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艾灸连续几天要停一下

艾灸连续几天要停一下

建议艾灸10天左右停一次比较好。

艾灸讲究循序渐进,使用艾灸来保健治病,最好是每10天停1-2天,观察艾灸的效果如何,要是出现了不适,那么建议及时停止。

其次就是艾灸过程中会产生烟雾,具有一定热能,天天进行可能会伤害人体皮肤,对女性的肌肤造成伤害。

艾灸关元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艾灸关元的正确方法

温和灸:用艾条于关元穴上熏灸,每次灸10-20分钟,以灸至皮肤红晕发热为度,每周灸1-2次,秋冬季也可每日连续施灸,灸十余次后停10-20天,然后再灸,夏季可适当减少施灸次数。

温盒灸:内置无烟艾条,点燃后置于关元穴处,温灸30-60分钟,以小腹温暖舒适为度,每周施灸1-2次,长期坚持,也可每天温灸1次,10次为一疗程,停12天再灸。

隔姜灸:取仰卧位,将新鲜生姜切片,0.3-0.5厘米厚,以细针穿刺数孔,置于关元上,将艾炷点燃施灸,每次灸3-10壮,艾炷如黄豆或枣核大,每日或间日或3日灸1次,10-15次为一疗程,每月灸10-15次。

隔附子灸:将附子切成0.4厘米厚,水浸透后中间用针扎数孔,置于关元穴上,以黄豆大或枣核大艾炷灸,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次灸3-5壮,隔日灸1次,每月灸10次。

艾灸脾俞的好处 艾灸脾俞保健灸法

艾条悬起灸:每次温灸10-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连续灸1-3个月。

艾炷直接灸:每次5到7壮,每日或隔日1次,连续灸1-2个月。

隔姜灸:每次5-7壮,艾炷如枣核大,每日或隔日1次,连续灸1个月。

​治疗痛经中医针灸有8法

隔盐灸

将食盐适量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食盐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结束。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隔姜灸

将生姜切片,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来潮、疼痛消失为止。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隔盐隔姜灸

将食盐适量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而后将姜片放置于食盐上,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结束。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艾条灸

用点燃的艾条在患者的腹部、腰骶部及小腿内侧等部位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受到艾条热度向皮肤深处灌注或出现灸感感传时,疼痛可逐渐缓解。每次每穴艾条灸2~3分钟,每次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附子饼灸

将附子研细,制为饼状,放置于患者疼痛部位,如腹部、腰骶部等,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附子饼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隔药灸

取红花、蒲黄、川芎、延胡索各等量研为细末,加黄酒少许制成药饼,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药饼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经来出现疼痛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疼痛消失为止,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中成药药液灸

取复方丹参液,或当归注射液,或红花注射液等适量,用棉签蘸药液外搽患者疼痛部位。再取关元穴、肚脐处,用点燃的艾条在搽药部位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到艾条热度向皮肤深处灌注或出现灸感感传时,疼痛可逐渐缓解,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每次约10~30分钟,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中成药药酊灸

取云南白药酊,或麝香风湿油,或正红花油适量,用棉签蘸药液外搽患者疼痛部位。再取关元穴、肚脐处,用点燃的艾条在搽药部位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到艾条热度向皮肤深处灌注或出现灸感感传时,疼痛可逐渐缓解。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每次约10~30分钟,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先拔罐好还是先艾灸好 先艾灸还是先拔罐

原则上是先拔罐、后艾灸。不过特殊情况也可以先艾灸再拔罐。所以说,如果是条件允许,艾灸后也是可以拔罐的,注意应该咨询专业人士,不要自己盲目摸索。

具体分析:

1、拔罐后是可以艾灸的,而且配合着效果会更好。拔罐是针对经络穴位或是疼痛点进行刺激,能让痛点周围的风寒湿邪聚积一处,此时若再艾灸温通,能很好的将痛处的邪气排出。

2、如果寒湿重可能会觉得烫或是出水珠,如果风邪重会觉得痒,这些都是邪气外排的好现象,拔罐后连续灸几次效果会更好。

3、如果我艾灸一段时间后,可能到了停滞期,那么近期我就会艾灸和拔罐同上。如果近期很虚弱,那么我就先拔罐,后艾灸,就是先用拔罐来铺垫一下,还是协助通络,治病,然后再用艾灸来补一补。

