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腰痛
怎么治腰痛
腰椎手术是最后不得不用的法宝。腰椎在人们一生中活动较多,经过手术后,这个部位会变得相对脆弱,更容易受到伤害。而且一旦做了“锥体融合术”,就会成为一个为“五斗金”也不折腰的人——已经失去了弯腰的权利。。
如果发生急性腰痛,第一时间就要采取让身体舒服的姿势,安静修养。横躺、像虾米一样弓起身体、抱膝等都是可以选择的姿势。然后在疼痛的部位敷上湿布或者冷毛巾,以缓解疼痛。要根据情况冷敷3天左右,此期间注意不要淋浴和泡澡。
急性腰痛的80%-90%都是由于肌肉疼痛引起。在肌肉的周围覆盖着叫“肌膜”的物质,相当于我们常见的鸡肉的那层白色薄膜。急性腰痛的时候,肌肉突然收缩伤及肌膜,引发肌膜炎,就产生疼痛。这种疼痛大概一周左右就可以治愈,此期间注意不要给腰部施加压力。治愈急性腰痛大概需要1-2周的时间,但是发生疼痛的这个部位的肌肉弹性下降,一旦不注意,疼痛又会发作。所以,腰不痛的时候要注意锻炼腰肌,促进腰部血液循环,及时排出腰部老旧废物。
折叠饮食疗法
(1)杜仲煲猪腰:杜仲30克,猪腰1—2个,加适量水共煲汤服用。适用于肾虚腰痛。
(2)胡椒根蛇肉煲:胡椒根50克,蛇肉250克,共煲汤,调味服食。适用于寒湿腰痛。
(3)海带25g,荔枝15g,小茴香15g。加水共煮,每日饮服一次。
(4)生韭菜(或根)500g。捣汁温服,每次500ml,每日2次。
(5)淡菜300g。烘干研末,与黑芝麻150g炒熟,拌匀,早晚各服一匙。
综上所述,其实不仅仅外伤会引起腰痛,而且泌尿系炎症和泌尿系统结石的话都会引起腰痛的了。当然了。当病人有肾小球肾炎的时候,也会引起剧痛无比。这时候需要进一步去做治疗的了。不可以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橘核的功效与作用 止痛
橘核有止痛的功效。对于那些有乳痛、膀气痛的人食用,可以煎汤食用。《日华子本草》:治腰痛,膀胱气,肾疼。炒去壳,酒服良。《医林纂要》:润肾、坚肾。可治腰痛。
十大职场护腰法
1、逆行治腰疼法 在平整的地上倒退行走,尽量做到膝盖不弯曲,腰部放松,双手握空拳,用四指包住大拇指,手臂前后自由摆动,亦可用双手反握轻叩腰部。每次逆行走100~200步,每日2~3次,半月后腰痛可明显减轻。
2、热水瓶塞治腰痛法 用手按压患者腰部,压到痛点时,用另—只手取下热水瓶塞(瓶内热水的温度在90°C左右)垫上2层纱布,触及压痛点2~3秒钟,然后取开,防烫伤,连续换用3~5次,每日1次,连续使用1周,即可使腰疼减轻。
3、按穴治腰痛法 用拇指或食指依次点按:坐骨结节和股骨大转子联线的中点,大腿后方中央,窝中央偏外处,小腿肚中央,内踝的后方等5个穴位,每穴点按1分钟,有酸、胀、麻的感觉为佳,每日3次,可减轻腰部疼痛。
4、生姜熟附羊肉治腰膝冷痛法 将30克熟附片加适量水煮2小时,再放入1000克切成小块的羊肉、30克捣烂的生姜,猛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焖至羊肉呈糊粑状,分次服食,可治肾阳衰弱、腰膝冷痛。
5、牵拉治腰疼法 趴在床上,双手抓住床头,另—人抓紧患者脚踝向后方牵拉,连续10次,连续数日,可使腰痛减轻。
6、推小腿治腰痛法 坐在椅子上,用手掌根部由上向下推按小腿,稍稍加压,经常推按,可减轻腰部腰疼。
7、抖腿治腰疼法 取站立位,用健侧腿持重,患侧腿放松,手掌按在大腿后方,左右抖动肌肉1~2分钟,每日数次,可使腰痛减轻。
8、爬行治腰痛法 可在地上、床上直线往前、往后、转圆圈地爬行,早晚各1次,连续数日,腰痛可以减轻,对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关节炎、下肢静脉曲张均有疗效。
9、甜瓜子白酒治腰痛法 取100克甜瓜子,用白酒浸泡半月后取出,焙干研成细末,每次5克,每日2次,用黄酒送服,可治腰痛。
10、捏跟腱治腰疼法 跪在床上,用双手拇指和食指中节捏两足足跟后上方的跟腱,稍稍用力,经常按捏,可减轻腰痛。
如何防治腰痛
擦腰
