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病理报告单中如何查看肿瘤指标

病理报告单中如何查看肿瘤指标

1.肿瘤指标之异型增生:也称不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间变等,是上皮细胞由于长期受到慢性刺激出现的不正常增生。

例如,宫颈异型增生就是指宫颈上皮细胞部分或大部分发生异型和不典型增生,报告中常常用“CIN”描述。CIN分三级,级别越高,发展为浸润癌(通常所说的癌症)的机会越多。建议:一旦有CINⅡ级或者以上就要定期随访或积极治疗。同样,肠道、支气管、乳腺等病变有异型增生均要引起注意。

2.肿瘤指标之分化:一种组织的细胞从胚胎到发育成熟,要经过各种分化阶段,分化愈高,其成熟度愈好。在肿瘤报告中,一般需要描述其分化程度代表相应的恶性程度、预后等“信息”。

3.肿瘤指标之癌变趋势:即“癌前病变”。“癌前病变”并不是癌,但继续发展下去就有癌变可能。因此需要大家提高警惕。常见的有:

黏膜白斑:常发生于食管,口腔及外阴等处,如果黏膜鳞状上皮过度增生并伴着一定的异型性就有可能转变为鳞状细胞癌。

交界痣:多位于手掌、足掌、外生殖器和背部,经常受到摩擦,外伤或感染等刺激,容易发生癌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大约10%的萎缩性胃炎病人可能发生癌变。

子宫颈糜烂:宫颈糜烂是妇女较为常见的病变,其中,重度宫颈糜烂中的鳞状不典型增生,容易发生癌变。

乳腺囊性增生及乳腺纤维腺瘤:多见于40岁以上妇女,随着年龄增大癌变可能性亦增大。

多发性家族性结肠息肉症:结肠息肉均为腺瘤性息肉,癌变率达50%,有家族史。

4.肿瘤指标之癌疑:此类报告表明,不能完全肯定是癌症,或对癌症的诊断有所保留,需进一步检查。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病变不够典型,性质难定;或虽倾向为恶性,但其组织量太少或有挤压等。此类报告中,多会出现“考虑为……”“倾向于……”“可能为……”等字样。例如,“直肠管状腺瘤伴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局部癌变可能”。这些报告均需要医生重新做活检或手术中开展冰冻切片,同时需要病人密切随访。

5.肿瘤指标之原位癌:原位癌是指癌细胞仅局限于黏膜的上皮层或皮肤的表皮层内,尚未穿透基底膜浸润到黏膜下层或真皮层的癌症。通俗地说,原位癌就是刚形成不久的初生癌,如宫颈、胃、皮肤原位癌等。总之,病理报告单上的肿瘤“信息”,可唤起人们对癌的高度警惕加强预防和减少癌症的发生。大家要科学看待病理报告,毕竟病理报告是由人做出的。有时病理报告也带有一定主观性,未必绝对准确。

原位癌发展成浸润癌需要数年时间

一般来说,癌症的发生大都是按照“癌前病变-原位癌-浸润癌一转移癌”的过程发展的,从原位癌发展成为浸润癌可能需要数年时间,在此期间,病人没有任何感觉,如不认真检查身体,很难被发现。

甲状腺结节穿刺的危害大吗 甲状腺结节穿刺活检要怎么做

操作方法:在B超定位下,用一根细针从甲状腺结节中吸取一点甲状腺组织,然后由病理科医生制成病理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该组织,做出细胞学诊断并发布病理报告单。

穿刺就像打针一样,整个过程也就只需要几分钟而已,因此不必太过紧张。

增生性肠息肉怎么办

肠息肉分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可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等,有恶变倾向;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如果在病检下确诊是增生性肠息肉,是不要紧的,年年复查还是有必要的,息肉有一定的复发率,可以选择无痛肠镜。

肠息肉临床表现不一,早期可无任何症状,一般临床表现可有腹痛、腹泻、便血、大便中可含有粘液,或伴有里急后重感。息肉大小不等,可以为带蒂的,也可以为广基的;可以为单个或分散分布,也可为很多息肉聚集在一起。根据息肉的特征可分为幼年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淋巴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等。

