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盆底肌怎么锻炼呢?
男性盆底肌怎么锻炼呢?
锻炼盆底肌肉的方法很简单,即提肛,经常收缩、放松肛门,在开会、办公时就可以锻炼。更准确的方法是在小便时中断排尿,体会下身正在发力的肌肉群的位置,并牢牢记住那种紧绷的感受。 锻炼时,应迅速收缩、放松盆底肌肉,每次持续10秒,连续做3组,每组间隔10秒,每天都要练。然后不规则收紧并放松肌肉,重复3组。最后尽可能久地收缩肌肉,以2分钟为上限。如果能控制自如了,就慢慢增加坚持时间和锻炼次数。练习一个月,你会有明显的感受。需要提醒的是,锻炼时切忌紧绷腹、臀及腿部肌肉。希望可以帮到你。
产前骨盆底肌锻炼助分娩吗
产前骨盆底肌锻炼助分娩 你知道吗? 骨盆底肌变化
骨盆底肌肉对怀孕的女性来说,最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支撑和保护子宫内的胎宝宝。同时,当女性在怀孕后,骨盆底肌肉就变得非常的柔软有弹性,再加上胎宝宝的体积一天天变大,孕妈妈就会越来越感觉到沉重和不舒服,尤其到了孕后期,孕妈妈甚至会可能出现漏尿的情况。此外,如果骨盆底肌过分的松弛的话,就会导致孕妈妈尿失禁,甚至是子宫脱垂,也会诱发下肢静脉曲张,水肿等症状,同时孕妈妈在分娩后,由于骨盆肌底的肌肉过分松弛,就会导致女性在产后体形受到影响,且还可能会使得性愉悦的减弱。
产前骨盆底肌锻炼助分娩 你知道吗? 骨盆底肌锻炼有好处
有助顺利分娩:孕期锻炼骨盆底肌,不仅可以增加肌肉的弹性,让孕妈妈的骨盆可以在分娩的时候能够充分的打开。同时也可以提高孕妈妈子宫的伸缩力,从而使得孕妈妈的分娩过程能够进行顺利,并且也可以让孕妈妈在分娩的过程中的疼痛感有所减轻。
有助产后恢复:孕期锻炼骨盆底肌不仅可以使得孕妈妈在产后恢复体形,同时产后坚持骨盆底肌的锻炼还可以对恢复阴道收缩有很大的帮助。
盆底肌男生和女生的区别
由于男生和女生人体构造不同盆底肌的构造也不一样,但盆底肌锻炼效果是一样的,都可以增强性能力。你可以试一下辅助盆底肌锻炼的手机软件G动里面有适合不同男女锻炼的方案可供选择,你可以去那看一下!
凯格尔运动和提肛运动是一样的吗 恶露没结束可以做凯格尔运动吗
产后恶露没有排干净,身体无不适的情况下可以做凯格尔运动。
但若是刚刚生产后,恶露血量较多、颜色鲜红的时候,请不要着急做盆底肌锻炼,建议等到恶露量明显减少,颜色变浅变淡时,再开始盆底肌锻炼。
不过凯格尔运动对恶露的排出没有阻碍,而且适当的进行运动还有助于恶露尽快排出,能够有效的锻炼盆底肌,对于产后的恢复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对于产后恶露比较严重的患者,建议去医院做必查检查,观察子宫里面是否有大量的残留物,如果残留物比较多的话,建议采取清宫的手术进行治疗,以免长时间在子宫里面也会滋生细菌。
分娩后出现尿失禁怎么办
女性为什么容易出现尿失禁的问题?原来是盆底功能障碍“惹的祸”。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又称为盆底缺陷或盆底支持组织松弛,是各种原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连锁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表现为下尿路功能障碍、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排便异常和盆腔疼痛。
其中下尿路功能障碍主要包括尿失禁、尿频、尿急、夜尿、排尿延迟、中断、费力、尿不尽感、尿潴留。女性要经历怀孕、分娩这一系列过程,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骨盆底肌肉、神经受损,导致对尿道的控制力减弱,日后在腹压力突然增大时,就会更容易出现“漏尿”现象。
