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分型 重型痢疾
痢疾分型 重型痢疾
重型痢疾起病急,有高热,每日大便次数可达20-30次,大便呈脓血样,量少,腹痛剧烈,下坠较重,甚至不想离开便器,四肢发凉,很快出现脱水现象,有的可发生意识障碍。
宝宝拉痢疾的症状
一、 急性痢疾:急性痢疾根据症状又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中毒型4种。在中毒型中,根据病情又分为休克型和脑型。
1、轻型痢疾。这是痢疾中最轻的一种,一般只有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每天2-4次,呈水样或糊状,无脓血,有时混和黏液,解便后腹痛缓解,多数不发热或只有低热。由于症状不典型,常常被误诊为一般的肠炎。
2、普通型痢疾。此型具有较典型的痢疾症状,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左右,个别孩子可高达40℃以上。开始可无腹痛、腹泻,只有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因此,开始时常被误诊为重感冒,数小时之后开始出现阵发性腹痛、腹泻。开始为稀便,继而出现脓血便,因为此时肠黏膜已出现溃疡和坏死,故有明显的下坠感。
3、重型痢疾。重型痢疾起病急,有高热,每日大便次数可达20-30次,大便呈脓血样,量少,腹痛剧烈,下坠较重。
4、中毒型痢疾。中毒型痢疾多见于2-7岁的儿童,常突然发病,开始时只有高热,体温可达40℃,精神萎靡,面色青灰,口唇指甲青紫,皮肤常出现花纹,呼吸浅而弱,可反复出现惊厥。多数孩子没有腹痛、腹泻和呕吐,少数孩子只有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无脓血。
除上述症状外,若出现休克症状的叫休克型,表现为脉膊细弱,血压下降或测不出,少尿或无尿,有呼吸困难、咯血现象,可因发生心力衰竭而死亡。若出现脑部症状者叫脑型。脑型的主要表现是烦燥、嗜睡、血压正常或增高,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呼吸增快,有时出现呼吸暂停、叹息样呼吸或双吸气,很快进入昏迷状态,而侧瞳孔大小不等或忽大忽小,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二、慢性痢疾:凡病程超过2个月者,称为慢性痢疾
慢性痢疾多数是因轻型痢疾治疗不彻底或孩子患有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寄生虫等病体质较弱所致。这种类型的病儿多无高热,有时可出现腹痛、腹泻、呕吐和低热,大便每日3-5次,一般正常便与黏液便和脓血便交替出现。患慢性痢疾的病儿,因长期营养不良,抵抗力差,易合并其他细菌感染,如肺炎、结核等。
痢疾是不是拉肚子 典型痢疾的四大特点
1、腹痛,以左下腹为主。
2、腹泻,主要为粘液脓血便。
3、里急后重,是由于直肠肛门括约肌不断受到炎症刺激的结果。
4、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周身不适、血象增高等。大便培养是诊断痢疾的可靠方法。
痢疾的分类 普通型痢疾
普通型痢疾具有较典的痢疾症状,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左右),个别孩子可高达40℃以上。开始可无腹痛、腹泻,只有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注意:普通型痢疾开始时常被误诊为重感冒,数小时之后开始出现阵发性腹痛、腹泻。这个时候开始出现稀便,继而出现脓血便,因为此时肠黏膜已出现溃疡和坏死,故有明显的下坠感。
宝宝拉痢疾的症状
轻型痢疾这是痢疾中最轻的一种,一般只有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每天2-4次,呈水样或糊状,无脓血,有时混和黏液,解便后腹痛缓解,多数不发热或只有低热。由于症状不典型,常常被误诊为一般的肠炎。
普通型此型具有较典的痢疾症状,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左右,个别孩子可高达40℃以上。开始可无腹痛、腹泻,只有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因此,开始时常被误诊为重感冒,数小时之后开始出现阵发性腹痛、腹泻。开始为稀便,继而出现脓血便,因为此时肠黏膜已出现溃疡和坏死,故有明显的下坠感。
