左右可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
5、骨疡型中耳炎,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但应注意定期复查,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应及早施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或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变,预防并发症。
6、中耳炎的手术治疗:
除了少数简单的中耳炎病例可施行局部麻醉外,大多数情况都需全身麻醉。
首先是做切口,切口可以从耳前或后皮肤切开进入,视破洞大小以及位置而定,较小的破洞甚至直接修补,不须动到外耳。如果要从耳后开,则术前需要将头发剃至耳上三公分;如果要从耳前开,则只需要将鬓角剃至耳壳上缘即可。开刀时在显微镜下将病变组织除去后,即修补耳膜。若有听骨缺损的问题,则同时处理。接下来将外耳道用软胶填塞,接着伤口缝合,中耳炎手术即完成。
手术进行时间平均约需1.5个小时左右,视困难度增减。若连同准备、麻醉及恢复一起算,约需2~3个小时。如果是珍珠瘤的话,就需要较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