尿失禁病情较重的患者,建议到医院接受诸如盆底康复器辅助盆底肌锻炼、盆底肌电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一系列综合治疗。推荐两种康复锻炼的方法:
1、盆底肌肉锻炼。指患者有意识地对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锻炼,以便提高控尿能力。I型肌锻炼:缓慢收缩阴道及肛门,达最大力持续至少 5-10秒,缓慢放松,持续5-10秒反复做10-15分钟,或每天100-200次左右可分次进行;II型肌锻炼:最大力快速收缩阴道及肛门后立即放松,连续收缩——放松3-5次,再放松,持续10-15分钟。
2、膈肌训练。吸气松腹,自然呼吸2-3次;缓慢用力收腹、呼气;屏住呼吸,腹部不动;继续保持收腹,缓慢扩胸抬膈肌;屏气、盆底肌收缩;缓慢吐气;可以反复多次进行,每天15-30分钟;注意屏气时间随个人体质状况而定,一般2-3秒,有心脑血管疾病者不宜过度屏气。
妇产方面的专家指出:分娩后出现尿失禁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不能控制排便会给女性带来很大麻烦,如果正在处理紧急事情的时候出现了尿失禁,不仅会影响女性的正常工作,还会极度尴尬。因此,分娩之后有尿失禁的女性,一方面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另一方面则需要做好康复训练。
压力性尿失禁怎么办
一、加强盆底肌肉治疗
由于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病因是患者的尿道括约肌不能控尿,支持膀胱的盆底肌肌力减弱,所以,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目标是加强盆底肌的肌力,以及改善尿道括约肌功能。
加强盆底肌是进行盆底肌锻炼,以促使盆底肌的肌力复原。这种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结合生物反馈技术和电刺激治疗、阴道托或尿道夹来治疗。
1.盆底肌锻练法
盆底肌锻练法也称 Kegel锻练法,该方法能加强盆底肌的力量,从而改善尿道括约肌功能。实践证明,这一方法能提高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控尿能力。盆底肌锻练方法简单,患者容易掌握,但效果有赖于动作正确和长期坚持锻练。盆底肌锻练的方法是有意识地收缩盆底肌肉 20-30 次,每次 3-5 秒,每日 3 遍,坚持 6-8 周方可见效。有报告显示,该方法的有效率可达 77%。
2.阴道球
有些女性患者用阴道球来锻练盆底肌肉,阴道球是放入阴道的一种重物装置,患者需努力收缩盆底肌肉以维持阴道球在一定位置。收缩应维持 15 分钟。这种锻练需每日 2 次,4-6 周后约 70% 女性患者的症状会有所改善。
3.生物反馈技术
假如患者不能正确完成盆底肌锻练法,生物反馈技术能帮助患者识别相应的肌肉群,从而完成盆底肌锻练。该技术是一种正性加强方法,治疗时将电极放于患者腹部和肛门周围。
4.电刺激治疗
电刺激治疗采用低压电流对盆底肌肉进行刺激,从而使相应的肌群收缩,而电流是通过肛门或阴道电极传导的。电刺激治疗可在医院或家中进行,治疗一般持续 20 分钟,1-4 天重复一次。
5.阴道托或尿道夹
这些装置可以确切地支撑膀胱和尿道或有助于尿道的闭合。你若想了解这些特殊装置的应用详情,请向医生咨询。
二、药物治疗
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另一常用方法是药物治疗,其目的是加强尿道括约肌的功能。有三类药物可加强括约肌的功能: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和雌激素。药物治疗应遵循医生处方。
