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湿是人体万病之源
寒湿是人体万病之源
寒主收引,其性凝滞。寒邪入侵皮肤表层则表现为风寒感冒,出现恶寒无汗、颈项发紧、周身疼痛等症状;入侵经络关节则导致筋脉拘挛,肢体伸屈困 难、疼 痛;进一步入侵至脏腑,则伤及阳气。而且,寒邪容易与湿邪和风邪结伴,形成风寒与寒湿。中医讲“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意为寒湿更伤身体,如风湿性关节痛 的主要祸因就是寒湿。
另外,体弱的人更易遭受寒湿的侵袭。中医认为,“虚则寒,寒则湿,湿则凝,凝则瘀,瘀则堵,堵则瘤,瘤则癌。”意思是说,体质虚弱的人,阳气不 振, 难以祛除寒邪,进而湿气侵袭,以致血运不畅。尤其是久坐不动的上班族,容易出现寒和瘀的双重特征。寒气引起气血瘀滞过久,则形成有形的肿块,表现为肿瘤。
5个部位最易受寒
寒邪伤人由外而入,尤其容易侵袭人体的5个部位。
第一是头部。头为“诸阳之会”,突遭雨淋或冬季不戴帽子,寒湿就会侵袭头部,出现头痛、头昏、头部沉重的感觉。晚上洗头后湿着头发睡觉,寒邪也容易侵入,所以一定要擦干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后再入睡。
第二是肩颈背部。此处受寒日久,可引起颈椎病、肩周炎、背痛等病症。经常按摩大椎穴可振奋阳气。最简便的方法是两掌心搓热捂在大椎穴(低头时颈后突起最高点的凹陷处);或者在洗澡时调高水温,用热水冲大椎穴五六分钟。天冷外出最好戴上围巾,穿个坎肩。
第三是口鼻。冷饮会把寒气带入胃部,胃寒则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鼻是空气进出的通道,寒气可以随呼吸侵入肺部,导致寒痰咳嗽等症。
第四是前胸和腰腹。前胸有膻中穴,长期寒瘀可致乳腺结节等症;腰部有命门穴,受寒会引起腰痛;腹部有神阙穴(即肚脐),女性穿衣露脐会导致腹泻、痛经、不孕等病症。
第五是腿脚。中医常讲,“寒从足下生,病从寒中来”,一些人喜欢光着腿、穿凉鞋,甚至秋冬还不穿袜子,很容易诱发老寒腿、膝关节炎等。建议平时多用热水泡脚,还可以在水中放一些生姜、花椒、干辣椒,以促进腿脚的血液循环。足部特别怕冷的人,睡觉时不妨穿上袜子。
秋冬驱寒三字经
时值秋末冬初,天气渐寒,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措施,防止寒邪侵犯人体。
1.顺时令。多吃时令蔬果,如苹果、萝卜、白菜等。一日三餐要有规律,早餐重营养,午餐要吃好、吃饱,晚餐宜清淡、易于消化。
2.晒太阳。午后太阳当头之时,晒20分钟左右,让阳光温煦头顶中心的百会穴,可起到通畅全身经脉、养脑补阳的作用。傍晚时分则可以背对阳光晒后背,最好是边晒边拍打按摩,有助调理五脏气血。
3.迈开腿。“动则生阳”,阳气足,寒湿就容易排出。秋冬季节可以选择天气暖和的时候到公园慢跑、散步、骑车等,最好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
4.少熬夜。熬夜的人大都会有类似的感受:一到凌晨三四点钟,就会手脚冰凉、浑身发冷、脑子不听使唤,这其实就是熬夜内耗气血,寒邪趁虚入侵人体,导致经络阻塞的表现。
因此,冬季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以防寒邪伤身。建议作息调整为“早卧晚起”,如果时间允许,躺到阳光照耀时再起床最好,可以躲避寒邪,避免阳气受到扰动。
5.控情欲。越是冬季越要把控好情绪,用恰当的方式宣泄情绪。特别是中老年人,要高高兴兴,学会宽松待人待事。
最后推荐两种适合秋冬的驱寒养生粥。一是生姜糯米粥:糯米、生姜、葱白、醋一起熬煮,是中医上有名的“神仙粥”。此方源于清朝的《太医院经验神 方》:“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防治感冒保安康。”二是砂仁粥:在大米粥快煮熟时,调入砂仁粉末2~3克,稍煮即可。
女人为什么会体寒根源是什么
女性容易有贫血的现象,容易出现循环血量不足或血红素和红血球偏低,从而导致血液无法很好的供应到身体末梢部位,出现手脚冰凉的体寒现象。
经常熬夜,作息不正常的话,容易导致肝脏的造血功能受到影响,进一步导致肾脏阳气不足,肢体冷凉,手脚发红或发白,甚至出现疼痛的体寒症状。
女人爱美,在冬天还不注意保暖,穿着裙子,大腿没有什么衣物包裹,长期这样,身体容易被寒气入侵,导致形成寒性体质。
女人相对于男人,不爱运动的占了很大比重,这些女性自身抵抗力较低,血液循环较差,会比其他人更怕冷,更容易出现体寒的症状。
经常吃一些冷饮、寒凉的女性会加重体内的寒凉之气,进而刺激脾胃,导致脾胃虚寒,出现腹泻、畏寒怕冷等体寒症状。
女性经期来临,此时体内雌激素含量高,出现的相应激素变化会对身体系统产生影响,从而导致皮下血管收缩,血液流量减少,从而引发女体寒的情况出现。
