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运动障碍弊端多
治疗运动障碍弊端多
1、运动疗法是运用生物力学、神经促进技术、补偿替代等原理、对脑卒中、颅脑外伤、脊髓损伤及骨关节病所引起的肢体运动障碍进行康复治疗,重建患者躯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运动治疗是一项复杂的治疗项目,需要根据患者功能障碍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慎重选择的运动项目,要确定患者所能耐受的合适强度,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运动方案的各个要素必须协调组合,才能收到效果。这是一个长期的治疗方法,有时甚至两个月也不见效果,因此耗费患者和家属精力,还要承担一笔不小得费用。
2制动的不良影响。疾病发作时制动是普遍采用的治疗手段。制动可以降低击退新陈代谢的需求,保障重要脏器负于过度应激。但是,制动也带来的心血管,代谢,呼吸,神经,肌肉骨骼,内分泌等多方面功能衰退和改变,影响功能恢复或健康。
专家建议:有遗传背景的运动障碍性疾病,预防显得更为重要。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近亲结婚,推行遗传咨询、携带者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和选择性人工流产等,防止患儿出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加强临床护理,对改善运动障碍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运动障碍疾病的治疗
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无论药物或外科治疗,原理都基于对递质异常和环路活动紊乱的纠正。不同类型锥体外系疾病的治疗。
肌张力障碍是运动障碍性疾病的一种,简单地说就是大脑内用来协调身体运动的神经环路遭遇“路障”,多见于学龄儿童和青少年。临床症状上包括肌张力障碍引起的异常运动和异常姿势,以及二者的结合。
目前,这种疾病没有特效药可以治愈。奥罗拉实施的脑深部电刺激手术,就是在患者大脑中放置一个刺激电极,与它相连的一个比烟盒还小的微型计算机安装在患者胸部的皮下,手术后通过对“微型计算机”的参数进行调整,可使患者的震颤、肢体僵硬、动作迟缓等运动障碍疾病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使病人恢复自理能力。这为临床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包括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等,提供了一个极为有效的平台。
不同类型锥体外系疾病,预后不尽相同。如帕金森病(PD)患者发生严重运动功能障碍或死亡,平均经历10~15年,而原发性书写痉挛症状相当稳定,很少有扩散加重倾向。
湿疹治疗的弊端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一些小疾病的出现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司空见惯”的,但是总会有那么几种疾病是大家都异常厌恶的,湿疹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不治疗会奇痒无比,如果治疗又会出现怎样的问题呢?
目前西医对湿疹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以内服抗组胺药物,皮质激素类药物临时抑制为多,如口服西药,口服激素,外用溶液洗剂、乳剂、泥膏、油剂、软膏、乳剂、涂膜剂、酊剂及硬膏等。