重型,重型痢疾起病急,有高热,每日大便次数可达20-30次,大便呈脓血样,量少,腹痛剧烈,下坠较重,甚至不想离开便器,四肢发凉,很快出现脱水现象,有的可发生意识障碍。
中毒型,中毒型痢疾多见于2-7岁的儿童,常突然发病,开始时只有高热,体温可达40℃,精神萎靡,面色青灰,口唇指甲青紫,皮肤常出现花纹,呼吸浅而弱,可反复出现惊厥。多数孩子没有腹痛、腹泻和呕吐,少数孩子只有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无脓血。
除上述症状外,若出现休克症状的叫休克型,表现为脉膊细弱,血压下降或测不出,少尿或无尿,有呼吸困难、咯血现象,可因发生心力衰竭而死亡。若出现脑部症状者叫脑型。脑型的主要表现是烦燥、嗜睡、血压正常或增高,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呼吸增快,有时出现呼吸暂停、叹息样呼吸或双吸气,很快进入昏迷状态,而侧瞳孔大小不等或忽大忽小,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综上所述,便就验证了开头说的话,宝宝拉痢疾的症状是很多的,一般分为轻型痢疾、普通型、重型、中毒型这几种,而且这几种的具体表现也是不同的当然除了这几个方面,关于宝宝拉痢疾的症状其实还有一些的,但是这里说到的这些是属于现在宝宝拉痢疾的常见症状。
小儿细菌性痢疾有哪些症状
1.潜伏期
自数小时至8天不等,大多数为1~3天。
2.细菌性痢疾的临床分型
根据病程及病情,可分为急性菌痢、慢性菌痢及中毒型痢疾。因中毒型痢疾病情特殊随后有叙述,在此先讨论急性菌痢、慢性菌痢的一般经过。
①典型痢疾:典型病例起病急,发热,体温为低热或高热,腹泻、大便每天10~30次,粪便带黏液及脓血。有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腹部有轻压痛。有时左下腹可触及痉挛的乙状结肠肠管。肠鸣音亢进。便后有里急后重下坠感。患儿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婴幼儿有时可有高热惊厥。多数急性痢疾患儿经合理治疗,可于数天内逐渐减轻而痊愈,预后良好。年长儿童大便很快成形,婴幼儿可持续数天稀便,这与婴幼儿肠道功能恢复较慢有关。
②非典型痢疾:不发热或只有微热,也无中毒症状,轻度腹泻,稀便、粪便内只有黏液而无脓血。只有粪便培养阳性才能确诊。在流行时,这类病例数可能超过典型病例数。因其经过类似一般肠炎,易被忽视,常成为痢疾的传播者。
病程超过2周称迁延性痢疾,超过2个月则称慢性痢疾。其发生原因,主要是因体质瘦弱、有营养不良、佝偻病或贫血等合并症。或因这类病儿未得到合理治疗所造成。因病程日久,渐消瘦,粪便含大量黏液、不一定带脓血,或黏液便与脓血便交替出现。粪便仍可培养出痢疾杆菌,但阳性率显著低于急性痢疾。慢性痢疾患儿如合并严重营养不良,往往容易发生一些危象。病儿可因发生电解质紊乱(低钠、低钾、低钙),严重心肌损害而意外死亡。这类病儿在我国已很少见到,而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经常见到。在慢性痢疾过程中有时症状突然加重,呈急性发作的表现。
普通型菌痢见到脓血便,诊断并不困难。应注意下列几点有助于确诊:
1.夏秋季节 夏秋季节腹泻伴有发热、粪便带黏液脓血者。
2.接触史 家中或同居室最近有了痢疾患者,应予警惕。
3.大便镜检 北京市标准:每一高倍镜视野脓细胞>15个并见有红细胞,门诊即可诊断菌痢并填报传染病卡片。
4.粪便培养 严格说来准确诊断要靠粪便培养。作培养时要采取新鲜脓血便,最好在床边即接种培养,若不能即时做,可将标本放入缓冲甘油盐水液中保存,尽快送细菌室培养。在用抗菌药治疗前采集粪便标本,可提高培养阳性率。
5.PCR快速诊断 最近已研制出PCR快速诊断法,但需集中多份标本一起检查,尚不能广泛用于临床。
痢疾分型 轻型痢疾
轻型痢疾是痢疾中最轻的一种,一般只有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每天2-4次,呈水样或糊状,无脓血,有时混和黏液,解便后腹痛缓解,多数不发热或只有低热。
注意:由于轻型痢疾的症状不典型,常常被误诊为一般的肠炎。
痢疾分型 休克型痢疾(周围循环衰竭型)
