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胃切除手术后

胃切除手术后

迫不得已动了胃切除手术的人需要注意,其术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饮食方面、还是环境方面,都需得到专业的指导及护理,那胃切除手术后,病人应该得到怎样的护理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胃溃疡经过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或溃疡穿孔、梗阻、急性大出血或癌变时,多需剖腹做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从手术室出来后应平卧位数小时或半天,如无头晕等可取半卧位。

术后一般可有2-3天的低热,多不超过38℃,胃穿孔引起腹膜炎者除外。若以后体温不恢复反而升高,则需警惕有无新的感染。

术后禁食2-3天,期间需胃肠减压,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和腹胀减轻时,停止胃肠减压,方可进食。可进流食,尽量不吃甜食、牛奶、豆浆等易产气或酵解的食物,避免腹胀。

一般开始进食的量为每次10-20毫升,每天8-10次,进食后如无不适可逐次增量,次数相应减少。饮食调节很重要,特别是早期的合理进食有利于残胃的再生与复张。进流食3-5天后可进半流质,如稀粥或面条,10-14天后逐渐过渡到软食,一次进食量以舒适为原则,不宜过饱。

进食后呕吐的原因很多,一旦发生则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对症处理。不宜过度进补,应待胃肠功能良好后。术后早期活动有利恢复,还可防止肠黏连、下肢静脉栓塞等。一般在术后24-48小时可在床上活动下肢,待血压稳定后可取半坐位,如无特殊情况,3-5天后可坐起或下肢垂于床边片刻,一周后下床活动,由室内到户外,活动量逐渐增加。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介绍,我相信大家一定明白了胃切除手术后,病人应该得到的护理有哪些,既然知道了就付诸行动吧。

胃切除后是否还会得胃癌

因为,胃切除手术是指胃部分切除,一般只切去2/3。胃切除后并不等于不会再发生胃癌了,切除后残胃得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临床资料表明,胃切除术后,患胃癌的比例为1%~11%,占胃癌总数的0.4%~5.5%,医生将它称为残胃胃癌,简称残胃癌。残胃癌一般发生在手术后5~10年,以长在吻合口胃侧和胃底贲门部最为常见。产生残胃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胃切除后,胃丧失了正常的功能,胃黏膜的屏障作用被破坏了,致使致癌物质渗入到细胞内,引起糜烂、出血、溃疡、萎缩,之后逐步演变成癌。

所以,胃切除后5年,如果出现下述症状则应警惕:上腹部饱胀、疼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经药物治疗无效;不明原因的消瘦或贫血;上消化道少量出血,大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经药物治疗无好转。怀疑有残胃癌者,应去医院做胃镜检查或细胞学检查。如发现不典型增生者,应考虑是早期残胃癌,宜尽早再做手术。

什么病人不能喝牛奶 胃切除手术后

做过胃部切除手术后,胃的体积小了,牛奶进入胃中,很快就进入小肠内,小肠中的正常乳糖酶显然无法供应消化的需要,于是这些未被全部分解消化的牛奶积留于小肠内,引起细菌的繁殖,产生过多的气体,病人容易出现胃胀,肠满,多屁,腹泻的症状。

胃切除后还会患胃癌吗

胃被切除后还会患癌吗,有许多胃癌患者都有这样的担心,下面让小编解答一下你心里的困惑。

胃切除后还会患胃癌吗?胃切除手术,是指胃部分切除,一般只切去2/3。胃切除后并不等于不会再发生胃癌,切除后残胃得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临床资料表明,胃切除术后,患胃癌的比例为1%~11%,占胃癌总数的0.4%~5.5%,医生将它称为残胃胃癌,简称残胃癌,一般发生在手术后5~10年,以长在吻合口胃侧和胃底贲门部为最常见。

产生残胃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胃切除后,胃丧失了正常的幽门功能,十二指肠内的胆汁和胰酶能溶解黏膜上皮细胞,加速细胞分裂,从而破坏胃黏膜的屏障作用,致使致癌物渗入到细胞内,引起糜烂、出血、溃疡、萎缩,后逐步演变成癌。 一般来说,患残胃癌后并无特异性症状,临床表现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差不多。胃切除后5年如果出现下述症状则应警惕:

1、上腹部饱胀,疼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经药物治疗无效。

2、不明原因的消瘦或贫血。

3、上消化道少量出血,大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经药物治疗无好转。

怀疑有残胃癌者,应去医院作胃镜检查或细胞学检查。如发现不典型增生者,应考虑是早期残胃癌,宜尽早再做手术。

家族性胃癌如何预防

该病没有早期诊断方法,胃镜检查及盲目胃活检不能早期发现病变。对于有明确突变的家庭成员而言,年轻时死于胃癌的风险很大,预防性全胃切除术是一种合理的选择。Lewis等报告了2个家族(B和D)6例无症状成员实施预防性全胃切除手术的结果。(Surgery2001,130∶612)

在家族B中(9例),肿瘤平均发病年龄为47岁(32~69岁)。家族D中(5例),肿瘤平均发病年龄为33岁(24~43岁)。根据家谱和基因分析,2个家族中6例无症状成员(家庭B4例,家庭D2例)接受了预防性全胃切除术。2男、4女年龄分别为22、27、28、35、39、40岁,平均为31.8岁。

每个家族中,第1例患者实施预防性全胃切除手术的时间均在1993年,当时基因检测方法尚未应用。家庭B中的第1例患者(B-1)是在其母亲及 3/3个兄妹2年内相继发生胃癌后要求行预防性胃切除术的。B-1患者的胃标本肉眼及显微镜观察均正常。以后进行基因检测,发现CDH1基因无突变,因此不是胃癌高危患者。家系D中第1例患者虽然没有症状,但其单卵双胎胞姐妹24岁时发现晚期胃癌,故要求行全胃切除术。术后证实,在D-1患者邻近胃食管交界处,有2个小的黏膜内胃癌灶。以后进行基因检测,发现有CDH1基因突变。患者目前健康,胃癌无复发。其余4例患者是在1999年基因检测方法应用后,发现有CDH1基因突变,而要求实施预防性全胃切除术的,术前均无症状。

6例患者均实施了全胃切除、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未实施间置空肠袢或空肠造袋术。4例为端侧食管空肠吻合(2例手法缝合,2例应用吻合器)。2例实施侧侧食管空肠吻合(应用吻合器)。

预防性全胃切除手术的关键是切除所有的胃黏膜。残留的胃黏膜都有可能发生胃癌。术中,应用内镜协助判断胃食管交界部位(鳞状柱状上皮交界处),对于切净近端胃黏膜非常有用。同时,术中应取食管黏膜及十二指肠黏膜送冰冻病理,确定胃黏膜已切净。

胃切除手术适应症

胃大部分切除术:

原则

胃大部切除术的具体操作,虽然各术者习惯不尽一样,但有着共同遵守的原则:

1.胃切除范围 胃切除太多可能影响术后进食和营养状态;切除太少,术后胃酸减少不够,易导致溃疡复发。按临床经验一般切除2/3~3/4为宜。

2.吻合口大小 吻合口太小易致狭窄,吻合口太大食物通过太快,易发生倾倒综合症。一般3厘米约二横指为宜,多余胃端可缝合关闭。

3.吻合口与横结肠的关系 胃空肠吻合口位于结肠前或结肠后,可按术者习惯,只要操作正确,不会引起并发症。

4.近端空肠的长度 因空肠近端粘膜抗酸能力相对比远端强,为了避免发生吻合口溃疡,原则上近端空肠越短越好。结肠前术式以15~20厘米为宜。结肠后术式一般要求近端空肠6~8厘米以内。

5.近端空肠与胃大小弯的关系 近端空肠段和胃小弯还是与胃大弯吻合,可按各术者习惯而定,但吻合口的近端空肠位置必须高于远端空肠,使食物不会发生淤积,如果近端空肠与胃大变吻合,必须注意将远端空肠段置于近端空肠段的前面,以免术后内疝形成。

在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原则认识后,使用胃大部分切除术前,患者都是要进行身体各方面检查,这样对自身具体情况有一些了解,不过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胃大部分切除术后,饮食上一定要选择流食,这样对身体恢复才会有帮助。

胃切除手术后的饮食原则

1、掌握饮食的营养原则:应供给一个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脂肪、糖分不宜过多的易消化的饮食,以促进体质的恢复,伤口的愈合。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渐达到营养的需要。

2、少食多餐:采用增加餐次以保证机体营养素的摄入。每日可吃5--6餐。术后开始进食流食。如各种肉汤(鸡、鱼、牛肉等),每餐可由40毫升量逐渐增加至100--200毫升。流食时间尽量缩短以半液体不经咀嚼吞咽的食物为宜。可以用各种肉汤制作蛋花汤,或蒸蛋羹,冲粉糊。再逐渐适应加量至能够忍受量,食物内容增加如稠粥、肉末粥类、小面片、细面条卧蛋等尽量做到糊状、不稀不干。