尽量避免较长时间或短期大剂量外用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因为较长时间或短期大剂量外用激素制剂,还会成瘾导致药物依赖性皮炎。其副作用表现约有20多种:最常见的是用药后病情迅速好转,持续外用一段时间,一旦停药后,在一两天内用药部位(特别是面部)可发生赤红、触痛、瘙痒、裂口、脱屑,以致发生脓疱,原发病变加重,又称之为反跳性皮炎。当重新涂用激素后,上述病情很快好转或消失;如再停药,反跳性皮炎再发,而且比以前更严重。患者为了避免停药后的痛苦,完全依赖于涂用激素。几个月或几年之后,皮肤明显变薄,毛细血管扩张,有时出现紫癜等,特别是在面部可出现更深的持续性红斑。涂用时间越长、产生反跳性皮炎也就越重。可使皮肤变薄、脆弱、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真菌感染、痤疮样皮炎等。变得易受损伤;还可出现轻度多毛、多汗、皮下出血和伤口愈合困难等。尤其是下面一些皮肤病更不适宜使用以上所述激素类制剂。
如果长期或短时间大剂量注射或内服地塞米松、康宁克通、强的松等皮质类激素药物治疗,还可引起肥胖、多毛、痤疮、血糖升高、高血压、钠潴留、水肿、血钾降低、月经紊乱、骨质疏松、无菌性骨质坏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并发症。对肾脏也可造成一定损害,如加重肾小球疾病蛋白尿、加重肾小球硬化、易致肾钙化或结石,诱发或加重肾脏感染性疾病、引起低钾性肾病等。还会引起机体糖、蛋白质、脂肪及水电解质等一系列物质代谢紊乱,破坏机体的防卫系统和抑制免疫反应能力。病人还必须牢记过敏原,避免食用或接触,而至病情加重。
如果有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并对激素产生了的依赖性,停药后原发病变反跳加重与继发的副作用,可使患者产生很大的痛苦,患者家属应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对激素的作用及副作用要有充分的认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在正确选择治疗药物和逐渐减量直至撤除停用皮质激素的情况下,选用对抗以上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方法与中药。达到安全彻底治愈疾病的目的。
性功能障碍可以靠运动治疗吗
治疗性功能障碍锻炼方法间断式性交法在性交活动中,男性当有射精预感时,立即停止阴茎的提插,把阴茎留在阴内,女性在性兴奋时阴道扩张,阴茎头没有接触阴道壁,可以降低龟头的刺激而降低性兴奋,等到射精预感完全消失,再行性交活动。如此反复间断式性交,可以治疗性功能障碍。
盆底肌锻炼收紧、提起肛门、会阴及尿道,保持5秒,然后放松,休息10秒,再收紧、提起;尽可能反复多次,至少10次;然后做5—10次的短而快速的收紧和提起。
通过反复进行肛门会阴的收缩—放松,争取达到每次收缩10秒以上,连续做15—30分钟,每日进行1—3次,坚持8—10周,这种锻炼方法能长时间的预防性功能障碍。
闭精益肾法排尿时,深吸一口气纳入丹田,尔后闭息意想此气由丹田至会阴,沿督脉上百会,复想此穴有一绿色的“水”
字,始行排尿。排尿毕,将气嘘嘘呵出,并意想百会穴处“立”
水随气下行于丹田。此功法闭精甚严。
捏挤法可以提高男性的射精刺激降值,缓解射精的紧迫感,增强性的兴奋性,改善射精的反射状态,重建或恢复正常的射精时间。
性功能障碍症状表现轻度性功能障碍的症状指男性的阴茎在进入阴道一段时间内射精,不能使女性达到性高潮,也不能能完整的过好性生活,只有小心翼翼才能偶尔完成一次正常性交。
中度性功能障碍症状阴茎在插入女性阴道后,不能大幅度的做运动,否则就会立刻射精,在和伴侣过性生活的时候,男性会很沮丧,对患者的自尊有所打击。
重度性功能障碍的症状这是性功能障碍最严重的时候才会表现出来,男性的阴茎还未完全进入女性的阴道,或者是刚进入阴道就射精,完全不能过正常的性生活,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夫妻生活。