在病理医生的显微镜下,就需要明确息肉的病理本质,增生性肠息肉可以是上皮发生的增生性病变,也可以是上皮下面的结缔组织增生或肿瘤所致局部粘膜的隆起。因此,病理报告上不能直接用息肉的诊断名称,病理报告应该是病理组织学的名称。

病理报告中

尿路上皮增生是指黏膜明显增厚,细胞无异型性。可见于邻近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病变的平坦黏膜,本身无恶性潜能。尿路上皮异型增生是一种癌前的但不足以诊断为原位癌的细胞学和组织学改变。异型增生多与非浸润性乳头状肿瘤有关,该病变的出现提示尿路上皮不稳定。另外还有一术语称"反应性不典型增生",常发生于急性或慢性炎症的尿路上皮,由于反应性/再生性的原因,细胞可不规则增大,细胞核出现明显改变。"不确定意义的尿路上皮不典型增生"用来描述介于异型增生与炎症引发的反应性不典型增生之间的病例,提示需要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访。

一份病理报告是怎么出炉的

一份病理报告中,会透露哪些信息呢?它又是如何判断出来的呢?下面我们就走进病理科,来一次探秘吧!

来源:生活报

肿瘤病理“像树叶一样,没有两片完全相同”

记者眼中,病理科医生做出病理报告的过程,更像是一个警察在破案。病变就是犯罪嫌疑人,生长肿瘤的部位就是犯罪现场,临床医生是出现场的刑警,而病理科医生则是寻找物证的刑事技术警察,要从诸如指纹、足迹、现场遗留物中抽丝剥茧揭开案件之谜,只是病理医生查看的物证更细更小,是在显微镜下以微米为单位的人体组织细胞。

病理科副主任医师李晓梅介绍说,病理报告可分为术前活检、术中冰冻、术后切除器官报告三种。三种病理报告所对应的切片数量是不同的,有的是一对一,有的是一对二,多的则是15、20、甚至更多的组织切片。透过显微镜下的这些切片,可以判定那些破坏人体健康的病变细胞“到底是谁”,“从哪来”,“要去哪”等诸多信息。比如百姓们常说的肝癌、胃癌、肺癌等等,都只是一个统称,从组织细胞层面,还会被进一步分类。如肝癌又分为肝细胞癌和胆管腺癌,肺癌可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小细胞癌等。通过切片,就可以判断它具体是哪种,也就是明确“它是谁”。癌症有原位癌和浸润癌之分,原位癌就是手术后不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早期癌;而浸润癌大部分需要术后的后续放化治疗;癌细胞还可以从机体的一个部位转移到一个或几个部位,通过切片要尽可能找到原发的肿瘤部位,而其他的都是转移病灶,也就是确定出肿瘤细胞“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李晓梅医生说,曾经诊断过一个肺腺癌患者的病理,在看切片的时候发现癌细胞很像是从肠癌转移来的,经肠镜得到了证实,而这就决定了这个患者的治疗策略。“为什么病理科重要,因为它决定了患者该如何治疗,而且,病理报告像树叶一样,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所以肿瘤的治疗也是一人一案。病理报告是治疗依据。”

“出炉”过程 有点儿像是“肉制品加工”

那这么“极富个性”的病理报告是咋“出炉”的呢?

特批,穿过一个“非医务人员免进”的大门,记者进入了这个颇有点儿像“肉制品加工场”或“厨房”的病理科。刀子、镊子、剪子、案板、甚至高压锅,都是这里制作“组织切片”的工具。当然,也少不了装着福尔马林、冰醋酸、二甲苯的瓶瓶罐罐,以及和一些辅助仪器设备。这些,都供病理科技术人员使用,制作“组织细胞切片”。

技术人员杨悦告诉记者,常见的“组织细胞切片”主要有术中冰冻和石蜡包埋两种。术中冰冻,就是在手术过程中,将病患身体切下来的病灶,装入标本袋,并以“保鲜”的状态,最快速度送到病理科,然后由病理医生寻找主要病变,切割出一块不足手指甲大的病变组织块,放入零下25摄氏度的冰冻切片机里进行冷冻。几分钟冻好后,技术人员会利用冰冻切片机,把它切成6微米的切片,染色制成“组织细胞切片”后,交给病理医生。经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据此做出最终病理诊断报告。整个过程前后不过20多分钟。而在送检病灶的另一端――手术室,临床医生则在急切地等待着这个“裁定结果”,然后判断手术下一步如何操作。