3、干稀食分开:流食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很短,可先吃稀后吃干,使食物入胃缓缓下走。少喝汤及饮料,尤其是饭后要限制饮水。

4、禁食一切刺激性及粗纤维和产气食品:如粗粮,高纤维产气蔬菜,如萝卜、韭菜、洋葱等。

5、限制单糖量:过多糖分可引起肠液大量分泌,造成反应性低血糖。每餐应限制糖类摄入量,最好将单双糖与多糖食物混合食入,以延长吸收时间,更不能单独食用单糖双糖,防止“倾倒综合征”的发生。

6、克服不敢吃饭的惧怕心理:应指导鼓励胃大部切除术后病人,开始进食吃细软易消化的食物,不断循序渐进地增加食物量,使胃肠道逐步适应,从而过渡到正常膳食。

胃酸少的原因 疾病因素

萎缩性胃炎、胃癌、恶性贫血等疾病,会导致胃功能下降,从而引发胃酸明显减少或缺乏。此外,胃切除手术术后,也会引发胃酸减少。

相关推荐

贲门癌采用何种手术方式

贲门癌手术治疗时胃切除范围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有主张一律行全胃切除,有的作者主张整块切除全胃、脾、胰尾、网膜及区域淋巴结取得改进的生存。也有比较次全及全胃切除术后疗效,发现两者之存活率并无差别,建议仅在肿瘤累及胃体时作全胃切除。 全胃切除术时预防性脾切除对有脾门淋巴结转移者并不无益于长期生存,而对无脾门淋巴结转移病例,未作脾切除的反而存活率高。脾切除组还存在术后感染率高,复发死亡较快等现象。 肿瘤医院937例报告中,有10例行全胃切除术。其中9例在1年内死亡,1例没有活过2年。胃次全切除合并切除脾、胰尾者

你知道手术减肥有几种吗

手术减肥可以说是减肥中的极致了,利用手术方法进行减肥,效果可是说是最明显的,不过代价也非常大的。手术减肥有几种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四种手术方法,瘦身效果都非常不错。 手术减肥方法 袖状胃切除手术。这种方法是指顺胃大弯方向保留2-6cm幽门的胃窦,沿着胃长轴切除大部分的胃,胃底全部切除,残留的胃容积是60-80ml。手术切除八成,减低食欲,控制摄入量,起到减肥效果。这种方法非常流行,减肥效果明显。不过,受术者仍需要控制饮食。不节制饮食会影响减肥效果。 胃旁路手术,这种手术是在胃上部建个胃囊,控制食物的摄

慢性胃炎是怎样发生的

慢性胃炎的确切病因不是很明确但是致病原因有很多种,目前认为以下几种因素可能会造成慢性胃炎。 1、幽门螺杆菌 胃黏膜表面的一种细菌,幽螺杆菌是感染胃炎的原因之一。 2、胃黏膜缺血缺氧 供应胃黏膜的血液减少或血流速度减慢,胃黏膜缺血缺氧,损害了胃黏膜的保护机制。 3、胃酸分泌过多 胃排空功能减弱,导致胃内容物郁积,反射性的引起胃酸分泌增多,破坏胃黏膜。 4、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 长期吸烟、喝酒以及生活无规律,常与慢性胃炎的发病有关。 5、胃切除手术 胃大部分切除后的残留易患慢性胃炎,这是因为幽门括约肌一并切除后

胃癌手术治疗是第一选择吗

由于胃癌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手术适应证较以前已有扩大。目前除了原发灶巨大、腹内脏器广泛转移、伴血性腹水及恶液质患者外,只要全身情况许可,即使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肝脏有转移结节等,均应争取手术治疗,切除原发病灶,减轻症状。 手术种类有:①根治性切除术。根治性切除手术有根治性切除和扩大根治性切除两种术式。前者切除范围应包括原发病灶,连同胃远端的2/3 或4/5,全部大、小网膜,十二指肠第一部分和区域淋巴结以及局部受浸润的脏器整块切除,胃或十二指肠断端无癌细胞残癌;后者切除范围除了上述内容外,还要切除全胃或邻近