站立两脚分开如肩宽。两手握拳,拳眼即握拳的拇指和食指侧,贴着腰部用力上下擦动。擦动从骶部开始,从下往上,尽可能高,擦动的速度要比较快。擦数十次,直至觉得皮肤发热为止。
揉臀
体位同上。用一只手掌的大鱼际处贴着同侧臀部,顺时针转或逆时针转地揉动数十次,然后用另一只手揉另一侧臀部。有疼痛的一侧臀部要多揉。
揉肾俞穴
体位同上。用一只手的拇指按住肾俞穴。该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即命门穴的外侧约两个手指宽处。用力按住该穴时即有酸胀感,按到有足够的酸胀反应后,再揉动数十次。然后再用另一只手按另一侧肾俞穴并揉动。
推腰部
站位,两脚分开如肩宽。两手叉腰,拇指在前。先用右手掌从右腰部开始推,向前和向左;然后用左手掌从左腰部开始推,向后和向右。推数十次,也可相反方向推。
腰痛按摩哪些穴位
命门 (督脉)
[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虚损腰痛,脊强反折,遗尿,尿频,泄泻,遗精,白浊,阳萎,早泄,赤白带下,胎屡坠,五劳七伤,头晕耳鸣,癫痫,惊恐,手足逆冷。
肾俞(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 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腰痛,遗尿,遗精,阳萎,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
委中(足太阳膀胱经:合穴)
[定位] 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主治] 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小便不利, 遗尿,丹毒。
昆仑(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 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 腰骶疼痛,头痛,项强,目眩,癫痫,难产,脚跟肿痛。
腰痛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不过小编在这里要提醒大家,预防大过于治疗,经常坐着或站着的上班族在保持一个姿势20分钟之后应该起来运动一下,活动下腰部,这样可以很好的预防腰痛哦。
腰痛穴可治腰痛
腰痛点穴属于经外奇穴,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指伸肌腱和桡侧腕短伸肌腱。另一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小指伸肌腱与第四指伸肌腱之间。分布有桡神经的浅支和尺神经的手背支。有二、四骨间背侧肌。腰痛点穴怎么找
取穴方法
患者伏掌取穴时,腰痛点穴在手背指,当第二、三掌骨及第四、五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侧2 个穴位。
腰痛点穴位的作用
按摩腰痛点穴缓解治疗急性腰扭伤、手背红肿疼痛、头痛、耳鸣等。
按摩腰痛点穴具有舒经活络、化瘀止痛的功效
四个护腰方法让上班族不再腰痛
1、逆行治腰疼法
在平整的地上倒退行走,尽量做到膝盖不弯曲,腰部放松,双手握空拳,用四指包住大拇指,手臂前后自由摆动,亦可用双手反握轻叩腰部。每次逆行走100~200步,每日2~3次,半月后腰痛可明显减轻。
2、热水瓶塞治腰痛法
用手按压患者腰部,压到痛点时,用另—只手取下热水瓶塞(瓶内热水的温度在90°C左右)垫上2层纱布,触及压痛点2~3秒钟,然后取开,防烫伤,连续换用3~5次,每日1次,连续使用1周,即可使腰疼减轻。
3、牵拉治腰疼法
趴在床上,双手抓住床头,另—人抓紧患者脚踝向后方牵拉,连续10次,连续数日,可使腰痛减轻。
4、按穴治腰痛法
用拇指或食指依次点按:坐骨结节和股骨大转子联线的中点,大腿后方中央,窝中央偏外处,小腿肚中央,内踝的后方等5个穴位,每穴点按1分钟,有酸、胀、麻的感觉为佳,每日3次,可减轻腰部疼痛。
中医古方治腰痛
