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产妇更要重视产检
高龄产妇更要重视产检
随着二胎政策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要二胎,高龄产妇相应的也多了起来。在生育二胎的过程中,孕妈妈们更要注意产检。准备生第二胎的孕妈千万别认为自己已经有经验了,就大意了。
因为怀二胎的年龄已经和第一胎不同,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的身体基础状况都会发生一些变化。特别是第一胎是破宫产的准妈妈们,准备第二胎时更要严格地做好产前咨询和评估。由于年龄的缘故,妇科疾病也开始增多,除了子宫本身的炎症外,高龄孕妇本身也导致了遗传物质非常容易发生畸变或发生异常。
医学上一般认为,现代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在25岁至30岁,35岁以上的产妇则被称为高龄产妇。对于高龄产妇来说,年龄越大,就意味着生育的风险越大,因此,高龄产妇更应重视产前检查。
44岁的女人能生孩子吗
可以生。
只要每月仍有月经来临,而且比较准时,就说明仍能排卵,仍然具有生育能力,如果没有妇科炎症,身体机能良好,是完全可以生孩子的,但44岁属于高龄产妇了,生育有一定的危险性,要注意按时产检。而且高龄产妇的宫颈一般比较坚韧,开宫口慢,自然生产困难,所以剖腹产在高龄产妇中更加普遍。
如何避免羊水过少
要预防羊水过少,孕妇们首先要重视产前检查工作,孕3个月建卡定期系统保健检查,尤其从孕37周开始要进行每周一次的产检,能及时发现羊水过少的现象,能计划分娩,有利于避免羊水过少对母儿造成更严重的影响。如发现羊水过少可适当提早入院。在待产期间可一日二次进行吸氧治疗,每次3分钟,并勤听胎心音,注意胎心变化。除了要重视产检外,还要重视日常的检测。
1、孕妇要学会自我监测,注意胎动变化。孕晚期的每次产检都进行胎心监护,有利于即使掌握胎儿在宫内的情况。
2、羊水过多的孕妇要注意,能够影响羊水量的药物目前主要有消炎痛,它能减少羊水量来实现治疗羊水过多,但是在使用时要注意检测羊水量,及时停减药物,以防导致羊水过少。一般,这种药不适宜在孕34周后使用。
3、日常休息时可多采取左侧卧位,并且适当增加饮水量,提高血液的循环,相对增加羊水。胎儿经检查无畸形,孕妇没有严重并发疾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快速饮水的办法增加羊水量。凡足月未临产而又属缺乏羊水的孕妇,可在2小时之内饮水2000毫升,如果仍然达不到要求,还可重复上述办法。
高龄产妇会选择剖宫产的原因
对于年龄超过35岁的孕妇,我们称之为高龄产妇,像是我有个同事今年怀孕,这才怀孕两个半月,就计划着剖腹产产子,一是因为年龄的问题,而是因为比较胖的原因,下面和大家高龄产妇会选择剖宫产的原因。
1首先,高龄产妇选择剖腹产子,更多的是从安全性考虑的,我同事就是害怕生产以外,已经做好了剖腹产子的准备,一般高龄产妇的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早产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倾向于剖腹产。
2其次,女性年龄越大,很容易造成生产时 不能形成有效宫缩,从而造成宫缩无力,结果很多时候还得顺转剖,而且高龄初产妇妊高征发病率增高,这样都让很多高龄产妇选择剖腹产子。
3另外,还有就是很多高龄初产妇对阴道分娩没有信心,害怕阴道分娩失败,遭受更多的身体之痛,再加上只有生一胎的愿望,所以选择剖腹产子。
注意事项:建议女性不管是不是高龄都应该做好产检,根据产检决定生产方式,通过条件允许的话,高龄初产妇可以阴道分娩,产妇的状况比较的差,就最好选择剖宫产分娩。
年龄比较大,生二胎会不会有危险啊
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宫的收缩力和阴道的伸张力也较差,容易发生大出血和难产。此外,高龄产妇可能面对的还有来自妊娠的并发症。因此与适龄生育相比,高龄产妇要承担更多的风险。产科临床统计资料表明,高龄初产妇的产程明显延长,滞产率增高.
