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芡实粉生的好还是熟的好 补脾止泻

芡实粉生的好还是熟的好 补脾止泻

芡实中含有较多的淀粉,而淀粉经过熟制之后能够发生糊化的作用,糊化后的淀粉对人体来说具有补脾健胃、促进消化的作用,因此对于一些因为脾胃气虚所导致的久泻不止等症状来说,可以适当地吃一些芡实粉。


芡实药用价值

入药部位

干燥成熟种仁。

性味

味甘、涩,性平。

归经

归脾、肾经。

功效

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

主治

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相关配伍

1、治精滑不禁:沙苑蒺藜(炒)、芡实(蒸)、莲须各二两,龙骨(酥炙)、牡蛎(盐水煮一日一夜,煅粉)各一两。共为末,莲子粉糊为丸,盐汤下。(《医方集解》金锁固精丸)2、治浊病:芡实粉、白茯苓粉。黄蜡(化),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盐汤下。(《摘玄方》分清丸)

用法用量

9-15g。

炮制

一、采集加工: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洗净,再除去硬壳(外种皮),晒干。二、炮制方法麸炒芡实:取净芡实,照麸炒法炒至微黄色。本品形如芡实,表面黄色或微黄色。味淡、微酸。

夏季用什么泡水喝好 芡实+粳米

芡实食用时,因有干芡实、鲜芡实和芡实粉不同形态,吃法也有差别。其中用干芡实煮粥食用较为多见。取干芡实、粳米适量(可按1:2比例),加水煮熟即可,食用时依据口味加入适量红糖、或者白糖。

芡实作为药物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上品。中医认为,有补脾止泻、固肾涩精之功,有“水中人参”之美誉;粳米能益脾胃、除烦渴,用于呕吐、泻痢或温热病所致的脾胃阴伤、胃气不足,口干渴等。


芡实怎么吃祛湿最好 芡实粉粥

芡实100克,白糖适量。

1、将芡实洗净,晒干,研成细末,加适量冷水调匀。

2、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调入芡实粉,煮成粥糊即可。

有固肾、补脾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肾虚遗精、小便频数、脾虚泄泻、日久不止等。尤其适宜秋、冬季食用。


芡实粉的说明

芡实,又名鸡头米、鸡头实,为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仁,产于湖南、江苏、湖北、安徽等地,为健脾益肾佳品。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涩、平,入脾、肾、心经,有补脾止泻、固肾涩精之功,本品甘能补脾、涩能止泄,故对肾虚遗精、脾虚泄泻等有较好疗效。芡实为睡莲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成熟的芡实种仁,性味甘涩而平,入脾、肾二经,具有健脾止泻,益肾固精之功效。芡实粥在《汤仁本草》、《食鉴本草》等书中均有记载,是取芡实和粳米加水煮成。

芡实粉据史料,芡实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被视为延年益寿的上品,认为其具有"补中、除暑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等作用。《本草纲目》认为芡实能"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现代研究表明,芡实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素,如蛋白质、钙、磷、铁、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B2、C、粗纤维、胡萝卜素等,并且容易消化。据资料表明,芡实作为一种强身美容食品,早已被古代名人所重视。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到年老仍健康体壮,面色红润、才思敏捷,据他在书中自述,主要得益于数十年坚持每日食用煮熟的芡实。

还有资料介绍,芡实与猪瘦肉或牛肉各适量共煮食用,味道鲜美,滋补身体,男女老少皆宜。特点它具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特点,是秋季进补的首选食物。

功效药食兼用,富含淀粉,蛋白质,钙,磷,铁,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B2,C,粗纤维,胡萝卜素等.中医认为芡实味甘性平,入脾,肾,胃经,具有滋补强壮,补中益气,固肾涩精,补脾止泻,益肾止渴,开胃进食,助气培元之功能. 适应症状:脾虚久泻、带下、肾气虚、精关不固、遗尿、小便频数、尿浊等症。补脾止泻、益肾止渴、开胃进食、助气培元之功能。

芡实不能和什么一起煮 芡实怎样吃比较好

材料

山药1根(约300克)、 薏米50克、芡实40克、大米100克。

做法

1.薏米和芡实洗净后,用清水浸泡2小时;

2.大米洗净后,用清水浸泡半小时;

3.将浸泡好的薏米,芡实放入锅中,倒入1500ml清水;

4.大火煮开后,调成小火煮30分钟,然后倒入大米继续用小火煮20分钟。

5.带上橡胶手套,将山药去皮,切成3毫米厚的片,放入锅中,再继续煮10分钟即可。

功效:健脾和胃、补肾涩精。

原料

芡实、茯苓各15克,大米适量。

1.将芡实粉、茯苓磨粉状,一同放入碗内,用温水调成糊;

2.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3.锅中加入约1200毫升冷水,将粳米放入,用旺火烧沸;

4.缓缓倒入芡实茯苓糊,搅拌均匀,改用小火熬煮;

5.见米烂粥成时,下入盐调好味,稍焖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功效:利水渗湿、养心安神、健脾止泻。

材料

莲子30克,芡实30克,猪瘦肉100克。

做法

1.以上材料加水,用瓦煲煲汤;