而石蜡包埋切片,则主要是用于术后病理检查和术前活检病理分析。比术中冰冻工序复杂,要经过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4微米)、脱蜡、染色等有10多个步骤几十道工序,但也比术中冰冻诊断的准确度更精细,涉及内容更多。只是它费时较长,一般三四天才能完成病理诊断报告,所以多是术后应用。另外,属于诊断上比较疑难的肿瘤,还要进行“免疫组化”;需要靶向治疗的还需要在基因层面进一步检测。只有这样,才能给肿瘤彻底定性、“量刑”。

“十年磨剑”才能确保精准

都说病理医生是在微观的世界里掌握宏观,微观探视也好,宏观判断也罢,依据只有一个,那就是“组织切片”。所以,无论是在制片的过程中,还是显微镜下观察的过程中,细心和经验都非常重要。“病理科的切片制作,几乎全凭手工;观看组织细胞、形成病理报告,靠的就是显微镜下一双眼睛。所以,对技术员和病理医生都有很强的经验要求。”李晓梅副主任,指着技术人员程慧,告诉记者,向她这样有着二三十年工作经验的人,在病理科有很多,病理医生被称为“不退休的职业”。

再说的详细点儿,病理诊断难在哪?比如取材时病变部位是否精准,全凭眼观、手触摸;切片全凭手动操控仪器,切片的厚薄都很有讲究,没有两三年的经验,是很难胜任的。而病理医生,“成才“的时间则更漫长,一般需要5年住院医师培训,完成规定培训项目才能有从业病理诊断医师的资格;从毕业后到独当一面,至少得10年以上。“必备素质”还有丰富的“全科医生经验”。

目前我国病理医生的缺口是2.5万人。尤其是基础医院,人才更加缺失。而另一方面,在一些顶尖医院,病患扎堆,病理医生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巨大,一天至少看上百个切片,还要做到精准再精准。精准到什么程度,李晓梅说,“医生1%的错,在病人身上就是100%的错误”,所以必须避免。

解读病理报告的肿瘤“信息”

最关心病理报告的,莫过于恶性肿瘤病患家属。一份标注各种医学名词的病理诊断报告摆在面前,都记录了啥?咋能读懂它?学会看关键词很重要。下面就让我来解读一下病理报告上面的“肿瘤信息”吧。

病理诊断报告单关键字及其解读

质韧区+数字――这是看肿瘤大小的关键词,数字部分即大小值。

如,左乳、腋下淋巴结等字样――代表肿瘤位置。其他器官肿瘤,会有相应字样出现。

异型增生或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属于癌前病变

“考虑为……”“倾向于……”“可能为……”等字样――是一种诊断上不确定的常用词汇,需要结合临床或重新送检做病理

癌或肉瘤――这两个关键字出现,表示已经是明确的恶性诊断了。

原位癌、浸润性癌等字样――代表肿瘤的恶性发生发展进程,也反映了肿瘤的预后。

IHC――是进行免疫组化检验的关键词缩写,表示组织来源很难确定的肿瘤。

甲状腺结节穿刺多久出结果

通常7天左右可以出结果。

甲状腺结节穿刺,是临床上一项较为常见的检查方法,是指在B超定位下,用一根细针从甲状腺结节中吸取一点甲状腺组织,然后由病理科医生制成病理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该组织,做出细胞学诊断并发布病理报告单。

在做完穿刺之后,需要送去病理检查,再到出病理报告单,这期间需要一星期左右的时间。

做完胃镜后注意事项 留意报告结果

1、一般未行胃粘膜活检者,当日即可取得胃镜报告单。如果行粘膜活检者,需2—3日病理报告后方能取报告单。

2、凡行胃镜检查者,在检查后均应持报告单到消化专科门诊就诊或咨询。因为患者本人往往难以看便胃镜报告单,需要咨询专业医生,以免延误治疗。

肺癌诊断标准

对于肺癌患者而言,疾病诊断最终要依靠支气管镜或者手术切除以后,获取的标本进行病理检测来判断。病理诊断是诊断肿瘤的“金标准”,其它检查都只是有助于医生发现、判断病情,或在治疗过程中跟踪治疗效果。也就是说,其他任何检查,如CT、MRI等,即使在影像上发现有肿块、病灶,都不能最终判断病变的性质、类型,确诊还要依靠病理诊断。这是肿瘤治疗过程中,最关键的依据。