4、如果近期我感觉上火严重,那么我就先艾灸,后拔罐,这样艾灸后,可以使用拔罐来灭灭火气。

所以说,艾灸、拔罐是有一定条件的。

艾灸脾俞的作用和功效 脾俞艾灸保健灸法

1.艾条悬起灸:每次温灸10-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连续灸1-3个月。

2.艾炷直接灸:每次5-7壮,每日或隔日1次,连续灸1-2个月。

3.隔姜灸:每次5-7壮,艾炷如枣核大,每日或隔日1次,连续灸1个月。

艾灸关元的神奇功效 艾灸关元穴的方法

直接灸:用半个红枣大小的艾炷,放在穴位上点燃施灸,在感到灼热时,去掉艾炷,换新艾炷,依此施灸,每次4-10壮,每日或隔日一次,常在秋冬季连续施灸数百壮。

温和灸:每次灸10-20分钟,灸至皮肤红晕发热,每周1-2次,秋冬季可每日连续施灸,灸10余次后停止施灸。

回旋灸:将艾条点燃后,靠近关元穴,回旋移动,使穴位局部感到潮热舒适,每次灸20分钟左右,每日或隔日一次。

温盒灸:选用灸盒,将艾条点燃后放在关元穴处,每次灸30分钟至1小时,使小腹部感到温热,热力深达腹部为佳,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停10日后再灸,也可每周1-2次。

三伏天艾灸必须连续不能中断吗

一般来说是有规定时间的。

每年的三伏天都是有固定的一段时间,而艾灸一般是指不间断地在初伏、中伏、末伏的时候各灸一次,且一般建议连续三个疗程,即连续三个夏天都需要按时完成初伏、中伏、末伏的治疗。

如果有特殊情况,或者是不适合艾灸的情况出现,也可以推迟时间或者停止艾灸。一般来说孕妇禁艾灸,有感冒发热、发炎、皮肤过敏等症状时不适合艾灸,需要等症状消失后再继续艾灸治疗。

如何针灸能彻底告别痛经

艾条灸:

用点燃的艾条在患者的腹部、腰骶部及小腿内侧等部位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受到艾条热度向皮肤深处灌注或出现灸感感传时,疼痛可逐渐缓解。每次每穴艾条灸2~3分钟,每次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附子饼灸:

将附子研细,制为饼状,放置于患者疼痛部位,如腹部、腰骶部等,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附子饼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隔盐灸:

将食盐适量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食盐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结束。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隔姜灸:

将生姜切片,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来潮、疼痛消失为止。

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隔盐隔姜灸:

将食盐适量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而后将姜片放置于食盐上,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结束。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隔药灸:

取红花、蒲黄、川芎、延胡索各等量研为细末,加黄酒少许制成药饼,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药饼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经来出现疼痛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疼痛消失为止,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中成药药酊灸:

取云南白药酊,或麝香风湿油,或正红花油适量,用棉签蘸药液外搽患者疼痛部位。再取关元穴、肚脐处,用点燃的艾条在搽药部位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到艾条热度向皮肤深处灌注或出现灸感感传时,疼痛可逐渐缓解。

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每次约10~30分钟,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中成药药液灸:

取复方丹参液,或当归注射液,或红花注射液等适量,用棉签蘸药液外搽患者疼痛部位。再取关元穴、肚脐处,用点燃的艾条在搽药部位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到艾条热度向皮肤深处灌注或出现灸感感传时,疼痛可逐渐缓解。

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每次约10~30分钟,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治疗痛经不同的艾灸方法

有明显的止痛之效。以下介绍几则供选用:

艾条灸

用点燃的艾条在患者的腹部、腰骶部及小腿内侧等部位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受到艾条热度向皮肤深处灌注或出现灸感感传时,疼痛可逐渐缓解。每次每穴艾条灸2~3分钟,每次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附子饼灸

将附子研细,制为饼状,放置于患者疼痛部位,如腹部、腰骶部等,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附子饼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隔盐灸

将食盐适量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食盐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结束。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隔姜灸

将生姜切片,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来潮、疼痛消失为止。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隔盐隔姜灸

将食盐适量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而后将姜片放置于食盐上,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结束。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隔药灸

取红花、蒲黄、川芎、延胡索各等量研为细末,加黄酒少许制成药饼,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药饼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 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经来出现疼痛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疼痛消失为止,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艾灸后睡觉出汗怎么办

视情况而定。

若是艾灸后睡觉出汗的情况只是偶尔,那么并不用担心,这是正常的排毒现象,对自身健康并没有害处,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所好转,若是艾灸后睡觉出汗情况连续3天或以上,那么说明艾灸的方法或时间出现了问题,对自身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时需暂停艾灸,然后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检查身体,等待恢复后再专业艾灸。

相关推荐

艾灸后出现水泡是什么原因 艾灸起水泡还能继续艾灸

建议艾灸。 如果艾灸时出水泡的话,说明其艾灸的药力强度较大,导致了局部肌肤受到了损伤,而皮肤已经出现了损伤就不建议再继续艾灸了,以免受损部位进一步加重,艾灸后,多注意水泡局部皮肤的卫生,适当的消毒和保持清洁,避免出现破损或皮肤感染的情况。

2020年三伏灸时间

中医中艾灸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三伏天的时候比较适宜进行,这样有利于驱除人体体内的寒邪之气,对人体的健康具有好处,三伏天艾灸时间如下: 伏前灸 2020年7月6日-2020年7月15日:属于一种预热灸。 初伏灸 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需连续灸三天,有序隔一天灸一次。 中伏灸 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 末伏灸 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 伏后灸 2020年8月25日-2020年9