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最常用的药物,这类药物能通过增加尿道括约肌的闭合能力来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2.抗胆碱能药物
某些病例可采用抗胆碱能药物治疗,例如:溴化丙胺太林、丙咪嗪、盐酸羟丁宁。
3.雌激素
雌激素可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的压力性尿失禁。雌激素具有增加尿道括约肌的张力和血供作用。
三、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主要适应征包括:
1.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坚持,不能耐受,预期效果不佳的患者。
2.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
3.生活质量要求较高的患者。
4.伴有盆腔脏器脱垂等盆底功能病变需行盆底重建者,应同时行抗压力性尿失禁手术。
女性盆底肌怎么训练
女性盆底肌,很多人对这个名字有模糊的概念。它其实指的是骨盆底下的肌肉群,将尿道,子宫,膀胱等都笼罩在了一起。倘若女性盆底肌一松弛,那么就很容易造成子宫脱垂,大小便失禁等情况。所以有的人们开始重视了这个问题,每天锻炼盆底肌。那么女性盆底肌究竟如何训练呢?让小编来与你们一同分享吧。
严重便秘脱肛者,感觉下体疼痛、晚上频繁起夜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放松训练,直到症状都消失后才开始提肛运动。不然,不仅是效果不明显,还会因为肌肉敏感性增加而加剧症状。练习过程中若不适症状反复出现,也应暂停。
14周盆底肌肉训练法简介
第1、2周,包括三组动作:缓慢收缩并放松盆底肌肉,一收一放为一组,每组维持10秒,每天练习3次,每次10组;快速收放,每组2秒,每天练习3次,每次10组;尽可能久地收紧盆底肌肉,每天一次,每次10—30组。
第3—6周:臀部向外转动;尽量将臀部往上提;扭胯,使之尽量向一侧倾斜。以上三组动作每天练习一次,每次10—30下。
第7—10周:站立,缓慢收放盆底肌肉;站立,快速收放盆底肌肉;两腿分开,与肩同宽,缓慢收放盆底肌肉;两腿分开,相当于肩宽的两倍,缓慢收放盆底肌肉;在收放盆底肌肉的同时,完成起立、下蹲的动作。以上动作每天练习一次,每次5—10下。
第11—14周:提肛时小步跳跃;提肛时大步跳跃;提肛时大步冲刺跑。以上三组动作每天练习一次,每次10下。
现在大家知道女性盆底肌训练应该如何练习了吧。训练的时候讲究一个循序渐进,切勿不可操之过急了。另外这套女性盆底肌训练操生完孩子后的产妇也可以练习。因为女人在生完孩子后女性盆底肌会十分松弛,这样时候做这套操,能很快恢复产前的状态,大家可以试一试呢。
骨盆底肌锻炼有好处
有助顺利分娩:孕期锻炼骨盆底肌,不仅可以增加肌肉的弹性,让孕妈妈的骨盆可以在分娩的时候能够充分的打开。同时也可以提高孕妈妈子宫的伸缩力,从而使得孕妈妈的分娩过程能够进行顺利,并且也可以让孕妈妈在分娩的过程中的疼痛感有所减轻。
有助产后恢复:孕期锻炼骨盆底肌不仅可以使得孕妈妈在产后恢复体形,同时产后坚持骨盆底肌的锻炼还可以对恢复阴道收缩有很大的帮助。
凯格尔运动要做多久才有明显的效果 凯格尔运动收缩时是吸气还是呼气
收缩时是呼气。
收缩盆底肌时呼气,放松盆底肌时吸气。
在盆底肌锻炼中,一定要注意不要憋气,锻炼时采用胸式呼吸,在吸气时,肩膀微微耸起,肋骨打开、扩张,空气进入肺部,扩大胸廓,收缩盆底肌,在保持收紧的过程中均匀呼吸;呼气时,放松盆底肌,在放松的过程中保持均匀呼吸。
胸式呼吸适合膨出、脱垂等女性使用,因为呼吸时空气无法进入腹部,横膈膜便不会移动,不会给腹部增加压力。
女性产后如何锻炼盆底肌肉呢
如何锻炼盆底肌?盆底肌功能障碍的症状都有什么?
1、反复泌尿感染例如尿频尿急等;
2、性生活不满意;
3、常见症状有阴道松弛;
4、压力性尿失禁例如咳嗽、大笑、用力排便时等增加腹压时尿液不自主溢出。
如何锻炼盆底肌?盆底修复要点都有哪些?