一般来说,病理诊断中的大标本是指手术切除后获取的标本,小标本则是指通过支气管镜、胸腔镜或穿刺获取的活检标本。此外,在人体的体表进行活检取材获取的标本也称为小标本。

一个完整的病理诊断包括四个方面的信息:

第一,病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以及病理号。其中,病理号是每个病人在检查的医院里拥有的唯一号码,十分重要。此外,每家医院根据情况不同,基本信息中还有病人的病案号或者ID号等;

第二,报告的内容,即送检标本来源的方式和部位。也就是说,需要标明标本来源于哪个器官,通过哪种方式获取的,如穿刺、腔镜或者手术切除等;

第三,病理报告的内容。病理报告内容是整个病理诊断中最重要的部分,包含通过检测后发现的病变类型、性质。手术切除获取的标本还包含肿瘤侵犯的范围、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以及有无脉管瘤栓等。此外,如果肿瘤病变不典型,在病理报告内容中还需增添鉴别诊断的内容,而肿瘤的鉴别诊断常常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来实现;

第四,分子分型。对于肺癌来说,分子分型也是病理诊断报告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分子分型报告的具体内容,有可能是后续单独发报告,也有可能就在病理报告中附上,形成第四部分。

相关推荐

怎么看血型检查报告单

读懂报告单的方法 化验单上会有结果,不仅有显示准妈妈的血型,准爸爸的血型也会显示。比如孕妇血型为O型,丈夫血型为A型,化验单上显示IgG抗A效价是1:4,大于参考值1:64,即表示检测出来的情况是正常的,孕妇不要担心,不会有溶血情况的发生;分母若比64大,就说明存在溶血的可能。 若报告单上显示为Rh(D)+,即表示血型中含有Rh因子为阳性;若显示为RH (D)-,则表示可能发生Rh溶血病,需认真观察和检查。 · 常见的溶血结果 1.ABO血型不合 (1)简介 在我国,患有溶血病的婴儿中有96%是此类型的血

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的结果有哪些

正常子宫内膜是受卵巢性激素影响而发生周期性变化的。妊娠时,在卵巢性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增厚,为受精卵的植入、胚胎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子宫内膜是受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就是为了了解不孕妇女卵巢有无排卵、子宫内膜的变化是否正常及其对性激素的反应,而且还能间接地反映出卵巢的黄体功能状况,并有助于子宫内膜疾病(如结核、炎症、息肉、内膜纤维化症等)的诊断。最常采用的检查方法是诊断性刮宫,刮取的子宫内膜作病理检查。 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的结果有哪些?一般情况下,病理报告单可能会有

食管癌诊断鉴别

食管癌重在早期诊断。 食管癌是指由食管发生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往往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也就是说不可能象感冒发热一样突然冒出来。一般认为,食管的发生要经过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转移癌等阶段。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可以完全治愈。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是食管癌的重要癌前病变,由不典型增生到癌变一般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食管浸润癌又称进展期癌,约近半的患者可以治愈,但到了转移癌治愈的可能性较小,一般只能控制下病情,因此,食管癌重在早期诊断。 首选胃镜检查,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检查!由于治愈食管癌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

教你看懂尿常规化验单

尿常规检查是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指标。尿常规化验单可以直接、迅速的反映泌尿系统、肾脏代谢等情况。因此,定期做尿常规检查,对于及时发现泌尿系统疾病、肾脏损伤等有着较强的参考价值和临床意义。在一张尿常规化验单上,如果一些项目后面写了“+”号(或“++”、“+++”,表明程度不同),这在医学上叫做阳性结果;相反,“-”号就叫阴性结果。阳性结果通常是泌尿系统疾病的标志。 报告单上报告验出大量白细胞(WBC++---+++),多提示泌尿系统感染;尿中大量红细胞(RBC+---+++),说明

