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惊风是什么症状 慢惊风的症状

小儿惊风是什么症状 慢惊风的症状

慢惊风的主要症状,除了有抽风、昏迷与急惊风表现症状相同外,患病的小儿还表现为形神疲倦,嗜睡,面色晄白萎黄,体温一般下降,四肢冰冷,呼吸微弱,囟门低陷,抽搐无力、似搐非搐等症状。

八宝惊风散与小儿惊风散有什么区别吗

八宝惊风散具有祛风化痰,退热镇惊之功效。用于小儿惊风,发烧咳嗽,呕吐痰涎。经上千万例患者观察疗效卓著,医学界临床实验,服用此药病痛立刻消失者达到97.5%。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与好评。那么,八宝惊风散与小儿惊风散有什么区别吗?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证,以临床出现抽搐、昏迷为主要特征。又称“惊厥”,俗名“抽风”。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一般以1—5岁的小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其证情往往比较凶险,变化迅速,威胁小儿生命。西医学称小儿惊厥。其中伴有发热者,多为感染性疾病所致,不伴有发热者,多为非感染性疾病所致,除常见的癫痫外,还有水及电解质紊乱、低血糖、药物中毒、食物中毒、遗传代谢性疾病、脑外伤、脑瘤等。

八宝惊风散与小儿惊风散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八宝惊风散选用天麻、珍珠、黄芩、天竺黄、防风、全蝎、沉香、丁香、钩藤、冰片、茯苓、薄荷、川贝母、金礞石、胆南星、人工牛黄、龙齿、栀子等正药配制而成。祛风化痰 退热镇惊,用于小儿惊风,发烧咳嗽,呕吐痰涎。

而小儿惊风散成分为全蝎、僵蚕(炒)、雄黄、朱砂、甘草。小儿惊风散能镇惊熄风。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神昏。

小儿抽搐的刮痧疗法

小儿抽搐中医叫“小儿惊厥”或“小儿惊风”。发病时四肢抽搐,伴高热、神昏。发病急骤的叫“急惊风”,可见于脑炎及其它传染性或感染性疾病。手足徐动,发病缓慢,不伴高热神昏的叫“慢惊风”,见于缺钙、脱水、营养不良等。凡抽搐病因已明确诊断者,及大脑发育不全、脑性瘫痪皆可照此刮痧治疗。

【刮痧治疗】

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顶带后3分之1、顶颞前斜带(双侧)、发热加额旁1带(双侧)。督脉——人中、前顶、大椎。

上肢:大肠经一一双侧合谷。

下肢:胆经——双侧阳陵泉。肝经——双侧太冲。肾经——双侧涌泉。

【药物治疗参考】

1、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清开灵,用于急惊风。

2、理中丸,小儿健脾丸,活性钙等,用于慢惊风。

小儿惊风症状

小儿惊风也就是小儿惊厥,抽搐。症状就是孩子发生昏厥意识不清,两只眼睛向上。然后身体不停的抽动。孩子的四肢无力,基本上像是瘫痪的状态,所以非常的吓人。小儿发生昏厥的时候,不会认识身边的所有的人,因为他处于昏迷状态意识特别的不清醒。所以小儿惊风也就是指小儿惊厥昏迷抽风的症状。大家都知道大成年人抽风的症状就是休克的感觉,然后意识状态根本就不处于正常的状态,经常是病态的状态。

出现这种疾病可能是宝宝在日常受到惊吓过度造成的,还有一些情况就是宝宝发烧过度也会造成这种惊厥上的问题,孩子的年龄越小发病率就越是高,情况严重者则出现两眼上翻,中枢神经异常,出现类似的问题立即就医治疗以免加重孩子的病情,情况较轻的情况下可以给宝宝服药中药制剂的小儿回春丹效果比较好,可有效的治疗宝宝惊吓后出现的这些不良的状态,还可以用针灸的方法治疗。

小孩发热得及时退热,小儿惊厥的症状应该注意,小孩会特别烦躁不安,心烦,着急紧张,呼吸突然非常急促、不规律或者停止,脸色会有变化,还有可能头往后仰,眼睛斜视或者上翻,口有白沫,牙齿咬紧,四肢与面部的肌肉抽粗,更加严重的话,还会拉大便、小便,颈部强直性抽搐。这些个症状发作时会持续几秒钟或者几分钟或者会更加长久,然后进入昏迷的状态。小孩发热导致惊厥,应该要尽快及时降温,观察小孩的体温、呼吸、脸色等变化。