痢疾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有感染性休克症状,如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细速、血压下降、皮肤发花、发绀等。
痢疾的分类 脑型(呼吸衰竭型)
痢疾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有脑水肿表现,如烦躁不安、惊厥、嗜睡或昏迷、瞳孔改变,甚至出现脑疝、呼吸衰竭。
痢疾有哪些类型
急性菌痢按临床表现分为4型,即普通型、轻型、重型和中毒型。
①普通型:急性起病,体温达39℃-40℃,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症状。每日大便10-20次,初为稀便;腹痛或呈水泻,继呈脓血便,左下腹压痛伴肠鸣音亢进,里急后重明显。如能及时治疗、可于数日内痊愈。
②轻型:较普通型全身毒血症状和肠道症状表现轻,里急后重等症状不明显,易误诊为肠炎或结肠炎。
③重型:高热、呕吐、腹痛、里急后重明显,排脓血便,每日达数十次,严重者出现脱水和酸中毒症状。
④中毒型:此型多见于3-7岁儿童。起病急剧,体温迅速升至40℃0-41℃,伴有头痛、畏寒、惊厥或循环障碍等症状。本病常无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胃肠症状也不严重,且多在出现惊厥后6-12小时才发生。中毒型多表现为以周围循环衰竭为主的休克型;以脑水肿与颅内压增加等脑部症状为主的脑型,以呼吸与循环衰竭同时存在为主的混合型。
a.休克型:早期患儿面色灰白,口周青紫,肢端发冷,指趾甲苍白,心率和呼吸增快。随病情发展,面色变灰,指趾甲、口唇发绀,皮肤发花,心率每分钟达160次以上,心音低钝,脉细弱,意识不清。晚期伴心力衰竭、休克肺、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b.脑型:多见于学龄前儿童,乳儿和学龄儿童相对少见。患儿初起意识清醒,突然出现惊厥、四肢抽动,两眼上翻。严重者反复出现。开始每次惊厥后意识尚清,以后逐渐萎靡、烦躁或嗜睡,直至昏迷。患儿面色灰白,且体温越高面色越灰,神经症状也越重。脑水肿、脑病可引起呼吸衰竭,则治疗较为困难。因此若见患儿面色发灰、心率相对较缓及反复惊厥,都是颅压增高的征兆,要积极处理,以防呼吸衰竭发生。
菌痢有脑水肿时,眼底改变并不明显,不能以此来判断有无脑水肿。
细菌性痢疾的临床分型
根据病程及病情,可分为急性菌痢、慢性菌痢及中毒型痢疾。因中毒型痢疾病情特殊随后有叙述,在此先讨论急性菌痢、慢性菌痢的一般经过。
①典型痢疾:典型病例起病急,发热,体温为低热或高热,腹泻、大便每天10~30次,粪便带黏液及脓血。有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腹部有轻压痛。有时左下腹可触及痉挛的乙状结肠肠管。肠鸣音亢进。便后有里急后重下坠感。患儿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婴幼儿有时可有高热惊厥。多数急性痢疾患儿经合理治疗,可于数天内逐渐减轻而痊愈,预后良好。年长儿童大便很快成形,婴幼儿可持续数天稀便,这与婴幼儿肠道功能恢复较慢有关。
②非典型痢疾:不发热或只有微热,也无中毒症状,轻度腹泻,稀便、粪便内只有黏液而无脓血。只有粪便培养阳性才能确诊。在流行时,这类病例数可能超过典型病例数。因其经过类似一般肠炎,易被忽视,常成为痢疾的传播者。
病程超过2周称迁延性痢疾,超过2个月则称慢性痢疾。其发生原因,主要是因体质瘦弱、有营养不良、佝偻病或贫血等合并症。或因这类病儿未得到合理治疗所造成。因病程日久,渐消瘦,粪便含大量黏液、不一定带脓血,或黏液便与脓血便交替出现。粪便仍可培养出痢疾杆菌,但阳性率显著低于急性痢疾。慢性痢疾患儿如合并严重营养不良,往往容易发生一些危象。病儿可因发生电解质紊乱(低钠、低钾、低钙),严重心肌损害而意外死亡。这类病儿在我国已很少见到,而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经常见到。在慢性痢疾过程中有时症状突然加重,呈急性发作的表现。
得了细菌性痢疾身体会出现哪些不适
因进入人体的痢疾杆菌菌型不同,数量多少及每个人的抵抗力不同,所以,症状也各不相同,因此临床上将痢疾分为急性慢性两种。
一、急性痢疾
急性痢疾根据症状又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中毒型4种,在中毒型中,根据病情又分为休克型和脑型,虽然家长不必对孩子的病况进行严格的分型,但应了解痢疾的基本症状和病情变化的结局。
