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查是否患上病毒性脑炎
如何检查是否患上病毒性脑炎
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有时白细胞可以升高。
2.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多清亮,白细胞总数增加,多在300×10^6/L以下,以淋巴细胞为主。病毒性脑炎的检查下少数患儿脑脊液白细胞总数可正常。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蛋白质大多轻度增高或正常,糖和氯化物无明显改变。涂片或细菌培养均阴性。
3.病毒病原学诊断
目前有关病毒性脑炎的病原学检查主要有:①病毒分离:对于不同的病毒可以从不同标本中进行病毒分离,提供病原学证据,具有病毒性脑炎的确诊价值。如脑脊液(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唾液、粪便(脊髓灰质炎病毒、轮状病毒)、尿、皮损等。②血清学检测:包括酶联免疫方法、免疫荧光法等,用于病毒鉴定、病毒抗原检测、特异性病毒抗体(IgM或IgG)检测。③分子生物学方法:常用的有聚合酶链反应(PCR)、实时PCR及生物芯片技术等,可从患儿脑组织和脑脊液中检出病毒DNA序列,从而确定病原。
4.脑电图
主要表现为高幅慢波,多呈弥漫性分布,可有痫样放电,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有参考价值。但脑电图表现无特异性,不能判断病原。脑电图正常不能完全排除脑炎。
5.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评估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程度,MRI优于CT.在严重病例中,CT和MRI均可显示炎性病灶形成的大小不等、界限不清、不规则低密度或高密度影,轻症可无明显异常改变。
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EEG)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易被家人及患儿所接受,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病毒性脑炎时脑电图异常率可达90 %以上,主要表现为弥漫性异常慢活动背景,多数患儿的脑电图改变与临床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平行,并随病情好转而逐渐恢复,病情重者脑电图恢复慢。
但需要注意:
(1)病毒性脑炎脑电图的改变是非特异的,绝不能过分强调脑电图的诊断价值。脑电图正常,不能排除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异常,也不能肯定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有些地区部分儿科医生仅仅依据患儿出现头痛或其他非特异性症候,加上脑电图出现“轻度异常”,即做出“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是不正确的。
(2)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异常的程度与实际病变严重性不一定完全一致;病毒性脑炎的异常脑电图恢复较临床恢复为慢,常为数周或数月之久;个别病毒性脑炎恢复期随访脑电图出现痫样放电,如果未出现临床发作,不能单凭脑电图诊断癫痫,甚至加用抗癫痫药物。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如何鉴别诊断
1、化脓性脑膜炎 其中最易混淆者为嗜血流感杆菌脑膜炎,因其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脑脊液细胞数有时不甚高。其次为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及肺炎双球菌脑膜炎。鉴别除结核接触史、结素反应及肺部X线检查可助诊断外,重要的还是脑脊液检查,在细胞数高于1000×106/L(1000/mm3),且分类中以中性多形核粒细胞占多数时,自应考虑化脓性脑膜炎;但更重要的是细菌学检查。
2、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主要是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膜脑炎及病毒性脊髓炎均可与结脑混淆,其中散发的病毒脑炎比流行性者更需加以鉴别。
脑炎也会因感冒而起
新闻晚报讯:据有关媒体报道,19岁的温州少女周雪因一场小感冒而染上病毒性脑炎,至今已昏睡55天。当初她自己感觉头晕发烧,身体软绵绵的,吃了点感冒药后便卧床休息。
如今,躺在病床上的周雪像植物人一样,大小便失禁、肌肉注射没有反应,靠鼻导管给氧。当地医生检查认为,周雪得的是一种特殊的脑炎,是哪一种病毒引起的尚未查出。
那么感冒和脑炎有什么界定方法,病人患了重度感冒又怎能知是否脑炎呢?记者电话采访了几位医生。他们普遍认为,感冒和脑炎发病症状相似,两者之间几乎无明显的界定方法。华山医院呼吸内科张斯为副主任告诉记者,一般来说,除了感冒症状外,患者有不明原因的抽筋、高热、剧烈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时,一定要到医院检查是否患上了脑炎。若早期发现,医生会采用降温等方法为病人及时治疗。