按摩人中有什么好处

缓解治疗癫狂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面肿、腰背强痛、昏迷、晕厥、暑病、癫狂、臆语、痫证、急慢惊风、鼻塞、鼻出血、慢性鼻炎、风水面肿、牙痛、牙关紧闭、黄疸、消渴、遍身水肿、霍乱、温疫、挫闪腰疼、人事不醒、心腹绞痛、剧烈腰背痛等。人中穴可以有治疗昏迷的作用,对于出现的晕厥还有中风等疾病来说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和效果,同时对于腰酸背痛也有调理的作用哦。

婴儿惊风推拿手法 婴儿惊风随证推拿

急惊风型:症状表现为突然高热惊厥,烦躁不安,面红唇赤,气促,牙关紧闭,继而四肢抽搐,昏迷,头项强硬,随证加掐合谷,清天河水,按天柱,揉印堂,掐精宁,按小天心,推心经。

慢惊风: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嗜睡无神,抽搐无力,时作时止,两手颤抖。随证加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

青黛的功效与作用 定惊

青黛能清热解毒,凉血,定惊。可用于暑热惊痫,惊风抽搐,小儿惊风。治暑热惊痫,常与甘草、滑石等同用,如碧玉散;治小儿惊风抽搐,多余钩藤、牛黄等同用。

婴儿惊风可以艾灸吗 小儿惊风养护宜忌

1.小儿惊风是神经系统严重症状,应尽快控制,以免损伤脑细胞。对病情重的患儿应采取 综合疗法。

2.高热引起的惊厥应尽快退热,防止复发。

3.对于惊搐不止痰涎多者,应使其侧卧,可用纱布裹压舌板放于上下齿间,以利于呼吸和痰涎外流。

4.惊风者禁食含有脂肪类的食物,应以素食流质为主;病情好转后,注意补充营养,缺乏维生素D和缺钙者应注意及时补充。

5.平素应注意饮食有节,防止久吐久泻而引起虚风内动。

婴儿惊风可以艾灸吗

婴儿惊风可以艾灸。

小儿惊风多以外感时邪,内蕴痰热,或久吐久痢,脾虚肝盛为其主要发病因素,而艾灸具有补益脾胃,扶补阳气的功能,通过正确的艾灸方法,可以有效扶补脾肾阳气,调理脾胃,并且能用开窍熄风,从而有效缓解惊风症状。具体艾灸方法如下:

治法:急惊风当立清热豁痰,开窍熄风之法;慢惊风应温补脾肾,育阴潜阳,以扶元固本为先。

艾灸取穴:

惊风发作时刻:水沟,十宣,百会,合谷,太冲。

间歇期:急惊风加大椎,中脘,丰隆;慢惊风加脾俞,胃俞,肾俞,肝俞,关元,神阙。

解析:

水沟醒神,十宣清热泻火,合谷,太冲合用开四关,调阴阳,百会益元神,复神明。

急惊风加大椎以泄热通阳止痉;丰隆,中脘,畅中豁痰降浊;慢惊风加脾俞,胃俞,肝俞,肾俞以温补脏气;关元补元气之根。诸穴固先天补后天,共用可复稚阴稚阳之平和。

操作方法

1.艾炷灸:选用1-2次,取麦粒大艾炷灸之,温热红润而痉止,即可取下,每穴3-5壮,一般每日治疗1次,必要时,当日可再次施灸;处方中首选穴是水沟,次是百会,此两穴临床亦可以前顶,印堂代替,作用相类似。

2.温针灸:每次选用2-3个穴位,消毒后以亳针刺法治疗,再于针柄上加艾炷施灸,每穴灸3-5分钟,每日1次,本法适宜于急惊风缓解期。

3.艾条灸:每次选2-3个穴位,以细枝艾条直接点灸穴上,以背部及四肢穴位为主,艾灸后穴位可敷治疗烫伤的膏药,以润泽皮肤,防治烧伤。

4.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3-5分钟,每日2次,本法适宜慢惊风患儿。

相关推荐

小儿惊厥的原因 气阴两虚

气阴两虚而出现的慢惊风多由急惊风转变而得,急惊风时期的高热,可以损伤阴津,小儿久病不复,正气必然受到损伤,气虚则阳气亦式微,虚风难以平息,而出现频繁的抽搐和昏迷。