1.寒湿腰痛症状: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则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方药:甘姜苓术汤加减。常用药:干姜、桂枝、甘草、牛膝、茯苓、白术、杜仲、桑寄生、续断。
2.湿热腰痛症状: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止痛。方药:四妙丸加减。常用药:苍术、黄柏、薏苡仁、木瓜、络石藤、川牛膝。
3.瘀血腰痛症状: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轻者俯仰不便,重则不能转侧。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常用药:当归、川芎、桃仁、红花、香附、没药、五灵脂、地龙、牛膝。
4.肾虚腰痛(1)肾阴虚症状: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心烦少寐,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法:滋补肾阴,濡养筋脉。方药:左归丸加减。常用药:熟地黄、枸杞子、山萸肉、山药、龟板胶、菟丝子、鹿角胶、牛膝。(2)肾阳虚症状: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局部发凉,喜温喜按,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少腹拘急,面色白,肢冷畏寒。舌质淡,脉沉细无力。治法:补肾壮阳,温煦经脉。方药:右归丸加减。常用药:肉桂、附子、鹿角胶、杜仲、菟丝子、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子。
物理疗法治腰痛
热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腰痛(尤以慢性腰痛)的最为常用理疗方法之一。热疗分为表浅加温及深部加温,治疗时将温度控制在40℃~45℃最为适宜。其中包扩:水熨法——用热水袋装上热水,(一般水温在50℃~60℃),排去空气,盖紧塞子,外裹毛巾,放于腰背部或臀部,往返移动,在患处停留时间长些。每次10~20分钟,一日3~5次。盐熨法——用粗海盐500克,放入锅内急火干炒约5分钟,至盐发黄发热,倒出用白纸包裹,外裹以棉布。温度以热而不烫为宜。在臀部或腰背部熨烫,每次20分钟,一次2~3次。也可将盐炒后加两片鲜姜片,效果更佳。温水浴疗法——温水浴疗法所用水温控制在40℃左右,病人全身浸泡其中,先浸泡5分钟,自行按摩腰部。一般每次浸泡15分钟左右手,一日一次。亦可在保持室温40℃左右,同时用家用热水器淋浴,水温以使局部皮肤潮红舒适不烫为度。有条件的病人可选择温泉浴疗,效果更佳。药浴疗法——1.生姜50~100克,切成薄片,放入500~1000毫升热水(约60℃)中浸泡10分钟,待姜汁泡出后,以洁净纱布蘸取姜水在胸背、腰部反复擦洗。每次15~30分钟,每天1~2次。如擦洗后再配合按摩,则疗效更佳。2.艾叶250克,加水1000~15000ml,煎煮30分钟后取汁,放入浴盆或浴池中,再加适量温水进行全身擦浴。每日1~2次,每次10~30分钟。3.苍术100克,艾叶300克,羌、独活各100克,防风200克,加水1000~15000毫升,煎水取汁后,以毛巾蘸取药汁在全身擦洗,水温下降后可将药汁倒入浴盆中进行全身浸泡,每次10~30分钟,每日1~2次。
以上介绍的是一些常用的热疗方法,患者在进行家庭自疗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保护皮肤,防止烧烫伤。
2.妇女月经期及孕妇腰骶部慎用。
3.腰部急性损伤,局部肿胀严重者,不宜热疗。
4.注意禁忌症。凡高热、化脓性炎症、心肾功能不全、皮肤过敏、皮炎、肿瘤、结核等患者,不宜热疗。
