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中俞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肩中俞怎么按摩
肩中俞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肩中俞怎么按摩
1.双手掌心朝向面部,沿着脖颈处,伸向背部。
2.小指挨着颈项,用中指指腹按压所在部位,以力量适中以有酸胀感为度。
3.用中指指腹按压肩中俞左右两侧穴位,单侧每次按揉1-3分钟。
肩中俞的准确位置图
定位: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取穴:低头,在后颈部最突起的椎体往下数第7颈椎棘突,在其下方旁开2寸处即是肩中俞。
肩中俞的作用 肩中俞穴位解剖
表层为斜方肌,深层为肩胛提肌;有颈横动,静脉;布有第1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肩胛背神经和副神经。
肩中俞的定位是在哪里
肩中俞的准确位置图
肩中俞在人体的背部,当第七颈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2寸。
快速取穴法:
1.坐位,低头,在颈部交界处椎骨高突(即第7颈椎),由此旁开量约2横指,按压有酸胀感。
2.坐位,低头,在第7颈椎棘突下,肩胛骨上角的内侧,按压有酸胀感。
3.先取大椎,由大椎向双侧旁开2横指(约2寸)处,按压有酸胀感。
“肩中俞”意指胸内部的水湿之气由本穴外输小肠经,该穴具有解表宣肺,活络止痛,清热祛湿的功效,长期按压次穴位,能够使肩部气血运行得到改善,有效缓解肩背疼痛的情况,对于一些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咳嗽等;对视力减退,目视不明等症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按摩肩中俞的正确方法
用双手的手掌心朝向颜面,沿着脖颈处,伸向背部,小指挨着颈项,用中指指腹按压所在部位有酸胀感,以适当的力量,用中指的指腹按压肩中俞,左右两侧穴位,每次各按揉1-3分钟。
肩中俞的准确位置图 肩中俞随证配穴
1.配伍肩髎,外关,可通络,消肿止痛,用于治疗肩周炎。
2.配伍大椎,后溪,委中,可疏经活络,用于缓解肩背酸痛。
3.配伍肺俞,内关,足三里,可补虚平喘,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
肩中俞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肩中俞的准确位置图
肩中俞穴在背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取穴时取坐位,低头,在颈部交界处椎骨高突(即第7颈椎),由此旁开约2横指即为肩中俞穴,具体位置如下图所示:
肩周炎艾灸灸哪里最好
1.选穴取穴
肩井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肩贞穴、肩img195穴、肩img196穴。
2.艾灸方法
步骤1:
回旋灸肩井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肩贞穴,连续艾灸20分钟为宜。
步骤2:
温和灸肩髃穴、肩髎穴,每穴20分钟,每天1次,连续艾灸10天为1个疗程。
步骤3:
按摩肩部,缓解肩部疼痛,舒缓僵硬状态。
肩中俞的准确位置图
肩中俞在人体的背部,当第七颈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2寸。
快速取穴法:
1.坐位,低头,在颈部交界处椎骨高突(即第7颈椎),由此旁开量约2横指,按压有酸胀感。
2.坐位,低头,在第7颈椎棘突下,肩胛骨上角的内侧,按压有酸胀感。
3.先取大椎,由大椎向双侧旁开2横指(约2寸)处,按压有酸胀感。
肩周炎拔罐位置 肩周炎艾灸灸哪里最好
肩井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肩贞穴、肩img195穴、肩img196穴。
步骤1:
回旋灸肩井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肩贞穴,连续艾灸20分钟为宜。
步骤2:
温和灸肩髃穴、肩髎穴,每穴20分钟,每天1次,连续艾灸10天为1个疗程。
步骤3:
按摩肩部,缓解肩部疼痛,舒缓僵硬状态。
肩中俞的作用 肩中俞经穴明理
肩中俞穴居肩井与大椎连线中点,主治肩胛,内脏器官以及眼部疾患,有疏风宣肺止咳之功。其所以能治目疾,是因为其所属手太阳小肠经的上行支,上达面颊,至外眼角后;并从面颊又分出一支,上行目眶下,抵鼻旁,至目内眦,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所谓经脉所过,病证所主也。
颈椎病刮痧方法图解
外关穴、风池穴、肩井穴、大椎穴、足三里、血海穴、天柱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合谷穴、局部阿是穴。
不同穴位的刮痧功效:
(1)颈椎病选手少阳三焦经的外关穴和足少阳胆经的风池、肩井穴,可祛风通络;
(2)选督脉的大椎穴,可祛湿寒;
(3)选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可生气化血;
(4)选足太阴脾经的血海穴,可活血化瘀,补血养血;
(5)选足太阳膀胱经的天柱穴,可润筋骨、滋阴血、通经气;
(6)选手太阳小肠经的肩中俞、肩外俞穴,可舒筋活络、祛风止痛;
(7)选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和局部阿是穴,可通经止痛。
(1)外关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
(2)风池穴:人体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3)肩井穴: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前直对乳中。
(4)大椎穴: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5)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处,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