磨牙的药物治疗法
主要着眼点是试图调整牙颌面运动障碍和肌肉张力失常。
1.局部使用肉毒杆菌毒素(BTX)对治疗运动障碍有效。将BTX注射入常年磨牙患者的两侧嚼肌中,结果多数患者在注射后立刻至4周内开始停止牙齿磨动,但也有患者出现吞咽困难。
2.使用L-多巴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可明显减轻磨牙者的磨牙次数,但容易引起恶心、呕吐、失眠、心律失常、精神病发作等。只在对磨牙症进行药物治疗时其它治疗无效时才可考虑。
3.严重的夜磨牙患者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首先从病因入手,注意调节心理、减缓压力。最好睡前休息放松,避免兴奋性食品,改善睡眠环境。还应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减轻夜磨牙的发生。
4.对于以牙合因素为主的磨牙症,则需要到医院口腔科作治疗处理,通过磨除牙早接触点,去除牙合干扰。缺失牙的患者做假牙修复,改变单侧咀嚼习惯等措施,达到咬合平衡。
如果牙齿磨损的厉害,建议使用牙合垫进行隔断,避免牙齿进一步磨损。患者不能自行购买,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和佩戴。牙合垫价格在1000元左右。
儿童抽动障碍治疗
(1)氟哌啶醇:开始剂量每日1~2mg,分2~3次口服,而后逐渐增量,每日总量范围为1.5~8mg,同时可服用抗震颤麻痹药(如安坦)以减少副反应。常见的副反应为嗜睡、乏力、头昏、便秘、排尿困难、锥体外系反应。可适当减少剂量和对症处理。
(2)哌迷清(pimozide):治疗作用与氟哌啶醇相似,但镇静作用轻,对心脏副作用较氟哌啶醇为多见。每日服药1次,开始剂量0.5~1mg/d,小量增加,儿童每日剂量为3~6mg。服药过程须监测心电图的变化。
(3)泰必利(tiapride):治疗抽动障碍有效,副反应较氟哌啶醇为轻,但见效稍慢,一般于服药后1~2周见效。剂量50~100mg,每日2~3次。主要副反应有头昏、无力、?睡。
(4)可乐定(clonidine):是一种α肾上腺素阻滞剂,并可直接作用于中枢多巴胺神经元,属于抗高血压药。临床用以治疗抽动障碍证明有效,同时可改善伴发行为症状。通常开始剂量为0.05mg/d,每日分2~3次口服。儿童每次剂量范围为0.0375~0.075mg,每日服2~3次。可乐定主要副反应为嗜睡、口干、头昏、血压降低、失眠。少数可产生心电图改变。服药时应定期测血压和心电图检查。其他药物包括肌苷、舒比利、氯硝基安定、五氟利多、左旋千金藤立啶、四氢小檗碱等治疗抽动障碍获得效果,但须待进一步对照探讨研究。关于针对抽动障碍伴发行为症状的治疗:
①伴发注射缺陷多动障碍可采用氟哌啶醇,三环类抗抑郁药,或以可乐定口服治疗;
②对于伴有强迫障碍者可口服氯丙咪嗪治疗有效。儿童剂量3mg/kg·d。通常为12.5~25mg,每日1~2次,近来,有报告用氟西汀(fluoxetin)可有效控制强迫症状。心理治疗:抽动障碍严重程度不同,对患儿自身、家庭带来干扰损害,抽动症状本身也是很多心理困扰的原因。因此,除药物治疗之外应配合心理治疗,并帮助其家长及老师理解患儿不自主抽动症状的特征和性质,取得他们合作、支持。此外,应适当安排日常活动,避免过度紧张疲劳,纠正营养的偏导,适当开展文娱体育活动等。抽动症一般预后良好。抽动-秽语综合征属于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病程迁延,服药大多数可以控制症状,但须较长时间维持服药治疗。同时须追踪观察。
跳绳运动有哪些弊端
跳绳并不是最好的减肥方法,而是一项简单易行的整体训练。胖人在跳健身操的时候,不会让他们每次跳跃运动超过8个八拍(就是64下),而一次跳几千次的跳绳,对膝盖损伤太大了。如果脚部、膝盖、腰部受过伤是最不适合这种运动的。相对而言,走路、慢跑和游泳更加安全。
跳绳的时候,一定要穿能够减震的鞋、能够保护脚踝的鞋。穿拖鞋、穿跳舞鞋都非常危险。得买正规的、有保护脚踝和脚掌功能的运动鞋.