1. 轻型痢疾
这是痢疾中最轻的一种,一般只有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每天2-4次,呈水样或糊状,无脓血,有时混和黏液,解便后腹痛缓解,多数不发热或只有低热,由于症状不典型,常常被误诊为一般的肠炎。
2. 普通型
此型具有较典的痢疾症状,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左右,个别孩子可高达40℃以上,开始可无腹痛,腹泻,只有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因此,开始时常被误诊为重感冒,数小时之后开始出现阵发性腹痛,腹泻,开始为稀便,继而出现脓血便,因为此时肠黏膜已出现溃疡和坏死,故有明显的下坠感。
3. 重型
重型痢疾起病急,有高热,每日大便次数可达20-30次,大便呈脓血样,量少,腹痛剧烈,下坠较重,甚至不想离开便器,四肢发凉,很快出现脱水现象,有的可发生意识障碍。
4. 中毒型
中毒型痢疾多见于2-7岁的儿童,常突然发病,开始时只有高热,体温可达40℃,精神萎靡,面色青灰,口唇指甲青紫,皮肤常出现花纹,呼吸浅而弱,可反复出现惊厥,多数孩子没有腹痛,腹泻和呕吐,少数孩子只有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无脓血,除上述症状外,若出现休克症状的叫休克型,表现为脉膊细弱,血压下降或测不出,少尿或无尿,有呼吸困难,咯血现象,可因发生心力衰竭而死亡,若出现脑部症状者叫脑型,脑型的主要表现是烦燥,嗜睡,血压正常或增高,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呼吸增快,有时出现呼吸暂停,叹息样呼吸或双吸气,很快进入昏迷状态,而侧瞳孔大小不等或忽大忽小,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二、慢性痢疾
凡病程超过2个月者,称为慢性痢疾,多数是因轻型痢疾治疗不彻底或孩子患有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寄生虫等病体质较弱所致,这种类型的病儿多无高热,有时可出现腹痛,腹泻,呕吐和低热,大便每日3-5次,可有正常便与黏液便和脓血便交替出现,患慢性痢疾的病儿,因长期营养不良,抵抗力差,易合并其他细菌感染,如肺炎,结核等。
痢疾虽然有多种类型,对孩子生命有威胁的只有重型和中毒型,如果是在夏秋季节,孩子突然发烧,反复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发凉,不管有无腹痛,腹泻,都要想到是中毒型痢疾的可能,应急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宝宝痢疾的症状
宝宝痢疾有六个不同的类型
1.潜伏期
潜伏期理论上在几小时到一星期之内,通常在一两天之间,此时宝宝的身体并没有明显的不适感。
2.普通型痢疾
(1)排便情况
排便症状通常来势汹汹,非常迅速。宝宝一天中可排大便十次有余,粘连感强,可有脓血余留。
(2)并发症状
腹胀腹痛感明显,同时宝宝会有四肢无力、恶心呕吐、食不下咽的并发症出现。
3.轻型痢疾
(1)排便情况
宝宝每天排便次数在三四次之间,内里会夹带些许脓血,有时会有肠道粘性液体。但症状在两三天之内就会有所缓解。
(2)并发症状
没有明显的并发症,可能出现低烧。
4.重型痢疾
(1)排便情况
小朋友此时可能会一天拉几十次痢疾,且粪便中会夹带脓血。
(2)并发症状
此时宝宝的症状比较严重,会有腹部剧痛、呕吐的现象,有可能昏迷,中毒。
5.中毒型痢疾
(1)发病人群
一般会发生在年龄较低的宝宝身上,2岁到7岁宝宝最容易罹患中毒型痢疾,但是其症状一般在一两天内才会出现。
(2)病症特点
病势迅疾,宝宝会发高烧、昏迷乃至休克,中毒症状显著,病情非常严重。
6.慢性痢疾
(1)发病人群
发病人群一般集中于患病超过两个月的宝宝,先天性营养不良、患有佝偻病或贫血等疾病的宝宝。有的宝宝在出现非典型的急性痢疾后,要是没有被进行合理治疗的话,病症往往会拖延着,难以痊愈,继而转成慢性。
(2)病症特征
此时宝宝的体温可能正常,也可能会有低烧现象,排便的情况会有所改变但不能确定,有时会夹带粘液,而有的时候粘液和脓血会交替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