腰痛的冷敷法是用冰块或冰水装入容器中敷于病变部位,通过降低局部温度,使毛细血管收缩,以减少出血及渗出,减少代谢产物对神经的刺激,减轻疼痛,其镇痛机理恰好与热敷相反。冷敷在治疗腰部急性损伤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伤后24~48小时之内,冷敷可以减少伤处渗血量及其导致的肿胀疼痛,有利于伤处组织的早期愈合。腰部皮肤烧烫伤立即用冷敷冶疗可以降低局部温度,减少渗出,减轻组织损伤程度,亦可以用凉水浸泡或持续冲洗。此外,药房内出售的“好得快”、“云南白药气雾剂”、“理通”等气雾剂亦能通过蒸发散热而降低局部温度,起到冷疗作用。
冷敷适用于腰部急性损伤引起的腰痛,如急性腰扭伤、腰部软组织挫伤、腰部皮肤烧烫伤等。亦可用于腰部炎症性疾患引起的高热或脊髓损伤引起的高热。
腰痛患者在进行家庭冷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冷疗仅限于伤后24~48小时之内的患者。
2.腰骶部同时伴有皮肤炎症疾患者慎用。
3.妇女月经期及孕妇腰骶部慎用。
4.腰部肌肉、神经等组织外露者禁用。
腰痛的拔罐疗法是中医治疗腰痛的一种手段,它是利用各种罐子,使其内部形成负压后吸着体表来治病的一种物理疗法,适应于腰部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性腰痛。临床常用的罐子有竹罐、陶罐、玻璃罐、铁罐、铜罐和抽气罐(如图2-1),不过最常用的还是玻璃罐,其优点是质地透明,拔后内部皮肤的淤血程度可以看见,便于掌握治疗时间。玻璃罐的外形如球状,罐口圆滑,分大、中、小三号,病人可在药房或医疗器械商店购买。
拔罐操作方法有闪火法、架火法、投火法(如图2-2)等,在这里我们只介绍最安全和最易操作的拔罐方法——闪火法。
操作方法:
1.根据腰部压痛点选择皮下组织丰富,肌肉丰厚和毛发较少处拔罐,通常选用腰部压痛点、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俞穴拔罐,亦可按神经节段拔罐。
2.病人取舒适体位,使肌肉放松,暴露治疗部位。
3.治疗前先检查一下玻璃罐是否完好无缺,有无裂损。选好后,用镊子夹取95%的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3圈,再急速抽出,并迅速将罐扣在选定部位的皮肤上,即可吸附稳妥。拔罐后吸附皮肤10~15分钟。
4.治疗完毕起罐时,一手持罐,一手挤压皮肤,使罐口与皮肤间形成小的空隙,让空气缓慢进入罐内,罐即自行脱落。
操作注意事项:
5.拔罐时应询问病人感觉,如感觉局部有发热、酸胀、冷气外出、温暖舒适感觉 ,为正常现象。若有烧灼感或疼痛时,应及时将罐取下检查后再拔,以免烫伤。
6.拔罐部位要避开皮肤细嫩、血管浅显及骨性突出处。局部皮肤有炎症或皮肤病或破损,禁用拔罐疗法。
7.治疗过程中若病人出现头晕、面色苍白、脉搏弱而快、呼吸急促时,应立即起罐,让病人休息,并请医生处理。
8.凡有中、重度心脏病、全身浮肿、血友病及有出血倾向者、极度衰弱者、消瘦及皮肤失去弹性者禁用拔罐疗法。
理疗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副作用少等优点,供腰痛患者选择的理疗方法层出不穷,以上仅介绍了几种常用又能在家庭自我治疗的简单理疗手段,患者可进行自疗后比较,选择一种适合于自已的理疗方法。目前医疗用品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家庭保健小型理疗仪,对治疗腰痛亦有所帮助,且操作简单、携带方便,但腰痛患者在选择购买时,应看明生产厂家和品牌,也要看有无“械准字”国家批号,还要看器械的理疗原理,自行操作的难易度及对治疗腰痛是否合适。最好能在理疗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切勿盲目轻信广告,不但不能治好自己的腰痛,反而带来许多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治疗腰痛的最好方法
治疗腰痛的最好方法:
猪肉蒸黄鳝
原料:黄鳝250克,精猪肉60克,
做法:将黄鳝去内脏洗净切碎,同时切碎精猪肉,共放入碗内上笼蒸熟食用。
