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部位刮痧补肾 大赫穴益肾助阳
什么部位刮痧补肾 大赫穴益肾助阳
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功效:调经止带,益肾固阳。
主治疾病:阴痛,子宫脱垂,遗精,带下,月经不调,痛经,不孕,泄泻,痢疾。
糖尿病可以刮痧吗 简易部位刮痧疗法
刮拭部位:背部,腹部,上肢,下肢。
刮拭步骤:
1.刮背部脊柱两侧膀胱经,由肺俞穴向下经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等刮至三焦俞处,以皮肤出痧为度。
2.刮腹部任脉,由膻中经中脘,水分,气海,关元等刮至中极穴处,以皮肤出痧为度。
3.刮上肢肺经,由尺泽穴向下经孔最,列缺等刮至太渊穴处,以皮肤出痧为度。
4.刮下肢胃经,由足三里刮至丰隆穴处,再刮足部内庭穴,刮下肢肾经,由太溪刮至照海穴,均以皮肤出痧为度。
取穴原理:足太阳膀胱经上背俞穴为五脏六腑 之气输注于腰背部的穴位,可补虚泻实,调节各脏腑的机能,刮任督诸穴可调理三焦气海,气血,关元,还可补益肾气,消渴因肺燥,胃热,肾虚所致,故刮,肺,胃,肾,三经,以清肺热,降胃火,滋肾阴,助脾运。
颈椎病怎么刮痧
方法1:取穴:颈肩部,手部。颈肩部从风池穴刮至肩井穴;手部刮合谷穴,取这些穴位合用意在疏通颈部经络,活血化瘀,镇痛。
刮拭方法 :患者取坐位,施术者在刮治部位涂以具有活血镇痛作用的刮痧介质,左手扶住患者额部,右手用刮痧板以中等力度从风池穴向下外刮至肩井穴,可先刮健康的一侧,再刮患部,刮至局部出现痧痕为好。注意,局部肿胀明显,有骨折或脱位者,不宜本法治疗。
方法2:取穴:颈部,腰部,足部。颈部刮两侧风池至大椎穴区,腰部刮肾俞与命门穴,足部刮三阴交与太溪穴;刮颈部穴位意在促进局部气血运行,化瘀镇痛;腰足部穴位选用旨在补肾之阴阳,因为颈椎病发生与肾之阴阳衰退有关。
刮拭方法:患者取坐位,施术者在刮治部位涂以具活血化瘀作用的刮痧介质,然后用左手扶住患者额部,右手以中等力度从风池刮至大椎穴,刮至局部出现潮红或痧痕;腰部及足部穴位采用补法,以较轻力度刮至潮红即可;刮治5次为1个疗程,可以连刮2-3个疗程。
遗精拔罐那个位置
1.肾俞穴位置:
肾俞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肾俞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肾俞穴功效:
外散肾脏之热。肾俞穴有益肾助阳,强腰利水,调肾气、强腰脊、聪耳目的作用。
1.八髎穴位置:
八髎即经穴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之合称。具体部位相当于骶骨上的四对骶后孔,左右共八穴,故名。
2.八髎穴取穴方法:取穴方法:八髎穴即骶椎。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3.八髎穴功效: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按摩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用推擦法可使局部发热并向小腹放散。
1.关元穴位置:
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任脉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2.关元穴取穴方法:
仰卧位。关元穴位在人体哪里,患者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3.关元穴功效:
募集小肠经气血,传导任脉水湿。关元穴有培肾固本、补气回阳、清热利湿、培补元气、导赤通淋作用。
1.大赫穴位置:
大赫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足少阴肾经上的重要穴位。
2.大赫穴取穴方法:
仰卧位,在横骨上1寸,中极(任脉)旁开0.5寸处取穴。
3.大赫穴功效:
散热生气,大赫穴有益肾填精,益肾助阳,调经止带的作用。
1.内关穴位置:
内关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人体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2.内关穴取穴方法:
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掌的姿势,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或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
3.内关穴功效:
内关穴有疏导水湿,宁心安神,理气和胃,和胃和逆,理气镇痛作用。
1.神门穴位置:
神门穴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该穴为人体手少阴心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2.神门穴取穴方法:
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
3.神门穴功效:
神门有益心安神,通经活络,补益心气,宁心、安神、通络的作用。
1.足三里穴位置:
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中指)处。
2.足三里穴取穴方法:
坐位屈膝,取犊鼻穴,自犊鼻穴向下量4横指(即3寸),按压有酸胀感。
3.足三里穴功效:
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1.三阴交穴位置:
三阴交穴位于人体的小腿骨上,具体位置是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2.三阴交穴取穴方法:
取穴的时候先从内侧脚踝向上取四指宽的位置,然后对应着踝尖正上方的胫骨边缘凹陷处就是三阴交穴的位置所在。
3.三阴交穴功效:
健脾补肾、调肝益血、安神助眠。
1.太溪穴位置:
太溪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原穴。
2.太溪穴取穴方法:
患者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3.太溪穴功效:
清热生气,太溪穴有益肾、清热、安神、健腰、滋阴益肾、壮阳强腰的作用。
腰肌劳损刮痧刮哪里
取穴:脊柱两面三侧,腰骶椎及两侧,阿是穴(压痛点或阳性反应区),膝弯区。
操作:用刮痧法,先在脊柱两侧(从大椎至尾椎)轻刮3行,至出现潮红位置(大椎多刮),并重点刮腰骶椎及其两侧5行,用中等力度刮至出现痧痕为止,然后刮膝弯曲,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取穴:肾俞,大肠俞,八髎,秩边,委中,承山,足三里。
操作:用刮痧法,先刮腰骶部肾俞,大肠俞,八髎,秩边,再刮下肢部委中,承山,足三里,用平补平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隔日1次。
1.用角刮法刮拭命门穴15-30次,以出痧为度。
2.用角刮法自上而下刮拭腰阳关穴15-30次,以出痧为度。
3.用面刮法刮拭承扶穴10-15次,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
4.用面刮法刮拭殷门穴10-15次,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位置。
解析:命门培元补肾,强健腰脊;腰阳关祛寒除湿,舒筋活络,承扶消痔通便,舒筋活络;殷门舒筋通络,强腰膝。四穴搭配刮痧,可增强疏通经络,强健腰膝之功,缓解腰肌劳损及其引起的腰痛,下肢无力等病症。
刮痧能治慢性腰痛吗
腰痛的刮痧疗法
一、风寒湿困
(一)症状
以腰部重痛、酸赢或拘急强直不可俯仰,或痛连骶、臀、股、胭,疼痛时轻时重,遇天寒阴雨发作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阿是穴、委中、肾俞、腰阳关、风府。
(2)定位
委中: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腰阳关:俯卧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中。
(3)刮拭顺序
先刮颈后风府,再刮腰部的阿是穴、肾俞、腰阳关,最后刮腘窝部的委中穴。
(4)刮拭方法:平补平泻
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风府穴,予以按揉,然后用刮板角部,不宜重刮,自上而下来回刮动,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然后分别刮拭腰部肾俞、腰阳关、阿是穴,重刮,自上而下来回刮动,出痧。最后刮腘窝部的委中穴,不宜重刮,自上而下来回刮动,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
腰痛刮痧刮哪里
寒湿腰疼刮痧疗法
取穴:阿是穴,委中,肾俞,腰阳关,风府。
刮痧顺序:先刮颈后风府,再刮腰部的阿是穴,肾俞,腰阳关,最后刮腘窝部的委中穴。刮拭方法:平补平泻法。
方义:局部阿是穴配委中疏通足太阳经气;肾俞,腰阳关,风府助阳散寒化湿,使寒湿得祛,气血畅行。
劳损腰疼刮痧疗法
取穴:阿是穴,水沟,阳陵泉,委中,膈俞,次髎,夹脊。
刮痧顺序:先刮面部水沟穴,再刮腰背部的夹脊,阿是穴,膈俞,次髎,最后刮下肢的委中,阳陵泉。刮拭方法:平补平泻,委中放痧。
方义:局部阿是穴和次髎穴以疏通足太阳腰部经气,舒缓筋脉;水沟可疏通督脉经气;筋会阳陵泉配血郄委中,血会膈俞及腰部夹脊,共奏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之功。
肾虚腰痛刮痧疗法
取穴:肾俞,志室,太溪,委中。
刮痧顺序:先刮背腰部的肾俞,志室,再刮腘窝部委中,最后刮足部太溪穴。刮拭方法:补法。
方义:取委中调和足太阳经气治其标;取肾俞,志室,太溪补肾填精,治其本。
刮痧对肾虚有帮助吗
刮痧对肾虚有帮助。
刮痧能有效疏通经络,益气补肾,通过滋,补,填,固,可以全面调节和改善肾虚情况,保持肾脏营养均衡,从而达到护肾强肾,防治疾病的目的;而且通过刮痧还可以改善体虚气短,面黄肌瘦等症状的困扰,使气血畅通增,加体内毒素和多余水分的排出,使皮肤变得富有光泽,机体免疫力提高,全方位调节肾脏功能。
刮太溪穴补肾壮阳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刮拭功效:补肾壮阳,通经活络。
主治疾病: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耳鸣,咳嗽,气喘,失眠,健忘。配肾俞治肾虚。
刮水泉穴清热益肾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太溪直下1寸,跟骨结节的内侧凹陷处。
刮拭功效:通经活络,清热益肾。
主治疾病: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小便不利,目昏花,腹痛。配中极,水道治肾气亏虚。
鼻炎刮痧刮哪里 过敏性鼻炎刮痧方法
过敏性鼻炎选经外奇穴的印堂穴,可通鼻窍,清热邪;选手阳明大肠经的迎香,合谷,可宣肺通鼻;选足太阳膀胱经的肺俞,肾俞,脾俞穴,肺俞穴可清肺益气,肾俞,脾俞穴可补肾健脾;选手太阴肺经的太渊穴,可益肺气,祛风邪;选足太阴脾经的阴陵泉和足少阴肾经的复溜穴,可补肾祛湿;选任脉的气海穴,可补虚固本。
刮痧方法:
头部:用刮痧板的圆角分别点按印堂,迎香穴。
背部:沿足太阳膀胱经走行,由上而下自肺俞穴刮拭至肾俞穴,重点加强肺俞,肾俞,脾俞的刮拭。
腹部:沿任脉走行,自上而下刮拭脐下至耻骨上缘,重点加强气海穴的刮拭。
手部:分别点按或刮拭太渊,合谷穴。
小腿内侧,后侧:分别点按或刮拭阴陵泉,复溜穴。
大赫穴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仰卧,在下腹部,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上1寸,旁开0.5寸处取大赫穴。
大赫穴属冲脉,足少阴之会,有补益肾气,调理下焦之功。
该穴内应膀胱,小肠,与冲脉交会,故有补肾气,调冲任的作用,用于治疗下元亏虚之生殖,妇科诸疾。肾与肝经同会任脉,肝经绕阴器,抵小腹,故本穴有调补肝肾,疏通局部气血作用,而治疗小腹疼痛,阴部痛。大赫内应小肠,可调理小肠气机,用于治疗泄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