张主任还谈到,在临床中,不少病人确实是到内科去看感冒的,结果做了脑积液或神经方面的检查,被证实患上了脑炎,最终被转入感染科或神经科进行治疗。而两年前的夏天,确实有位与周雪病例相似的女孩在华山医院进行过治疗。那位20岁的患者发病时一直抽筋,被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昏迷不醒近30天。后该院外科采用切开气管的方法为患者进行了治疗,挽救了患者性命,但智力方面有所损害。
各型脑膜炎的鉴别诊断类型分别是什么呢
1.化脓性脑膜炎:鉴别除结核接触史,结素反应及肺部X线检查可助诊断外,重要的还是脑脊淮检查,在细胞数高于外,重要的还是脑脊液检查,在细胞数高于1000×106/L(1000/mm2),且分类中以中性多形核粒细胞占多数时,自应考虑化脓性脑膜炎;但更重要的是细胞学检查。
2.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主要是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膜脑炎及病毒性脊髓炎均可与结脑混淆,其中散发的病毒脑炎比流行性者更需加以鉴别,各种病毒性脑膜炎之诊断要点为:
①常有特定之流行季节,
②各有其特殊的全身表现,如肠道病毒可伴腹泻,皮疹或心肌炎
③脑脊液改变除细胞数及分类与结脑不易鉴别外,生化改变则不相同,病毒性脑膜脑炎脑脊液糖及氯化物正常或稍高,蛋白增高不明显,多低于1g/L(100mg/dl),
3.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其临床表现,慢性病程及脑脊液改变可酷似结脑,但病程更长,可伴自发缓解,慢性进行性颅压高症状比较突出,与脑膜炎其他表现不平等,本病在小锗较少见故易误诊为结脑,确诊靠脑脊液涂片,用墨汁染色黑地映光法可见圆形,具有厚荚膜折光之隐球菌孢子,沙保培养基上有新型隐球菌生长。
小儿病毒性脑炎
病情轻重差异很大,取决于病变主要是在脑膜或脑实质。一般说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经过较脑膜炎严重,重症脑炎更易发生急性期死亡或后遗症。
1.病毒性脑膜脑炎
急性起病,或先有上感或前驱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软弱、嗜睡。年长儿会诉头痛,婴儿则烦躁不安、易激惹。一般很少有严重意识障碍和惊厥。可有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但无局限性神经系统体征。病程大多在1~2周内。
2.病毒性脑炎
起病急,但其临床表现因主要病理改变在脑实质的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而有不同。
(1)大多数患儿因弥漫性大脑病变而主要表现为发热、反复惊厥发作、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和颅压增高症状。惊厥大多呈全身性,但也可有局灶性发作,严重者呈惊厥持续状态。患儿可有嗜睡、昏睡、昏迷、深度昏迷,甚至去皮质状态等不同程度意识改变。若出现呼吸节律不规则或瞳孔不等大,要考虑颅内高压并发脑疝可能性。部分患儿尚伴偏瘫或肢体瘫痪表现。
(2)有的患儿病变主要累及额叶皮层运动区,临床则以反复惊厥发作为主要表现,伴或不伴发热。多数为全身性或局灶性强直-阵挛或阵挛性发作,少数表现为肌阵挛或强直性发作。皆可出现癫痫持续状态。
(3)若脑部病变主要累及额叶底部、颞叶边缘系统,患者则主要表现为精神情绪异常,如躁狂、幻觉、失语、以及定向力、计算力与记忆力障碍等。伴发热或无热。多种病毒可引起此类表现,但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者最严重,该病毒脑炎的神经细胞内易见含病毒抗原颗粒的包涵体,此时被称为急性包涵体脑炎,常合并惊厥与昏迷,病死率高。
其他还有以偏瘫、单瘫、四肢瘫或各种不自主运动为主要表现者。不少患者可能同时兼有上述多种类型表现。当病变累及锥体束时出现阳性病理征。
全身症状可为病原学诊断提供线索,如手-足-口特异分布的皮疹提示肠道病毒感染,肝脾及淋巴结肿大提示EB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西尼罗河病毒感染则可能表现为腹泻和躯干皮肤红斑。
病毒性脑膜炎和脑膜炎有哪些区别
病毒性脑炎与脑膜炎的临床表现有何不同?
(1)病毒性脑炎:起病急,但其临床表现因病变的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而有不同,大多数患儿在弥漫性大脑病变基础上主要表现为发热、反复惊厥发作、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和颅压增高症状。有的患儿病变主要累及额叶皮层运动区,临床则以反复惊厥发作为主要表现,伴或不伴发热。若脑部病变主要累及额叶底部、颞叶边缘系统,患者则主要表现为精神情绪异常。病毒性脑炎病程大多2~3周。
(2)病毒性脑膜炎:急性起病,或先有上感或前驱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软弱、嗜睡;年长儿会述头痛,婴儿则烦躁不安,易激惹;一般很少有严重意识障碍和惊厥,但有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无局限性神经系统体征。病程大多1~2周。
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的实验室检查有何特点?