高龄产妇注意事项
高龄孕妇应注意什么?高龄产妇由于在年龄上占弱势,所以怀孕期间就要更加注意。高龄产妇要注意的问题很多,那么,高龄产妇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1、 孕期检查:孕期检查对高龄孕妇非常重要,孕妇应适当增加产检频率。对血糖血压指标要尤为注意。怀孕16-20周时,要进行唐氏筛查,这是高龄孕妇的必做项目。怀孕20周以后要做羊水穿刺,以检查胎儿是否异常。这项检查是正常的年轻孕妇不需要做的。另外,高龄孕妇要学会使用胎语仪,在家中进行基础胎心监测,绘制标准监测曲线,以便随时了解胎儿发育情况。
2、 孕前要提前1个月口服叶酸。服用叶酸可以避免神经系统发育疾病。如果孕前没有及时吃叶酸,怀孕后要继续补充,直到怀孕12周为止。富含叶酸的食物有动物肝脏、甜菜、花椰菜、绿叶蔬菜和橙汁,多吃水果和蔬菜都能补充叶酸。胚胎发育最初阶段必须有足够的锌。在牛肉、海产品、动物肝脏当中还含有较多的锌。
3、充足睡眠:充足睡眠是高龄孕妇提高免疫力,保证母子身体健康良好状态的重要保障。除每天夜间保证8-9小时睡眠外,中午还应当保证1小时午睡,膳食中增加核桃、酸枣仁等食品。
4、饮食方面,建议以高蛋白、低脂肪、性温和的食物为宜。像茶、酒、烟、咖啡,以及含酒精和咖啡因的食品都不适宜。
5、生活上还应该远离不良的环境,例如:
(1)太吵、太拥挤的空间都不适宜。
(2)放射线如X光、放射碘,或使用放射线治疗的人都不宜接触。
(3)不可随意使用抗生素或荷尔蒙药剂,除非是医生配给。当然,安眠药、镇静剂、抗痉挛药,都不可随意使用。
(4)远离传染病病人。麻疹、巨细胞病毒、单纯性疱疹的病毒都会影响胎儿,所以都应远离。
6、 高龄产妇自然分娩的难度更大,需要提前做好准备。高龄孕妇剖宫产适应征较高,通常有90%的高龄产妇选择剖宫产。高龄孕妇的骨盆比较坚硬,韧带和软产道组织弹性较小,子宫收缩力相应减弱,容易导致产程延长,甚至难产、胎儿产伤和窒息。
高龄产妇比其他的孕妇更应该注意孕期的护理。由于产道、会阴肌肉弹性减低,骨盆关节韧带变硬,分娩时可能发生难产,还容易引起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并发症。高龄孕妇的婴儿发生畸形及低能儿的机率也可能高于适龄的孕产妇。但也不必为此紧张,只要注意积极与医生配合,按时产前检查,保持健康的身体,注意孕期营养及锻炼,随着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绝大多数的高龄孕妇都会顺利度过孕产期的。
怀二胎注意事项
1、产检
二胎妈妈对产检也不容忽视,依旧要坚持像怀头胎那样重视产检,这样才能有利于发现存在的潜在问题。从早孕开始,孕妇应每月检查1次;妊娠28周后,每2周检查1次;到36周后每周检查1次。由于不少二胎妈妈是高龄产妇,所以尤其要重视唐氏筛查。
2、营养
准备怀二胎前应该做好营养计划,提前3个月服叶酸。怀孕期间同样要劳素搭配、粗细结合、饥饱适度、不偏食、不挑食,均衡补充胎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成分。
3、休息
二胎准妈妈因为要照顾大宝,还要照顾家庭,所以难免会有些身心疲惫,因此家里的人要帮助分担准妈妈的家务等,让准妈妈有充足的时间休息。一般每天晚上至少要保证8-9个小时的睡眠,如有条件,可以下午睡1-2个小时。孕中期以后,孕妇的最佳睡姿是左侧卧位,切忌仰卧。
4、良好的心态
无论从什么想法出发考虑生二胎,准妈妈都需要有良好的心态,尤其要更正观念,男孩女孩都是宝。
5、关注身体变化
怀二胎的准妈妈会发现相比一胎来说比较轻松,但依旧不能放松孕期的注意事项。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防止类似于妊娠糖尿病或者产科胆汁淤积症等并发症的发生。
高龄产妇如何保胎
1、高龄产妇保胎要定期产检
很多孕妈妈认为,自己已经生过一胎了就没有必要再定期去做产检了,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产检可以很全面的了解妊娠过程,而且还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所以就算是怀了二胎,产检还是依旧很重要,孕妈妈千万不因为一时的偷懒,就忽略了对胎宝宝的关心,从而导致胎宝宝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伤害。
2、高龄产妇保胎要适当运动
高龄且经历过剖腹产的孕妇,需承担的身体风险会更大,因此孕期应多运动,强身健体,这样可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且对一些怀孕时候的不适感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此外,也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这样不仅对胎宝宝或者是孕妈妈自己的健康都有大大的好处的,而且孕妈妈还要注意,要尽量避免劳累,久站等。
3、高龄产妇保胎要确保营养的供应
孕妇一定要补充身体需要的营养,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钙等等营养素样样不能减少,忌暴饮暴食或偏食,可以在少吃多餐,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叶酸,钙剂等,确保胎儿的正常发育。避免生冷,烟酒,咖啡,药物等刺激品。
4、高龄产妇保胎要控制体重
高龄产妇在补充营养的同时,也要避免体重过度上涨,孕妇过胖易引起妊娠毒血症,避免给母体与胎儿带来伤害,较为理想的增长速度是孕早期供增加2-4斤,妊娠中期及晚期,每周增长6两-1斤,整个孕期体重长20-24斤左右。
5、高龄产妇保胎要合理休息
医生建议妊娠32周后高龄孕妇要停止工作,不要过度疲劳,注意身体不能处于紧张的状态,要多多休息,不能搬举重物,同时,可以保证适量的运动来保证健康,可以经常散步,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逸结合,外出要选择合适交通工具,避免出行方式时要首先照顾到胎儿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