(6)血海穴:屈膝,于髌骨内上缘2寸,当股内侧肌突起中点处取穴,或正坐屈膝,按摩者面对被按摩者,用手掌按在被按摩者膝盖骨上,掌心对准膝盖骨顶端,拇指向内侧,当拇指尖所到之处即是本穴。
(7)天柱穴:端坐低头,位于颈后区,触摸颈后两条大筋,在其外侧后缘发际边缘可触及以凹陷处即为该穴。
(8)肩中俞穴: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低头,在后颈部最突起的椎体往下数第7颈椎棘突,在其下方旁开2寸处即是肩中俞。
(9)肩外俞穴: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前倾坐位或俯卧位,在第1胸椎棘突下,陶道(督脉)旁开3寸,当肩胛骨脊柱缘的垂线上取穴。
(10)合谷穴:在手背第1,第2掌骨之间,近第2掌骨桡侧缘的中点;或以拇指指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按下,当拇指尖处。
(11)阿是穴:没有固定位置,身体疼痛点即为阿是穴。
(1)涂抹红花油:先在需要刮拭的位置上涂抹红花油,准备好刮痧板。
(2)刮颈后及肩部:沿颈侧肌肉走行,由风池穴刮拭肩外俞穴,重点加强风池、天柱、肩中俞、肩外俞穴的刮拭。
(3)刮下肢:沿足阳明胃经走行,由外膝眼自上而下刮拭,重点加强足三里穴。沿足太阴脾经走行,自上而下刮拭至膝关节上方,重点加强血海穴的刮(4)刮上肢:分别刮拭或点按外关、合谷穴。
(5)刮局部痛点:刮拭或点按局部阿是穴。
注意:在进行刮治时要嘱患者尽量放松,术后嘱其进行功能锻炼,以活血通络。
肩外俞的准确位置图 肩外俞的作用
肩外俞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肩中俞偏外敷,有舒筋散风,通络止痛之功,对于肩背酸痛,颈项强直,肘臂冷痛等症有疗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颈椎病,落枕,肩关节周围炎,支气管炎,神经衰弱,低血压等疾病。
肩中俞怎么按摩 肩中俞的作用
肩中俞属小肠经,位于颈下肺上,内应肺尖,为外感风邪易于侵犯的部位,因此本穴具有疏风解表、速降肺气的作用,对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咳嗽气喘等呼吸系统疾病能起到一定的缓解效果。
除此外,长期按压肩中俞穴位,能使肩部气血运行得到改善,从而有效缓解肩背疼痛的症状,现代常用于肩关节周围炎、落枕治疗,而且按摩刺激肩中俞对目视不明、视力减退也有效果。
颈椎病刮痧方法图解
颈椎病刮痧方法图解
1.选穴
外关穴、风池穴、肩井穴、大椎穴、足三里、血海穴、天柱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合谷穴、局部阿是穴。
不同穴位的刮痧功效:
(1)颈椎病选手少阳三焦经的外关穴和足少阳胆经的风池、肩井穴,可祛风通络;
(2)选督脉的大椎穴,可祛湿寒;
(3)选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可生气化血;
(4)选足太阴脾经的血海穴,可活血化瘀,补血养血;
(5)选足太阳膀胱经的天柱穴,可润筋骨、滋阴血、通经气;
(6)选手太阳小肠经的肩中俞、肩外俞穴,可舒筋活络、祛风止痛;
(7)选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和局部阿是穴,可通经止痛。
2.简便取穴方法
(1)外关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
(2)风池穴:人体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3)肩井穴: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前直对乳中。
(4)大椎穴: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5)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处,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
(6)血海穴:屈膝,于髌骨内上缘2寸,当股内侧肌突起中点处取穴,或正坐屈膝,按摩者面对被按摩者,用手掌按在被按摩者膝盖骨上,掌心对准膝盖骨顶端,拇指向内侧,当拇指尖所到之处即是本穴。
(7)天柱穴:端坐低头,位于颈后区,触摸颈后两条大筋,在其外侧后缘发际边缘可触及以凹陷处即为该穴。
(8)肩中俞穴: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低头,在后颈部最突起的椎体往下数第7颈椎棘突,在其下方旁开2寸处即是肩中俞。
(9)肩外俞穴: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前倾坐位或俯卧位,在第1胸椎棘突下,陶道(督脉)旁开3寸,当肩胛骨脊柱缘的垂线上取穴。
(10)合谷穴:在手背第1,第2掌骨之间,近第2掌骨桡侧缘的中点;或以拇指指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按下,当拇指尖处。
(11)阿是穴:没有固定位置,身体疼痛点即为阿是穴。
3.刮痧方法
(1)涂抹红花油:先在需要刮拭的位置上涂抹红花油,准备好刮痧板。
(2)刮颈后及肩部:沿颈侧肌肉走行,由风池穴刮拭肩外俞穴,重点加强风池、天柱、肩中俞、肩外俞穴的刮拭。
(3)刮下肢:沿足阳明胃经走行,由外膝眼自上而下刮拭,重点加强足三里穴。沿足太阴脾经走行,自上而下刮拭至膝关节上方,重点加强血海穴的刮(4)刮上肢:分别刮拭或点按外关、合谷穴。
(5)刮局部痛点:刮拭或点按局部阿是穴。
注意:在进行刮治时要嘱患者尽量放松,术后嘱其进行功能锻炼,以活血通络。
肩中俞的准确位置图 肩中俞的功效
“肩中俞”意指胸内部的水湿之气由本穴外输小肠经,该穴具有解表宣肺,活络止痛,清热祛湿的功效,长期按压次穴位,能够使肩部气血运行得到改善,有效缓解肩背疼痛的情况,对于一些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咳嗽等;对视力减退,目视不明等症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