大腿不会因为跳绳变粗,这个强度还没那么高,跳绳会使腿部肌肉线条流畅。另外,这个活动事实上对减肥的帮助并不大,而是增强心肺功能。
磨牙症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着眼点是试图调整牙颌面运动障碍和肌肉张力失常。
局部使用肉毒杆菌毒素(btx)对治疗运动障碍有效。将btx注射入常年磨牙患者的两侧嚼肌中,结果多数患者在注射后立刻至4周内开始停止牙齿磨动,但也有患者出现吞咽困难。
使用l-多巴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可明显减轻磨牙者的磨牙次数,但容易引起恶心、呕吐、失眠、心律失常、精神病发作等。只在对磨牙症进行药物治疗时其它治疗无效时才可考虑。
严重的夜磨牙患者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首先从病因入手,注意调节心理、减缓压力。最好睡前休息放松,避免兴奋性食品,改善睡眠环境。还应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减轻夜磨牙的发生。
对于以牙合因素为主的磨牙症,则需要到医院口腔科作治疗处理,通过磨除牙早接触点,去除牙合干扰。缺失牙的患者做假牙修复,改变单侧咀嚼习惯等措施,达到咬合平衡。
如果牙齿磨损的厉害,建议使用牙合垫进行隔断,避免牙齿进一步磨损。患者不能自行购买,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和佩戴。牙合垫价格在1000元左右。
治疗脑瘫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其实就是物理治疗,主要针对小儿脑瘫患儿的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等因小儿脑瘫儿引起的伴随症状。这种小儿脑瘫的治疗方法需要家长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而且必需持之以恒,否则不但起不到治疗效果,反而会加重小儿脑瘫患儿的病情。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经过中药进行治疗,不过中药治疗有一个弊端,治疗见效比较慢,不过小儿脑瘫的治疗本身就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毅力的过程,采用中药治疗能最低程度的降低药物的副作用,对患儿来说是大有益处的。
言语治疗:由医师和言语治疗师评定后,根据不同言语障碍类型进行治疗,如下颌、口唇、舌肌、软腭等运动控制训练,以及理解和表达能力训练。
作业治疗:作业治疗主要包括手的精细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支具和辅助具的制作及生活环境设施的简单改造等等。
儿童心理障碍运动可治
女童幼儿园门口假装肚疼怕老师
3岁的小女孩阿雅从到幼儿园的第一天起,她就总是缩在一个角落,不和小朋友们交往。老师点名让她做游戏或者答问题,她不但紧张得答不出来,有时候更会莫名其妙地哭起来。上学不到一个星期,她就哭闹着不肯再来了,每次妈妈带她来到幼儿园门口,她就说自己肚子疼,结果一回到家病就全好了。据牛医生介绍,阿雅患的并非心理病症,由于天生胆小,惧怕与老师、同学们相处。后来建议阿雅每周游泳两次和多滑冰,经过半年的训练,阿雅的胆小得到彻底改变。
有针对性的运动可有效改善性格
“现实生活中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人的心理所起的的作用不尽相同,有针对性的运动,是纠正改善心理与性格有效的方法。”紧张型孩子,应多参加如篮球、足球、排球等竞争激烈的项目,这些项目场上形势多变,只有冷静沉着地应对,才能取得优势。经常接受这种激烈的考验,遇事不会过于紧张,更不会惊惶失措。胆怯型的应多参加游泳、滑冰、拳击、单双杠跳马等项目,性性内向、孤僻、不合群者,可选择足球、篮球、排球及接力跑、拔河等团队运动项目。
增强自身的活力和与人合作精神,多疑者可选择乓乒球、网球、羽毛球、跳高、跳远、击剑等项目,虚荣心强遇事好逞强者,可选择一些难度大或动作复杂的运动项目,如跳水、马拉松跑等,也可找一些实力水平超过自已的对手下棋、打乓乒球或羽毛球等,以不断地提醒自已,万万不能骄傲。性子急的可选择下象棋、打太极拳,练习健身气功,长距离散步、游泳等项目。有助于调节神经功能,增强自控能力。缺乏信心者,可选择简单、易作的如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体育项目。
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治疗
1.本病重点在于预防,服用抗精神病药应有明确适应证长期用药应进行监测采用周期性药物假日(drug holidays)可暴露最初的运动障碍,逐渐停药后数月或1~2年运动障碍逐渐缓解消退。需继续治疗可换用锥体外系副作用小的药物如氯氮平、利培酮(risperidone)、奥氮平(olanzepine)、奎硫平( 喹迪平)等