2.饮用时加少许盐调味,连渣服。

功效:补脾止泻、养心安神、益肾固精。


芡实泡水喝的功效

芡实一般是煎服或慢火熬煮,有以下几大功效。

芡实性平、味甘涩,有补肾固精的功效,可以配伍莲子同服,莲子能补脾止泻、益肾涩精,两者同服补肾固精的药效更佳,适用于遗精、滑精、尿频者。

芡实收敛、固涩、健脾止泻,适用于脾虚泄泻、久泻不愈、久痢等症状,芡实用于健脾止泻,可配伍莲子、山药、茯苓、白术、白扁豆等药材同用。

很多人都知道芡实能补肾固精、健脾止泻,但却不知道芡实能祛湿止带,芡实是一味较好的祛湿药材,其药性平和,大多数人都能食用,能健脾除湿,对于女性腰膝酸软、白带增多、白带浑浊等也有较好疗效。

芡实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有滋补身体的作用,其所含有效成分,能够增强小肠的吸收功能,增强血清胡萝卜素浓度,可以降低肺癌、胃癌的发病机率,常食用芡实能增强免疫力,抗衰防老。


秋天喝什么粥比较好 芡实粉粥固肾补脾

材料:芡实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芡实洗净,研磨成细末,加适量冷水调匀,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之后,调入芡实粉,煮至粥糊即可。

做法:此粥有固肾,补脾止泻的功效,适宜于肾虚遗精,小便频数,脾虚泄泻,日久不止等,尤其适宜秋季食用。


相关推荐

桃胶芡实有什么营养 止泻

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肾经,有止泻的作用,虚久泻者服用有较好疗效。桃胶性平、味甘,有止痢的功效,常用于痢疾。因此,芡实和桃胶一起食用,有很好的止泻效果,腹泻、痢疾者可适量食用。

拉肚子食疗最简单方法 止泻粥方

配方:粳米100克,山楂30克,神曲15克,红糖适量。制法:将山楂、神曲洗净去渣后捣碎,入砂锅煎煮取药汁;将粳米淘洗干净,入砂锅加清水煮沸后,再倒人药汁煮至米烂,加红糖即可。用法:趁温热服食,每日1剂,分2次食完。功效:健胃,消食积,散瘀血。可改善消化不良、腹泻等。原料:山药30克,小米30克。制作方法:将山药切碎、炒熟,小米水浸1夜后共煨粥。日服1~2次,空腹服。功效:可益气、温中散寒、涩

虚如何调理

气虚的调理山药:味甘、平,无毒。归、肺、肾经。《本草纲目》说它有中益气,强筋健等滋功效。还有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主治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遗精、妇女带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肠炎。山药与灵芝搭配服用,具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莲子:味甘、涩,性平。归、肾、心经。功效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主治用于虚泄泻,带下,遗精,心悸失眠。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肾

芡实和莲子能一起吃吗

可以。中医认为,芡实性平,味甘、涩,能入经、肾经,有益肾固精,止泻,除湿止带的功效;而莲子也是性平,味甘、涩,能入经、肾经、心经,有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的功效。两者无论是性味、营养功效都是相似的,并且两者也不会发配伍禁忌,药效也并不冲突,所以是可以在一起食用的,但是一起食用时要控制好量,不宜一次性食用过多。

红豆薏米粥要放芡实吗

可以放,也可以不放。芡实也是常见的一种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其味甘、涩,性平,具有很好的止泻作用,而且它的性质和成分与红豆、薏米并无冲突,如果想加强红豆薏米粥的健胃之效的话,可以在其中加入芡实,如果不喜欢芡实的口感,也可以不加,根据自己的口味决定即可。

莲子和什么一起煮好 莲子芡实粥

芡实和莲子性味相似,药效相近,两者都能益肾固精、止泻、固精止带,适用于遗精、滑精、尿频、白浊、带下等症状。原料莲子(去心)100克,芡实100克,鲜荷叶50克,糯米50克。做法1.糯米、芡实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二三小时,捞出,沥干水分;2.莲子洗净,用冷水浸泡回软,除去莲心;3.锅中加入约2000亳升冷水,将莲子、芡实、糯米放入,先用旺火烧沸;4.再改用小火熬煮成粥,下冰糖调好味,再稍焖片刻,

芡实可以和哪些东西一起熬粥

建议搭配和芡实同样有利湿或肾等功效的药食材同煮粥为好,可加强其滋调理身体的作用,食疗效果会更好,如:山药味甘,性平,归、肺、肾经,有益气养阴,肺,肾固精的功效;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归、肺、胃经,有健利水、除痹、清热排脓、除湿热的功效;山药其味甘、涩,性平,归、肾经,具有益肾固精、止泻、除湿止带的功效;三者搭配熬粥食用可肾固精、健养阴、利水除湿。莲子味甘、涩,性平,归

莲子和芡实能一起吃吗 莲子和芡实一起吃的好处

莲子和芡实归经的,而且味道都比较甜,有一定的作用。另外莲子中含有的植物碱成分具有涩肠止泻的作用,所以这两种食物一起吃有止泻的作用。莲子和芡实也归肾经,不仅有益肾的作用,而且芡实的性味甘涩,还具有一定的固精作用。莲子和芡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素、无机盐以及一些活性成分,经常食用可以保持皮肤的水分及弹性,具有一定的美容作用。

芡实去湿气吗

芡实能去湿。芡实是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性平、味甘涩,有止泻、祛湿止带、固肾摄精的功效,常用于虚泄泻、遗精、尿频、滑精、白浊、带下等症状,芡实和莲子的功能相似,但是芡实的除湿效果更好。

红豆薏米芡实茶的功效与作用 健胃

红豆性平,味甘、酸,薏米性质微寒,味甘、淡,芡实也是常见的一种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其味甘、涩,性平,具有很好的止泻作用,而且它的性质和成分与红豆、薏米并无冲突,在红豆薏米中放入一些芡实,做成红豆薏米芡实茶可以加强红豆薏米的养功效,起到健胃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