2020年三伏灸时间

中医中艾灸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三伏天的时候比较适宜进行,这样有利于驱除人体体内的寒邪之气,对人体的健康具有好处,三伏天艾灸时间如下: 2020年7月6日-2020年7月15日:属于一种预热灸。 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需连续灸三天,有序隔一天灸一次。 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 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 2020年8月25日-2020年9月3日:伏后加强灸。

多囊卵巢综合症可以艾灸吗 多囊卵巢综合症如何艾灸

大椎、命门、肾俞、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复溜穴。 由于多囊卵巢的艾灸长期坚持,考虑到方便性,一遍不建议进行温和灸,推荐使用艾灸盒。 腰腹部、大椎穴主用六针艾灸盒,大火力,大面积覆盖。其他部位使用单眼艾灸盒或艾灸罐即可。 一般建议每个穴位艾灸15-30分钟左右。每个穴位开始艾灸的时候连续灸2-3个疗程,如果症状改善了,可以隔日艾灸或隔三岔五艾灸

灰指甲艾灸怎么治疗

艾灸悬灸治疗 先用消毒锅的刀片刮掉病甲的表层,然后用小艾条或香烟点燃艾条后靠近病甲边缘及中心就行灸法,每天2-3次,每次10-15恩重,治疗15-20天。 艾灸贴灸治疗 使用艾灸贴贴在病甲上,然后将艾柱点燃,以甲下温度为度,一般来说每天治疗3次,每次灸10分钟左右,连续艾灸10为1个疗程。一般来说2-3个疗程即可好转甚至治愈。 注意:艾火与病甲的距离,防止周围皮肤烫伤。 皮损局部隔蒜艾灸治疗 将去皮的蒜头切片,厚度大约为2-3毫米,然后将其放在病甲上,将圆锥形艾柱放置于蒜片上点燃,燃尽后去掉,再放一个艾柱

艾灸后痒是什么原因 艾灸后痒处理方法

艾灸出现发痒的症状较轻,可以忍受的情况下,继续艾灸几天,对其发痒原因进行观察,是发痒的症状越来越严重,说明是对艾草过敏,建议艾灸是发痒的症状较为严重时,建议艾灸,可以去医院查看过敏原,是由于过敏引起的话,需及时止,但不是因为过敏而引起时,可以通过对发痒部位的刮痧,或者增加曲池、大陵等穴位的艾灸,来帮助止痒。

艾灸注意事项

1.艾灸功效很多,但是艾灸不是万能的。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应该先去医院检查确诊是什么问题,而不能不管哪里不舒服都企图靠做艾灸来解决。 2、艾灸想有好效果,还需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配合。不觉得,反正艾灸能养生,能治病,我就可以熬夜,可以不注意饮食,可以随便乱来了。如果有这样的想法,艾灸什么也帮不了你。 3、施灸顺序:《千金方》记载:“凡灸当先阳后阴,先左后右,先上后下。”这说的是施灸的顺序。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应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先灸左边,后灸右边。也就是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

艾灸后月经推迟怎么办

1、您继续艾灸,随着艾灸的深入,气血逐渐充盈的时候,月经也会慢慢调整到正常。 2、如果您心中没底,存有疑虑,那么你可以艾灸,如果原来您的月经是正常的,那么掉月经1-2个月经后会逐渐 恢复到你原来的月经。到时提醒您的是,也许你原来的治疗会前功尽弃。 3、建议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形,希望您继续艾灸同时配合,刮痧,锻炼,加上良好的心态,相信您也会像这个网友反馈的一样,艾灸几个月后,艾灸会慢慢帮助你把月经调整到最佳状态的。

咳嗽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内伤咳嗽艾灸

症状:咳嗽反复发作,尤其以晨起咳甚,咳声重浊,痰多,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胸闷气憋,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 艾灸取穴:患者取俯卧位,取大椎,风门穴,取仰卧位,取膻中,天突,丰隆穴施灸。用艾条温和灸,以温热连续刺激,每次灸10-20分钟,5-10次为一个疗程;采用隔姜灸,取新鲜老姜,根据穴区部位,切成厚0.2-0.5厘米的姜片,中间穿刺数孔,施灸时将姜片放在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置大或中等艾炷施灸,待施灸部位皮肤有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每穴3-5壮。采用隔蒜灸的方法,每灸3

喉咙痛艾灸部位图 肺胃实热型咽喉肿痛

症状:咽喉赤肿疼痛,痛连耳根和颌下,伴随高热头痛,烦渴,口干口臭,咯痰黄稠,腹胀便秘,小便黄赤,舌红苔黄。 艾灸疗法:加灸商阳,丰隆,内庭,扶突,大椎,外关,合谷,少商穴。 操作手法: 用艾条温和灸。用点燃的艾卷垂直悬起于穴位之上,离皮肤3-4厘米,直接照射,以病人觉得温热舒服,以致微有热痛感觉为度,使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或用艾炷隔姜灸,每穴灸1-2壮。 艾灸:清泻胃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