1、产后超过42天、子宫恢复良好、无感染的女性可及时进行盆底肌肉的检测,明确损伤程度;
2、借助仪器感受并学会收缩--放松盆底肌肉,学习识别并有意识地控制盆底肌,掌握正确的盆底肌肉收缩方法(避免腹肌收缩),并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出现的症状,根据盆底肌损伤情况(肌肉纤维受损的程度和类别)应用综合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3、做完10-15次盆底肌锻炼后,可进行自我锻炼,循序渐进、适时适量、持之以恒;
4、存在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的女性需要借助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并适当延长疗程;
5、对于轻、中度盆底功能障碍者,可采用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提肛法。
上述中就是盆底肌功能障碍怎么锻炼的介绍,相信大家现在都应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现在大家都可以自己尝试下上面的方法,只要坚持下来,就会有效果的,但是小编要提醒大家,要注意锻炼的时间,第一次锻炼的话时间不宜太久,最好不要超过半个小时,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产后怎么样恢复身材 月子里适当增加活动
月子里适当的进行锻炼,有助于减少脂肪,使浑身的肌肉恢复弹性。
产妇在正常情况下,第二天就可以开始进行一些动作幅度比较小的练习或床上体操,随着身体恢复,慢慢增加运动量,但注意不要久站或久蹲。
一般最初几天可以做一些改善血液循环的活动,比如可以试试绕着房间慢慢行走,做基本的骨盆运动,待适应了这种锻炼方式以后,再进行一些轻度的腹肌锻炼和盆底肌锻炼,促进子宫复位。
10天之后可以进一步加强腹肌和盆底肌运动,如仰卧伸腿,曲腿或抬腿运动,30天后可恢复正常活动,但要量力而行,不可过劳。
产后盆底肌肉康复原理
产后盆底肌肉康复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是提高盆底肌肉收缩能力、预防和治疗PFD、改善性生活质量。1940年,Arnold Kegal医生提出了Kegal训练法以加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减少尿失禁的发生。在此基础上辅以生物反馈技术、电刺激等技术,大大提高盆底康复治疗的治疗效果。
盆底肌锻炼法 盆底肌肉锻炼(PFME),又称为Kegal运动。
方法为做缩紧肛门的动作,每次收紧不少于3s,然后放松。
连续做15~30min,每日进行2~3次;或每日做PFME 150~200次,6~8周为1个疗程。
盆底肌锻炼有哪些方法
锻炼盆底肌肉的方法很简单,即提肛,经常收缩、放松肛门,在开会、办公时就可以锻炼。更准确的方法是在小便时中断排尿,体会下身正在发力的肌肉群的位置,并牢牢记住那种紧绷的感受。
锻炼时,应迅速收缩、放松盆底肌肉,每次持续10秒,连续做3组,每组间隔10秒,每天都要练。然后不规则收紧并放松肌肉,重复3组。最后尽可能久地收缩肌肉,以2分钟为上限。如果能控制自如了,就慢慢增加坚持时间和锻炼次数。练习一个月,你会有明显的感受。需要提醒的是,锻炼时切忌紧绷腹、臀及腿部肌肉。
提肛运动能控制射精吗
能帮助控制射精。
在收缩肛门附近的肌肉,进行一提一松的过程中,可以提高骨盆底肌肉群的张力,加强骨盆腔肌肉和括约肌收缩,男性长期练这个动作能够锻炼到尾骨至耻骨中的骨盆底肌肉群,增强耻骨尾骨肌,锻炼到控制射精的肌肉,因此提肛运动有助于改善对射精的控制。
盆底肌肉康复的要点
1、产后超过42天、子宫恢复良好、无感染的女性可及时进行盆底肌肉的检测,明确损伤程度。
2、借助仪器感受并学会收缩--放松盆底肌肉,学习识别并有意识地控制盆底肌,掌握正确的盆底肌肉收缩方法(避免腹肌收缩)。
3、并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出现的症状,根据盆底肌损伤情况(肌肉纤维受损的程度和类别)应用综合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4、做完10-15次盆底肌锻炼后,可进行自我锻炼。
5、循序渐进、适时适量、持之以恒。
6、存在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的女性需要借助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并适当延长疗程。(相关链接:盆底肌肉的康复训练方法)