空腹喝天麻水可以吗 喝天麻水的副作用

天麻可用于眩晕眼黑、头风头痛、小儿惊风等症,但有些人服用天麻会出现头晕、胸闷、恶心等,还可能会有皮肤红疹、瘙痒等症状,天麻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应该谨遵医嘱服用。

天竺黄的药用价值

【药名】天竺黄 【别名】天竹黄、竹黄。 【性味】甘,寒。 【功效】清热豁痰,宁心定惊。用于热病神昏谵语,中风痰壅,小儿惊风抽搐。 【主治】咳嗽痰多;百日咳;带下;胃痛;风湿痹痛;小儿惊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外用:适量,酒浸敷。 【注意事项】灰指甲、鹅掌风等皮肤病患者忌服天竺黄;孕妇禁用天竺黄;服药期间忌食萝卜、酸辣。

小儿惊风推拿 小儿惊风常用推拿法

掐天门,掐人中,掐十宣(十王),老龙,端正,二人上马,精宁,威灵,捣小天心,拿曲池,拿肩井,拿委中,拿昆仑;用上法时,不一定全部都用,视患儿惊搐停止即可。

猴枣散的主要成分

主要成分:天竺黄、天麻、詹南星、体外培育牛黄、珍珠、猴枣、薄荷脑、僵蚕、冰片等; 天竺黄:味甘,寒,无毒。主小儿惊风天吊,镇心,明目,去诸风热。疗金疮止血,滋养五脏。 天麻:具平肝熄风、祛风定惊的功效,用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高血压,耳源性眩晕。 胆南星:治小儿惊风惊痰,四肢抽搐,大人气虚内热,热郁生痰。 猴枣:治痰热喘嗽,小儿惊痫,瘰疬痰核。 大黄: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

全蝎的功效有哪些

全蝎又叫蝎子,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全体。别名:虿、奎、杜伯、主簿虫、虿尾虫、全虫、茯背虫、蝎子。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喎,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别名:虿、奎、杜伯、主簿虫、虿尾虫、全虫、茯背虫、蝎子。 性味:味辛;性平;有毒 功效分类:平肝息风药;祛风药。 归经:肝经。 功效:祛风止痉;通络止痛;玫毒散结 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牙痛;耳聋;痈肿疮毒;瘰疬痰核;蛇咬伤;烧伤

蜂蜜泡天麻有什么功效 息风止痉

天麻有息风止痉的功效,蜂蜜调和药效的作用,两者同服药效更佳,可用于肢体麻木、眩晕头痛、小儿惊风、癫痫抽搐、四肢拘挛等症状

小儿惊风推拿 小儿惊风养护宜忌

1.小儿惊厥神经系统严重症状,应尽快控制,以免损伤脑细胞。对病情重的患儿应采取综合疗法。 2.高热引起的惊厥应尽快退热,防治复发。 3.对于惊搐不止的痰涎多者,应使其侧卧,可用纱布裹压舌板放于上下齿间,以利于呼吸和痰涎外流。 4.惊风者禁食含有脂肪等的食物,应以素食流质为主。病情好转后,注意补充营养,缺乏维生素D和缺钙者应注意及时补充。

荨麻的功效与作用 平肝定惊

荨麻有平肝定惊的作用,适用于产后抽风、幼儿惊风。麻叶荨麻少许适量,以水煎后内服,治疗产后抽风、小儿惊风。《黔书》:可已疯。

艾灸治疗小儿惊风

治法:急惊风当立清热豁痰,开窍熄风之法;慢惊风应温补脾肾,育阴潜阳,以扶元固本为先。 艾灸取穴: 惊风发作时刻:水沟,十宣,百会,合谷,太冲。 间歇期:急惊风加大椎,中脘,丰隆;慢惊风加脾俞,胃俞,肾俞,肝俞,关元,神阙。 解析: 水沟醒神,十宣清热泻火,合谷,太冲合用开四关,调阴阳,百会益元神,复神明。 急惊风加大椎以泄热通阳止痉;丰隆,中脘,畅中豁痰降浊;慢惊风加脾俞,胃俞,肝俞,肾俞以温补脏气;关元补元气之根。诸穴固先天补后天,共用可复稚阴稚阳之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