(1)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外观清,偶有微浑,白细胞数增加为0~500×l06/L,病程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晚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定量正常或轻度升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2)病原学检查:
①血清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和中和试验,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较急性期高出4倍以上有重要诊断价值。
②免疫荧光抗体检查:致病抗原与相应抗体形成的有荧光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利用荧光显微镜检查可提高阳性率。
③从脑脊液,死后脑组织中分离到病毒可明确病原。
(3)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改变在本病无特异性,但结合临床对诊断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价值。急性病毒性脑炎脑电图改变出现较早,在病程早期已有明显的改变,且与病情相一致。主要为弥漫性或局限性慢波,也可见到尖波、棘波、棘一慢综合波。
病毒性脑炎与面瘫
病毒性脑炎治疗
对于我们来说,当患上病毒性脑炎的时候是要及时进行治疗的,不是吗?那如何治疗病毒性脑炎呢?
一、西药治疗
主要为对症及支持治疗,发热用退热镇痛药,有明显颅内压增高者用甘露醇等脱水剂,抗病毒药物,疗效尚难肯定。颅内压增高显著时,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激素应用可加强脱水作用。
1.肾上腺皮质激素
一般用地塞米松10~20mg/d、静脉滴注,症状改善后可逐渐减量,7~10次后可改为0.75~1.5g、3/d,口服,或强的松30mg,1/d,口服,皮质激素类药物不宜过早停用,以减免后遗症。
2.硫唑嘌呤
如果成人患上病毒性脑炎的时候则一般剂量为2.5mg/kg,并且分三次服用,同时也是可以跟皮质激素进行合用的。然而在患上服药的时候,观察患者的血象,如红细胞、白细胞或者是血小板,如果出现下降的话,则应该及时停药处理。
3.干扰素
一般成人用α-干扰素300~500万国际单位/d,肌注,可连续用3-4周。副作用如头痛、口干、手足麻木或疼痛、粒细胞减少等,常见于两周之后。如出现嗜睡、癫痫发作,应及时停药。
出现嗜睡、癫痫发作,应及时停药
二、中药治疗
疏风清热解毒方
金银花10g,连翘10g,生石膏30g,板蓝根15g,紫花地丁15g,薄荷9g,炒牛蒡子9g,白僵蚕6g,蚤休12g,夏枯草 12g,生大黄5go每日1剂,分3~4次服。 清开灵注射液。
三、对症治疗
高热者用退热剂或物理降温;惊质者给予止惊药物;颅内高压者给予脱水剂;循环衰竭者可酌情绪予强心剂、血管活性药物、输血等。
四、抗菌治疗
应选择对病原菌敏感又易透过血脑屏障并在脑脊液中达到有效浓度的药物。而且应注意早期、足量、足疗程的治疗原则。成人一般以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多见,可用青留家、红霉素、头抱菌家、氯留意;婴幼儿则以葡萄球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属、嗜血流感杆菌多见,可用红霉素、氯霉素、青留宏及链霉素等。
五、激素的应用
目的在于抗休克,减轻脑水肿,抗纤维索性粘连,减轻蛛网膜下腔的炎症反应,从而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一般用地塞米松,剂量为每次0.5mg/kg,每日2次静脉推注,也可用氢化可的松每次5—10mg/kg,每日2次静脉注射。
病毒性脑炎护理
对于患上病毒性脑炎的患者来说,除了及时进行治疗之外,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那病毒性脑炎如何护理呢?
1.保持呼吸道通畅
病毒性脑炎患儿多数有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部分患儿还伴有严重的惊厥或惊厥持续状态发作,尤其是脑干脑炎,由于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患儿很容易因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如呼吸频率、呼吸深浅、节律等是患儿能否度过脑炎急性期的关键环节。
护理人员要经常给患者吸痰,变换体位,病程长者,还要经常拍背以防止肺炎及肺不张。要经常巡视病人,如发现呼吸不规则,瞳孔大小及对称性不符,则提示脑疝的可能。对有高度危险患儿主张及早行气管插管或行机械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