2.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治疗td的有效药物有人报道73%的患者用普萘洛尔(心得安)可以见效;氯硝西泮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中有41%患者有效。氯氮平可以使40%的迟发性运动障碍症状有所减轻
①严重运动障碍可试用da耗竭剂如利舍平(利血平)有短期效果从小剂量0.25mg开始1~3次/d逐渐增量亦可试用硫必利(泰必利)舒必利、二甲基氨基乙醇(deanol)等须注意这些药物本身亦有副作用;
②抗胆碱能药物如苯海索(安坦)东莨菪碱等可加重td症状,有报道胆碱能药地阿诺(二甲基氨基乙醇或典那)100~500mg/d分3次服,连用2周可减轻症状;
③抗组胺药如异丙嗪25~50mg2~3次/d,或每天肌注1次连续2周可使超敏的dr逐渐减敏。
④可短期使用dr阻滞剂如小剂量氯氮平(clozapine)100~200mg/d
⑤小剂量碳酸锂0.25g,1~3次/d可降低儿茶酚胺系统功能降低dr敏感性。
⑥作用于γ-氨酪酸(γ-氨基丁酸)药物:认为td与γ-氨酪酸(gaba)功能低下有关,γ-氨酪酸(gaba)增效剂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可能有效。
⑦地西泮(安定)2.5~5mg,2~3次/d;普萘洛尔(心得安)10~20mg,2~3次/d,可稳定患者情绪,减轻症状
⑧可试用脑代谢药及维生素e,促进大脑功能恢复。
3.急性神经综合征即急性特异质性肌张力障碍或急性静坐不能用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50mg静脉注射;抗胆碱能药如苯甲托品甲磺酸盐2mg肌内注射;或地西泮(安定)5~7.5mg肌内注射,可迅速控制症状
4.本病发生与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关系密切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慎重使用。小量或短程用药药物假日对预防td有一定意义,避免合用2种或2种以上抗精神病药尽量少用或不用抗pd药物停用或更换抗精神病药时应逐渐减量,不要骤然停药;年老体弱或伴脑器质性病变者应给予最小剂量非必要时不用或少用抗胆碱能药。
详解运动障碍疾病的三大治疗方法
运动障碍疾病在明确诊断后进行病因治疗。当有呼吸肌运动障碍疾病出现呼吸困难时需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并予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咽部运动障碍疾病出现吞咽困难时下鼻管鼻饲以维持营养。瘫痪的恢复期应进行针灸、理疗、神经细胞活化剂、维生素B族药等综合治疗。以及康复治疗。对不自主运动在进行病因治疗的同时可配合镇静药和肌肉松弛药。对运动障碍疾病患者采用适当的抗癫痫药以控制发作。
综合治疗,PD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是首选且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运动障碍疾病的用药原则应坚持剂量滴定、细水长流、不求全效的用药原则;用药剂量应以最小剂量达到满意效果;治疗既应遵循一般原则,又应强调个体化特点,不同患者的用药选择不仅要考虑病情特点,而且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就业状况、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
目前治疗运动障碍疾病的药物有三种,如抗胆碱能药,对震颤和强直有一定效果,适用于震颤突出且年龄较轻的患者。常用的药物有:苯海索(又名安坦)1~2mg,每日3次。老年患者慎用。金刚烷胺,对少动、强直、震颤均有改善作用,用量100mg,每日2次。肾功能不全、癫痫、严重胃溃疡、肝病患者慎用,哺乳期妇女禁用。左旋多巴、美多芭,初始剂量为62.5~125mg,每日2~3次,根据病情而渐增剂量至疗效满意和不出现副反应为止,一般有效剂量为125~250mg,每日3次,空腹餐前1小时或餐后1个半小时服药。狭角型青光眼、精神病患者禁用,活动性消化道溃疡者慎用。
怎样预防脑梗塞 多喝绿茶
导致脑卒中的病理因素之一是体内产生了有害的活性酶,从而促进一种叫做过氧化脂质的新物质产生,这种物质会让血管的弹性降低,供血发生障碍。
有害活性酶的克星是具有抗氧化性能的物质,如维生素E等。但是长期服用维生素E也会产生一定弊端,多喝绿茶可以有效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