患有雷诺病(雷诺病是一种遇冷或情绪紧张后,以阵发性肢端小动脉强烈收缩引起肢端缺血改变为特征的疾病,又称肢端血管痉挛症)、血液疾病等病症的人群,容易出现体寒怕冷的现象。
体寒怎么调理 万病之源起于寒
“寒症”就是“身体畏寒、手脚冰凉。不止这些,寒症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各不相同。
比如,总是对事物有不安感、视物昏花、记忆力衰退、没有干劲儿等,大部分都是“寒症”导致的。
很多人总是觉得身体不对劲,到医院检查却没有任何疑难杂症。这些人里面,9成以上都是因为有潜在的“寒症”。
不要轻蔑地认为这只是“有点寒症”。寒症是万病之源,是能够动摇人体健康根基的严重疾病。“寒症”不仅是身体的一些症状,更是会危害到心理状态的非常严重的疾病。
女人最怕的就是“冷”。体寒会导致身体血气运行不畅,从而导致脸长斑点。体内的能量不能润泽皮肤,皮肤就没有生气,粗糙干燥。
最糟糕的是,我们的生殖系统是最怕冷的,体寒会引起宫寒,从而造成不孕不育或影响胎儿发育;宫寒还会引起月经不调、子宫肌瘤,严重还会得子宫癌。
人长期处于寒性体质,还会导致肠胃炎、腹泻、便秘等情况,还会有头痛、腰痛、关节痛、神经痛、风湿痛等各种疼痛症状。
为什么三伏天排寒湿最好
1.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此时也是人体以及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这时候调理身体能顺应节令将身体中的寒气、湿气排出,从而起到最好的祛湿效果,也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冬季常见疾病、慢性疾病的作用。
2.三伏贴天气炎热,人体的排汗量自然也会增多,在排汗的过程中湿气也在慢慢被排出,所以此时排寒湿是最好的。
天天游泳会不会湿气重
生不生湿和是否经常泡在水里没关系,关键要看水温,如果是冷水,生湿是必然的。
所谓湿,是身体功能下降导致代谢废物不能排出,而“寒”是最有损身体功能的,生湿多是受寒在前的。很多人喜欢游泳,游泳还能恢复颈椎腰椎的功能。颈椎腰椎问题是人直立行走付出的代价,游泳时身体是放平的,而且借助水的浮力,整个脊柱可以摆脱压力恢复一下,但很多人担心总泡在泳池里会生湿。如果是水温过低,像过去农民在水田或者池塘中劳作,或者像电影里旧社会的水牢,被囚禁在冷水里,长期的低温肯定要出问题,包括关节甚至消化系统,如果看中医,一般都属于“寒湿”。
寒湿之中,寒非常重要,因为寒会使身体功能受损倒退,湿就是功能倒退带来的恶果,可以说,如果没有寒,湿就很难伤人,很多关节疾病的人需要用药浴的方式治疗,或者每天晚上用药泡脚。药浴也有水,这么长期泡不仅不生湿反而还祛湿,就是因为药浴的水温适度甚至比较高,对身体就是一种养护。
寒湿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寒湿
身体内一旦有了寒湿,就像一件干衣服由于受潮而变成了湿衣服,衣服会变得沉重、阴冷。人的身体也是一样,当身体内部水分太多时,如果这些水分无法被身体及时通过劳动、运动出汗或利用,也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就造成身体内的“湿”太重。
为什么大便黑色不成形 消化不良
当人体脾虚寒湿时,或是腹部受凉都可能导致大便黑色不成形,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导致每天都是如此,找准了病源,也就能很快摆脱这种痛苦了。
风湿能治愈吗 什么是风湿
中医认为风湿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以关节,肌肉,筋骨疼痛,重着,肿胀,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甚至僵硬变形,严重的累及脏腑的一类病证。西医认为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三伏贴时间怎么算 三伏贴可以去寒湿吗
有一定的作用。
三伏天是全年中温度最高的一段时期,三伏天时也是人体和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三伏贴中都是性质温热的中药材,三伏天贴三伏贴时能顺应节令将身体中的寒气、湿气排出,从而起到最好的去寒湿效果,也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冬季常见疾病、慢性疾病的作用。
另外,三伏天时,自然界的天气较为炎热,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体的排汗量增多,人体在排汗的过程中,身体中的湿气也在慢慢被排出,所以此时排寒湿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