枸杞叶炖猪腰
原料:猪腰2只,枸杞叶150克。
做法:将猪腰洗净切块,与枸杞叶加水炖汤,加少许盐。
猪腰汤
原料:猪腰2只(去筋膜切碎),加核桃仁60克,黑豆90克和适量水
做法:煮熟,加点盐及葱姜。
鳝鱼汤
原料:黄鳝250克,
做法:洗净切成段煮熟成汤,加葱姜盐调味。肾虚腰痛
黄豆煮猪腰
原料:黑豆90克、核桃仁60克,猪腰2只。
做法:将猪腰去筋膜与前两味共煮熟。
枸杞猪蹄汤
原料:枸杞根120克,猪前脚蹄1只。
做法:共炖汤。
二仁丸
原料:核桃仁250克,板栗仁120克,
做法:共捣烂如泥为丸,每次9克,每日3次,嚼服。
海参粥
原料:水发海参(切碎)50克,粳米100克,
做法:同煮成粥,加少许葱姜食盐调味。有补肾益精,滋阴补血的作用,适用于肾虚阴亏所致的体质虚弱、腰膝酸软、失眠盗汗等。
枸杞猪腰粥
原料:枸杞子10克,猪肾一个(去内膜,切碎),粳米100克,葱姜食盐少许,
做法:同煮成粥。有益肾阴补肾阳、固精强腰的作用,适用于肾虚劳损,阴阳俱亏所致的腰脊疼痛、腰膝酸软、腿足痿弱、头晕耳鸣等,本方是肾虚食疗房中比较经典的一方。
肉苁蓉羊腰粥
原料:肉苁蓉10克,羊腰一个(去内膜,切碎),粳米100克,
做法:同煮成粥。有补肾助阳、益精通便的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肾阳虚衰所致的畏寒肢冷、腰膝冷痛、小便频数、夜间多尿、便秘等,本方是肾虚食疗房中比较经典的一方。
鹿角胶粥
原料:鹿角胶6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粳米煮成粥后,将鹿角胶打碎放入热粥中溶解,加白糖适量。有补肾阳、益精血的作用,适用于肾阳不足,精血虚损所致的形体羸瘦、腰膝酸软、疼痛、遗精阳痿等。
杜仲腰花
原料:杜仲12克,
做法:煎煮过滤备用,猪腰一对,去内膜,切为腰花,用杜仲药液做调料汁,加葱姜食盐爆炒后食用。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的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肝肾不足所致的肾虚腰痛、腰膝无力、头晕耳鸣、高血压。
治疗腰疼妙招
逆行治腰疼法
患者在平整的地上倒退行走,尽量做到膝盖不弯曲,腰部放松,双手握空拳,用四指包住大拇指,手臂前后自由摆动,亦可用双手反握轻叩腰部。每次逆行走100~200步,每日2~3次,半月后腰痛可明显减轻。
热水瓶塞治腰痛法
用手按压患者腰部,压到痛点时,用另—只手取下热水瓶塞(瓶内热水的温度在90°C左右)垫上2层纱布,触及压痛点2~3秒钟,然后取开,防烫伤,连续换用3~5次,每日1次,连续使用1周,即可使腰疼减轻。
按穴治腰痛法
用拇指或食指依次点按坐骨结节和股骨大转子联线的中点,大腿后方中央,窝中央偏外处,小腿肚中央,内踝的后方等5个穴位,每穴点按1分钟,有酸、胀、麻的感觉为佳,每日3次,可减轻腰部疼痛。
牵拉治腰疼法
患者趴在床上,双手抓住床头,另—人抓紧患者脚踝向后方牵拉,连续10次,连续数日,可使腰痛减轻。
推小腿治腰痛法
患者坐在椅子上,用手掌根部由上向下推按小腿,稍稍加压,经常推按,可减轻腰部腰疼。
抖腿治腰疼法
取站立位,用健侧腿持重,患侧腿放松,手掌按在大腿后方,左右抖动肌肉1~2分钟,每日数次,可使腰痛减轻。
爬行治腰痛法
患者可在地上、床上直线往前、往后、转圆圈地爬行,早晚各1次,连续数日,腰痛可以减轻,对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关节炎、下肢静脉曲张均有疗效。
甜瓜子白酒治腰痛法
取100克甜瓜子,用白酒浸泡半月后取出,焙干研成细末,每次5克,每日2次,用黄酒送服,可治腰痛。
捏跟腱治腰疼法
患者跪在床上,用双手拇指和食指中节捏两足足跟后上方的跟腱,稍稍用力,经常按捏,可减轻腰痛。
公鸡治腰痛法
刚啼叫的公鸡宰杀后加油炒,放500克米醋,不加水,焖至剩小半杯醋时起锅,加少许红糖。1只鸡在1日内分3次服,连服6只,可治腰痛。胃酸过多型胃溃疡患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