结肠息肉的检查诊断

1.组织病理学检查 息肉活检或切除标本的病理诊断结果,对确定进一步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临床医生必须注意下列几点:①取材:同一腺瘤不同部位的绒毛成分分布不一,不同部位的异形增生程度不一。癌变可能是中心性和局灶性,故取材于不同部位的活检标本其病理诊断可能不一,应多处或多次取材,最好将息肉全部切除送检。②标本的标记和定位:应及时正确固定标本并作好标记,使病理医生能辨认标本的头部、基部和切缘。腺瘤伴上皮异形增生或癌变时,可因病理医生经验差异而作出不同的诊断。 2.粪便隐血试验(FOBT) 其总的息肉检出率较低。近年

肾功能的检查报告单怎么看

一、肾小球滤过率(GFR):肾小球滤过率是衡量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对于肾小球滤过率无法直接测定,必须借助某种物质,通过测定某种物质清除率来间接的反映出肾小球滤过率。如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则说明肾脏固有细胞受到了损害,导致肾单位即肾小球的滤过率下降。 二、血清尿素氮(BUN):尿素氮是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体内的尿素氮主要是经由肾脏排泄的,小部分可通过汗液排出体外。而只有当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到原来的1/2时,尿素氮才会升高,所以尿素氮的测定并不是很敏感的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且尿素氮的检测还会受饮食、感染

体检正常为啥还是得了癌

健康体检不是防癌体检 老百姓通常所说的体检一般就是指“健康体检”,健康体检只是一般性的健康检查,比如肝肾功能、乙肝两对半、血糖血压血脂等等,像一些不常见的疾病,比如说脑部肿瘤、消化道肿瘤等往往不会出现在大多数的体检套餐里。 因此,王振捷主任提醒,在体检时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做一些合理的体检项目,比如经常感觉头痛、头晕,就要选做一个头部的检查项目。此外,还要和医生多交流,以便于医生根据症状对你的病情做出判断,或者检查时对你的患处多加留意。 查体只提示风险不是治疗 健康体检不是精准治疗疾病,而是发现风险进行提前干

怎么看乳腺癌病例报告

一、乳腺癌类型 乳腺癌病理报告最重要的就是乳腺癌的类型,明确乳腺癌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预后情况、对治疗的反应等。 乳腺癌分为两大类,原位癌和浸润性癌。原位癌是非浸润性乳腺癌,占乳腺癌的5~10%,又可分为导管原位癌(又称导管内癌)和小叶原位癌,原位癌预后极好,5年生存率95%以上,且不需要化疗。浸润性癌的包括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型(占所有乳腺癌80%),浸润性小叶癌(10%)以及特殊类型乳腺癌。特殊类型还包括小管癌、浸润性筛状癌、髓样癌、分泌粘液的癌、神经内分泌癌、浸润性乳头状癌、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大汗腺癌、

肿瘤指标高怎么办?

常见肿瘤指标的意义,例如:甲胎蛋白(AFP)正常参考值:0~15 ng/ml 。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如果成人血AFP值升高,则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 AFP含量显著升高一般提示原发性肝细胞癌,70~95%患者的AFP升高,越是晚期,AFP含量越高,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AF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的大小,其动态变化与病情有一定的关系,是显示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敏感指标。 AFP值异常高者一般提示预后不佳,其含量上升则提示病情恶化。通常手术切除肝癌后二

做全身体检要多少钱

1 化验(乙肝五项,丙肝,血脂,血糖,) 2 心电图 3 胸透 4 B超(肝,胆,脾,胰,肾) 5 耳鼻喉,口腔,眼科 6 内科,外科 7 乳腺科(女) 大概费用100元,这是我们二甲的标准 体检项目及资费标准 特别组:(2718元) 包括预检、内科常规、外科常规(含肛指)、眼科检查(含裂隙灯)、口腔科常规、胸片、腹部彩超(肝、胆、脾、双肾)、心电图、血糖、肝功能检测15项、血脂检查4项、肾功能检测4项、血常规检测、尿常规12项、乙肝三系、体脂肪率、肿瘤检测12项、肺功能检测、骨密度检测、无机元素检测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