早期喷门癌如何治疗

贲门癌常用的手术方法是近侧胃次全切除术。适应于贲门部肿瘤体积不大,沿小弯侵延不超过其全长的1/3时。 贲门癌手术治疗时胃切除范围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有主张一律行全胃切除,有的作者主张整块切除全胃、脾、胰尾、网膜及区域淋巴结 取得改进的生存。也有比较次全及全胃切除术后疗效,发现两者之存活率并无差别,建议仅在肿瘤累及胃体时作全胃切除。还有的作者发现在 全胃切除术时预防性脾切除对有脾门淋巴结转移者并不无益于长期生存,而对无脾门淋巴结转移病例,未作脾切除的反而存活率高。 更多时候,贲门癌由于就诊时多数已属晚期,早

胃癌有哪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一、根治性切除术 根治性切除术可分为扩大根治性切除和根治性切除两种。根治性切除应切除原发病灶,区域淋巴结,全部网膜,十二指肠第一部分和局部受浸润的脏器整块切除,胃或十二指肠断端无癌细胞残癌。扩大根治性切除切除根治性切除手术切除的部位以外,另需要切除全胃或邻近受侵犯的横结肠、脾脏,胰体尾、脾脉管旁的淋巴结等。 二、姑息性切除术 姑息性切除术也是治疗胃癌的常见方法之一,如果胃癌已出现淋巴或结腹膜广泛转移,那么此时原发肿瘤就可以予以切除,可运用姑息性胃切除术。该手术可帮助减轻患者的中毒症状,消除因癌瘤引起的穿孔

胃内平滑肌瘤怎么办

一、治疗: 1.由于胃平滑肌瘤与平滑肌肉瘤鉴别较为困难,而平滑肌瘤又可以发生恶性变,所以应以外科手术治疗为宜。一般选择局部广泛切除术,切缘应距肿瘤边缘至少2~3cm以上。疑有恶变者应作胃大部切除术或全胃切除。 2.对单发的、有蒂的瘤体直径小于2cm者,可经内镜电切除;对多发的、无蒂的、直径大于2cm或有出血、梗阻等症状或内镜活检、细胞学检查疑有恶变者,应予以腹腔镜下或剖腹手术切除。 3.手术方式可视病变的具体情况而定,对直径小于5cm的胃体、胃窦及胃底平滑肌瘤,若肿瘤界限清楚,瘤体无坏死,瘤体部位胃黏膜无

哪些人最易得胃癌

1、研究发现三种疾病是胃癌发生的癌前状态。如胃息肉,其演变为胃癌者为3%—10%;慢性萎缩性胃炎,其癌变率为2%—8%,尤其是胃窦炎;患恶性贫血者发生胃癌较一般人高4倍。 2、经历过胃切除手术的人发生胃癌的机会较正常人高。 3、近年来,临床发现胃幽门螺杆菌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胃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感染阴性者的3—6倍。 4、研究发现a型血的人胃癌发病率高于其他血型者。 5、胃癌具有遗传倾向。

哪些人不宜喝脱脂奶粉

缺铁性贫血、乳糖酸缺乏症、胆囊炎、胰腺炎患者不宜饮用。 脾胃虚寒作泻、痰湿积饮者慎服。 经常接触铅的人:牛奶中的乳糖可促使铅在人体内吸收积蓄,容易引起铅中毒,因此,经常接触铅的人不宜饮用牛奶,可以改饮酸牛奶,因为酸牛奶中乳糖极少,多已变成了乳酸。 乳糖不耐者:有些人的体内严重缺乏乳糖酶,因而使摄入人体内的牛奶中的乳糖无法转化为半乳糖和葡萄糖供小肠吸收利用,而是直接进入大肠,使肠腔渗透压升高,使大肠粘膜吸入大量水分,此外,乳糖在肠内经细菌发酵可产生乳酸,使肠道PH值下降到6以下,从而刺激大肠,造成腹胀、腹痛

肺大泡切除手术

手术要点是切除肺大泡,解除其对肺组织的压迫,尽量保留健康的肺组织。如果单独切除大泡有困难或大泡切除之后所剩肺组织甚少,也可做肺叶切除。 1.进胸后探查病变整体情况。肺边缘部位孤立、有蒂、较小的肺大泡,缝合结扎蒂部后剪去肺大泡壁(图5.4.9.1.1-1,5.4.9.1.1-2)。靠近中央部的肺大泡则须切开大泡的囊壁,切断纤维束间隔,仔细检查并逐个贯穿褥式缝合漏气的细支气管,使漏气的支气管口严密闭合,并切除多余的大泡囊壁(图5.4.9.1.1-3~5.4.9.1.1-5)。 2.如果大泡腔呈蜂窝状,则应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